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学研究问题

生态学研究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学研究问题

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教学观;体育生态课堂;校园生态文化;影响

1.研究缘起

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者Waller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Doyle和ponder从教育生态学的微观方面提出课堂学习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媒介因素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Ellison提出了“课堂文化生态”这一概念,体现了对课堂生态的理解的深入。20世纪末期至本世纪初,我国学者对课堂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如吴鼎福《教育生态学》、范国睿《教育生态学》、任凯与白燕《教育生态学》等著作对课堂教学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这些学者在著作中都不同程度的对校园文化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教学过程即教学系统要素相互博弈的过程,从课堂生态环境到校园文化与生态文化也不例外。高校校园文化是课堂文化的延伸,其中校园生态文化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具有充满蓬勃旺盛、永恒不息的生命力与和谐性和可持续性两个显著特征。[1]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现行的教学观打上了赫尔巴特和凯洛夫思想的深深的烙印,以致今天仍未根本上从凯洛夫的体系中挣脱出来,[2]体育课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而始于体育生态课堂的体育生态文化更是一所高校彰显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由于人类是社会进化的产物,在体育参与和体育文化的表现上具有复杂性,如何理顺体育与社会、体育与自然的复杂关系是体育生态管理的一个世界性课题。[3]

2.生态教学观概念的解析

文化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文化的惯性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左右着人们的行为方式。[4]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化现象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现实,特别是生态社会特征的明彰和校园生态文化的逐步生成,是其核心内容。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也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5]在生态文化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的教学观是文化现象的一种反映。生态教学观的定义很多,本文倾向于学者阮利东的观点,“生态教学观是生态学和教育学二门类的交叉应用,指用生态学的视野、原则和方法来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以期达到教和学二元的对立和统一”。[6]

3.存在的问题

3.1 课堂单极表演——影响校园文化的先进性

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状态,文化是承载着人类思想和实践的现象。生态文化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物种丰富且多样多元文化共生。从体育生态学的视角看,体育课堂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由教师生态主体、学生生态主体、教学内容、教学媒介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动态生成的系统。它是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双向流动的动态和开放的系统,具有平衡稳定性。传统的体育课堂中,由于教师是单极表演者,使课堂出现死气沉沉的现象,教师为了教而教,学生为了拿学分而痛苦、被动的学习。不仅如此,这种始于课堂的师生交流不畅课堂文化还对校园文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3.2 理论与实践脱节——阻断生态文化的开放性

在传统体育课堂中,体育知识的学习只囿于一个教室或在运动场地中技术动作的学习,而不强调实际应用和产生的背景,不仅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泯灭了生态个体对创造性的渴望和对开拓进取精神的培养,还导致了因课堂文化理解偏向对学生生态主体的正确校园文化观产生了错误的指向。因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视生态个体的差异为洪水猛兽,对体育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就高不就低”,使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从而也出现对始于课堂文化的校园文化开放性的阻断。

3.3 教学班级人数密度过大——超出了生态承载力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核心和关键,其组成中含有生命成分,赋予生态系统以生命特征。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由于班级人数密度过大,人均锻炼空间过于狭小或者人均教学资源过少,出现了沉闷乏味的课堂教学气氛。从教学效果看,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并不仅仅是体育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巧,而是在适度空间、资源下,师生关系的正确处理和情感态度的适度表现。所以,体育教师因教学空间资源的有限,导致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语言、态度等收到了限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解决的途径

4.1 互利共生,实现师生良性互动

互利共生是不同种两个体间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的适合度。[7]因人类是大自然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大自然的内在价值体现在生态课堂上,就有了教育生态环境和自然存在物的相互兼容。生态课堂就是在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让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教学内容、师生的多层次互动,使师生不断的开发潜能、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以取得教学效率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8]教育生态环境作为高校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对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

