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商务的特点

国际商务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商务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际商务的特点

国际商务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欧美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使全球经济体越来越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促进各种经济体和经济组织沟通、贸易和共同发展的最核心资源就是国际商务人才,他们主导着“跨越过国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的效率和效果[1]。

21世界的国际商务人士不仅需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深入的理解当前全球化对现代商业的影响,同时也需要有处理复杂国际商务问题的能力。为了应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近些年来,欧美各国的大学开设了本科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以满足市场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与国内高校已经开设多年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比,从总体上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主要研究的是国家之间的商品、劳务交换行为,而国际商务主要研究的是企业走向世界以及走向世界后的跨国经营与管理问题[2],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有诸多不同。国外高校开展国际商务本科教育的时间相对较长,与国内高校相比,其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显得更为成熟。

国内目前对本科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美国的加利福利亚州立大学、圣地亚哥大学、贝勒大学、西雅图大学,和欧洲的哥本哈根商学院、挪威商学院、瑞典延学平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等10所著名大学所开设的本科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调查,分析国外国际商务人才的教学课程体系与培养方式,为我国的本科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提供借鉴。

二、国外高校对本科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认定与解读

国外的高校普遍认定,本科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是有关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职能运作范畴领域的通用教育。与其他商科专业比较,它的特点是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商业领域的知识与跨文化管理的融合,以及对跨国组织与其外部环境互动关系的经济、政法和法律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国际背景下的经济问题和跨国公司的研究。

国外高校的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是传授给学生有关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运作所需要使用的经济、财务和商业法律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以及发现、理解、分析和解决国际商务问题的一般方法,使得学生具备在跨国公司与跨国组织工作的专业技能。学生完成专业规定的所有课程的学习和考核以后,将被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取得学士学位以后才有资格继续研究生课程的学习。由于国际商务专业的跨学科性,从该专业的毕业的学生可以在涉及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务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工作。

三、国外高校“本科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特点

由于“国际商务专业”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知识,这些培养也有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予以配合。本文选取了德国、丹麦、瑞典、挪威、美国等10所著名的高校为研究样本,对它们所设立的本课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进行了研究。具体样本说明参见下表1。

资料来源:根据样本大学网站课程介绍整理而获得(截止2013年8月)

与传统的商业管理专科的课程相比较,“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更体现出了国际商务学科的特征。以上10所开设本科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一共有129门,具体可以参考附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不同国家的高校在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的课程的名称有不同,但是其课程内容相近或相同。如果把它们归纳一下,其主要内容仍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的核心课程为主,同时也包括了研究方法论的训练。在此,表2综合概括如下:

对比10所国外高校样本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国外高校本科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呈现出以下的人才培养的特点:

1.与国内高校普遍实施的四年学制相比,国外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一般学制为三年。在第三年的时候,各高校会安排部分学生到国外高校交换学习。同时,也并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2.在整个课程和教学设计中,国际化的视角成为整个专业的核心所在。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都会在基本知识点讲授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国际视野,以国际化的视角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挪威商学院就明确要求学生从国家差异比较的视角来学习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管理;而哥本哈根商学院开设的“国际商业战略”这门课程也专门聘请了其他国籍的国外教授来进行讲授,以带给学生截然不同的学习视角。

3.从专业的教学设计角度,一些欧美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基于“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还有针对性的设立了不同的学习方向,学生可以辅以不同选修课程作为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方向。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下:

(1)基于全球不同的商务环境,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就为其”国际商务专业”设有“国际商务与中国企业”、“中东和北非”以及“中欧”三个学习方向,供该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选择。

(2)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设立了“市场营销”、“金融”和“管理”三个方向,供学生选择学习。

国际商务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

一、国际商务英语的界定

关于国际商务英语的学术界定,众说纷纭,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Jones,Alexander认为。国际商务英语只是在商务背景下使用的英语,并不是什么特别的语言;Pickett认为,国际商务英语位于特定商务技术语言和普通大众语言的交界地带,是一种工作语言;Bargiele-Chiapini,Nicherson认为,国际商务英语是一种职业话语,是人们使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的结果,语言和商务活动之间具有密切相连的关系。我国学者程世禄、张国扬把商务英语与旅游英语、科技英语、医学英语等行业英语归类到职业英语范畴;王兴孙教授认为:国际商务英语实际上就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种变体,也就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张佐成、王彦则认为,商务英语是在商务场合中,商务活动的参与人为达到各自的商务目的,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运用御用策略,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所进行的交际活动体系。从以上的有关言论中可以得知:商务英语不是独立的语言,是与国际商务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是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工具。

