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资源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调研的目的
以“科学发展,积极作为,攻坚破难,创新跨越”为主题,认真总结水利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找准影响和制约水利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形成一批针对性、操作性以及创新性强的调研成果,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制度,着力构建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调研课题及要点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每位领导干部都要积极带头深入基层,认真调研,为破解水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建言献策,提出符合实际、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办法措施。局党组根据我县水利工作实际提出了一些调研课题,由科级干部带队,分头组织调研。
(一)调研课题:提高农村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调研要点:1、农村水利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农村水利服务于新农村的任务和工作内容;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体制和组织管理维护模式问题;4、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问题;5、提高水利站管理与服务职能问题。
*
(二)调研课题:如何巩固提高农村饮水安全。
调研要点: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解决由村村通到户户通的措施;3、加强水源地保护与水质监测问题;4、集中供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5、水费标准与收缴问题。
*
调研要点:1、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三条红线”的具体措施;2、取水计量与年度用水计划管理问题;3、加强水源井审批问题;4、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机制问题;5、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问题。
*
配合单位:节水办
(四)调研课题:如何推进生态水利建设。
调研要点:1、河道治理与排污口审批管理问题;2、水网绿化及管理经营机制问题;3、病虫害防治机制问题;4、水土保持治理问题。
*
配合单位:灌溉处、小清河管理所
(五)调研课题:如何提高水利综合执法水平。
调研要点:1、水政执法队伍管理问题;2、优化内部管理和考核监督机制问题;3、提高执行力问题;4、两费征收机制问题。
*
(六)调研课题:如何加快水利建设完善全县水资源保障体系。
调研要点:1、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科学规划建设问题;3、防潮堤建设问题;4、重点工程措施及建议。
*
(七)调研课题:如何推进水管体制改革。
调研要点:1、水管单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管理机构与职能界定问题;3、运行管理费和工程维修养护费“两费”保障问题;4、工程投资、建设与管理问题;5、内部管理运行机制问题。
*
(八)调研课题:如何加强和改进灌区管理。
调研要点:1、灌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工程设施管理维护机制问题;3、水源调度与科学分水问题;4、水费收缴与减免政策问题;5、权属地管理机制;6、群众参与灌区管理问题。
*
(九)调研课题:如何提高机关效能建设。
调研要点:1、优化工程流程和健全管理制度问题;2、推进办公自动化问题;3、改进干部职工学习方式方法问题;4、加强督查问题;5、加大宣传力度问题;6、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问题。
*
(十)调研课题:如何加强水利安全生产工作。
调研要点:1、当前水利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安全生产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做法;3、进一步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的对策和措施。
*
配合单位:工程公司、灌溉处、小清河管理所、防汛办
(十一)调研课题:如何做好新时期妇女工作。
调研要点:1、当前妇女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妇女工作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3、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水利中发挥妇女作用的活动载体;4、做好妇女工作的建议与措施。
*
三、调研方式与时间安排
(一)调研方式。调研以实地调查、座谈研讨为主要方式,要充分征求乡镇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水利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善于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和实践探索,学习外地先进经验,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二)时间安排。4月10-12日为调研准备阶段,根据调研课题,研究制定调研方案,设计访谈提纲;4月13-17日为集中调研阶段,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要进行实地调研、座谈研讨等;二是撰写调研报告。4月18日各调研组提交调研报告。4月20日前遴选优秀调研报告,经局党组审定后,上报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选择适当时间举办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要结合调研成果,进行对照检查,制定落实整改方案,完善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科级以上干部为成员的调研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和组织指导调研工作。
(二)明确责任。课题主持人是第一责任人,牵头单位具体负责,配合单位密切协作,挑选精兵强将组成调研小组,每个调研小组确定一名写作能力强的同志为撰稿主笔,围绕确定的调研课题,精心研究确定调研题目,制定调研方案和提纲,带着问题去调研,有的放矢搞座谈,把情况吃透、问题找准。
关键词:水务改革 经济 发展
一、当前水务管理工作现状
(一)管理体制
