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科学学科评估

环境科学学科评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科学学科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科学学科评估

环境科学学科评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形成性评估 终结性评估 教考分离

引言

课程教学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标准,通过对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等教学情况的系统检测与考核,评定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以期改进的过程。课程质量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建立一套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教学评估体系对于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手段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对教师教学绩效考评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对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已经引起教育界和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以及对于教师的教学绩效进行评估,却尚未有良好的模式可循。

以往,作为一项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全国性考试,具有高效度和高信度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是测试学生英语能力的“试金石”,2005年教育部高教司正式提出实行大学英语四六级新题型,同时也正式宣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和学生的学位脱钩。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成为学生的自愿行为,这就宣告了原先大学英语学习成果终结性评估体系已被打破。

同样,以往学校在新生入学时,按照专业自然班对学生进行编排,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新生入学时,学校或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部门往往按照学生的高考成绩对各个班级进行初态排名,而将四六考试成绩作为另一项标准在课程结束时对班级进行末态排名。这两项排名的对比和浮动,将作为学校考核和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指标。四六级考试成为学生的自愿行为后,这项成绩也完成了其考核教师教学绩效手段的使命。

在这样环境和背景下,如何建立一套公平客观而且缜密的课程评估体系,就成为研究者、学校决策者、教务工作管理者以及教师共同探讨的课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质量评估体系

在大学英语普遍采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的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基本上是自主的、协作式的学习。在这种新形势下,传统的、只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估受自身缺陷限制难以对网络化自主学习和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评估。用这种单纯的终结性评价模式会导致信度和效度上的偏差,不能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良好的后效作用。本文提出的大学英语评估体系是基于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评估体系,通过学习者的自我评估、生生评估、小组评估、师生评估、系统评估等评估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综合考核。

1.1 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模式以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为衡量对象,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成绩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其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其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形成性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和主动性监控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得学生成为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者。形成性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评估,它不但是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全面的、连续性的评价,更是对学习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评价。形成性评估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和手段:

1.1.1 建立学生网上学习档案

在网络课堂中,学生可以建立网上学习档案,以纪录自主学习过程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反映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该档案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使教师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为教师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提供比较准确的信息。网上学习档案是基于学生的日常自主学习,弥补了常规终结性考试看不到过程的缺憾。通过网络建立网上学习档案与记分机制,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灵活性和主动性。不但使教师有效了解和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与学习方面的优缺点,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2 学习行为的评估

语言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也应该作为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者的行为测评包含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和效果、课外语言活动项目的参与度的评定。教师通过课外活动纪录、网上学习档案、作业提交情况、访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同时,教师也要利用课堂教学和面授的机会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和主动性以及合作学习进行评估。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模拟表演、课本剧、小组互评、辩论等活动对学生的参与和语言水平进行评价。

1.1.3 学习者自我评估

课程质量评估应该是所有参与者共同构建、全面参与的,被评估者应该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应该让学生对自己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自我评估,这样的动态评估能促使评估对象不断自我调控、自我分析和自我完善,同时也能为教师评估学生的成绩提供一定的参考。学习者自我评估还包括学习小组成员的互评,小组间的互评等等,力争从多角度,客观公正了解和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表现。

形成性评估具有评估功能的发展性、评估价值取向的多元性、评估对象的参与性以及评估结果的激励性。形成性评估有助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郭茜,2004)。

1.1.4 阶段性测试

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应该进行阶段性测试。阶段性测试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等多项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在线测试的优势,将教学内容放在在线测试程序中,由计算机或计算机与教师共同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这样将大大提高作业和测试批改的效率。而多次阶段性测试的结果,将成为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对各个阶段的测试成绩赋予递增性的权重,对学生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使得学习基础稍差而进步较快的学生也有机会得到较好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学习成果的终结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作为教学手段和课程学习评估手段,有着终结性评估不可比的优势。但是,如果以这样的评估体系来替代大规模终结性测试,又存在着严重的隐患(M cGaw et al,1984)。如师生关系可能对不同学生评价有偏见,不同的评价项目和权重给学生总分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同的课程之间,任课教师之间,学校之间标准不同(曹荣平等,2004)。

