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太极步;膝关节稳定;四柱学说

【中图分类号】R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14-02

膝关节损伤是关节外科学常见的损伤,术后需要较长的周期固定。从而导致了膝关节僵硬,软组织粘连,伸膝肌群及屈肌肌群萎缩,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减退,进一步使膝关节稳定性下降。采用太极步训练方法后,对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取得了较好疗效。

1临床资料

从我科自2008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62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对照组各31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59岁;髌骨骨折12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34例,内侧韧带重建术后6例,外侧韧带重建术后3例,单纯半月板损伤5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2例。患者膝关节制动2-12周,其中髌骨骨折在2-3个月行康复治疗,韧带损伤在2-8周行康复治疗。

2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运动疗法及中医按摩等治疗方案。用关节松动术对膝关节进行治疗,改善因制动引起的关节粘连,每日1次,10-15min/次。运动疗法包括伸膝肌群及屈膝肌群的肌力训练,每日1次,3-4组/次,肌力训练以等张结合无痛点不定角度等长训练为主。运动疗法结束后对膝关节周围肌肉进行中医按摩, 10-15min/次。上述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

2.2训练组在对照组的康复治疗方法上,加入了以四柱学说为理论基础,采用传统太极拳中的太极步桩功的训练方法为康复手段的训练模式。运用四柱学说,把膝关节分为四个柱,即前柱:股四头肌、髌韧带、髌骨及前关节囊;后柱: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腓肠肌及后关节囊;内侧柱:内侧韧带、缝匠肌、股薄肌及内侧关节囊;外侧柱:外侧韧带、髂胫束及外关节囊。太极步即双脚开立,比肩略宽,双脚脚尖外撇到自己感到舒适位置,双手交叉放在小腹上,双膝缓慢屈曲,到不引起患者膝关节疼痛为度;脚掌虚拢,五趾抓地;然后缓慢移动重心,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在移动过程中上身务必保持与地面垂直,双眼目视前方,呼吸均匀,重心一侧为脚掌外缘着地,另一侧脚掌内侧缘着地。治疗时间为每日2次,10min/次,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5个疗程。

3评定方法

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5个疗程后采用全膝关节评定系统进行评定。主要包括:双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和患者步行与上下楼梯能力的评定量表两部分,满分100分。

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X±s)表示,数据分析应用SPSS14.0版统计软件ANOVA方法进行,P

5结果

治疗结束后,训练组及对照组的关节功能评分,步行、上下楼评分均有所提高。训练组合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膝关节损伤术后,一定周期的绝对固定和相对固定,引起膝关节的关节囊、韧带、肌腱、肌腹等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挛缩及萎缩,阻碍膝关节正常的生理运动、膝关节动态肌力及静态肌力明显下降,本体感觉功能减退。

针对上述因素,对照组首先采用关节松动术,对髌股关节、膝关节、胫腓关节进行松动,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生理运动。然后对膝关节周围肌力不足时采用等张结合无痛点不定角度等长训练模式为主;患者仰卧位,负重直腿抬高及膝关节屈伸开链运动模式,增加肌力及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患者俯卧位,采用伸髋屈膝运动模式,增加伸髋及屈膝肌群的力量;以训练结束后患者伸膝肌群酸痛,膝关节无痛为训练标准。训练结束后对其参与的肌肉进行中医按摩,视膝关节运动结束后的肿胀程度决定是否使用冷敷。

训练组在接受上述治疗基础上,加入了加入了以四柱学说为理论基础,采用传统太极拳中的太极步桩功的训练方法为康复手段的训练模式。依据不同年龄、身体状况及膝关节损伤恢复速度等因素制定了重心高低即关节屈曲角度的大小训练强度以训练结束后患者伸膝肌群酸痛,膝关节无痛为训练标准。

太极步的训练模式以静力训练为主导思想,避免膝关节屈伸过程中对膝关节滑膜的刺激,增加了静力练习的趣味性;在运动过程中使股四头肌及分厂腓肠肌得到充分锻炼,也避免因长时间静态马步练习对关节腔的压力,在放松和紧张中对膝关节内的软组织进行无损性恢复性训练。另外,五趾虚拢时,使踝关节得到康复训练,在重心左右转换中对患者一定周期的制动引起的本体感觉功能减退得到恢复。

因此,把太极步的训练模式融入到膝关节损伤术后康复中,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此外,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关于膝关节术后应用太极步训练模式进行康复训练的临床机制研究和太极步训练模式长期疗效的研究。