目前,管理体制是我国地方水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多头水管、政出多门。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的水资源管理职能比较分散,缺乏对水利、规划、卫生、地质、农业、海洋等各个部门的统一管理。常常表现为各部门协调性差,如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水的不管供水等等,造成责权不清、工作交叉,出现问题便各自推卸责任,不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会引起大量的污染、浪费问题,妨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2、政企不分。目前,我国水务行业主要是国有独资,经营管理由企事业单位进行,而这些企事业单位从属于政府部门。政府担任了监督者、制定者、管理执行者、经营者等多重角色,职权统一于一体,具有典型的垄断性质。在这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很难使水体行业在市场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二)水务经济定性不准确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是水务工作必须同时兼顾的主要因素。因为水务工作是属于国民经济基础性工作,是一种全民福利的事业,必须保持市场化与产业化的平衡性。在前几年的地方政府进行水务改革中,由于改革缺乏指导性和客观性,政府部门盲目的改革体制,在水务行业中引进外资以及民营资本,缺乏对本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与水务发展情况的统筹考虑,其结果十分不令人满意。其中,特别是只从形式上进行产权改制或偏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也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得不偿失。
二、水务改革的必要性
(一)水资源管理是水务工作之根本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源,是控制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在各行各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乐观的水资源形势,阻碍水务工作发展的因素如“水资源浪费”、“水脏”、“缺水”等日益突出。同时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承载能力以及生态环境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水务循环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与与水的和谐关系,对水流动、循环与再生规律进行探索和遵循,对用水、治水行为进行合理规范,实现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是循环水务的主要宗旨。减小和避免人为活动对水的破坏性,寻找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水资源实现循环发展的主要切入点。
三、水务改革路径
为了实现水务经济的健康发展,水务改革的路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前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水务事业存在的情况主要有政企不分,影响了水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首先要从体制上进行改进,建立一套科学的现代化水务管理体制,实现政企分开,各负其职。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是水务管理中的政府职能主要管理部分,其具体职能大体上为,对水务工作的各项规划进行统一编制,加强对水务规范体系的改善,对水务工程建设的年度计划进行审核,并对城市供水应急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全面负责解决城市河道整治、防洪除涝等自然灾害产生的影响、对城乡水环境以及水生态的建设和管理全面负责、对水务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督察和规范,对公众用水以及各种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可靠保障、加强各项水务的市场监管工作并制定相关的市场准入准则,对给排水水量、水压以及水质等的规定指标并进行监测,同时对水务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对水源、供排水系统的统一调度进行全面负责,建立水务公益性工程同时对公益型水务资产要突出其监管性,保证市场运营模式与投资渠道的稳定性。此外,还应建议一套科学的成本评估体系,对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排水、供水等价格政策进行协调统一规划。
(二)引进新观念
在进行水务改革中,为了实现水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今天统筹管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采取实用的解决方案。在对水务经济进行规划、管理建设以及执法中,为了实现发展的重大突破,必须融入改革的创新思维。如对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建立起定额管理与水资源总量控制有机结合的水权制度等机制。此外,要做到统筹兼顾,水资源的统一调配方式是关键。为了缓解发展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应加强水资源的用水、给排水以及污水处理等涉及水事务管理的统一协调性,统一调度本地与外调、城市与农村、常规水与非常规水资源模式。
(三)准确定位水务经济
公益、准公益以及完全市场是水务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准公益性的需要依靠政府进行正常调节实现,公益型的需要政府的公共财政支持,市场化的是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此外,还应对水务服务与产权多元化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
参考文献:
[1]冯虎.深化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探讨[J].山东水利,2011(12)
[2]高镔,关于深化水务体制改革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的调研报告[J].水利发展研究,2010(8)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全面推进深化水利改革工作的要求,按照鄂竟平部长提出的“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通过积极深化水利改革,破解水利发展难题,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1、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我市现有党河灌区和南湖灌区两个灌区,其中:党河灌区灌溉以地表水为主,根据多年观测资料分析,党河年均径流量为3.17亿立方米,其中:1955年至2000年年均径流量为2.99亿立方米,2001年至2010年年均径流量3.59亿立方米,2011年至2018年年均径流量3.93亿立方米,来水呈逐年增多趋势。南湖灌区灌溉以泉水为主,年均径流量为1.02亿立方米,多年来出水量比较恒定。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0.54亿立方米。