学生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课堂,而是彼此相互交融构成的生态结构。[10]体育生态课堂上,要体现师生人格平等,教学过程要体现师生良性互动、经验共享。良性互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各项活动,通过口、手、脑并用,与教师的多维互动中享受体育文化、提出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策略。体育生态课堂上文化的共同参与是生态课堂上的一个民主化过程,师生生态主体在相互沟通、协商、理解、让步中,建立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生态关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中这种生态文化角色的转换,奠定了和谐校园文化师生生态关系的基础,并在这种生态良性循环之中取得更好的文化效果。

4.2 拓展外延,注重生态系统的开放性

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生态系统自组织进化的产物,人和人类社会产生以后又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以自身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活动,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11]体育生态课堂是地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共融。不同的时代、不同地区对体育文化的体现有所不同,与之所需的能量也不同。课堂生态系统的能量就是以社会能量的形式存在的。[12]生态教学观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要注重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强化体育课堂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注重结果也同样注重过程、注重实践也同样注重体验。课堂教学中的个体、群体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阶段上,对环境的各种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和生态学的最适度原则产生了矛盾。

学校体育生态系统呈现出多结构、多序列、多层次和多功能及作用各异的生态因子。[13]注重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师生生态主体都要树立人类意识和社会意识,在和外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不断获得负熵流。体育教学要走进社会大课堂,要鼓励学生生态主体带着理想去理解体育文化及其价值,提高欣赏体育文化的能力。例如通过体育比赛和文化交流,实现体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应用意识。

4.3 与时俱进,建立良好的体育课堂生态环境

从人与自然关系看,体育是以人类的“本体自然”为对象,改造“体外自然”的实践活动。[14]体育生态课堂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生态系统,它在诸种对师生生态主体起到关键作用的环境因子相互作用下,形成一个与时俱进的整体。教育本身是向受教育者传授适应生活的能力,包括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能力。[15]在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中,教师生态主体要根据学生生态主体的认识特点和心理成长规律,把他们的注意力有效集中于学习的内容,长久保持以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教师生态主体要充分把握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方向,实现体育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开展有效契合。

人类社会活动的生态化,其运动结果是不断谋求人类自体存在的平衡态及文化状态,而以人类的整体存在面对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关系,那么,这种系统整体性、关系性及过程性运演逻辑必然形成社会生态“合力”。[16]任何组织都始终和生态环境处于互动的状态,必然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17]良好的教学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环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体育实践课堂的环境建设方面,要根据上课内容不断修正与之适应的环境,充分挖掘有利于学生生态主体身心全面发展器材,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兴趣和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在体育理论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等辅助手段教学,营造出一种“连墙壁都在说话”的体育教学环境,实现校园文化的自组织管理在生物耐性范围内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小结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是社会对高校提出的最强烈要求。高校教师具备生态教学观正是对这种要求的回应,它实质上是为传统教学观增加了一种教学动力。高校体育教师须有环境意识,因为环境意识可以成为极具感染力的激情,[18]可以为生态教学观指导下的校园生态文化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应该贯穿生态教育的每个方面,使学生成为具有生态思维的人。只有这样,校园文化的生态性才能回归教育的本质归属,才能符合体育文化发展的生态规律。

参考文献

[1]胡祖吉.生态文化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J].教育探索,2008(4):12-113.

[2]郑确辉.论对我国主流教学观的完善[J].教育探索,2007 (1):10-11.

[3]刘海仁,等.体育生态系统复杂适应性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5):53-55.

[4]杨志宏,等.教师观念错位的现实表现与成因[J].当代教育论坛,2013(1):27-30.

[5]贾治邦.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大力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J].生态文化,2007(5):4-10.

[6]阮利东.生态教学观视阈下的大学英语学习困难者心理调适策略[J].大家,2011(18):165.

[7]牛翠娟,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46.

[8]焦君瑞.生态课堂中的高效率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1.

[9]肖洲.教育生态环境在促进高校学生精神生态良性发展中的作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7(5):135-136.

[10]陈茜.生态教学观下的英语视听说课堂环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26-128.

[11]韩德信,等.生态文化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34.

[12]李守可,等.生态学原理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35-40.

[13]成守允,等.论教育生态环境与体育教育生态系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3):12-15.

