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淡水水产养殖池塘养殖技术

淡水水产养殖池塘养殖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淡水水产养殖池塘养殖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淡水水产养殖池塘养殖技术

淡水水产养殖池塘养殖技术范文第1篇

一、品种简介

葛氏鲈塘鳢属鲈形目、 虎鱼亚目、塘鳢科,为小型淡水鱼类,俗称山胖头、沙姑鲈子、还阳鱼、老头鱼,广泛分布于黑龙江、图们江、松花江等水系。

葛氏鲈塘鳢生命力极强,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其一,极耐低氧,在极度缺氧的条件下也能生存。其二,越冬能力非常强,在寒冷的冬季,能潜伏于水底泥土中处于冬眠状态,几乎停止活动,而在水较浅的泡沼中,即使冰层冻到底也能安全越冬,而且越冬几乎不消耗体能,不降低体重。因此,葛氏鲈塘鳢非常适合在具有漫长严寒冬季的北方地区养殖。其三,葛氏鲈塘鳢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冻不死。在浅水的泡塘,当冬季来临、其生存的水体全部结冰时,有的葛氏鲈塘鳢会故意将身体冻在冰里,待到冰慢慢融化后再活过来,故被誉为“还阳鱼”。葛氏鲈塘鳢的这种特性是其他鱼类无法比拟的,对其将来进行产业化开发,活鱼保存,确保一年四季都有活鱼上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养殖前景

葛氏鲈塘鳢为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口感独特、肌间刺少、富有营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在酒店或家中,葛氏鲈塘鳢常被人们以酱焖或油炸的方式加工后食用,并已成为各大酒店和饭庄招揽客人的特色菜。

当前,市场上的葛氏鲈塘鳢商品鱼大部分都来自于人工捕捞。由于其市场前景非常看好,人们加大了对其捕捞力度,再加上近些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葛氏鲈塘鳢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自然资源日趋减少,这就使葛氏鲈塘鳢的价格快速上涨,市场价格现已涨至80元/千克左右,并且供不应求。因此,投资葛氏鲈塘鳢养殖业将大有前途。

三、养殖技术

葛氏鲈塘鳢具有很强的抗逆性,耐低氧,耐低温,对水深要求不高。天然水域内的昆虫幼虫、小的鱼虾、甚至鱼卵都可作为饵料;人工养殖条件下,将动物内脏、畜禽加工的下脚料和鲜杂鱼配以豆饼、玉米粉加工成饲料,可替代天然饵料。在养殖方式上,既可采用池塘主养,也可利用葛氏鲈塘鳢的底栖和摄食习性与传统鱼类混养,从而提高饲料和水体的利用率。

1. 池塘主养

①池塘条件。对池塘条件无严格的要求,一般的水产养殖池塘均可,塘口面积1~10亩,平均水深在1.0~2.5米之间,底泥厚度以不超过20厘米为宜。池塘之间互不相通,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②清塘消毒。在鱼苗放养前15天左右彻底清塘消毒。清塘最好用干法清塘,即池塘平均水深在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80~10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清塘2天后,将池水注到70厘米深左右,注水要经过密眼网过滤,谨防敌害生物等进入,然后往池中投入发酵好的粪肥250千克/亩左右,以培肥水质。

③鱼种放养。在消毒10天后,每亩投放白鲢鱼种(规格为150~200克/尾)20~30千克,作为搭养的上层鱼,以调控水质。然后每亩投放葛氏鲈塘鳢鱼种100千克左右(规格30克/尾左右)。鱼种可以自己培育,也可以购买。

④饲料喂养。可在池塘南岸浅水处搭设饵料台,一般10亩以内的池塘设置1个饵料台即可。鱼种入塘

转贴于

后,可将豆粕粉、玉米粉、鱼粉及绞碎的杂鱼、畜禽下脚料等混合成团,在饵料台旁投喂。每天投喂两次,早晨1次、傍晚1次,傍晚投饵量较大(以次日清晨吃完为度)。

⑤日常管理。坚持每天巡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巡塘做好防逃和防病工作的同时,每7~10天随机取样20~30尾,根据取样情况调整饲料投喂量和投喂次数。高温季节开启增氧机增氧,以防缺氧浮头。

