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文第1篇

本书共分3部分。第1部分 针对政策制定者的概要,即相当于全报告的整体摘要。主要对气候变化迄今为止尤其是第4次评估报告之后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进行概述,并整体总结分析减缓措施与政策的实施效果。本部分最后对气候变化减缓的原则、措施、政策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作用进行概述。同时,这部分定义了减缓气候变化的证词、措施、手段、方法等的相关核心概念。

第2部分 技术概述,是技术总结部分,是对全球及各地区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关键政策和措施的总结概述。

第3部分 是本报告的主体部分,分16章,对本书的主题“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及措施进行讨论。这16章分别是:1.主题概述;2.气候变化相应政策的综合风险与不确定性评估;3.社会经济及道德概念与方法;4.可持续的发展与公平;5.驱动力、变化趋势与减缓;6.转换途径评估;7.能源系统;8.交通系统;9.建筑;10.工业系统;11.农业、森林及其他土地利用;12.人类居住、基础设施与空间规划;13.国际间协作;14.区域发展与协作;15.国家级政策与机构评估;16.投资与金融专题。本报告从全球尺度的风险评估、概念与方法框架构建、可持续与公平、减缓气候变化政策体系的驱动力及变化趋势、转换途径等方面入手,重点讨论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环节与关键系统,如能源、交通、建筑、工业、农业等,并讨论减缓气候变化的空间规划、国际协作、区域发展与协作、国家层面宏观政策及投资金融等方面的问题。

本书是IPCC第三工作小组第五次评估过程的主要研究成果,帮助读者了解人类重视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问题以来所做的关于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工作与努力,识别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系统及未来发展方向。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文第2篇

【关键字】城市发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方法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and of industrialized process accelerate, city ecological development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the core and key. In this respect, in addition to promote low carbon way of life and production, reduce emissions, in city planning and city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climate and its pollution, but also can greatly reduce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 multiple disasters caused by the loss

【Keywords】city development; climate; feasibility study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它不但强调气候本身对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制约、影响,也需要兼顾城市规划实施后和项目建成后可能对周边气候带来的影响。

1城市发展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

在全球气候增暖的背景下和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局地小气候也发生显著变化,气温升高,日照减少,风速减小。城市热岛效应,雾都,霾都,大气污染,城市内涝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城市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等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前提和条件。

1.1实现生态宜居城市需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实现低碳发展,城市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气象条件与城市功能区的布局,气象条件与建筑设计,建筑的形式等等都是密切相关的。过去有一些城市因为在规划中未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城市的选址,对它的可持续发展,是否适合人居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低碳发展已经成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核心与关键。在这方面,除了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减少排放之外,城市规划同样不容忽视,其中在城市规划中引入气象因素极其重要。按照当地气候规律、气象因素来规划城市将能有效减小城市能耗和污染。从城市规划管理角度出发,如不重视城市发展对局地气象条件的影响,可能造成难以逆转的严重后果。例如城区的扩大和建筑物增高,可能造成城市通风能力下降、大气污染物浓度增加。尽管同时在污染源治理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最终改进环境质量的收效也会被抵消。如果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考虑气象条件,不但可以起到预期的防灾目的,而且还可以从低碳发展角度取得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1.2提高城市防御自然灾害能力需要气候可行性论证

城市的道路、建筑群成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而随着全球变暖,气候极端事件也急剧增多,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内涝、雾都、霾都、热岛效应给城市的防灾抗灾提出新的课题,加强气象可行性论证工作可增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和增强气候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上海市气象局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一鸣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第四次会议期间提出《城市规划中引进气象因素极其重要》的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气象“风水”规划城市功能区,城市规划应考虑气象风险区,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必须通过气候论证和加强城市建设气象规划的研究。

2城市发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主要途径

在开展气候可行性工作中,根据各种重大项目与气候条件的关系,进行基本情况调查、气候背景分析、气象灾害的影响评估、气候极值的推算、污染气象条件分析等作为重大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内容,并以平均值计算、变率分析、极值推算、污染气象条件分析、超短资料序列的订正延长等数理统计分析工作作为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技术方法。

