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必要性;对策

农业结构调整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项长期任务[1]。在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如何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达到促增收、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目标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发展的各种资源进行权衡、改造和利用的过程,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对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基本内容包括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调整。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以理解为根据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从战略的高度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有取有舍、有进有退的调整,主要着眼于农村产业的改组、产业的审视和生产要素的再配置[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农村经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必须遵循农村产业结构的内在演进规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只有先合理化才能达到高度化。

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任何国家在任何阶段所要追求的目标,而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在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从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来看,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要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必须首先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且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协调化的要求也越高。实际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本身就是一个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过程。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投入不足

据对龙头企业的调查,在影响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诸多外部因素中,首要的因素就是融资渠道不畅。农村金融机构一度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构。农村金融领域中的“抽水机效应”、“马太效应”日益凸显,使其雪上加霜。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追求利润最大化,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整合资源,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权限,集中优势资源进占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大量信贷资金非农化,大量农村资金流出农村,被多渠道分流至城市优质客户。

2.2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全省缺乏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模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地农村留守种地的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他们文化素质不高、市场意识淡薄,致使农业新技术推广难。不少农户市场信息闭塞,种植结构调整随大流,跟着感觉走,使农业新技术推广受到较大阻力。

2.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科学性、长远性

中国的农业组织结构长期表现为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的分割,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束缚了农业的发展。中国的技术结构长期以来表现为农业科研主要集中在产中领域,而适应于农业产业化产前、产后的深层次开发性科技成果较少。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普及与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但云南省农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上的利用率却很低,每年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还不到30%(美国达到8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2.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从目前来看,农业与其他部门相比,比较利益明显偏低,从而导致现有的农业资源大量流失,不仅严重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且也对现行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带来威胁,这是目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农业基础还很脆弱,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以开展。

2.5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

从全省范围来看,农业基础仍显薄弱,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部分优势产业规模不大,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实、不稳定。农产品的优质率低,农产品加工增值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档次低。第三产业以终端服务为主,没有形成以生产型工业项目为服务对象的中间层产业链。在农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还存在对当地的各种优势缺乏整体的考虑,不能够扬长避短、存优去劣、确定当地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以优势为立足点,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现象。

3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3.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难以逾越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也非常明显。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发展滞后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只有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才能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局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3.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一目标既要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相融合的科学完整的目标体系,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全局性、战略性、合理化的结构调整,按照市场需求,优化农产品结构和资源配置,重构适合地区特点的现代农业体系,才能改善全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加速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物质基础。

3.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多样化的要求,才能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增长动力。只有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4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但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低,农业整体素质不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不可避免地对农业带来了压力和冲击,特别是单门独户的小农生产极不利于市场竞争,低层次的产业化经营也会使地方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只有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才能把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4.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搞好水利、土地整理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以交通、供水、供电、通讯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建设[3]。一是抓好通村道路建设,不断提高云南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同时,积极抓好土地流转工作的协调,合理规划田块,规范土地租金,引进外来承包大户等,有效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流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降低业主农业生产成本,创造有利于农产品种植、加工和流通的软环境。

4.2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发掘优势资源,形成区域特色。一个地区应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传统的生产项目,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培植本地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一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二是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三是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四是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五是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六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4.3加大农业科技措施推广力度,建设区域农业商品基地

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档次和质量。为此,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一是重新确立农业科技开发重点;二是抓住关键技术,实行科技攻关;三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区域的科技开发;四是加强科技开发和推广,尽快将现有先进、适用的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在实施农业产业过程中,要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突出地区特点建基地,连片规模化建基地,把农业商品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4.4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龙头企业

注重产业延伸,抓好加工流通[4]。要积极发展“龙头”企业。目前,云南省现有很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和辐射力有限,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已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要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出台优惠政策,扩大合作领域,广泛寻求合作伙伴,鼓励和吸引侨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围绕特色产品、畜牧业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支柱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突破。要强化产销结合,大力发展各类农民经纪人队伍,注重培育各类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组织和联合体,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参与农产品销售,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络,开辟农副产品销售绿色通道,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4.5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增收意识

一是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按照WTO“绿箱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集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个人捐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解决农民科技培训经费不足问题。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没有技术、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稳定就业的新观念,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确立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新意识,提高参加和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5参考文献

[1] 唐萍,刘健.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农业经济,2004(3):52-53.

