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行业盈利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盈利模式 联盟经济 轻资产运营 新利润增长点
盈利模式是企业发展根本,企业盈利模式变化直接体现行业发展变化,不同国家企业盈利模式的差异也就直接反映了不同国家物流行业发展阶段不同。所以,研究物流企业盈利模式变化对于物流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确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物流企业盈利模式内在变化动因分析
熟悉商业发展史的人都知道,一些商业领域的经营者,即使受教育水平极低,但是在商业经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初级的商业竞争思维,比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经营思路,这一朴实的商业思维实际上也揭示一个最浅显的道理,那就是随着行业的发展,竞争加剧,企业同质化会不断加剧和重复,对于企业而言,不断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新的盈利模式成为避免恶性竞争、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不二法门。在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盈利模式也就是新的利润增长点会有很大不同。比如物流行业发展初期,仓储主要是提供最基本的仓储服务,运输也主要是提供最基本的运输服务,企业盈利主要靠收取一些基本的仓储费、运输费来实现,但是这种盈利模式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大量竞争者迅速涌入,行业利润迅速摊薄,传统储存业务微利甚至亏损,一些精明的仓储企业经营者就开始转变思路,在提供仓储服务同时,提供比如检验、包装等其他增值服务,并努力提高自身业务处理能力,通过这些服务,又迅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二、中国物流行业盈利模式发展现状、特点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物流行业也得到大幅度的发展,但是中国物流行业盈利模式仍然存在以下特点:
1.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转变盈利模式动力
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行业高速发展,但是行业发展过程中“数量扩张的高速增长”特征明显,市场无序竞争严重,物流企业“多、小、散、弱”问题突出,超载超限屡禁不止。物流行业组织整合作用很大,但是组织整合是以规模、资源为前提的,没有好的规模和资源,组织就无从谈起。企业规模偏小、资源有限,使得多数物流企业缺乏规范运作、明晰战略、合理组合人力资源的动力,企业竞争能力很难迅速提高。
2.服务仍然以初级服务为主,盈利模式层次较低
本人在生活实践中和物流行业朋友聊天时候经常讲,物流行业从业人员通常都是抱着金矿哭穷。为什么呢?因为物流行业上承接大量资源,下具有太多网络,可以了解和延伸的服务较多,这都是未来企业可能利润增长点出现领域,如此众多信息却没有被好好利用,岂不是抱着金矿哭穷?现在很多物流公司实际上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物流公司,其业务仍然以初级服务为主,仍然处于靠传统仓储、运输业务盈利阶段,盈利模式急需快速转变。
3.企业竞争以单打独斗为主, 盈利策略雷同化严重
目前物流公司竞争策略仍然以壮大企业规模、单打独斗为主,联盟意识,共赢意识不强,企业竞争策略雷同严重。实际上这也是行业发展阶段原因,中国物流行业目前仍然处于粗放型发展期,这个阶段主要以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资产、资金利用率、优化现有管理水平为主阶段,所以企业创新能力动力不足,或者缺乏足够资源、资金和知识能力去创新。
三、未来我国物流企业盈利模式发展方向
从国外目前成熟企业发展的盈利模式来看,未来中国物流企业盈利模式大致方向可能有以下几种:
1.轻资产运营,依靠知识管理盈利模式
轻资产经营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科学配置各种资源,以最少投入的商业模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轻资产是知识经济时代奠定企业竞争基础的各种资产,包括企业的品牌、企业的经验、规范的流程管理、治理制度、与各方的关系资源、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等。
轻资产经营的核心是知识管理,是对智力资本的良好管理。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香港的利丰集团,这是一家在全球闻名的著名创新者,这家公司没有机器厂房、只拥有人力和信息资源,通过知识管理轻资产运营。
2.强调联盟经济,以创新联盟方式盈利模式
据统计,目前企业创造的价值曲线,1/3源于企业内部,2/3源于企业之间。新的商业模式不再是企业的孤军奋战,必须以联盟为载体,发展联盟经济。比如日本的三井集团的综合商社模式,就是利用产业资本通过投资和控股方式来打通商业、工业、金融通道,实现商业、工业和金融的协同发展的模式。通过合作,聚合彼此价值链上的核心能力,创造更大的规模优势、价值优势和形成更强的群体竞争力是这种模式核心价值所在。由于物流行业在整体产业中的地位,物流领域的联盟经济可以拓展的空间和范围更广、更大,以物流产业为主体,不仅可以在产业内部联盟,还可以在产业外部实现联盟,比如与制造、地产、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创新联盟,是未来物流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模式,也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模式。
变革之时
1978年之后三十年的变革,让中国的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中国服装业也是这一场变革的受益者。
时下,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速时代。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变缓,也意味着经济活动及经济增长的内涵发生转变。
中国正进入新一轮变革。
事实上,2013年已成为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一年,很多服装企业销售业绩增长乏力,甚至出现行业性下滑,现有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受到严峻考验,“人口”后红利时代也引发经营成本不断上涨。同时,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正在洗礼、颠覆、改变着整个服装商业生态。
历史证明,当商业生态发生重大变迁的时候,一大批适应原来商业生态的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能够适应新商业生态的企业,将实现由旧变新的蜕变而取得新生的能力,完成向“商业新物种”的创新和转型,更会有一批新的企业群落会在新生态的催生下从萌生起步到茁壮成长,最终得以蓬勃发展!