2.1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

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使得城市作为人口的集聚地迅速扩展规模,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如城市热岛、环境污染、交通拥塞等。如何科学合理的实施城市规划建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将气象环境最新研究的成果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在具体实践中对之进行新的阐释与吸纳,改善了传统单纯依靠“风玫瑰”手段的局面,丰富了城市规划综合体系中的薄弱的定量技术环境,进而充实和完善现行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在规划前,根据现状分析结果,提出规划布局建议;在规划过程中,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定量分析评估,依据结果对规划布局和规模提出修改意见;在规划后对不同规划方案进行定量评估,为规划方案的选优提出科学依据。从而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2.2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

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就是在进行重大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和灾害风险评估,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以及工程建成后可能对当地气候产生的影响。即在某个工程实施前评估当地的气候是不是符合条件,它的气候风险有多大等等。通过论证,使得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可能出现的一些气象灾害或极端气候事件,从而避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也从另一个角度来论证大型工程的建设对局地气候可能产生的一些影响。如果这种影响非常大,或者是对周围的人类活动,以及人的居住有影响,可建议这个工程的选址可以重新规划,保证在建设好工程的同时,不要对周围的环境有所破坏。

3结语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严格规定城市规划和大型工程建设必须要有气象参与。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有关规定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18号),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包括雷击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同时气象部门应加强研究,从城市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城市气象条件的跟踪监测与评价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与服务系统,对城市建设所产生的气象条件效应进行跟踪分析监测。

参考文献:

[1]苏志、黄梅西 气候论证的内容和技术方法探讨 ;广西气象,2005.25(3),17-19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气候变暖;气象灾害;灾难建模;巨灾准备金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事实。气候变暖增加了天气的不确定性,使气象灾害增加。ipcc的报告认为,气候变暖将导致更激烈或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包括洪水、风暴、雷雨、冰雹、暴风雪、森林火灾、干旱、热浪、雷电袭击、海岸侵蚀等。由于森林和灌木是主要的陆地碳汇,森林火灾还会大大增加大气中的碳含量。就全球而言,代价最高的与天气有关的保险损失是由热带气旋(也被称为飓风,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台风)或冬季风暴造成的(慕尼黑再保险,2000年)。从气象的角度来看,极端气候事件热带风暴的严重程度可能不会远远超过每年定期发生的暴雨。不过,它们可以通过实现突破关键阈值使损失大幅增加。也就是说,事件的严重程度即使是小规模的增加,也可能导致损失大幅增加。一旦阵风达到一定水平,整个屋顶会被吹走,或造成树木被刮倒,但低于这个水平可能会损害微乎其微。同样,低于一定规模的冰雹不损害汽车面板,但超过一定尺寸,损害会突然增加。澳大利亚保险集团(iag)的经验表明,阵风强度增加25%,可以造成的建筑索赔会增加6.5倍。 

一、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负面影响 

保险业是直接经营风险的行业,对于气候变化比任何其他经济部门都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灾害的增加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许多业务领域。 

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引发的气象灾害使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面临巨大的潜在损失。包括财险、健康险、寿险、责任险等大多数承保业务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是敏感的。在商业财产险方面,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不仅包括直接财产损失,而且包括保单所有人在修复和重新迁址过程的收入损失及额外费用等。农业是对气候和天气非常敏感的部门。农业保险面临的与气候有关的风险包括干旱、暴雨、洪水、冰雹、热浪、风暴、野火、虫害和植物病害等,干旱是最普遍的灾害之一。汽车保险对天气也比较敏感,风暴、冰雹和洪水等各种形式的恶劣天气引起车辆事故增加,损失索赔数量往往惊人。对于人身保险来说,气候变化也是影响死亡率和发病率的重要因素。热浪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会增加。气温上升,湿度增大,更多的野火以及更多的灰尘和微粒可能大大加剧上呼吸道疾病(过敏性鼻炎,结膜炎,鼻窦炎)和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对老人和户外作业人员的威胁更大。随着气候变暖,热带疾病可能进入纬度高的地区。企业在脆弱的地区执行任务可能因极端天气关闭,若因气候灾害而遭受损失,可能要付出昂贵的重置成本。如果企业投保了商务中断保险,业务中断损失索赔包括闪电、洪水、野火。 