按照“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酒泉市分配我市水资源总量各年度分别为:2015年3.54亿立方米,2020年2.75亿立方米,2030年2.89亿立方米。2020年较2015年用水指标总量减少了0.79亿立方米,年均减少水量0.16亿立方米。2030年较2020年用水指标总量增加了0.14亿立方米,年均增加水量0.014亿立方米。
2、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水库8座,其中:中型水库一座,即党河水库,设计总库容4640万立方米,目前水库淤积约18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2840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五座(黄水坝、新工坝、野麻湾、山水沟、油苑)总库容688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二座(高老庄和向阳湖)总库容31万立方米。
灌区建有输水干渠4条,总长度101.25公里,支渠27条,总长度290.9公里,斗渠1234条,总长度1172公里。全市现有机井3231眼,已安装运行智能水表2985套。
二、对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认识理解和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治水主要矛盾已经从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治水矛盾变化,决定了治水思路和工作方式也必须随之转变,新矛盾决定总基调,总基调决定主旋律。总基调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了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指引水利人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水利工程补短板,补的是水利工程在推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和防洪工程、供水安全、生态修复、水利信息化等领域存在的不足。水利行业强监管,强的是水利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方面的监督职责,围绕行业监督、社会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实施有效监管。
三、贯彻落实总基调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
1、补短板,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一是加快防洪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党河敦煌市国道314线至黄坝公路桥治理工程,提升全市防洪能力;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提高山洪灾害预警。
二是加快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敦煌市城市地下水源地置换工程,推进水源置换步伐,减少地下水开采;加快实施国营敦煌农场和郭家堡镇、莫高镇、肃州镇、黄渠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工程,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提升灌区计量设施精准度;实施敦煌市黄水坝水库维修养护工程项目,消除水库安全运行隐患。
三是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党河灌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以水利信息化驱动水利现代化。
2、强监管,持续规范水利秩序
一是多措并举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实现区域地下水采补平衡。严格地下水开采计量管理,对全市机井安装在线取水计量设施;完善地下水开采量统计核查机制,实施地下水开采在线监控;按照“四个一”管理模式(一井一表、一井一证、一井一账、一井一卡)规范机井管理。按照《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压减灌溉面积3.3426万亩,调整种植结构新增牧草地2.01万亩。
二是按照省市总体部署,围绕依法治水抓盲点、改革创新抓试点、基础工作抓重点,有序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规划体系日臻完善,地下水管理能力不断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全面提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落实。
三是严格按照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四个到位”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的主体作用,严明目标责任、强化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河长制湖长制“全覆盖、共参与、真落实”的工作局面。
四是紧紧围绕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完善执法监管机制,健全执法监管制度,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辖区内违规取、用水,破坏取水计量设施,向河内、渠内排污或倾倒垃圾行为进行重点打击,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执法支撑。
3、促改革,持续迸发水利发展活力
一是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服务大厅,优化办事流程,建立审批模板,充分向首席代表授权,基本实现“一处跑,跑一次”。
二是充分利用机构改革的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及时调整完善适应强监管需要的机构设置,不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坚定不移推进水利事业取得新发展。
四、贯彻落实总基调存在的问题或困难
一是灌溉用水供需矛盾突出。党河水库库容为4640万立米,但淤积严重,可供调节的有效库容仅为2840万立方米,加之渠道输水能力有限(灌区唯一输水渠道总干渠最大过水流量为22立方米/秒,正常过水流量20.5立方米/秒),按照水库现有库容、各级渠道输水能力和分配的农业灌溉用水指标,现有党河灌区用水量只能保证30.32万亩农作物的用水需求,灌水保证率仅为84.13%。
