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学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知识生态学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estHackel)首次把生态学界定为“研究生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从而拉开了生态学研究的序幕。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乔治•坦斯利(GeorgeTansley)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即“生态系统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子复合体。这种系统有着不同的规模和种类”。我国生态学界一个较多被引频次的概念是:“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相互联结而构成的整体”。至今,生态学已成为一门具有宏大综合性特征的学科,经历了“以研究生物为主体,以个体、种群、群落为重心的自然科学,到以研究人类为主体,以生态系统为重心,并致力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以探讨和研究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己任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基础是自然与社会有着共同遵循的生态学原理”。1991年,美国社区智能实验室的创始人乔治•帕尔(GeorgePór)将生态学与知识管理研究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知识生态学”,认为它是“一门研究能够同时创新、整合、共享和运用知识的关系、工具和方法的交叉学科”,并指出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将是知识生态学的应用。从该界定可以看出,知识生态首先强调的是知识的“创新”,这是它与信息生态最大的不同,也是其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所在。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知识生态研究中,并以知识经济和学习型社会为主要背景,共同将其发展为一个极具生命力和成长性的研究领域。乔治•帕尔从3个维度阐释了知识生态系统:从双焦点(Bi-focal)维度来看,知识生态系统是交流网络和知识库;从三元网络(TripleNetwork)维度来看,知识生态系统是知识网络、人际网络和技术网络;从复杂适应系统(CAS)维度来看,知识生态系统是由人类群落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保罗•斯瑞瓦斯塔瓦(PaulShrivastava)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是知识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动态演化的网络,其关键要素包括核心技术、关键关系、知识引擎和(包括知识研究程序、专家、运营者/管理员、软件系统、知识资源和数据库系统)以及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交流活动。艾伦•汤姆森(AlanJThomson)还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是由知识主体、技术、制度以及知识创新、解释、分布、吸收和使用组成的复杂系统。
1.2数字化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是有固定名称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性学术出版物,具有甄选学术成果、传播学术知识、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学术创新等功能。而要研究这些功能,就首先要明确“学术”的概念。在《辞海》中,学术是“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研究”。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ErnestL.Boyer)在其《学术的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1990年出版的报告)中,详尽阐释了四维学术观:一是探究的学术,即探寻、发现、创新知识的学术;二是整合的学术,即促进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建立新联系进而产生新知识的学术;三是应用的学术,即应用知识以解决现实世界各种问题的学术;四是教学的学术,即传播知识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学术。该学术观内容全面、分类细致并突出了学者进取的方向,因而被学术界广泛接受。本文认为,数字化学术期刊是以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光盘等数字介质为载体的学术期刊,它包括以下两种类型:一是不完全数字化学术期刊,即通过数字介质出版、发行、存储和使用的学术期刊,其数字化进程是在纸本学术期刊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取的数字内容之后,其编辑、出版、管理的很多环节仍然属于纸本学术期刊范畴;二是完全数字化学术期刊,即各个环节都依赖于数字介质和数字技术的学术期刊。后者不但具有数字化期刊的共性,如传播迅捷、链接丰富、检索先进、操作简便、存储海量、终端多样,还具有相较于前者的优势,如高效能出版、多媒体内容、智能化管理、透明化运作、全程化交互等。
2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生态系统的内涵与构成
2.1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生态系统的内涵
在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的生产、传播、吸收和使用中,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包括知识网络、人际网络和技术网络的有机整体,这些整体就是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生态系统。本文的这一界定,涵盖了学术期刊知识的生命周期及其生态系统的空间层次(全球、国家、地域)和归属范围(不同学科、行业、联盟),联通了作者、编审人员、学术期刊网站运营/管理者、学术期刊数据库运营/管理者、图书情报人员、读者/使用者等主体,有利于保证相关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
