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生态学的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球化学指导实践源于19世纪
早在1910年,动物地理学的奠基人,与达尔文共同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英国博物学家A.R.华莱士就指出,地壳变动是生物进化的诱因和冲动力,其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是根本的动因。更早于1870年,法国的J.Raulin首次发现了Zn可促进植物的生长,从此以后,人们陆续确认了生命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1916年,В.И.维尔纳茨基认识到有机体和地壳的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认为地球化学异常将导致动植物及人类的某些病症的发生或变异,并于1927年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
进入20世纪50年代,世界人口及工业快速增长,大量废物排放到水体和农田,一些元素通过食物链对人产生毒害,如日本因铅锌矿开采的镉污染引起的骨痛病和氮肥废水排放汞引起的水俣病,以及加拿大、挪威和美国的汞中毒等一系列事件,推动了以研究人为因素引起元素迁移及其环境效应的环境地球化学的发展。1988年实施的国际地球化学填图IGCP259计划,以人为重点,预测未来环境的变化,开展跨国界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开始了用地球化学眼光研究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环保部门则在“七五”期间开展的全国土壤背景值调查中进行了包镉、铅、铜、砷等对水稻、玉米等大宗作物的生物效应专题研究。
80年代中期,我国地学界兴起了地质与农学结合的农业地质研究,主要从名特优农产品分布与地层岩石背景的相关性出发讨论农业地质背景问题。国家层面还开展了一项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科技攻关――“区域地球化学在农业和生命科学上的应用研究”,项目将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研究系列中的主要环节连接起来,反映出营养元素通过水载体,从岩石到土壤经农作物到人体的整个迁移、转化历程,提供了较完整的环境地球化学素材。
湖南率先命名“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世纪之交,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列入了国家地质大调查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2年启动了部省合作形式的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湖南是我国东、中、西部先期展开的三个试点省份之一,并率先以涵盖面更广、表述更精准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为名。生态地球化学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物-地质复合系统中的循环为基础,以元素对人的影响为核心,研究元素在系统中的分布分配、迁移转化规律,评价其生态效应的新兴边缘学科。为正确认识资源环境本底,全面评价生态环境问题,科学规划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家因此于2007年启动了“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
关键词:大学生; 同性恋;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34-03
同性恋是指同性别之间的或情爱关系。同性恋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由于及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性恋一直被有意识地屏蔽和边缘化。近年来,同性恋逐渐被人们看作一种符合其个人性取向的正常生活方式,同性恋人群也逐渐由隐蔽走向公开。大学环境一定程度上为同性恋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但由于性教育的不足以及长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居住,大学生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较其他同性恋者又有很多的不同:一方面其行为会对同学、室友等产生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校园排斥同性恋同学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校园同性恋问题给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加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科学性,为大学生营造多元、自由、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笔者在北京地区选取12所高校进行了便利抽样调查。
一、样本及描述性分析
1.调查过程与样本基本统计特征
根据大学综合实力、学科特点及学生构成的差异,选择北京地区富有代表性的12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采取无记名集体测试,统一给予指导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场收卷。发放并收回问卷360份,经审核有效问卷为354份,问卷有效率达98.3%。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详见表1。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恋具有较高的知晓度, 8.5%的学生有很多了解,50.8%的学生一般了解,38.4%的学生较少了解,2.3%的学生完全不了解。但是从表2中四个有关同性恋的基本知识问题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仍不高,四个题中错误率最高的达56.5%,最低的也为23.5%。大学生接触同性恋有关信息的渠道根据频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网络(27%),电视、电影、电台(27%)以及朋友(24%),而父母和学校教育中较少提供同性恋有关信息,其比例仅为5%。大学生较倾向于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同性恋进行归因(62%)。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同性恋者容易遭到歧视和拒绝,在学习、生活、就业等多方面面临压力。
3.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一般性态度较为宽容。在对同性恋的总体态度上,1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支持;15.7%的大学生表示偏向支持,但不能接受发生在周围人身上;40%的大学生表示中立;25.8%的大学生偏向反对,但不厌恶;6.5%的大学生表示厌恶。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有关问题的一般性态度如表3所示。
4.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
相对于较为宽容的一般性态度,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持反对态度的比例较高,92.9%的大学生认为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很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不能接受与同性恋者同住;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学生反对同性恋者参与包括入党、获奖,参与科研和社团等在内的很多活动(详见表4);虽有70.3%的大学生赞同同性恋者参与学生社团,但近78%的大学生却不愿意在学生社团或学生组织中与同性恋者成为同事。以上表明,尽管总体上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之以往更为宽容,但是,当同性恋者的活动与大学生自身学习生活直接联系、密切相关时,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仍然难以接受同性恋者。
