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泡沫经济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百业待兴,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略大于消费增长率,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刺激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只有当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商品房严重滞销,造成还贷困难,连带引起金融危机时,才形成泡沫经济破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泰国就是一例。房价虚涨泡沫。房价是与地价相联系的,房价泡沫与地价泡沫密切相关。此外,开发商对利润的期望值过高,人为抬高房价,也会形成经济泡沫。如果房价飞涨,开发商攫取暴利,购房者难以承受,由此也会形成房地产泡沫经济。可见,房地产确有经济泡沫,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可能性,但绝不能把房地产业等同于泡沫经济。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房地产泡沫与泡沫经济
1.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
房地产泡沫是经济泡沫的一种,但经济泡沫并不等于泡沫经济。经济泡沫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它虽然也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损害和浪费,但经济泡沫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予以缓解或消除的,但泡沫经济是与市场机制无关甚至相反的一种对经济发展极为有害的经济现象。
泡沫经济,顾名思义是指经济运行状态像泡沫一样,繁荣的表面终究难逃破灭的结局。泡沫经济往往伴随着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但泡沫经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价格涨落,而是专指由过度投机而导致的商品价格严重偏离商品价值、先暴涨后骤跌的现象,是社会资金过于集中某一部门、同一商品反复转手炒卖而导致该部门短期内扭曲膨胀、生产部门因缺乏足够的资金而长期衰退的一种必然结果。
2.泡沫经济的运行机制
泡沫经济之所以能够创造虚假繁荣是因为它具有一种特殊的运行机制。在正常的市场机制中,商品价格上升必然会导致商品需求下降。而泡沫经济则不然,它会出现违规律的变化,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增加;价格下跌,市场需求下降得更快, 正所谓“买涨不买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是因为人们购买这种商品不是为了消费, 而是为了投机获利。当人们普遍认为某种商品价格会上涨时,人们就会抢购这种商品;他们同样知道该种商品价格将来会下降,但是他们坚信自己能赶在价格下降以前将持有的商品卖出去,因为市场上有比自己更傻的人。同一商品的反复交易会迭加商品价格,使其远远偏离商品价值;而价格上涨坚定了大众的信念,又会吸引更多投机者的加入,直到某一天,市场没有足够的需求时(或是因为信心不足,或是因为缺乏资金),市场出现价格可能将要回落的信号,人们猜测投机已经走到了尽头,于是大量抛出商品,而市场需求不足、商品价格瞬间下跌,市场从此一撅不振。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泡沫经济演变过程。
当然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可以成为泡沫经济的载体,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这种商品的供给是稀缺的,市场始终保持供不应求局面。其次,交易便利,费用低廉,这样投机的热情才能顺利得到实现,市场利好的消息才能不断被扩散出去,市场需求和价格能以很快的速度被推到。房地产正是这种商品之一。
另外,泡沫经济的发生还需要足够货币供给支撑。因此,泡沫经济的上演总是需要以宏观扩张的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宽松的信贷政策为依据。无论泡沫经济曾经如何绚丽多彩,但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难逃破裂的结局。因为再宽松的银行信贷环境也要受到信贷规模的限制,汲养泡沫经济生存的资金链注定要断裂,从而导致泡沫经济连锁反应。
二、房地产泡沫的防范
1.加强土地供应的控制,抑制土地过度投机,控制增量、盘活存量
一方面,严格执行土地储备制度和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增加土地出让的透明度。政府根据土地市场行情适时收购土地或增加土地出让,以便调控土地供应增量;同时也可根据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控新投放市场建设用地的用途,如可确保中低价位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用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合理、严密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引导土地持有者合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政府可以通过征收土地闲置税、土地增值税、土地保有税等,鼓励土地持有人积极投资开发,提高土地投机的成本,刺激低度利用土地者转让土地或出租土地,以调节土地供给、盘活存量。
2.加强房地产价格监测与调控,限制房地产投机和炒作
建立健全城市基准地价与地价公示制度以供市场交易参考,建立房地产交易价格评估制度、商品房出售网上申报制度,监视土地交易价格、调查地价与土地交易情况,对取得优惠政策受让的土地再交易进行严格限制,以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对房地产价格的监测与调控。严格商品房预售审核管理、防止以预售为名的土地投机,严查开发商品房惜售行为,限制商品房期房和经济适用房转让,加强税收征管和恢复征税、控制炒房。如购买高档商品房、别墅实行高契税政策,二手商品房转让征收商品房增值税或个人所得税,商品房期房转让增收期房转让契税等,限制购房投机和炒作,鼓励自住,控制购房投资和投机需求。
3.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机制
各级政府要根据房地产市场区域性强和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加强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科学设立符合当地房地产市场规律的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和主要指标的量化区间,有计划地建立符合自己城市特点的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防范房地产泡沫。通过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市场供求总量、结构、价格的调控;通过市场信息、引导和规范,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度,控制人为惜售和炒作行为,引导企业理性投资、消费者理性消费;通过对楼市的动态监测,评价市场的运行情况,预测分析未来的市场走势,向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出适时、适度调控市场的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4.利用货币金融政策调控市场,规范房地产融资行为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利率、紧缩房地产信贷额、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提高购房首付款比例等货币金融政策,调整房地产投资额与投资结构。应根据保守、确实、安全等原则来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在评估抵押物的抵押价值、确定融资比例或贷款比例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以避免呆账、坏账损失与信贷膨胀。同时应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手,提高我国的银行业自身抵御金融风险能力;金融监管部门应从制度建设人手.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抵押制度、抵押保险制度和抵押二级市场的发展,这样才能防范房地产业信贷泡沫,有利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共同发展。