2.2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生态系统的知识网络
该网络是由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的生产、传播、吸收和使用标识出来的网状链接。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首先是数字化的知识,表现为数字化格式的文字、图表、音频、视频、动画等;其次是高级形态的知识———学术知识;再次是涵盖了不同语言、不同学科并可借助互联网实现全球化传播的知识。在该类知识网络中,作者、编审人员是主要的知识生产者;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学术期刊网站(或网页)的运营/管理人员、图书情报人员是主要的知识传播者;读者、使用知识的机构与个人是知识吸收和使用者。这3种主体作为节点散布于知识网络中,他们往往具有复合身份(如作者必然是知识吸收和使用者并有可能是传播者),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以辐射状的图式与其他众多节点产生知识关联。作为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网络的集成传播枢纽,学术期刊数据库已成为大多数研究人员获取文献的重要甚至首要来源,已成为提高文献利用率的主要工具。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主要由大型出版集团构建,其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和数据库传播已然一体化。我国的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受体制、机制、规模和资源的制约,难以构建自己的数据库,为了提高网络发行量和扩大期刊影响力,只能以签订“期刊文献网络传播权转让协议”的方式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等进行合作。在这些数据库中,纸本学术期刊的版面设计、内容编排、栏目风格都被检索界面所替代,用户检索到的主要是符合特定条件的论文,这就引发了数据库传播行为“属于来源期刊的网络发行还是属于独立的网络出版”的争议,并由此影响到版权的交易、利益的分配乃至学术期刊业的协同发展。
2.3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生态系统的人际网络
该网络是由生产、传播、吸收和使用知识的主体的关系标识出来的网状链接。这些主体具有个体、属种、种群和群落4个层次,其关系错综复杂,但大体可归结为4种:依赖、合作、竞争和制约。权益关系是这4种关系的本质内核,是各种权益产生、配置和流动所反映出来的关系,体现了不同主体的资源、地位、投入和创造。除了权益,人际网络中还流动着广义的知识,其中不仅有高级形态的学术知识,还有初级形态的经验知识;不仅有能用文字、语言等媒介表述的显性知识,还有难以表述的、非编码化的、只能在人际交往中体会的隐性知识;不仅有事实、原理、规律方面的知识,还有实践、技术、能力方面的知识。随着人际交往的进行,这些知识不断流动、混合、改变和更新。也就是说,在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生态系统的人际网络中,还交织着广义知识的流动网络。
2.4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生态系统的技术网络
该网络是知识网络和人际网络的技术层面,整合了知识生产、传播、吸收、使用方面的技术,以及知识主体之间交流、互动、协作方面的技术。该网络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支撑,在经历了Web1.0时代(以海量信息的搜索、浏览技术为标志)之后,正从Web2.0时代(以参与、互动技术为标志)步入Web3.0时代(以个性化服务、精准化检索和智能化处理技术为标志)。使用Web2.0的突出问题,主要是难以找到最适合自己需要的、最全面的和最可靠的学术知识,以及阅读和交流中的语种障碍。而Web3.0的用户偏好处理、用户需求定制、语义网等技术,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聚合服务;其智能检索引擎能为用户提供更全面、准确、可靠的检索结果;其智能翻译引擎能为用户消除由语种不同造成的阅读障碍和交流障碍。熊回香、张晨等从4个层次设计了基于Web3.0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一是包括个人知识库、数据库、公用信息平台、用户兴趣模型、不同语种间的翻译与查询服务的分布资源层;二是提供知识的评估与过滤、同一主题或领域的知识组织与共享、跨语言的语义检索服务的基础服务层;三是提供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知识创新服务的知识服务层;四是用户可通过多种终端接入的门户访问层。这4个层次的技术在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实质上就是基于Web3.0的技术网络的构建。
关键词:思品课;实践;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69-1
[主题提出及背景]
品德教材中留有大量的余白,让儿童有机会走出教材,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享受成长的幸福。“综合”和“实践”是品德课程的特征。品德教学应让学生走进社会学“社会”,综合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用综合的办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形态,解决社会生活和品德发展的实际问题获得体验,使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教学互为载体,互相补充,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课堂里用自己的方式在开放的认知空间,经历实践体验过程,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他们调查访问,上网搜索,实地考察,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开展多样性认知体验活动,在身心的深刻体验中实现认知建构。
[课例再现]
[片断]
师:塑料制品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污染,如何减少塑料污染成了世界热点和难点问题,我们作为新世纪小公民,有什么金点子?
