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艺术与古艺术特点

新艺术与古艺术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艺术与古艺术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艺术与古艺术特点

新艺术与古艺术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风格;展望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90-02

哈尔滨特殊的历史背景从而带来了其特殊的文化特点,这种文化上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在哈尔滨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建筑。可以说哈尔滨是世界各种风格建筑的博物馆,本章主要撷取哈尔滨几种较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进行系统分析,从而试图窥见哈尔滨建筑的整体风格美,在这种整体美中“既有欧陆风情的建筑又有本土风格建筑,既有工业文明影响下的现代建筑又有来自中国民间的建筑”,这些多样风格的交汇使哈尔滨建筑无论在其整体布局和风格上还是在建筑的细部刻画上都有较为系统的体现。从而使哈尔滨这座北方城市在拥有鲜明的自然美的基础上,也具有更为独特的整体美和和谐美。

一、哈尔滨拜占庭风格建筑艺术对哈尔滨教堂的影响

哈尔滨的城市建设是从公元1898年大规模开始的。而先期开始建设的不是民宅而是大量的宗教建筑。须臾不能离开精神食粮的俄罗斯移民,首先将教堂修建到了哈尔滨。1900年,圣・尼古拉大教堂始建,教堂以俄国沙皇尼古拉的名字命名。它是由原木堆积起来的典型井干式木结构建筑,正门的圣母像和正殿东面外部的壁画,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到了1923年,原为木结构的随军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为适应哈尔滨东正教徒的急剧增加而重新兴建,历时9年,于1932年竣工并成为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砖木结构的大教堂。它深受拜占庭建筑艺术影响,有着俄罗斯式的穹顶,是罗马风格的拱券高窗以及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有机组合。到1936年,哈尔滨的东正教教堂已达22座,它在抚慰俄国侨民的同时,也为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投下了美丽的倒影。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受俄罗斯建筑影响相当大,在哈尔滨街头几乎随处可见俄式建筑,在这些建筑中有公共建筑、民宅,更有最能体现其特点的“洋葱头”式教堂。其实俄罗斯建筑属于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它们从根本上保留了罗马拜占庭建筑的特点,可以说俄罗斯建筑一直到十七世纪末都是保持着强烈的拜占庭建筑风格。因此对哈尔滨俄式风格建筑的考查就必须从拜占庭建筑入手。代表建筑有黑龙江省文联(原苏联总领事馆)、江上俱乐部(原游艇俱乐部)、松花江畔餐厅、太阳岛餐厅。

如果说俄式建筑受到拜占庭风格建筑深刻影响的话,那么可以认为哈尔滨的俄式教堂便是拜占庭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天主教或基督教国家的教堂一直以来都是最能体现其建筑水平和风格的建筑形式,对神的崇拜使教堂建筑仿佛具有某种特权,人们试图通过对教堂精益求精的塑造来表明自己对信仰的虔诚,期望在这种宗教性质的建筑中实现灵魂的永生。

教堂建筑是哈尔滨建筑艺术的独特景观,也是哈尔滨地域文化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据史料记载,20世纪初哈尔滨的各种教堂共有54所。据《哈尔滨市志・宗教志》记载,截至1939年,全市有宗教活动场所84处。其中,佛教15处、伊斯兰教4处、天主教3处、基督教28处、东正教21处、道教10处、犹太教3处。拜占庭式、哥特式教堂与中国宫殿式庙宇交相分布在市内街道和角落,构成独具魅力的城市建筑景观,其中圣・尼古拉教堂和文化公园乌斯平卡亚教堂(公墓教堂)都体现了俄罗斯民间木结构、帐篷顶的传统建筑形式。圣・索菲亚教堂和东大直街的乌克兰教堂都是深受拜占庭建筑影响的教堂建筑。

其中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的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 m,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个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正门顶部为钟楼,可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基座为高2米的花岗岩石座,主体为柱型,能容纳2 000人的大殿由一巨大的穹顶所覆盖,在中央构成特殊的球面,形成巨大的室内空间,圆顶伸出屋面后是一个八面体的大柱墩,每个面各开一个高侧窗,墩顶经过多层复杂的线脚过渡到成为16面体的柱墩,每个面都开一个高侧窗,檐口上有花瓣形和钟乳体装饰线脚,通过二层高的柱墩,举起一个造型十分饱满的巨大洋葱头式穹顶,并通过它的轴心作用支撑着4个不同大小的“帐篷顶”。另一座典型的俄式教堂是坐落在市中心有名的繁华街道,东大直街南侧(东大直街268号)的圣母探烫谩J冀ㄓ1902年,是东正教的一个墓地教堂,最初为一座石结构的祈祷所。它原称圣母守护教堂,是一座仿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造型的拜占庭风格的雄伟建筑。教堂坐南朝北,高30 m,宽18 m,长25 m,建筑面积660 m2,整体为砖石结构,地基由花岗石砌成,大圆屋顶及堂内屋面均由12根钢筋混凝土圆柱支撑。内外墙体设计简约,砌筑精细。穹顶下红色调圆柱形墙体上均匀开启的12扇设计精巧的上弧线采光窗,典雅精致。教堂四角外4个绿色半球体小穹顶,设计得小巧玲珑,依傍在高大挺拔的圆形穹顶周围。每个小穹顶上都立有一个金黄色的十字架,它们与大穹顶上的十字架交相辉映,金光闪闪。

