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把握地域性文化的生态环境特点

在生态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的表现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一片美丽的风景,而是一个由设计环境与生命环境组合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这样的景观设计不仅只是处理人们的视觉问题,而是要处理城市环境、人类居住的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扩张的加剧,城市景观特色应该具有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性特点,应该建立在城市的独特个性,即地域文化的环境生命里。

针对任何一个景观设计问题,首先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城市的地域性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第一,尊重传统文化。依赖生存空间的万物都是有精神寄托的。一个场所的生态设计,首先考虑当地人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例如哈尼梯田文化之美,正是因为历经千年沧桑而不渗漏、不溃决的坚实田埂上,祖先的伟大力量镌刻在大山之上,成为哈尼人永远的骄傲和光荣。这种文化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也正因为它是一种基于场所经验的生态设计之美。

第二,适应场所的自然转变过程。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因此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场所的自然过程可以理解为城市地域性的历史发展过程,例如世博园区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原江南造船厂等旧厂房和工业设施,保留了丰富的工业元素,展现了新的城市发展主题。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本身的最少设计,维护场所健康的同时也是设计物本身的健康。

第三,当地材料的有效应用。乡土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也可以很好地反映一座城市的个性特点,例如:当展起来的城市莱芜市给自己的定位是以钢铁业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化城市,对于其自身城市的发展要完全符合现代化的地域个性特点,建筑及景观完全可以做到就地取材,管理和维护最少成本,保护城市地域性的文化、功能生态、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城市的个性色彩才能给予人们整体持久的印象。

二、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居于闹市的人不乏常常惊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怡人的风景。在一座城市里大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生态设计注重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伊恩・麦克哈格说过:“人们必须听景观设计师的,因为他告诉你在什么地放可以居住,在什么地方不能居住,这正是景观设计学和区域规划的真正含义……我们是来告诉你,如何在自然面前明智的行动的。”这标志着麦克哈格对生态设计规划有了成熟的认识,从而将景观设计学推上了解决人地关系危机的前沿。通过提高对自然的利用率,将自然的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保护维持生态的平衡达到可持续性。

生态化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是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是指对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为以后的人类文明延续提供长期可循环利用的资源环境。城市地域性文化是作为一种静态的思维方式,运用在生态环境设计中可以起到城市个性色彩深入人心的作用。那么依附于这样的静态模式,城市的地域性景观设计要呈现的生态化的状态就衍生成为一种动态的形式所存在。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就要将静态与动态形式相互结合,最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设计。例如德国著名景观建筑师彼得・拉兹的代表作,在萨尔布鲁克萨尔河畔的一座废弃的煤矿码头遗址上,规划设计了一个城市公园。守旧派的人称其为“垃圾美学”,一种空前的“材料形式和数字元素的混乱”。而拉兹坚持称:“该公园项目的艺术形式‘摆脱了旧的衣钵’,在观念上突破了原有的传统的景园模式。”案例表现在对基地原有面貌保存,同时针对德国这座工业化城市中工业生产的遗留物显得尤为重要。体现的静态地域性色彩则要求尽可能地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达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些遗留下来的城市工业元素采取了保留、再利用的方式,而动态的景观设计形式则依附于原有地形的静态模式,为未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当代造园艺术形式。完整的诠释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

三、中国城市地域性景观生态设计的展望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景观设计已不再从属于单纯的设计美学的范畴,生态观念对其影响日趋深远。所以未来中国的城市景观设计势必是要讲究一座城市带有地域性色彩景观设计和生态观念的高度融合,不可或缺。

生态景观实现了从以人类为中心到以自然为中心的转变。例如西溪湿地国家公园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针对这个案例,在中国是成功的地域性景观生态设计。不仅对原生态、地形加强保护,还系统的恢复湿地的水生态与优化原有的植被,并且建立了湿地水道。针对地理环境,不仅要加强在水环绕下的地表牢固性不被破坏,保护静态模式下的城市人文地貌文化环境,既可以被游人来观赏又可以持续性的用来耕种,将生态设计的可持续性发挥极致。

