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管理与研究

金融管理与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管理与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管理与研究

金融管理与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方政府;区域金融;金融生态;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11-0022-04

一、我国地方金融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地方金融的发展现状

地方金融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的,并主要为当地居民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相对于全国性金融,地方性金融具有管理机制灵活、贴近地方实际、信息对称性强等优势,是金融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1]近年来,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深化和地方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我国地方金融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地方金融机构的形式和规模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地方金融机构的业务类型看,我国地方金融机构包括以下四类。

1.银行业机构。银行业机构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中资产规模最大、对地方经济影响力最大的一类。从机构注册类型和自身规模看,包括三个层级:一是区域性商业银行,如上海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徽商银行等,大多由城市商业银行重组合并而来,营业范围主要在本省,由省级政府参与出资并对其进行管理;二是城市商业银行,目前我国现有城市商业银行约110家,通常由所在城市政府(地级以上)参股并对其进行管理,营业范围一般限于本市;三是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这类机构一般主要由所在地的县级政府参与管理。

2.证券业和保险业机构。主要包括地方性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公司等。由于证券和保险业机构的资金主要运用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商品期货市场等全国性金融市场,与地方经济的关联度相对较小。因此地方政府通常不将这类机构作为金融管理的重点。

3.非银行金融机构。这类机构包括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大多具有地方政府背景,在20世纪80、90年代以信托公司为代表的地方性非银行金融机构有过一个高速发展和清理整顿的阶段,其形成的不良资产和社会问题也给地方政府带来很大的包袱。目前此类机构多集中在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数量较以前大为减少,新设立的门槛也较高。

4.准金融机构。近年来,为弥补“三农”、中小企业等领域的正规金融服务不足,国家放宽了地方性准金融机构的设立门槛,地方性准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如自2007年国家批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来,截至2009年3月末,全国已有583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正在筹建中的有573家,而这些小额贷款公司在符合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可进一步改造为村镇银行。与之相类似,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具有准金融性质的机构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二)地方政府行使金融管理职能的主要特点

1.地方政府对金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金融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随着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各级地方政府对金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金融事务均持积极参与态度,均明确表示要促进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对地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3]为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驻和更多的资金流人本地区,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北京市在2005年出台《关于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规定,金融企业进京最高可获补贴1000万元,并在高管人员购房、购车、培训等方面制定了奖励政策。[4]

2.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地方金融统筹协调工作。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省级政府(截至2008年末为26个省级政府)、大部分的地市级政府和少部分县级政府成立了隶属于政府的金融协调机构。大部分机构的名称是XX(地区)金融工作办公室,也有称金融服务办公室或金融管理局的。从省一级的金融工作办公室的职能设置看,主要承担五个方面工作:一是配合协助国家货币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大金融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二是拟定全省金融发展规划,协调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金融业发展;三是协调组织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管理;四是组织协调金融风险监测防范与化解,维护金融秩序,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五是承担地方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公司培育及规范发展方面相关工作。各市、县金融办的基本职能与此相近。

3.由多个部门承担具体金融管理职能。从地方金融管理的总体情况看,对各类金融机构基本遵循审批准入与日常管理合一的原则,但具体职能部门不一:如省级信用联社受省政府的委托,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行使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能;省、市国资委对同级的信托公司行使出资人和监管职能;典当行的管理由经贸委负责管理(地市级为其下属商贸局负责);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由金融办暂为管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由中小企业局负责等。

4.地区间金融发展和金融管理侧重点差异较大。由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相应的地方金融发展水平和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如地方性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提供高端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几乎全部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的省会城市,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为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发展较快。由此也使得不同经济区域的地方金融管理工作的内容和侧重点差异。

二、地方金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地方政府管理、指导、协调金融工作的方式方法有了显著的改进,对金融机构的直接行政干预明显减少,但当前地方金融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对中央金融政策进行选择性配合

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地方政府作为中央在地方的延伸和机构的角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自身的利益诉求逐步彰显。特别是在财政分级包干体制和以GDP为主要政绩考核指标的情况下,作为“经济人”的地方政府,其行为目标首先是追求任期内GDP和财政收入的最大化。在这种经济增长的偏好下,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争取金融资源、推动经济扩张的动机,而缺乏主动收缩调节的动力。[5]反映在地方金融管理方面,表现为对中央金融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实施选择性配合:对宽松性货币政策的配合度与积极性远高于紧缩性货币政策,亦即通常所说的“遇到绿灯赶快走,遇到红灯绕着走”。这种地方与中央的金融博弈,相当程度上抵消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加大了经济金融运行的波动风险,增加了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运行成本。同时,也导致对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功能的片面化认识,过度强调金融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把贷款总量、存贷款比例作为衡量金融对地方经济支持程度的主要指标甚至是惟一指标,忽略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二)地方政府对具体金融业务存在隐性干预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地方政府对具体金融业务的直接行政干预明显减少,但与此同时,隐性干预现象仍然存在,并有加剧趋势。金融部门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源配置。而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如财政性存款、重大项目金融服务、财政性资金补贴等对金融机构进行“诱导性”干预,促使当地金融机构增加对地方政府所推荐的行业和项目的投入。甚至通过选择性执法等手段,对“不听话”的金融机构进行环境干扰。[6]而通常地方政府所极力推荐的行业,并非是基于地区专业化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内在要求,而是能在短期内为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做较大贡献的行业,很多是一些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消耗型的重化工业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从长期看,这种地方政府对金融业务的隐性干预,必将扭曲资金的市场化配置,损害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市场定价机制,并加剧金融领域的寻租行为。[7]

(三)地方融资平台扩张过快,出现“财政信贷化”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呈高速增长态势。据粗略估计,各类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在3万亿元以上。特别是2009年以来,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向地方融资平台提供资金成为地方金融管理的重要内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30%以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以地方融资平台为载体的地方政府信用扩张,抵消了市场信用紧缩的负面影响,对于弥补短期内民间投资不足、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投入、推动“扩内需,保增长”均有较强的正面意义。但也应看到,“财政信贷化”使得地方政府直接参与金融资源竞争,对于民间投资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特别是从长期看,在货币政策宽松时,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银政合作”推动信贷资金快速流入地方融资平台,使国有部门投资增长大幅领先于民间部门,而一旦货币政策收紧,由于地方融资平台项目体量大、期限长,在短期内难以压缩贷款,金融机构很可能将回收贷款的压力转到贷款期限较短的民营中小企业,造成信贷领域的“国进民退”。此外,由于地方融资平台的还款来源主要是公用事业收费和土地转让等非税性收入,地方政府为扩大和维持其信用规模,存在着推高公用事业收费和房地产价格的动机,将对货币政策形成倒逼,导致未来控制通胀的难度增加。