终结性评估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以及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的说,终结性评估主要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水平测试。在四六级考试这项重要的指标失去其原有的作用后,便需要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共同设计出一套符合本校特点的评估体系。这既赋予各高校自行组织评估体系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时也是对于高校的一项挑战。如果高校评估体系本身存在缺陷,比如因为试卷设计的科学性与综合性、考试组织的严密程度、主观题阅卷的信度、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缺陷,而导致大学英语考试结果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尤其是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考察。这样的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只重视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由此也使评估失去其应有的反拨作用。

1.2.1考教分离

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管理手段的教考分离,一改常用的“教考合一”的传统做法,把教学与考试分开来,即将过去的某一个课程由任课教师自己授课、自己命题、自己评分的做法,改为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非任课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命题,利用计算机技术合成试题库,于考前随机抽取一份,统一考试,统一评阅试卷,以达到检查教学质量的目的。试题库中的命题内容应该涵盖面宽,题型丰富,既要能够客观地检测学生的语言水平,又要能检查学生对本阶段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既要能考查学生的读写译能力,又要能体现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试题库中的命题要经过资深教师和相关专家的严格把关,保证试卷的信度和效度。教学管理部门也应该把好关,切实做到教考分离,保证考试的公正性。教考分离可以避免任课教师自行命题而可能造成的试卷主观性、甚至人情分、学生成绩中的泡沫成分的出现;避免了“教考合一”类考试可能造成教师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它会扩大考试的反拨作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使他们不拘泥于任课教师划定的“重点内容”,促进良好学风的树立。

1.2.2 校际联考

有条件的地区和院校,可实行高校间“教考分离”,即校际联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的调整,在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办学、高校扩招量的急剧扩张之后,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发展高等教育的立足点已逐步由追求“规模效益”转向追求“质量效益”,强调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要重视教学管理,要“通过建立试题库、统考统测、校际交换考试等方式,在有条件的专业和学校积极推进教考分离。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2007年5月)

《大学英语》课程是全国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各高校一般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蓝本,结合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制订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但是差异一般不会太大,实施联考的各高校可以综合各参与院校的教学大纲讨论编制切实可行的大学英语各级考试大纲,学要求。其次,现在为大学英语开发的教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主流的教材数量并不多。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一般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如外研社的《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外教社的《大学英语》(全新版)等。使用教材的统一性为不同学校的教师能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实施联考成为可能,统考结果也更具可比性,继而彰显了“教考分离”的反拨作用。

总而言之,通过形成性评估可以评价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学生个体的语言基础和习得能力是有差异的,而形成性评估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舞台,他们的每一份付出和努力都会得到评价和认可;同时形成性评估将有效遏制一些学生平时不用功,考前突击,甚至考试作弊的现象。

客观公正的终结性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评测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清楚了解自己的语言水平,也使教师能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我们提倡,大学英语的教学评估应该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教学评估体系。需要指出的是,以合理的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比例而最终形成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估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投入和教学效果。鉴于两种评估的同等重要性,应该在评估体系中占有相同的权重。

2 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对教师教学绩效考核的作用

教师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者;同样作为教学一部分的教师也要接受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的评估。

对教师进行评估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倡导敬业精神。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应该是多维度、多元化的。高校评价教师教学绩效的方式不应该单纯地看其授课班级的期末考试或者四六级考试成绩的高低和排名;也不能把学生对教师的“学评教”①作为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唯一依据。

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中,学生的网络学习档案、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网络课堂的作业批改量和效果,除上课以外教师投入的辅导时间、教师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等都可以为教学管理部门评价教师提供重要依据。如上所述,个体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作为个体组合的教学班之间的英语水平也有所不同,这样靠学生的一次考试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显然是不公平,而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估模式是把教学过程和结果作为共同衡量的标准,是评判教师教学绩效的较为客观的手段。