淡水水产养殖池塘养殖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淡水鱼;养殖;水温变化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3-105-02

我国是世界上淡水水面面积较多的国家之一,总面积约为2 000万hm2,其中可供鱼类养殖的面积约占1/3。我国的水产品消费中,鱼类占50%以上;在消费的鱼类产品中,消费量超过200万t的有鲢鱼、鳙鱼、鲤鱼、鲫鱼和草鱼,这5类大宗淡水鱼占淡水鱼消费量的70%以上[2]。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养鱼先养水,良好的水质环境是实现水产养殖高产、高效的重要环节之一[1]。而适宜的水温不仅是鱼类自身生长、繁殖及抵抗疾病等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水温在水产养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因此,了解水温变化规律及其对大宗淡水鱼水产养殖的影响,对指导淡水鱼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1 淡水鱼养殖水体夏季水温规律

夏季水体温差变化较小,水体温度受当日及前5d气温的影响较大。邓爱娟[4]等研究发现,对当日平均水温预报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前1d的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其次是当日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且表层水温日变化大于深层水温日变化,深层水温更趋于稳定,浅层水温较深层更易受到当日的气温影响,深层水温则更易受前1d气温影响,体现了深层水温变化存在相对滞后性。马建波等[1]研究发现,水体昼夜温差较小,水深0.5~2.0m温度差小于5℃,白天随着气温的升高,水温逐渐上升,并在气温达到最高点后约1h,水体温度达到最高值,说明当日水体温度升高相对气温存在滞后性。

2 水温对淡水鱼的生理生长的直接影响分析

水体温度是水生生物环境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3]。淡水鱼类是冷血动物,其体温及一系列生理活动均与水温的高低有密切关系[5]。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体温,并对其生存和生长产生影响。各种鱼类都有其自身生长的最适温度及适温范围,我国南、北方的主要大宗淡水鱼类有鲤、鲢、鳙、鲫,其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生长水温为(24±4)℃,产卵适宜水温18~30℃,最适温度为(25±3)℃。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可以加快鱼类的代谢强度,增加鱼类的摄食量,加快生长。上述鱼类在水温低于15℃和高于32℃时食欲降低,生长缓慢,水温低于10℃时,摄食量急剧减少,低于5℃停止摄食[6]。

淡水鱼的不同生长阶段,其生长速度不同,在不同水域(水温)生长速度也不同。性成熟前,生长最快,水温高,性成熟早,生长速度提前减慢。因南方水温高,铒料生物丰富,淡水鱼生长期长,长江、珠江种群生长优于黑龙江,但珠江水温高,性成熟早,生长速度提前减慢,故长江种群>珠江种群>黑龙江种群[7]。

因此,采用水积温结合鱼类的生理习性,可判别各地热量资源对鱼类生长的适用性,有利于实现鱼类的快速生长及较高的经济效益。

3 水温对淡水鱼的间接影响分析

3.1 水温对水体中溶解氧、pH及氨态氮等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水体中溶解氧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溶量均与水温有关[6,8]。夏季水温升高,鱼类新陈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大,由于浮游生物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水中溶解氧也随之发生变化,晴天较阴天含氧量高,白天较夜晚含氧量高,晴天下午含氧量最高,黎明前含氧量最低,当水中溶解氧量低至0.3mg/L,鱼类即开始死亡。因此,夏季应特别注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可采用增氧设备增氧,使水中溶解氧量保持在4mg/L左右。另外,水温还是影响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子[8]。温度较高有利于水中植物及浮游生物生长,而水中pH变化主要由水中CO2的含量变化引起,白天植物及浮游生物在光合作用下消耗CO2的速度大于鱼类等生物因呼吸产生的CO2的速度,pH值上升,晚间光合作用停止,CO2含量快速上升,pH值随之下降。含氮有机物分解,水生生物(包括鱼类)代谢以及反硝化细菌还原可以产生水中氨态氮,水中氨态氮含量与pH及水温成正相关关系,氨易溶于水,并对鱼类有毒害作用。因此,夏季高温时可以采取降低养殖密度、减少饲料喂养次数以及换水等方法,对水中的氨态氮加以控制。

