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妇科超声诊断学

妇科超声诊断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妇科超声诊断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妇科超声诊断学

妇科超声诊断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妇科 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内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准确率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易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等[1]。盆腔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大部分患者并无典型临床症状,需借助辅助检查。临床针对静脉血栓诊断方法较多,如临床表现、D-二聚体等。静脉造影属于检查金标准,但其操作具有创伤性,而且无法重复性检查,更不利于医生长期追踪观察,且受个体差异性,部分患者还易出现过敏情况,无法普及应用。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逐步完善,针对静脉血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利于对血栓部位、阻塞程度以及范围等进行判定,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更对预后有显著作用,进而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率[2-3]。因此,本文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与优势性。

资料与方法

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106例,年龄36~74岁,平均(63.66±2.65)岁;手术类型:开腹手术87例,腹腔镜手术19例。

方法:选用GE LOG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颈部及下肢血管进行检查。(1)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调整仪器相关参数,指导患者分别保持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下肢处于自然伸直状态,告知患者肌肉放松,操作医生对近端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和远端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比目鱼肌静脉和腓肠肌静脉)走行实施横切面与纵切面探查,对血栓所在位置、阻塞程度与范围进行记录。(2)颈内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调整患者为仰卧位,颈后垫枕后仰,头偏向对侧45°,对颈总静脉、颈内静脉、颈外动脉等进行检查,实施横切面、纵切面探查,观察血流充盈情况、有无血栓,并对血栓所在位置、阻塞程度与范围进行记录。

观察指标: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静脉血栓疾病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并与临床基础诊断准确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进行比较。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静脉血栓的诊断结果:106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出现急性颈内静脉血栓23例,其中附壁血栓22例,完全性血栓1例;出现急性下肢静脉血栓28例,其中累及1条静脉13例,累及2条静脉5例,累及3条及以上静脉10例。

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临床基础诊断,误诊率及漏诊率均低于临床基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

讨论

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卵巢癌、子宫肉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患者机体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月经紊乱、白带异常、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有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现即已经是中晚期,会出现大量腹腔积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需将病灶组织彻底清除,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4-5]。但由于手术操作易导致血小板数量增多,凝血因子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且术后患者需卧床休养,从而使血液循环速度较慢,下肢深静脉内径处于扩张状态,静脉内血流淤滞,此外肿瘤细胞可产生促凝物质,直接激活凝血,进而增加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8]。

另外由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多采取腹盆腔联合手术,手术需要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增加了颈内静脉形成血栓的风险。本研究报道颈内静脉血栓23例,均有颈内静脉穿刺史,其中无任何临床症状2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条索状中低回声,一端连于颈内静脉穿刺点,其余部分游离在静脉管腔,呈漂浮状,或仅在穿刺点周围附着的团块状中等回声;完全性颈内静脉血栓1例,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呕吐、体温升高、颈部肿胀,若不尽早干预,血栓发生脱落,可能会引发肺栓塞等疾病,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下肢静脉血栓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影像征象表现为静脉管腔增宽、失去可压缩性,无血流信号或血流充盈缺损,挤压远端肢体血流信号无增强、减弱或消失[9-10]。静脉血栓具体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栓,不同类型血栓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影像的征象不同,可通过具体超声表现对疾病类型进行鉴别,从而实施正确干预,这对提高预后效果有积极影响[11]。此外,在对本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漏诊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漏诊原因可能与术后患者下肢极度肿胀,超声探查时图像严重衰减有关。

妇科超声诊断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彩色多普勒;二维图像;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Explore the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uterine adenomyosis.Method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May 2011 to May 2014, our hospital has surgery of 65 cases of uterine adenomyosis colour to exceed sonograms were concluded and analyzed.Results 65 cases of uterine adenomyosis, were confirmed by surgical cases,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90.8%(59/65), among them 6 cases misdiagnosed: uterine fibroids in 4 cases, 6.1% (4/65); Hypertrophy of the uterus in 2 cases, 3.1% (2/65).Conclusion Using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 combined with two-dimensional imag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uterine adenomyosis provide more valuable basis, so as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uterine adenomyos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Uterine adenomyosis;Color doppler;Two dimensional image;Analysis