无论从方法上将生态设计引入到景观规划的努力中,由此引发的带有城市地域性标志的产业类建筑的保护、改造和再生问题的关注及特殊解决思路,由于其具有资源利用、经济效益以及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却不能不对我们今天有重要启发,也是我们思考中国同类问题时的重要参照,值得当今中国景观设计研究人员借鉴。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7

【2】《老建筑改造与再生研析》,张煜等,《江苏建筑》2009,4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理念;生态园林;园林景观;城市规划;建设

Abstract: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complex project, needs in scientific innovation, overall planning, reasonable structure, stereo system standard seriously thinking of plann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into a set of ecological, economi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economy, management in one of the city landscape.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work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starting from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y angle, elaborated analysis concept, ecological garden city concept and function, and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ty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makes a summary discussion.

Keywords: ecological philosophy; ecological garden; landscape; city plann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市园林规划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需要在科学创新、统筹安排、结构合理、立体系统的标准上进行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园林景观的各种影响因素,需要不断的参考和学习国内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及技术方法,需要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的文化底蕴及风土人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的各种自然现象及灾害已经逐渐引起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所以城市园林规划与建设的关键点之一就是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要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将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的生产活动、城市的发展规划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要树立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生态园林理念,兼顾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

1 概述

近年来,生态环保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人们所普遍提及的生态园林型城市,就是以保护、建设和完善城市大环境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环境为根本归宿,以人与城市、自然与社会、现在与未来的相互依存与共生为重点,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建设强调的是景观的美观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以科学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达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从而促进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的基本理念就在于创造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生的乐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 生态型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2.1 生态园林型城市景观规划原则

(1)尊重自然,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体验为先。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重点是要解决好保护和利用、改造和恢复的关系,保护生态系统,而不单单是依靠城市绿地建设。此外,在城市建设及当地经济发展政策上,不能制定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要利用并保护自然环境,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

(2)系统整合,城乡一体;景观分区,风情各具。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方法,可以利用景观生态学“斑块- 廊道- 基质”的方法,将城市绿地系统化,充分发挥绿地效应,实现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之和。与此同时,紧密联系城市绿地系统和国土绿化,把城市当成一个大花园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规划出多个个性化的景观分区,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生态环境。

2.2 生态型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基本特点

为了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要在城市园林绿地上做好功课,这是丰富城市景观的主要素材。园林是一个城市的大门,它给城市人们带来第一印象,尤其是机场、车站、主要街道这些地段,其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的质量将会给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对于这些地段,往往需要丰富园林绿地装饰,对不同地点、街道给与不同的绿化形式,形成风格各异而又相互和谐共处的园林风景,给城市带来勃勃生机和美的感受。具体的措施有:建立宽厚的绿化网络;努力丰富城市的园林景观;保证城市良好的生态园林环境;适当开发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建立独特的城市风貌;繁育和保存优良的物种资源。

3 生态园林型城市规划与建设

3.1 做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设计,从概念上来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水、理石)、种植树木和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并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过程。在具体的工程中,首先,园林设计最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适用”,要考虑因地制宜,不论从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看,还是当地适宜的花草物种、当地的土壤、水文地质、气候等的影响,要综合考虑,从而选择最佳的景观设计方案。其次,在保证“适用”因素的前提下,就需要考虑“经济合理”的因素了,因地制宜的规划理念已经为工程的成本节省了不少,为工程的经济性做出了贡献,比如当地的花草物种等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成活率高,不必话费大量的交通运输费用。在工程的各个细节,都需要认真对待,做好经济管理控制工作,从每一个环节加强经济合理性的管理。再者,就是“美观”因素,要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氛围。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这三个因素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隔的整体,缺一不可,需要整体的综合考虑。

3.2 用生态学的观点进行城市园林建设

自然破坏严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近年来的自然灾害和频发的不正常自然现象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际上诸多学者开始将生态环境学引入城市科学,力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过多年的改进、发展,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已经逐渐成熟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国内在园林绿化方面也在考虑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完美融合,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依据,实现城市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3.3 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的具体思考

再良好的规划设计也要有赖于良好的执行与实施,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在现代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加强城市公园的规划与建设,要加强对城市的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加强城市的绿地建设,通过植物的作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集中地,必须加强建设与改善;(2)控制用地性质,城市绿地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坚持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加快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3)合理进行植物配置,要根据不同地段、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建筑风格、不同的气候特点选用不同的物种,科学合理的配置,既能绿化美化城市又能改善环境;(4)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和自然地貌,在进行城市结合部等地区经济开发的同时,加强对原有植被和自然地貌的保护,这些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及社会变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结语

总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的要点有很多,需要考虑的角度要不少,但关键就是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要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密度、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平衡。因此,必须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技术来进行城市园林的规划和建设,这也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方法来建立宁静、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长龙.城市园林绿化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周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3]张冰,王小平.浅谈园林艺术民族风格的形成[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3).