在俄式教堂的外部设计中,最为显眼的是“洋葱头”圆顶。由于圆顶在教堂内部寓意着至高无上的苍穹,在教堂外部象征着帮助教徒接近上帝的阶梯。因此,这些教堂在设计和建设中,严格遵循俄罗斯东正教堂的型制,在外观上耸立着饱满的“洋葱头”式穹顶,墙身和鼓座上装点着各种复杂精美的砖饰和线脚,造型严谨,主次分明,具有独特的俄罗斯民族传统建筑风格,这也形成了哈尔滨城市建筑的独特风景,更体现出了哈尔滨的异国情调,这些铭刻历史的宗教建筑,成为我们这座年轻城市的一种积淀、一种文化象征,无怪乎它有“东方小莫斯科”之称。

二、哈尔滨巴洛克风格建筑艺术及其对哈尔滨建筑的影响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巴洛克建筑在哈尔滨的代表建筑有教育书店(原松浦洋行)、秋林公司(原秋林洋行)、哈尔滨市群艺馆(原伪日满俱乐部)、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原吉黑邮政管理局)、道外红十字医院(原同义庆百货商店)。“其中最明显的两个代表建筑应该是中央大街的马迭尔宾馆和教育书店”。马迭尔宾馆1913年建成,原为马迭尔旅馆,是犹太珠宝商约瑟夫・凯斯普开设的大型浪华宾馆。该建筑是中央大街独具特色的优秀建筑,外形突显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建筑风貌,造型简洁、自由流畅、显现亲切宜人的魅力。是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作为多功能的旅馆,其平面功能比较复杂,且以首层平面最为复杂。建筑的立面处理相当精彩,其手法主要通过窗、阳台、女儿墙及穹顶等元素体现出来,反映出较强的“巴洛克”特征。建筑的阳台也是一大特色。与中央大街上的许多建筑一样,出挑的阳台常常兼作入口的雨篷,在建筑入口上方或其它局部饰以精巧的阳台,成为一种习惯的做法,阳台成为建筑提神之笔。出挑的平台下面有两大两小四块托石,大托石呈向内收卷的涡状,上覆线脚丰富的平石板;小托石则呈柔美的半抛物线形,小托石的两侧各有一铸铁的花饰,如缠绕的丝蔓,简单的几笔便勾勒出入口的空间,没有丝毫的做作。

三、哈尔滨“新艺术”风格建筑艺术及其对哈尔滨建筑的影响

哈尔滨除了受到俄罗斯文化的深深影响之外,还存在其他各种文化作用的痕迹,因此,这就导致了它文化的多元性特色。就建筑而言,这种特点在哈尔滨的建筑上也体现得十分突出。正如前述,如果说俄式建筑是哈尔滨建筑的主导风格的话,那么其他风格建筑也对哈尔滨建筑整体风格的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新艺术”运动是20世纪初出现在欧洲大陆的设计运动,也是当时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但由于这种风格仅限于在建筑形式上尤其是室内装饰的创新,而未能解决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之间的结合,因而很快就逐渐衰落。

可以说,哈尔滨集中了众多的新艺术风格的建筑,他们以其鲜明的特征性构筑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整体特点,具体来讲,新艺术运动在哈尔滨的存在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规模比较大。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数量较多。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侯幼彬说,法国在新艺术运动建筑里面,两个城市最集中,巴黎是排第一位的,南希排第二位。那么,以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的数量,在世界上可以排到第三位。在哈尔滨市公布的一、二、三类保护建筑中有1/3是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这也是哈尔滨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之一。究其缘由,主要是作为从历史主义到现代主义过渡的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转瞬即逝,而对于哈尔滨这个新城来说,却是新鲜事物,成为西方建设者,尤其是中东铁路建造者建设哈尔滨的有力工具。“在分布上,新艺术运动建筑主要集中在道里中央大街(原中国大街),红博广场(原尼古拉教堂所在地)和大直街原中东铁路局附近。这些地方分别是当年繁华的商业区,行政中心和中东铁路局职工办公和生活的地方”。

其次,持续时间长。无论从法国、比利时还是其他国家,新艺术运动一般只活动十几年就停止了,但是在哈尔滨却从1900年前后一直到二十年代末,整整持续了近30年。中央大街上的哈尔滨摄影社建于1927年,到了二十年代末还有新艺术运动建筑这是非常罕见的。因此这栋建筑有可能标志着整个新艺术运动建筑的终结。哈尔滨也有可能是新艺术运动建筑的终结地。在这近30年的哈尔滨新艺术运动的历史中,存在着众多代表性建筑,如哈尔滨铁路局大楼、老火车站、黑龙江省博物馆等。

在南岗区西大直街上坐落着一座优雅迷人的大型建筑――哈尔滨铁路局大楼,又称“大石头房子”。它有着长达182.24米的正立面,试想如此之长的立面,如果建筑临街而建,则观者无法一览无余,因而建筑后退64米,在建筑与街道之间形成一个小型广场,广场上遍植松柏、花卉,浓浓的绿意与建筑本身的暗绿色调十分协调。另外,该建筑引人注意的还有窗洞的贴脸,采用圆润的曲线,阳台铸铁栏杆也弯曲缠绕,如花叶,如丝蔓,极具动感,这些都是“新艺术”建筑的典型特征。整个建筑采用斑驳的暗绿色青石饰面,华美而精致。据说,当年施工时先将石板在地面上铺装完毕,依次编号再逐一镶嵌到墙面上。正因为如此精确的施工,建筑才具有优雅的外观,成为哈尔滨“新艺术”风格的典范。