同样,测试是对教学双方的检查和监督,有助于加强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测试结果是探索语言教学规律,研究语言教学的重要资料。采用教考分离、计算机合成试题库的方式以及校际联考可以保证考试和考核的公平性。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学生的入校成绩和各个阶段的终结性评估成绩差异进行排名,它将成为评估教师教学绩效的一项参考。教考分离和校际联考一定程度上检验教师的教学情况,促使教师认真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教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的各类人才。

3 结语

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进行的教学评估不同于传统的测试,它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它在学生、教师、教务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前提下,采用多元评价的评估手段,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而且对于整个教育体系和社会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以及大学英语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评估对于教学和学习的反拨作用,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教学评估进行充分的研究,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

注释:

①“学评教”为一些高校在每学期末一门课程结束时,由教务管理部门组织的,学生对于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态度、作业情况、总体评价等方面以匿名形式所进行的评估。

参考文献:

[1]M cGaw B et al,Assessment in the Upper Secondary School in Western Australia [M], Perth: Ministry of Education,198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7.

[3]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7]29号,2007:5月.

环境科学学科评估范文第2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是相对于外部评估而言的,是指由大学或大学所属基层单位自行组织的评估。美国高校普遍认为,“大学须依靠自己的手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估(或称自我检查)”,“没有自我评估,提高大学水平和进一步充实大学的努力,也就失去了具体性和实践性[1]。做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工作,有益于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并为校际比较提供参考信息,使学校能迅速地自我调整、完善,进而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经检索发现: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自我评估指标体系)亟待完善,文章就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价工作进行探讨,构建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估指标体系。

一、自评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及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就是对评估对象进行深入认识和分析的过程,是对评估对象的总体性认识转化为对客体局部性认识的过程。自评指标体系是开展自评活动的内容,指标体系的构成直接影响到整个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从事医学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人才为目标,强调对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文章从其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入手,依据导向性[3]、整体客观性[3]、科学性[4]、可比可测性[3]和可操作性[3]五个原则构建和规划自我评估指标体系。

二、自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和原则,首先,认真分析研究了目前国家、地方和教育界有关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政策和法规,通过相关文献查阅,在总结和借鉴以往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成果(北京邮电大学翟蓉硕士学位论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科自我评估系统的研究》、《山东省硕士学位授权点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学位中心《2008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山东大学等高校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初步拟定自我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对山东大学医学院基础和临床研究生、药学院研究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博士导师、博士研究生填写的2008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依据获得的结果对自我评估指标的相关内容调整修改;再次,组织5名研究生教育经验丰富,科研突出,且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士导师(来自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基础和临床专业)对第二稿进行讨论、修改,形成自我评估指标体系(见附表,其中标“*”者为国内传统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所缺乏的指标,定性指标已标示,未标示者为定量指标)。

三、自我评估指标体系诠释

该自我评估指标体系划分为四个一级指标,各一级指标分为2-5个二级指标,总数13个,在此基础上将各二级指标具体细化为44个单项评价点即三级指标,附表所示。

1.导师队伍综合状况。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该一级指标包括导师队伍职称结构、科研项目与经费等4个二级指标,含16个单项评价点,占全部单项指标的36.4%,能够真实地体现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目前各高校导师遴选对职称、学历学位、科研项目及经费、等条件做了明确规定,体现了对导师的质量要求,该自我评估指标体系对这样的要求具有多侧面的客观体现。

2.研究生综合状况。该项包括5个二级指标:研究生招生情况、专业基础知识水平、等,由此衍生出15个单项测评点,占全部单项指标的34.1%。其中招生情况力在体现培养单位招收学生的基础素质,培养规模和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力在反映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强调外语水平是前期调研和专家讨论的结果,它对优化培养过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造性人才尤为重要;研究生获奖或是其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研究生留学等国际交流活动能拓宽学生及导师的学术视野,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声誉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体现。

3.科研条件。该一级指标包括科研基础和学科所属大学图书馆2个二级指标,含有5个三级指标,用以检测学科点的培养条件和实力。我院导师和博士生填写的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问卷显示科研条件是影响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第二重要因素(第一因素为导师),该项指标能够体现研究生所处学科环境和学术氛围。