三、结语
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导致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适度的经济泡沫,例如土地价格微幅上扬、房价稳中有升、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商品房供给略大于市场需求等等,对活跃经济,促进竞争,推动房地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没有一点泡沫的房地产业是不能繁荣的。而如果泡沫过多,过于膨胀,造成虚假繁荣则是不利的。关键在于要控制这些经济泡沫过度膨胀,不致形成为泡沫经济,带来严重危害。采取引导性消费的政策进行推进,才能使房地产业健康成长。合理的房价上升是正常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200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关键词:泡沫经济;货币政策;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F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5-0052-03
一、全球经济失衡和美国的汇率、利率调整循环
当前国际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美国拥有巨额经常账户逆差,而盈余则集中于其他少数国家,全球经济发展失衡。这种情况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美元霸权确立以后,除个别年份略有顺差外,美国其余各年度都是逆差,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种情况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还导致了美元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由于长期的巨额经常账户赤字会影响市场对美元和美国经济的信心,历史上美国往往通过美元的升值―贬值―升值和美元利率的上升―下降―上升循环,改善经常账户赤字,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特里芬难题。
例如在1985年,当经常项目逆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美国开始采取弱势美元政策,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大幅下降,美国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有所缓解。但与此同时,经济开始下滑。因此从1995年开始,美国继续转而实行强势美元政策,经常项目逆差继续增长。这种美元升值―贬值―升值的循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强势美元给美国带来的持续经常项目赤字状况。同时,这种汇率升值贬值的循环,引起了价值和财富转移:在美国实行强势美元时,美国的贸易逆差开始积累,各国以更高的代价逐步积累起美元资产,当各国美元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美元发生贬值,这些美元资产价值迅速缩水,美国贸易逆差减少,以较低的价格收回美元。
另一方面,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中处于核心地位,美国货币政策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可以从本国经济的景气循环出发,通过上调或下调利率水平,灵活调节国内、国际因素引起的经济波动。美联储在决定利率政策时,基本上不考虑钉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货币政策名义锚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因此美元利率的调整,往往会引起国际汇率水平的波动和资本流动方向的变化,从而对一些与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国家的经济金融稳定造成冲击。
图1中,1985-1990年的美元利率下降、上升,1995年前后的美元利率上升分别对日本经济泡沫的形成与破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中,通过保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克服美元的升值―贬值―升值和美元利率的上升―下降―上升循环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对于一国保持宏观经济内外平衡至关重要。通过对日本1985-1990年货币政策的回顾,可以增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二、“广场协议”和日元快速升值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走出“滞胀”,美国实施了以减税、放松管制为核心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美联储则通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1979年,在连续三次提高利率后,美元利率明显高于大多数西方国家。
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增加了美元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大量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持续、大幅上升。1979年至1985年2月,美元与其他10个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上升了73%。美元的大幅升值导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特别是对日本逆差增加。1981年,美国对日本的逆差为199.6亿美元,到了1990年,上升到692.8亿美元。
1985年9月,为改变美国对日本巨额的贸易赤字和美元升值的局面,在美国政府的策划下,美、日、英、法、原西德五国在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了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决定共同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降低美元对日元和欧洲货币的比价,史称“广场协议”。随后,各国在外汇市场上实行协调干预,抛出美元,买入本国货币,诱导美元下跌。1985年底,日元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美元兑200日元。1986年,各国继续执行协调干预和缩小利差的金融政策,美元再次贬值,日元汇率升至1美元兑150日元。1988年初,日元进一步升至1美元兑120日元,比1985年底上升了一倍。
三、实行超低利率为“泡沫经济”埋下伏笔
日元大幅升值使日本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极大冲击。为防止经济增长下滑,日本实施了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日本银行1986年上半年三次调低贴现率,从原来的5.0%分别降至4.5%、4.0%、3.5%。美元再次贬值后,日本银行又于1986年11月和1987年2月两次下调贴现率,使之降到2.5%这一前所未有的低水平上。从1987年2月到1989年5月,2.5%的超低利率维持了两年零三个月,为“泡沫经济”埋下了伏笔。