二、影响大学生认知和态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1.变量的选择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可能主要取决于样本的社会人口特征,如性别、收入、家庭所在地、受教育程度、专业类别、家庭情况以及是否认识同性恋者等因素,上述变量大多为虚拟变量且变量个数较多,本文也初步选取了上述变量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剔除系数不显著的自变量。
2.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是否农村家庭(Ilocation_4)、是否单亲家庭(Ifamilly1_2)、身边是否有同性恋者(Iclassmat_2)等三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同等条件下,农村家庭学生认知水平低于城市、城镇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认知水平高于完整家庭学生,身边有同性恋者的同学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统计过程中,年级、性别、家庭收入、专业类别等变量对认知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随着互联网和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接触社会资讯越来越多,不管是性别,还是家庭经济条件或专业因素,都不会制约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
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attitude)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认知水平、性别、专业、家庭是否在城镇,见表6。女生(gender)对同性恋的态度要比男生宽容,城市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location_3)更宽容;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know)越高,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也越宽容;家庭年收入(income)与对同性恋的态度成反比;理工类、经济管理类、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师范类(major)大学生更宽容。
三、结论及思考
1.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同性恋现象
本次调查中,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占有一定比例(7.6%),并有1/3多大学生表示自己身边有同性恋同学。考虑到大学特殊的集体学习、生活环境,需要直接面对同性恋问题的大学生人数较多。目前,我国高校一般由心理咨询中心来开展同性恋的教育和咨询,有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同性恋者遭遇问题需要帮助时,对走入心理中心寻求帮助有可能遭遇更强的心理阻抗,相比其他同学他们需要更多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心理咨询中心偏向给予心理问题的咨询帮助,并不能具体协调解决实际事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和条件,探索建立处理学生同性恋问题的长效机制。
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需要开设相关课程,进一步普及同性恋相关知识,加强性教育。调查中明确表示,接受过性教育的大学生不足三分之一(30.5%),大学生的性知识大多间接地来源于网络媒体,不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性知识;大学生在上述有关同性恋认知的基础性问题上正确率不高,在其他方面也必然存在着更多误解;同时,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同性恋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高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也不显著,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在当前学校的课程或相关教育中普遍不能获得相关知识。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同性恋研究”公共选修课,成为首个面向本科生开设此类课程的国内高校,课程反响热烈,场场爆满,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同性恋话题具有较大的了解兴趣。对同性恋的认知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行为,高校应适应形势需求,增设相关同性恋课程、讲座或培训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严肃、正规、系统的性教育。
3.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在校活动的态度不够宽容
学校还需下大力气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在校活动不够宽容,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进行性教育或知识普及是不够的,还必须更加积极地开展相关思想教育,引导同学转变观念,掌握相关人际交往技巧,树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包容向上的思想,一方面要使一般同学正确认识、理解同性恋同学,另一方面也要使同性恋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感受,真正维护所有同学的合法权益。
4.强化队伍建设,尽快实施对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相关专题培训
如果同性恋者对自己产生了影响,班主任、辅导员是大学生选择寻求帮助最多的对象,而目前高校又普遍存在着同性恋现象,所以应尽快加强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正视学生同性恋问题,并掌握相关工作原则和技巧,以科学、合理、人性化地解决由同性恋带来的冲突和问题。
5.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高校学生处于集中学习、生活的环境,宿舍集体生活的氛围对学生的整个在校生活和个人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但笔者的调查表明,仅有7.2%的大学生赞同与同性恋者居住在同一宿舍;64.4%的大学生认为在入学时调查学生性取向并在宿舍分配中予以考虑很有必要;86.2%的大学生认为对于自愿公开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学校可为其单独或集中安排宿舍,而当学校不具备相关住宿条件时,63.7%大学生建议学校在相应承诺管理制度程序完善的情况下允许同性恋者到校外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对于不愿意公开其性取向的同性恋者,大学生建议对其进行宿舍文明教育。此外,6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为同性恋学生提供正规的交流、活动机会。以上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诉求,表明如何对同性恋组织和活动进行规范疏导,如何在学生生活管理中协调不同性向学生的各种诉求,以及如何解决不同诉求引发的各种冲突,这些现实问题已经摆在了高校管理者的面前。高校应重视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诉求,积极应对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建明.高校同性恋者群体内部组织初探——以华东某高校为例[J].江苏社会学研究,2006(S2):36-38.