(四)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近年来,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有了很大改进,管理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但总体上看,管理体制架构不健全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从纵向看,表现为管理盲区和管理重叠并存。例如对于农村信用联社,除金融监管部门外,省、市、县三级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其进行管理干预。而对于市、县两级的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既无当地的监管部门,各级地方政府也基本不对其进行管理,甚至部分地区连行业自律组织也没有,成为实际上的管理盲区。从横向看,由于地方金融管理中的纳税管理、金融机构出资人管理、典当业管理、信用担保管理和打击非法集资等职能分别由税务局、国资委、商贸局、中小企业局、公安局等多个部门负责,由于部门人员配置及相关管理细则不完善等原因,后续管理力度有所欠缺。如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管理细则尚未出台;典当行监管虽出台了《典当管理办法》,但日常监管未定期开展,影响了地方金融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虽然目前省、市、县三级都有金融办公室负责金融事务协调,但由于金融办是挂靠在当地政府办公室的下设机构,不具备完整的行政管理职能,缺乏专业金融人才,在订制地方金融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预防地区金融风险、改善地区信用环境等方面均有较大难度。

(五)地方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与全国性金融机构相比,地方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还存在较大差距。多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都有政府参股,而地方政府是在行政管理与行使出资人权利中职能混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和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时有发生。[8]个别地方金融机构对大股东发放关系贷款、违规提供担保等,甚至将金融业务变为利益输送的工具。农村信用社等股份合作制金融机构偏离合作制初衷,中小股东难以实施有效监督管理,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严重。

三、规范和改进地方金融管理的对策建议

金融体系不是一个孤立运行的系统,而是倚赖于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基本环境要素。想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金融改革的成果,实现金融资源在微观层面的有效配置,需要地方政府切实转换职能,合理运用行政资源,进一步改进地方金融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树立科学合理的金融观,确定地方金融管理的行为边界

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机构逐渐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地方政府要从金融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出发,真正树立起科学合理的金融发展观,明确地方金融管理的行为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地方金融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争取资金投入转为协调和服务,以市场化的金融资源配置为主导,不干涉资金在地区间的正常流动,不干预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操作,依据地区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规律制定本地区的金融业发展规划,着力加强地方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建设,为地方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规范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明确部门职责

针对目前地方金融管理中效率不高的局面,建议强化地方金融办的统筹协调职能,将同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金融政策统一进行汇编,避免政出多门。明确金融办的风险处置职责,并会同基层央行和监管部门,建立地区性大金融稳定发展协调机制。并促使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完善行业自律管理组织。通过大金融稳定发展协调机制这个平台,建立地区性金融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危机紧急干预机制,促进地方政府与基层央行、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提高金融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共同应对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理控制地方信用规模,防范融资平台风险

以地方融资平台为载体的政府信用扩张过快,不利于地方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应科学评估可用财力,合理控制地方信用规模,切实防范融资平台风险,避免与民争利、与民争贷现象。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金融机构应严格遵循国家信贷政策和自身风险控制要求,加强贷前评估和贷后监督,坚决避免形成“政府投资项目地方融资平台地方金融机构”的风险传递链条。

(四)促进融资结构多元化,推动地方金融产品创新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融资方式过于依赖银行体系,风险过于集中在银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也不利于金融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地方政府应在促进区域融资结构多元化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辖内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引入风险投资等方式进行融资。同时,对于传统信贷产品,地方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扩大借款人有效担保与抵押财产的范围。政府有关部门对于抵押物登记、产权过户、资产变现处置等环节应予以费用减免等优惠。

(五)完善地方金融机构治理结构,推动组织创新

对于现有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特别是政府参股的机构,应尽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保障其独立法人地位的长期稳定。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适度的外部竞争压力和可持续的扶持政策,使内部人的权益与金融机构的长期利益紧密结合,强化激励约束机制,避免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于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既要大力支持、鼓励组织创新,也要审慎管理。要不断完善管理细则,通过外部监管规范其经营,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管理不能仅限于对其数据的掌握,更要通过实地的检查发现其经营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并督促其整改落实。

(六)促进区域内部的金融平衡发展

对于区域内部金融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优惠提供营业场地等途径,推动“金融下乡”,引导金融机构向薄弱地区增设网点、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建松.政府的金融职能与地方金融产业的发展[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2]董彦岭.我国金融地方化趋势与地方金融发展战略[J].海南金融,2007,(4).

[3]李海平,蒋欢.地方政府与区域金融发展问题探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

[4]倪全宏.论新时期地方政府金融观及与金融体系的关系[J].南方金融,2006,(1).

[5]邹小,牛嘉,汪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研究:文献综述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

[6]刘煜辉,沈可挺.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及其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8,(10).

[7]余明桂,潘红波.政府干预、法治、金融发展与国有企业银行贷款[J].金融研究,2008,(9).

[8]沈明高.警惕“信贷财政化”[J].财经,2009,(12).