[14]岳君,等.以可持续发展观审视高校体育生态化[J].安徽体育科技,2008(4):77-78.

[15]郭俊华.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探索[J].前沿,2008(9):160-162.

[16]盖光.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结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7-51.

[17]刘魁.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1.

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生态环境

一、引言

生态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出版了《教学社会学》一书,在书中提出“课堂生态学”这个概念;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人们相继在这个范围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本文以我校的小环境为样本进行研究,拟对海沧实验中学班级生态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建设生态化的课堂。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展。无论是在生态环境还是文化环境方面,社会、学校、教师都应注重班级环境建设,但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很多困惑和问题。目前有关中学班级生态环境的研究也很多,我们试着以我校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google等搜索引擎搜索,知网、图书资源查询等方法,了解课题的研究情况,明确课题的必要性及研究方向。

2.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来调查、比较学生和随机人群对该课题相关内容的了解情况和差异度等。

3.实验法

通过监测仪器如测距仪、照度计等,对海沧实验中学不同楼层、朝向,选择三间教室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四、课题研究成果

1.我校班级生态环境调查问卷

首先在我校初、高中分校区调查学生和教师对班级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我们海沧实验中学是一所完中,初中部作为老校区紧邻集市为海沧居民生活闹市区,而且设施陈旧;高中部为2009年新建投入使用,地处厦门最美道路海沧大道边上,傍山面海,占地面积广阔。

2.海沧实验中学教学环境卫生监测报告

为了获得我校各项教学环境指标更加全面、真实确切的数据,2013年9月中旬,我们特邀海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来我校进行实地监测。监测对象是位于海沧大道的高中部。

(1)监测内容和依据

教室卫生监测,包含建筑设备、采光照明和课桌椅卫生三方面内容,具体监测指标为教室人均面积、照明等。

检测依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和《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进行监测。

(2)评价标准

根据《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和《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评价计分表》进行综合评价和计分,其中教学环境卫生部分分值为60分,各监测分项实际得分达到相应标准分的60%及以上者,判为分项合格。

3.监测结果与分析

(1)监测结果

(2)结果分析

从监测结果看教室人均面积、教室照明、教室采光等符合卫生标准,课桌椅分配符合率不符合卫生标准。

从监测结果看教室人均面积、教室采光、微小气候、环境噪声卫生符合率均为100%;黑板卫生指标符合率为80%;教室照明卫生指标符合率为80%;课桌椅分配符合率为50%。

在课桌椅分配符合率方面:共抽查30名学生,但是课桌椅与身高符合率为50%。

在教室照明卫生管理方面:未安装控照式灯具;在黑板卫生要求上:黑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不符合卫生标准。

4.建议

(1)教室照明

尽可能安装控照式灯具,以减少产生眩光;改善黑板灯管,使黑板照度符合卫生要求。

(2)黑板

加大黑板下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减轻学生的视力疲劳。

(3)课桌椅

学校要按照要求配备课桌椅,对课桌椅及时进行调节,使其与学生身高相匹配,以确保学生良好的坐姿。

5.现状及探析

(1)教室人多地少

我们在对课题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我校在建设班级生态环境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就是班级人数普遍较多。其次,我校初中部由于是老校,各种配套设施比较落后;班级由于面积小,几乎所有的班级都没有空余的位置搞班级绿化……

(2)噪音污染

初中部由于地处海沧居民闹市区,旁边是号称“海沧八市”的石塘村菜市场和海六路集市……这些都对初中部的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高中部由于地处较为僻静的地方,但也有一个不容小觑的现象――高中部的教师使用便携式扩音器的人很多,那么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听力呢?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只要正确使用还是利大于弊的。

(3)粉尘污染――粉笔灰

从我们所做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师生都公认粉笔灰是班级的首要污染源。大众都普遍认为现在的教育设施和仪器非常先进,恰恰是粉笔灰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本研究过程得到了海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科的大力协助,同时我们也参考了知网上一些相关研究的进展,这篇调查报告是他们和我们小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课题即将结题,在此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质量生态学;高职教育;质量竞争;协同进化