4.培养质量管理状况。该项用教学管理与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制度2个二级指标测量,由此衍生出8个单项评价点,属于定性指标的范畴,用以考察学校或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证体系建设情况。研究教育管理环节复杂,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等工作对保障培养质量、科学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有重要意义。

四、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1.注重学科特色,突出学位类型。该自我评估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的设定上体现了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共同要求,宏观上具有统一性,而具体到各评价点则充分体现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性,其信息易于收集整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自评学校或学科无论规模大小,都可根据实际需要即时进行测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发展方向。

2.突出质量与效益。质量与效益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在自我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目标要求和发展趋势,在重视规模指标的同时,更加重视效益指标,利用平均数、人均数、百分比等评价因素体现效益,例如:导师科研项目与经费、等评估点,使评估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公正性、合理性及导向性。

3.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评估指标不能完全量化[5]。本自我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以定量评估为主的方法(定量指标占70%,定性指标占30%),定量指标数据和定性指标资料易于获得,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

环境科学学科评估范文第3篇

20年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研究实力在发展中国家达到了前列,一些研究领域在国际上也很有特色。这样的成就,应该总结。回顾过去20年我国环境科学迅速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跨上了3个台阶。

一、开拓、创业阶段

70年代初,国际上?I开首次全球环境保护会议。国家要求中国科学院组织有关学科的科学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的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建议;形成了1973年环保会议(全国首次)关于环境科学的起步设想。要求有关部门积极研究污染的危害、测定方法和消除污染的有效办法。努力研究环境监测的分析仪器。有计划地开展环境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

当时主管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面对国内已经出现的一些严重污染事件,从“三废”污染调查研究入手,首先开辟典型地区环境质量研究,对官厅水库水系、蓟运河、渤黄海海域、松花江、图门江、鸭儿湖等水域,以及北京西郊、东南郊,南京市区、沈阳、武汉工矿区和京津渤大区域,进行环境质量调査研究,建立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理论和模式;推动了环境监测方法研究,建立标准分析方法,研制大气污染自动监测车、长江水质污染监测船;针对当时农药、酚氰、汞砷、铬等污染源开展了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生态与健康效益.的研究,重视工业“三废”排放的污染源末端治理技术研究。这阶段研究成果,不仅为当时污染严重地区的治理提供方案;也在“区城环境”这一层次,开拓了环境科学的基础性研究领域,填补了我国环境科学的空白学科。如:中国科学院于1975年首先成立环境化学研究所、土地污染研究所环境室、声学所噪声室、地理所环境研究室、大气物理所环境研究室与325米气象观测塔、水生生物所环境生物研究室、地球化学所环境与健康研究室、林土所环保室、以及海洋所、植物所、动物所、昆虫所、微生物所、植生所、细胞所、化物所、应化所、有机所、煤化所、水土保持所、沙漠所、湖泊所、高能所、遥感所等单位的生态环境研究组,研究的领域遍及生物、地学、化学和物理、技术科学学部的30多个研究所。填补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中有关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的空白。建立起环境化学与分析、环境生物学与污染生态、环境声学、环境地质与健康、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海洋、环境遥感与制图、环境毒理、环境气象、土壤污染、区城环境、环境质量、环境信息、生态系统与景观生态等学科与专业。由分到合,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环境科学委员会,加强综合研究,组织协调多学科协作、交流,并创办《环境科学》学术刊物,推动环境科学学科建设。1977年在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上,首次制订出我国环境科学的学科发展10年规划。1979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根据我国的特点,学会分学科设立专业委员会。有:环境声学、环境标准、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医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球化学与污染化学地理、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化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工程、环境经济与管理、环境理论等学术委员会。从此环境科学在我国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以后在这基础上又有发展。这在国际上也是首先以“环境科学”命名,包括了自然、技术与社会三大学科领域,名符其实的新型的综合性环境科学学会。为我国环境科学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框架,也为下一阶段的起飞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茁壮成长阶段

70年代末,我国生态学、经济学和国土资源等学科进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研究领域,环境科学得到迅速发展,登上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的新台阶。