生:用废弃塑料自制改造玩具,既废物利用,又自娱自乐。
生:塑料回收再加工,生产垃圾袋、异型材料等。
生:给家庭主妇配一个布袋购物,可在大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
师:课后,请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自己的方式来为环保出份力,争做“环保小卫士”,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开展“金点子”交流会。
[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调查,让学生课前走入社会,又走回课堂,再走入社会,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在课堂上,学生们将亲身体验及获取的信息进行展示、交流,学生们不仅在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合作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教学的整合,为学生了解社会创造条件,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搭建平台,使品德教学走向自由,走向民主。
一、亲身经历,丰富实践性
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中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与社会接触,在实践学习中实现的。因此,让儿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是让学生亲身去经历实践学习,教师也因此改变单纯的课堂传授与灌输的教学方式,向引导、探究型转变,使品德课程形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式重合,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更为合适的开放空间。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是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一课,该课实践性强,生活性强,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但学生年龄尚小,还不具备较完善的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因此,课前,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塑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笼统地让学生去调查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结果肯定是杂乱无章,在学生走进社会之前,先进行归类、分组,再下发调查表。
调查表是学生活动的引子,为学生走进社会进行实践活动指明方向,起到“导航”作用,也切实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学生们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社会、体验社会、感悟社会,获得对塑料制品的真实感受。
二、情智互动,丰富体验性
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获取的大量信息极大丰富了品德课堂的教学,生成了课堂的互动过程和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在师生、生生和谐互动过程中,教师敏锐地捕捉合适的教育契机,比如,“如何减少塑料污染”这个问题一抛出,把课堂互动推向一个深层次,学生们立即想出了不少实用的、有创意的“金点子”,既环保,又节省资源,如回收塑料再生产,自制改造玩具,给家中购物主力军奶奶、妈妈送上布购物袋等。
学生们提出了各种方案、点子,发表了集体创意,展现了集体智慧,使学生更关心身边事,更关心生活中的事,更关心天下的事,不知不觉地萌发了社会责任感,产生了更多的社会效应,使学生去懂得知识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的道理,让学生体验将自己获取知识与人共享的快乐,使学生得到了丰富的情智体验,提高了学生认知建构层次。
三、认知拓展,提高实效性
品德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摘要】 目的:了解蒙汉族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K-A-P问卷,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378名蒙汉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总分值(满分为100分)分别为25.5±15.5、68.2±18.8、51.5±10.5;其中营养知识得分较低,汉族学生得分高于蒙族学生(P
【关键词】 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Mongolian and Han students' knowledge of nutrition,attitudes towards nutrition and practice of diet(K-A-P)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related interventions. Methods: With a self-designed K-A-P questionnaire,A survey of the knowledge of nutrition knowledge,the attitude towards nutri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diet was conducted among 378 Mongolian and H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sults: Students' scores(100) in the knowledge,the attitude and the practice were,respectively, 25.5±15.5,68.2±18.8,51.5±10.5,The score in the knowledge was low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score between Mongolian students and Han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P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Nutrition;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的营养对其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丰富的营养知识、良好的营养态度、正确的摄食行为是提高学生营养水平的必要因素。为了解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蒙汉族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7年5-6月对该人群进行了本次K-A-P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结合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巴彦淖尔地区临河及乌拉特中旗的中学共三所,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中各抽取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共调查学生总数378名(初中生194名,高中生184名),其中男生180名、女生198名;汉族学生185名,蒙族学生193名;年龄12~18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K-A-P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知识题、态度题各20题,每题均5分,满分均100分;饮食行为题25题,按不同的题型分别赋值,满分100分。营养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及其主要食物来源、营养素的功用及营养与疾病的相关问题等;营养态度主要内容包括:认为学习营养知识有无必要、对学习营养知识有无兴趣、早餐对人体健康是否重要、是否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是否关注营养信息;饮食行为主要内容包括:早餐摄入情况、零食摄入情况及其它饮食行为问题等。调查时问卷统一时间发放,由调查员进行详细讲解后限时30分钟,采用学生自填问卷方式,答毕后统一收回。