提高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的、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这也是高职教育在经历了规模扩张之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诉求。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职责和使命。然而教育质量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涉及层面甚广,无论考虑哪几个因素都难免顾此失彼。在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市场对高职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时跟踪各类市场主体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如何在以质量为内涵的教育竞争中获得优势是高职院校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质量生态学可为科学衡量职业教育质量,全面系统地探究高职教育质量提供独特的视角。

一、质量生态学的内涵及意义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非线性、不稳定的系统,质量系统也逐渐演化为复杂网络,不仅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而且在市场环境中失去了稳定演化的条件。基于生态学与质量系统研究对象的相似性,质量生态学主要以生态系统演化的视角来看待和研究质量系统,并把质量生态系统作为质量系统的最好描述,进而对其内部结构和功能属性的形成、演变与质量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对由质量生态位所表达的质量系统在质量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质量群落中质量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质量群落中相互关联或相互竞争、共生以及协同进化规律等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藉此,以质量生态学的视角探讨职业教育质量的可行之处在于:

1.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对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的高职教育质量系统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一种为持续改进教育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科学的思考模式,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产品(高职院校毕业生)和服务(高职教育服务)的质量,改进组织内的所有运作过程,以满足高职教育的消费者——学生、家长和劳动力市场的现实与未来需求。

2.高职教育质量的改进与提升是一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具有典型的需求驱动特征,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十分明显。高职教育的诸多教育教学活动和过程无法实现在短期内满足学生、家长以及企业的需求和期望。质量生态学所关注的质量生态系统的演化同样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3.质量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单元是质量生

态系统。从系统的视角出发,该对象单元又可看作是由其子系统构成。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竞争与协作过程。质量生态系统中某一子系统相对于其他子系统在竞争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优势用质量生态位表示。如果把高等教育系统看作是由高职教育系统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两个构成要素的话,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内部”竞争,如高职院校之间为获得共同利用的有限资源而开展的竞争;同时也存在着“外部”竞争,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在生源、经费等方面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高职教育较之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高职教育系统内某一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可用质量生态位来描述。

二、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构成

质量的话语最先来自于企业,然后迅速扩展到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系统虽然有别于企业,但二者之间也并非没有共同之处。伴随高职教育规模“半壁江山”地位的相对稳定,而其在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形下,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在“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下,高职教育系统必须跨越系统的界限,在质量建设的道路上摒弃教育与企业的“异”,学会借鉴与分享企业质量科学的最新成果,逐渐创立并完善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有鉴于此,将高职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置于系统演化的时间轴上,借鉴质量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探讨其质量个体间的质量竞争与协同进化,对于多元化时代的高职教育沿着质量文化的逻辑推行改革,保持生存和发展的旺盛动力具有积极意义。

任何系统都与外部环境之间有着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可看作是由影响和调节高职教育质量的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构成。

宏观系统指从宏观层面对高职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和发挥调节作用的环境要素,主要涉及:(1)社会-文化环境。高职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经济各种因素及其发展规律的制约与影响。学校是一个文化组织,质量对其而言是一种实质性的潜结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职业院校师生和管理者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以及质量标准。(2)政治-法律环境。在我国政府行政命令推动,也即通过政治权力与权威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施加影响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诸如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针对职业教育的相关立法,均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基础性质量保障作用。(3)人口-经济环境。毋容置疑,人口中高职教育适龄人口的素质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不仅如此,人口中高职教育适龄人口数量在作为影响高职教育规模的重要因素的同时还影响着科学的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形成。另外,职业教育体系的产生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发展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结构变化。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结构的优化本身就是质量提升的一种体现。因此,经济环境表面上影响和改变了高职教育的规模与结构,实质上实实在在的对高职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调节作用。(4)技术-自然环境。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变革有着密切联系。科技革命和进步需要高质量的高职教育为其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就自然环境而言,高职教育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均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按照美国学者鲍恩的观点,高等教育生产过程的起始点是高等教育系统环境的资源输入,学生及其社会关系的变化是高等教育生产过程的主要结果,其社会意义就在于通过这种变化使自然环境得以改造。与之相似,随着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微观系统指从微观层面对高职教育质量产生直接作用的各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1)政府。政府主要通过制定高职教育相关政策、经费划拨、质量标准的制定等手段对高职教育质量产生影响。(2)学生及家长。学生与家长通过对高职教育消费的选择权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迫使质量不高的高职教育机构努力进行质量改进。(3)高职教育机构。作为高职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机构,高职教育机构的师资、教育教学过程、以及管理者所秉承的质量管理理念均显著影响着高职教育的质量。(4)劳动力市场。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就业成为高职教育的根本导向。在劳动力市场适切性以及产业结构匹配性的质量新标准下,高职教育作为“教育”,其固有的内部质量观,面对市场的强制性要求,不得不转向外部质量观。(5)行业企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并建立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机制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转贴于