老哈尔滨人也许至今都难忘老火车站,那是一座令人激动的建筑,始建于1899年,后来在原址上建立了新火车站。曲面形的外观、椭圆形门窗,充满动感的曲线铸铁线条装饰,使整个建筑极其舒展大方,似浪花欢腾跳跃,犹如各种自由曲线的海洋。以如此新潮的建筑作为城市的门户实在很合适。

位于博物馆广场的黑龙江省博物馆也是优美的“新艺术”建筑。它原为莫斯科商场,多少蕴含一些法国观点建筑风格的因素。舒展的建筑犹如一条红黄相间的飘带,精心修饰着广场的裙裾。每当阳光照耀着建筑的背面,广场上便投下生动的阴影:尖尖的暗红色方底穹隆、错落有致底轮廓线,犹如梦幻中呈包底倒影,为广场增添了浪漫底色彩。

哈尔滨建筑以近代西方建筑为主,建筑形式主要受俄罗斯建筑风格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古希腊、古罗马到15世纪西方建筑形式和风格的特征,结合哈尔滨的地理、气候、宗教、风俗、历史条件,成功地建造了办公楼、银行、学校、医院、教堂、俱乐部、火车站、商店和住宅等建筑,除极少部分是中国古典式建筑及日本30年代折衷主义建筑外,绝大部分是欧式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哈尔滨建筑风格。可以说,哈尔滨就是一座系统展示各种风格建筑的建筑宝库。

本文系黑龙江省文化厅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项目名称:哈尔滨城市建筑的美学价值研究及展望,项目编号:10B059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67.

[2]苏民安.俄罗斯古典建筑[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8:98.

[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哈尔滨市志?宗教志[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466.

[4]纪凤辉.哈尔滨寻根[M].哈尔滨出版社,1996.

[5](挪)诺伯格-舒尔茨(Schulz,C.N.).巴洛克建筑[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5.

新艺术与古艺术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玻璃器;装饰工艺;地域

中图分类号:K8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161-01

现代社会生活中,玻璃的实用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们很难想象这个世界要是没有玻璃会是怎么样,我们几乎生活在被玻璃浸润的文明中,但是,玻璃是怎么样进入人们的生活中的?关于玻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几千年前,最早的玻璃发现是在古埃及,大约五六千年,古埃及的人们在制陶的过程中发现在有亮晶晶的东西,然后经过古埃及人的一次次实验,用苏打和沙子的混合物的提炼烧制,终于玻璃器皿烧制成型,玻璃,英文“glass”,在古代中国,对于玻璃也有很多称谓,最早关于玻璃材料名称的文献是战国的《尚书・禹贡》,书中称谓玻璃为G琳,古人把似玉的玻璃也一并归入其内,西汉以后开始有了琉璃的称谓,但是琉璃河玻璃在构成上还是有所异,玻璃和琉璃有什么差异呢,田自秉先生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中讲到,琉璃是原始玻璃,琉璃和玻璃在材料的角度考虑的话是同义词,琉璃属于低熔点玻璃,琉璃一词在古文献上出现的要比玻璃早。

玻璃材料的特性导致玻璃装饰工艺的多样性和造型的丰富性,玻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特殊材料,不论是材料的性能还是颜色都具有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玻璃的装饰工艺主要从造型和色彩上体现,玻璃的透明性是其独具特色的个性,给人一种纯洁晶莹的审美感受。人们在玻璃装饰工艺中利用其材料特性,形成了丰富的工艺手段,套料工艺、热熔工艺、吹制工艺、灯工工艺、窑制工艺等。同时玻璃材料的颜色特性也赋予它丰富的色彩,玻璃在烧制过程中颜色流动的不确定性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传统的玻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附于器物,形态受功能的制约,随着人们对玻璃材料的认识改变,现在玻璃不仅仅是功能的制品,更是一种艺术体现的载体。

不同的功能需求扩展玻璃造型和装饰的更大可能性,但是根据地域的差异和时代的变迁玻璃的装饰工艺也有所差异。我们先从古埃及的玻璃说起,尽管最早的玻璃可能在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制造,但是考古发现真正可以确定时间的最早玻璃器是在古埃及发现,埃及人在公元前约五千年前就用玻璃质的溶液在陶器上装饰。玻璃器皿的出现要晚于玻璃首饰,在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是人类历史上运用玻璃材质制作生活用品的时期。玻璃器皿的工艺最早是使用“砂核法”,即将罐中融化的溶液围绕在以铁棒为柄外着沙土的芯核,在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玻璃料形成之字或羽毛形状的装饰,冷却后掏去砂核,这个工艺延续使用了将近两千年。因为古埃及的王室贵族非常喜欢玻璃制品,这就促进的玻璃的发展,玻璃因为具有稀少和美丽的颜色而被宠爱,在新王国时期的玻璃颜色起初只有蓝色和绿色,后来又逐渐增加白色黄色红色灯色彩,但是较为常使用的是蓝色,因为蓝色比较稳定。在埃及玻璃工艺制作中最具代表性的装饰图案是波状纹,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们视觉上的强大冲击力,赋予形象奇特的装饰充分表现埃及人的智慧创造,古埃及的精美玻璃制品反映了人们在成功掌握制陶技术以后,又探索不同材料不同制作工艺的结果,这是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和进步,也为今后玻璃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基础。

古罗马的玻璃是从埃及引进和传入的,那时候的罗马帝国属于全盛时期,埃及艺人在罗马建立玻璃工厂,古罗马的玻璃工艺非常发达,他们继续使用古埃及玻璃浇铸法制作,另外开始使用模具,在工艺上也日趋多样化,如模具成型、吹制、吹模、切割、缠丝、镀金和包金等,特别是吹制玻璃的发现和使用时这一时期革命性的创举,这一时期的玻璃器皿的装饰也日趋奢华,展现的令人惊异的技术。