传统上,保险公司依靠历史索赔数据确定未来保险产品价格和承保要求。鉴于极端天气事件有可能变得更加激烈与频繁,带来的巨灾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增加,过去的保险定价模型已经不再能够可靠地指导未来定价,并可能会产生误导的结果。这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系统地被低估,保险索赔较预期高,从而显著影响该部门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一个单一年份的大额索赔可能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财务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使其破产。气候变化也影响保险业的可承受能力和可提供能力,同时减缓其发展速度。把气候学纳入传统的保险定价模型是一个复杂而费时的任务,尤其是目前气候学还不能对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方式和时间作出准确预测。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说,随着保险密度和保险渗透率的提高,中国保险业受气候变化影响会放大。 

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另一个直接影响是其投资业务。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自然灾害可能使保险业资产遭受损失或减值,特别是保险公司直接或间接投资的不动产面临的风险更大。保险业在一些受全球变暖效应影响较大的经济领域的长期投资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寿险业所持有的资产以长期资产为主,对流动性要求比财险业相对较低,所受的影响更大。

二、保险业的商业机会 

风险是发展的,保险也是发展的,风险的发展为保险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气候变化给保险业带来的并不完全是挑战。不断变化的气候,以及中国为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进行的经济结构的调整,都给保险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 

在承保业务方面,气候灾害风险加大必将提高投保人风险转移的迫切性,而且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产生大量新的风险标的,保险公司可抓住发展机会,提供一系列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保险产品。 

在投资业务方面,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也给保险业带来投资机遇。当前全球经济正大踏步地向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变,与之相关的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将产生巨大的资本需求和基础设施投入,这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应对策略 

保险业是直接经营风险的行业,处于气候变化威胁的最前沿,因此应当采取积极行动,制定全面的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以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关系保险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对股东和消费者负责任的体现。通过与同行、客户和政府合作,保险公司可以帮助社会防止气候变化对社会的最坏影响。它们还可以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和行为变化发挥重要的激励作用。 

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和社会管理职能。购买保险是减少气象灾害保险损失的一个有效途径,保险公司可以对原有的保险产品进行改进,使之具有应对气候风险功能。由于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新地理区域,保险公司可以发现这些变化,及时向新的市场推出覆盖这些风险并价格适当的保险产品。气候变化还将以不同方式影响大的经济部门,保险业要理解其客户不断变化的风险状况,满足其保险需求。保险公司可以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可能对索赔和保险标的修复过程产生影响。巨大的气候灾害可能对理赔流程产生压力,因为保险公司可能无法应付大规模的索赔。此外,灾后被保险人重新建设面临资源紧张,维修成本往往迅速上升。索赔和维修过程存在以更可持续的方式重建的机会。使用环保建筑材料和领先的建筑技术进行重建,既可以防止保险人未来损失,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遏止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增加无碳能源的使用。保险公司可以开发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新保险产品。保险业一方面通过为绿色建筑设计、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环保汽车等项目提供新保险产品来规避气候风险,另一方面适应清洁发展机制对碳信用交割担保的需求,开发碳交易保险。碳排放市场增长迅速,但碳排放交易中存在着许多风险,例如价格波动、不能按时交付以及不能通过监管部门的认证等,都可能给投资者或贷款人带来损失,保险的介入可以帮助分散碳交易风险。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防灾减灾 体系建设 综合防御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河北省是我国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平安河北、富强河北和美丽河北建设的心腹大患。2016年7月28日在视察唐山时指出,“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河北省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防灾减灾指导思想,全面提升河北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河北省防灾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防灾减灾组织和责任体系不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及村(社区)等政府性机构防灾减灾职责和责任不健全和不落实;政府机关部门间的防灾减灾职责分工不科学不合理,同一灾种的防抗救不同环节分不同部门监管,同一源头的不同灾种也分不同部门管理,职权交叉重叠、缺位漏项,推诿扯皮、效率不高;政府防灾减灾公共服务事权不清、责任不明,保障不到位,特别是政府承担无限责任;社会法人主体、家庭和公民的防灾减灾主体责任不明确、不落实;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防灾减灾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第二,防灾减灾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我国尚需制定一部统筹各类自然灾害防范的防灾减灾基本法,亟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灾害防御法》;现有的法律法规也需要根据新变化新要求加快修订;部分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不具体,缺少实施细则和监督落实机制,致使许多法定职责未能真正依法“落地”;分灾种和分领域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防灾减灾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存有大量空白,且强制性和约束力难以保证;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高,宣传演练不够,缺乏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应急演练。