[2] 刘斌志.现状透视与服务拓展: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同性恋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36-38.
[3] 杨荷泉.大学生同性恋问题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2008(3):115-116.
[4] 田唤,马绍斌,范存欣.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11(1):254-26.
[5] 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7):601-604.
[6] 官晴华.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形成的分析——以重庆高校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6):6-10.
[7] 张笑笑,杨晓莉,张奇.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0(2):71-73.
[8] 姚远.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36.
[9] 鲁法菊.关于构建多位一体大学生性教育模式的思考[J].成功,2009(11):207-209.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学习形式
一、教育信息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现代的教育必须改革,教育是为社会提供人才,为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在信息社会的大条件下,教育信息化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信息化代表着信息技术的高度运用,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特别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发生转变的过程,同时为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以此可得知,教育信息化是指将教学信息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项要素,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教学数据的空间平台,通过空间平台这个载体,使得教学信息的高度共享,能够通过该项技术,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成教育发生转变,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当今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本身的关键则是人才的质量。从源头抓起,这就要求能够教育培养出信息社会的高技术新型人才,为适应信息社会的高速运转、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社会的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教育也需要信息化,将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与应用在教育领域,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为促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信息社会的创新人才,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学信息化是可以以电子教材代替纸质教材,在网上实现教学等功能,能够更加的省力,提高教学的效率。但不要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以机器来代替教师授课,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指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注入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利用现代的科技信息技术,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重在推进信息计算与高等教育的高度融合,重在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三、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建设
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高等职业院校应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要求教育信息化的空间平台能够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到发展建设:第一,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第二,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第三,学生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提高;第四,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虽然教育信息化的十年规划中提出了对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建设要求,但能够把这四个方面很好的做到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提供信息化的环境是前提,更主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参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化空间平台中的参加主体有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相关机构,而这当中我认为想实现教育信息化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学生如何利用信息化空间平台获取信息进行学习的方式。
四、高职院校学生利用空间平台学习形式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能够反映教育情况的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中心就是学生,而其成功实施的前提即学生的生命质量,而教育信息化需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主动学习,这需要利用空间平台这个载体有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摆脱被动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思维活跃的创新型人才。
(一)虚拟课堂式。教师在空间平台中分享课程信息资源,如课程标准、教案、PPT等教学用的资料,这可以使得教师之间达到一个资源共享,相互借鉴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上课时、上课后深刻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习的质量。虚拟课堂就是可通过互联网向学生授课,一个教师面对的不只是几十个或几百个的学生,有可能是成千上万个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事先分享的教案、PPT进行上课,而且上课的视频可录制下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对知识进行再次巩固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二)平台互动式。空间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学生之间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企业与学生交流、企业与教师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像老师进行提问,可以通过弹出窗口的形式交流,窗口中有学生的信息和问题的内容,是学生可课下自主学习有了依靠。学生也可以像平台中企业的老师提出一些实践中的问题和企业对学生要求条件的问题。通过互动交流,可以使学生更了解专业基础知识、也可以使高职学生更了解企业实践中知识的运用和就业的相关信息,让多方共同了解、共同进步。
(三)虚拟场景式。在空间平台中应最好提供专业知识模拟场景的版块。现在很多软件公司都开发有模拟实践的软件系统,应把这些软件系统切入到该空间平台中去。比如会计专业的高职学生,主要是要求毕业后能够面向企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报税等相关会计活动。那么学生在空间平台学习专业知识后可以通过场景进行实际操作演练,了解报税的场景和流程,为以后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2. 3;教育部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生态;和谐
在倡导新课程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在学习着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在课堂上,如何运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打造精品课堂,是一名政治教师应该用心去探索的课题。