Assess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cal Government’s Financial Management

ZHANG Yi

(Yangzhou Sub-branch,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Yangzhou 225002,China)

金融管理与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现金流管理;模式;协同

一、 引言

现金流,作为企业的血液,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很多企业一直为融资难问题所困扰,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很多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学术界、实务界及政府提出并尝试了一系列解决办法和措施。在这其中,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这一融资模式目前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十分广泛,同时有关这一模式下企业现金流管理研究还不充分。因此,本文对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进行了梳理,并对这一模式下的现金流管理提出了优化措施,期望能为我国企业融资难及现金流管理方面问题的解决做出一定贡献。

二、 供应链金融与现金流管理的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1. 关于现金流的研究。西方国家对于现金流量及其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较早,FASB在其1984年公布的SFAC NO.5中就曾指出完整的财务报表体系中应报告期间内的现金流量。同时,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现金流影响因素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丹尼森(Denison)的关于销售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对“现金短缺”的诱导效应研究;二是以瓦尔特(Walter)等为代表的学者对于现金流量指标在企业财务分析评价中应用的研究;三是从投融资角度对现金流与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及股利支付行为间的关系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詹森(Jensen)的自由现金流理论,以及梅耶斯(Myers)、麦吉拉夫(Majluf)的啄食顺序理论;四是以尤金·法玛(Eugen Fama)、詹森(Jensen)等人为代表,从信息有用性视角考察了现金流信息对外部市场有效性影响,提出了具有开创性的有效性市场假设理论。国内学者关于现金流的研究多偏重于其在企业实践管理中的应用。陈志斌和韩飞畴(2002)从战略管理和战术管理两个层面分别探讨了企业如何实现对现金流的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结构等方面的有效管理,以及如何通过流程的改造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和效益。

2.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侧重点不尽相同。以Santomero(2000)为代表的研究从银行等金融中介出发,认为供应链与金融中介服务的结合使得金融中介能够通过降低成本或者拓展服务品种等途径获得巨大的增值空间;Michael Lamoureux(2008)则强调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作用,提出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对资金的成本和可得性系统优化的过程;Aberdeen(2007)认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关注嵌入供应链的融资成本和结算成本,并构造出供应链成本流程的优化方案。国内学者中夏泰凤(2011)则通过构建数理模型,从模式收益分析、弱化信息不对称、降低信贷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等方面阐述了供应链金融在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问题上所具有的优势,并以此框架为蓝本提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的金融仓储服务模式。

3. 关于供应链金融与现金流管理关系的研究。有关供应链金融与现金流管理关系的研究,Gonzalo Guillen等(2006)提出,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够通过对企业的运作、现金流融通与管理的作用以增加整体收益。该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Wesley S. Randall和M. Theodore Farris II(2009)基于案例演示的研究,表明强化的供应链金融管理能够通过现金流量和共享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以减少财务成本的供应链。国内学者冉辉(2009)认为供应链金融与现金流管理间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全流程的供应链融资在满足不同企业多样化需求同时,更有助于企业物流和现金流的高效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融资业务的良性循环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良性循环。

4. 国际国内研究现状的总结。从上述文献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供应链金融、现金流管理方面的研究已认识到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已经离不开供应链金融的应用以及现金流的有效管理,并从企业及银行等不同角度讨论了具体的应用模式和管理方法。然而以往学者特别是国内学者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多是孤立的看待供应链金融与现金流量管理,在对供应链金融基础上的现金流管理的研究还不充分和深入。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于供应链金融基础上的现金流管理的研究以弥补上述不足,为供应链金融以及相关现金流管理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三、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企业现金流管理的模式梳理

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处于上游的企业将赊销过程中产生的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而获得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对象是那些在商品销售阶段存在资金短缺的企业,这些企业资信水平通常不高,因而很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传统授信渠道获得贷款。而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通过对核心企业的债权的转让,银行因获得应收账款作为质押担保物而降低了信贷风险,也就愿意提供短期信贷给企业,这样一来企业面临的资金缺口就可以得到弥补。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避免了上游企业因应收账款未收产生资金占用,提高其现金流的管理效率,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和价值最大化进程。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各参与主体,包括债权企业(上游企业)、债务企业(下游企业)及银行间联接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债务企业以对下游企业应收账款的债权作为抵押物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了授信;上游企业向银行等及金融机构还款的资金来源是应收账款的变现,因而当上游企业在还款方面出现问题时,下游企业需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这部分损失承担责任,在整个体系中扮演反担保人的角色;银行等金融机构有着借款人及下游企业作为双重还款保障,其最大的坏账风险不再是传统授信业务中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而是下游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和盈利能力,换而言之,也就是整个供应链体系的竞争力。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企业对于现金流的管理需要从整个供应链角度考虑应收账款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上游企业在赊销过程中,需要考虑下游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及往来关系,关注对于其对下游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债权能否作为抵押通过这一融资模式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短期信贷。同时,通过这一融资模式获得信贷的上游企业要提前做好信贷偿还的资金准备,以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才能更好的维持与下游核心企业的关系。下游核心企业同样需要关于应收账款因素对于现金流的管理的影响,避免因上游企业不能及时偿还信贷被银行等金融机构追索责任,而给企业现金流造成冲击。

2. 保兑仓融资模式。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保兑仓融资模式,是指在销售方(上游核心企业)同意回购的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担保,在取得提货权前提下,向下游企业授信的业务模式。这一融资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需要向销售商垫付账款,同时又存在资金短缺的下游企业。在该模式下,下游企业通过支付预付账款的形式从上游大企业购买原材料,然后将原料质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并逐笔缴纳保证金分批提取原材料。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按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负责质押物的监管和运输工作。

在保兑仓融资模式下,下游企业通过核心企业的回购担保获得了信用增级,提升了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分批付款的模式也减轻了下游企业因订货而面临的巨大资金压力。上游核心企业也能够从这一模式下获得诸如提高销量、扩展市场、降低存货占用成本等好处。同时,物流企业通过参与这一模式可以扩展其业务范围增加收益。因而,在保兑仓融资模式下,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扩大客户资源增加收益,其他几个参与主体也能从中各取所需,获得好处。

在保兑仓融资模式下,企业对于现金流的管理需要从整个供应链角度考虑存货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上游生产企业应当从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出发,通过增强经销商的销售能力加速存货的周转,降低存货对于资金的占用。这样一方面避免了过多依赖于银行信贷,降低资金成本;同时,应收账款的减少也将保障的资金的回笼。对于下游企业来说,则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融资便利盘活现金流,集中订货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更易获得银行信贷解决资金短缺;另外,对于销售存在季节性差异的产品,可以通过反季订货,在避免旺季资金紧张的同时可以提高企业利润。