3.2 水温对鱼类感染疾病的影响 夏季由于水温高,水质较肥,水中病原体大量繁殖,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池水负载量大,可能会降低鱼类本身抗病能力,使其干扰病原菌[9]。进入高温季节后,淡水鱼类易发暴发性出血病,该病是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弧菌等细菌感染引起,水温持续在28℃以上最易暴发流行,感染早期鱼体体表各器官均出现轻度出血,严重感染时,鱼体体表严重充血。因此,必须做好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药物消毒、换水保持水体清洁;降低养殖密度;使用质量较好的饲料或适当减少饲料投喂;使用增氧机及时降低水体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含量[10]。

4 结语

综上所述,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投饵施肥多,最易导致水质变坏;同时水温高,寄生虫与致病菌大量滋生,易引起淡水鱼暴发性疾病的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对夏季淡水鱼养殖进行科学管理,包括水质状况的检测以及鱼类疾病的监控等,这是实现夏季淡水鱼养殖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马建波,蓝宗坚,李永锋,等.大宗淡水鱼夏季混养池塘水质理化因子的昼夜变化[J].河北渔业,2011,03:15-19.

[2]刘佳.我国淡水鱼产量将会持续增长[J].农业知识,2014,15:14.

[3]张志勇,张志伟,张曹进,等.江苏南部沿海养殖池塘水温时空变化规律研究[J].海洋通报,2010,06:674-677.

[4]邓爱娟,刘敏,刘志雄,等.洪湖地区养殖鱼塘春夏季水温变化及预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61-68.

[5]童裳亮.鱼类生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83-292.

[6]叶建生.养殖水环境因子对淡水鱼类的影响[J].渔业致富指南,2008,09:26-27.

[7]李思发,王瑞霞.长江、珠江水系鲢、镛的性成熟速度及其遗传分析[J].水产学报,1990,03:189-197.

[8]刘乃壮,郑美秀.淡水鱼类水温区划的气候生态探讨[J].水产学报,1991,01:9-16,26.

淡水水产养殖池塘养殖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极火虾;池塘养殖;越冬

中图分类号:S9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56

极火虾属匙指科、米虾属,是对台湾樱花虾进行选育改良得到的一种小型淡水观赏虾。原物种分布于中国台湾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山涧溪流中[1]。极火虾因通体红艳醒目、观赏性强、饲养简单,已成为草缸观赏水族中的新宠,是淡水观赏虾中销量最大的品种。

目前关于极火虾养殖、繁育的报道多在室内小型水族缸内进行[2-4],在户外池塘养殖少有报道。本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养殖与繁育实验,摸索出一套可行的户外池塘养殖技术。

1 苗种繁育

1.1 繁殖池要求

选择直径2m,深度0.5m的玻璃纤维缸或水泥池作为人工繁殖设备,以满足户外池塘养殖苗种需要。养殖用水可以选用自来水或井水,水深30~40cm。设置内循环过滤系统,循环水经过滤棉过滤后再流经多孔菌棒处理,维持水质稳定。池内投入金鱼藻、皇冠草、浮萍等水生植物,池底放置瓦片,既净化水质,又为极火虾提供一个近似天然的附着、栖息环境。池水保持22~27℃,pH6.5~7.5,氨氮≤0.10 mg/L,亚硝氮≤0.05mg/L,溶解氧≥3.0mg/L。增洒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制剂(50~100mL/m3),以便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环境。夏季繁殖设备可于室外进行,并适当遮阴防晒,防止水温过高(≤30℃),其它季节气温下降到18℃应移入室内,采用电加热棒控温。