在2013中国服装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王天凯指出,“变革是行业发展新阶段必须要经历的。”
现在的中国服装行业正进入一个以“全渠道、全模式、全资源”新三大要素为核心的“泛产业化”竞争时代。
当然,此刻变革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也包括作为行业“风向标”和品牌“助推器”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对于CHIC来讲,密切关注行业、企业的发展,并行之有效地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是其多年来能够持久吸引企业参展的关键所在。
2014年,CHIC也不例外。
目前,CHIC2014组委会正通过高端智慧的进发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梳理中国服装行业的产业链,不断提升对产业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以及服务资源的整合能力,以更高的水平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渠道之变
在当前的大变革时代,企业能否保持对渠道的持续影响和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
而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各类业态多元化、组合化和融合化发展步伐加快。
在传统百货店加速重组创新的同时,综合性一体化的大型购物中心不断涌现,专业店、专卖店迅猛发展,连锁超市快速扩张,网络销售显示蓬勃生机,便利店、仓储式商场潜力初显,城市中心商业区、商业街和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协调并进,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要。
但从苏宁的转型和小米的成功可以看出,传统的渠道,在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时代,正在被粉丝经济、自组织模式所替代,就像小米、腾讯不需要渠道一样,因为每个粉丝都是他的渠道。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渠道的多元化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巴拉巴拉总经理徐波表示,服装业将走上从单一渠道到多渠道变革的道路。特别是实体零售,在网购的冲击下,实体企业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开展线上和线下多渠道经营。
但对于电商,大多企业家是陌生的,该怎么做不是很清晰,他们看到的只是每年爆发性增长的销售数据。
顺应趋势,CHIC2014现场将引入国内优秀的电商平台资源与成长品牌广泛对接,为其获取“触电”经验,提供开拓商路的多样选择。
“电商只是渠道的一部分,CHIC将为服装企业提供一个多元化的环境,帮助参展企业加强国内营销渠道建设,积极构建国际新渠道,实现渠道的多元化。”CHIC组委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为此,CHIC2014在渠道部分会展示多元选择和解决方案,除了以往的百货群体和商群体,会加入新的业态,包括SHOPPINGMALL、电商、多品牌集成店、买手等,让渠道更加多元,品牌能有更多选择。
同时,“CHIC SHOWS”在表现形式上也发生着改变――放弃了以往“重视觉轻商贸”的传统走秀模式,而将参与品牌与商业观众深入交流的需求放在首位,采用便于交流的场地和环境布置,充分发挥现场互动,将品牌T台秀与商贸对接完美结合。
当然,渠道问题只是中国服装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之一,面对新环境,中国服装企业要赢得未来,还必须进行全面变革,重塑造核心竞争力。
模式之争
目前,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相继涌现,不仅改变着品牌成长路径,也让人们的消费与生活方式随之一变,呈现出了多元、个性、互动的新需求,同时与之相关联的商业模式变化的节奏,比任何时候都要快。
在201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现场,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和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的“10亿赌局”掀起了,这背后其实是“商业模式变革之争”。
近年来,CHIC组委会也在积极为企业寻找发展新路径,不断完善行业创新体系,尤其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加强精细化管理,进行盈利模式创新,帮助参展企业积极探索跨界合作新可能,创造独享的赢利模式,以获得更大的市场话语权。
同时,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的创新经验。尝试集合力量,探索商业终端新模式,探索协同商业合作的可能性,力求通过商业主动权的把握,切实帮助企业掌握市场的话语权。
2013年,顺应趋势,CHIC组委会特设“CHICBESPOKE男装高级定制区”,“2013中国男装高级定制发展论坛”也同期举办。展会和研讨会协同举办,使得业界有机会与国内外高级定制企业共同探讨“高级定制”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各种商业模式更是在CHICA:层出不穷。
大拇哥先是做文化,随后将动漫文化与实体产业结合,形成新的品牌发展模式;巴拉巴拉在品牌塑造上,确定了“一站式全品类全年龄段的专业、时尚童装”的品牌定位;MJ style、茜雅朵朵、ONE MORE等女装品牌更是将“平价快时尚”的模式演绎得淋漓尽致;杭州谈颂公司则以“谈颂会”的形式探索运营会所模式。
2014年,太平鸟服饰将携手美国少女时尚品牌“MaterialGirl”加入CHIC女装展区。据了解,太平鸟集团将采用分销模式进行市场开拓,货品由品牌公司统一管控。