参考文献: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 康复疗法 备战第十二届运会 运动损伤

前言

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常见运动性损伤,主要损伤部位有膝关节损伤、腰部损伤,运动员损伤会大大影响比赛成绩的发挥,这对竞技体育的比赛来说是关键问题,在康复方面应该尽早进行应用施治,否则会在比赛中直接影响成绩的发挥。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18名省级运动队男子速度滑冰队运动员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年龄19-30岁,训练年限8-16年。

(二)方法:跟踪、随访病例记录及现场观察。

收集整理部分省级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2010年至今常用的康复疗法,对多种损伤康复治疗资料进行研究,评估,归纳,分无效,有效和显著、其中对2010-2012备战第十二届冬季运动会的运动员伤病康复、治疗实施中研究的内容作为主要研究指标。

二、结果

(一)腰部损伤治疗方案:速度滑冰是一项体能技术为一体的竞速性项目,训练强度大比赛激烈,腰部长时间承受负荷,容易造成腰肌老损、腰间盘突出和急慢性损伤。制订康复治疗方案如下:

1.急性损伤固定1到2天。立即冰敷15-20分钟;

2.每天坚持睡前热敷15分钟左右;

3.电针,伤后次日进行针灸一到两周;

4.手法按摩,神灯,砭石疗法;

5.功能练习,每天一到两次,时间根据伤情而定;

6.肾药物,肾主骨生髓,六味地黄丸,应用补肾药物调理脏腑,促进康复。

(二)速度滑冰运动员膝关损伤康复方案:速度滑冰运动员膝关节用长期处于蹲屈角度,且进行大负荷训练,易造成职业性损伤。

1.强化肌力与关节稳定性,增加身体素质训练课次;

2.电针,超短波,每天一次;

3.按摩;

4.功能性训练,依墙静蹲;

5.口服氨基葡萄糖;

6.功能康复:水下跳跃练习,陆地双腿蹲起练习,自行车台练习(有氧强度),坐姿伸膝(负重2.5-5公斤沙袋),橡皮筋拉力练习。

(三)康复疗法综合评估:备战第十二届冬季运动会运动员伤病康复为主,研究结果:

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伤病治疗效果统计

康复疗法 适应症 疗效评估

按摩 腰、膝、关节肌肉损伤 有效、显著

针灸 急性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腰背筋膜炎 显著、治愈

砭石 髌骨劳损、髌尖末端病、踝伤、腰背筋膜炎 有效、显著

主要保障重点运动员,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应用治疗方法,如制订伤病恢复方案,确保对重点核队员全面保障。

三、讨论

速度滑冰运动员运动创伤腰、膝发病率很高,慢性病较多,采用康复治疗方法对于伤病控制,改善机能,促进病情好转,有重要意义。

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慢性损伤以韧带、肌肉为主,采用中医按摩,针灸,电疗,显示有效与显著。

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在治疗中指导作用要强化,疗法的应用对运动创伤应该多加关注,损伤程度,部位,一定要明确,对症施治。

砭石疗法,对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关节软骨、韧带损伤,膝关节翼状韧带损伤占总人数6/18人,腰部伤占4/18人,用砭石疗法进行康复治疗,有效、显著有效,均得到验证。

针灸治疗运动员的软组织急性损伤与腰扭伤,应用在实践中配合按摩效果较好。

四、结论

男子速度滑冰运动项目腰、膝伤病较多,病情很复杂,用传统康复治疗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对于备战重要赛事进行大负荷训练起到积极、重要作用,结果显示,多种伤病通过传统治疗方法应用,有效缓解及康复。

根据康复治疗方法应用,对于备战第十二届冬季运动会有明显作用,是速度滑冰运动项目的主要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在创伤康复与治疗方法应用学方面,提出的创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杨德仁.伤科疑难析释.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沈庆法.实用中医大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11-0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膝关节OA患者中根据Kellgren-Lawrence分级标准分级,对71例膝关节OA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行膝关节镜清理治疗。按照术后康复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为早期应用CPM进行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组,共35例,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50.1±3.9)岁,其中按Kellgren-Lawrence分级Ⅰ级10例,Ⅱ级11例,Ⅲ级14例;B组为传统的主动加手法被动的康复组,共36例,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5±3.5)岁, 其中按Kellgren-Lawrence分级Ⅰ级11例,Ⅱ级12例,Ⅲ级13例。

1.2手术方法

硬膜麻醉后,大腿根部上止血带及消毒防水铺巾,常规入路进行全面的关节镜检查。行关节腔清理术,具体包括清除、冲洗关节腔内的剥脱的软骨碎屑、游离体、不稳定的撕裂的半月板以及引起撞击的骨赘,修整软骨面,切除过度增生的滑膜。大量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关节腔,清除残留的碎屑以及炎性物质等。