二是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不畅。群众对合理利用水资源认识不足,节水意识不强,同时因种植杂乱和弃耕等原因造成斗农渠道平摊水量过多,受水户水费偏高,且在水费收缴过程中,农户均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集中体现在水费收缴上,造成灌溉管理工作开展困难。
三是农业节水任重道远。实施高效节水工程是农业节水的重要举措,2011年之前我市主要农作物以棉花为主,《规划》实施是按照当时24万亩棉花种植面积进行设计,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葡萄、红枣、瓜菜等作物面积大幅增加,而棉花种植面积已锐减至3.3万亩,且已建成高效节水工程主要分布在分散经营的农户承包地,多种作物分散交叉种植,难以形成规模,致使运行费用高、管理难度大,造成高效节水设施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五、对贯彻落实总基调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分析研判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投资导向,着力从水资源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等方面,谋划实施党河水库清淤增容、水峡口水库建设、党河河道修复及水生态综合治理、党河灌区灌溉调蓄工程、党河下游防洪治理工程、大泉河河道整治等一批水利项目,促进全市水利工程提档升级,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强化信息化保障,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整合水资源监控、水库大坝安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等信息平台,增强水利信息感知、分析、处理和智慧应用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掌握水资源实时动态,实现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效率。
[关键词]煤炭资源;污染;人才;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03
[中图分类号]F426.21;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2
众所周知,煤炭资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而山西省作为一个煤炭大省,其煤炭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4,其中山西省煤炭的3/4输往其他省,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煤炭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也要求我们务必合理使用。
1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基本情况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其分布也较为广泛。潜在煤炭资源总量达到6 700亿吨,占到全国的30%;含煤面积达到6.5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山西省面积的40%。在2007年底,山西省已查明的保有煤炭资源储存量达到2 664亿吨,居全国第二位。
山西省的煤炭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同、霍西、西山、沁水、河东、宁武等六大煤田以及五台、繁峙、平陆、垣曲、浑源等地,煤炭资源跨越94个县(市区)。
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同时也给以煤为支柱、以煤独秀的山西带来一系列问题。
2 山西煤炭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煤价下降,需求不振,产能过剩
在煤炭产业发展的十年黄金时期,大量的社会资本集中涌入煤炭行业,使得煤炭产业的固定资本投资保持年均30%的增速,为产能过剩埋下了伏笔。从2013年开始,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煤炭产业表现出持续低迷状态,山西作为“煤炭大省”也不例外。据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山西地区动力煤、炼焦煤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大同地区5 500千卡(1千卡=4.186千焦)动力煤车板含税价6月中旬报260元/吨,较年初降了90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00元/吨;吕梁地区柳林焦煤6月中旬车板含税价报700元/吨,较年初降了105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30元/吨。而且2015年山西的煤炭产量继续处于增长趋势,全年产量有望接近10亿吨,增幅比2014年9.77亿吨稍高。不断释放的产能势必会加剧影响煤炭的供求关系,导致煤价继续下跌。
2.2 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低
山西省多年来形成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大规模、超强度开采,但煤炭整体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并造成煤矿资源的浪费。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中, 每年排放大量的瓦斯、粉煤灰和煤砰石,焦炼工业资源浪费严重, 煤焦油粗苯等化工产品回收率很低。大量与煤炭相伴生共生的其它矿产资源也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据估算,山西每开采1吨煤,就要消耗与煤伴生共生的各种矿产资源8吨,企业炼焦煤的利用率也普遍低,平均1吨的土法炼焦要比机焦多消耗焦煤0.45吨。与煤相共生、伴生的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耐火黏土等矿产资源几乎都被白白浪费掉了。
2.3 开采技术落后,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加剧
大气污染。煤炭的燃烧,使得排放在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大量增加,山西部分城市如太原、大同、临汾等这些重工业城市已被列入了全国污染严重的城市行列。更严重的是,部分地方已经出现了酸雨污染,而企业或政府对大气污染的处理水平低、不及时,长年累月,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水污染破坏严重。山西省煤水资源共生,在采煤过程中砂岩含水层损失约5 000平方米,地下水静储量和动储量均接近72 000万平方米,也遭到破坏,地下水逐年下降1.5~3米,造成山西省水资源缺乏,而煤炭的开采对水层的破坏却难以恢复。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大量煤田的开采,产生了众多的炉渣、粉煤灰、采矿剥离物、煤歼石,这些占用大面积的土地,使可用于耕种的面积减少,甚至因污染地表植被死亡,土地无法耕种,同时部分土地的地下被掏空,面临坍塌危险。