日本的国内储蓄率一直较高,宽松的金融政策又造成货币供应扩张。在政策宽松、资金充裕的大背景下,日本掀起了一轮设备投资热潮,投资的增长远高于消费的增长。1987年到1990年,民间设备投资以平均14.1%的高速度上升,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8%、6.0%、4.4%和5.5%,是同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最高的,称为“平成景气”。
低利率更是刺激土地和股票价格持续而急剧地上升。1984年到1989年,日本的土地价格暴涨了约两倍,东京和大阪等大城市甚至达2.5-3倍;日经平均股价1984年还只有11000多日元,随后一路上升,1987年底,日本股票市场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股价上涨在1989年达到最高值39000日元左右,比1984年上升了两倍多。资产价格膨胀异乎寻常地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形成了以“土地泡沫”、“证券泡沫”和“银行泡沫”为特点的“泡沫经济”。
日本的货币供应量在1986-1990年的增长远远超过名义GDP的增长幅度,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呈上升态势,但是除股价、地价以外的普通商品价格几乎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面对货币供应、贷款急速增加,地价、股价等资产价格暴涨的情况,日本银行虽然发出过信号、提出过警告,但在制定、执行政策时并未反映出紧迫感,没有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与此相反的是,为了阻止投资者将资产从美元转向日元,引起更大幅的升值,日本银行持续地保持低利率。日本银行坚持认为,考虑到利率平价的影响,只有在美国保持较高利率的情况下,日本银行才有灵活调整再贴现率的余地。
四、持续加息使泡沫经济破灭
资产价格的上涨毕竟难以持续。到了1989年5月,由于资产价格出现持续、大幅上涨,日本政府逐渐感受到了压力,在美、欧各国纷纷加息的背景下,日本银行也不得不从1989年5月开始上调贴现率,此后又于10月、12月两次上调,使贴现率达到4.25%,贴现率的快速上调成了泡沫经济破灭的导火线。
从1990年开始,日本股价持续下跌。1990年8月30日,日本银行第五次上调贴现率至6.0%,对股市更是致命一击,股价在一个月内就跌至最低点20000日元,较年初的39000日元下跌了约50%。1992年8月18日日本股价降至14309日元,与1989年最高点相比下降了63%,成为日本历史上空前的“大股灾”。
紧接着地价也出现下跌。1990年4月,大藏省对不动产融资实行总量限制后,土地价格上涨势头被遏制。1991年全国地价下降4.6%,六大城市下降了15-25%,部分地区甚至降到一半以下。已竣工的楼房不再有人问津,曾经炙手可热的土地和住宅成为滞销货,房地产公司和在土地投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破产。
股价和不动产价格暴跌后,企业财务运营逐渐陷入困境,纷纷破产,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了巨额不良债权,信誉受损和收益下降。金融危机进而对实体经济带来很大影响。1990年“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陷入了零利率和通货紧缩的陷阱,实际经济增长停滞,开始了为期十年的经济萧条。
五、从日本泡沫的经济形成和破灭看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广场协议”之后,日元的确出现了大幅升值。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真正对日本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最终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达十年萧条的并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日本银行连续失误的货币政策。
在日元升值后,出于对宏观经济紧缩的过度担心,日本银行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快速下调了贴现率,使得金融市场流动性过于宽松;出于对汇率升值的过度担心,日本银行忽视了国内经济平衡,持续地保持了低利率;在低利率和过多的货币刺激泡沫形成后,日本银行又过于担心资产价格上升,匆匆忙忙快速下调了贴现率,导致泡沫经济的破灭和金融市场的崩溃。
2004年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年会期间,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谈到全球经济失衡时提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常账户出现顺差或逆差是不可避免的,改变失衡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有关国家能做的是使国际金融体系尽可能保持灵活性,以吸收可能的冲击。
具体到货币政策,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情况下,经常账户出现顺差或逆差不可避免,流动性过剩是世界性的现象。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保持灵活性是十分重要的,要对有可能出现的国内外经济冲击保持预调和微调,而尽量避免剧烈的货币政策调整导致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大的波动,这就是本文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黑田东彦,日本汇率政策失败所带来的教训. 国际经济评论,2004,(1,2)
[2]王宇. 国际经济协调中宏观政策的可能失误-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 经济研究参考,2004,(67)
最近几年,受企业经营状况差、银行不良资产巨大以及美国经济减速等因素的影响,日本的通货紧缩状况不但没有改善的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今年以来日本股市连创新低,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一度降到18年来的最低点,日经225种指数也曾跌到19年来的最低点。为此,执政的自民党等三党于今年9月提出了反通缩对策。而日本央行更是做出了从日本一些城市银行和地方银行直接购买股票的惊人决定,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挽救陷入持续低迷状态的股市,促使经济尽快摆脱通缩局面。
通货紧缩愈演愈烈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属于货币现象,它既同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或货币流动速度放慢等因素有关,也同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减少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物价的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实体经济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对货币的需求下降。
日本的通货紧缩由来已久。大家都知道,日本在1988年出现了泡沫经济(一般来讲,一个国家的土地、股票和艺术品等资产的价格,在一段时间里出现了按正常经济原理无法说明的暴涨,即可认定该国出现了泡沫经济的现象),全国的土地价格都呈大幅上升趋势,尤其是东京、大阪和名古屋这三个日本最大的经济中心及其周边的土地价格,从1988年到1990年竟然暴涨了2.0~2.5倍。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面积仅为美国1/20的日本,1989年末其全国土地的评估价,竟然是美国全国土地评估价的四倍!