事实上,任何商业模式的变革,需以价值创新为核心,努力开发、寻找新价值的来源,优化价值生成机制,并获取和价值相对称的收入。
这就需要企业精准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寻找新的细分市场空间,以此为前提形成相互契合、关联度高的策略组合;拓展、细分以及转换产品的需求情境,挖掘需求潜力,打开新的需求空间;在产业价值链的若干个环节上,寻求、开发差异化价值来源,提升附加值空间;主动拥抱互联网,借助互联网上的社交模式,进行共同体式的沟通和销售;从产品供应商转变为服务运营商。
而已经成功举办22届,聚集了众多国内外行业优势资源的CHIC无疑为企业提供了这样一个综合平台。
资源之整
不破不立,“破”是变革的手段,其目的是“立”,是创新。一个有头脑、有韬略的企业家,总在寻求变化并对变化作出反应,把变革作为一个可供开发的机会。
而在作为行业“晴雨表”和“风向标”的CHIC上,企业可以通过众多个体的变化,梳理出行业的变化,为自己找到未来发展方向,并通过CHIC聚集的国内外全方位的优势资源为企业未来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对任何品牌来说,单一的招商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参展的需求,而更多是希望通过借助CHIC这个平台为企业发力创造更大价值。
同时,在CHIC,逾千家优秀品牌进行比拼,各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实力彰显无遗。此刻,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及他人的优势,并不断改进。只有这样,企业之间才能达到沟通和交流,从而促使自己的品牌成长得更快。
CHIC不仅切实为国内外品牌搭建起了一座通向市场的便捷通道,还依据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延展功能,通过趋势、商企对接、买手论坛、科技前沿、创意文化、跨界合作等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逐步成为产业升级发展的资源配置平台。
为了推动上下游产业的协作与集成创新,近年来CHIC主办单位与国际服装产业上下游企业建立联络和沟通,介绍中国服装企业的相关需求,为服装企业国际化产业链条的打造创造合作基础,协助中国服装企业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高效率的资源配置网络。
事实上,通过CHIC,许多中国服装企业加入了国际品牌合作并购的队伍,从而获得研发团队、管理团队、营销理念以及市场渠道。更有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在发达国家直接建立销售渠道,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自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中国已持续三年蝉联全球冠军宝座,年均增幅超过24%,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销量的比重,已经从2001年的4.27%,增加到现在的25%,创造了汽车产销业上的奇迹。
进军互联网方式:建立企业自身网站;产业资讯;添加用户评论体系增强可信性;网络广告宣传;创建网上车市;搜索引擎推广。
趋势判断:SEO优化营销;视频网站合作进行微电影营销;开展网络营销活动
代表企业:易车网、太平洋汽车网、汽车之家、车世界、第一车网
教育行业
全球网络教育市场以每年接近70%的速度增长,仅2003年亚太地区的网络教育市场总值已达10亿美元,其增长超过欧美。在中国,利用网络教育进行企业培训也逐渐步入正轨。中国培训业当前正在走向建设品牌的道路。未来“实力”和“规范”将成为市场淘汰法则的新标准。
进军互联网方式:建立企业自身网站;开展网络授课、培训;免费发送网络课程邮件;网络广告宣传;试听课程团购;组建校友会互换校友资源
趋势判断:组建校友会互换资源;免费发送网络课程邮件;利用资讯、活动树立线上品牌
代表企业:巨人教育、新东方、华尔街英语、樱花日语、北大青鸟
金融行业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系,2011年接连两次支付牌照的发放开启了支付行业的牌照争夺大战。全球超过1.09亿的移动支付用户又再度掀起移动支付的浪潮,金融行业的厮杀时代正在到来。
进军互联网方式:建立企业自身网站;开展电子银行服务模式;开通网络支付方式;开展移动支付应用。
趋势判断:手机转账、移动支付、网上营销都能为金融业带来新契机
代表企业: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快钱、汇付天下
医疗行业
美国的网上药店已经占美国整个医药流通近30%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分析,在中国如果网上药店流通只占3%的市场,就有近150亿元的规模。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目前药品商务网站之间的竟争已日益激烈。
进军互联网方式:建立企业自身网站;网络广告宣传;网上售药;针对病人开展在线咨询服务;网络预约挂号
趋势判断:加大行业监管力度杜绝虚假网络医托,加大在线咨询投入力度
代表企业:金象网、一号药网、导药网、有问必答网、寻医问药网、39健康网、协和医院
房产行业
目前我国房地产的互联网营销还受到一些限制,无法占据房地产营销的主流地位。但随着法律的健全、技术的进步以及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在不久的将来,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网络营销方式进行宣传及销售,消费者通过网络购房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进军互联网方式:建立企业自身网站;网络广告宣传;推出在线交易网站;网络组团看房;网络竞拍房屋;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