子宫腺肌症系由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及间质细胞向肌层侵蚀,伴随着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是常见的妇科疾病[1],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其发病机制不仅涉及正常的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之间的边界被破坏,导致子宫内膜腺体侵入肌层,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引起肌层的肥大和增生,同时也伴随着子宫内膜、子宫肌层本身的变化,并且激素的异常及新生血管的发生也参与其中[2]。本文采集我院妇产科2011年5月~2014年5月住院手术65例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8%(59/65)。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以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子宫腺肌症的超声诊断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已手术的子宫腺肌症患者65例,其中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38.05±1.97)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所证实。

1.2方法 使用仪器ALOKAα5型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为2.5~5 mHZ,经阴道探头频率为6~10 mHZ,患者常用仰卧位,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从纵、横、斜多个切面观察,并记录摄片。

2结果

2.1本组6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所证实。彩色多普勒诊断符合率为90.8%(59/65),其中误诊6例:子宫肌瘤4例,占6.1%(4/65);子宫肥大症2例,占3.1%(2/65)。

2.2声像图表现[3]

2.2.1子宫增大,增大程度会有所不同,从饱满、略大、球样增大至孕3个月子宫大小。

2.2.2子宫形态因病灶侵犯部位不同,形态上亦有所不同,子宫常表现饱满呈弓形,宫底圆钝,筒状、球状等。

2.2.3子宫肌壁中等回声强,不均匀且颗粒粗糙。有的子宫肌壁间可见到黄豆粒大小的衰减小血囊或在痛经严重期间见肌壁内多个细小弥漫的衰减区域。

2.2.4宫腔波多数前移,因后壁增厚常使宫腔波呈弓形。

2.2.5彩色多普勒(CDFI)表现 子宫内血流较正常丰富,有时见树枝状血流,RI>0.5(中阻)、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

3讨论

子宫腺肌症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50%合并子宫肌瘤,约15%患者合并附件内异症,多次妊娠或多次过强刮宫是重要发病原因[4]。此外,有人认为可能与高雌激素的刺激有关。

子宫腺肌症系由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及间质细胞向肌层侵蚀,伴随着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多侵犯子宫后壁肌层内引起子宫肌囊及结缔组织增生,使子宫肌壁增厚。如侵蚀局部使周围组织高度增生形成类圆形病灶,称为腺肌瘤,其周围无假包膜。临床常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约30%患者无症状,主要症状为进行性痛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妇科检查时,子宫球形增大、质硬、经期有压痛,应首先考虑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应与子宫肌瘤、子宫肥大症相鉴别。大的子宫肌瘤常在宫底或近宫颈部位见到少许正常肌层及肌瘤假包膜,子宫肌瘤可见较完整的环状血流向瘤中心伸入,中央部位血流信号较少。子宫肥大症常有多产史、无痛经史。子宫增大均匀,一般不超过孕2个月大小,宫体无平结节,宫腔无变形[5]。

综上所述,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二维图像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依据,从而提高子宫腺肌症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胡再孟.子宫腺肌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诊断学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4,13(3):15-18.

[2]黄薇,牛晓宇,韩燕华.子宫腺肌病专题讨论---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1(1):11-14.

[3]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修订版.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8:321.