古罗马的玻璃工艺中的镂雕技术也运用广泛,很多玻璃制品是把一个玻璃瓶镂空成笼形灯罩。这种技术在当时是拍案叫绝的,可惜的是,现在这种技术没能流传下来,也很少有人知道了,这是玻璃工艺史上的一大遗憾。古罗马时期的玻璃色彩技术也掌握的非常突出,黄金和玻璃的结合是罗马时期最高技术水平。到了五世纪以后,罗马的玻璃工艺逐渐衰退,随着贸易的发展,以威尼斯代表的意大利玻璃艺术发展起来,威尼斯玻璃制作由于其造型样式别致,风格独特,再加上对外贸易的发达所以很快在全球畅销和传播。威尼斯的玻璃制品主要是以珐琅彩绘式的玻璃器为特点,然后加上彩绘涂金上釉等方式,他的主题题材主要是古代神话、寓言故事、肖像以及罗马式装饰花纹为主。威尼斯玻璃工艺制作的最大成就就是开始使用的技术要求很难的吹制玻璃,这种工艺使得玻璃本身材料的透明和本性表现,还有就是古罗马时候就开始使用的繁花工艺手法在威尼斯的玻璃装饰中也有很大的发展,并且创作出了仿玛瑙玻璃,另外威尼斯的玻璃还在用了再后玻璃中央嵌入金叶片的制作手法,此时的玻璃刻花工艺也开始兴起。威尼斯玻璃艺术的发展促进了今后中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玻璃的兴起和发展。

1851年英国伦敦的水晶宫博览会对于玻璃艺术在内的装饰设计都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经过水晶宫博览会设计师和艺术家对手工艺和机械生产的产品都产生了深刻的思考。玻璃作为水晶宫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让玻璃的装饰走进了公共场所,玻璃七品的形态也表现出了自由舒展流畅美观的形式,刺激一大批的玻璃艺术家的产生。如法国的玻璃艺术家加来和美国的玻璃艺术大师蒂法尼都是以玻璃等为题材设计的玻璃艺术家,加来几乎就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同义词。套色玻璃器皿是加莱玻璃艺术是上的最大成就,他在雕刻的基础上还采用了新的酸腐蚀技术进行抛光打磨,这两种技术加起来使得玻璃作品便面产生凹凸不平的变化,而其透明特性又使得玻璃器产生厚薄不同色彩迥异的效果。因为加莱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他对自然的热爱是他的主要设计创作灵感,他并尝试在玻璃上获得油画的诗情画意的玻璃视觉效果。

美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蒂法尼,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玻璃创作的技术,形成了自己的“FAVRILE”花瓶系列,这些系列有孔雀、水仙、晨曦、玛瑙等,蒂法尼主要的是玻璃材料本身的特性表现,重视以材料为基础的工艺设计并以此为基础表现时代的审美。芬兰人对玻璃这种材料变现非常青睐和重视,芬兰的玻璃制作主要有色彩玻璃、挤压玻璃、玻璃艺术品和玻璃装饰品等。芬兰出现了一大批的玻璃艺术家,最著名的就是阿尔托,并且他设计的蓝甘叶花瓶也是芬兰玻璃艺术的代表。

回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玻璃艺术主要表现使用的需要而设计,到了1962年美国的利特顿打破了这一局面,他倡导玻璃的艺术表现,用玻璃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观点,打破了传统的玻璃设计观念,制作手段和工艺也逐渐多样化。利特顿还发动了玻璃艺术工作室运动,这是玻璃艺术史上的一次改革,尽管这个运动把传统和现代玻璃画了一个鸿沟,但是现代玻璃艺术的发展还是传统工艺的继承,是古材料迎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设计。

参考文献:

新艺术与古艺术特点范文第3篇

严格地说,虞弘死于隋朝,入葬时的开皇十三年距离北齐灭亡已有15年,然而他59年的人生岁月有接近一半时间生活在北齐统治下的晋阳。进入隋朝之后,初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很大程度上依然延续了北朝晚期的特点;尽管虞弘墓中并没有出土壁画,但是这具内外布满精美浮雕的汉白玉石椁同样可以归入平面艺术的范畴。无论如何,我们无法忽略这样一件艺术和历史价值都极为重要的文物,它对于我们理解北朝晚期的艺术风貌极为重要。

1999年7月,王郭村村民修整村南边的土路时,在距路面十几厘米处触到了巨大的石板,挖开后发现了一座墓顶已被破坏的砖室墓,墓志显示:墓主人是隋朝的仪同大将军、广兴县开国伯虞弘。根据墓志透露的信息,我们知道虞弘的祖先来自中亚的鱼国,因此采用虞姓。父辈时向东迁徙至柔然,虞弘出生于北魏灭亡的534年,13岁时就作为柔然国的使者出使波斯,并在中亚地区广泛旅行,到过安息(伊朗东部)和吐谷浑(今青海甘肃一带),18岁时,他回到柔然,旋即再次作为使者被派往刚刚建立的北齐,来到晋阳。两年后,柔然被突厥所灭,虞弘从此留在北齐出任武官,且一路升迁,北周灭齐后,他又在北周政权里担任并州地区的“检校萨保府”一职。入隋以后,虞弘继续担任统治太原地区的军事将领,59岁逝世。

可以看出,虞弘与我们已经考察过的所有太原北朝墓主人都不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外国人”。