趋势判断: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借鉴苹果模式由卖房模式转向服务客户模式
代表企业:易居中国、搜房网、新浪乐居、爱房网、我爱我家、链家在线、中国房产信息网
服装行业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基础环境的日益成熟,服装业网络营销的商业模式已经由最初的构想转化成具有明确的盈利模式的商业形态。并且已出现了多家成功运营的典范企业。与部分欧美国家服装零售领域超过20%的市场份额的现状相比,我国服装业网络营销市场发展空间依旧非常庞大。
进军互联网方式:建立企业自身网站;开展自主网购平台;入驻网络商城;网络广告宣传;网友团购
德国奥图公司没有想到,直到他们撤出中国7年之后,服装直销市场才开始火爆起来。
2007年,一股衬衫网购潮流突袭而来。起先是PPG,然后是BONO、VANCL等男装直销品牌先后亮相。一时间,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上到处充斥着它们的广告。PPG男士衬衣的销量,甚至直逼行业老大雅戈尔,创造了一天卖出一万件衬衣的记录,一时惊为PPG神话。
十几年前,奥图这家全球最大的服装邮购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物流配送、银行支付、信用制度尚未完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直销仍然是个陌生的名词。2000年,奥图公司最终选择退出中国市场。
恰好在这一年,携程、阿里巴巴、易趣――这些日后为人所熟知的电子商务公司,获得了风险投资的第一笔资金。经过多年发展,眼下,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网络零售正在成为电子商务投资新热点。
创业投资研究机构ChinaVenture于2007年12月《2007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行业进入B2C(商家对个人)市场,但目前的市场竞争结构呈现分散化特点。
当下衬衫网购热可以视为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行业一次美好的邂逅。对于电子商务公司来说,重心在于B2C商务平台本身,男装只是他们可供选择的众多商品之一;而对于陆续跟进的传统服装企业来说,B2C不过是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它们更关心的是服装本身。
PPG神话并不只是一个例外, BONO、VANCL等其他越来越多的直销服装品牌风起云涌,对于衬衫网购来说,故事还是刚刚开始。
PPG先行
随着淘宝、拍拍等网站的兴起,服装网上销售已变得司空见惯,但真正使网络直销深入服装业的却是PPG的崛起。
无店铺直销模式虽然并不新鲜,但从未在国内成为主流,盈利模式的探索也多乏善可陈。业内人士指出:正是卓越、当当、淘宝等电子商务公司对直销市场的普及,使得PPG式企业有了生存基础;而PPG的自有品牌直销市场的推进,又使得电子商务多了一类畅销品类。
成立之初,PPG每个月的销售增长超过30%,目前它在业界保持的销售业绩是――每天卖掉1万件衬衫,而2007的销售目标则是锁定在10亿到15亿元。
PPG的快速发展吸引了风险投资商的注意,到目前为止包括TDF、JAFCOASIA与KPCB等国际性风险投资公司,已经对PPG展开了两轮近5000万美元的投资。
头顶“服务器服装公司”光环的PPG,现在几乎成为了所有竞争者的研究对象。
PPG首席营销官赵奕松称,PPG是服装界的戴尔。这家成立于2005年10月的公司,五百多名员工和三个仓库就是最主要的资产。作为一家既无自己的加工工厂,又无自己的门店销售的直销公司,PPG每天上万件的衬衫订单,全部依靠24小时的呼叫中心和互联网来完成。
网络直销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渠道成本的缩减。赵奕松透露,一件衬衫的85%的利润都被中间渠道商拿走,传统服装行业难言暴利。中间商利润空间也有限,受限于数目庞大的店面,利润再次被分流,进而导致整个产业链利润下降。
PPG则是风险投资商们眼中典型的“轻公司”:通过IT技术,PPG将仓储系统、物流、采购和生产都互联互通,形成一条快速反应的供应链。这条供应链带的最大好处是7天库存。而传统服装行业的库存期一般长达60-90天。
除了自主设计和自有品牌以及电话呼叫中心、订货网站,PPG将产品上下游的全部环节悉数外包――从生产加工到配送发货,其销售的服装就是由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七家合作企业贴牌生产,而PPG负责产品质量的管理。
但是,没有中间商并不是什么核心竞争力,这是B2C企业都具备的行业属性。PPG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业内人士指出,抢占市场先机、强大的生产销售与供应链管理能力、高额的广告支出是缔造PPG成功的三大因素。
号称为“服务器服装公司”的PPG试图将生产销售与供应链管理――这二者融为一体:一方面,在生产管理上以“戴尔模式”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实施以品牌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在客户群与生产企业之间寻找“最佳资源组合”。
通过报纸、直邮杂志、电视、网站、户外媒介等多种形式的广告覆盖,PPG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完全复制IT直销厂家的密集广告也是PPG抢占市场的策略之一。
鉴于PPG是行业新进入者,同时也是新模式的创新者。这也就意味着PPG要在用户心中新建立其品牌的认知度和购买度,需要投下巨大的市场推广费。
赵奕松表示,平面广告就是PPG的店。业内人士透露, PPG每年的宣传费用占总成本的50%以上。2007年,PPG广告支出接近4亿元,是当年国内男士衬衫当之无愧的广告标王。对此,赵奕松认为,广告的密集增长直接完成销售的爆炸式增长。
PPG也面临着短板。首先,B2C模式易于模仿,这也是在短时间内,大量企业能迅速进入这一领域的原因所在。其次,由于PPG此前并无服装制造经验,将生产外包给不同厂商,质量不等情况在所避免。此外,高额的广告费最终还是要转嫁到产品售价上的,而“无店面、无仓储、无工厂”的低成本优势也面临大打折扣的窘境。
跟进者迟到了吗?