第三,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等科技支撑能力滞后。现有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探测要素、范围、精度、时空分辨率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精细预报、精准防范和风险管理的需要。水文、国土、生态、环境、交通、海洋等领域的气象灾害专业观测能力滞后,标准不统一,数据不能实时共享;灾害预报预警的精细化水平和时效性不够;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体系尚不健全,全网和精细灾害落区的“绿色通道”均未完全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灾害综合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尚未建立;公众自救互救能力不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

第四,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各地对气象灾害普查、区划和灾害防御规划编制等基础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灾害基本情况不清,风险不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尚未实现从重抗灾救灾向重防灾的转变,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和高风险单位气象灾害防御准备认证等有效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不足,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灾害防御管理与应急指挥水平有待提高;风险规避和转移机制缺失,气象指数保险和巨灾保险等气象灾害风险转移服务才刚刚起步,其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

践行防灾减灾新理念,构建新型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树立“综合防灾、全民防御”理念,健全防灾减灾组织和责任体系。一是健全综合协调、科学高效的政府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和监督组织以及责任系统。参照水、旱灾害防御领导体制,政府主导在省、市、县三级政府和重点乡镇建立常态化运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和办公室;推进政府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向基层延伸,明确行政村、街道和社区居委会防灾减灾具体责任,对高风险隐患点实行安全责任承包制;明确和细化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高效信息共享、联防联控、应急联动的综合防范制度。二是依法落实法人、家庭和公民的防灾减灾主体责任,推进全社会防灾和全民防灾。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公告制度,建立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等配套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三是健全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防御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各级公共服务事权和相应的财政保障机制。

树立“标准先行、依法防御”理念,完善防灾减灾法规标准体系。一是加快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防御和气象灾害防御立法,据此修订省级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二是制修订政府分灾种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和实施细则。三是制修订各级政府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分灾种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综合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水平。四是按风险区划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体系,重点加强灾害级别、灾害调查、风险评估、防御要求等领域的标准制修订。

树立“精准防范、科学防御”理念,强化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强化致灾气象条件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设,与地方共建水文、海洋、交通、农业、环境和生态等专业观测系统,建立多部门实时共享的气象大数据中心。二是强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预警业务系统建设,建立分灾种的风险预报预警业务服务系统。三是强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综合系统建设,建立预警信息权威、全网及分区域机制,增强农村等薄弱地区预警接收能力。四是强化气象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建成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系统。五是强化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系统建设,强化全民防灾避险科学普及。

树立“关口前移、风险防御”理念,发展防灾减灾风险管理体系。一是建立气象灾害调查、风险排查和区划制度,开展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成精细到乡镇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二是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和规划制修订制度,建立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执行清单和制修订清单。三是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四是建立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气象灾害防御准备认证制度,由政府主导开展认证工作。五是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纳入政府补贴保险和再保险机制发展巨灾保险服务。六是建立防御标准、措施落实检查督查制度,由指挥部成员单位联合开展落实情况检查,实施防灾减灾绩效管理考核,考核结果列入政府实绩、干部评优的参考依据。

加快实施“十三五”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建设,提升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

实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构建全时空、立体化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高中小尺度突发灾害监测能力;提高分灾种短时临近精细化预报预警业务能力,提高灾害预警的精准度;发展灾害调查、普查、区划和风险评估、预报业务能力,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更新灾害应急、联动和指挥系统,提升应急处置防范能力;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建设,完善防灾组织、责任体系和法规标准预案机制,提高依法防灾管理能力。

实施“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工程”。建成气象大数据资源池,推进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社会化共享应用;完善精细化数值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延伸期、月、季、年的无缝隙客观气候预报业务;建立城乡精细化公众气象服务制作系统,重点建设省市县集约的公众气象云服务平台,发展智慧气象服务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气象科普业务系统、资源共享传播系统和气象科普场馆,打造气象宣传科普资源品牌和基层气象科普示范工程。

实施“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人影作业条件监测系统,提升对人影作业气象条件的监测识别能力;完善省市人影作业指挥系统,提高人影作业指挥协调能力;加快国家飞机增雨和科学试验石家庄基地和冀东、冀西北飞机人工增雨保障基地建设,在太行山与燕山山区、粮食主产区、黑龙港流域、冀北生态保护区新增山地催化烟炉和火箭发射系统,加强人影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提升飞机、火箭、高炮和地面碘化银发生器联合立体作业能力,力争实现年增水50亿立方米目标。

