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产养殖疾病防治技术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养殖水域环境污染严重
养殖水域是水产养殖动物最基本的环境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业污、废水无节制超量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污染等,最终会进入天然水体,破坏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环保部《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农村环境形势日趋严峻,饮用水源和地表水遭受了不同程度污染,生态压力较大。对于水产养殖水体而言,其所受的外来的污染物主要是氮、磷、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农药和除草剂以及制药厂排出的抗生素废水等。它们在水体中或经氧化作用释放出硫化氢、氨氮等有害、有毒物质,造成水产养殖动物缺氧、中毒、免疫力下降,病害频发;或通过水体中淡水生物不同食物链的传递,影响水产养殖动物健康。
1.2饲料中原料污染和违规使用添加剂
在水产配合饲料中添加促生长药物、引诱剂、抗氧化剂或免疫增强制剂等,可以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提高营养价值和疾病防治,是渔业生产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些添加的药物本身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能在养殖水域中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活性,污染养殖水域环境,对水域中的淡水生物产生影响。饲料中不加节制的添加和使用抗生素,会降低水产养殖动物抗病能力。这些药物大部分会以原药和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水产养殖动物的排泄物进入养殖水域中,从而增加水域环境中耐药菌,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动,破坏水域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加重,部分土壤中有害物质、重金属超标,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这些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上残留与富集,投喂以这些农作物为饲料原料生产的饲料,有害物质会传导到水产养殖动物体内,危及水产品安全。
1.3养殖户滥用渔药
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养殖意识,加上渔药生产厂家及销售人员受利益驱使,养殖单位和个体户存在滥用渔药、超剂量使用渔药的状况。长期以来,养殖户和基层技术人员常常仅凭经验和现场诊断对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进行用药防治,往往存在着反复、滥用、乱用药物现象,少数养殖户甚至直接使用违禁药物、抗生素原料药,导致了致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最终使得很多细菌性疾病越来越难治愈,养殖户只好加大用药的剂量,如此反复造成了恶性循环。养殖户滥用渔药还突出的表现在少数养殖户不遵守休药期停止用药的规定,尤其是在销售前,为追求水产品外观或其他原因,在上市前还在违规使用药物,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危害人类健康。
1.4不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
由于种种原因,不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不重视苗种的提纯与复壮,近亲繁殖、种间杂交现象严重,造成苗种体质差,免疫力降低,对病害抵抗力下降,加上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发生频繁。有些地方缺乏必要的检疫手段,苗种运输时极易造成疾病的流行与传播。苗种质量的下降反过来逼着养殖户增加用药,增加药物残留可能。
2药物残留的危害
2.1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养殖户滥用药物、使用质量没有保障的渔用饲料,不仅能造成水产养殖动物的药物残留,还会造成水域生产、生态环境污染。药物及违禁添加剂会以原药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泄到水体。养殖户直接在水体中长期超剂量泼洒药物、投喂药饵等都会造成养殖水域中的药物超标,增加水环境中敏感耐药菌,这些耐药菌既能保留在水环境中,也能通过养殖水环境产生转移和转化,最终破坏水域生态平衡。
2.2影响水产食品安全和人类的健康
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既有原型药物残留,也包含药物在养殖对象体内的代谢产物。药物残留危害有:①可产生毒性作用。人们如果经常食用含有药物残留的养殖水产品,体内可能会因这些残留药物逐渐积累而出现功能紊乱或器官病变,这种积累一旦达到一定浓度,就会产生毒性作用,危害人体健康。②过敏反应。有过敏体质的人在食用了药残超标的水产品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引起荨麻疹、血压降低,甚至会出现休克现象。③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作用。④引起人体生理紊乱,幼儿发育早熟,水产品残留的一些激素类药物,对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婴幼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的威胁。⑤引起人体质下降,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水产品残留药物易导致人体内部分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形成耐药菌,给人类临床上某些疾病的治疗增添了难度。