PPG的成功,吸引了大批后来者跟进。
后来者大致有两类,其一为电子商务公司,其二是美尔雅、报喜鸟等国内的服装界巨头。前者基本上克隆PPG模式,但囿于资金因素,暂时还难以与PPG正面交锋。而后者则挟持服装制造优势,准备与之分食市场。
一些传统衬衫企业也将目光投入到了网络直销上来。由报喜鸟集团和宝鸟服饰公司投资的男装直销品牌BONO于2007年7月成立,该品牌将投入亿元以上的资金进行初期市场培养;雅戈尔目前已经在上海组建好网络直销团队,新网站正密切筹备中;海螺服饰也建立了自己的直销品牌iConch。
PPG也嗅到了商战的硝烟。赵奕松说,“在PPG迅速崛起的背后,一场激烈的暗战已经展开。目前PPG在中国已有不少于20家的竞争对手,而且他们的背后大多也有着著名风险投资的身影。”
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近30个网络直销公司面市或正在创办,BONO、BBS、51衬衫、VANCL以及当当网等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这里。原本并不被看好的这一传统行业,无意间促使了近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的B2C模式的复兴。
男装B2C市场究竟有多大?易观国际于2007年11月的《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07》显示,2006年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销售规模达37.2亿元,较上年增长60%。
相关数据表明,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销售已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6年,我国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从375万人增加到4310万人,交易额也由6亿元增长至312亿元。
男性衬衫的市场需求不容小视。CNNIC《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内地网民总数为1.62亿。从国内网络应用普及率看,服装网络直销市场仍非主流,尤其女性购物者几乎掌握了全球80%的商品购买力,使这一市场受众还局限在不爱逛街、购物目的直接的男士身上。
与女性服饰流行时尚求新求变不同的是,男士服装随潮流变化的趋势不明显,而且衬衫在版型上变化不大,是最易于标准化,也是少数几类即使在实体店内销售也不需要试穿的服饰之一,这使得衬衫具有了网络直销的天然优势。
作为报喜鸟服装旗下的一家子公司,BONO同样察觉衬衫网购的巨大商机。BONO副总经理高峰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就像所有的电器都离开商场去了苏宁、国美,衬衫和袜子也可能离开商场,全部在网上销售。
借助于快速流水线,以及风险投资的资金支持,大规模的推广成本无疑缔造了PPG的营销门槛。但是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并不以为然。高峰认为,与产品形态相对单一几无创意的PPG模式相比,传统服装企业拥有多年生产经验,在设计和开发上反而会给PPG这样的竞争者高筑技术壁垒。
“进入这个市场不需要任何门槛,这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个风险,任何人都可以模仿。”高峰表示,和PPG一样,BONO采用的是一种Just In Time模式,它们通过IT技术及互联网串起了上下游的链条,将库存量降到了最低。
BONO选择了差异化竞争的策略。上市伊始,BONO即推出了一系列的举动,包括以一元钱销售原价百元左右的高品质男装的“一元计划”、开创高级衬衫网络定制先河的高级衬衫定制服务等。
除了在消费者定位、价位上与PPG有所区隔外,BONO将人际营销引入了男装销售,以节省巨额的广告开支。高峰认为,“广告轰炸”的营销模式对于建立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帮助甚微,如果产品质量和服务跟不上,或将造成负面影响。
轻、重公司之争
随着BONO、VANCL等品牌浮出水面,传统服装企业对于直销“轻公司”的反击也已然开始。一场的“轻、重公司”的较量已经初露端倪。
PPG的出现无疑具有鲶鱼效应。国内服装企业开始想尽办法降低成本,以因应来自PPG的挑战。据悉,雅戈尔正在计划关闭大约100家500平米以下的店铺。原因是这些店铺每平方米销售额没有达标。
中国的消费者大多是价格敏感型,PPG省略了中间渠道的成本,衬衣售价在150元左右,远低于传统零售商的衬衣价格。然而,PPG却奇迹般地获得了更高的利润。PPG的毛利润达60%,利润率在40%左右,而传统企业的利润率不过15%-20%。
这让传统企业难以释怀。不过,相比PPG这样的轻公司,产业资本还面临一个棘手问题――如何平衡与原有渠道商的关系。多年来传统服装行业有赖于与商和零售商的合作。网络直销的价格一般会比普通店面便宜,因此这里必然会涉及各自利益的平衡。因此,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在涉足网络直销时,往往会设立新品牌。
“PPG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它们第一个跳出来,但不代表取得了最终的成功。当传统企业也改变游戏规则,我们就会迅速跟进,而且拥有‘轻公司’无法企及的优势。”高峰表示。
以PPG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公司,背靠风险资本起家,服装设计和制造能力和经验的缺乏往往是其软肋所在。业内人士指出,PPG这种极大压缩生产、库存以及配送成本的方式同时对其在产业链条上的协调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PPG也强调,其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和对供应链的控制,这也是其他企业所难以复制的。