三、质量竞争与协同进化: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

高职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民主化程度的提高,高职教育的规模大增。然而,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在市场原则成为社会活动的首要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高职教育作为一类服务活动,各教育机构之间为了获得有限的教育资源,必将以竞争和提高效率作为基本的生存法则。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中高职教育的生态圈有别于计划经济。高职教育机构必须面对顾客可以进行开放性选择的教育市场的形成与随之而来的高度市场竞争。

从质量系统的一般构成角度看,质量生态系统是由顾客、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员工、股东以及社会五大利益相关方组成的价值交换和利益相关的复杂系统。从质量生态系统的构成看,可以把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主客观因素概括为顾客(学生及家长)、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高职教育生源供给机构、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业企业)、员工(教职员工)、股东(高职教育出资方)以及社会五大利益相关方。这些利益相关方构成的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一)质量竞争: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永恒话题

任何复杂系统内都包含着各子系统的独立运行。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可看作是由各子系统构成的质量群体。同处于一个质量群体中的各高职教育质量子系统对于质量环境的依赖程度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影响着这些质量子系统在质量群体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影响到各质量子系统内部结构特征和系统功能属性。高职教育系统提供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服务活动,这一活动本质上也是一个质量过程。一种质量过程可由不同的服务活动实现,而为了达到同一内涵的质量,不同服务活动个体在质量群体中所展现的质量过程特性又有所不同。所以围绕同一质量过程,不同类型的服务之间在质量集合中必然存在着质量竞争。高职教育质量过程以增进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知识为根本目的,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为内涵。因此,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群体中的各质量子系统必然会为获得有限的稀缺高职教育资源而展开质量竞争。

对于高职教育系统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质量过程实际上需要满足整个质量生态系统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要求,并且在相互的认可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的既得利益。系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为了保持和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并使其最大化,某一种质量的含义就会被坚持,某一种判别质量高低的标准就有存在的合理性。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各利益相关者是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质量个体。质量个体在质量群体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是该质量个体在质量竞争及与质量环境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确立的。质量竞争是一个博弈过程,质量个体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因此,各高职教育个体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在质量群体的地位,选择合适的发展规划,并且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做出动态的调整,选择最优的竞争策略,以期获得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的较高质量生态位。

(二)协同进化: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

尽管各质量个体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有的处于主要地位,有的处于次要地位,但作为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彼此之间在竞争的过程中也不乏相互协作。协同进化是质量系统一种重要的演化方式。质量协同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协同系统的整体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质量本身具有一种整体性的特质,质量是某种产品或服务所呈现的整体属性,并强调服务过程。

怀特德的过程哲学认为,作为有机体的组织是处于不断进化过程之中的。主要表现在组织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进化以及组织本身内在的创生环境的过程。高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有限资源的竞争可能导致协调效应。质量协同系统的稳定性与质量协同个体在质量群体中的质量生态位以及质量协同环境有关。就高职教育机构这一特定质量个体而言,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在质量群体中都有自身的质量生态位。当个体之间的质量生态位属于结构性互补时,就是形成质量协同体的最佳时机,互补性越强所形成的质量协同体稳定性就越强。因此,高职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自身办学条件与水平,以及外部环境等,在尽量确保质量生态位结构性互补的前提下,通过协同进化不断提升自己的质量生态位。