2.3影响我国外汇收入和国际信誉,降低我国水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近年来,因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导致出口到国外的水产品就地销毁或运回处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外汇收入及广大渔民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到我国的水产品国际信誉,降低了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降低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对策
3.1重视水产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
以即将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为契机,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有效遏制随意污染水域的行为。同时,要重视水产养殖污水排放对水域环境带来的污染,采用生物技术,如微生物制剂、生物膜法、微生物修复技术、生态沟净化或人工湿地等方法处理养殖排放的污水,修复和改善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
3.2有计划繁育和选育优良品种、培育优质苗种
通过有计划繁育和选育优良品种、培育优质苗种,构建起先进的淡水主养品种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高产、抗逆性强的水产养殖新品种,是减少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减少药物残留的有效途径。
3.3投喂营养全面优质饲料
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等规定生产、销售渔用饲料。从饲料原料源头、饲料加工到药物添加实施全方位监控。推广现代生物技术制品,如酶制剂、发酵制品、中草药制剂替代抗生素,生产、投喂营养全面均衡、优质水产饲料。
3.4科学防治病害、合理使用药物
①加强水产养殖动物用药的科学化管理,规范用药。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正确诊断,对症下药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渔药。要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及农业部公告《禁止使用的水产动物养殖用药》要求,科学使用渔药。②加强无公害渔药的研究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生产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渔药。推广生物制品如微生态制剂、免疫增强激活剂,发挥其在预防病害、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的独到作用。中草药是天然的低毒、低残留、无耐药性的绿色渔药,是水产动物健康养殖,安全养殖理想的化学药物替代品,对降低水产品药物残留、保证水产品安全具有现实意义。③要让养殖户认识到水产动物自身内在因素、免疫能力在病害防治中的作用。依赖药物治疗作用而忽视了养殖水域环境、饲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是不可取的。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养殖动物体质是减少疾病发生,减少药物残留的重要手段。
3.5健全水产品健康养殖体系
2010年以来,农业部在全国推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与认证,先后公布了9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有力推动了我国水产动物养殖健康发展。要加强对已公布的示范渔场的监督与指导,充分发挥其对周围渔民的示范引领作用。
3.6加强行政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养殖技术;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 S965.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55-01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俗称红斑,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石斑鱼中较为昂贵的品种之一。由于鱼身为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的红色,也是中式喜宴中极受欢迎的食用鱼。该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等海域,生活在岩礁底质海区,常栖息于沿海岛屿附近的岩礁间、珊瑚礁的岩穴或缝隙中[1]。近10来年,赤点石斑鱼人工养殖在我国广东、福建等发展较为迅速,在海南地区养殖偏少。海南渔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从福建省引进2~3 cm的赤点石斑鱼苗2万尾,在室内水泥池进行养殖,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场地与设施