[2] 杨佑礼.依靠科技面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云南科技管理,2004(4):39-41.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效益;产出效率;生产模式;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1.008

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和农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对国民经济状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贵州农业发展在全国长期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主要与贵州省人多地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和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有关。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贵州省“十二五”规划也指出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能否增长取决于农业效益是否增加,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此,本研究对贵州省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农、林、牧、渔的发展优先序,找出农业发展的最优组合模式,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资料投入,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国外关于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体现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理论研究方面: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应将传统农业改造成为高生产率的现代农业[1];的经济效益观则强调了投入和产出的关系[2],为研究经济效益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另外,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经济人”的假说就是“效用人”的假说,实际上就是经济效用最大化分析[3],也就是规模经济的帕累托最优。在实证研究方面则体现为数量化、模型化,如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众多数学模型的应用,同时也更侧重于对微观市场经济主体和生产投入要素的具体分析和探讨。

国内学者对于农业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问题[4-6];(2)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经济效益问题[7-9];(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10-13];(4)其他如农业科技与信息化与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问题[14];低碳农业发展可望取得良好的长远效益[15];农业结构优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6];发展创意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17];等。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贵州省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产业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贵州省不同地区的农业产值和投入等生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区域间的农业经济效益差距,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探讨贵州农业产业结构的最优模式并提出相关对策。

2 贵州省区域农业产值与产业绩效对比分析

2.1 区域农业产值现状分析

六盘水市、安顺地区、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1992—2008年间的投入变化趋势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六盘水市、安顺地区、黔西南州和毕节地区4个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投入基本都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由于区域间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4个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之间的投入值存在较大差距,同一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之间的投入结构变化也出现明显的分层,说明不同区域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次序。例如,4个地区中农业投入值的次序为毕节地区、黔西南州、安顺地区、六盘水市,说明毕节地区着重发展农业;林业投入值的次序则为黔西南州、安顺地区、六盘水市、毕节地区,说明毕节地区的林业发展较为缓慢,而黔西南州的林业优势较为突出。说明在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注重了地域内资源的特点和利用。

六盘水市、安顺地区、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1992-2008年间的产出(增加值)变化趋势如图2。

从图2可以得出,除个别年份外,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黔西南州和毕节地区4个地区的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基本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变化趋势。说明随着生产投入的不断增加,各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产值也呈现出相应的增加趋势,其中,安顺地区(2007年)和黔西南州(2004年)的林业增加值以及毕节地区(2007年)的渔业增加值则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4个地区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总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不考虑市场价格和农业灾害等因素,仅从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来看,同一地区内的农业产值总体呈规模增长趋势,但大农业内部的二级产业则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需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 区域农业产业绩效对比分析

以下为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只考虑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情况(具体指资源在农、林、牧、渔四类产业中配置使用情况),且假设农业生产满足规模报酬不变性条件下,用农、林、牧、渔四类产业投入与其相应的增加值之比来考察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计算,得出贵州省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1992—2008年间的农、林、牧、渔业产出效率值如表1。

根据表1将每个地区17个年份的产出效率值进行平均,得到地区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均值(表2)。

表2表明,毕节地区大农业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安顺第二,六盘水第三,黔西南州居末。

3 贵州省区域农业生产模式分析

为使各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均达到帕累托最优,从而实现农业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对四个地区17年间的68个决策单元(DMU,每一单元包含若干个子样本)都用农、林、牧、渔业四类的投入与增加值的比重予以表示,通过对决策单元产出标杆值的计算,选取标杆值最高的几个决策单元对贵州省农业生产做典型模式分析(表3)。

由表3的产出标杆值可知,1992年安顺地区是4个地区17个年度中最具代表性的生产模式。其次是2001年、2003年和1996年的毕节地区。根据农、林、牧、渔的投入、产出比重与整体均值作比较,可以得出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模式的特征。

(1)安顺地区(市)农业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从产业投入来看,农业投入比重非常低,而林业、牧业投入比重非常高;从产出来看,林业增加值比重非常高。1992年及2001年的投入产出的表现是其代表。六盘水市生产方式与安顺地区(市)较为类似。

(2)从2001年、2003年、1996年毕节地区的农业投入产出结构反映了该地区当期农业产业结构的如下特征:农业投入比重高,林业投入比重低,牧业产值比值较高。黔西南州生产方式与其较为类似。

(3)1992年的六盘水市的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除林业投入比重略高外,农、牧、渔业各产业投入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相对于产出标杆值高的典型生产模式来讲,如果有效决策单元的标杆值较低,则说明其生产方式较为特殊。