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立体教育体系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论述,并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理念昭示了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环节和主渠道。中学生态文明教育其教育对象是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成长中的中学生,是我国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枢纽环节。

环境教育发展到今天的生态文明教育,它不仅仅只是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的有关环境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环境价值观,培养生态文明素质,从而形成有益于环境和人类的行为模式,把学生培养为负责任的生态公民。其核心是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关键是生存环境伦理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确立。这也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衡南县三中自2001年起,以有关生态教育的研究项目为依托,以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生态和谐”校园建设目标为牵引,历经12年三期滚动研究与实践,积极开展中学立体式生态教育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一是开发出独立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生态教育教材。与国际相比,现阶段我国生态教育教材明显落后,缺乏独立的、具有趣味性、乡土性、内容结构化的生态教育教材。根据需要,课题组开发出乡土特色明显、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活动性、趣味性特征,内容结构化并具有具体教学实践操作价值的《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生态教育校本教材》,使我校生态教育有了独立的教材。

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老师领会教育部关于新课改和环境教育颁布的两个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基本精神,整合江口鸟洲的资源环境特点,结合我校学生的学情,糅合地理、化学、物理、信息技术等各学科,确立整合地域资源的《江口鸟洲生态教育校本教材》的表现形式和结构体系:表现形式由活动体系,文字、材料体系,图表图像体系(具有乡土性)组成,体现为开放式活动课程;结构体系包括知识体系、智能体系、德育体系等。构建《江口鸟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开发出来的《江口鸟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乡土性特征,有浓郁的乡土特色。涉及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平等观教育、生态文明知识教育、生态危机观教育、生态法制观教育、生态文明技能教育、生态消费观教育六个方面。

二是开设了独立设课模式的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实现了由目前中学多学科渗透式生态教育模式向独立设课式生态教育模式的转变,这增强了生态教育课程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份量,有效避免了生态教育的“边缘化”“弱化”,使中学生态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又为学生有效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经验的学习领域。

实现了生态教育内容的结构化。根据内容构成要素和组织方式将生态教育的内容形成合理严密的结构,从而改变原有生态教育内容零散性、随意性的状况,使受教育者获得系统化的生态教育知识。本研究通过校本课程形式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发明创新创造等多种课程糅合,形成相对独立的主题化、系列化的生态教育内容:开展人工鸟巢建挂、冬季喂鸟、野外观鸟等综合实践课程,开展江口鸟洲生态环境调查等研究性学习课程,走向田野,向农民请教,开展生态科技创意与发明创新创造课程。

三是中学生态教育基本的教学方法是“探究式生态教育法”和“户外综合实践生态教育法”;并且探索出“依托生态教育基地开展生态教育模式”“研究性学习课题模式”“社区服务模式”“生态科技创意及发明模式”等八种中学生态教育最基本的教学方式。

“探究式生态教育教学法”就是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提供现实情境,帮助创设研究性学习课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索和探究,最终学生自己找到生态问题的解决办法,真正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实践能力。“户外综合实践生态教育教学法”主要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参观调查、野外体验以及社区服务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四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立体式的中学生态教育体系,延伸学校生态教育链条,努力实现生态教育的合力。

4.1 在教育管理理念上,学校将生态教育引入学校管理文化,以“共生”为核心理念作为生态管理的基石,以建设生态和谐校园为目标,积极塑造校园生态文明。目前学校有生态科普长廊、生态DIY探究室、生态实践园,并将湖南省鸟类自然保护区江口鸟洲开辟为学校户外生态教育基地,构成了学校独有的“生物链”,也为学校专门的生态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平台。同时将生态教育向课堂延伸,打造以“四学”即“自学(自主学习)、合学(合作学习)、展学(展示学习)、点学(师生点拨学习)”为显著特征的生态课堂,使课堂焕发出生态的活力。