1.3术后康复计划

1.3.1 A组采用CPM锻炼。我们强调早期功能训练,麻醉过后即开始踝关节主动屈伸和环转运动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术后第一天开始应用CPM进行训练,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设定好CPM的屈伸角度, 频率及运动时间。屈伸角度根据患者的情况从0 - 60°开始,逐渐增加,每次增加5 - 10°的屈膝幅度, 以患者感到稍痛为最佳,早期运动频率每2分钟1个周期,逐渐加速为每分钟1个周期,移动速度20mm/s,循环周期2 - 6min。运动时间为每次30 - 60分钟,每日2-3次, 共1-2周。术后第一天CPM即要求达到0-120°的活动范围。停用CPM机后,嘱患者加强自主活动、肌力训练及其它功能锻炼: 俯卧屈膝,仰卧垂腿,坐位抱膝,坐位“顶墙”。

1.3.2 B组作为对照组,手术当日麻醉过后同样开始踝关节主动屈伸和环转运动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术后第1-14日在医生辅助每日被动活动膝关节2-3次,尽早达到全关节范围活动。被动活动后的主动训练同A组。

1.4 观察评价指标

术前、术后7天、14天、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评价膝关节活动范围、VAS评分、Lysholm评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住院时间:A组平均为(9.3±3.5)天,B组平均为(9.7±5.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获得随访6 - 12个月(平均10.9个月)。无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无因症状加重行膝关节置换的病例。

两组术后7天、14天、1个月A组患者关节活动度,VAS评分、Lysholm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尽管关节镜用于膝关节OA的治疗存在争议,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支持这项技术实用、有效,尤其是对早期的OA疗效更为显著[1]。CPM是以持续被动运动理论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自然运动,激发人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进行下肢关节功能恢复练习的一种仪器。文献报道CPM可增加关节骨的营养和代谢活动,激发软骨细胞增生,修复软骨,加速关节周围组织包括肌腱及韧带的损伤修复,缓解关节损伤和术后引起的疼痛[2]。早期有计划地进行相应持续被动活动,能有效地预防关节微小的粘连和挛缩, 改善关节内滑液的分泌;同时可调动机体的代偿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维持正常的内环境,还可刺激关节软骨有限的愈合能力,促进全层软骨损伤的愈合,同时还可有效地预防关节内粘连,防止关节活动障碍。

微创的关节镜手术目的就是改变原有关节不良状态,逐渐重建新的关节内平衡。这需要不断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肌力、关节活动度等训练,建立关节周围的支持稳定,保护关节,尽可能延缓骨关节退行性改变[3]。CPM具有相对无痛、疗效好、见效快、易于接受等优点, 术后早期进行CPM 锻炼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重要措施[4]。本组结果显示,早期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评分A组优于B组,正体现了CPM的这一优点。

综上所述膝关节镜治疗OA后早期应用CPM进行功能锻炼患者依从性好,减轻患者训练疼痛,康复效果满意,有利于恢复膝关节伸屈功能。

参考文献

[1] 敖英芳. 膝关节镜手术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245.

[2] Salter RB. The biologic concept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of synovial joins [J].Clinorthop, 1989,242:12- 25.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镜;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067-02

作为兼具诊断、治疗功能的微创内镜技术,膝关节镜手术具有瘢痕小、诊断准确率高、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膝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方法[1-3]。随着关节镜手术患者数量的增加和难度的增大,临床上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1月-2013年 2月笔者共施行膝关节镜手术50例,由于在手术前后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这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男 40例,女10例;年龄18~75岁,平均42岁;其中半月板损伤后切除或修补30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功能重建8例,退行性骨关节炎6例,创伤性滑膜炎4例,关节内游离体2例。

1.2 围手术期护理

1.2.1 术前护理 手术室护士术前1 d到病房巡视,熟悉患者的病情,安抚其情绪;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膝关节镜手术的简单过程和原理,以及该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告知术中注意事项,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其治疗的信心。了解患者手术局部视野准备情况,如发现皮肤有破损、毛囊炎等则推迟手术。嘱咐患者术前8 h禁食、禁水,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1.2.2 术中护理 核对患者姓名及手术部位,协助麻醉医生做好硬膜外阻滞麻醉。配置灌注液,悬挂在输液架上,高居关节腔100~120 cm处。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认真做好记录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认真主动配合手术,注意动作轻柔。手术结束协助医师包扎伤口。

1.2.3 术后护理 去枕平卧6 h,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将患肢抬高,以利于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肢体肿胀和充血;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切口,同时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及时观察并记录切口敷料渗液、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术后24~48 h内拔除引流管。术后当天麻醉消退后行患肢踝关节背伸,趾屈锻炼,以减轻足部水肿;术后第2天指导进行被动屈伸锻炼,角度从30°开始,每屈伸1次2 min,2次/d,角度每日增加10°~20°,当膝关节屈伸达120°,速度逐渐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限。术后3~5 d后患肢疼痛、肿胀基本消失时,可指导患者缓慢起坐,在床边进行主动抬高小腿的练习。