试验在海南渔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公司地处海南椰林湾,本海域水质新鲜。试验养殖池是规格为3 m×4 m×1 m的室内水泥池,池顶部安装透明玻璃,可在玻璃上覆盖一层遮光率90%的遮光布或者遮一层黑膜,可适度减少养殖池中光照度,而且冬季可起保温和遮光作用;池底部装有“U”型铝管进行加温;在池四周装有气石进行供气;采用前排后溢的流水方式进行试验,养殖用水经外海海水抽至池塘中沉淀后经3层过滤池后进入试验车间。
1.2 苗种来源与投放
试验鱼苗采用在福建地区孵化的苗种,经空运约20 h后至公司,运输过程中用20 L的空运包装袋装1/4袋的海水,充满氧气,每袋装有规格为2~3 cm的苗种100尾。待鱼苗运至养殖池后,为避免鱼苗发生应激死亡,将鱼苗连包装袋放在水泥池中适应水温,待两者温度相差不大后将鱼苗放在1 000 L黑桶中进行药浴消毒后移入养殖池。
1.3 苗种饲养
鱼苗投入养殖池前先在池中播撒200 mL的浓缩藻液,将水色调至浅绿色,在池中添加适量活体丰年虫。鱼苗放入养殖池前2~3 d主要投喂大型活体丰年虫,鱼苗摄食状态凶猛后逐渐添加冰冻丰年虫,约10 d后可开始驯食人工配合饲料。驯饵方法为将丰年虫及少许人工配合饲料混合在一起放入水桶中,在水桶中用气石使饲料和丰年虫沸腾并混合均匀,在桶中伸出气管,利用虹吸进行连续不断的滴定投喂。滴定投喂可在水面制造出水流,引起赤点石斑鱼鱼苗抢食人工配合饲料。待鱼苗逐渐适应水泥池的投喂方式后,逐渐增大人工配合饲料在水桶中的比例,直至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1.4 水质调控
整个养殖试验过程要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养殖用水的水质要求:盐度20‰~32‰,pH值7.9~8.3,溶解氧含量达5 mg/L以上,氨氮控制在0.10~0.12 mg/L以下。采取24 h流水养殖方式,水体日交换量为200%~300%,每天早上及下午采取虹吸法清理池底粪便等污物2次,定期使用活菌等微生物制剂对水质进行调控。
1.5 日常管理
一是每天观察鱼种的活动行为,做好生产记录。二是清污。每天早上及下午投喂完后采用虹吸法吸出水泥池底部的粪便和残饵,并且进行大换水,把粪便和残饵彻底从养殖池排干净后,加入新鲜海水,以保证水质清澈。三是换池、消毒。根据养殖水质的优劣适时进行换池,换池时把鱼苗放入淡水浸泡数分钟,以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定期消毒,发现鱼病要及时隔离,并对病鱼进行治疗。
1.6 病害及防治
试验养殖期间,室内养殖赤点石斑鱼容易发生由于水质恶化而暴发的刺激隐核虫病及淀粉卵鞭虫病等寄生虫病[2-3],而且在室内水泥池养殖赤点石斑鱼的成鱼阶段,会出现鱼眼球突出的症状,这可能与投喂的饵料种类单一、饵料中缺少某种营养物质有关[4]。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温要求
根据试验观察,在海南地区养殖赤点石斑鱼适宜的水温为22~26 ℃,当水温升到31 ℃或者降至18 ℃食欲都会减退。特别是在赤点石斑鱼苗种培育阶段,当水温达到32 ℃以上时会出现苗种不摄食甚至死亡现象,此时可将苗种移至大水体的养殖池或池塘中进行培育,并投喂足够的、经浓缩藻进行强化后的活体丰年虫。
2.2 赤点石斑鱼生长速度
经过16个月的养殖试验,赤点石斑鱼从2~3 cm的苗种长到商品鱼,平均体重396 g/尾,最大规格为550 g/尾,平均体长26 cm/尾。通过试验得出赤点石斑鱼在海南地区养殖最佳生长期是在3―6月及10―11月,此时海南地区养殖水温约为20~28 ℃,较适宜赤点石斑鱼生长,而7―9月的水温则高达31~35 ℃,严重影响池鱼摄食,生长速度减慢。
2.3 疾病防治
在海南地区的7―9月,雨季后会突然出现高温天气,海区水体中细菌及浮游生物数量剧增,水质恶化,容易给石斑鱼养殖造成寄生虫类疾病,在养殖试验期间发生的疾病主要是刺激隐核虫病和淀粉卵鞭虫病。
赤点石斑鱼发生寄生虫类疾病后,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在显微镜下检查鳃丝才能发现少量病原体,发病初期病鱼在池壁上磨擦,后来就逐渐不摄食,时而会游到水面,口张开,呼吸困难,鳃盖开闭不规则,游泳缓慢或静浮于水体中上层,时而迅速游至水面又沉到水底,随着病情加重,病鱼体表受损,黏液增多,活力明显下降,体表和鳃部会出现许多0.5~1.0 mm的小白点,出现烂鳍、烂尾、眼角膜浑浊等症状。
治疗措施:停止投喂饵料,停止流水,洒80 mg/L福尔马林在池中进行药浴,药浴2 h后大量流水,同时进行吸污,把脱落在池底部的幼虫吸出,连续药浴3~4次,每天药浴1次,把幼虫、虫卵及胞囊杀灭,每次用福尔马林药浴后再用季胺盐络合碘或标碘等药物进行消炎,防治细菌感染,在药浴结束后1~2 d后可进行倒池,池鱼换到新池前要对池水消毒[5-6]。
3 结论与讨论
赤点石斑鱼主要在我国福建、浙江等地养殖,属冷水性鱼类,养殖最适水温为18~25 ℃。本养殖试验在海南椰林湾地区开展,常年平均水温约为26 ℃,7―9月最高水温可达到31~35 ℃,如果此时在海南地区进行赤点石斑鱼苗种培育,成活率偏低。本试验开展期间遇到海南地区的低温气候,持续时间约为1个月,在同样的低温养殖条件下,其他养殖品种(老虎斑、珍珠龙胆、青斑等)受低温气候影响极大,基本不摄食,且易感染细菌疾病,而赤点石斑鱼在低温条件下,摄食凶猛,基本没有损耗。若在海南地区高水温季节,在水泥池中利用降温设备,降低养殖水体的水温,使养殖水体能保持在赤点石斑鱼适宜的生长温度,对赤点石斑鱼在海南省进行养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参考文献
[1] 陈省平,胡晓丽,刘涛.赤点石斑鱼7个地理群体的AFLP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1):56-61.