4.2 积极开辟家庭生态教育途径,密切生态教育家校联系:通过学生向每个家长寄带生态教育倡议书家长郑重签字的形式、通过邀请学生家长召开学校生态教育家长会的形式,通过“家庭生态账本”形式,使绿色生态理念渗透到每个家庭,实现“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教育作用;

生态学研究问题范文第5篇

1微生态学与微生物学的关系

微生态学是这几年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首次出现是在1977年由一名德国博士VolkerRush提出的,他认为微生态学是相对于生态学的一种较为微观的表现,并且他还对微生态下了一个定义:微生态学是停留在分子水平或者细胞水平上的生态学。因此,微生态学是一种相对于生态学的一种较为微观的更加深层次的表现形式。微生态学以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和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环境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为其研究范畴的,而为生态学的涉及领域主要在微生态学的结构关系,微生态体系的平衡与失调以及微生态学的防治等领域展开科学研究与探讨。微生态学是在吸收微生物学的基础上对其生态学理论进行研究创新而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学科,而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特征、新陈代新以及遗传进化等自然界生存与繁衍的一门学科,微生物学的最直接应用就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关系来促进社会生产需要,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从而不断将那些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进行消灭或者改造,从而不断的为人类的生存安全服务,微生物学虽然涉及到了生物关系的问题,但是其研究问题的重点是微生物活动和生存规律,而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它所反映的是各个生命体系与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与人类生命生存环境之间某种相互作用关系。生态学是在关系的问题上进行研究和探讨,从关系的角度去探索生物、生态以及人类之间的要素联系,微生态学与微生物学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其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提高医学认识水平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把病原微生物与人类的各种疾病为其研究对象,医学微生物学与传染病以及各种感染性传染病的医学实践和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和人类社会的卫生防预和疾病预防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领域特别是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开始揭示分子领域的微生物学的生命现象和特征,并且解决了许多以前不能解决的生物现象问题,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在分子生物学的领域下不断地被揭示,因此在临床卫生学诊断上也进入到了分子领域,因此,分子生物学在应用上推动了临床微生物学的发展。而分子生物学在医学分类上还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是它在认识领域和技术指导上处于主导地位,分子生物学在实际应用上适合各个领域的发展,分子生物学也有效的推动了人类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但是它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人们可以通过对基因和蛋白质的研究创新,弄清疾病和微生物之间的特殊关系,但是这些研究和临床实践仍然不能解决很多疾病临床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不能较好的拿来用在临床实践当中去,而随着微生态学和微生物学的发展,对医学领域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观念,对推动医学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微生态学对医学生物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微生态的发展为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注入的新的活力,为人们认识疾病本质开辟了新的道路,指出了新的方法,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完善,医学领域开始从传统单一的医学模式向多元化的医学模式转变,微生态学与医学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关系极为密切,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微生物学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1微生态学对病因学的启示

在传统的医学领域中,表现为引起一种疾病的病因只有一种,著名的医学家郭霍法则是这样认为的,特殊病原菌应该在同一种疾病中进行查询,在健康者身上是查不到的,并且这种特殊的病原菌经过分离能够得到纯培养,而这种纯培养如果接触到一些容易感染的动物,在动物身上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病症。这个法则一直被人们理解接受。从微生态学的角度看,地球上根本就不存在病原微生物,按照这种观点,微生态学就没有所谓的病原菌和非病原菌的概念陈述,任何的微生物都是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种群,之所以会引起疾病是因为某种微生物链在一定的环境下被打破所致,在某种情况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微生态的某种状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饮食习惯、心理状态已经生存环境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引起微生态的失衡,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而在临床上也发生着许多正常微生物群被感染的实例。

3.2疾病预防的认知

运用微生态失调原理对微生态失调的现象进行调整是防治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方式,而在我们身边常见的微生态制剂就是运用以感染的方法来治疗已经被感染的病原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随着医学领域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微生态制剂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而随着其在医学领域的不断运用,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医药领域的一个新亮点。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