3. 融通仓融资模式。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融通仓融资模式,是指生产企业以流动资产作为质押存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以此作为担保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短期信贷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大量存货或半成品的企业。在供应链的背景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担保降低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因而生产企业能够以流动资产作为质押品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以避免生产中断的窘境。在这一融资模式中,第三方物流公司扮演着融资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相互融通中介的重要角色,负责存货存储、价值评估和监管等职责。

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融通仓融资在使企业获得短期信贷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减少了存货对于现金流的挤压,实现资金的周转和产品的再生产,提高现金流管理的效率。此外,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赢得了客户资源,扩大的经营规模能够使得仓库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和配置,这将进一步增加其经营利润。融通仓融资模式下,企业对于现金流的管理要立足于资金流与物流相互拉动、盘活这一核心理念。企业(特别是对于产品附加值大、发货频率高的企业)在协调管理好融资、流通、仓储三者关系下,能加速货物的流动、减少资金占用成本、提高营运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增加整个供应链竞争力。

四、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企业现金流管理的优化对策探讨

1. 转变各参与主体思维,形成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应当认识到,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各方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而,供应链金融业务下的各参与主体首先要转变过去单一主体的经营思维,学会从整个供应链角度去思考和寻求解决现金流缺口、提高现金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办法。各参与主体中,核心企业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受到过去传统经营理念和文化的影响,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可能认为供应链金融业务下,企业往往需要为其他企业提供偿债担保,这无疑会增加自身的风险和责任,因此核心企业对于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意愿并不强烈。这种保守和不积极的心态正是基于单一经营主体角度,忽视了当下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步转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一环,仅通过自身努力孤军奋战已经很难取得竞争优势;相反,依托于供应链体系,核心企业以身作则盘活整个体系,其自身必将能从整个供应链的优化提升中获得巨大收益。其次,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在理解应用供应链融资业务,成为直接受益者同时,应当认识到环环相扣的业务模式下,只有规范化的经营和管理才能赢得核心大企业的信任,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从供应链服务者角度出发开展业务,并积极拓展新模式才能赢得客户和市场。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经营理念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仓储运输业务,而应当寻求与企业及银行等主体合作拓展诸如估值、担保、监督等业务。

2. 构建供应链金融下规范化的现金流管理体系。尽管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我国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然而由于其引入的时间较短、各参与主体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基于这一模式下的现金流管理缺乏规范性,因而导致了企业对于现金流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并不理想。专业化、规范化的现金流管理体系的构建无疑将为上述问题的解决以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而这一规范化体系构建需要建立在各参与主体积极协作的基础上。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可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为现金流管理体系的逐步规范化起到牵头引导作用;核心大企业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系统化的改进方案,在完善自身管理体系的同时督促其他企业积极整改;供应链上各企业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的问题以及核心企业的整改意见,需要积极配合,结合自身实际规范企业现金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协助供应链金融下现金流量管理体系的规范化进程。即按照银行金融机构牵头、核心大企业主导、其他企业积极配合、第三方物流企业协助的思路构建规范化的供应链金融下的现金流管理体系。

3. 做好控制措施,共同防范风险。供应链金融改变了过去单一主体的信贷融资模式,会涉及上下游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多个主体。而较多的参与主体及较长的信贷链条无疑会使得传统业务中即存在的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会进一步被放大,一旦其中的一环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因此,对于供应链金融下的现金流管理的风险防范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核心企业以及其他企业首先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完善企业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切实贯彻到日常经营管理实践中去,以降低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然而,单个主体的风险控制措施是无法应对整个供应链体系的风险。企业在做好自身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与其他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物流公司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优化风险控制流程和措施以提高风险防范工作的效益和效果;第三方物流公司需要积极配合银行等金融机构,严格执行质押物的验收、价值评估、监控等工作;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从供应链营运状况、交易质量等多方面综合评价信贷风险、严把准入机制,避免不合理的业务给自身及供应链其他主体造成负面冲击。

4. 政府主导,建立供应链金融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供应链金融下的现金流的管理自然离不开信息化工作的支持。供应链金融业务下,各主体紧密关联、业务环环相扣,经营管理活动越是一体化越需要及时相关的高质量信息。然而,目前各主体信息标准不统一、配备设施不完善、协调能力差等问题的存在,却严重制约了各主体的决策效率和效果。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一个集成的现代化供应链金融信息平台的建立,但考虑到平台的研发建立成本高、风险大,单凭企业难以实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破解离不开政府和政策的支持,相关部门有必要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积极寻求高校、科研机构的帮助,提供资金支持,开发出适合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于这一现代化平台,供应链上的各参与主体能够及时实现信息共享,这无疑将有效促进整个供应链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志斌,吴玲玲.中国企业现金流运转状况分析——基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3):58-66.

2. 鲁其辉,曾利飞,周伟华.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的决策分析与价值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12,(5):10-18.

3. 王婵.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07.

4. 谢世清,何彬.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模式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4):80-86.

5. 夏泰凤.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的供应链金融研究.浙江大学,2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现金流价值创造与风险显现嬗变机理研究”(项目号:70972039);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基于GFS与政府会计体系融合的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价统计研究”(项目号:2012LY176)