1.3 数据分析 用SPSS 11.5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78份。答卷中所有要求填写的项目都按要求填写的答卷判定为有效答卷。剔除不合格问卷16份,完整应答问卷362份,应答率95.8%。
2.2 营养知识 蒙汉族学生、男女学生营养知识得分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均较低,汉族学生得分高于蒙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营养态度 蒙汉族学生、男女学生营养态度得分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学生营养态度得分相对较高,汉族学生得分高于蒙族学生,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饮食行为 蒙汉族学生、男女学生饮食行为得分情况见表4,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在营养健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据健康教育“K-A-P”模型理论[2],人们行为的改变可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即首先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接受教育的良好态度,才能使行为问题向健康方向转化;在开展营养教育之前应先了解宣教对象的营养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才能有效地设计及开展营养宣教工作[3]。中学生时期是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阶段,丰富的营养知识、积极的态度及良好的摄食行为,对维持其健康状况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通过对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以采取有针对性的营养宣教措施,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营养水平是切实可行的。
3.1 营养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巴彦淖尔地区中学生营养知识普遍匮乏,得分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学校没有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各级部门对营养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缺乏主动学习营养知识的意识,且高中阶段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相关的信息等。蒙族学生得分低于汉族学生,主要与蒙族学生居住和学习的地区相对偏远、落后,整体教育水平低下,学生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比较局限等有关。
3.2 营养态度 学生营养态度总分值相对较高,女生高于男生,汉族学生高于蒙族学生;对各营养态度相关问题,持积极和较积极态度的学生所占比例也较大;男女学生相比,女生比男生的态度更为积极,可能与女生对营养知识比较感兴趣,也更为重视自己的身材与健康有关;蒙、汉族学生相比,在"是否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问题上,持消极态度的蒙族学生要高于汉族学生,可能与蒙古民族多年形成的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习俗有关,想要在短时期内改变是有一定困难的。
3.3 饮食行为 学生饮食行为总分值较低,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学生选择食物的主要依据,以营养价值或自身营养需要为主的仅占25.4%;也仅有18.5%的学生能每天坚持喝牛奶或豆浆;部分学生有偏食、挑食、盲目节食行为,喜欢食用甜食、含糖饮料,这些均不利于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其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主要与学生及其家长缺乏相关的营养知识,学校也未提供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有关。
学生早餐摄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只有59.4%的学生能坚持每天吃早餐,94.3%的学生早餐只以一种食物为主,早餐质量难以保证,不能满足上午学习的需要,所以导致部分学生(67.7%)在上午三、四节课时有饥饿感,影响学习效率。调查表明,学生不能坚持吃早餐的主要原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没有食欲,可能与课业负担过重、夜间睡眠不足、早晨到校时间过早等有关。应该对学校相关人员及家长进行早餐知识的宣教,使其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为学生摄入优质的早餐提供保障;学生零食摄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有48.3%的学生经常吃零食,且女生多于男生。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不如正餐全面、均衡,所以零食摄入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和食量[4]。我们应依据《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4]对学生的零食摄入加以正确引导,以减少和改变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
综合本次调查结果,巴彦淖尔地区蒙汉族中学生营养知识较为缺乏,同时存在某些不良的摄食行为,但学生普遍具有接受营养教育的良好态度,提示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营养宣教是迫切、必要并且可行的。我们应将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懂得平衡膳食的原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5]。还可通过学校教育学生、学生教育家长的链式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营养教育中的综合作用,以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和营养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煜炜,步彦明,李永华,等.城乡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中国校医,2000,14(1):52.
[2] Bookman 著,贾颖 译.健康教育的“K-A-P”模型及设计(二)[J].华西预防医学,1990,17(1):50.
[3] 汪思顺,王锦喻,卢启良,等.贵州省中小学生及家长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2,18(1):58.