[2] 吴定虎.赤点石斑鱼的病害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J].福建水产,1959(3):59-64.
[3] 罗鸣,陈傅晓,刘龙龙,等.我国石斑鱼养殖疾病的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13,32(9):549-554.
[4] 林利民,陈学豪,洪惠馨.赤点石斑鱼室内水泥池养殖技术的初步研究[J].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5,17(1):21-26.
一、工作与成效
1、申报农社项目取得新进展。
今年,我县申报国家、省、市农社科技项目共9项。其中国家级1项:xx县有机胖姜种植加工产业化(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省级5项:高效多功能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中试和有机农产品胖姜种植加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示范项目和星火科技富民示范企业“双百”认定项目)、斑嘴鸭人工繁育和生姜综合精深加工产业化(省农业科技支撑和星火计划)、义门陈历史文化研究(省社会发展项目);市级3项:酱菜种植加工产业化(市科技示范村项目)、12万羽斑嘴鸭养殖及深加工和多功能秸杆燃气炉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市星火计划)。
2、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取得新成效。
在组织实施农业项目方面,一是结合我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着力搞好生态农业,组织实施了“有机农产品胖姜种植加工产业化”、“年产100吨鹅肥肝20万羽朗德鹅及鹅产品深加工”等国家星火项目;二是瞄准我县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组织实施了“葛饮料系列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酱菜种植加工产业化”等一般星火项目;三是积极推进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和科学育种工作,组织实施了“万亩强优势超级稻y两优2号基地建设”、“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等农业科技项目;四是根据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组织实施了“xx县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农村科技服务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项目跟踪管理及鉴定验收方面,一是对国家星火项目和被省市列入科技计划的农业项目进行了跟踪管理。为了客观如实地反映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了解发现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对实施期间的农业项目进行了跟踪检查,并按时填报了项目实施情况调查表。从检查的情况看,大部分项目都能按照合同的规定如期实施,能完成合同的考核指标,科技三项费使用合理。二是协助省厅专家组对《xx站培训体系》、《小城镇改造》、《新农村建设》、《安全饮用水》、《葡萄产业化》、《早熟梨产业化》、《高效生态鸡粪肥研制》、《矿区复垦及水土保持》等八个生态农业项目进行了鉴定验收。
在科技示范村建设方面,我局投入x万元在xx乡xx村xx畲族村民小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共涉及xx户xxx人。科技示范村的建设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除了改善该村的村容村貌外,还结合该村实际,重点发展xxx、xxx、xxx、xxx 、xxx等蔬菜种植及畲味酱、泡菜加工。目前,xxx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已经成立,xxx食品有限公司业已竣工投产。
3、农村星火科技培训工作取得新突破。
我们根据内容需要,通过集中办班授课、技术讲座、技术咨询、“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发放书籍资料、赠送音像光盘等科普活动,利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惠民服务工程,大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村星火科技培训工作。
一是开展了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高产棉花、xxx超级稻、丰产油菜、早熟梨、大黄李、巨峰葡萄、绿色蔬菜等。我局牵头组织县经济作物技术站和xxx早熟梨专业合作社、xxx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共举办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班3期、技术讲座2次,向农民发放专业书籍200多册、技术资料xx余份、赠送音像光盘40多碟,培训农民200多人,受益农民达xx多人,受益户亩增收300—400元。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作物种植业的发展。
二 是开展了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生态养猪(鸡)、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推广、畜禽疾病防治与防疫、鱼类产品养殖技术等。我局牵头组织县畜牧水产技术站和xxx养猪专业合作社、xxx蛋鸡专业合作社等单位通过短训班、现场会等形式,面对面向农民传授技术,共举办畜禽养殖技术与畜禽防疫培训班2期、技术咨询现场会1次,向农民发放专业书籍100多册、技术资料1000余份、赠送音像光盘20多碟,培训农民100多人,受益农民达1000多人,受益农民户均增收xx—3000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生态养殖业的发展。
三是开展了返乡农民务工技术培训。我局依托xxx电脑培训中心,联合县社保局职业培训中心和xxx持续农业技术推广站(xxx星火培训学校)等单位围绕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流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共举办返乡农民工培训班2期,培训返乡农民200多人。有的返乡农民掌握了xxx技术在本地从事xxx业务,其经营收入为打工工资的2-3倍。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4、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工作取得新成就。
