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生儿肺炎护理诊断

新生儿肺炎护理诊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生儿肺炎护理诊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生儿肺炎护理诊断

新生儿肺炎护理诊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病因;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1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48-02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可分为感染性肺炎和吸入性肺炎两种。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肺部和气管分泌物还不容易排出,造成呼吸道阻塞,阻塞通气和换气,从而造成新生儿肺炎的发生[1],因而必须找出新生儿肺炎的病因,并且进行围产期护理,以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为了探讨新生儿肺炎的病因和护理措施,本文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20例,男性64例,女性56例,日龄在1-28d之间,平均为(8.1±2.1)d,感染性肺炎48例,吸入性肺炎72例。

1.2临床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肺气肿、呼吸衰竭等。

1.3护理方法

1.3.1基础护理①维持新生儿合适的体温,将新生儿放置在恒温箱中,适当调节温度,使新生儿体温维持在36.5℃-37.2℃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②每天对患儿进行擦浴或沐浴,对患儿的脐部、口腔、眼部等进行护理,保持臀部清洁[2]。

1.3.2吸氧每两小时对患儿进行变化,防止患儿窒息,并且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对于呼吸困难的患儿进行吸氧治疗,采用鼻导管法,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0.5-1L,采用头罩法,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5-8L,对于呼吸衰竭的患儿采用呼吸机辅助吸氧。

1.3.3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由于新生儿肺炎病情变化较快,病情较为复杂,患儿反应能力比较低,因而要进行密切观察,观察患儿的体温、心电图、呼吸状况、精神状态等,防止出现呼吸衰竭、酸中毒等异常情况,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报告给医生,并且进行紧急处理。

1.3.4控制感染要定期对病房开窗通风,实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并且对新生儿的用品进行消毒,对医疗器械进行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1.3.5合理喂养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少量多餐的原则,既要保证奶量,维持新生儿所需的热量,又要防止新生儿胃膨胀后产生呕吐造成窒息。

2结果

2.1日龄与新生儿肺炎发病的关系120例患儿中在1周内发病72例,占60.0%,在1周后发病48例,占40.0%。

2.2围产期因素与新生儿肺炎发病的关系造成新生儿肺炎的围产期危险因素包括早产(35.0%)、宫内窘迫和羊水污染(26.7%)、胎膜早破(15.0%)、产程延长(13.3%),见表1。

2.3护理效果经过围产期积极护理,痊愈110例,痊愈率为91.7%,死亡10例,死亡率为8.3%。

3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3],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新生儿肺炎主要发病在出生后1周内,通过本研究发现,其病因主要为早产、宫内窘迫、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等围产期因素,因而要根据对新生儿进行围产期护理。

本研究中通过基础护理、吸氧、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控制感染和合理喂养等,在护理中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患儿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并采取措施改善患儿通气功能,控制感染。在进行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91.7%的患儿痊愈出院。

总之,造成新生儿肺炎的主要因素包括早产、宫内窘迫、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等围产期因素,因而要加强对新生儿肺炎患者的围产期护理,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淑萍.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新生儿肺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23):141-142.

新生儿肺炎护理诊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84-01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1]。与其他年龄的小儿肺炎相比有其特点,新生儿是刚离开母体的幼小生命,它的呼吸中枢及呼吸系统发育都不完善,咽淋巴组织发育不全,气管支气管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部血液丰富,其次,新生儿机体的防御功能较差,新生儿肺炎可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两类:前者包括产时吸入羊水、胎粪、血液,产时阴道黏液、乳汁,新生儿口腔分泌物及胃内容物,后者包括在宫内或产时,母体有传染性疾病时由血行或淋巴系统感染,以及出生后的感染所致,新生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咳嗽、不发热、阵发性青紫或苍白、呼吸困难、拒乳易呛咳,死亡率高,所以,在合理的治疗基础上临床护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新生儿肺炎的预后。