1.2 亲虾选择

宜挑选体色红艳有光泽,游动弹跳有力、反应敏捷的中年虾为亲虾。雌亲虾抱卵量要大且饱满,体长在2.0cm左右,处于中年阶段。老年雌虾个头较大、甲壳较厚、色泽暗红光泽不足,虽抱卵,但不宜做亲虾。雌雄亲虾比例约为1/3。雄虾比雌虾体型细小,触须长、体色不够浓厚,不抱卵。亲虾密度控制在100尾/m2(以雌虾计)。

1.3 亲虾饲喂

宜人工和天然饲料搭配投喂。目前市场上尚未有针对极火虾人工配合饲料,可以用对虾0、1号料代替。但对虾饲料蛋白含量偏高,氮代谢废物产生量大,难于水质调控。自制饲料粗蛋白适宜含量应为30%~35%,动物和植物蛋白比例为1/3,并添加多维和磷酸二氢钙等营养成分,再添加益生菌制剂,制成直径1m以下颗粒。天然饵料可以用碎杂鱼糜、冰冻丰年虾,隔天投喂1次。每天早中晚投喂3次,每次投喂量以无剩余为宜。

1.4 水质管理

繁殖池水质优良、栖息环境稳定、保证营养是极火虾繁育的关键要素。水温应保持稳定,日波动幅度≤5℃。每周测定氨氮、亚硝氮1次,换水1次(1/3V)。要避免频繁换水,防止水温变动过大,干扰亲虾繁殖。因投饵过量造成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应加大换水量以恢复水质。

1.5 幼虾孵化与培育

抱卵亲虾引入繁殖池,在水质优良,营养充足,环境稳定的条件下,受精卵在亲虾腹部发育、孵化,15~20d即可在繁殖池内出现淡黄色半透明幼虾。一般一个半月左右每池可繁育出5000~10000尾幼虾。极火虾受精卵在18~30℃之间均可孵化,最佳温度为23~25℃。刚孵出的幼虾不宜马上捞出,可和亲虾一起饲养一段时间。出现幼虾后应适当增投少许小球藻粉、螺旋藻粉、对虾0号料、鱼糜料、冰冻丰年虫等。种苗期间水质管理不必作出调整。

2 池塘养成

2.1 池塘准备

水泥池、土池、覆膜防渗池等均可使用,要防止外水流入,杂鱼、杂虾混入,并增设防止蛙类侵入屏障。土池应平整、防渗,再垫覆5cm粗砂为好,同时注意清塘消毒,清灭杂鱼、杂虾。水泥池面积以30~50m2为宜,池深70~80cm,新池应作浸水除碱处理。覆膜防渗池塑膜应无毒无害。养殖用水可使用井水、河水、池塘水、自来水,新水引入时需用100目以上网袋过滤,池水水位保持30~40cm,池内宜栽植水草、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放置瓦片、石块等物为极火虾提供隐蔽、附着、栖息场所,减轻密度过大引起的紧张不适。在户外水温达到15℃即可将引苗入池。

2.2 池塘放苗

极火虾幼苗体长达0.5cm左右即可从繁殖池转入户外养成池,1m2放苗1000~2000尾,体长1cm以上时可调整到500~1000尾/m2。极火虾性情温和,无攻击性自残现象,种苗不足时也可分次放入。放苗时应注意水温差异,防止虾苗不适或死亡。