金融管理与研究范文第3篇

本文作者:孙立刚张中为工作单位:中国农业银行三农政策与规划部

县域居民消费正进入以住行为主题的升级阶段

1981年至2009年间,食品支出和衣着支出比重持续下降,分别下降了18.8和6.7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娱乐文化服务、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方面支出的比重分别提高了2.9%、3.2%、3.6%、5%和9.8%。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县域居民将进入以住行为主的消费升级阶段:(一)县域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整体接近城镇居民2000年左右水平1978年至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33.6元提高至6977元,实际增长9.6倍,年均实际增速7.4%。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分别达到10.9%和11.4%,自1998年以来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农村居民2011年人均纯收入折合至2000年是5963元,与城镇居民2000年的收入水平仅差316元。同时,201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介于城镇居民1999年的41.9与2000年的39.4之间。如果考虑县城居民,县域居民消费大致相当于城镇居民2000年左右的水平,正在进入“住行”为主的消费升级阶段(见图6)。(二)城镇化将推动县域消费增长1978年至2011年间,城市人口比重由17.92%提升到51.27%,每年约1%的速度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县域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将带动县域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4455元,城镇居民为15900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6倍。按此测算,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消费需求将会增加1万多元。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而相应增加的投资需求会更多,特别是住宅消费刚性需求巨大。按照目前13.5亿人口基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计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则将产生住房需求4亿平方米左右。据中金公司预测,县级市新建商品住房增长空间较大,从交易量来看,2015~2040年间市场均在高位运行,年均交易量在1.6亿平方米至1.8亿平方米;从交易额来看,县级市交易额在2035年之前稳步提高至8000亿元,此后将趋于稳定。(三)人口结构将助推县域消费升级1980~1990年间,我国经历了一次生育高峰,平均出生率为2.12%。目前,这次生育高峰对县域消费升级的影响开始显现。一方面,80年代出生的人口已经逐渐长大成人,适婚人口比重短期将居高不下,中国传统的家文化将持续推动住房、家用电器等消费支出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县域80后群体目前已经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受到城市生活影响较大,消费观念与城市接近,整体消费倾向比传统的农村居民高,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将提高。据四川、河南两省相关部门统计,由“经济型”转为“生活型”的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两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四)县域消费升级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央强调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作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其中把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国家陆续出台了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及以旧换新等扩大农村消费政策。在政策的引导下,2009年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万亿,同比增长15.7%,增速自1986年以来首次超过城市。特别是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销售增长迅速。2011年我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03亿台,实现销售额26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5%和53.1%;截至2011年末,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18亿台和5059亿元。从未来看,扩大农村和县域消费仍将是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和领域,政策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综合以上因素,依据城镇消费升级经验,未来与住房相关的商品消费(包括家用电器)以及汽车消费将成为县域居民消费的重点;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新兴领域将迅速增长。从各项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看,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以及交通通讯增速将超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在看到县域总体消费升级趋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消费升级在不同区域、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从区域看,东部和东北部地区整体消费水平和层次高于中西部。2009年,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5148.62元、4148元、3622元和3238元,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分别是中部、西部的1.2倍和1.6倍;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看,东部地区整体上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2.2倍和3.9倍。同时,经济落后地区城乡差距较大,东、中、西、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分别是农村居民的2.8倍、2.7倍、3.2倍和2.6倍。从不同收入群体看,2009年,高收入户、中高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的消费支出分别为7485.71元、4591.81元、3546.04元、2870.95元和2354.92元,高收入户的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支出水平的1.9倍,是中高收入户的1.6倍、中等收入户的2.1倍、中低收入户的2.6倍、低收入户的3.2倍。

积极把握县域消费升级金融机遇

(一)实施“梯度推进”战略区域层面上,根据经济发展的梯度推进规律,有先有后,滚动推进区域市场发展,当前要把发展重点放在长三角、珠三角、东南沿海、环渤海等东部发达地区县域,中西部的鄱阳湖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等重点经济区县域,二三线城市周边县域,县域内的中心镇、园区、繁华商圈。这些区域与城市差别相对较小,可加快复制和推广城市消费金融业务成熟产品和服务,“先试先行”,并结合各地实际,研发区域性特色消费金融产品,实现率先发展。业务层面上,先期以县域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逐步向汽车贷款、家庭装修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教育贷款、旅游贷款、信用卡分期付款等扩展,努力为县域居民提供全面的消费金融服务。客户层面上,突出抓好县域公务员、大型企业员工、私营业主、个体工商户、城郊拆迁农户、进城置业农民、回乡创业人员、种养大户等县域中高端个人客户群体,积极抢占县域消费金融业务高端市场,并积极培养潜在的优质客户,不断扩大县域客户群体。(二)突出业务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是进一步拓展县域存款、理财和支付结算业务。依据城镇经验,进入“住行”阶段以后,随着居民收入迅速增长,投资理财需求旺盛,消费相关的支付结算需求迅速增长。公私联动开展工资、第三方存管等专项营销,主动与保险、基金、证券、移动、高校等高端客户资源丰富的机构建立战略联盟,扩大个人存款客户基础,巩固县域个人存款优势地位。针对县域日益增长的理财需求,抓紧开发一批适销对路的县域个人特色理财产品。围绕县域居民消费过程的各个环节,加强借记卡、贷记卡、网络、电话、移动支付等先进安全便捷的支付能力建设。二是积极发展住房消费信贷业务。尽管目前国家正在进行房地产调控,但是总体看,县域居民住房需求以自住为主,而且房价相对合理,泡沫相对很多大中城市要小。可重点选择优质房地产商、优质畅销楼盘、优质个人发展县域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民收入较高、信贷管理规范的地区探索开办农村住房建设贷款业务。三是积极开展汽车消费业务。加强与经销商、厂家合作,为县域居民提供汽车消费信贷服务,重点支持县域比较受欢迎的微型车、客车、小货车、客货两用车等。同时,探索开展“直客式”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不断扩大汽车消费贷款客户群体。(三)提升中高端客户的服务水平和维护能力一是落实客户名单制管理。在认真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县域中高端个人客户名单。及时监测,不断完善客户信息和资料,并依据客户资质变化,对中高端客户名单进行动态调整。在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和需求基础上,制定个性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深度开发客户价值。二是优化网点渠道建设。依据优质客户的分布,优化物理网点布局,并可考虑设立理财中心并配备专职理财经理,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个贷中心,集中资源服务好优质客户。加快网点改造进程,实施网点文明标准服务和营销技能提升导入,改善服务细节,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发展个人网上银行和移动支付业务,进一步改善网银功能,真正为优质客户提供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三是推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系统整合。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中高端客户实行差别化业务流程,进一步简化业务授权、审批环节,以服务效率和质量赢得客户。持续优化和整合业务系统,并将相关系统联网、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共通。四是加强产品创新和推广。针对中高端客户的金融需求,创新推出适合县域特点,适应客户需求的投资理财、住房按揭、家庭装修、汽车消费、资金结算等产品。加大产品营销宣传力度,强化客户对商业银行产品的认知,提高产品和服务对县域中高端客户的影响力和覆盖率。(四)严防业务风险一是把握好风险防控的重点。从现阶段看,重点是严防虚假按揭和冒名贷款,防止贷款被挪用到民间借贷、股市等高风险领域,加大银行卡、网上银行等新型诈骗案件以及信用卡套现的打击力度,健全电子银行风险管理流程等。二是实施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加强对县域不同区域、不同收入群体以及不同业务品种的风险特征研究和风险测算,推进内部评级法在消费金融业务中的应用,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和计量的精度。针对县域收入来源确定且透明度高的客户或者拥有高价值资产的客户,可适时上收其业务的中后台处理,探索集中管理模式。针对县域其它客户,更多需要发挥“人”的作用,强化调查审查以及落实相关责任。三是关注宏观风险。严格执行好国家发改委制定的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政策和银监会制定的信贷“七不准”、服务“四公开”等相关规定,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防控好政策风险。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对存量资产质量的影响,做好压力测试,特别是密切关注区域房价走势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质量的影响,做好相关风险的防控工作。