课堂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教师开展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高效益,体现其价值意义,教师就必须认识这门学科课堂教学的特点、深入理解课堂教学,甚至通过自身的教学理念去改造课堂。而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符合现代学生的需要。所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生态课堂”就自然而然被许多的有识之士提出来,更多的成为教育界探讨的话题。
经常听到“生态”这个词语,比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在我看来,生态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就是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显然,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回归这种“原生态”的教学理念中来。顾名思义,“生态课堂”就是在课堂学习中追求人的身心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人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和谐。“生态课堂”也就是呼唤师生在课堂中互动的和谐、气氛的和谐。
首先,教师要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不是机器,人与人就必须要交流,沟通。政治老师一周基本上只要两节课,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相对较少,所以在课堂上更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而面对学生,能平等的对待他们,发自内心的关心他们,更是一种美。教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才能使老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使课堂氛围充满民主与和谐。
有一个学生,成绩一般,但发现几次作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字迹比以前工整了,答题也更加规范不再偷懒了。在一次周记中他这样写到:在上星期的政治课上,我在完成课堂作业时,不小心把自己的文具盒碰倒在了地上,老师看到后没有叫我捡,而是毫不犹豫的弯下腰帮我捡了起来,我觉得很惊讶,老师竟然会帮我捡笔。老师对我很好,我要用功学好这门课,字迹写得端正,不能丢老师的脸。这是回报老师对他的关心啊!这些小事,老师觉得无所谓,但在学生的心中确很有分量。可以说在教育中这样的细节有很多很多,教师习惯了漠视、冷淡。又如,老师和学生一起走时,发现地上有一张纸屑,常见的是老师会叫学生把纸捡起来,而不是老师亲自弯腰捡起来,学生虽然捡了,但他也会想老师为什么不自己捡呢?这看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拉远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其次,教师要关注好课堂。在课堂上,新课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导入导的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其积极思维,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的过程。导入的方式并非一定是固定的套路,要根据内容确定。如,在教学“成长不烦恼”一课时,我用了FLASH《小小少年》和学生一起唱改编过的这首歌曲。在唱完后,学生诉说各自不同的生活点滴。这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了铺垫。唱改编的歌,本身就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很自然地引出烦恼,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不仅说出了烦恼,而且通过彼此的讨论和交流,大家相互借鉴方法,尝试着去排除烦恼。如果加入老师的肯定、引导,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能力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中去,新知识的教学则是通过课堂丰富的活动来实现的。生态课堂里有生动的学习情境、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的师生交流、多样的互动方式。这里,有心灵的对话,有激情的碰撞,有智慧的交锋,还有价值的共享。在课堂上应该充满着民主、平等、欢笑。精彩的活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学习的欲望和探索热情,同时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展开“文化习俗、多姿多彩”一课教学的时候,我采用央视两套开心词典的形式开展教学,设计了一系列抢答题目,让每个学生都置身于活动之中,去感受、体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教学“相互尊重、促进交往”一课时,学生自己设计和表演了一个反映由于在国外不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而闹了不少笑话的小品,学生在欢快的笑声中感受到各国文化的需要学习和了解,同时也为后面探究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埋下了伏笔。
当然,对于政治课来讲,一堂课的结束其实只是一个开始,因为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具有实践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特点,要求学生把课堂知识落实到生活实际中去,才算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课堂上留给师生的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与反思,又是对人生的思考与实践。在“天下父母心”这一课的结尾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现在静静的回忆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然后以“父母的爱”为主题写一封信,通过邮局寄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给他们一份惊喜……带着对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对子女和家长交往的思考,学生们认真地写下自己想说的话。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生态型 三维互动式
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一般属性和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直接参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特殊属性,而这种特殊属性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当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职业教育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发展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它以一种直面急剧变化着的时代与世界格局的开放式姿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的关怀的胸襟,对传统职业教育进行着无情的颠覆。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教育在历经跨越式的大发展之后,也面临着内涵建设、升级发展的问题,面临着如何由大众型向区域普及型转型发展的问题。面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制度、技术层次进行深刻变革与转型发展,已成为摆在政府、学校、企业面前的严峻课题。
一、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植根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源,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再造生产力的助力器,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二元互动、共生共荣。在区域经济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起生态型职业教育的良性格局,并且构建起以生态型职业教育为支轴,以职业能力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三维互动为惯性盘的人才培养动态框架,即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生态型职业教育。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实用能力培养,制高点是基于科技和人文相结合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更长远的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而关键点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就是要建立有利于教育主客体双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做到目中有“术”,心中有“人”,架构生态型职业教育良性格局。