进入80年代,我国围绕加强环境资源管理,推进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这个主题,组织科学攻关和软课题研究。如《中国2000年环境预测及对策研究》、《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与《自然保护图集》研究、《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现状及其保护恢复利用研究:K《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评价与研究》、《全国环境背景值与环境容量研究》、《环境信息系统研究》、《我国酸雨来源、影响及控制对策研究》以及《型煤技术》、《煤的气化液化》、《城市污水资源化》、《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城市生态》、《生态农业》、《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有毒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和生态毒理研究》、《地方病环境病因》研究、《生态经济与指标体系》等研究课题,都是80年代根据我国国情开展的国家级大型研究课题。理论联系实际,很有特色,既完成国家科研任务,又大大发展了环境科学学科领域。这个阶段,环境经济、生态经济、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环境计量、环境法学、环境管理、环境预测、评价与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环境建设”理论与实践。

1S81年,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马世骏主任等一批科学家,在向中央书记处开讲《现代化与环境保护》课时,就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思想。他们的理论是人类一资源一环境”是个整体,自然资源是环境组成的一个部分,破坏资源也就是破坏了人类生活环境。环境问题,既是生态学问题亦是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必须运用生态规律,方能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要使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在我国就要把环境工作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中去。

经过多年的实践,在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马世骏又专门发表了“加速生态建设、改善我国环境面貌”的论述,进一步阐述生态环境建设的论点:它实质上是把生态学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建设及自然资源管理中;从国家经济建设的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生产、加工、需求各部之间的关系,通过多级利用,充分发挥物质的生产潜力,并化废为宝,使产品不断增加,保持自然活力的物质不断得到补充。把经济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列为评价一切建设的准则。其核心思想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这个正确的论点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已得到承认。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在80年代也得到蓬勃发展。到1990年初,全国生态农业县级规模的试点有29个,乡级的138个,村或农场级的有1200多个。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建设《500佳》称号中,授予我国10项,其中生态农业占4项。江苏大丰生态县规划研究获得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头等奖。

工业系统也有生态工程的研究示范,如有色工业在推进四川峨嵋半导体厂建设生态工厂的科研成果,工业生态化的苗头很好。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于80年代末连续召开生态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总结了十多项可供推广的生态建设工程(技术)。如污水土地处理生态工程、综合生物塘处理工程、城市污水资源化生态工程、山地开发与保护生态工程、平原农一牧一果型生态工程、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建设试验、聚土免耕立体种植生态工程、红壤丘陵区林果牧复合生态工程、荒山造林生态工程、功能植物群落生态工程、太湖流域生态农业试点、企业生态工程和草原矿山林草牧生态工程建设等等;大大丰富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成果。

三、全面发展阶段

80年代末,中国环境科学开始向“全球环境变化”这个新台阶迈步。国际上环境科学研究从70年代开始已从地方污染公害转向全球资源环境研究。在80年代,国际科学组织已把“全球变化”列为前沿,大力突破。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变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解决了全球升温的不确定性问题,为拯救地球提供了科学根据。

我国少数科学家在中国科学院支#下,早在80年代初就参加了国际科联全球变化研究的学术活动,他们为制定全球研究计划,提供许多重要科学思想。如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气候和植被过渡带在全球变化中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应优先研究的时间尺度和土地利用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等。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马世骏学部委员代表我国环境科学界参加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为联合国起草《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宣言,提供“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学术观点。随着国际环境外交的进展,到80年代后期我国生物、地学和环境科学的一些科学家在国内率先行动,开展全球环境研究的准备工作。如1987年中国科学院环委会全体会议把“参与全球生态环境研究与改良行动”列为科研主攻方向,并发出快报,建议国家和科技界要“刻不容缓地开展”大气臭氧层破坏造成灾害性生态环境影响的预防性研究。接着,生物学部和地学部一些学部委员提出“全球变化研究我国生存环境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专项研究计划,并继“人与生物圈”中国委员会成立之后,发起成立“中国全球变化国家委员会”,积极组织了全球变化预研究:如安排了碳、氮、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CFC替代技术、我国气候变化与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等科研专题;并着手建立全院野外台站网络、对全球变化进行观测。中国科协于1988年5月正式成立国际地圈、生物圈(即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中国委员会。有环境学会、水利学会、农学会、林学会、植物学会、土壤学会、自然资源研究会、生态学会、地质学会、气象学会、水土保持协会、地理学会、海洋学会、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学会参加。与会科学家一致肯定了中国科学^提出的学术思想,即从我国土地和水体资源的利用所造成的重大全球变化问题出发,研究由此而引起的地球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环境影响,预测未来十几年到几十年的重大全球变化问题及其对我国生态系统的影响,改善我国环境,提高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