如表4所示,毕节地区1994年度的生产模式呈现如下特点:农业投入比重高,渔业几乎无投入,农业增加值相应较高。黔西南州2007年度的生产模式则有下特点:轻农业投入,重林业、牧业、渔业投入,相应地其渔业与牧业增值也较为突出,但该种模式可能与当地的地理特点或当年的市场需求状况(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关联。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是也应注意这种现象。

4 结论与讨论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4个地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投入与增加值及产出效率、相关决策单元的标杆值所引起的典型农业生产模式和特殊农业生产模式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市场价格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林、牧、渔业的投入和产出效率能够直观地反应出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2)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前提下,根据决策单元的标杆值高低可以得到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借鉴意义农业生产模式,并可以通过这些模式来决定生产投入量的多少以达到规模效益最大化;(3)从农业生产绩效状况出发,并结合典型性与特殊性农业生产模式分析,可以得出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向,即结合当地的地理状况和生产基础等因素,对农、林、牧、渔业各产业的发展潜力排序,通过选择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来决定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

本研究虽然对贵州省农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区域对比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但是基本上都基于纯粹的技术有效性。而事实上,市场有效性也影响甚至左右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可以说,技术有效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而市场有效才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保证与导向。比如,2007年度的黔西南州农业生产绩效表现不俗,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当年肉类市场的价格行情。因此,关于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区域农业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还需在考虑技术进步等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 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2-29.

[2] 邢玎.临渭区农业经济效益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4-5.

[3] 刘新生.种植业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滨州市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2-6.

[4] 刘新生,郑少锋,崔百胜.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综合指数法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42-44.

[5] 张华,吴超.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探讨[J].商业时代,2007(22):88, 96.

[6] 秦钟,章家恩,骆世明 等.近20多年来广东省农业经济效益的因子分析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 227-15 229.

[7] 杨彦文,陈书珍.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岷县农业发展[J].甘肃农业,2009(9):77-78.

[8] 欧淑霞.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0(9):7-8.

[9] 董艳敏.永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6):72-75.

[10] 张丽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探讨[J].农村经济,2006(11):32-34.

[11] 潘雄锋,李名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我国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3):32-37.

[12] 刘忠涛.制度因素、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变化[J].中国农村经济,2010(9):17-27.

[13] 王忠平,史常亮.江苏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的动态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1):115-121.

[14] 孙丹,周芬,谢红莉.我国华东地区科技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53-355.

[15] 骆旭添,吴则焰,陈婷,等. 闽北地区低碳农业效益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6):17-21.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第3篇

(一)农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分析

1.农业内部结构变动现状

我国农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动,其中,种植业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76.12%下降到2014年的70.82%,但是种植业在整个农业结构中仍旧占有主导性地位。与林业、渔业相比,牧业处于第二梯队,牧业的生产总值在全国农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处于21%左右。种植业与牧业所创造的生产总值几乎是农业生产总值的全部。近些年,由于国家林业政策的出台,林业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也是逐年提高,2014年达到了7.38%,这一比例还有望在未来5年内得到提高。渔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不足1%,短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

2.农业内部结构转换速度与方向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涉及到的地理面积大,人口数量多,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速度还是相对缓慢的。2005年与2014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种植业、牧业、渔业与林业的比重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以10为一个周期,对农业内部结构转变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林业是结构转变速度最快的产业,其次是种植业,牧业与渔业紧随其后。受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在“十二五”期间,林业的生产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受市场经济刺激的影响,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会进一步增加。由于种植业的面积广阔,在未来五年的时间里,仍然占主体地位。

3.农业内部结构变动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农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影响,可以利用灰色关联理论来进行分析各个因素对最终结果产生的影响大小排序。

(二)农业外部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分析

1.农业外部结构变动现状分析

2004-2014年全国农业结构变化数据,在10年时间里,农业外部结构变动出现一次。在2004年以前,为“一、二、三”结构期,2004-2006年期间则变成了“二、一、三”结构期,2006-2014年,变为“二、三、一”结构期。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发生了改变,现在已经成为所占比重最低的产业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相关部门的注重,资金与社会资源都会流入到生产效率高、经济收益高、发展潜力大的产业中。如表3所示,我国农业生产总值由2004年的37.16%下降到2014年的24.77%。而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4年的31.82%上升到2014年的45.17%。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4年的28.08%上升至2014年的33.06%。