二、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国际商务英语学科作为新型的应用型学科,其学科交叉性和专业复合性决定了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跨学科的工作任务。在设计课程体系内容时,除了遵循通识的课程设置理论和ESP理论之外,还应该结合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特点。遵循以下原则:

1 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众所周知,学生的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和岗位客体的需求,二是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国际商务英语教育是培养能够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国际商务人才的学科,国际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变得更加宽广,涉及国际商务的各个领域,这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无疑都对国际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重视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如,英语语音、综合英语、英美概况、初级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知识导读、商务信函写作、国际营销写作、欧洲文化等课程。另外,在专业设置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针对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设计专业必修课,如,第二外语、商务翻译、商务口译、经济学原理(英)、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跨文化交际导论(英)和国际金融等课程。要将商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融人低年级英语语言技能课的教学中,在语言学习时,同时传授国际商务专业词汇、术语及国际商务英语表达方式的内容。例如,在培养英语语言能力、国际商务能力时,我们可以用国际营销、国际贸易和物流等模块内容来训练,语言训练贯穿于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也能获得商务知识与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应立足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将道德素质教育融入日常英语和商务英语知识的教学中。

2 以“学科本位”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为导向

“学科本位”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整个学科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传授知识是课程体系的中心和重点,具体的做法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科目,并且以严密的逻辑关系构架全部内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学习者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而设计的课程形态。其目标是使学生最终掌握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该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国际商务英语以培养学生国际商务能力为目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交叉性和复合型的特点,在课程设计时,我们还需要强调目标岗位能力的培养,要以能力本位为导向,设计和培养具体的专业能力。国际商务英语涉及的内容广泛,许多内容是跨学科的,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很难培养出实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以学生获得目标市场和岗位所需求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课程内容的建构要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知识内在的逻辑系统和情感体验与能力相结合,学科系统化知识和职业实践相结合。 3 吸收国外经验和教训

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历史不长,从现有的课程设置和内容来看,还存在着内容过时,与培养目标相脱离的现象。专业书中有不少实例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内容,且内容覆盖也不够宽广,许多国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如国际结算、国际物流、商务口译、企业管理、国际营销在我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我们还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英语国家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经验,汲取先进的课程设置理念、方法和内容。同时,把握我国的商业环境和企业文化,积极主动地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推陈出新,开发适合我们国家适用的国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4 与时俱进,适应变化

目前,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状况令人担忧,将国际商务英语作为独立学科建设的力度和效度不尽如人意。从历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大会的论文文集和散见于其他学术刊物的商务英语论文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是关于商务英语教学、翻译等方面的,只有极少数学者的研究涉及商务英语学科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国际商务英语作为我国的一门新兴学科,不可避免地要继续向前发展,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时,我们需要注意课程的前瞻性。由于国际社会、国际市场和国际商务的情况千变万化,随之带来的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国际商务英语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惰性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反映时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综上所述,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必须随着国际商务的发展与时俱进。另外,设置国际商务英语课程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区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的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既不现实,也不符合我国国情。在国际商务英语蓬勃发展的今天,构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和内容不失为一个可操作和现实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鲍文,国际商务英语学科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1),

[2]张佐成,商务英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08.

[3]江春。丁崇文,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探讨[J],对外贸易大学学报。2004(01).

国际商务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商务硕士;教学方法

项目:黑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YJS-2013004

一、国际商务硕士的专业内涵和特点

1、专业内涵

根据国家商务部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分类,我国所称的国际商务人才,广义是指具有一定国际商务知识和能力,在商务领域、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中,从事对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运营等相关工作的人员;狭义是指高级国际商务人员,特指当前最紧缺、最急需的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国际商务营销人才、国际投资管理人才、国际经济法律人才和国际商务谈判人才等五类专业人才。

2、专业特点

国际商务硕士是一个研究生学位,设立初衷是在全球经济范围内发展管理者的能力和资源。对于那些寻求建立或促进国际商务作为职业的人是理想的选择。此类型项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6年美国对外贸易学院,如今被称为全球管理项目,位于亚利桑那州的格兰岱尔。直到2000年,在成为全球管理层面的商务管理学硕士之前,该项目一直被称为国际管理硕士。项目的结构包括:国际商务,国际政治经济,学习语言与世界文化。注重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该项目的装备管理技术与国际商业环境息息相关。国际商务硕士注重国际业务的战略规划,并提供国际操作要求的组织能力方面的深入了解,包括国际市场营销、金融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职能。目前国际商务硕士文凭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特别关注的经济类专业硕士文凭。

二、国际商务硕士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

现代化高素质的国际商务人才应当具备五种能力:

第一,开阔的国际视野,广博的知识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第二,精通国际经贸知识,并具有很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商务运作能力,特别是能娴熟地运用一门以上外语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