金融管理与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 农户 金融行为

一、引言

农户人力资本,具体指的是凝结在农民身上的劳动技能和获得收益的能力。贝克尔说,“这种投资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的信息等多种形式”,“所有这些投资都提高了技术、知识或健康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但从农户金融行为的现况看,我国农户金融行为表现得尚不是十分活跃。在金融市场中,农村居民表现不是积极,农户参与金融的意识也并不强烈。目前对农户金融行为研究最多的是资金借贷行为。我国农户的借贷行为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现代的金融服务还远远没有惠及到农民。

虽然,国内已有一些学者研究农户人力资本与金融行为,但很少有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内在本质分析。而且已有的相关文献,都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农户的分析上。因此,已有的这些文献研究,其研究成果可能会缺乏时效性,并不能反映当代中国农村居民的客观现实生活。

本文基于这些理论和现实背景下,探索农户人力资本与金融行为的内在联系,从微观层面上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本文数据来自于实地的抽样调查,对象是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的河头村农户,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总共调查200余户农户,有效问卷为200份。

学历是教育的投资,2010年到2020年,国家明确提出将打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为核心;年龄则是表明户主对事物接受、理解以及运用的能力的重要判断标准;收入的多少则是农户做各种金融投资的基础;有无病史则关系着农户各种资源的分配,所以本文主要选取户主年龄、平均收入、学历以及有无病史作为农户人力资本的代表元素。至于农户的金融行为,则主要从受人力资本影响的资金借出方式、农户储蓄目的以及储蓄存款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本文以农户的人力资本为自变量,农户的金融行为为因变量,采用表格与计量经济学模型,希望从变量之间的关系中得到农户人力资本与金融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间的作用力。

三、农户人力资本及金融行为关系的研究

1.农户人力资本与家庭借出资金方式的关系

从调查看,被调查者明确回答其家庭“有”借出资金的有175户,比率为87.5%,表明农户借贷资金的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将自己的资金外借也是农民金融行为中的重要项目。

从表1看,有过疾病史的户主,其家庭借出资金方式中需要立借据和支付利息的比率都比无疾病史的高。这说明,有过疾病史的户主,在家庭借出资金方式上更谨慎,,所以在资金的借出时风险防范意识和要求的回报率更高,需要借据和利息的情况比较普遍。

表1 户主有无疾病史与借出资金方式的关系 单位:%

表2中,户主年龄的增长,需要立借据和付利息的比例随之减小,这说明年龄小的户主在借出资金时程序更加规范,需要的回报也更高。年龄大的户主更愿意无偿地将自有的结余资金借给亲友,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借贷信用更多地建立在深厚的感情基础之上,出现一方违约的情况相对较少。

表2 户主年龄与借出资金方式的关系 单位:%

由表3得,借出资金时需要借据和利息的比例随着户主学历的提高而增长。这与学历越高其受教育程度越高有关。学历越高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的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越丰富,风险防范的意识也更强。因此,在借贷资金时需要字据和利息的情况更普遍。

表3 户主学历与借出资金方式的关系 单位:%

由表4得,伴随家庭平均年收入的增长,借出资金时需要借据和利息的比例增长。原因可能为:年收入越高,其家庭财富相对较高,在出借资金给亲友时,也会将一部分资金借给较陌生的人,其风险加大,防范的措施要求更多,需要的回报随之加大。因此,在出借资金时,有借据有利息的现象增加。

表4 家庭成员平均年收入与借出资金方式的关系 单位:%

2.农户人力资本与家庭储蓄目的的关系

我们将储蓄的目的分为保值增值、防病养老、购房建房、购置大件资产等项。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得,农户的储蓄第一目的主要集中在“防病养老” 、“子女教育”和“儿女结婚办大事”上。其次就是“积累资本创业”、“保值增值”与“购房建房”。所占比例最小的是“购置大件资产”这一项。

由表5得,有过疾病史的户主,由于自身所承担的家庭责任且身体状况欠佳,因而会更加关注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状况,从而倾向于将储蓄用于防病养老。然而,关于“子女教育”及“儿女婚事”这两项的储蓄目的同户主有无疾病史的关联性并不大。

表5 户主有无疾病史与储蓄目的的关系 单位:%

由表6可知,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户们防病养老的意识、教育子女及婚事准备都逐渐上升。这可以看做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户们逐渐从风险偏好型转变为风险厌恶型,对积累资本创业等需求降低。在户30岁~55岁这一年龄段里,家庭的孩子正好处于学龄期,所以用于子女教育的储蓄较多。

表6 户主年龄与储蓄目的的关系 单位:%

在表7中,户主学历与储蓄目的的关联性并不大,但仍可以看出,小学以下学历的户主更关心防病养老的问题,而随着学历的上升,他们对子女教育关注度逐步升高,且本科以上学历者最甚。

表7 户主学历与储蓄目的的关系 单位:%

由表8可知,防病养老这一项随着家庭平均年收入水平的增加比例逐渐减少,而子女教育与儿女婚事这两项在各行中作占比例基本稳定。可见农户随着年薪的增加,会将储蓄更多地用于防病养老外其他的目的上,与此同时,他们对子女教育及婚事的重视态度基本保持不变。

表8 家庭成员平均年收入与储蓄目的的关系 单位:%

3.农户人力资本与家庭储蓄存款的关系

本部分将研究人力资本对农户储蓄行为的影响。为了定量地研究该问题,本文运用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辅之以Eviews 软件。