2.农业外部结构转换速度与方向分析

不同区域农业外部结构变化是存在差异的,例如,在江浙地区,第二、三产业为支柱产业,农业外部结构变化并不明显。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农业外部结构变化仍然是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由于地理位置所限,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转换方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农业外部结构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转换速度较快,以农业为基础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展现出强大的动力,而向第一产业转化的速度却十分迟缓。总体分析,我国农业外部结构的转换趋势是由低级结构向高级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转换符合经济学原理。

3.农业外部结构变动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农业外部结构具有明显的成长特征,2014年,已经初步形成了“二、三、一”结构。第二产业已经成为了支柱产业,第二产业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国民生产总值总体提升的情况下,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一产业升级,农业生产机械化、科学化、规模化成为第一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结合上述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来看,我国农业外部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影响体现于方方面面,与第二、第三产业交织于一体,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趋向于合理化。

二、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一)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面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现实情况,要着力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发展特色产业化农业。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就要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之间的关系,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石,统分结合,分层管理,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更的情况下,创建科学的土地流转机制,开始多形式的规模经营形式,开发建设家庭农场、家庭牧场以及家庭林场。发展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第二、第三产业。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要多举并重,统筹管理,因地制宜,以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为契机,促使农业内部结构发生改变的同时,适应农业外部结构转换,在种植业、牧业、渔业与林业多方面发展的同时,使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实现有效的融合。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需要以市场需求为指导,以农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有效融合为核心展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将农产品品质的提升、数量的增加、效益的增长综合进行衡量,促使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到相关产业中来。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制定长期计划,根据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按部就班展开。农业品种结构要按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农产品数量控制依据经济收益进行调配,劳动的配置也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渠道来实现。因地制宜地做好产区布局,既要抓种植业的产量和质量,也要大力推动渔业、林业、牧业发展,形成配置合理、效益明显的农业内部结构。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

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财政直接投资、专项贷款或财政贴息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促使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促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企业兴建中。实施科技带动战略,使科学技术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提升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含量,显现出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也是促使农业经济取得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投资环境,给农业中各个分支产业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

三、总结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 问题 原则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124-01

引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就是资源再配置的问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项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战略任务。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关系。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而且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制约着整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最重要的原因,必须进行调整。

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还是低水平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制约,生态环境也越来越恶化。人均资源的严重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给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外国的农产品还要大量地在中国登陆,这给中国的农产品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具体说,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资源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1.2 农产品棚对过剩,目前还属于追求数量的粗放型经营,农产品的质量较差, 缺乏竞争力。

1.3农民在市场经济面前还比较被动,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农业结构调整涉及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在实施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2.1 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

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 实事求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选择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确定农村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

2.2 坚持追求农产品的高质量原则

以前的农产品的交易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进行的,盲目追求农产品数量。目前, 就全国而言,农产品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大多农产品已处于过剩的状态,而质量较差,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在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应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3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大力推广应用优良新品种和先进实用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农产品科技含量。

2.4 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调控的原则

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价值规律的调节,市场自行调节各项经济资源,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也应该看到市场机制本身的弱点,如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和短期性目标、追求违法的利益等等。因此,为克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弊端,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引导。也就是说,做到市场引导与政府调控的结合。

3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对策

3.1 依靠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经过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要依靠科技的创新。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并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培育高产、优质、和适销对路的动植物新品种为重点,加快农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农业良种产业化;以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环境治理技术及农业动植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为重点,加强对产后深加工、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引进国外品种资源、育种材料和先进技术,不断加大技术储备和二次创新。当前,要彻底排除科技通向农户的各种障碍和约束,如信息约束、科技转化能力约束、风险约束等,在加强农业科研的同时,把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教育相结合。加速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科技示范工程,加强种子工程建设,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优良的动植物新品种。

3.2 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调整品种和品质结构

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淘汰劣质品种,发展优质专用品种,培育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种植业方面,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生产,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蔬菜、水果等高价值经济作物, 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畜牧业方面,主要在保证生猪和禽蛋生产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优质牛羊肉、禽肉生产,大力发展优质细羊毛生产。渔业方面, 增加一些名特优新水产品比重,发展水产品深加工行业,大力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同时,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

3.3 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部和有关部门为扶植农村中龙头企业的发展,在技术改造、税收、信贷等等方面对它们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各级农业部门从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也应该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鼓励企业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各种所有制、各种类型龙头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只要有市场、有效益, 能够带动农民增收,都积极加以扶持。这样不但能够带动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能为农民创收。