进入90年代,全球环境研究计划被列为国家科研项目。中国科协经认真准备,于1991年召开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的全国性大型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300多篇。涉及气候变化诊断分析,对环境、农业、林业的影响,多控物质的生产与代用研究,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防治对策等各个领域。今年初,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开展了“海平面上升对g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影响与地策”的研讨和考察活动;标志着我国环境科学迈向一个新阶段,登上全球环境研究的新台阶。

进入90年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到“人与自然新关系”、“人类生态系统”、“智慧圈”等髙层次研究领域;开展了社会生态学、生态伦理、生态哲学、唯物辩论法与环境科学的理论研究。引导人类改变旧的世界观、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价值观,促进环境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为推动环境理论研究,国家环保局首次召开了有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家共同参加的“全国环境理论研讨会”。这标志着我国环境科学理论研究,已走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新阶段,这次讨论会,站在哲学高度,剖析环境问题;指明环境科学发展的方向;为全面开展我国环境科学理论研究,推动我国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四、展望

1.展望

展望国际环境科学发展,这20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环境科学已成为前沿学科,各国都在大力增强环境科研力量;全球《环境与发展》最高级首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环境时代”。当前国际上正在开展庞大的环境科学研究工作,跨国、跨学科的地球系统研究正在蓬勃发展,如全球海洋观察系统计划,全球环境变也中人的因素研究,全球气候观察系统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研究,国际水能研究,人与生物圈研究,太阳系天体能量研究,世界气候研究等等。美国国会通过巨大的全球变暖研究计划,经费W亿美元。欧洲制定生物技术政策,以保证环境持续发展。日本宇航工业会准备发射多颗观测卫星,组建全球环境监视网,赶超美、法,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测,还推出“绿色计划”、“阳光计划”对付“全球环境”变化。1991年,世界科学家组织为全球环境专门召开“21世纪环境与发展科学进程国际大会”,发表“奔向21世纪宣言”,制订了未来10年到20年环境与发展的科学进程。科学家要求各国支持国际地球系统研究计划,把科技引导到有利于生态的发展道路,预测环境变化,把世界政治和经济计划置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环境道德发展、研究新的消费、生活方式。

展望国内,改革开放步伐大大加快,1992年经济发展速度达到12%,比原定计划高1倍。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2〗.7%,乡镇工业则更高.已突破百亿元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3。说明经济发展进入高速时期,规模已居世界第三,四位。怎样保持环境与经济协助发展、保证实现持续发展是个大课题。

2.建议

(1)针对国内外环境与发展的最新形势尽快修订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和环保科技发展规

环境科学学科评估范文第4篇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的试行建立在医学硕士、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实践基础之上,因此弄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医学科学学位之间的关联与差异,是把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特征的前提。由于医学科学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论文形式以及授予标准上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现以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与医学科学硕士学位作如下比较,见表1。如表1所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具有技能性(职业背景)和过程性特征。所谓技能性是指培养内容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主,侧重于从事临床医师这一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谓过程性是指临床技能培养要求二级学科轮转的过程或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有严格的考评记录和考核指标,强调培养过程的整体优化和培养内容的系统整合。同时专业学位不可越级申请,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在职人员也必须按级申请。

二、实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1.不同培养途径与同一标准的关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对象为临床医学研究生和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职医师,这两种对象的培养途径各异,但要按同一标准授予同一学位。经比较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考核标准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考核标准在具体病种和数量要求上存在差异,这一差异势必导致同一学位而非同一标准。解决这一殊途同归的关键在于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对培养内容细化分解和把握培养过程,采取差什么补什么的方法,力求培养内容的大同小异。同时通过环节考评、阶段考核等手段对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以达到培养内容的系统整合和培养过程的整体优化,确保不同培养途径所授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达到同一标准。