2.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是具有动态特征的新型课程体系的建立,核心是构建具有“人格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动态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1)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运用“能力陀螺”来描述刚性与动态结合的职业能力体系,陀螺的支轴就是学生的岗位能力,而陀螺的惯性盘由两个闭环系统组成,分别对应着职业核心能力、动态能力。推动陀螺运转的动力扭矩则对应着学生的人格素养。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的实质是依据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将各种能力任务化、项目化,根据任务化了的动态能力结构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 并通过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实现知行合一。(2)三维互动式课程体系:以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来确定课程结构,动态地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三维互动式课程体系是一个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的由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基本素养课程模块、岗位拓展课程模块和动态课程模块组成的三维互动式动态组合,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对应着陀螺的支轴,基本素养课程模块、岗位拓展课程模块和动态课程模块则指向动力盘的三个闭环系统。(3)三维互动式教学体系: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基础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搭建专业技能课程模块(陀螺支轴)、岗位拓展模块及动态能力模块(陀螺惯性盘)和基本素养课程模块(陀螺动力扭矩)三级教学平台,奠定学生作为“职业人”“岗位人”和“社会人”的基础。该体系以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理论和实训为一体,全面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以能力目标为中心,以任务(案例、项目)驱动方式引入能力点,打造动态的职教教学平台。
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价值
1.提出生态型职业教育理念,推动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升级发展,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技术技能教育在开发人的潜能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显著的,而人文教育在改造人的本能上的作用也是成效卓然的。这主要是指人文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所具有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人文社科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对于现代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启迪也是有目共睹的。总之,技术技能与人文“两种文化”应通过对话互补而相得益彰,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应齐头并进而尽教育的本职,以生态型职业教育的构建推动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升级发展。
2.立足于“竞争力”理论,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予以分析,是经济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立足于“竞争力”理论特别是“动态能力”理论和区域产业发展双重维度,深入开展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分析,在理论上具有开创意义,在高职办学实践中具有现实指导价值,是“竞争力”企业战略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3.着眼三维动态视角,建立了教学改革的立体框架。着眼于“竞争力”理论、区域产业变化与人才培养体系间的动态关系的建立,研究区域产业发展态势与人才市场能力需求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校企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核心能力体系的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规律,明确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地位,给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要素及运作方法。
4.探索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着力于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寻找共同的利益驱动点,利用区域产业集聚的辐射力,将学校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与区域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有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并探索一条具有行业(群)优势与专业(群)优势相互呼应的良性合作途径,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5.由点及面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各方面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使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实质性加强,“工学结合”的培养要求落到实处。在实践三维互动式改革的同时推进专业、课程、师资方面的全面建设,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机制保障
“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是简单的单项改革,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改革,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机制保障系统。
1.“四足”鼎立,推进改革。第一,确立改革的核心点,开展项目课程改革。探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格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动态能力”的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接课程链与行业链,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第二,确立改革的关键点,加强内涵建设。坚持教学是教育质量生命线的方向,切实统筹好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及实训基地、师资建设等各个方面与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在联系。第三,确立改革的立足点,加强与区域经济的合作。(1)借助企业战略“竞争力”理论,立足区域产业变化的特点,提出对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的结构体系分析;(2)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修订和设计,确保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协调统一,使学生的在校学习与校外实践具有连续性,获得完整连贯的教育经历;(3)完成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基于工作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适应工学交替的教学管理模式研究、具有高职特色的全面素质教育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研究、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力研究,形成具体建设方案等,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第四,确立改革的着陆点。极大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实现优质就业,有效推动专业发展和学生可持续发展。
2.构建高职人才能力集合体系与课程体系。建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效的市场应变系统,从市场经济需求出发,做到学校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统一,要体现出四个特点:区域性、产业性、多样性、灵活性,对接产业结构变化,及时优化课程与专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