实施“生态环境气象保障工程”。建成覆盖全省区域的环境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实现空气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的连续实时监测;升级改造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服务系统,发展分县空气质量客观预报能力,建立应急减排效果检验评估业务系统,提高科学精准治霾气象保障能力。建立卫星遥感为主的生态监测评估系统,发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候资源监测、评估等业务服务,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气象保障能力。

实施“绿色产业发展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农业、海洋、交通、旅游、能源、商贸物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气象监测站网及省市农业气象中心、省市海洋气象预警中心和京津冀交通气象中心,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预警系统和服务平台,完善3个市级海洋气象预警中心业务平台和精细化海洋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建立跨区域交通气象综合数据库和京津冀交通气象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集旅游气象综合信息数据库、服务产品分发于一体的省市级旅游气象服务平台,基本满足河北经济转型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实施“气象‘一流台站’建设工程”。升级改造气象业务保障条件较差、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的气象台站,迁址建设气象探测环境不符合标准要求和难以长久保护的气象台站,重新建设不符合现代化气象业务需求的省气象台、影视中心、装备保障中心和资料档案馆等综合业务用房。切实改善基层台站环境,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全省气象台站100%达到“一流台站”标准,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实施“冬奥会和冰雪经济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冰雪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多维度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气候条件预测及风险评估分析系统、冬奥会驻场气象台和冬季运动专项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等气象保障系统,提高精细化天气预报预测能力、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人工增雪作业能力、气象信息与新闻宣传能力,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建设冀西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加密布设火箭人工增雪装备和地面碘化银发生器,建成科学高效的冬奥会赛区人工增雪作业保障系统。

落实党政同责,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机制

强化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结果导向和减少人员伤亡的刚性约束作用,将防灾减灾工作成效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各地安全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和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

深化和拓展气象防灾减灾专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继续推动政府实施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科学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狠抓过程管理,完善督查考核机制,编制绩效评估报告,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力度、问责力度与公开力度,持续改进工作。通过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重点加强组织责任、法规标准、科技支撑、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建设。

健全与气象事权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保障长效机制。落实气象防灾减灾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明确地方气象事权和支出责任,促进中央气象事业与地方气象事业的协调发展。完善财政对社会防灾减灾的支持引导机制,扶植灾害防御社会组织发展;开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设备投资等领域,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不断扩大全社会对气象灾害防御的资金投入。

(作者为河北省气象局局长)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气候风险;都市密集区;适应;参与式分析法;上海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1-0006-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1.002

近年来,气候极端事件频发,人口和产业相对集聚的都市密集区正在遭遇日趋严重的气候风险挑战。气候变化影响的事实与脆弱性评估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的气候风险研究多集中在脆弱性和适应能力评估[1-2],即对风险的量度和评估。但理想的风险管理是尽可能地将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优先处理,即风险管理的绩效关键在于优化抉择的过程。

本文选择上海为研究对象,试图在评估都市密集区气候风险驱动因素的特殊性基础上,采用参与式分析法研究其气候风险的优先行动领域。

1 问题与背景:都市密集区气候风险凸显

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期,城市发展的中心集聚化和区域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并形成了以特大、超大型城市为核心,若干不同规模的城市(镇)相对集聚发展的都市密集区。都市密集区具有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密集、城市空间格局紧凑等特点。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为例,三大都市密集区在2%的国土面积上,集聚了超过12.5%的常住人口,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37.7%[3]。但快速的城市化与频繁的气候灾害相互叠加,不断加剧都市密集区的气候风险。一方面,膨胀的人口和集聚的工业生产,消耗大量能源,使得都市密集区与周边地区的局部气候相比,呈现出“热岛”、“雨岛”、“干岛”效应,增加了区域气候风险因子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海平面上升、热浪、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等越来越频繁,规模庞大的都市密集区域,更容易遭受灾害,其发生机理和表现形式也更加复杂,灾害风险预测和管理的难度较大[4]。

如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使海水从地下潜渗和地面浸渍进一步加剧。2011年春夏之交,受长江中下游50年来最严重旱情影响,长江来水量严重不足,约减少50%。长江水量不足就引来海水倒灌,使上海在5月出现了原本在冬季才会出现的罕见严重咸潮。2011年4月19-29日,上海经历了“历史同期之最”的咸潮,持续了9天16个小时[5]。