1 临床资料

2005年12月~2006年5月,38例新生儿肺炎病例中,足月20例,早产儿18例,平均年龄8天,死亡1例,治愈率97%。

2 护理措施

2.1 保温:针对患儿体温不升、四肢厥冷,用热水袋盛水温约50℃热水加套放置患儿两腋下及肢端,随时检查,防止烫伤,3~4h更换水1次,同时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0%。

2.2 吸氧:患儿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偶有暂停,颜面出现青紫或苍白,立即给氧气吸入,一般采用鼻导管鼻前庭吸入法,病情严重时用面罩吸氧法,前者一般氧流量为0~5ml/min氧气经过湿化,使温度达到31℃~34℃为宜,随时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如呼吸、面色及口唇,如缺氧已纠正,应改为间断吸氧,持续缺氧可导致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毛细血管增生及肺不张,氧中毒的病理改变。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使患儿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肺炎患儿呼吸道黏膜充血,渗出,加之新生儿气管狭窄,血管丰富,很容易被分泌物阻塞,引起窒息,所以要勤吸痰,吸痰时负压不能过大,一般为0.02~0.03mPa,吸管要细,柔软,吸痰时间不能过长,持续时间不超过15s,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吸痰时如果患儿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可轻轻叩背,通过振动,促进痰液被排出。

2.4 雾化吸入:每天对新生儿肺炎的患儿行雾化吸入Q4h,每次15~20min,在雾化液中加入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相应的抗生素,使药随吸气吸到较深的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对消炎、止咳化痰,湿润气道有较好的效果,并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有利于痰液吸出。

2.5 建立静脉通道:按治疗方案有次序的液体输入,液体量要准确。输液速度要慢,每小时每公斤体重3~5ml为宜,约5~8滴/min,否则易造成肺炎患儿循环血量突然扩大,而导致心衰和肺水肿。

2.6 合理喂养:新生儿热量储备低,在病理情况下,反射及反应低下,食欲及胃纳功能低下,进乳少,同时,病理情况下的机体热量很快消耗,易造成患者低血糖及低蛋白血症。为了供给足量营养和水分,增强机体抵抗力,应尽可能的给予母乳喂养,每2h 1次,注意发生呛咳和溢奶,如病情严重,吞咽反射差, 拒乳或食时呛咳严重,应给予鼻饲,每次10~30ml,每2h 1次,到恢复期,每次喂奶可30~50ml,每3h 1次,喂奶后轻轻叩背,使胃中空气排出,以免发生溢奶。

2.7 对症护理:要做好各项护理,如脐护臀护,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并特别注意预防并发症的护理。肺炎患儿反应低下,应经常给患儿更换,以免长期睡一侧易致肺不张。常用温水洗臀部及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洗澡后,用酒精棉球擦洗脐部,预防感染,长期输抗生素,患者易出现鹅口疮,需用制霉菌素液擦口腔,每日4~6次,直至愈合。

新生儿肺炎护理诊断范文第3篇

河南省焦作市焦煤中央医院检验科,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颅内出血新生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60例新生儿发生颅内出血。胎龄<32周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2周的新生儿,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合并肺炎、羊水Ⅲ度污染以及酸中毒等并发症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给予镇静、吸氧、止血等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60例患者30例治愈,27例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与其胎龄、出生体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密切相关,积极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可有效降低颅内出血发生率。

[

关键词 ] 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c)-0048-02

颅内出血是临床上新生儿的常见病,多见于早产儿,是一种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新生儿发生缺氧或者产伤所引起的疾病,另外频繁地吸引、不适当的输注高渗液体、缺乏凝血因子也会引发新生儿的颅内出血,严重出血者甚至可引发脑性瘫痪等严重后遗症,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直接影响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后[1]。为研究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方法,我院选取期间收治的60例颅内出血新生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共出生新生儿1419例,其中男731例,女688例,胎龄28~42周,平均为(37.4±1.4)周,体重1358~3216g,平均为(2781.3±216.2)g, 81例肺炎,58例羊水Ⅲ度污染, 54例酸中毒,45例窒息,24例低血糖,24例胎吸及产钳助产,19例低体温,17例呼吸暂停。其中60例新生儿发生颅内出血,所有颅内出血患儿诊断均符合第3版《实用新生儿学》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与胎龄、出生体重以及并发症的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胎龄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系