[4]闫明.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0:(4).

[5]官群.基于生态理念下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建设[J].广东建材,2009:(8).

[6]肖笃宁,解伏菊,魏建兵.区域生态建设与景观生态学的使命[J].应用生态学报,2004,10.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湖南永州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五岭北麓,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与著名旅游城市桂林相距仅170 mm。永州市是一座具有2 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永州市位于北纬24°39′~26°51′,东经111°6′~112°21′,南北相距最长245 km,东西相间最宽144 km。永州东连郴州,南界广东连州,西接广西桂林,北邻衡阳、邵阳。湘江经西向东穿越零祁盆地,潇水自南至北纵贯全境。其地势是西南部较高,东北及中部较低,境内都庞岭、越城岭屏障于西北。永州市中心位于市域北部,由冷水滩区与芝山区组成,总面积3 180 km2,市区人口约为110万人。永州所处地理位置属温带、热带结合部,加之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亚热带气温条件,既具阳光丰富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又有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在17.6 ℃~18.6 ℃,年均无霜期285~311 d,年降雨量1 290~1 900 mm。

1永州市城市绿地现状

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所构建起来的非建筑区域,同人工建筑系统一起构成了城市物质环境这个更高一级的系统。自从市政府搬迁至冷水滩区及“十五”规划执行以来,永州市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态保护力度加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永州市委、市政府把城市绿化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及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近5年,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了生态建设投资。截至2008年底,永州城市建成区面积为54.1 km2,比2004年增长46.22%。其中,居住用地面积16.62 km2,比2004年增长38.5%;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5.34 km2,公共绿地面积2.62 km2。2008年永州市城市绿化率达到24.63%,绿化覆盖率为28.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为5.66 m2。

2永州市绿地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城市的绿化和生态建设的力度不够。与国家中等城市的绿化率、绿化覆盖率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城市绿色景观特色不突出,优秀的自然环境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冷水滩与零陵两城区之间距离较远,联系不足;功能分散,中心不明确;公园服务设施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共享。四是两区原有的公园面积太小,并且相关的建筑和绿化设施已老化。从冷水滩至零陵段的水系部分两旁的河岸的绿化与防护措施较弱,除了冷水滩河东地段开发了较有规模的滨河公园外,其他地段未作因地制宜的开发,更未形成多功能一体化的绿色廊道。五是冷水滩市政府中心河东区域由于是新开发地段,比较注重绿化生态建设,而旧城区河西部分由于原来的规划陈旧、落后,除了原来的几个公园,几乎没有绿化,甚至由于街道太窄,极少栽种行道树,因此河西的绿化状况相当差。六是零陵区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区,绿化和生态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市政府搬迁至冷水滩区,零陵地区的经济和生态的建设停滞不前,并且被逐渐边缘化。优秀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甚至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七是街道和公园大部分的绿化植物配置模式、景观结构层次单一,仅有配置简单的乔、灌搭配或乔、草搭配,未形成稳定的多层混合立体植物群落。

3景观生态学与城市绿地规划建设

绿地系统规划及其实施最终必须以地表空间为对象,因此对规划最具指导意义的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是其理论组成中具有空间意义的部分,即“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是由各种景观要素组成的。景观要素按其形状和作用可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3种基本类型[1]。