3.4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职能表现为:(1)抓好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是农业基础设施。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 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进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多方面深远而现实的意义。(2)制定相应的农业产业优惠政策。对农业实行一些优惠政策如价格政策、税收政策等,从而激发农民的投资热情和生产积极性。(3)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下乡,鼓励他们利用各种方式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组织农民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先进管理技术、先进生产技术, 先让部分有胆之士开阔眼界, 开拓思路,让农民朋友的思想变新起来。

4 小结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应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有效利用资源,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农民增收。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能够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质量,也能使得农村产业规模化发展,保证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笑扬,李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9(3):43-44,59.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范文第5篇

摘要: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是政策导向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阐述产业结构细分的相关理论,以及制度上和资源消耗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从而着手研究产业结构动态性研究,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产业结构 优化调整 制度 资源消耗 综述

前言

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和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然而产业结构不合理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找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在现实的资源性问题突出矛盾的压力之下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意义。

1产业结构的细分理论

1.1城市产业结构的基本定义中国。城市产业结构构成了城市生产力的主导部分,是城市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一般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第三个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部门。

1.2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划分。

1.2.1关系论

在一定的地域内,农村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各个产业内部的组成形式和比例关系。农村这个空间领域,是农村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相互交错的综合体。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看,农村产业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农业产业系统和非农业产业系统。农业产业系统再次细分为:农、林、牧、副、渔五个子系统;非农业产业系统可以分为农村工业,农村商业,农村运输业农村建筑业。

1.2.2层次论

总体来看,我国的农村的产业结构可以划分为基本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的作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属于狭义农业范畴;第二层次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属于广义的农业范畴;第三个层次四肢农业和农村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比例关系,属于大农业的范畴。第一层次中的种植业各项是一种单向性的无机关系;第二层次上的农林牧副渔各业主要哦那个过食物链和营养链相互连接,属于交互性的有机联系;第三层次上农工商建筑和运输是一种网络状态的社会关系。

2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几个重要的因素

2.1制度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

2.1.1国外对制度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

Simon. Kuznets 在他的《现代经济增长》中谈到:我所说的整合是指不发达国家不久以前或目前的制度和精神条件,鼓励不同集团和地区之间的团结和合作,他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或者经济结构。T.W.舒尔茨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中从不同部门对制度的不 要求暗示了制度的行业影响:激励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对此我们有几个更为一般的看法……每一户收入都增加的经济中,对于服务于非农业部门的经济活动的合约与财产安排的需求会相对于农业部门相连的合约与财产权利的需求而增加。

2.1.2国内学者对制度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

2.1.2.1体制转变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郭克莎和王延中认为,体制转轨对制度的影响表现为i:(1)体制转轨过程中,决策主体结构,信息的传递方式,动力结构的选择,调节方式的选择都发生那个了变化,这些变化和多元决策主体的共同介入带来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的一系列变化。(2)在体制转轨中,双重体制的共同作用及其发生的一系列的碰撞和摩擦,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造成了产业升级的困难。也有学者从目标政策,产业结构与体制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论证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体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对策。

还有学者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途径这一角度,认为我国产业结构难以调整和优化的原因是我国以往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忽略了存量调整,所以必须加快存量调整和产权改革,促进产权流动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2.2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研究

2.1.1国外研究的一般概述

总体来看,2002年以前我国的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惊人,通过利用各个阶段的分析数据可知:单位GDP能耗下降招式因为各个产业部门能源强度的下降造成的。

Xiaolu wang, LianMeng (2001)认为,能源强度消耗的持续下降,尤其是近几年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只见得对应关系已经引起了决策者和学术研究者的注意,特别是对中国能源与经济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怀疑。Thomas G.rawski (2001)通过分析我国1990年以来能源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比较亚洲部分国家的能源经济数据,认为中国在能源消费下降的情况下所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并认为中国1998年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真实的。

2.1.2国内研究的一般概述

民间国内对于能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研究都已经引入了定量分析,从方法看,意识采用了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直接回归分析;二是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2.1.2.1直接回归分析。

徐博,刘芳(2004)通过分析表明,经济结构变动,不仅可以实现经济的增长,而且可以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我国在能源弹性系数较小的情况之下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经济结构变动降低了单位GDP的能源消耗。这将对我国的第一产业和重工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开始想清洁高效能源增长方式转变。