共60例新生儿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为4.23%。胎龄<32周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2周的新生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胎龄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系

2.2出生体重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系

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出生体重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系

2.3并发症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系

合并肺炎、羊水Ⅲ度污染以及酸中毒等并发症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系

2.4 治疗预后

经过给予镇静、吸氧、止血、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改善脑细胞代谢,使用苯巴妥、保温以及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和护理。60例患者30例治愈,27例好转出院,3例死亡。

3 讨论

3.1 临床护理

3.1.1基础护理 低温会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保持患儿体温正常,减少其身体的耗氧量,通常控制暖箱的温度在30~32℃。根据患儿体质和失血量调整患儿的每日输液量,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发生继发性胸水肿[2]。积极预防患儿发生脑水肿,若患儿出现精神不振、肌张力减弱或者增强等异常情况时,应考虑可能发生脑水肿,可给予滴注适量呋塞米和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若患儿出现持续性惊厥或者抽搐,可给予适量苯巴比妥,以抗惊厥、降低脑细胞的代谢率并保护脑组织[3]。

3.1.2维持通气 给予合理的吸氧,可有效缓解脑部缺氧,减轻脑组织所造成的不可逆损害,吸氧时采用面罩或者头罩给氧可有效避免导管损伤婴儿的鼻粘膜。同时积极进行吸痰,避免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发生痰堵,吸痰时需要使用柔软的导管,从口腔或者鼻腔由浅入深吸痰,吸痰时动作要轻柔[4]。

3.1.3预防再出血 治疗期间患儿要静卧,减少头部发生移动,要注意输注葡萄糖的浓度和速度,避免发生血糖高渗,引发颅内血管扩张加重颅内出血。可适当应用如维生素K1、止血敏等止血药物,治疗期间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末梢血运情况,若患儿颜面皮肤出现进行性苍白或紫绀,及时给予补充血容量[5]。

3.1.4 饮食护理 出血早期应禁止哺乳,以免因用力吸奶或者呕吐加重出血;对于出血较轻者可使用滴管滴喂;对于出血较重者出现拒奶以及吸吮反射等患者可给予鼻饲。哺乳时应少量多次,控制给奶速度,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或者窒息。

3.2 总结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显示,胎龄<32周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2周的新生儿,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合并肺炎、羊水Ⅲ度污染以及酸中毒等并发症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给予镇静、吸氧、止血等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30例治愈,27例好转出院,仅3例死亡。,由此可见,新生儿颅内出血与其胎龄、出生体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密切相关,积极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可有效降低颅内出血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

[

参考文献]

[1] 万江生,温切木·吾吉. 新生儿颅内出血125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25(13):126.

[2] 张春香. 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急救护理的体会[J].求医问药,2011,9(10):138-139.

[3] 黄建平,林雪英,钟海燕,等.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149-1150.

[4] 荣卫灵.新生儿颅内出血 84 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38-39.

新生儿肺炎护理诊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生儿;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55-02

近些年来,由于新型医疗器具、大型仪器应用的普遍增加及大剂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因素,新生儿医院感染有上升趋势。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因此很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医院感染。只有定期的到新生儿病房监测空气消毒效果、医护人员手的带菌情况、消毒灭菌质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有效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2]。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与时间

新疆某三甲医院新生儿科被选择作为本次监测对象,监测时间从2012年8月1起至2013年8月1日止,所有被选择的患儿为在这个月内开始和这个月每日新进入新生儿科的患儿。

1.2 监测感染病例的方法

持续观察每一个被调查的患儿,查看病程记录,检验单等各项检查结果,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结合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的定义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判断。