一是加速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我县共有科技特派员32人,其中,中高级职称7人,大专学历以上25人,并分别派驻到农村经济实体、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工作,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开展创业致富行动,实现了面对面的直接服务,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科技特派员共引进农业新技术11项,农业新品种13个,实施农业科技开发项目5个,组建利益共同体19家,形成龙头企业3家,年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实现年利润780万元;适用技术现场指导、咨询200余场次,直接培训农民总人数为2200余人,辐射带动农民3000余人,发放科普资料6000份,农民人均纯收入5563元,比上年人均收入增长10.5%。促进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科技特派员积极帮助农民确定产业优势,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有效地组织起了农民发展专业化生产。我县科技特派员xxx原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凭着自学的养鸡技术,成为当地有名的蛋鸡养殖大户和致富能人。他无偿向周边养殖户传授养殖技术,帮助村周边农民共同走上科技致富路。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已有100余户农民加入蛋鸡养殖行列,户均年增收xx元以上。有效地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是促进农业科技宣传和技术培训上了新台阶。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宣传,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素质,是科技特派员的一项重要任务。科技特派员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按需培训、学以致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立足当地生产和经济、科普现状及特点,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技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他们采取集中讲授、现场指导、入户咨询等各种途径,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培育了一大批乡土人才和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员xxx、xxx两人经常深入水稻主产区的田间地头指导农户使用农技设配,完成农业机械化生产,实现了水稻育秧、耕整、插秧、植保、排灌、收获全过程“一条龙”式机械作业。为了强化示范基地建设,他们两人狠抓农机服务培训。目前,在各示范基地共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2场次,培训农民、村组干部50多人次,举办现场演示会10次。科技特派员的培训不拘一格,既有正规的课堂式教学又有田间的实地技术指导;既有专题技术讲座又有田间地头的技术答疑;既有定期的技术指导又有不定期的跟踪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
四是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科技特派员始终坚持把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放在突出位置,依托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建立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服务,拓宽销售渠道,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科技特派员xxx的生猪养殖协会、科技特派员xxx的早熟梨种植技术协会、科技特派员xxx成立的xxx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农技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不但在技术上为农民提供便利的服务,在产品的销售和深加工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为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xx年主要工作思路
1、认真抓好农业科技项目的调研和论证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级星火计划项目和社会与发展攻关项目,力争获得国家、省级农业科技支撑和星火计划的支持。
2、继续抓好科技示范村建设和科技示范户培育工作。以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载体,不断引领产业发展,夯实基地建设,打造优质品牌,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探索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多种新型农业,切实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繁荣发展。
3、积极做好医卫及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重点做好人口、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以及食品质量安全科技和农副产品标准化等工作。按照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要求,对涉及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项目给予积极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