而传统企业对“轻公司”的产品的品质则表示怀疑。在PPG身后,高峰更愿意强调一家“重公司”的优势:“产品的设计和质量,这才是未来真正的竞争力之所在。”
虽然BONO同样采用了网购、目录销售、呼叫中心等直销手段,但拥有自己的“实体”――在上海松江和浙江温州,BONO拥有占地300多亩的两大现代化生产基地,20万平方米厂房中拥有10条世界一流生产流水线,以及由具有46年专业经验的意大利著名工艺师乔瓦尼・内利亚领衔的设计研发团队。
在高峰看来,大多数的网上销售公司目前只具有先发优势,而难以在技术上给后来者筑起壁垒。这也是模仿者众多的主要原因。“目前很多企业在给价格做减法上,BONO要开始对价值做加法。”高峰表示,BONO要做更实的轻公司。
BONO瞅准了竞争对手的缺口,打算在设计和面料上走差异化路线,寻找不同定位。高峰介绍说:“现在一些公司主打产品牛津纺只是一种基本的面料,款型少,靠跑量取胜。我们完全可以推出更多的面料,适当多样化。在服装行业,不可能是一家独大的情况,因为消费者有各种个性化的需求,所以至今有各式各样的品牌。”
然而,近年来受到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产品涨价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牛仔服产业倍感压力之巨大,过去那种单纯依靠人口红利和依靠牺牲环境的盈利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世界级的牛仔服装品牌,没有世界级的牛仔服装设计大师,特别是没有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终端的定价权更是让我国广大牛仔服装企业举步维艰。因此,我国牛仔服行业的未来注定只有走高端品牌化之路,注重电子商务的发展之路,而决不能再走低端、高数量、高污染的老路。
依靠科技,绿色发展
毋庸置疑,纺织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同时纺织业也是我国工业废水排放较多的产业之一。其中的牛仔布、牛仔服装等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量又远远高于生产其他纺织服装产品。据武汉大学纺织学院的相关专家介绍,牛仔服装传统的生产工艺流程较长,程序复杂且大量采用化学试剂,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污染,时尚好看的背后往往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而实际数据显示,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不同,我们每生产一件牛仔服装便会产生200~300公斤废水。
我国牛仔服行业中目前除极个别的大厂之外,绝大部分制衣厂都还属于只有大约100个车位的作坊型的小工厂。因此,想要单纯依靠企业乃至于地方政府部门的力量来解决牛仔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的问题,显然有点属于“强人所难”。不过,可喜的是目前某纺织院校的实验室为了改变传统牛仔服装生产中存在的弊端,使用激光、臭氧与数字化加工技术,对传统牛仔生产工艺加以改革创新,实现了微水生产。据了解,运用该实验室研发出的清洁化技术制造的牛仔服每件产生的废水能降为50公斤左右。
实际上,我国的大型牛仔服装企业在生产设备、技术等方面已经完全能够媲美发达国家。沿海几个大的牛仔服装生产基地已经形成了从纺纱、染色、织布、整理、印花、制衣、洗水、漂染到防缩等一系列生产链条。这其中,在牛仔服装的生产流程中重要的就要算洗水。洗水工序也是目前我国牛仔服装面临的最大难题。
众所周知,牛仔服装有个不同于其他服装产品的特点,那就是牛仔面料都是染色的经纱加未染色的纬纱织造而成的。因此说浆纱染色是牛仔服装颜色的基础,水洗是牛仔服装颜色的关键。牛仔布的立体风格和“穿旧感”等风格都是通过石磨水洗来获得。现在越来越多新的洗水方式也还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
一般来说,越是通常手工洗水越复杂,做的效果越自然的洗水,就越高档。毫无疑问,一条牛仔服装是高档、中档还是低档,除了面料、设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看洗水。
据了解,现在高档的牛仔面料基本上就是用纯手工拿400~600号的砂纸在面料上面擦。擦去面色而留出底布色,最终生产出来的牛仔布面料也就更自然,更具有立体感。据生产一线的工人师傅反映说这种工作绝对要算体力活,每天工作结束之后,手都感觉要断掉了似的。用纯手工擦出来的这种牛仔布及其制作而成的牛仔服装自然价格昂贵。其余档次的牛仔布面料则采用机器擦、毛巾扫马骝、手缝猫须、手抓猫须、树脂猫须等工艺加工生产而成。
毫无疑问的是,牛仔面料在洗水环节中所产生的附加值,甚至可以占到一件牛仔成衣价格的四到五成。
牛仔服装的制作工艺复杂,不但外行人很难了解其中的“奥妙”,即便是内行有些事情也是“不明就里”。比如说,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关于“马骝”这个工艺名称叫法的由来,连续询问了好几位老师傅,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因此,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貌似熟悉的牛仔服装,其实内里是大有文章。记得大约10年前,有一次路过省城的一家外国牛仔服品牌专卖店,忍不住进去“打望”了一番。
其中,一条类似于现在年轻女孩子很流行穿着的“热裤”那种款式的女式牛仔短裤售价将近3000块。吃惊之余,感觉这又是老外给国内消费者挖的一“大坑”。因为在当时,3000块能在农村买来两头大肥猪还有富余。当现在想来,这种国际著名品牌牛仔服价高也还是可能有其一定的道理。
不过,企业在生产牛仔服装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大多来源于“洗水”这道工序。甚至于一度有些媒体将其冠之以“血色牛仔裤”“穿在身上的水污染”等等骇人听闻的名称。据说,为解决“水洗”难题,曾经有牛仔服装企业建议大学里应该设立专门的水洗专业。