1.3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相关性检验等,检验水准α=0.05。

1.4 感染病例诊断的质量控制

为减少医院感染病例的漏诊和误诊,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并明确了新生儿呼吸相关肺炎的诊断标准。

2结果

2.1不同体重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本次调查期间共收集139例新生儿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23%。其中平均年龄1.37+0.54天,本次调查发现新生儿科不同体重之间构成比依次为BW1000g所占0.72%、感染率为16.67%,BW1001g―1500g所占2.88%、感染率为8.51%,BW1501―2500g所占35.97%,感染率为10.85%、BW2500g构成比为60.43%,感染率为4.1%。

2.2 患儿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新生儿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系统感染(69%)、胃肠道感染(11%)、皮肤和软组织感染(5%)、血液系统(3%)为主。

3 讨论

新生儿科目标性监测已作为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的常规监测项目之一,而根据《规范》要求,须对不同体重新生儿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而通过文献显示,体重小于等于1000克的患儿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3],其次是体重在1001克至1500克之间的患儿发生率也较高[4],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患儿当时出生时情况密切相关,在本次调查数据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入院诊断为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儿居多,此类患儿由于在生产前,在母体内以处于非正常状态,所以,患儿在一出生后即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某些患儿处于感染的高危险情况下,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会随之增加[5]。

新生儿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发生可能原因是新生儿在母体内可能有羊水误吸等不利内环境造成的呼吸困难需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而发生的VAP ,发生胃肠道感染可能原因是新生儿肠内菌群未能达到正常水平,易发生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的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主要类型为新生儿脓疱疹,而新生儿脓疱疹是否判断为院内感染是根据诊断标准和主管医生的共同确定,而新生儿脓疱疹的发生与医务人员的手,接触患儿的物体表面等都有密切相关,所以加强新生儿科患儿的暖箱内表面的消毒,规范新生儿护理操作,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孙爱东.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分析及药物敏感试验[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0):88-92.

[2] 吴穗琼.母婴床边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当代医学,2011,17 (26):117-118.

[3] 辛晖.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8):2790.

新生儿肺炎护理诊断范文第5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35-01

[摘要]目的:了解儿科疾病谱及死亡疾病的年代变化趋势,为今后儿童疾病的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2005-2008年住院儿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资料表明从2005~2008年新生儿肺炎居疾病谱中第1位,占儿科住院总人数的15.3%,占全院死亡疾病的26.43%。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肠炎为近4年来儿科疾病谱中主要疾病。

[关键词]住院病人;死亡原因;疾病谱

我院处于滇东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人口40万,设有250张病床,其中儿科病床35张。近年来由于我县新生儿病死率较高,有必要对我院儿科住院病人疾病谱及死亡原因的变化情况做分析讨论,有助于加强医疗护理工作,为医疗及孕产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方法,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新生儿的疾病构成与病死率高低可反映一个地区的母婴健康水平和诊治水平。本文对2005-2008年的住院新生儿资料作回顾分析,旨在了解新生儿疾病构成和病死率的变化,改进医疗工作,提高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水平。

1资料与方法

我院是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资料来源于我院统计室2005-2008住院病人分类报表,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资料完整、准确可靠。2005~2008年4年间共收住院人数31895人次,其中死亡140人。按照《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年报表》,对2005年~2008年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儿科死亡病例的病系分布和前五位病系构成进行综合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4年间儿科共收治住院病人5215例,占全院同期住院病人的16.35%;其中死亡77人,占全院同期住院病人的55%。

2.2病种及构成:77例儿科住院死亡病例中,新生儿肺炎37例,占儿科死亡病例的48.05%,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1例,占儿科死亡病例的14.29%,支气管肺炎9例,占儿科死亡病例的11.69%,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6例,占儿科死亡病例的779%,肠炎5例,占儿科死亡病例的6.49%,其他疾病死亡9例,占儿科死亡病例的11.69%,见表1。

3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