3.1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斑块是景观中内部属性、结构、功能、外貌特征相对一致,且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的块状空间地段或地域。其大小、类型、形状、边界、动态以及内部均质程度对城市绿地系统有特定的生态学意义,如果斑块解体,景观破碎,将对生物的迁移、觅食甚至灭绝等产生重大的影响。廊道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其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宽度、形状、组成内容、内部环境及空间连续性等。廊道功能上的复杂性要求廊道规划具有原始的本底及乡土特性。如较宽的带状廊道,内部包含一个有丰富物种的中心环境,抗干扰能力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基质对斑块嵌体等景观要素及景观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生物迁移觅食等生态学过程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关键作用[2]。

3.2景观生态学与城市绿地规划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同面积和形状的绿色植物斑块及廊道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生态景观的亚系统。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景观生态学是研究与人类活动范围相关的自然系统,特别是与人类相关的自然景观单元的空间格局、类型组成及其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其目的就是保护和营造各类生态植被,建立完整和谐的物种生存环境结构和生物种群结构,保证生物的多样性和承载容量,最终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保证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可以帮助评价和预测可能带来的生态学结果,近几年,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景观生态学的有关技术方法也不断应用到实践中,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3-4]。

4永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分析

4.1营建“一带、一区、两轴、网络渗透”景观生态绿地系统

“一带”指湘江风光带。以湘江为绿地景观的主要发展轴线,充分利用湘江的景观资源,并在湘江沿岸规划多个绿化景观节点。“一区”指农业生态景观区。主要分布在3个地方:一是在洛湛铁路和潇湘大道中间,主要由一般农田、自然山体、湖泊构成;二是在湘江东岸临江从城南路到衡昆高速以高效农业形成农业生态景观区;三是以巴州路、永州大道、阳明大道、衡昆高速围合而成的以一般农田和自然山体湖泊构成的农业景观区。“两轴”是指2条绿地、人文景观复合景观发展轴。西轴上的主要景观节点有城南大道景观隔离带、老埠头潇湘古镇湘江西岸森林公园构成;东轴由城南大道森林公园、岚角山林地、零陵新区校园绿化景观区构成。“网络化渗透”是指城南大道、潇湘大道、巴州路、日升大道、阳明大道、湘江西路、湘江东路为道路景观绿色廊道,联系一带、一区、两轴,从而形成网络化的生态景观渗透结构。

4.2基于斑块理论的分析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斑块一般指各级公园绿地、小游园、单位附属绿地等。根据斑块理论,合理调整市内各类园林块状绿地尺度、数量、形状、位置等,更好地发挥块状绿地的作用。城市小型的斑块具有增加空间异质性的特点,但其内部生物种群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外部的干扰而致使斑块破碎化;一些中大型的绿地斑块,能够持续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稳定生物种群的能力[5]。因此,城市景观中的绿地斑块应该具有合理的大小、形状以及边缘面积,在保证有一定较高的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大型公园的前提下,要有较多的中、小型公园及街道小游园作补充,形成具有优良生态网络格局景观生态系统。

永州市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最终目的,就应创建良好的城市生态。永州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目前应从“量”入手,增加城市中绿地斑块的数量,解决绿化问题。永州的两城区共有虎岩公园、怀素公园2个小型公园,潇湘公园、朝阳岩公园2个中大型公园,以及西瓜岭森林公园。在两城区内公园型的小、中、大型斑块数量偏少,街道小游园式的补充型小斑块也较少,在冷水滩区的河东居住区、单位附属绿地有一定的居住绿化外,河西居住区的绿化环境相当差,几乎见不到绿化;零陵区的居住、单位附属绿地绿化稍好于冷水滩河西绿化。