可喜的是,2014年底由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学院和服装学院联合申报的“湖北省牛仔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获批。虽然说,一个科研机构的成立,并不会在短时间里面解决牛仔服装行业的所有问题,但是,有了首家省级专门针对牛仔服装行业的科研机构,毕竟距离真正实现牛仔服装能达到物美、价廉、时尚、环保的要求就更近一点了。
实事求是地说,牛仔服装行业的转型之根本就在于“依靠科技,绿色发展”。脱离了环保这个大方向,不论牛仔服装企业是不是已经从东部搬迁到了西部,都还是在原地踏步。
以人为本,创新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思想家管子就说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其大概意思就是指,成就霸业的开始,就是要以群众为根本。如果要把管子老先生的话,具体到我们的牛仔服装行业来说,“以人为本”则主要是指两个方面。其一,自然是广大消费者;其二,则是行业内的从业人员。
牛仔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想方设法满足消费者不断更新的需求。比如以牛仔裤来说,它的基本概念就是蓝色粗斜纹布厚裤子,在张力点上用铜铆钉加固,裤腿紧裹在腿上。但是随着后来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牛仔裤也变得更加多元化、时装化、休闲化,出现了商务、连体、喇叭等各式各样的新款式、新种类。
时至今日,消费者对于牛仔服装的要求也远远不仅是表面款式、花色的改变那么简单了。当然,各企业对于牛仔服装的创新研发也同样在进行着“由外向内”的转变。
四川某地一名年轻的小伙子高中毕业之后便报名参军,准备到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一番。即将体检前夕,他到商店给自己购买一条崭新的牛仔裤。但穿着之后,第二天两条大腿便红了一大片并伴有瘙痒感。琢磨到这个突况很可能影响到自己参军体检的事宜,这个小伙子便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求医问药。医院的医生经过诊断告诉他说,这是一种常见的过敏现象。结合到他是穿着新买且未经过洗涤的牛仔裤之后才产生的症状,因此高度怀疑其过敏源很可能就来自这条牛仔裤。
据了解,现实生活中因为穿着牛仔服装而引起的过敏现象并不少见。其中有部分消费者因为牛仔服装上面的金属附件直接接触皮肤引起的,也有部分消费者是因为牛仔服装本身甲醛残留、染料残留物或者是pH值超标等原因造成的,还有部分消费者则是因为牛仔服装上面的细菌、微生物等原因带来的过敏现象。因此,开发适用于不同肤质的牛仔服装面料便成为行业内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目标。
实际上,牛仔服装及其相关企业能应对不同年龄、皮肤的人群对于牛仔服装的要求,同时再结合牛仔面料的特性研究牛仔服装着装者舒适性并开发出系列产品,恰恰就是牛仔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过程。消费者需要什么特性的牛仔服装,企业就创新研发出来具备了这种特性的牛仔面料及其产品,这本身也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所以,一切以消费者为本,确实是牛仔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
牛仔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能否获得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对于行业内从业人员的“以人为本”。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牛仔服装行业甚至于整个纺织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优势。这种产品价格上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又来源于过去我国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现如今,我国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邻近的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甚至还不到我国的四分之一。因此,国际上大量低端牛仔服装的订单向这些国家转移也属于正常现象。
大量的低端牛仔服装的订单没有了,对于我国牛仔服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有些抵御风险能力弱的企业不得不停产或者是倒闭了,有些大一点的企业也被迫减少了开工的时间。用“黄鹤不知何处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来形容现在我国大部分依靠出口为主的牛仔服装企业的情况,似乎比较贴切。
不过,凡事都是风险与危机并存的。牛仔服装企业面对这种危险的境地,就好像在冥冥之中遇到了一把无形的推手。为了生存,他们势必考虑“腾笼换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引进高效设备,弥补制造成本上的差距,同时提升产品品质和档次。