从股票指数来看,泡沫经济时期的1987年~1990年,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的总市值超过美国,而同期日本的GDP只有美国的60%左右。无论从利率,还是从因企业收益率上升所带来的居民持有资产价格上升这两个角度,都找不出能说明这期间土地价格和股价如此上涨的理由,这说明此时的日本股市已经含有相当多的泡沫成分,“泡沫”是早晚要破灭的。1989年,日本金融当局终于对过热的经济产生警惕,并连续四次提高贴现率,将贴现率从2.5%一举提高到5.25%。利率的上升,首先对债券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债券市场出现了暴跌,随之股票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最终,泡沫经济时期不断上涨的地价也开始下降,日本泡沫经济开始进入了崩溃的阶段。
可以说,泡沫经济的破灭,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陷入长达十年经济衰退、物价水平下跌的直接原因。不仅如此,日元汇率的长期升值趋势、国内外市场对日本产品需求的减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迟迟得不到解决,以及廉价的国外产品大量涌入日本国内市场等因素,都对日本通货紧缩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日本经济不但未能摆脱困境,银行的不良资产不减反增,再加上美国经济增速急剧下滑等因素,使得日本的通货紧缩有愈演愈烈之势。
反通缩只是治标而未治本
自从1998年下半年以来,日本政府就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辅之以汇率政策、人力政策等,来刺激经济的复苏,试图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但总的来讲,日本政府的反通缩政策都只是治标而非治本之策,这些政策虽然暂时缓解了通缩局面,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近几年,日本由于受通缩影响,致使银行不良资产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另外,房地产价格的下降也增加了银行的不良资产。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02年7月1日,日本全国基准地价连续11年下降,同比下降5.0%。同基准地价最高的1991年相比,住宅用地下降了23.3%,商业用地下降了51.6%,商业用地价格下降到1979年的水准,特别是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城市更是下降到1977年的水准。房地产价格的长期持续下降,使得作为银行重要抵押品的房地产因价格下跌而成为新的不良资产。据日本媒体报道,截至今年3月底,日本12家大银行的不良资产余额约为24万亿日元,比去年3月底增长了约40%,比去年9月底增长了约20%。通货紧缩与企业的巨额债务负担、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等交织在一起,已成为妨碍日本经济复苏的重大羁绊。目前,不但日本通缩情况严重,就连美国、德国也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因此,最近一期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撰文认为,通货紧缩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通货膨胀,目前,它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威胁”。
日本央行“赤膊上阵”
受通货紧缩的严重影响,日本股市在今年出现了大幅度下挫,东京证券交易指数创下18年来的新低,日经225种指数也曾跌到了19年来的最低点。股市的持续低迷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加剧国内的通货紧缩。为了挽救可危的股市、维护日本金融体系的稳定,今年9月18日,日本央行做出了令全世界惊讶的决定:将直接收购15家商业银行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日本央行“赤膊上阵”直接购买银行所持有的企业股票,是各国经济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举措。该政策的出台,表明日本金融当局反对通货紧缩的坚强决心。
关键词:金融创新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DF438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飞速发展,金融业发生了实质的变化。虚拟经济活动已成为当代经济的核心内容,当前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经大大超过实体经济的规模。据统计,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超过160万亿美元,其中债券余额和股票市值约为95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只有约30万亿美元,虚拟经济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的5倍。到2007年底全球金融资产总额230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的4倍。①我国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是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开始,近几年我国虚拟经济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中,2008年末,我国股票资产为12.1万亿人民币、债券资产为15.1万亿人民币、银行资产为62.4万亿人民币,占比分别为14%、17%和69%,金融资产总量约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一)从内在联系方面探究两者间的关系。第一,虚拟经济的产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依托,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信用,由此产生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的载体是股票等有价证券,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决定了有价证券的规模。实体经济的状况决定了虚拟经济是否健康发展,实体经济健康运行可以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相反,虚拟经济的运行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第二,虽然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有较强的影响作用,但是虚拟经济也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由于虚拟经济出现后,其自身所具有的财富泡沫性、自我膨胀的迅速性,特别是自身价格决定的特殊性,这些特点和因素决定了它的运动可以不再受实体经济的生产规模和条件的约束。第三,实体经济制约着虚拟经济的发展。若两者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时,两者可以健康的发展,但是如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使经济中的泡沫变成了泡沫经济,随着泡沫的破灭,最终必然回归于实体经济。
(二)从货币数量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关系
当虚拟经济发达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商品和劳务的交易,另一部分是用与股票等虚拟资产的交易。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1911年)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MV=PT。我们可以将费雪公式变为:
MV=PQ+SP*SQ。
SP表示证券的一般价格水平,SQ表示证券数量,M表示货币供给,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当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的时候,货币将进入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个部门,在货币购买力不变的前提下,用于虚拟经济部门交易的货币越多,则用于实体经济部门的货币量就越少。结果是购买实体经济产品的总需求减少,这样会导致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就越低,表示货币的购买力越低。如果进入虚拟经济的货币量持续增加,从长期看,虚拟经济就会膨胀。一旦虚拟经济受到外力的影响,虚拟经济突然大幅缩水,虚拟经济里的货币会大量流出,如果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必然会引起物价上涨,货币的购买力大幅下降,导致货币的贬值。更为严重的是,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引起泡沫经济的破灭时,会引起严重的金融危机,对整个金融系统和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三.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正负效应