2.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医学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的关系

根据专业学位的定义,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是指临床医师这一职业背景的学位,它与医学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其联系在于医学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是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这一专业学位人才的学科基础;区别在于医学硕士学科授权点是指该学科专业有招收硕士生和授予该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的权力,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内涵和范围均超过硕士学位授权点,它是指一种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权,并没有限定是哪些临床医学的学科专业,即覆盖整个临床医学学科,这为学校自主办学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时,必须优先考虑已有的硕士学科专业点,同时可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科基础和指导教师的情况,通过一定的申报审批程序,在非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的临床学科开展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教育培养工作。

3.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与临床医学培养基地建设的关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以临床技能为主要培养内容,因此必要的临床资源、人力资源(指导教师)是培养工作的首要条件,为保证临床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条件,在调整挖掘现有临床资源的基础上,应积极利用社会医学教育资源与高水平医院(如教学医院)联合,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基地,实现临床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扩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开辟和建设基地。同时应制订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使基地建设水平能符合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以临床病人为具体对象,当今社会倡导以人为本,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学生在病人身上“实习”的机会锐减。因此,建设临床模拟教学实验室,提供反复无创伤训练平台,利用模拟仿真环境和高端模拟产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满足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双重需要。

环境科学学科评估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行业特色大学 文科 综合化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45-02

1引言

所谓行业特色型大学,亦可称特色型大学。为了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专门性技术人才的需要,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仿照原苏联的办学模式,对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形成了众多的行业部门管理的单科性高等学校 。原隶属于国家工业部委,后在世纪之交国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转教育部管理的重点大学。这些学校行业特色性的特点鲜明,学科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与该行业相关的较为集中的学科专业体系,并有很强的学科行业背景,群体优势明显。本文以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选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有助于行业特色大学学科布局的合理化、学科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必须大力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

2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必要性分析

2.1从时代背景来看

是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的需要。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全球化的影响进一步加剧。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还推动了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教育全球化。针对教育全球化而言,我国高等教育要想真正的与世界接轨,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院校,就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流高校的发展经验,要走全面发展之路,走综合化之路。

2.2从学科发展趋势来看

是顺应文理渗透、交叉融会的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科学是一种认识手段,本身没有文理之分,我们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人为地把它文理化,随着我们认识的深入,这种单纯的学科分化已经不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为此我们必须顺应趋势,将其重新综合化。

2.3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

是活跃学术气氛,培养学生开放、多元思维的需要;是适应社会的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是形成大学的文化氛围与文化性格的需要;是提升大学综合实力与形象水平的需要。

2.4从现实情况来看

现实中,由于片面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忽视人文社科教育而导致的各种矛盾不断加剧。单纯的科学技术发展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心理问题等。科技教育的片面发展不仅不能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内心的矛盾,反而使矛盾逐渐的加剧,这就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可行性分析

3.1时间优势

一方面,行业特色型大学兴办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时间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约束相对来说较少,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有较强的自由度。另一方面,行业特色型大学新办文科起步晚,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理工科院校成功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先进经验,吸取其发展文科的先进理念,从而少走弯路。

3.2资源优势

行业特色型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这为其在文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文科师资配备、图书建设等方面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3.3学科优势

行业特色型大学有着极强的理工科背景,在这个前提下发展文科,有利于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产生新兴交叉学科, 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4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的现状

4.1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取得的成果

(1)文科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由表1可以看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行业特色大学文科飞速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一批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文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2)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文科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学校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科体系,建成了政法、经管、人文、外语等文科学院,形成了哲学、文学、历史学、外语、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点。

(3)培养了大批通用复合型人才,取得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批新兴的学科。在几十年的文科建设与发展中,行业特色大学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文科通用复合型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