公园一般位于重要的“结点”位置,在设计中把它们作为建设和布置的重点。首先,根据景观整体性原理,对城市绿地斑块进行合理的分布[6]。多修建不同功能的公园、小游园,并加强对居住小区的绿化;在旧城区改建的地方按照一定的距离比例、面积大小以及辐射面的宽度留出一定的空地面积建造小型公园和街道小游园等小型斑块及其补充;在火车站新建区周围、下河线、凤凰园开发区、萍州开发区、等新开发地段,可在规划建筑之前留出一定的面积规划不同功能的公园等中、大型斑块。大、中型绿地斑块在城市绿地系统中承担着城市“绿肺”的作用,在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的同时也为城市景观增色不少,而小型绿地斑块有提高城市景观异质性,改善城市景观效果的作用,二者之间互为补充,相对均匀的散布于城市绿地系统中,以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其次,现有的公园可修缮设备,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和植物群落及设计具有乡土特色的复合立体植物绿化模式。遵循景观生态学异质性和多样性的原理,不同植物种类的环境效益是不同的,合理配置植物种类是为其形成稳定群落、发挥其生态效益的前提。而异质性则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潇湘公园、朝阳岩公园可通过引资和公开投标的方式,将其规划设计成集绿化、美化城区、多功能的、综合性开放性的生态公园。城市的生态与绿化环境得到全面的改善,空气质量上升,居住、办公环境优化的同时,也吸引了外地的投资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此外,提高绿地的连接度,为边缘物种提供生境,注重保持郊区大面积绿地,通过生物通道的合理设计和建造来维持景观稳定发展,保持物种多样性[7]。城郊自然风景区、森林,如:西瓜岭森林公园等大型绿地斑块保证不被破坏;山体、坡地、森林、河流以及自然湿地等,在规划时应优先考虑,同时保留各种原始自然保留地。构建农业生态景观区中的“一区”,使城内的中、小型绿地斑块与城外和两城之间的生态保护区斑块共同形成了具有稳定、有机、优良的生态网络格局景观生态系统。

4.3基于廊道理论的分析

绿地系统廊道是由规划区域内的道路绿地、河岸防护林等廊状绿地组成,是组成绿化网络的骨架和关键。它可将城区的绿地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为城市景观提供生态支持。在绿地系统廊道设计时,首先要从整体格局进行规划设计。廊道能有机地连接不同地域、不同尺度的绿地,影响着城市绿地网络的连通性和网络结构功能的整体优化性。廊道必须有足够的宽度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根据车生泉的研究,当河流植被的宽度在30 m以上时,就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河床沉积和有效地过滤污染物;60 m以上宽的道路绿地可满足动植物迁移和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对于观赏游憩绿带和道路防护绿带来说,600~1 200 m宽能创造自然化的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3]。

永州两城区都是依湘江而建,湘江流域是湖南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永州地处湘江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担负着重要的生态保护任务。以“显山露水”、“一带两轴”为原则,建设山水交融的景观廊道。规划贯穿两城区的潇湘流域两岸为“一带”,建设一定宽度的河岸防护林、游览风光带和一定规模的滨江公园,并建造生态型护岸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依山傍水,建设绿色渗透的景观走廊,令整个景观序列以周围自然山体为屏,以湘江景观为底,形成一幅城市山水画,将绿色空间渗透进城区,达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道路绿地的绿廊规划上,建设宽60 m的绿地廊道,以保证绿地景观的连接度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功能。连接零陵与冷水滩两区的永州大道扩建同时,大道两旁的绿化是两城区、城内外的绿地重要纽带。在两城内的道路两旁的绿化贯穿整个城区,是城内重要的绿地廊道,影响着城内各斑块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物种的迁移,以及网络结构功能的整体优化性。在工厂区周围与居住区之间应规划一定的绿化隔离带,用来处理和隔离工厂排出的废气,以减少对居住区大气的污染,减少对居民的身体的危害。如:在下河线处的造纸厂、零陵区的卷烟厂以及一些矿工厂区域都应规划卫生隔离带。

4.4基于基质理论的分析

作为背景的基质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关键作用。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面积相对比较大的区域空间相当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中的基质。在两城区提高城市绿地基质是绿地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多铺设草坪,是提高绿化的途径之一。在旧城区改建中首先考虑绿化工程,增加绿化基质。