(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第一,吸收资本,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支持。众所周知,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高获利性,这就吸引着大量暂时和零散的资本投入虚拟经济领域。社会上的沉淀资本也就由此过程直接或间接的流入到实体经济中,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融资支持。第二,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从一定程度上抵御风险。在缺乏有效防控措施的条件下,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人们无法将风险转移给较强风险承受力的主体,只能自己承担风险,这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在虚拟经济中的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最初产生的动机就是为了套期保值和转移风险,这就为投资者分散和转移风险提供合适的机制。第三,虚拟经济可以很好地传递和揭示实体经济的信息,提高实体经济的运作效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虚拟经济中金融资源的稀缺程度可以被金融商品价格信息准确揭示出来。其次,信息不对称是经济生活中的不足表现之一,但是虚拟经济体系能够通过迅速有效的信息揭示,同时,相应的金融创新,能够处理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第四,调整及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虚拟企业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联合多个企业的能力和知识,共同努力创造某项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消极作用。第一,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增加了实体经济的投机风险和不确定性。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导致资金的膨胀,资金一旦以膨胀的信用化形态进入生产或服务系统的循环过程,就与实体经济之间产生了互动,增加了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第二,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造成虚拟市场的虚假繁荣,会产生大量的投机和炒作行为,大量资金停留在活期账户上,妨碍了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从而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第三,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可能引发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经济泡沫主要是由投机行为导致的,是指虚拟资本市值超过所对应的有效地实际资本的那一部分。泡沫经济是指过度投机所导致的虚假的经济繁荣。当泡沫经济破裂,会引发银行危机、货币危机,进而衍生到整个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严重灾难。
关键词:虚拟经济;虚拟资本;衍生金融商品;电子货币;网络银行
一、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
虚拟资本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对此人们了解得更多的是股票,而股票为什么和怎样成为虚拟资本,则往往做一般地分析。要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虚拟资本论,必须考察其思维逻辑。
1.虚拟资本想象论。在马克思以前,法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曾提出过“想象的资本”这一概念,他说:“国家有息证券不过是一种想象的资本,它代表有来偿还国债的一部分年收入。与此相等的一笔资本已经消耗掉了;它是国债的分母,但国家有息证券所代表的并不是这笔资本,因为这笔资本早已不再存在。但新的财富必然会由产业劳动产生;而在这个财富中每年都有一部分预先指定给那些曾经贷出这个被消耗的财富的人;这个部分是用课税的方法从生产这些财富的人那里取走,然后付给国家债权人的。并且人们根据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①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2卷,第229-230页,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0页】。这样的论述表明:在西斯蒙第看来,国债之所以是“想象的资本”,是因为“与此相等的资本已经消耗掉了”。而以后通过发行国家有息债券,以利息的形式,偿付给国家的债权人,只不过是以征税的形式,从创造的社会财富中取走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多少取决于“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也就是说“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额度,使“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可见,“想象的资本”,是由于国债不代表资本而产生的,但为了从财富中取走一部分用于对国家债权人付息,又不得不“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用过“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这一概念,他也是从给国家的贷款“本来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这一角度阐述的,由于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因而这种贷款作为资本已经不再存在,所以才把“国家付款看成是自己的幼仔(利息)的资本,看成是幻想的虚拟的资本”。如果仅从这一点来观察,则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西斯蒙第的这一学说,但需要提出的是,马克思的论述比西斯蒙第前进了一大步:(1)假定“债权人不能要求债务人解除契约,而只能卖掉他的债权,即他的所有权证券。”这样的假定,意味着政府只付息,不还本,国债所有者要收回本金,只有把它卖掉。(2)假定国债能在市场上卖掉,“一旦债券卖不出去,这个资本的假象就会消失”。(3)指出了“不管这种交易反复进行多少次,国债的资本仍然是纯粹的虚拟资本”。马克思的论述表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是对投资者即购买国债者而言,因为购买国债的人把它的投入当作对国家的贷款,即当作生息资本来看待,而出卖国债的政府又不把它当作资本来运用。
马克思考察国债是虚拟资本以后,进一步考察股票。他认为:股票是信用制度创造的联合的资本,这种资本的价值也纯粹是幻想的。为什么是幻想的?他们分析的逻辑是:(1)股票本来是代表资本的所有权证书,代表的是现实的在企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代表的是股东预付的货币额,但具有双重的存在:一次是作为所有权证书即股票的资本价值的存在;另一次是作为这是企业实际已经投入或将要投入的资本的存在。作为所有权证书产生对这个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的所有权;作为实际已经投入的资本创造并实现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具有双重的存在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既然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就不能作为职能资本。(2)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马克思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让股票在市场上买卖,“A可以把这个证券卖给B,B可以把它卖给C,这样的交易并不会改变事情的本质。”【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30页】也就是说,通过交易使卖者把它的证券转化为资本,使买者取得预期可得剩余价值的证书,体现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3)既然要让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在市场上买卖,其资本价值如何确定,是考察股票是否是虚拟资本的又一逻辑起点。马克思认为,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价值与它代表的现实的职能资本的价值变动无关,而与它的收益大小有关,收益的大小怎么体现股票的价值,也就是把收益资本化。进一步说,也就是以现有市场利息率去衡量,所得到的收益是多少投资带来的,“假定一张股票的名义价值即股票原来代表的投资额是100镑,又假定企业提供的不是5%而是10%,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利息率是5%时,这张股票的市场价值就会提高到200镑,因为这张股票按5%的利息率资本化,现在已经代表200镑的虚拟资本。用200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到5%的收入。”【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29页】这样的假定表明:股票的价值也就是它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始终是资本化的收益,而资本化的尺度是“现有利息率”,换句话说,股票的价值是按现有利息率计算可取得的收益所幻想出的资本。为什么是“幻想的资本”,因为股票的价值不是由现实收入决定的,而是由预期得到的收入决定的,在上述假定的条件下,用200英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出5%的收入。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因为股票的价值除了决定于收益的大小外,还决定于其他因素,如投机等。