4.2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思想上不够重视。传统的理工科院校由于其建校背景与多年的办学模式的影响,大都对文科不够重视,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对文科的重视严重滞后,重理轻文现象明显,严重影响了文科的发展与建设。很多高校还存在着文科“无用论”“冲突论”的错误思想。

(2)目标定位不清。就目前来说,国内一些行业特色大学发展文科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而是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国内一些理工科院校仅仅是为了单纯适应学科综合化的趋势,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才被动的发展文科,文科发展只是一味的贪大求全,过分强调文科的实用性。注重学科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

(3)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完善。文科与理、工科的区别并不仅限于研究内容,二者思考问题的方式、成果的评价、取得社会效益的时限都不尽相同。工科重实际、重功效,强调严谨性;而文科侧重学术性、理论性,讲究思想的高度和观点的新颖,其成果多体现在发表文章的质与量上 。一方面,理工科大学文科的管理体制往往延续了理工科的管理体制,在课程设置、教学评估、教师晋升、科研经费的划拨与监管等方面往往延用理工科的管理模式,忽视了文科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过分强调行政管理,忽视学术权力。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文科的建设与发展。

(4)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配备与图书收藏严重滞后。有人说文科建设就是大师加图书馆,作为理工科院校来说,在经费投入上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文科建设经费严重滞后于理工科,这就使得理工科院校很难引入与留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很难保重充足的图书配备。

5对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的几点建议

5.1观念上要重视文科发展

要重视文科建设,破除文科无用论,正视文科建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科学与人文是一个整体,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命题,必须用人文引导科学发展,使科学发展永远为人类服务。科学是培养人的方法论的,而人文教育重在培养人的内在精神,培养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方法论必然服务于价值观。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必须要转变观念,重视文科的发展,必须在政策上、组织上、资金上给予文科更多的支持,同时指定分管文科办学的副校长,划分权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以实际行动推动文科发展。

5.2要合理规划文科的发展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要结合自身现状,实施阶段性发展的战略。要遵循理工科大学成功地发展文科的一般规律:第一阶段是为理工科服务而发展文科,这一阶段的文科发展主要是为理工科服务的;第二阶段为依托强大理工的背景优势发展独立的特色文科,朝着文理学科与专业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这一学科综合化方向发展;第三阶段构造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追求与一流理工科地位相当的高水平甚至一流的文科 。行业特色型大学兴办文科的时间短、基础弱,短时间内很难大幅度提高文科的办学水平。因此,我们必须找准新的文科生长点,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融汇的大趋势,结合自身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以理工科为依托的文科。

5.3加大对文科的投入

首先,要确保充足的经费投入。理工科院校中文科发展相对薄弱,更要保证充足的经费投入,要加大资金投入,聘请留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保证充裕的文科课题经费,促进文科的发展。其次,要大量引进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学者,乃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 学者之间探讨某某学校某某学科的强弱,往往指的是这个学校是否拥有大师级的人物及科研成果的多少。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引进留住高水平的教授,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管理学中的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教授们单靠经济与物质激励是行不通的,还需要权力与地位等的刺激激励,赋予教授相应的权力与地位,使教授的责、权、利相统一,帮助其实现自身的抱负和价值 。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再次,要确保充足的图书资料投入,俗话说文科建设就是教授加图书馆,没有及时丰富的图书资料,是很难推动文科的发展的。

5.4要完善文科的学科体系,积极发展交叉新兴学科

学科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发展水平,高水平的学科研究要能够抓住学科前沿,前沿是学科的生长点、突破了前研就是学科的创新,学科就向前发展了。要明确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突出重点, 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 要“有所不为, 有所为”, 集中人力、物力建设重点学科,建设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环境、氛围。要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发展思路,重视人文科学的建设,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行业特色大学,作为我国行业建设的支柱,在几十年的建设中,形成了比较强劲的理工科基础,因此,依托理工科发展新兴交叉文科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在多年的积淀中这些学校聚集了一批文理兼容的专家学者队伍,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优势明显。在完善学科建设,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文科。

注释:

杜向明.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与作用[EB/OL].长安大学新闻网, 2009年5月12日.

刘元芳.理工科研究型大学文科建设[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