1.2.4 出院指导 嘱咐患者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向患者讲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系统的康复方法。当患肢能负重时,开始下蹲,行膝关节内旋、外旋练习,以提高膝关节活动度,逐步恢复膝关节功能。告诉患者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定期进行复查随访。

1.3 疗效评价标准

关节功能评定标准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4]:≥85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中,≤59分为差。优良=优+良。

2 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膝关节血肿1例,膝关节感染1例,经相应处理后均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本组患者优42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

3 讨论

膝关节内组织结构复杂,是疾病与病损的好发部位,其关节功能非常重要。膝关节镜手术具有高效、微创、切口小、痛苦小、恢复快、术后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术前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做好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手术医师,熟知各种器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术后细致观察伤口恢复情况及可能的并发症,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这些均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措施。功能锻炼可以加速关节滑液的吸收和循环,改善关节软骨营养,减少伤口出血,促进肢体静脉回流,减轻伤口周围水肿,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黏连的发生[5-6]。因此笔者认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膝关节镜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保证膝部功能恢复良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惠花.45例膝关节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57-58.

[2]王红.膝关节镜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手术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2):82-83.

[3]张妮,刘翠敏.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7):96-97.

[4]张巧娥,杨巧巧.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护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6(4):312.

[5]陶月梅,杨雪英.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术后护理[J].新疆医学,2006,36(3):164-165.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康复训练;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 R68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5-0039-02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关节内骨折,占全部骨折1%,占老年骨折8%[1],该类患者大多数是由于高能量损伤所致出现系统症状,由于骨折劈裂、塌陷,对膝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该类患者致残率较高,如果不能及时利用合适方法对其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会遗有各类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笔者所在科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早期系统康复训练,疗效显著,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6月42例患有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进行分组,其中21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并与同期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的21例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6月收治的42例患有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5例、摔伤15例、车祸伤18例、重物砸伤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3.0±4.2)岁,观察组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30.0±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临床治疗 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卧床休息,常规抗感染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等药物治疗。

1.2.2 康复治疗 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当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即行早期康复训练。术后由康复治疗师、护士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1)心理康复护理:医务人员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采用健康教育,个别交谈,用语言鼓励患者,提高患者自信心,树立战胜疾病信心。(2)功能锻炼:术后麻醉清醒后即可进行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及踝泵屈伸锻炼,术后24 h后可行直腿抬高,病情允许术后48 h后可行CPM锻炼,循序渐进,其速度与范围视患者病情及切口情况进行调整,禁止过早负重。术后2周指导患者坐床进行屈伸练习,术后3~4周增强肌力锻炼为主,同时增加膝关节主动运动,在屈曲最大程度上维持5~10 s,每次屈曲5~10次,每天练习2~3次,力量以膝关节产生轻微酸胀向无明显疼痛为宜,术后4~6周膝关节屈曲高度按行90°,加以练习后,情况许可,加大活动幅度,但要严格保持6~8周患肢不负重,根据X线中关节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质量,情况允许,可慢慢指导离床活动,利用辅助器练习躯体转移。术后3~4个月可使用单拐练习,逐步加大膝关节活动度。(3)理疗:术后48 h热疗,红外线照射,2次/d,30 min/次;超声波,软化瘢痕,松解。(4)按摩与被动主动运动:在康复治疗师及家属配合下对患者进行按摩和被动活动。

1.3 疗效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治疗效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关节内骨折,严重者合并半月板、韧带腓总神经损伤,故该部位对膝关节完整性、活动度有很大影响。术后正确系统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肿胀,还能预防深静脉血栓、关节粘连,促进骨骼生长,减少并发症发生。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功能恢复的关键。康复锻炼争取在骨折复位,固定后尽早进行,并贯穿整个骨折愈合过程。术后早期使CPM治疗可增加关节营养代谢能力,刺激可使间质细胞分化成关节软骨,加速关节软骨与其周围组织愈合,同时CPM可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膝关节术后采取早期主动运动训练,能有效促进血液及淋巴回流,从而缩小关节内外肌肉组织粘连和挛缩几率[2]。骨折术后,应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锻炼计划,指导、鼓励正确完成,定期评价康复成果,锻炼应循序渐进。根据骨折类型及内固定的情况,严格控制下的延迟负重训练,对防止关节面塌陷重要意义[3]。术后系统地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是取得远期疗效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9.

[2]方丽.膝部骨折患者术后两种功能康复方案的比较[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