从马克思考察股票为什么是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我们能发现,股票之所以成为虚拟资本,不在于股票本身,而在于股票买卖。从股票不能作为职能资本与所有权资本的双重性存在,导出股票必须买卖才能体现它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再从买卖的价值确定,导出虚拟资本。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体现在收益的资本化上,其资本化以现有的利息率和未来的收益为尺度。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不同,前者含有实现预期的价值的含义,而后者没有这一层意思,因为国债的收益是既定的,而且是有保证的。
2.虚拟资本制造论。除马克思考察国债和股票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外,恩格斯还指出商业汇票也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在商业信用中商品的买卖,其贷款的清算,能够通过商业汇票来进行,商业汇票是企业开出的定期支付的凭据。如果开出的汇票时间间隔过长,得到汇票的企业家就可以把汇票拿到银行去贴现,以期获得货币资本。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指出,“在东印度贸易上,人们已经不再是因为购买了商品而开出汇票,而是为了能够开出可以贴现、可以换成现钱的汇票而购买商品”。①意思是:人们不是为了支付而开出汇票,开出汇票是为了贴现,获得资金。恩格斯认为,这是一种“创造虚拟资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存在着漫长的商品运输时间,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制造虚拟资本的方法便丧失了基础。也就是说,由于商品运输时间过长,买者难以在短期内收到卖者发的货,卖者也难以在短期内收到买者支付的货款,因而才具有开出汇票并以汇票向银行贴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便消失了。恩格斯把开出汇票并把汇票贴现看成是“制造虚拟资本”,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个以商业汇票代替货币资本作为货币来支付;二是将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提前获得货币资本。前者,是商业信用取代银行信用,后者,是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前一个取代节约了社会货币资本,后一个取代,新增了社会货币资本,可见,恩格斯论述的因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而制造的虚资本,有节约和新增社会货币资本的意思。恩格斯从这个意义上考察虚拟资本与马克思考察国债是虚拟资本不同:国债之所以是虚拟资本是因为它本身不作为资本而存在,但又要设想出一个资本额度去付息;也与马克思考察股票是虚拟资本不同,正如上述股票之所以为虚拟资本,其价值具有幻想的成份;而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的虚拟资本,其价值不具有幻想的成份,因为一般说来它们的发生都是以贸易为基础(当然在贸易上也会存在着欺诈)。
3.虚拟资本派生论。继恩格斯考察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以后,马克思指出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是纯粹虚拟的,这是因为:(1)银行家资本的一部分投在有息证券上,这部分资本不在银行的实际业务中发挥资本的职能,而是作为准备金看待,其中包括国债、股票、汇票以及土地抵押证等。国债是对收益的可靠支取凭证,股票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应当说与利率相关,都是有息证券,而汇票对开出和收取汇票的人来说,虽然不是有息证券,但对贴现者(即银行)来说,也是有息证券,也与利率相关,贴现要权衡当时利息率的高低。既然与利息率相关,而且利息率是变动的,那么它们的资本的价值就不以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进一步说“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代表资本,那么,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货币资本上。”②所以,这里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首先是指他拥有的作为准备金看待的资本价值即取得收益的权利的不确定(不断变动的)而言。其次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并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是代表公众在他那里存入的资本而言。第三,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还是就“有各种方式使用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不同人手里以不同的形成出现”而言,因为,在这种状况下,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增加两倍。对此,马克思引用了亚当·斯密的论述加以印证,斯密说:“即使在货币借贷上,货币也似乎只是一种凭证,依靠这种凭证,使某个所有者不使用的资本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资本,同作为资本转移工具的货币额相比,不知可以大多少倍;同一货币可以连续用来进行许多次的借贷,正象可以用来进行许多次的购买一样。”③马克思引用斯密的论述旨在说明:(1)对出卖商品的人来说,货币代表的是他商品的转化形式,即实现的价值,但在每一个价值都表现为资本价值的今天,如果出卖商品的人不是将货币作为购买而是将它贷出,则这样的货币就是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2)货币在贷出者手中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能够由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转移是代表一个资本,还是代表多个资本,“取决于它有多少次作为不同商品资本的价值形式执行职能。”也就是说要看它实现了多少次商品资本的价值。(3)由于商品资本的价值实现为货币后能够用于借贷,而且借入的货币又能够用于购买,所以同一个货币在实现许多次购买的同时,在借贷中又先后代表着各个资本。(4)货币在借贷中,先后代表着资本,使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甚至增加两倍,其实这只不过是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所以,马克思所谓的银行家里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包含着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从而使一切资本翻倍增加的意思。第四,就发行银行而言,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缺乏黄金保证发行的那一部分银行券。由此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之所以是虚拟资本就在于银行家能够通过发行银行券扩大贴现,贴现是要扣除利息的,因而用于贴现的银行券是银行家的生息资本,只不过由于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缺乏价值保证即黄金保证,所以是虚拟的。综述以上四个方面考察银行家的资本绝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内容,能够发现虚拟资本,既反映在银行家的非实际业务中,如保存的准备金中,又反映在银行家的实际业务中,如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中,同时表明,银行家的虚拟资本既在职能资本中存在,又在非职能资本中存在。