2.3 饲料管理

幼虾引入养成池后,可投喂粒经0.5~1.0mm自制配合饲料投喂,饲料应营养全面,蛋白含量控制30%~35%之间,也可用对虾0、1号料投喂,日饲喂量为池虾总体重的3%~5%,可早中晚各投喂1次,3次投喂量比例为1:1:2,极火虾有夜晚活跃摄食习性,可在晚12:00加投1次。极火虾个体较小,活动范围有限,投饵时应将饵料撒开,便于所有虾苗都能得到食物。每次投喂量要根据池底或投料台上的残留饵料多少决定,以投喂前观察到无饵料剩余时再投喂,严控投喂过量,引起氨氮和亚硝酸盐水平升高,恶化水质,抑制幼虾生长发育,甚至造成虾苗偷死。秋季季节,水温随气候下降,应酌量减少投喂,水温低于13℃可停喂或少喂,准备出售和越冬。

2.4 水质监控

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是投喂过量和缺氧。投喂过量易引起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导致极火虾生长发育抑制或偷死,氨氮和亚硝酸盐应每周监测1次。养殖池每周换水1次,每次1/4~1/3体积,换水后泼洒益生菌制剂(50mL/m3)。氨氮和亚硝酸盐过高应加大换水量,可使用生物改底制剂(如光合细菌、乳酸菌)或化学改底制剂(如过硫酸氢钾),使之降低到适宜的范围。

O火虾适应性强,较耐低氧,如密度放苗密度不大、池水不深可不用增氧,否则必须增氧,每10m2左右放置1个曝气头。每天巡池3次,尤其在闷热、阴雨等恶劣天气加强管理。

极火虾在pH6.0~8.5的环境中均可生长,甚至长期耐受9.3的pH值,但在pH6.5~7.5之间生长发育最快。养成池pH变化受水生植物活动的影响较大,应及时捞出多余水草,夏季阳关充足时应适当遮阴,降低光合作用。

2.5 商品虾出售

当极火虾体长达到1.8cm以上,体色红艳即可捕捞出售。一次出虾量较大使养成池密度减少,可放苗补足密度。深秋季节,极火虾不能全部售出,可在户外养殖池上搭建低温防护设施,进行越冬。

3 北方越冬维护

本实验室自从台湾引进极火虾,并在山东日照地区经过数年户外养殖驯化,发现,极火虾经抗冷训练可在4℃水温中安全越冬。

3.1 抗冷训练

抗冷训练可在养成池原位进行,池水随气温逐渐下降,极火虾在水温缓慢下降过程中逐渐激发耐受低温的生理机制,便可获得越冬机能。抗冷训练是一个渐变激发过程,尤其是从室内转入户外池塘养殖,切不可操之过急。

3.2 户外越冬

户外越冬池应选择向阳、避风、温暖地段,池上搭建塑料薄膜温棚。在养成池上搭建薄膜温棚即可改造为越冬池。池水深度维持在40cm。经抗冷训练的极火虾转入越冬池时,水温差别5℃以内,密度2000尾/m2左右,密度再大应适当增氧。每15d换水1次,每次1/4体积。越冬最低水温应在4℃以上,防止水面结冰。

4 注意事项

极火虾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以下问题,应加以防控:

极火虾养殖避免使用污染严重的河水池塘水。使用河水和池塘水应采用过滤和消毒措施。

极火虾为变异品种极易被敌害生物发现、捕食,因此,户外池塘养殖应注意防止野杂鱼、两栖类等敌害生物侵入,设置必要防护屏障。

极火虾对昆虫杀虫剂十分敏感,在极小剂量下可发生大面积死亡。户外养殖池如靠近蔬菜、果树种植区,应在喷洒农药时采用避护措施。

防止投饵过量引起氨氮或亚硝酸盐和硫化氢水平长期偏高导致生长发育停止或偷死。

避免水质环境条件不稳定,影响极火虾生长发育和苗种繁育。

防止同科杂虾混入、发生杂交而导致后代群体观赏性状退化。

参考文献

[1]远航.极火虾的世界[J].水族世界,2013(4):94-97.

[2]何伟亮,施振宁.极火虾的繁育及杂交试验[J].水族世界,2013(3):100-101,104,105.

[3]何伟亮,施振宁.小型观赏极火虾的繁育研究[J].2013(3):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