除了墓志提供的线索,还有科学证据:2006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古DNA实验室对虞弘夫妇遗骨做了分析检测,结果显示,虞弘的DNA属于西部欧亚大陆特有的U5单倍型类群,主要分布在今塔吉克斯坦和新疆喀什地区。墓志与考古结果互相印证,说明虞弘的故乡正是当时粟特人聚居的地区,这也同时解释了他来到晋阳之后长期出任的官职:检校萨保府――这是一个统领本地粟特人及其宗教事务的官职。粟特人以善于经商闻名于丝路沿线诸国,并崇信波斯拜火教,北朝时期,他们大量入华,既带来了新奇物产、风靡一时的祆教,也催生了对其进行专门管理的官职。

萨保通常由粟特人或与之有渊源的人士担任,他们的墓葬近年来不断在北周和北齐故地发现,其中大多数都出土了带有华丽浮雕的房屋形石椁和石棺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汉唐墓葬艺术的学者郑岩教授认为,北朝墓葬中开始出现的房屋形石椁在形制上借鉴了汉地早期地上墓祠的建筑形式。而粟特萨保的石椁浮雕又表现了源自故乡的信仰内容,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墓葬艺术。

新艺术与古艺术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工业化 手工艺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077-03

现代设计萌芽于19世纪中期。如果将现代设计视作一株植物,那么植物的种子必然包含着这株生命日后成长的全部可能性。从萌芽到破土而出,再到成长为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然而,在惊叹于生命形态的变幻之余,更应去仔细回顾那颗神奇而伟大的种子,因为那里包含着这株植物最为重要的生命密码。

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又称“工艺美术运动”,在设计史中被视为工业设计的萌芽。这粒“种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生长,经历了新艺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阶段,业已长成今时今日的面貌。在发展的百年历程之中,设计一直按照“否定之否定”的客观规律徐徐演进,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设计风潮。每场设计运动、每种设计风格都在试图否定和修正着前者。然而,这种类似于生物进化式的推进却使得他们在否定前者的同时,自己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前者某种程度上的延续。在原始萌芽时期所包含的许多元素、矛盾、属性都成为了这个生命体的固有特征被保留和遗传下来。若将设计视作大海,那么在这片看似平静流淌的水面之下,无时无刻不在涌动着暗流。然而,激荡起汹涌波涛的始终是那些与生俱来的“不平静”。如果说“存在即合理”,那么“发展就反证了种种不合理或不够合理的存在”。正是这些“不合理”及“不够合理”的矛盾体共同构成了设计的历史与现状。当这些矛盾第一次被正视,和被试图解决时,设计便孕育了崭新发展的可能。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世界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第一个有广泛影响的设计运动,也是欧洲艺术设计理论的源头。它采用自然主义装饰风格,推崇中世纪哥特样式,融入东方艺术的特点,散发出质朴清新的意味。它反对机械生产、反对华而不实,推崇艺术与手工艺相结合的诚恳设计。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堪称现代设计的启蒙,有着极其重要的、开创性的意义。

从内涵上来说,被制造出来的物品必然会涉及到“功能”的实用性层面和“审美”的艺术性层面,因此,必须找到相应的途径来完成“美”与“制造”的任务。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第一次正视了这个问题,并明确提出“美与技术结合”的主张,要求打破艺术与手工艺之间的界线,主张艺术家投身设计实践,使设计免于工业化的粗陋。暂且不论其主张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单其开创意义就不容小视。它以自己的方式勇敢地迈出了现代设计的第一步。从此,关于装饰、艺术、设计、风格、功能、审美、手工艺、工业化等问题的讨论,便贯穿于现代设计的始终,成为现代设计关注的主题。

从现代设计萌芽产生的客观原因来说,生产力的变革是现代设计产生的根本动因。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在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担当了重要角色,成为推动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18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完成,工业生产便以不可遏制之势到来,从本质上促使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产生和现代设计发轫。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说实用艺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设计的诞生,那么,艺术存在了如此之久,且早前就有应用于手工业生产的传统,却未能在更早时间里促成现代设计的产生,究其原因还在于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这也成为现代设计萌芽的核心。由此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设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18世纪中叶,英国珍尼纺纱机的诞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端。紧接着,蒸汽机的轰鸣作响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这场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它促使钢铁、塑料等新材料,煤、电、石油等新能源的产生;机器开始代替手工生产方式,诸多改变也同时带来某些社会情绪上的恐慌……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反作用于设计:第一、工业革命创造出生产力的奇迹,预示着机器将取代人类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手工劳动。然而,技术产生之初的种种缺陷也暴露无疑,工业产品的形态不堪入目,“水晶宫”中的展品在变革者眼中成为“粗制滥造”的佐证。第二,机械化生产对手工业造成残酷冲击,使得怀旧复古的情绪日益高涨,机器所带来的恐慌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民众的不满,引发出大量的社会问题。第三、机器生产分解了原来手工艺时期的生产过程,逐渐将制造环节与设计环节相分离。然而,就当时的客观情况来说,一方面,由于条件的约束,最初的工业生产水平尚无法承担制造“精品”的职能。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在对博览会的赞扬声中,一些人却对展品的简陋拙劣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们怀念制作精良的手工艺产品,于是把罪责归于刚刚兴起的机器生产,将工业化等同于粗制滥造。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与设计分离之后,设计的职能需由谁承担?这个现实问题也悬而未决。新的生产方式呼唤着与之相应的设计形态处理手段。可此时的艺术正处于极端的自恋之中,难以自拔。现代设计必须正视以上两方面的内容,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工艺美术运动恰逢其时地阐明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即运动的核心理念――倡导将艺术与手工生产相结合。莫里斯、拉斯金等运动先驱者们之所以会发出这般呼吁,是因为当时艺术存在着严重的贵族化倾向,这种倾向一方面来自于艺术的天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商业因素的介入,客观上促使艺术家不得不为了自身及行业的生存发展,有意迎合少数权贵的品味与喜好。与此同时,除了贵族化的倾向使艺术逐渐脱离民众显得盛气凌人之外,艺术本身的某种势头也日渐暴露出来,这种苗头存在于艺术的体内。“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便第一次学会了自命不凡而成为有负使命之人。艺术家决不肯屈膝仅仅成为一个手艺人。当有人问米开朗基罗,他在美弟奇祠堂里为一位生前有胡子的美弟奇氏所做的肖像为什么没有胡子时,他回答说:再过一千年以后,谁还想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可见,艺术家们鄙视实用和民众,艺术的地位已越升越高,脱离于时代生活,与普罗大众产生了隔膜。“为艺术而艺术”、“为艺术家而艺术”成为当时盛行的风潮。这种局面完全异于历史曾出现过的状况:在中世纪,艺术家被公认为“手艺人”,他们以把任何“委托”尽力做到最美为豪。那时侯,美术和手工艺之间的区别极为模糊,甚至在早期,各种手工艺之间也鲜有所谓界限的分隔。但这并未妨碍中世纪工艺美术发展的蓬勃态势,此种繁荣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基督教的影响。众所周知,基督本身便作为木匠的儿子而被抚养,因此在基督教作为统治意识形态的中世纪,手工劳动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尊重。这也就促使了中世纪手工艺的和谐发展。中世纪的“成功经验”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变革者们的参照。