5建议

一是加强永州两区的绿化基质规划建设,使得整个绿地系统能更好的稳定生物的多样性及提高景观的绿化效果。根据整体系统性原则,城市绿地发展对外宏观层面,与区域范围内生态绿地有机结合;中观层面在城市组团范围内组成绿化网络;微观层面在城市的局部地段形成居民休闲游憩的连贯的绿化空间。二是增强两区间永州大道两旁的道路廊道与外围山林、农田的生态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计划,实现城乡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三是增加贯穿永州两区的潇湘河水两旁的河系廊道的生态绿化建设,争取将此廊道建设成最具永州特色的集防洪、生态、绿化、休闲、娱乐的蓝廊。根据生态学生态性原则,强调多样性和稳定性原理,充分利用现有河流和湖泊,开辟城市组团间的绿色廊道,形成城市绿色网络体系,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体系,恢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稳定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环境。四是根据文化历史性原则,城市文化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城市文脉是城市发展中自然与文化的互相融合的结果,城市绿地系统理应为城市景观空间和展示城市文化提供环境空间,起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地带、构造城市景观特色、营造纪念性场所和体验城市文化氛围的作用。绿化建设中还要增加永州乡土植物的丰富度,以及建设立体复合式的绿化景观模式。五是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5%、38%和12 m2。城市绿化规划不仅仅局限于图纸内容,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具体的城市建设和技术管理要求。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为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构筑强大载体的战略部署是一项重要的绿化建设基础。

6参考文献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实践

1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

关于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在于生态设计和低碳城市规划,对两者进行协调处理。生态设计是构建园林景观的基础,各生态元素的构建,要符合城市的生态基础,以及城市文化。而低碳城市规划,是对于园林景观生态体系的保障,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结构。

1.1 关于生态城市设计

生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矛盾点,基于生态建设的城市设计,要对于城市效率、环保、交通等方面,完善城市的基本功能。而且,城市生活逐渐分散化,基于综合性城市功能的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并且,城市的综合建设,要符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城市的发展趋势,融入其中。这样,城市生态设计的动态性满足了城市发展的“演变”,尤其是避免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而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城市的生态设计,离不开建筑结构的环保化,尤其是建筑材料的环保节能型,是城市空间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绿色设计的实质所在。

1.2 关于城市低碳规划

城市低碳规划的重心在于经济发展形式的低碳化,居民生活理念绿色化。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实现社会的低碳建设,尤其是设置好规划蓝本,将经济建设的战略价值上升至社会功能之上。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尤其是以最小的生态代价,实现城市经济价值的创造。因此,城市低碳规划的进程中,需要基于低碳理念,打造低碳的产能结构,以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经济建设的核心价值。城市低碳规划,在于城市发展的定位,低碳的理念要落实至产业发展和居民的实际生活之中,尤其是基于居民的生活理念的转变,有助于低碳规划落实至实处。同时,城市在空间布局和功能的规划中,关于低碳理念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各项低碳指标的制定,以规范的规划思想,确定城市低碳规划的定位。加之,将低碳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相结合,以文化发展走向,确保低碳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并且,基于社会、政府、市民的一体化模式,是未来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2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实践

2.1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构建的原则

在城市的生态规划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划原则,进而进行有效的生态工程的建设。而且在规划的当中明确好规划的主体,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2.1.1经济建设应该作为生态建设的基础。园林景观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即为城市的园林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好物质资源基础。同时,经济的建设需要服从城市生态建设的控制和分配。

2.1.2在园林景观生态建设中,遵循自然规律。在城市的建设中,要以自然发展规律为建设的基准,尊重生态工程建设中,事物发展的本质。而且,在生态系统的建设中,要在不改变原有生态资源的前提下进行。

2.1.3注重体现生态系统的实际功效。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的生态工程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环境,而更多的是为人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关系质量。

2.1.4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城市的生态建设不只是单一的植被种植,而更多的是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要对生态系统的类型和规格做到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进而确保生态工程的功能。

2.1.5生态系统要整合好城市的文化和地理结构。现在的城市建设,越来越突出本土文化的特点,在进行有效的园林景观生态规划时,依据这些文化特色做到合理有效的规划。

2.2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的模式

2.2.1山水结合的景观园林生态城市规划。这种生态系统的规划主要依据城市的文化和地理特点,注重城市文化底蕴的突出和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生态规划在广西的柳州、桂林做的比较成功。

2.2.2观光旅游的生态规划。现在的城市更加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城市在生态规划中,更多的注重人们的审美要求,打造出适合休闲旅游的景观园林。

2.2.3文化底蕴的园林景观生态规划。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城市的文化保留。因此,现在的城市景观园林生态建设越来越注重文化的打造。

3 结语

当代的城市发展,不仅仅要求经济发展,而更多的要求城市的生态工程的建设。通过有效的园林景观生态工程建设,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 创作思路与方法 人文思想 城市地域