妇科超声诊断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超声检查;妇科;宫颈疾病;恶性腺瘤

宫颈腺瘤作为女性生殖器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种妇科疾病,阴道排液、宫颈增大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损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而超声在诊断子宫颈腺瘤时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一般资料

某某,女,45岁,因阴道排大量黏稠、无异味水样物近一年前来就医,自诉月经尚规律。妇科检查子宫前屈位,子宫体正常大小,宫颈明显增大,表面光滑,无糜烂面,双附件区未扪及明显肿块;触诊下腹轻压痛;TCT检查无阳性发现。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子宫体大小6.1*6.0*5.2cm,宫腔尚居中,内膜厚0.9cm,宫颈全周性增大,未探及明显局限性肿物,组织呈蜂窝状,内含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于无回声区间隙实质性组织内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显示为低阻动脉血流。超声提示:宫颈病变,考虑恶性,不除外来源于腺体组织。

2术后病理检查

全切子宫及双侧附件标本,宫颈肥大,表面光滑,未见结节状突起,切面见多个微小囊孔。双侧卵巢、输卵管外观无异常,另有盆腔淋巴结共10枚。镜检:子宫颈腺体增生,屈曲,部分腺体分布正常,部分失去原有的分支结构,向深部浸润性生长,超过固有膜达肌组织间,腺管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腺管上皮细胞高柱状,排列紧密,分泌丰富黏液,胞核小,染色深,位于基底部。10枚淋巴结中6枚发现有转移。病理结果为宫颈恶性腺瘤,盆腔淋巴结转移。

3讨论

宫颈恶性腺瘤较为少见,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现往往已是晚期。超声诊断需与宫颈癌(鳞癌)鉴别,二者彩色多普勒显示血供均很丰富,这一点难以鉴别。宫颈恶性腺瘤组织特点呈蜂窝状,含有大量黏液,无明显局限性病灶,与宫颈癌(鳞癌)浸润性生长、回声多样性有一定的差异[1],宫颈癌(鳞癌)病灶小时可呈结节状,常表现为低回声,边缘不规则,无明显包膜,晚期子宫颈弥漫性增大后也多是以实性回声为主,可伴钙化[2]。另外,临床表现与宫颈癌(鳞癌)也有一定的鉴别点,宫颈恶性腺瘤阴道排出物多而黏稠,较为透明,恶臭不明显,可与宫颈癌(鳞癌)血性恶臭分泌物相鉴别;妇科检查宫颈表面多数很光滑,宫颈癌(鳞癌)多表现为宫颈表面糜烂,接触易出血和溃疡形成、有息肉状突起或菜花状结构;宫颈恶性腺瘤TCT检查通常无阳性表现[3],宫颈癌(鳞癌)TCT检查均有阳性发现。此病还需与良性病变宫颈多发纳氏囊肿鉴别,两者二维声像图表现有相似之处,肌层间均有多发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显示宫颈恶性腺瘤具有丰富的血流信号,宫颈多发纳氏囊肿则不具备这个特点。宫颈恶性腺瘤早期超声难于诊断,对宫颈的囊性病变应认真观察,定期追踪检查,一旦发现无回声区旁出现异常血流信号一定要警惕。

参考文献

[1]常才.经阴道超声诊断学.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93-97.

妇科超声诊断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产前超声 胎儿唇裂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行超声检查的孕妇2617例,年龄20~41岁,孕龄20~40周。孕妇均无明显不适,否认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

仪器:采用西门子G60s及GE新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

方法:对胎儿头颅、胸腹腔脏器、四肢及脐带、胎盘、羊水等做常规检查后,探头置胎儿面部行正中矢状面扫查,显示鼻、唇部矢状切面后,将探头旋转90°,并向足侧倾斜,显示鼻、唇冠状切面图像后,再行横切面扫查。对可疑唇裂者可观察胎儿张口时图像,如有脐带、肢体遮掩或胎儿俯卧位不利于观察时,让孕妇适当活动后复查,或者在复诊时重点观察口唇部。

结 果

2617例中发现唇裂7例,均经引产或产后证实。孕妇年龄:24~29岁2例,30~37岁5例;孕龄:20~30周4例,31~40周3例。其中单侧5例,双侧唇裂1例,中央唇裂1例,漏诊1例。发现率为0.27%,确诊率为87.5%。7例胎儿中3例羊水较多,羊水指数约200~230mm。