从现代设计萌芽产生的主观原因来说,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渐产生,资产阶级在完成最初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聚敛了大量实力与财富,为了谋求进一步发展,他们需要更多的产品和公共建筑。然而,事实上工艺美术运动并未解决这一问题,反而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依靠工业生产来满足“量”的需求,从反方向为现代设计提出了“应如何实现为大众而设计”的课题。如果说工艺美术运动是孕育着现代设计的种子,那么资产阶级的壮大则是一种促进成长的基因。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明确地表达出为“多数人”而设计的主张,这种观念与现代设计的诸多思想高度一致,显示出积极而伟大的意义。

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诸多主张有着自相矛盾之处,需要我们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虽然,这种局限性在客观上使其没有可能成为主导设计发展的风格,但正是基于这种种局限,才得以进一步引发现代设计对于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首先,运动明确反对工业化、否定机械文明,而试图通过倡导回复手工艺传统来解决全部的问题,实现社会理想。虽然这种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实质上是一种企图用历史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张,但工艺美术运动第一次正视了“面对工业化我们应如何去做”,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以“美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要求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虽然这种主张有着天生的局限性,为大众而设计的理想最终也没能实现。但是,其意义恰恰正在于这种并不成功的探索。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将“往回看”的道路堵死,说服现代设计应该放弃逃避的念头,惟有顺应历史,才能实现发展。运动中所倡导的实用艺术等主张正是现代设计观念的雏形,客观上孕育了现代设计的种子,初露头角的设计行业正从这里悄悄启程。

其次,它认为“艺术不是为少数人的,而是为所有人的”,主张为大众而设计,但却又明确反对工业化。实际上,二者构成了矛盾。举例来说,莫里斯工场生产的产品功能优良、造型美观,但手工艺生产致使成本增加、价格昂贵、数量有限,并没能为所有人服务。工艺美术运动复活的是艺术的手工艺,而不是工业艺术。虽然它回到中世纪的主张是一种倒退,但它复活手工艺的工作却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复活中所寄托的民主意愿更是难能可贵,它代表了新兴阶级的主张,这也成为现代设计所要追逐的核心精神。同时,对于精致合理设计的推崇,以及对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对现代设计仍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

再次,它过分强调装饰的作用,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无法为平民百姓所使用。但它明确地反对维多利亚般的矫饰,一扫矫揉造作的繁琐之风,在现代设计风格上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将源于自然的简洁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设计基础。这场运动并未垄断一切风格,而允许了多种风格并存。它主张“师自然”,倡导设计采用中世纪的纯朴风格,吸收东方的装饰语言,这完全与历史复古大异其趣,以难能可贵的设计探索,创造出有声有色的新风格,表现出一种“出世的理想主义情感”。这种种探索都在为日后的现代设计发展铺路。此后,在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感召之下,欧洲掀起了一场规模更为宏大、影响更加广泛,变革程度更深的新艺术运动,促使现代设计更加坚实地迈出了一大步。