本文以家庭储蓄存款这一变量来反映农户储蓄行为。由于能够反映人力资本的变量很多,所以根据变量的可取性,本文选择了四个变量来反映人力资本,其中包括:家庭年人均收入、户主年龄、户主最高学历、户主有无疾病史。

其中对于户主年龄D1、户主最高学历D2、户主有无疾病史D3这三个变量本部分采用虚拟变量来引入模型。具体虚拟变量的取值如下:

运用已经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及Eviews 软件,得到如下回归模型:

Y = 66713.43774 + 1.839154797*X1 + 1.107765221*(D1*X1) - 0.3927435317*(D2*X1) + 38476.80363*D3+μ

由最终得到的模型可以看出,农户家庭储蓄存款同时受家庭年人均收入、户主年龄、户主最高学历、户主有无疾病史4个因素的影响,而家庭年人均收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家庭储蓄存款与家庭年人均收入、户主年龄、户主有无疾病史成正相关关系,而户主最高学历与家庭储蓄存款成负相关关系。各因素数量的变化引起家庭储蓄存款变化的程度由各自的系数β来反映。

β0 表明,在没有受到任何因素影响的时候,家庭储蓄存款为 66713.43774。

β1 表明,家庭年人均收入增加1个单位, 家庭储蓄存款增加1.839154797个单位, 可见家庭年人均收入与家庭储蓄存款成正相关的关系。家庭年人均收入越多,家庭储蓄存款越多。

β2表明,当户主年龄为40岁以上(包括40岁)时,农户储蓄倾向就会增加1.107765221,而当户主年龄为40岁以下时,其储蓄倾向不变。即就是户主年龄越大,其就越倾向于储蓄。

β3表明,当户主最高学历为高中以上包括高中时,农户储蓄倾向就会减少 0.3927435317,而当户主最高学历为初中以下包括初中时,其储蓄倾向不变。简言之,户主学历越高,农户的储蓄倾向越低;学历越低,储蓄倾向越高。

β4表明,当户主无疾病史时,家庭储蓄存款就会增加38476.80363元,而当农户有疾病史时,家庭储蓄存款无变化。也就是,户主无疾病史的家庭其储蓄存款越多;反之则越少。

四、结论

基于200户农户的调查的前提下,研究出以下结论:

1.农户人力资本与家庭借出资金方式的关系较密切。户主有过疾病史,户主年龄越小,学历越高,家庭成员平均年收入越高,其家庭借出资金时需要借据和利息的情况越普遍,其风险防范意识和要求的回报越高。

2.农户人力资本与家庭第一储蓄目的的关系同样较显著。其中,有疾病史的户主,用于防病养老的储蓄较多。年龄较大的户主,将较多的储蓄用于防病养老、教育子女及婚事。农户学历的上升,他们对子女教育关注度逐步升高。另外,随着着家庭平均年收入水平的增加,用于防病养老的比例逐渐减少。

3.农户人力资本与家庭储蓄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农户家庭年人均收入越多、无疾病史,农户储蓄金额越大,户主年龄越大,学历越低,农户储蓄倾向越高;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金融管理与研究范文第5篇

目前我国金融系统的主体仍为四大国有银行,虽然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但在整体运行机制和风险管理能力上仍和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和行为模式仍旧阻碍着国有银行的国际化进程。整个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机构都开展着近似的业务类型,创新力明显不足。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信用评级、投资公司(PE)等金融机构已经初具规模。但基本都是各自为战,中国的现行模式主要还是以点对点的拓展业务为主,金融市场竞争格局比较散乱,各个金融机构仅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占领目标市场,各金融集团的子公司间并没有真正地紧密合作体系,受单一公司的经营范围和综合实力限制,无法真正对重点大型客户开展全方位合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际上金融控股集团作为金融分业经营向金融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的一种金融结构创新,从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就取得了长足发展,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并且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制、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飞速扩张,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早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控股集团作为一种金融组织的创新,既能有效发挥分业经营体制下的风险隔离优势,又能实现混业经营体制下的综合经营优势,因此通过在金融控股集团内部设立营销总部,统筹协调对重点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是充分发挥金融控股集团优势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 业务协同 营销总部

一、金融控股公司需要实现金融一站式服务模式

(一)为何要建立金融一站式服务体系

首先,所有的企业都是希望能够做到高效且低成本的融资,从而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但市场中机构繁多、条件不一,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往往需要多家对比,而且受融资周期的不确定性导致财务结构失衡,多笔债务同时到期的事情时有发生,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其次,作为金融服务机构,开发大客户是最节约成本的经营方式,一个大型企业客户每年的金融业务费用支出可能要比几十家中小型企业费用支出的综合还要多,能开发一个大型企业客户会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并且只有占领高端市场的企业才是真正具备了市场地位。

最后,建立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是一个非常好的出发点,但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深入到企业当中去,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客户的需求,潜在风险的预判以及在合适的时机给客户提供相对应的金融服务产品。以市场目前来看,大型的金控集团都有和部分企业签署所谓的战略合作协议,但是大多还是流于形式,在协议签署后并没有深入的跟踪客户的需求,只是希望客户做更多的业务,为公司创造更高的收入,短时间内或许达成了一些的合作,但并没有真正挖掘出客户的需求,没有客户资源没有得到高效率的利用。

(二)建立一站式金融服务遇到问题

在现有的体制下,若想达到下属各业务平台协同为重点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则必须由集团层面来直接操作,而目标客户也仅仅限定为国内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客户的定位一定是依靠单独机构很难顺利形成有效开发的企业,必须要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的同时又不影响各业务平台的独立市场开发工作。同时集团开发大型重点客户会为下属业务平台带来大量业务,使得集团与下属业务平台公司达成对多方共赢的业务模式。

要加强各业务平台机构对建立一站式金融服务贡献率的考量,对于能够积极将自身资源内的优质客户推荐给集团进行统一开发的要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下属各机构协助集团努力推动金融一站式服务的积极性是达成目标的关键。