刘满平(2006)认为,经济增长、第二产业比重与能源消耗总量,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协整关系,既具有长期的共同趋势。这说明我国工业化阶段对能源消耗的增长有着更高的依赖性。而目前以重工业拉动工业增长,是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需求弹性明显增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2.1.2.2灰色关联分析。

尹春华,顾培亮(2003)利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对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进行了关联分析,得出一二三产业的生活用能与能源消耗的关联度,从而对我国今后几年的能源消耗进行了预测,认为我国的近期能源消耗不会呈现大幅度的增长趋势,只会缓慢增长。

曾波,苏晓燕(2006)从经济增长的产业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变动趋势。从中可以发现,第一产业比重开始较大幅度下降到稳步下降,符合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理论“农业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中”的论断。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的概述

在基本了解了影响产业升级的两大基本影响因素,制度与能源消耗之后,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研究的历史渊源和当前时代特点。

3.1国外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

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A.O.Hirschman 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深入研究,认为资源的稀缺性、企业家缺乏和平衡性增长的不可能性等原因,从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资本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资本发展重点品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也应该对重点产业进行重点投资,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带动行业发展。

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优原三代平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有着丰富的研究在书《产业结构论》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两个基准条件,“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他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率先在生产率快的主导产业中优化升级,并且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应优化升级需求增长快的产业作为主导。

3.2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回顾

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九五”期间乃至到今天要大力发展石化、汽车、机电和建筑行业四大产业结构,此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表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地方层面延伸的趋势,国内对于产业优化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3.2.1优化升级指标体系研究

定性分析由于缺乏准确率并且主观性太强,从而学者很快发展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优化升级分析。定量分析就变有优化升级基准的指标化,从而运用数据化。针具产业结构的特征,首先要确定多项指标,然后根据系数得出比率,随着影响优化升级的因素越来越多,优化升级的指标体系构成也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3.2.2优化升级的基准研究和评价方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准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如已经归纳出来需求收入弹性、生产率、关联度、增长率和生产率上升率等基准以及日本的环境等,形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典基准体系。我国学者又有自己的特点,就是许多学者邮过去片面强调掉采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基准来指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向强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有自己的特点。在评价方法上面,专家学者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分析法等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操作性。

4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问题思考

4.1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化

周一星教授(1991)研究表明,全国工业相似系数高达0.5以上的占77%,并且规模越大越接近。究其原因,主要是计划经济所提倡的独立自主,自成体系为方针,各地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独立的体系,大求全,小的也求全。产业结构的这种趋同带来了资源的大量的浪费,总体的聚集效应开始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能源,原材料,资金等各种资源的紧张状态,从而增加了生产能力的闲置。

4.2制度改革举步维艰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制度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制度改革的困难性。其中很多的问题还没有高清楚,如产权的真正含义,制度的量化等等。所以研究制度变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时机尚未成熟,于是边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一些问题,如,制度的变迁是徒河对不同的行业进行影响的?有各自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影响制度对某一行业影响程度的因素是什么?怎样建立我国的产业结构自动转换机制?

4.3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缺陷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然而由于其基准指标体系较为理想化,设计的指标能够充分体现产业结构特征或优化升级的价值取向但是数据不可以获得。缺乏有针对的动态性,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会随着自身生命周期的变化逐渐丧失。大多说的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精力放在应用研究之上,在一定成都上优化出的产业结构同时具备支柱产业结构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特征,而定量研究中需要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数据缺乏联系性,实际操作中有着比较大的困难。

结语: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通过产业结构内部相互制约和依存的动态关联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是这些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强化的过程。对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新型工业化社会。已经明显有了实质性的政策导向,本文试图从产业结构的细分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着手,进而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对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一个综述。

参考文献:

[1]李梅,杨明俊.中国城市产业结构问题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6,(2)

[2]李果仁.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综述[J],产业结构调整,2003,(5)

[3] Simon. Kuznets. 《现代经济增长》[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404页.

[4]郭克莎、王延中.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朱锡平.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99,(3)

[6]邓伟根, 降盛辉. 结构调整与产权改革,中国工业经济[J]1996,(1)

[7] wang, LianMeng.A reeval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J].china’s economic review,2oo1

[8]Thomas G.rawski. what is happening to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J] energy policy.2001

[9]刘润生.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变迁研究综述.合作经济与科技[J],2009,(5)

[10]原三代平.产业结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