高温热浪是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共同作用的典型性气象灾害。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7月,广州在高温酷暑中有39人热死,他们中大多数是弱势老人;2010年,江淮、江汉、重庆、贵州东部、四川东部等地区持续出现35 ℃-37 ℃的高温天气,由于高温应对机制空白,持续酷热挑战医疗、供电等公共服务系统。

暴雨洪涝也正成为都市密集区频发的气象灾害。2011年长江中下游流域先后多次遭遇强降雨过程,局部洪涝灾害造成城市电力中断、交通瘫痪、污染扩散、食品供应链断裂、工农业生产受损等,极端气候事件“牵动”了脆弱的城市系统功能。

可见,尽管都市密集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但其作为巨大的承载体,更容易遭受重大灾害损失。 因此,都市密集区的气候风险分析和适应能力建设是必要且亟需的。

2 都市密集区气候风险特征

2.1 气候风险的影响因素

所谓气候风险(Climate Risk)是指气候变化危险(Hazards)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造成的各种具体的负面影响(如作物减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6]。直接的气候风险是指极端气候事件、未来不利气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损失;间接的气候风险是指气候变化风险影响与承灾体脆弱性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能损失。

气候风险由许多因素决定,包括:灾害频率、人口以及经济发展、教育、环境品质、卫生设施等因子的气候脆弱性[7]。其概念性公式如下:

风险(R)= f{气候危害发生概率(H);暴露程度 (E);适应能力(AP)}(1)

从公式看,气候风险来自三个层面。一是气候灾害层面,即气候致灾因子及其致灾频率。其包括:长期的气候变化,如温度、降水,海平面上升等;以及短时间的气候灾害,如干旱、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台风)、沙尘暴、低温冷冻害和雪灾、雾、雷电、高温热浪、酸雨等因子。

二是区域系统在气候变异中的暴露程度,即人口和社会经济环境受到气候异常的影响程度。暴露程度越高,其遭遇气候异常影响的可能性越大。暴露程度主要取决于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如:距离川河的距离)、区域的人口密度和人口结构(脆弱人口比重)、脆弱性产业比重(如水利、农业和粮食安全、林业、健康和旅游业比重)等。可见,决定系统暴露性的因素与城市化的水平、区域的集聚度和工业化水平相关。

三是区域系统的适应能力。系统的适应能力不仅体现在“硬能力”如:气候防护基础设施(土地规划、农田保护、建筑加固、防护堤坝等)、气候容量(森林覆盖率、资源环境容量等生态支撑能力)、人口和经济恢复力(卫生医疗、可支配财政收入等)上,还体现在制度和治理的“软能力”上,如:气候风险认知水平、气象防灾减灾教育、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以及灾害保险体系建设等。

2.2 都市密集区气候风险的特征分析:以上海为例

都市密集区的气候风险受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其暴露程度、脆弱性以及成灾机理等气候风险特征具有一定特殊性(见表1)。以上海为例,从4个维度如气候致灾因子、城市生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分析都市密集区气候风险的特征。

(1)气候致灾因子。主要指不利气候事件发生的频

率,以及可能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

东端,海岸线长约172 km,而上海境内地势平坦,且地处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自然灾害带,每年自然灾害较多,尤其是洪涝灾害最为突出。基于上海市气象局的气象数据和灾情数据,上海市的主要气候致灾因子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和大风(见表2)。其中,暴雨洪涝、台风和雷电的致灾频率较高,台风和暴雨洪涝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雷电导致年均死亡人数最高。

(2)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的恶化或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减少,可能降低生态系统恢复力[8]。尽管自2003年以来,上海中心城区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特别是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加幅度加大,增长率为19.45%。但较60年前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已经减少了87.96%[9]。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规模不断扩大,其高强度的开发,对城市生态环境容量提出

严峻挑战,其中,水环境、耕地和生态多样性的服务功能显著下降。以水为例,上海城市在长期高强度开发的驱动下,大量河道被填埋,河道淤积情况严重,河网水系呈现锐减趋势,1990-2009年期间,上海市河网密度由6.5 km/km2降至3.4 km/km2,河面密度下降了67%,其中200-1 000 m的中小河道消减最快,占总消亡河道的60%[10]。在土地利用方面,激增的土地需求,造成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强度的不合理化,同时加剧城市环境容量的下降。如耕地、土壤、水面等逐渐减少,城市的不透水表面不断增加,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上海城区人口规模每增长100万人,可导致热岛效应强度增加0.91℃[11]。而土地的立体化使用使城市建筑密集,大气扩散能力降低,上海城区气候环境的脆弱性增加。从图1看,上海市对于气候敏感地带主要分布在河口的沿岸、水源地和生态湿地等生态功能型区域。