2.4 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
煤炭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未建立专业的、实用性强的人才培训体制。尤其是既懂技术又会管理、操作的综合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煤炭在技术、设备更新等方面的发展。
2.5 煤炭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合理
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有关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如《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等,但就山西的煤炭行业,还未完全制定出针对山西煤炭管理的制度,即使部分制度出台,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并不合理。
运销体制不合理。在销售过程中政企不分,本来应该由企业自己决定卖多少、卖给谁、价格是多少,但这项权利却被剥夺了,政府介入其中。煤炭在流通中,企业与市场脱节,企业盲目生产,容易导致煤炭的供求失衡,适销不对路。
管理上权责不明。一个企业的设立、生产是否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是否对环境有造成污染,这些鉴定、审核由哪些部门批准,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安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到底具体由谁负责也无说明,往往是国家监察,有权无责,地方政府监管,有责无权。
煤炭税费体制不合理。税费项目繁多,征收标准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山西省作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和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企业除了上交安全生产使用费、水资源补偿费、排污费、垃圾处理费等外,还需要缴纳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矿转产发展基金,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3 解决山西省煤炭资源问题的对策
3.1 控制煤炭产量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出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山西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9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6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外送量控制在6亿吨左右。切实落实该项政策,扭转煤炭市场供应过剩的严峻局面。
3.2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煤炭的整体利用水平
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传统对煤炭利用是以“资源-产品-废物”直线形的发展模式,现在要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以增加煤炭资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减小对生态与自然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与煤共生、伴生的资源,如天然气,煤矸石等,尤其是部分矿物中富含稀有金属,在一定成本的限制下,尽最大的可能提取,以免造成浪费。
3.3 加强关联产业的耦合,延伸产业链
煤炭作为其他产品的原料,煤炭产业作为其他产业的上游产业,对于山西而言,煤炭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进一步延长其产业链不仅有利于煤炭的充分利用,而且有助于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在煤、焦等资源的深加工方面,着力培养和发展煤化工、煤电一体、煤机合成油,煤成气和焦炉煤气的开发利用,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延伸产业链条,实行煤电、煤气等上下游产业联营。
3.4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综合人才
高校是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主体,学校在以市场为导向,一方面要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主动适应煤炭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煤炭企业建立从业人员的评估机制。一方面,建立技术等级机制,企业可通过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所处岗位的性质划分工资;另一方面,重新核定企业用人的标准,禁止那些素质差、无技能的人员进入,提高整体的团队素质。
3.5 推动煤炭管理改革
巩固涉煤清费成果,全面落实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政策。做好煤焦公路销售体制改革涉及的企业职工转岗安置工作。
建立现代化信息监管平台,强化安全生产、矿产资源等日常监管。
推进煤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取消、调整、下放一批涉煤行政审批事项。
推进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对新设矿业权依法实行招拍挂,完善矿业权二级交易市场,探索建立矿业权转让超额收益调节机制。深化煤炭交易方式改革,完善现货交易,探索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期货交易。同时,大力推动煤炭科技革命,扩大煤炭领域的开放合作。
要全面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扎实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深入推进煤矿瓦斯治理,防范煤矿水害事故,建立煤矿事故预警机制,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鑫.山西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2]王启业.深化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J].经济师,2015(1).
近代哲学与科学之父笛卡儿曾在一份未发表的秘密手记中写下:科学就像个女人,当她忠诚地留在丈夫身旁时,她是受人尊敬的;但当她变得人尽可夫时,她就降低了自己的格调。笛卡儿的这段话包含了更多的象征意义,若借此观点来审视环境问题,就会得出科技并非如想像的那样忠贞不渝于环境问题的解决,相反,她却日趋成为了一种人人可言的话语角色。
一、科学研究能够做到完全客观吗?