二、金融控股集团建立营销总部是业务协同的重要方式

(一)成立营销总部可以有效支持金融控股集团一站式金融服务

首先,作为一般的集团公司,总部都会设立分支机构的管理部门,有些集团会为了各下属公司的工作更便捷设立诸如技术服务中心或支持中心。但作为金融服务集团,仅仅建立支持中心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目前金融服务的主要客户大部分集中在央企、地方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内排名前列的民营企业,谁能够争取到这些客户,那么谁就将会成为金融行业的引领者。而这些客户的开发不是一个单一类别的机构所能开发的,需要集团对集团的开发,把集团的整体优势展示出来,从而和这些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其次,以从业人员角度来看,单独一家公司或者分支机构是很难为金融控股集团开展一站式金融服务,首先作为金融行业一个细分领域的从业人员,在行业内是专业的,但放到全金融服务上面,可能绝大多数的员工都并不是十分清楚其他兄弟公司的业务实操模式,虽然作为集团一员,在遇到有很多金融服务需求的客户时,分支机构也会向客户重点介绍集团的全金融服务。但对于证券市场、金融租赁市场、信托市场、担保业务等等并不能很好很全面的为客户做一个专业的描述,只能是了解客户是否有相应的需求,再介绍相关专业的兄弟公司来接洽。这样的市场开发模式一方面不成系统,效率很低,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体系的运作流程,所以客户唯一获得的感受就是集团实力很雄厚,各种业务都能做,但是到其公司具体的业务上,可能还是多方了解比对,结果即使开展业务合作也是拼接式的,金融控股集团的各个下属机构很难形成合力。

最后,单一模式的营销会使得成本并没有优势可言,而金融服务的成本企业是非常看重的,尤其对于那些超大型国企,每年集团加各级子公司总融资规模巨大,相应的融资业务的服务费用也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这就导致了企业要不断的互相压价以降低成本。开展一站式金融服务可以有效的整合内部资源,通过整体营销的方式将为客户提供的业务总量提升。在此种经营模式下,针对于业务总量大、种类多、具备可持续性的重点客户,就可以提供相对更低的价格并获取更大的收益总量,从而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

(二)构建金融控股集团营销总部的实际操作要点

第一,建立集团直属营销总部,由集团直接管理,代表集团与国内的大型企业进行合作谈判,在必要的时候,集团领导可直接出面与诸如央企高管等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接洽。

第二,系统化的整合各子公司的客户资源,按照一定标准筛选重点大型企业,进行集团与集团的战略合作体系建设,逐步把单一子公司开发的客户变为集团的整体服务对象。

第三,集团营销总部需要熟悉各子公司业务的专业营销和技术人员、专业的会计专业人才、专业的法律顾问等,是一批真正了解客户需求并能为客户分析潜在需求和风险的人。在与企业的沟通交流过程中,不能提供机械式的服务,要首先针对企业的现状进行深度剖析,然后对企业目前的财务结构做出准确的判断。既然集团希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那就必须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建议和指导企业何时应该进行何种融资、使用何种金融工具,并为客户提供财务结构的优化,真正做到为客户着想,把服务工作做扎实。

第四,在与这类大型企业的接触当中,要充分发挥出金融控股集团的专业化优势。资金是企业都需要的,但怎么样融资,以什么样的节奏和规模开展融资工作,采用哪些融资工具,这将是金控集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的核心竞争力,金控集团要根据客户的资金需求,财务结构状况以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对其每年经营所下达的考核指标,因地制宜的为企业量身定做融资方案。不仅要让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去利用资金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还要让企业在不断的发展中实现财务结构的不断优化,要注重客户的需求本质,从而达到双赢。一旦建立起专业化的服务团队,金控集团的优势即可得到体现,为业务做强做大打下扎实的基础。

最后,这种模式对于各子公司将会有极大的好处,对于大型的企业集团客户,在营销过程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从而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具备成本优势的服务。例如:如果某金控集团只为客户做一项金融服务工作,可能赚取了1笔佣金,但如果客户的各种融资工作都由东方提供,那就会为公司带来10笔佣金,业务规模得到了放大,由于一次性开发的成本低,所以金控集团可以为客户提供在市场中更有优势的收费水平,这种竞争力是其他单一机构所不能比拟的。而稳定的和客户进行长期合作后,未来多年的收益将会非常丰厚。就目前中国的市场情况来看,能够让金融控股集团长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央企、地方大型国有企业、全国排名位居前列的民营企业等,从评级的角度上来说,一般能达到AAA和AA+级别以上的企业才是金控集团真正的目标客户,因此要把重点精力集中在这些企业身上,在中国谁能够快速占领市场,谁就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目前很多行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当行业平均利润为零时,此行业将达到饱和,而目前金融行业还属于利润较高的水平,随着国内不断的重组兼并,越来越多的金融集团将进行更加激烈的竞争,谁能先人一步占领市场份额,谁就将在未来的优胜劣汰中存活下来。随着中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对外开放,将来竞争会更加激烈,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集团总部的统一协调中,各子公司都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单一子公司业务范围有限,也不具备与客户商谈全方位合作的地位,必须由集团牵头开展此项工作,尤其面对诸如中石油、中石化等超大型央企,只有集团与集团直接对接才有机会达成合作。同时各子公司平台均要具备集团营销的理念,要放眼于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实现。

三、未来一站式金融服务体系的展望

未来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并不仅仅是金融机构体量、经营范围大小的简单模式,而是真正依据市场情况推出适合当下市场的金融服务产品,依靠科学人性化的经营理念不断地推陈出新,能够紧随市场形势并进行动态调整的金融机构才是未来的大方向。结合当下,一站式服务就是目前最好的经营思路和模式,其最大优势是,整体的战略合作会极大的降低经营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客户节约了支出,而全业务的合作也将金融机构的业务规模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从而获取更大的收益。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近些年来不断的壮大,在央企中大部分都做到了在其领域内全产业链模式,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金融行业也是如此,国外的金融市场也是不断的经历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再到分业经营的循环,目前国际的趋势已经逐步再次向混业经营模式靠拢,而中国由于体制与欧美不同,完全可以实现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在这种背景下,未来市场中一定会出现更多的综合实力强,业务范围涵盖全部金融体系的超大金融类企业,谁能够更快的把一站式服务推广出去,谁就将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