注:深色区域为上海气候脆弱区,包括:崇明岛东南部河口湿地、淀山湖及周边淀泖洼地,黄浦江及沿岸缓冲区、上游水源地,南汇东滩、杭州湾北部岸线、以及主要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

资料来源:王祥荣.河口城市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2008,7.

(3)人口因素。气候风险的人口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人口密度和脆弱性人口结构。在人口密度方面,2010年上海的人口密度已经膨胀至3 632人/km2,比2000年的2 588人/km2增长了40.3%,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而上海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占全市总面积1/10的中心城区[12],最为密集的虹口区人口密度高达36 299人/ km2,黄埔区、静安区和卢湾区的人口密度也都突破30 000人/ km2。内密外疏的人口分布格局给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各种资源供应和防灾减灾带来巨大压力,增加了城市暴露于气候异常的风险。另一方面,上海的人口结构也存在气候风险的不利因素。上海气候脆弱的潜在人口(17岁以下少年和60岁及以上老年)占总人口比例的33.8%,且80岁以上高龄人口呈现出增长态势。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上海灾害风险的增加。

(4)社会经济因素。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2011年,全年生产总值17 165.9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贡献率占66.6%,但上海的大型工业如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临高新城机械装备业、外高桥电厂、石洞口电厂、上海化学工业园区等,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的气候脆弱带。泰国多数工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也多“临江而建”,而2011年的洪水直接冲击了泰国的经济命脉,并造成4 750亿泰铢工业损失和1 480亿泰铢的出口损失。可见,上海的工业发展同样存在潜在受灾风险。一般而言,农业是主要的气候脆弱性产业,上海年平均农业受灾面积为16 549.9 hm2,但由于农业产值仅占上海生产总值的1.67%, 上海农业受灾损失对城市经济发展命脉影响不大。

3 基于参与式研究的上海市气候风险分析

3.1 参与式利益相关者分析法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气候风险适应性政策研究多基于脆弱性评估模型和成本-收益分析[13-15]。脆弱性评估和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帮助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行之有效的气候适应行动方案,但成本-收益分析只能评估预期政策的经济可行性或已经实施政策措施的经济效率,该种分析方法无法为非货币性适应收益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为此,笔者拟应用“参与式利益相关者分析(Participatory Stakeholder Analysis)”方法来探讨上海气候风险的适应措施和优先行动领域。

基于“参与式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气候风险评估和适应性政策探讨目前较为少见。所谓“参与式利益相关者分析”是指让利益相关者通过参与打分排序、画“关系树”图等研究活动,来评价他们在发展干预中的相应兴趣、需求、能力和影响(权力)等,从而确定如何才能使得各利益相关方在发展干预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相互协调。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活动的利益相关者们不是被分析的对象,而是研究团队的成员,参与分析他们自己的生存状况、处境风险、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行动方案。 因此,“参与式利益相关者分析”过程也是利益相关者的认知过程和行为改善过程,而研究成果则充分体现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观点、现状与需求[16]。

利益相关者包括发展干预中的主要角色(actor)和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本研究以上海为例,界定利益相关者为三组群体:一是市政管理机构,他们是上海都市气候适应行动的主要干预者和实施者,即actor角色,包括:城市规划、水利、交通、医疗卫生、林业、减灾(三防办,应急办等)多个政府部门;二是气象领域专家,主要包括上海气象局工作者、气候应对的相关科研人员;三是社区居民,选择徐汇区部分居民为研究样本。

参与式行为性研究的工具包括:半结构性访谈、图解(问题树图、决策树图等)、打分排序、关键指标(目标的、成果的、绩效的等)和案例研究等。本研究中主要应用了前三种分析工具,即:访谈、打分排序和图解方法。

3.2 利益相关者对上海气候风险的认知

对上海市公共管理部门(政府)、气象工作者和社区分别开展访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和直接感官,了解他们对气候风险的关注领域。访谈结果如表3所示。