【关键词】人;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伦理观
生态伦理观是现代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过程的重要基石。生态伦理学的研究逐渐由理论上升到现实的高度,这在不同程度上催生了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的观念。
一、西方生态学主要派别及观点
西方生态主义哲学是当今世界解决环境问题中颇负盛名的研究学派。包括环境伦理学、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等具有代表性的伦理学在内,为世界范围内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生态伦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和权利论,生物平等主义,生态整体主义。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核心概念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对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的确认,是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观的价值论基础,自然界固有自然之价值。后三种派别普遍认同以生态伦理学由人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领域,最终形成道德的共同体。这派别都是西方生态学后现代主义的具体体现。
以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为代表的环境伦理学派,主要观点是:依靠人性的自我规范和道德关系的进步,可以成功冲破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误区。环境伦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起一种以自然价值为主的生态价值内在价值论。他阐明维护神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是人对环境伦理必须担负的责任。他认为:“原野是产生生命的根源,也是其本身内在价值的显现,历史和生态学方面的价值都是靠其内在价值来实现的”。生态伦理的普遍化就是强调承认物类之间的内在价值,在大自然进化的生态系统之间,人类是期间的一份子,人类在加入之前,其他物种的生态价值就已然各就各位。大自然的客观存在性,使得人的加入并不能完全改观其客观存在的价值性,人类的存在,是要对自然富有义务的存在。
以诺顿为代表的人类中心主义倡导者,主要观点就是环境伦理学,以谨慎理智的思考,协调人类欲望与世界观之间的关系。以伦理道德,将任何破坏自然的行为都视为不道德和必须斥责的行为,不必将内在价值赋予非人类的存在物。另一人物墨迪认为:人类不独有比自然界其他事物更高的价值,肯定了自然界非人类存在物的价值,把更多的价值赋予自然物。
西方后现代生态伦理观,倡导自然界合适些发展,主要以规整和协调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协调关系。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是大自然和宇宙的一份子,对人而言,生态自然体现着某种生态伦理价值。主要观点为:人与世界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包含在社会中和自然中。整个生态伦理观世界,就是“人—社会—自然”之间符合系统观点的具体体现。在这个特定的系统之中,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在内,都是以生态学的模式以网络状向外延伸。在这一系统之中,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多元尊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始终是人类追寻的最终目标。
二、中国生态伦理学
中国生态学有丰富的人文和系统内涵。古代学问以“天道”和“人道”作为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天人合一”生态理论体系,就是在中国古代学说体系中寻求最终支柱的概念性内涵。
(一)传统资源
中国文化的根本的特性就是关注生态。珍惜生命。从东汉时期,许慎以“观鸟兽之迹”解说仓颉造字汉字体系的来源就是生态伦理学。在长期的生态伦理学观察中,汉语生态学基本结构从“阴阳”、“道理”、“乾坤”、“天地”、“国家”、“社稷”的等词汇中,衍生出对生物和环境关系之间的深度内涵。在中国文化的生态艺术之中,甚至还有“师法自然”、“巧夺天工”的等个性艺术,甚至中国传统化的称谓中,以“山水画”的生态景观,都自成中国资源体系构建中风,富有生态哲学的完整系统。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渊源流长在传统资源中,有深刻鲜明的体现。
(二)生态伦理观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发展趋势和现状
必要性:中国生态学体系的创立,是因为中国生态学的思想爱你个内涵中,包含着特殊的概念和理论,无论是思想方法还是观点,与现代科学之中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现代生态伦理和中国传统伦理尽管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兼容情形。现代生态研究学者要想循着中国古代的生态学思想和生态学理论的发展轨迹,及必须系统性的对生态学予以直接的了解。生态伦理系统的创立看,需在有具中国化特殊意蕴的生态学向之中产生,将中华文化的生态学发展到一定阶段,还必须对中国古代生态学的思想和理进行批判性继承。这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时,就能更客观更迎合时展潮流。它是关系到中国生态学发展前途的大事,也是推动现代生态学全面发展的大事。
发展趋势和现状:从中国现存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成就证实,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就已开始。从墓葬出土的文化遗迹显示,传说中伏羲女娲时代和神农炎帝时代就已经诞生了中国生态学。我国两大河流(长江黄河)流域文明,也见证了文化艺术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而在《周礼》记载的科学文化发展中,就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备的生态理论体系,此后的两千年封建文明时期,国家统一和强大刺激中国生态学的迅捷发展。在江河治理、城市建设、园林和园陵建设方面,“风水”的理论体系就已经初步系统化。中国唐宋诗歌的鼎盛时期,“山水田园”诗派和唐宋时期的“山水画,都使得生态学应用原理与时俱进。清朝的“京剧”舞台艺术之中,也衍生出了优秀的品种,甚至在中国举世闻名的中医疗法理论体系中,环境医学的影响不容小觑。中国提出建立生态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已经焕发出时代的魅力。
中国生态学现代系统理论,融合古代的阴阳理论和五行理论,衍生了“气数理论”和“形势理论”,全球生态学模型,中国生态学等中国人类生态学。在理论提出上,有“生态因子对”,假说“生态奇点”和“生命理想常数”,积极从理论和实践上尝试完善和发展中国生态学的理论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正在向世界靠拢,以对人类幸福生活贡献力量,尤其是在基本的生命特征面前,中国生态学的观念和内容都在朝着质的方向迈进,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中国生态学科学价值和伦理意义,正在朝着完好的方向发挥它的作用。