4.虚拟资本的相对论。“虚拟”的德文fiktiv有两个含义:(1)是“derphantasieentstammend,nichtwirklich:einc-eweltbeschreiben”,即“来自想象,幻想的,非真实的,如:描述一个虚拟、虚幻的世界”;(2)是vorgetauscht,即“装的、假装的、模糊的”。在德文中,与“虚拟”对应的词是wirklich,意思是:真正的、现实的、事实上的。所以,我们能够确定,马克思指出的虚拟资本(dasfiktivkapital)是相对真实资本(daswirklicheskapital)而言。真实资本是指“已投资于企业,并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或由股东支出的,用于企业中起资本作用的货币”(《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第484页)。相对而言,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都可以认为是“虚拟资本”。货币资本也是货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但又要增值的货币,都是虚拟资本。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没有作出这样笼统的概括,而是针对具体的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同视角,考察“虚拟资本”。可见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总是相对不同的事物而言。如果我们设定在什么条件下,确认某一事物是真实的,那么,离开了设定的条件,就能够确认某一事物是虚拟的。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二、考察虚拟经济需要界定不同的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考察虚拟资本时,运用了不同的概念,如“虚拟资本”、“幻想资本”、“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虚拟的货币资本”、“这种‘货币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等,应当说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意思。
但在我国,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总是把不同的概念搅在一起,混为一谈,比如把虚拟资本等同于有价证券把虚拟经济等同于虚拟资本、网络经济、泡沫经济等。由于概念不清,讨论问题时,往往对不上口径。如果细致地思考则:
1.虚拟资本不完全等同于有价证券。评介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我们能够发现虚拟资本存在的形式有:国债、股票、汇票、缺乏价值保证的银行券等。它们作为虚拟资本的物质载体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价证券,有价证券作为虚拟资本的载体,相对职能资本来说,有以下特点:(1)它不是劳动生产物,本身没有凝结价值。(2)它不能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不是职能资本。(3)职能资本是现实的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即是它的价格一般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有价证券是非职能资本,因而也是非现实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即它的价格,一般不完全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期。(4)它不是价值符号,而是价值收益索取的证明书。价值符号是价值实体的代表,它能兑换,但不能增值。而价值收益索取证明书,一般不能与价值实体对换,而寻求增值。有价证券的特点表明:虚拟资本只不过是能代表取得一定收益的所有权证书。由于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表现在不断变动的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上,所以把有价证券称作虚拟资本。由此,我们能够说虚拟资本是其价值不确定的生息货币资本。生息货币资本与货币资本不同: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相联系,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过渡的资本形式,而生息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没有直接的联系,不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资本的过渡形式。生息货币资本与信用制度、利息相联系。
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载体,但不能说虚拟资本都反映为有价证券。从上述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中,我们能够发现,他们从多种角度,在不同的意义上定义了虚拟资本。概括地说,马克思从国债运用的非资本性和利息支付的资本设想,表明国债是虚拟资本;从股票市场价值取决于股票收益资本化,表明股票是虚拟资本;恩格斯从商业信用取代银行信用,银行信用又取代商业信用,指出开出汇票和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马克思从银行保持的准备金不代表资本,只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其价值是不确定的意义上,指出了银行家资本的构成大部分是虚拟资本。如果说上述虚拟资本都因以有价值证券作为载体,因而与有价证券有关,则马克思指出的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代表存款人的资本,以及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使得一切资本好象增加了若干倍,因而也是虚拟资本的论述,就不纯粹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而是以所有权的归属和转移作为载体。可见,马克思所指出虚拟资本的含义,既包括着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也包含着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前者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后者以运用资本的权利作为载体。
2.虚拟经济不完全等同于虚拟资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为了表达新生事物,人们引进了“虚拟”这一概念,如虚拟工厂(virtualfactory)、虚拟办公室(virtualoffice)、虚拟银行(virtualbank)、虚拟大学(virtualuniversity)等。在这里virtual没有虚假、虚幻的意思,而是指事实实际的而不是名义上的状态(almaostwhatisstatedinfactbutnotinname),也就是说事物的现实状态与它自身的过去传统的名义状态相分离。如果我们把这种状态分离用哲学的“异化”来表达,则虚拟是对事物状态异化的理论概括,虚拟经济也就是对经济事物状态异化的概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载体异化的经济活动,如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在网上为顾客提供信息,让顾客选择,提供商品,送货上门,一般人称为“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与实体企业相比有它们的共性,即提供商品信息,满足顾客需求,但有它们的个性,没有可供观感的商品,没有可容纳顾客的营业场所等,所以,载体异化了。虚拟资本如股票,即可以把它称为载体异化的虚拟经济(因为它的载体是表现为所有权资本的有价证券,而不是职能资本的产出要素),又可以把它称为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股票之所以称为虚拟资本不存在于它具有分割剩余价值的功能,而在于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通过买卖实现增值,这就说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实现价值增值,赋予了它新的功能。除了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外,还有形式异化的虚拟经济,如一种权利派生或转化为另一种权利,如银行资产证券化和期权等。这种状况表明:虚拟经济能够有多种活动或状态存在,如果以货币来计量这种活动的价值,并以此求得增值,则以货币计量的价值便成为虚拟资本,可以说虚拟资本是人们从事的实体经济以外的,以一定的价值求得价值增值的活动。这表明,虚拟经济中包括着虚拟资本,但虚拟经济不完全等于虚拟资本,二者涵盖的内容是有差别的。
3.虚拟经济不同于网络经济。网络是一个系统,网络经济是通过系统提供信息的一种经济活动。网络经济的存在为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如果从网络的客观存在来说,它不是虚拟的,而是实在的,比如IT产业,它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体经济而非虚拟经济。但如果以网络为条件构建电子商务活动,形成虚拟企业,则网络产生的活动又成为虚拟经济。问题在于基于什么而言,或者说从什么意义上讲,它是虚拟的或非虚拟的。