第三,通晓国际经贸法律和惯例,并具有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具有国际经贸实务操作能力,以及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工具搜集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第五,掌握跨文化知识,善于进行国际商务交往,具有了解、尊重并调和文化差异的能力。

三、国际商务硕士培养方式的新探索

1、跨国家跨地区的电子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是现代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营销方式之一。电子商务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连续化、成本低廉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在我国的工业、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和消费等行业不断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这些行业发展最重要的手段之一。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下属的淘宝和天猫商城总共销售额达到了1万亿人民币,创造了我国在电子商务领域销售之最,其规模已经相当于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连锁企业——沃尔玛当年销售额的一半左右,而后者正是凭借这个销售规模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的第三位。此外,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8.1万亿元,同比增长31.7%,增速约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四倍。可见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在创造社会价值方面的巨大能量。目前,中国网购用户为2.42亿,数量非常庞大,但与13亿总人口数相比,人数依然只是很少的部分,这说明未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中国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尤其近年来电子商务应用的普及带动了传统服务业和传统流通业的发展。国际商务硕士主要以培养国际性商业人才为目标,即要培养国际性人才基本的商务能力,因此,电子商务理论及应用方面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现代国际商务硕士培养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2、全球通用人才的探索

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不能只关注于精通外语和商务谈判的贸易人才的培养,应该将培养的目标放在能够广泛适应跨国公司经营的高素质人才身上。能够广泛适应跨国公司的通用性人才除了精通外语,善于进行商务谈判外,还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开拓能力,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征的学习和适应能力都很强,同时具有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在多地区工作的经验。这样的人才需要我们在校期间,加强外语能力培养和商务往来知识的培养的同时,加强国际性的视野和理念,对多元化文化加深学习,对差异文化和环境心理适应能力要着重培养;另外,对在差异性文化中的危机处理和心理调适能力也应该作为培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张东海 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

[2] 耿有权 彭维娜 彭志越.曹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1 .

[3] 雷彩虹 魏伟 许方 姚菊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措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5 .

[4] 李敏娜.基于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7.

[5] 李敏娜.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J].课程教育研究,2013.7.

[6] 李敏娜.建立人力资源专业现代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西江月.2013,6.

[7] 李敏娜.浅议人力资源专业课堂教学方法[J].幸福家庭-教育论坛,2013,4.

国际商务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商务 复合型 专业人才 培养 探索

我国企业的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想要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都能快速地发展,就需要有专业人才,帮助处理相关的事情。但是当今社会要求的是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国际商务专业人才,不能仅仅只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其它的可以辅助的能力,因此,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了高校主要的目标。尤其是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制定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培养相关的国际商务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一、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分析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不仅要拥有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和专业相关的知识,在出现任何情况的时候,都能及时的进行处理。因此,复合型人才要比专业人才更加的受欢迎。而复合型人才,顾名思义就是至少具有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具体的实践能力,能够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而且要具有高素质。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

一般高校在培养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时候,只需要开设相关的专业就可以,而要配合复合型的人才,就需要设置跨学科的专业,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保证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游刃有余,这样才能在发生任何事情的时候,能够及时处理,减少企业的损失。而培养复合型人才,在高校一般有三种方法,首先需要建立双学(历)位制,顾名思义,就是要学习两个学科,而且要是跨学科的,并且获得本科的学士学位。其次就是联通培养制,借助于高校的教育特点,进行本硕连读制度,也就是在本科上学期间,尤其是大四开始完成硕士学生的学业,而后就可以获得硕士学位,然后校企联合,让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最后,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本科专业的时候,一定要选修其它辅助科目,学分够,才可毕业。

三、国际商务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

国际商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出现的产物,是企业想要在市场增加实力,让企业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环节。因此,复合型的国际商务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培养的复合型人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于商务学科和科技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同时,由于企业的发展需要的商务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商务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也是按照国际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进行培养的。尤其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市场,以及企业都要向国际市场进军,因此国际化的企业经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培养的高素质,高水准的大学生,在具有实践能力的同时,能够完全胜任国际商务这份工作。

四、国际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方向

(一)确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在培养复合型的国际商务人才的时候,需要确定培养的目标以及培养的过程。也就是在确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是什么之后,才能够制定相关的计划。而且复合型人才确实是我国国际商务培养的重点。

(二)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打破课程界限、整合教学内容

确立了国际商务专业要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时候,就要根据目标制定相关的培养计划。由于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所有首先就要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跨学科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把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并且丰富知识量。而且高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时候,也要优化培养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养的效果明显。