(三)争论及主要观点
“敬畏自然之争”有人强调“灾难可能是一种来自上苍的警示,灾难也可能是一种提示人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预警系统,地震监测网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对大自然心存敬畏。”这在直接程度上,是在争论的前奏。以自然灾害为契机,界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这与负面影响渗透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唯心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这场敬畏自然之争,是两种不同的生态伦理之争,是两种文明理念之争。反敬畏派依然延续工业文明的思路,强调发展,对自然的征服;而敬畏派则已经指向了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渗透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是现代科学必须予以重视的议题。“克隆人”,转基因,使得生态和生命之间的争论愈加明显,环境污染已经扩散到太空,核污染、化学污染、地球污染,化学污染……长此以往,人类已经再无立足之地,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刻不容缓。
中国在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这是人类对社会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支柱,也是日新其德,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学,是和谐的生态学,也是生态伦理学实践的结果
我们在挖掘和整理时,不考虑时间因素的生态学研究是一个“天”大的失误。如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演替现象、冬眠现象和流行性传染病,都必须在完整的时空体系中进行研究。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基因流、物种流、资金流……都是大的时空体系中的生态学现象,不了解这一基本生态背景,就不能够正确认识任何生态学问题。在争论中西方生态伦理观之间的相关冲突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偏坡面,以道德劝说实现改变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成效和价值多大,还需要长期的检验。
在中国生态伦理观点中,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除了由生态伦理观的多元复合性质决定外,还因中国多民族的民间生态观念差异和现代社会以“治理”替代“统治”的时期。中国古代经营文化的浸润和现代生态伦理观点的耦合,期间也涵盖着许多相悖的因素。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和道德禁制的不同以及“神论”观点的混杂,使得伦理道德在宗教面前相对淡化了生存的土壤。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时,现代许多国家由单方面统治向以法律法规治理国家的局面,以便于以法制性强制手段,组集中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中民间的强制规制。甚至在国家政策之中,民间的生态与资源保护自发的吸纳民间生态保护,共同致力于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
人类文明的高度发达,自以为将自然命运握于手中的错误认识,是生态伦理观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开始,中华民族大道上,产生了破坏性的力量。在自然这股难以挽回且无法把握的毁灭性力量面前,危机的消除不是靠技术能力就能轻易消解的,缺乏必要的伦理意识,不能从根源上杜绝自然带个人类生存生活环境的破坏。
(四)理性研究与反思
仔细商椎自然的内在价值,遵循自然规律,重塑人类在人类道德中的地位,是现实世界中思考生态伦理观中必须关注的问题。认为,自然界都是在任的实践活动之后改造成的自然界,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恶化关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伦理观念中,生态主义哲学和人的道德义务整个发展都要归结到生态发展的具体哲学之中。环境伦理学的整个生态系统都是要以纠正“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性而存在的。
在日益激增的人与自然矛盾之中,要想获得生态伦理学的良方,必须遵循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规律增进人的智力。在道德层面上,将自然价值凌驾于自然事实之上,将自然教育渗入到自然生活之中。人类要顺应自然运行,相对意义上改造结合控制自然,以道德诉求来应对自然。
生态伦理学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活方式”,主张提高生活质量来提升生存质量,这种发展是“持续生存的发展”,是对传统伦理学理论的创新。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伦理思想,生态伦理学正在朝着深层次方向发展,在社会范围内要引起广泛的关注。中国的生态伦理学尽管在理论上处于高度发达的状态,但是在现实应用面前,还不能实现同澳大利亚国家一样的状况。构建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是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寻求人类的和谐创新,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赖以实现的道德理论前提的建构。
澳大利亚能以一个高度文明的生态建设,实现国内污染浪费的最低值,最终使苍蝇改变生活习性,成为采蜜造福国民的益虫,这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绝不是一句空话。以坚持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为国策的生态伦理建设,实现节约能源、保护水土、保护物种。共创和谐的文明国度。
在关于生态伦理观的激烈争论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态度,更折射出对人类文明本身的反思。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只会换来自然肆无忌惮的报复,人类顺应自然,遵循生态伦理观,也相应的得到了自然的馈赠。再度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依靠人的先进觉悟和观念提升突破生态伦理建构难题。在生态伦理发展中,必须在以实践和“公正”,实现真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却忽视生态建构实践内涵。