客观性被认为是一种好的性质,“科学有力量”,因为它拥有客观性。一般而言,科学努力追求真理,成果具有客观性。虽然此时还没有细究“真理”、“客观性”的含义,但我们仍然可以认可这样一种有利于科学形象的陈述。科学理论为何具有普遍性或者叫普适性?有人说因为科学是客观的,反映了大自然的本来面目。这是朴素科学实在论的理解,在此理解中,自然系统与人类的科学系统之间存在一种映射关系,人这种动物或者科学家这些特殊群体,能够神奇地找到这种映射关系,使得主观与客观符合得很好。
那么科学的“客观性”是指什么呢?它是二分法中相对于“主观性”的一个词语,在辩论中通常用于压制对方的一种修辞。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发生在认识系统当中,此系统必须包含主体与客体(如果要二分的话)。但认识的成果不可能完全还原为二分法中的某一个,即不可能完全归结为主观性,也不可能完全归结为客观性。某项认识,哪怕是很简单很一般的认识(比如观察一面墙的颜色),得到的结果也不能说只是客体的性质,必然是主体与客体性质的某种混合。从这种角度看,科学的客观性无非是强调科学认识的结果更多地反映了客体的本来面目。这种看法也有两个方面:(1)有助于增强结果的可信性;(2)也有可能贬低主体的能力。不过,第二个方面几乎从不被提起。在理解科学认识中,通常人们把“人”消灭了!仿佛人只是个工具,借用一下,用完还可从认识结果中删除。删除得越干净,似乎愈加表明认识结果的高明、客观。朴素的反映论、实在论确实有这种认识倾向。实际上,科学研究的结果既有客体的方面也有主体的方面,它表现为一种“主体间性”一一科学共同体的一种暂时共识,指同行科学家之间相互理解、认可。
如果要保留“客观性”一词,那么它也是在社会学层面操作的,即当科学共同体(未必很大,有时几个人就可算作科学共同体,而有时需要数百、数万人)认为某东西是客观的,它就是客观的。这种认识似乎不讲理、不够理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细想一下,这种认识是可操作的,而我们以前的理解反而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
科学技术对于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如何评估这种价值,有一些根本性的争论。有人说科学技术有利于环境保护(这无疑是主流声音);有人说科学技术导致了环境问题(少数人的看法);有人说科学技术与环境问题基本无关(少数人的看法)。把上述逻辑关系运用到环境问题上来可以看到,每种说法都不是很严格。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科学技术有利于环境保护,也不能进一步得出结论:只有靠科学技术才能解决环境问题。当今的许多环境问题的确是科学技术与某些要素的合取导致的,至于这算不算在科学技术的头上,那要看人们如何进一步解释了。当然,我们也无法认可科学技术自身一定可以导致环境问题的说法,因为不存在独立的“科学技术自身”。现在任何一项科学技术在立项的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意向性,其价值导向确实是多样性的。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一旦开发出来,想消灭它们、想让它们不为人知、不为人所利用是极为困难的。通常,恶的利用比善的利用具有更大的诱惑性。笛卡尔希望科学像个好女人,忠诚地留在丈夫身旁,受人尊敬,不希望她变得人尽可夫,从而降低了自己的格调。这只是古老的一厢情愿罢了。
二、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着话语权之争
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着话语权之争么?当然存在。科学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想想看吧,哪种职业当中不存在话语权呢,难道科学会例外?不过,要完全讲清这个问题,需要科学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许多背景并结合大量科学史案例才有说服力,这里只简要提及一下。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建制,官大学问大虽然未必有道理,但官大权力大却是常识。在这种建制中,“科学共同体”关于某项研究的含义、价值掌握着重要的话语权。一般而言,被科学共同体认可研究成果才能正式发表,同行评议就是具体的一种操作办法。对于同行评议,虽然也存在诸多弊端,但它仍然是普遍采用的一种办法。科研成果的评奖,更是如此。有名额的限制,有照顾、有人情的影响,等等。社会上其他领域有什么,科学领域也不大可能例外。社会其他领域有腐败,唯独科技领域没有腐败?冷静地看,中国科技界的学术不端行为是与整个社会的法治、道德水准相匹配的,没有理由说它更好,也没有理由说它更坏。