(三)进行“过程式”教学改革,探索“过程式”教学管理

国际商务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人才,而且由于其涉及到的事务十分的复杂,所以在处理的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因此,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时候,就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把“过程式”的教学,作为改革的方向之一,并且进行探索,让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就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创造辅修第二专业条件

由于培养复合型的商务管理人才,最重要的就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的学习。而学生想要跨科学习,就需要借助于学校开展的辅修第二专业的条件。因此,学校只需要完善辅修第二专业的制度和条件,让学生能够收益于相关的学习。这样才有利于国际商务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同时,才能培养出更好的复合型人才。

(五)完善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探索改革实习方式以加强实践教学

能够胜任国际商务工作的人才,必须具有相关的能力和实践经验,也就是学校需要和企业进行联合,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巩固专业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结束语:国际商务复合型人才是目前企业急需的人才,因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在很多领域与国际接轨之后,我们的企业需要更多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来处理相关的事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中站得住脚。而目前我国在培养国际商务人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改进,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商务活动能够及时的和国际接轨。因此,针对培养复合型的商务专业人才的模式,是目前需要研究和改进的。

参考文献:

[1]张廷海,秦超.高等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市场论坛,2011(06):145-146.

国际商务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 国际商务 课程改革 思考

一、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的发展超过人们预期。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外贸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行业自律型贸易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外贸企业数量变得越来越大,需要一批懂得涉外经贸业务的新生力量,外贸行业对外贸专业人员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人才需求的情形来看目前最紧缺的是应用型国际经贸业务人员。我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达七千多万人,但只有8万多人拥有外销员资格证书,20万的货运从业人员中经过正式培训的人员寥寥无几,技能应用型国际经贸业务人员我国目前是相当缺乏的。目前各校培养的国际经贸人才,基本上停留在理论上了解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而没有从实际业务中了解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因此,随着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的变化,其培养的内容、模式和方法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其中对国

二、中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质量为方向

人才培养课程计划中要与就业目标直接挂钩,能清晰的体现出就业方向及工作必须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与就业目标总体无关的课程尽量少开或不开,使得课程精减实用,目标明确。同时结合我国的就业趋势,应在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在职业岗位群里的择业和转岗能力。除了培养一般的职业能力,更要注重培养与人沟通交流和再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奠定继续学

(二)以专业目标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

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的目标应以人才规格分析为前提。因此,课程改革应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通过人才规格分析得知,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能力是交易磋商,价格谈判和外贸制单,这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应在课程模块中形成新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着力强化能力培养。

(三)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以适应学生智力特点为尺度

中职教育的重要标志是其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建立有利于能力形成、特色鲜明的时间课程体系。中职学生的主体主要是学习成绩不是太好的,但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学生。但同时他们又具有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和稳定性差、自我调控能力差的特点。因此,课程改革过程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排除学科式的体系课程,重构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使教学更适合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三、对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主要是中小型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中外金融保险机构,涉外饭店宾馆,外运公司,海关报关行等。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单证填制、报关报检的协助、货运的业务操作、仓储运输、客户服务等范围内。因此,中职校国际商务专业应根据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的新形势,瞄准“大经贸”、“大商务”格局,以“服务市场为宗旨、学生就业为导向”调整培养目标,将培养目标定为培养面向外贸企业、三资企业、中外金融保险机构、涉外宾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外贸制单、进出口货物报关报检、涉外商务、货运、仓储服务、商务咨询等岗位需要的初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围绕职业生涯目标进行课程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适应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就必须打破原有以学科为主的课程体系,构建基本符合对外贸易工作和服务的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项目教学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在“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前提下,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将文化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进行有效的衔接,使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并通过专业技能课、案例课、综合模拟实训课,以及进企业实习等推进综合化课程建设。

(三)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由于国际商务工作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外经贸企业和相关机构,国际商务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有别于普通商业人员的。外经贸企业普遍要求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国际商务工作的基本政策、国内外商业法律、法规和惯例,并具有进行国际商务洽谈、外汇结算、商品外销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公关能力,能用外语处理业务。如进行商务洽谈,能熟练地处理商务函电、合同和单证,以及熟练的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在专业改革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基础出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专业调研为基础,请行业专家参与,按实际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开发设计课程,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四)畅通市场需求渠道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使自己的毕业生成为社会抢手、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沿袭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推行产教结合的模式,走校企合作之路。校企合作不是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简单对接,也不能满足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而应在就业市场、资金、教学、研发及产业等领域广泛合作,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在专业建设中借助企业资金和技术优势及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企业用人要求引入课程改革,实行“以企助教”。在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只有这样国际商务专业才能“与时俱进”,使“进口”与“出口”保持畅通,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