三、结语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必须了解世界范围内生态伦理观研究现状,根据具体的情形实施合理化构建。科学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营建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地球。无论是自然发展,还是人类历史变迁,都要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而后才能更好地发展,无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民族而言,都是一件至关重要大事,摒弃“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理论,找出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可以更客观的在世界范围内实践科学发展,实践具体的生态伦理观。
参考文献
[1] 李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1、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
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
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脆弱带生态学、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2、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2.1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原理
生态环境监测最主要原理便是“准确性原理”,即监测活动及其所获得的生态环境信息是生态环境历史和生态环境管理的记录、书写,也是生态环境历史的“镜像”写照,同时更能体现环境及环境管理的真实性及环境信息的权威性。为满足“准确性”的要求,生态环境监测还衍生出了以下3个基本原理。
2.1.1代表性原理 即监测是以有限的点位、断面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整体,以有限的采样频率代表时刻变化着的生态环境变化信息,以有限的数据信息量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内部信息。
2.1.2完整性原理 监测通过采用环境“要素”和“相素”、环境“压力”组合监测模式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完整性、复杂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系统性。
2.1.3规范性原理 监测通过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化、技术标准化和技术规范化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可溯源性、精密性。
2.2监测对象
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已获得极大的丰富,传统的“水、气、声、渣”已不能代表环境监测的对象特征。生态环境监测的范围和对象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生态环境监测范围 包括区域的、流域的、全国的。按照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能够组合成不同的监测范围。
2.2.2生态环境“要素”监测 包括各种环境要素、生态系统中的各环境介质、环保部门主管、监测对象(如各种排气、排水、固体废物等)。
2.2.3生态环境“相素”监测 包括同一环境要素或同一环境介质中的多相监测,水环境监测中的水相、生物相、沉积物相监测,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气液相、固相等。
2.2.4生态环境“压力”监测 广义为“源解析”监测,通过广义的“源解析”监测,可以解答环境变化与污染源排放之间的关系,找出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目标等。
2.3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的本质是环境“要素”和环境“相素”中目标污染物各类信息的生产过程,即环境信息的生产过程。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综合性指标、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生态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等,或者分为环境质量指标、自然生态指标、环境保护建设指标等。
3、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3.1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3.1.1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3.1.2确定监测项目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
3.1.3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 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3.2监测的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4、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
4.1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
生态环境监测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实践丰富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要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保证。
4.2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我们现有的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4.3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当前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作用,如3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广泛得到应用,要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并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效用。
5、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实施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项复杂的工程,向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定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为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从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达到要求,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定会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