4.虚拟经济不同于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转瞬即逝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一般通过市场价格的急剧上升又急剧下跌表现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人为的操纵、人们预期的失误等。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别于经济周期正常的波动。经济周期正常波动受客观因素制约,时间较长,呈现着阶段性;泡沫经济的波动是非正常的、受主观因素制约、时间较短、不呈现阶段性。泡沫经济除了反映在市场价格的波动中外,还会反映在其他领域,如虚报产值、虚报GDP等。前者可称为价格泡沫,后者可称为产值泡沫或GDP泡沫,可见泡沫经济有多种表现形式。在虚拟经济中有可能存在泡沫经济,但不能说必然存在泡沫经济。这就是说虚拟经济中还会不存在泡沫。所以虚拟经济不等于泡沫经济。而且泡沫经济不等于价格泡沫。这就是说泡沫经济不一定反映为价格过度上涨。
5.泡沫经济不同于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指经济增长的状况中存在着泡沫,如价格泡沫、产值泡沫等。在经济增长中存在一定泡沫是不可避免的,从一这意义上说是正常的。经济泡沫进一步发展,可能成为泡沫经济。可以说从经济泡沫到泡沫经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泡沫经济是不正常的,畸形的经济。
三、当代值得关注的虚拟经济
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多注重有价证券的市场特别是股票的上市流通,这自然是需要的。但在当代经济金融化的趋势下,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虚拟经济,应当是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
1.衍生金融商品是在原本金融商品的基础上派生的。如果说原本金融商品是银行借贷契约、公司股票和政府或企业债券,则衍生金融商品便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派生的金融资产证券、股票及债券期货和期权。衍生金融商品相对于原本金融商品而言有其共性,但更有其个性。最重要的个性是与实体经济过程的联系不同,从而增值能力不同。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是实体资本的副本,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其增值能力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但这一点,国债却不同:国债的增值能力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而取决于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取决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而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相关。如果我们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的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称为第1类虚拟资本,则我们能够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不密切相关,而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国债,称为第2类虚拟资本。
按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相对论,没有投资于实体经济企业,不在实体经济企业中发挥作用但又要求增值的货币都是虚拟资本,则银行借贷的货币资本也应列入虚拟资本之列,银行借贷活动也是虚拟经济活动。银行借贷活动关系的载体是借贷契约,借贷契约与实体经济活动过程密切相关,因而其增值能力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但银行作为“存款者的集中和贷款者的集中”,其增值能力又不完全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而取决于社会经济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虚拟资本的银行借贷资本,处于第1类虚拟资本和第2类虚拟资本之间,可称作准第2类虚拟资本。
金融衍生商品是在前三类金融原本商品的基础上派生的。比如金融资产证券,便产生于银行贷款资产证券化。贷款资产证券化使得债权债务关系起了变化:证券化以前,银行与借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双向的、个别的。证券化以后,银行把债权转让给金融资产证券的购买者,使得债权债务关系集合化和社会化,也就是说,债权人是广大的金融资产证券的购买者,债务人不是个别的借款人,而是集合的借款人。这样,证券化资产的增值能力,不取决于个别借款人的经济状况,而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资产证券与个别经济过程的关系不直接。由此我们把它称作第4类虚拟资本。
股票、债券的期货、期权交易,其对象是期货、期权合同,由于买进与卖出的合同能够抵消,不必在合同到期时实地结算、交割某一种金融资产,所以,绝大多数交易者不必在实际结算时,真正拥有这种商品,只是根据其价格的涨落支付差额。其增值能力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心理预期,可以说这类交易完全与实体经济过程无关,由此我们能够把这一类交易活动称作第5类虚拟资本。把虚拟资本从而虚拟经济作以上的划分,表明在当代,虚拟经济活动有相当一部分,独立于实体经济过程。影响虚拟经济活动的因素有别于影响实体经济活动的因素。虚拟经济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2.电子货币的兴起,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1)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着消费者与企业家之间的交换方式。网上购物,电子交易能够完全取代支票和现金。但在这里需要权威机构的支持和信任,包括商家和银行,它们是能够被充分信任的第三者。(2)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着人们储蓄与投资的方式,有剩余的收入者能够在家通过电脑储蓄和投资,并获取大量的金融产品变动的信息,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去希望去的交易场所。(3)电子货币的出现,使90%以上的财富在电脑网络里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并大大提高创造和追逐财富的速度。有人说,这个速度相对于20年前大约有3倍以上的提高。有人说,流通中的货币相对于中央银行的真实储备,从1974年的8:1上升到20:1。(4)货币电子化,不仅能节约资金给付、交换的时间,而且能从优选择资金的成本和收益,如能够在最佳的时刻上选择最优的利率和汇率。
3.网络银行的出现是上个世纪90年代金融领域中的一件大事,网络银行又称虚拟银行,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虚拟经济不能不关注网络银行。1995年10月,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在美国诞生。这家银行没有地址,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主页画面,所有交易都通过互联网进行,员工只有10人,1996年存款达1400万美元,估计1999年存款金额达4亿美元。在美国,已经有400家金融机构推出了网络业务。据调查,在2000年以前,有16%的家庭使用互联网的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占所有银行利润的30%。网络银行的出现对经济的影响是:(1)在网络银行的世界里,银行的规模不能再以分行数、人员数去衡量。(2)在网络银行的世界里,各银行的金融产品一目了然,客户很容易挑选出最有利的产品,银行很难再靠单纯的存放款业务生存,而必须推出特殊、高附加值的投资理财业务。(3)不论是实体银行还是虚拟银行,当前都处于一个以客户为导向的金融时代,设计出高附加值、个人特色强的金融产品是银行经营的核心所在。个人只要在网络银行上留下姓名、年龄、职业、家庭等资料,只要用鼠标回答薪金所得、不动产状况,电脑就可以自动评估信用等级。中国台湾玉山银行开办了个人贷款业务,只要信用评级在60分以上,就可获得60万元以下贷款。(4)网络银行对人才的需求有新的标准,不仅需要银行家,而且需要经济学家、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们能设计模型,预测发展趋势,成为金融世界的先知先觉者。当然,网络银行的发展也要受到制度环境、投入成本、运作条件和法律保障等约束,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理念的更新,网络银行在虚拟经济中的地位将与时俱进。
虚拟经济源于经济主体又超越原经济主体,扩展了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缩短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时间,改变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观、信息掌握、资源配置以及运作方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李晓西、杨琳,2000:《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财贸经济》第6期。
刘立达,2000:《论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金融研究报告》第11期。
刘骏民,1996:《论西方国家虚拟资本的新发展》,《经济学动态》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