讨 论

胎儿唇部正常二维超声表现为闭口时上、下唇呈月牙形,张口时呈“O”形。单侧唇裂的声像表现为一侧上唇连续性中断,出现裂隙,中断处为无回声暗区,暗区可延伸至鼻孔,致受累侧鼻孔变形、变扁。单侧唇裂时,两侧鼻孔不对称的常为Ⅲ度唇裂;如鼻孔双侧对称,鼻孔不变形,唇裂裂口未达鼻孔者多为Ⅱ度唇裂;仅在唇红部显示中断者为Ⅰ度唇裂。Ⅰ度唇裂因裂口小常漏诊。本组1例漏诊即为Ⅰ度唇裂。双侧唇裂表现为上唇左右两侧连续性中断,上唇中央部可见小的条状中等回声位于两鼻孔之间并向前突出。中央性唇裂为上唇中央部连续性中断,缺损一般较大。有时能观察到胎儿张口时唇裂呈“八”字形,则可明确诊断。

合适的孕周对超声显示胎儿唇部有很重要的意义。孕周较小、较大都不利于口唇部的显示,孕20周前胎儿较小,图像欠清晰,不易做出诊断;孕38周后,羊水较少,缺乏对比,不利于观察。因此,正确掌握产前超声检查时机可提高显示率,资料表明最佳检查时间为24~27周[1]。而在胎位不佳、胎儿肢体的遮挡或子宫壁的压迫、羊水过少或胎儿颜面部前方无羊水衬托、胎儿太大致胎位固定于正枕前位或正枕后位等因素影响下[2],唇部显示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让孕妇适当活动后重复检查可提高显示率,如果还是显示不理想,可嘱孕妇1~2周后复查,经过复查一般都可以显示。

个别胎儿人中凹较深,类似上唇不连续,可观察胎儿张口位图像,以资鉴别。本组有1例漏诊是Ⅰ度唇裂,表现为唇红部显示中断,所以应仔细观察除人中外有无微小裂口以避免漏诊。有时脐带位于口唇部可造成假象,彩色多普勒可以帮助鉴别。

参考文献

妇科超声诊断学范文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本组258例iud位置异常的育龄妇女,年龄24~46岁,平均37岁,放环时间1~144个月,平均22个月,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和(或)下腹痛、腰痛136例(60.2%),全部病例均在超声检查的同日进行x线腹透检查。(1) 超声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小狮王黑白超声诊断仪、美国ge loglq7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2~5 mhz,阴道探头频率7.5 mhz。诊断标准:子宫纵切面图像上测量iud上缘至宫底外缘的距离[2],排除宫底肌瘤因素,以≥2 cm为诊断iud位置下移标准。(2) x线检查:采用国产nxs100y遥控x线透视机。诊断标准:iud正常位置为直立正位透视时,节育器的位置在人体中线左、右偏离<2 cm,上下位置在耻骨联合上缘到骶髂关节之间的范围,即耻骨上2~10 cm范围[3]。

2结果

本组258例中x线腹透检查显示异常217例,正常41例,经b超检查核实,异常217例中有39例误诊,22例为子宫重度后倾后屈位iud位置正常患者,17例为剖宫产术后高位子宫iud位置正常患者;正常41例中40例为iud位置轻、中、重度下移者,1例为右输卵管内节育器。

3讨论

x线腹透检查iud的位置具有费用低廉、方便快捷的优点,缺点是有x线辐射,只能了解盆腔内有无节育器及节育器在盆腔的大置,如不做造影则无法显示节育器与子宫的真正关系,部分患者由于子宫位置的特殊性可造成误诊和漏诊,但x线腹透检查对iud的变形、扭曲、断裂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超声检查iud位置也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方便快捷、费用低、无辐射,能够真实地了解节育器与子宫的确切关系,对于部分憋尿困难的患者可给予阴道超声检查,另外结合三维超声对iud的形态及变形、扭曲、断裂也可做出判断,基本不存在误诊和漏诊,本组超声检查准确率为100.0%,因此超声可作为了解女性节育器位置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3772379.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139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