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科学共同体是由一些特殊的人组成的,科学共同体有自身的利益诉求。科学共同体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与人民群体的利益未必总是一致的。我们知道,国家的利益与一些集团的利益有时候是有出入的甚至是冲突的,国家的利益与地区的利益、地方的利益、百姓个人的利益,也不会总是一致的。近期的利益与中期的利益、长远的利益,也可能有矛盾。既然科学共同体之外的不同利益之间有时不一致,科学共同体如何能与所有的利益代表者都同时保持一致?科学界的科学共同体也并非铁板一块,实际上还存在许多小的科学共同体,它们之间的看法也未必一样。比如某个“环评”,让不同的小组去研究,结果可能不一样。环评小组的组成很关键,他们的学科背景、民族、性别、利益关系等都会影响结果,虽然写出的报告中通常会隐藏这些因素。
在科教兴国、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许多东西都要讲科学依据,其深层是话语权问题。环境保护政策也要讲科学依据,这是由“现代性”决定的,科学与现代性之间相互定义、相互推动。已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意识到,“现代性”本身是有问题的,许多环境问题是现代性蕴涵的。如果不认同现代性的价值观,那么就可能对现代性与科学之间的“捆绑关系”提出质疑。凡事讲“科学依据”,是件体面的事情。不过,也有人反思这一点,比如田松博士曾写文章“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当今流行的科学也只是科学发展进程的一环节,科学也处于演化之中。我把近代科学称为第一种科学,在此基础上还将有“第二种科学”。作为一种有启发性的思维训练,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也应当提出类似田松的疑问。
显然,这种提问并非要去除科学在环境问题上的所有发言权,而是要通过细致的讨论明确科学应当担当何种恰当的角色。即确定科学应当在何时发言、发 言多长时间,谁来控制他的发言进程。初步分析,我们发现,科学通常被“绑架着”担任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的惟一根据或者主要根据,如果科学自身能说话,她一定气坏了。“这简直是以我的名义做恶”。
我们还发现,许多环境政策的制定是利益平衡与科学因素折衷的结果,前者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前者通常在不该谦虚的时候过分谦虚,把自己隐藏起来了,好像一切都是依据科学而得出!这种谦虚不是道德的表现,反而是不道德的表现。因为它隐匿了真实的关系,欺骗了舆论,误导了公众。说到这里,唯科学主义仍然可以认可,他们会说:“不错,这正好是应该强调科学的时候!”我不会直接反对这种表述。但在操作的层面,我认为这种表态没用,或许它只会进一步加强科学获得虚名而实质上被到处架空、偷换内容。可操作的办法应当是这样的:让科学在自己份内做好自己的事,别人休想打着科学旗号蒙人。
这样一来当然有对科学名义上的不利,将使科学从最高、最后、惟一的标准降格为普通的标准或要素。注意,这里没有否定科学的价值和角色。就我个人而言,在限制“科学”概念的外延的同时(不要把什么都算在科学内),相对划清科学的边界,倡导在调研中要有更多的科学、更实在的科学。这样做的好处是也是显然的,直接的好处是:甭想再拿科学依据吓唬人。剩下的问题就是,谁来填补空缺?
我认为“民主集中制”仍然是个办法。政策制订者可以利用各种材料,他们是实际的仲裁者、责任人。政策的主体是活人,而不是“科学”之类的非人。在这样一种模式中,任何个人、集团都可以提交自己的多样性的看法,以科学的名义出现的科学调研报告只是其中之一,当然份量可能会重些。决策要由某种委员会协商决定,最后制定环境保护政策,交由某个层面的公众或其代表来表决。表决者可以不懂科学技术,要想得到支持,就必须先进行有效的科学传播,先说服表决者。这样一来,科学传播的麻烦事似乎有着落了,因为此时有些人会有动力做科学传播。如果另外一些人担心他们做的科学传播有偏向怎么办?好办,你们也来做科学传播啊!各方可以展开竞赛。现在问题转化为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以及他们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因为这才是关键。另外要指出一点,委员会不能只由某一类或者某几类人组成,要考虑到利益的相关性并要平衡多方利益。
三、环境伦理学:科技的客观性与话语性的协调
前文提到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客观性本是人类某一阶段达成的一种共识它始终与人的主观因素相关联,所以具有话语角色性质。那么,在科学实践中,如何将二者协调起来呢?