引言:城市的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体,其设计也关系这一座城市给人的感觉。好的景观设计让人在生活中感觉到舒适。而在我国的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城市的自然景观已日趋缩小,城市人们生活的环境是基本已经快被人工所创造环境所围绕。不仅如此,人们的景观意识也开始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幅度发展和国际性的城市化趋势,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环境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所以城市的景观设计更是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城市景观设计的创作思路和方法也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也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按人文思想的景观创作思路与方法

按人文的思想进行城市景观的设计这也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方向和思路之一,而对于人文思想的景观创作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生态景观。按照人文思想进行的景观创作思路,首先可以从生态景观的角度进行创作。生态景观的设计那就是从对空气的改善以及水质的改善还有进行绿地的增加这几方面作为景观设计主要方向,也就是从几方面去进行城市的景观设计,这样的景观设计能够让城市的人们生活在一种自然的环境之中,能够让他们的身心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中,这就是生态景观的创作。所以在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时,应该努力的从生态景观进行考虑,为城市的人们创造出健康的生活环境。

第二,健康景观。按照人文的思想进行城市的景观设计,那么从健康方面进行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的设计那就是是从人类自身健康的角度,对城市人们的评审活动场所,比如广场、街道、小区等多进行锻炼的建设,从锻炼的设备的这种机器景观的角度来促使人们运动、锻炼而达到身心健康,不仅如此在对城市的各项规划和设计之时也应该注意把城市的机动车道变窄,以及城市人行道加宽,去增加人行道绿化等等,这也属于人文思想的健康景观设计,这也是对城市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好处的。

第三,艺术景观。按照人文思想的景观创作思路,那么从艺术的角度进行景观的设计也是当前社会的城市景观设计的趋势。因为艺术在我国甚至全世界现代景观设计中,已经不是那个景观的最后的摆设和点缀,而且艺术对城市的景观设计而言,也仅仅是一种形式语言借鉴的来源,更是一种景观的设计思维方式。而且艺术还能够作为一种思想工具,可以在城市的景观设计的以及创新中发挥其艺术的魅力。另外艺术景观还能将城市的景观设计得更美,更具有文化的内涵,而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

2.按城市地域划分的景观创作思路与方法

在我国城市众多,各有各的不同,所以从城市的地域划分来进行城市景观设计,也有着其不同的创作思路以及不同方法来体现城市的每个角度的城市景观,但最主要的还是可以从城市的边缘,中心,以及市民中心三块惊喜景观设计的分析。下面就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第一,城市边缘的景观设计。城市的边缘的景观设计也就是城市的远景的设计。对城市而言每个城市都应该有其引人注目以及让人难以忘怀的远景景观。这也是人们在进入和离开城市对这个城市的最深刻的印象。所以边缘景观也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之一。所以在进行城市的景观设计之时应该有意识的去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者采取各种表现手法来去平衡这些在边缘地带有价值景观。因为这就是城市景观所带来的城市的轮廓线,而这也同样是城市生命的体现以及城市景观的体现。

第二,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一般来说城市中心就是一个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政府部门以及各种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组成的区域,这个区域是城市中最有价值和最有利的位置也是城市最繁华人流量最大的区域,而且这里的景观设计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以及对城市的整体形象的认识。在这个区域的景观设计应该注重于文化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的体现,把一个城市的精神要体现出来,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特点以及独特性。

第三,城市市民中心的景观设计。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市民中心基本也就是一个城市的市民公共活动广场。这里是市民比较集中的区域,在这个区域的景观设计那就要以方便舒适为主。具体的景观设计那就是公共的建筑以及美好的街景应该成为主题,不仅如此市民广场应该保有一定的市民活动的设施以便市民能够很好的利用和丰富市民的生活。

结束语:总而言之,不管是以人文思想进行景观的设计与创作还是以城市地域划分进行景观的设计与创造都是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符合城市的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以在我们平时的现实工作当中,我们应该注意那些景观设计以及欣赏那些城市的景观,提高自己景观的综合素养。同时本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依靠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景观设计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从本质改变城市的景观设计而实现城市景观与人相得益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建新,徐进波.城市景观设计的适应性[J].科教文汇,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