然而,任何产业的转型和提升产品档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具体到我国牛仔服装行业来说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和多变。据了解,我国牛仔服装的生产水平实际上并不比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多少差距。许多的国际著名牛仔服品牌企业都在我国加工生产。最大的差距来自于由于没有大量优秀的设计人才而导致的缺乏一流的国产牛仔服装品牌产品,进而形成了目前国内高端牛仔服装市场一直被美国和意大利等洋品牌所占据。为这些洋牛仔服装品牌代工的国内企业仅仅获得了丁点如同“蝇头小利”般的加工费,而大的利润则全部落进了别人的腰包。
众所周知的是,对于服装行业来说设计无疑是一件产品的灵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设计方面由于我国牛仔服装企业已经习惯了多年以来的“模仿”“克隆”,目前的水平最多也就到了“形似而神不似”位置。各企业之间的产品款式雷同、差异性不大,因此才在市场运营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导致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不能通过品牌效力来提高国内牛仔服产品的价值。
对于牛仔服装产品的自主开发设计环节极其薄弱是阻碍我国牛仔服行业整体转型升级的又一大障碍。针对国内牛仔服高级设计人才缺乏的现实,广大的牛仔服生产企业目前基本采取自行培养和从国外引进两种办法来应对。但值得注意的是,自行培养本土牛仔服设计人才虽然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企业自行培养牛仔服装设计人才往往所需的时间很长,付出的代价也很大,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半途而废以及最后出现替他人做嫁衣等等问题。另外从国外引进成熟的牛仔服装设计师方面,目前也存在着“水土不服”的问题。具体来说,牛仔服装本就是舶来品,它原本就有着自身比较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这种来自文化的力量对于洋设计师来说,可谓“沁人心扉”根深蒂固了,而他们大多又对中华文化知之甚少。因此,洋设计师弄出来的牛仔服装产品很难看到中国元素。这对于急于打开内销市场的牛仔服装企业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所以,在牛仔服装企业对待高级设计人才的问题上,也还是应该从“以人为本”方面来综合考虑。比如说,是否能够采取“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等等方式来使用人才。这都是在牛仔服装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广大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无论何时何地,人才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也是确保我国牛仔服装行业成功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确保品质,加快发展
在我国牛仔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建设企业文化、提升品牌口碑、积累管理经验等等方面也是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
过去有一小部分牛仔服装生产企业因为自身出现的种种原因,从而导致了部分消费者对于整个国产牛仔服产品形象的严重不信任感。比如说,在漂白、染洗等过程中使用甲醛超标等严重损害消费者健康的生产行为;不顾企业员工工作环境质量、减少必要劳动保障等一系列不负责任的生产方式等等。
金二默(化名)女士是四川某大学一位知名教授的夫人,同时也是成都另外一所大学化学系的副教授。虽然说她并不一定就对牛仔服装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原料都一清二楚,但肯定对各种化学元素超标残留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了解。就是这种高级知识分子,乘她的丈夫到美国交流学问之际,也破天荒地不惜高额的越洋电话之费用,再三遥控指挥命令教授先生务必要在美国为其购买牛仔服装数件(条)。据说,她此举的“灵感”来源就是因为国外的牛仔服装产品一来属于原产地,二来质量有保证,不会有化学残留等问题出现。只可惜的是,这个事情最后的结局比较“耐人寻味”。教授先生耗费“巨资”带回的美国牛仔服装,上面的生产地却写着CHINA,属于外国品牌在中国代工生产的产品。
虽然说是由于水平太高,一般来看越是高级的知识分子做事的方式方法越是跟广大群众不太一样,但从教授夫妇购买牛仔服装这件事情上,我们也不难看出消费者对于国产牛仔服装产品质量的担忧和疑虑。或者说,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很难说广大普通消费者会不会采取同样“耐人寻味”的购买牛仔服装产品的办法。
我国牛仔服装企业在确保产品品质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市场品牌化运作。目前,我国牛仔服装行业还没有几个能让消费者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品牌。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在品牌管理能力以及品牌运作经验方面有所欠缺。
2014年秋天的时候,笔者在所在的四川一个地级市的一家某品牌牛仔服装专卖店购得一件牛仔夹克。秋意正浓的时节,穿着这种很休闲的牛仔服装,闲暇时或爬山登高,或涉水垂钓都感觉十分舒适。偶尔穿梭于荆棘之间,也不担心会被刮破划伤。于是,便在聚会时向相邻城市的一位同学“热情洋溢”地推荐了一番,并告知其售价不到200元。这位老同学回去之后,便“按图索骥”找到这家牛仔服装品牌在当地的专卖店。其间还数次电话联系确认型号、代码之类,却突然在电话里告知同品牌同款牛仔服装,在他的那个城市却要贵出百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