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讲求论证,也讲究对话、协商,达成协议、解决问题。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迅速改变着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伦理问题实际上已由科技系统的外部问题变成科技事物的一个内在维度。伦理问题渗透于科技研发、工程的各个环节。科技界一直在从事“小尺度优化”,说它“小”是指,它讨论问题常局限于某个封闭系统内部进行,而不是在更大更长时空里、更加开放的体系中考虑。与人文大尺度优化相比,传统科技考虑的尺度确实是小的。在科技与社会一体化的今天,表现为科技视角与伦理视角的冲突与互补。
英国拉夫堡大学地理系贝尔讨论过一些英国学者的超国家环境伦理思想,其中最活跃的人物有赫伯森和纽比吉。他们试图超越有局限性的国家与帝国公民的身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超国家的语境中加以考虑。他们从自然和国际的视角构造了新世界的图景。在这些图景中他们强调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合作,要把国际身份与更局域化的地方城市身份集成为互补的身份形式。和谐性与互补性将通过积极主动改进社会和环境来取得。他们分析了现代性与国际环境关系,赞赏和谐与合作的新型价值观,并认为这是公民责任中的核心内容,这种责任将跨越地理边界和文化界限。贝尔指出,在新的世纪里,为了解决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地理学家重温一个世纪前学者的宏伟构想是必要的。他认为,制度化的科学与其公众角色需要再次重塑,从地方主义与欧洲中心论的病态中解放出来,界定“理想的”环境社会关系将持续成为伦理关注的热点。
英国科学家的构想对于今天是有启示的,相信现在有更多的科学家有着类似的想法,虽然相对于大多数科学家来说,这种观念还不是主流。科学家在自身理论与实践中关注环境伦理问题,根本性的方面在于开阔眼界,提升社会、历史责任感,将作为外部要素的伦理内化为内部要素。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伦理问题不可能完全还原为其他学科的问题,那样的话等于放弃伦理思考。因此,伦理问题不能完全转变或退化为环境工程学或其他某个领域的工程学问题,如水工程学、生态工程学、环境工程学。
中国的公众对被叫做“科技”的东西缺乏必要的质疑精神和能力,任何东西只要贴上了科学技术的标签,不管它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东西(哪怕是劣质科学、伪科学、骗人的伎俩),便自动获得了合法性、正确性。科学技术可以在实践中提供有用的、合理的标准、尺度,用以判别系统的某个运行指标是否可行、合理等,科学技术对于水资源管理常常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同样是不充分的,也不应当成为惟一的标准、尺度。某一时段的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技术与工程,如果不主动吸收人文因素,不把伦理学的考虑纳入在内,那么它考虑问题时所假定的边界条件、所计算的变量,所得出的结论,都可能是有问题的、有偏见的。在环境、资源成为世界性难题时,环境工程学、生态工程学等竟然成了显学,各国高校也都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社会上也活跃着打着这样旗号的队伍,但与此同时,这些学科诞生之初那些大师们所具有的宏伟抱负,深沉思想、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心、对他人他物的同情心等等,反而可能被排斥干净,剩下的只是方程式、化学式、模型,数学计算,等等。随着技术、技巧的进步,可操作性的确增加了,但目标可能扭曲了。今日,许多主修环境工程学的研究生,竟然不知道梭罗、缪尔、利奥波德、卡逊,可见人文思想的缺失。
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论,中国的科学工作者远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伦理学维度对于当代大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但也有个别突破性的例子。中国的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治河理念已经发生转变,除了技术以外十分强调伦理的作用:河流伦理对决策的“好”与“坏”、“对”与“错”、“重要性”、“优先性”等进行评价、比较、判断,使决策从单纯的技术考虑向包括伦理在内的综合考虑转向,推动流域由单纯治理向有机管理转变。
四、承担环保责任与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公民的环境意识、中国的环境保护水准,与发展国家相比差距是巨大的,不是差5年lO年而是差30年到70年。在当前的状况下,也不宜过分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至少在环境政策制订中不能总讲这个,因为这句话可以做多种解释,有时会掩盖、抛弃环境问题。中国正在成为有影响力的责任大国,只有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