诚然,工艺美术运动所提出的解决之道的确存在着诸多先天不足:它只会从历史中找寻参照,胆怯于除旧布新;它反对工业化的主张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它过分强调装饰,增加生产成本,运动的结果与民主的初衷向左;它过于理想化,成为不切实际的乌托邦……然而,正是因为“艺术”和“手工艺”紧密结合的改良方法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身处窘境,反而从客观上激化了矛盾,促进了崭新意义上的现代设计的发展。“艺术”和“手工艺”注定不能完成所有的重任,而只有当与工业化相结合之时,现代设计才得以自由驰骋。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使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英国最早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这场运动将设计视为更加广泛的社会问题:渗透着功能与审美的思考,寄托着民主改革的理想,充满了“为多数人而设计”的关怀精神,主张设计上的诚实诚恳,反对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功能主义的某些思想初露端倪。工艺美术运动存在的先天不足和内在矛盾性使其无法成为改革方向的主流。莫里斯和拉斯金的后来者们在实践中渐渐认识到了工业化是不可扭转的趋势,只可顺应,不能逃避。莫里斯本人也在晚年时有所察觉,最终不得不承认“艺术和手工艺的廉价几乎是作不到的”,并倡导“应该试着变成‘机器的主人’,使机器成为改进我们生活条件的一种工具。”但这些探索与经验均成为现代设计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提出“现代设计的真正先驱者是那些从一开始就主张机器艺术的人。”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对于工业化与设计等问题的最初思考,以及这场爆发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共同构成了现代设计的萌芽,都应被视为现代设计的先驱。现代设计的巨匠和大师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思想的启发,一次次提出关于这个深刻命题的种种思考,推动着现代设计的蓬勃发展。实践使他们渐渐意识到“机器造成的许多令人不如意的事情,责任并不在于机器,而在于设计者”。工业革命的爆发标志着西方手工艺设计开始向现代艺术设计转型,这一转型过程大约延续了一个半世纪,期间经历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及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运动等几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产生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明确倡导工业化生产,虽然其观点与工艺美术运动的主张看似大相径庭,但无可否认,他们确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有着不可分割的深刻联系,也同样寄托着变革社会的理想。设计的发展历程再次证明:19世纪中后期盛行于英美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基石,是艺术设计走向近代化迈出的第一步。艺术家们将前辈设计改革者的理想付诸现实,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设计的伟大先驱。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唤醒了人们对于设计的重视,初步探索了艺术与生产的结合方式,在艺术设计的伦理道德观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前瞻性工作。这场运动开启了现代设计的大门,并对现代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堪称现代设计的启蒙。

由此,不难相见,眼前的参天大树原是由那颗19世纪的种子初长成。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英).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

[2]汉斯•维尔纳•格茨(德),王亚平(译).欧洲中世纪生活.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新艺术与古艺术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注释)

唯美主义插画(Aesthetic llustration):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现代插画中,特别是幻想题材的一部分插画,其所具备的唯美主义特征,使之可以称为“唯美主义插画”。

现代插画随着其服务方向的扩展,从单纯的书籍、杂志、报纸到动画、电影、产品包装等等,它的表现题材和绘画内容也有了更丰富的变化。然而对于唯美主义、幻想题材的这一类型插画来说,它的表现虽然不同于传统艺术,但其演变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时期的绘画形式,包括新古典主义艺术、唯美主义、印象派艺术等等,这些古代艺术在所表现的题材、绘画的技法等方面,都对当代幻想插画家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当今幻想插画的形成,是这些古代艺术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最终产物。

下面,我们先通过几个方面来比较19世纪古代绘画艺术和现代插画艺术,从而了解一下它们的演变关系。

从“古典主义宗教人文绘画”――“拉斐尔前派与英国惟美主义艺术”――“新艺术风格”――“20世纪初美国插图的黄金时代”――“当代幻想主义写实插画”

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幻想主义艺术发生发展的一些基本的脉络,当然这个变化本身是更加复杂的,远不是一条线可以表现其全貌,但是我们可以从“创作题材”“创作技法”以及“创作内容”这三个方面来看看这种延续和发展的相似性。

绘画题材的相似性演变

19世纪中期,对古典神话人物的描绘一直深受画家的喜爱,这个时代的画家都擅长通过神话故事及传说里面的女性来表现他们对绘画的理解和美的感受。在幻想插画创作中,进行古典神话选材的画家就更是比比皆是了。

丽达与天鹅,就是深受古典画家和插画家所喜欢的一个题材,它讲述了众神之王宙斯醉心于丽达的美丽,并趁她在树林间的河水中沐浴时,化为天鹅来到她身边,使其致孕的故事。从达・芬奇开始,这个故事已经被无数的画家所演绎过,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的表现形式,生动而丰富地体现了西方绘画艺术演进的轨迹。

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画派最著名的画家弗雷德里克・莱顿,在英国绘画史上享誉极高。他非常热衷于古代神话、圣经的题材,追求恬静、和谐、典雅的样式。其所绘的《侍女》,其创作的内容也是丽达与天鹅。

美国最著名的科幻插画大师鲍里斯・瓦莱约的作品里也充斥着各种神话人物,他使用着被喻为“梦幻照片”的画笔,描绘着那些超写实主义的虚幻角色、生物和逼真的幻境。他也描绘过《丽达与天鹅》。

鲍里斯所描绘的另一副神话题材作品――《潘多拉》,讲述的是宙斯创造潘多拉来摧毁人类以报复普罗米修斯,并给潘多拉一件施祸于人的礼物。潘多拉打开魔盒,疾病,灾祸,嫉妒,贪婪……来到了人间,而把希望这件唯一美好的礼物关在盒子里。

这个故事在英国新古典主义与拉斐尔前派画家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的作品中也被描绘过。沃特豪斯向来以用鲜明色彩和神秘的画风描绘古典神话与传说中的女性人物而闻名于世。沃特豪斯也描绘过《潘多拉》。

可见,古典神话题材从古至今,一直延续,它为当代的幻想插画家提供了许多的灵感。

而卡通则是传统神话故事与现代思想结合的一种“现代神话”。大量的卡通创作者在原始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做出大胆的,富于想象力的改动,融合进现代的价值取向,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一种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卡通作品EVA(新世纪福音战士),它正是凭借其革命性的强烈意识流手法,大量宗教、哲学意象的运用,使得它在日本掀起被称为“社会现象”程度的巨大回响与冲击,并成为日本动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比如古犹太传说中所提及的莉莉斯(Lilith),圣经中没有明确提及她的来源及本质,只是提及其为夜之魔女。她是在上帝创造亚当后,又为其创造的伴侣。然而莉莉斯与亚当在“某些方面”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便离开了亚当,出走到红海边并于恶魔结合,生下恶魔的后代。在EVA的动画中,人类就被设定为莉莉斯之卵――黑之月的后代,使徒就是亚当――白之月的后代作品。作品中的主要矛盾就是亚当的后裔使徒和莉莉斯的后裔人类这两大种族的生存斗争。

还有动画中所出现的朗基努斯之枪(Spear of Longinus)。圣经中对它的记载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的这天是十三号(星期五),犹太人要求将他的身体搬离十字架,为了证实耶稣是否真的死了,一名叫做朗基努斯的士兵用一枝长枪刺入他的身体,这正吻合了旧约中的预言,这根枪因为是用来证实耶稣是否有死去和染有耶稣鲜血的关系,便成为宗教的圣物朗基努斯之枪,后世有人称它为命运之枪。而在动画中,长枪是可以贯穿绝对领域的武器,有一把原版,量产机还持有复制版。在EVA原始剧本中被设定为地球上第二文明为了对抗第一文明的生物武器eva而制造的唯一对其有效的武器。

动画中女主角凌波丽曾用朗基奴斯之枪破坏掉鸟天使的A.T.领域,阻止了它的精神攻击。这就是古代传说题材在今天卡通创作中的巧妙运用的一个典型。读者既可以在这样的作品里找到一种可以被理解的文化延续性,又能从中体验出更多的现代思维与多元化的文化取向价值。

绘画技法的相似性演变

绘画技法是很多当代插画家对大师们学习和借鉴的最主要的内容。他们研究古代大师们的绘画过程,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从中学习,并影响着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

麦克斯菲尔德・派黎思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插画家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时,几乎每4个美国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在他们的墙上挂着他的画作,可谓是家喻户晓。然而对派黎思创造力的主要影响却是来自于弗雷德里克・莱顿勋爵,包括莱顿传奇式的生活方式和艺术作品。莱顿认为,“在一系列条件中,最主要的应该留给纯艺术质量,而不是给艺术家强加任何形式,并且每一种形式必须服从他正实施着的设计理念。”派黎思赞同莱顿关于任何形式必须使整体设计得以平衡的见解,并将这种思想体现于自己的作品中。

《炽热的六月》是莱顿广受认可的一副画作,画中的女子是一位著名女演员,由他最喜欢的多萝西・迪恩的模特儿担当,之后,这位模特也一直在为莱顿作画中的模特。莱顿这种艺术家别

样的生活同样的也吸引了派黎思。

在《睡美人》中,派黎思也同样使用了他的终身伴侣苏珊・卢茵作模特儿,苏珊在画中的姿势与莱顿在《炽热的六月》中的模特儿几近相同。

同样的例子还有美国著名奇幻大师唐纳托,他的作品有着对人物皮肤质感的出色表现以及丰富的画面语言表达能力。他凭借个人强大的构图细节把握能力,使他的画充满了对大气与自然景观的思考,而且他的人物肌肉、骨骼十分切合实际。(然而唐纳托的这些绘画技法足很好的传承自佛兰德斯古典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鲁本斯的绘画具有着巴洛克艺术的壮丽风格,其绘画技巧几近完美,特别是他在肖像绘画里表现了脉搏在热烈地跳动、目光中充满了生命力、富有弹性的皮肤的栩栩如生的人物。

这种技法上的学习与借鉴,无疑为当代幻想插画家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财富,插画的蓬勃发展正是这种绘面传承所出现的结果。

绘画内容的相似性演变

现代插画家,很多在进行创作时,都会吸取和参考19世纪这一年代的绘画优点,如构图,风格、画面内容等等,这样创作的动机是不言而喻的,很直截了当地表现了当代的插画艺术家对于“古代老师”们的一种深深的敬意。相同的,作品中女性人物占了画面大部分的空间,成为画的中心,并且左侧的机器小孩和阳伞,女子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得到了平衡的作用。不仅如此,画面中女性长裙的飘动和褶皱处理都与原作非常的相似。但模仿的同时,画者又融入了自己的特性。

像这种模仿古代绘画作品,学习其画面特点来进行创作的现象,在今天的插画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例子,比如我们在很多插画中可以看到的所谓“穆夏风格”。阿尔丰斯・穆夏是18世纪“新艺术”风格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师,他的作品吸收了日本木刻对外形和轮廓线优雅的刻画,拜占庭艺术华美的色彩和几何装饰效果,以及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细致而富于肉感的描绘。他用感性化的装饰性线条、简洁的轮廓线和明快的水彩效果创造了被称为“穆夏风格”的人物形象,正是这种强烈的装饰效果吸引着很多插画家纷纷学习效仿。

这些绘画的模仿使得当代幻想插画家们,在融入了西方古典绘画特点之后,改进自身绘画特点,并不断地进步。

本篇通过对这些相似性的探讨,可以使作为当代幻想艺术创作者的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的来源”这个问题。从而使我们在学习,研究,以及创作理解上,能够到更高的层面来审视。使我们回到源头去体验一些本质的东西,毕竟那些已经被消化得差不多的技法和创作理念,是缺乏营养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劳伦斯・斯・卡特勒与朱迪・艾・戈・卡特勒,《派黎思作品精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

[2]王受之.《美国插画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1日出版

相关期刊更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