气象工作者更多关注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致灾因子,特别是风暴潮、高温、洪涝、冰冻、干旱和雷电等让他们印象深刻。市公共管理部门主要关注了气候风险的社会经济影响。如:“台风暴雨导致户外广告、树木倒塌,影响交通运营”、“风暴潮导致市区垃圾无法航运至南汇老港填埋场”、“城市积涝”、农作物受损、人员伤亡等。社区居民主要关注气候风险的影响结果,即气候风险的损失。比较三组利益相关者的访谈结果,他们均认识到台风、暴雨和高温是上海的主要气候风险,且居民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提出,高温(如热浪)对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影响更为显著。气象工作者表示基于气象监测技术水平,目前台风和高温的气象预报准确率较高,暴雨的预报准确率相对偏低,但高温的预报和预防的行动措施尚待加强。而防洪防涝是市政管理部门主要关注的适应性问题。

整体而言,政府和公众对气候风险的认知差距较大,特别是居民对气候风险的认知呈现“依赖”心理。访谈过程,居民们表示在参与调查之前“感觉气候变化和我们没有关系”,“这是全球性的问题和政府的工作”、“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可见居民对气候风险认知的不足,也是导致都市密集区气候脆弱性的因素之一。

3.3 上海气候风险的影响分析

对应对气候风险影响的部门,即:上海市政管理部门和上海市气象局,通过打分排序方法来评价他们认知的气候变化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见表4,表5)。

从参与式评估的结果来看,市政管理部门和气象专家都认为上海气候致灾因子为台风、高温和暴雨,而它们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集中在交通运输、能源、农业和城市积涝。但是气象专家和市政管理部门的认知存在差异。气象专家认为上海农业生产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能源供应和交通运输。但市政部门对农业受气候风险的影响缺乏认知,他们也表示上海在农业气候风险防范方面的投入较少。市政管理部门认为城市交通和能源受气候影响的潜在风险最大。上海作为能源输入型城市,所需能源资源基本上全靠外省市输入或从国外进口。因此,气候变化对上海能源供应和安全的影响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考验。

3.4 上海气候风险的适应需求分析

气候适应是指生态、社会和经济系统对实际或预期的气候变化影响作出的一种调整反应[7]。潘家华和郑艳将适应的方法分为工程性、技术性、生态和制度性三种类型。工程性适应活动主要包括修建水利设施、环境基础设施,

跨流域调水工程等;技术性适应包括研发农作物新品种、开发生态系统适应技术等;制度性适应指通过政策、立法等制度化建设,促进相关领域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如碳税、流域生态补偿、科普宣传等措施[17]。

调研结果发现,上海市政管理部门和居民对气候适应需求的认知存在差异。上海居民认为高温和暴雨对自身的影响最大。通过访谈发现,上海多数居民对市政府的城市积涝治理工作较为满意,但认为上海市应对高温气候的措施,如气象异常的早预报、医疗救助、用水用电压力缓解、热浪危害知识普及等还有待提高。

上海市政管理部门认为台风和暴雨对基础设施的影响最大,因此,其对暴雨洪涝的适应举措较为关注。从图2看出,上海适应暴雨洪涝灾害的需求主要是增量型适应,即在对原有适应措施的基础上作增量投入。

以上海应对暴雨洪涝的工程性措施为例。目前上海在城市排水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进行了较大投入。截止到2010年,全市共有公共排水管道11 488 km,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自2008年以来,上海积极开展道路积水点的改造工程。现在每年市区所有排水管道平均会疏通2次,排水管道的排水功能得到明显提升。但由于上海市区铁轨交通的规划,挤压了地下排水管道的敷设空间,甚至常常会导致排水管位被迫下穿、上穿、改道或者截断,从而影响排水能力。总体而言,上海的排水系统建设仍然滞后于城市发展。此外,上海由于城市化引起的透水面积不断增加,减少了集水区地表的入渗能力和滞蓄能力。因此,上海需要改善城市集水区的规划,强化河道治理和河道沿岸生态修复工程。

在暴雨的气候风险分析中,不同部门的管理者对上海城市的制度性适应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上海气象专家表示,为增加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除了气象的常规预报外,气象影响预报包括气候对呼吸系统疾病等的健康影响预报、航空气象预报、农业影响预报等需要加强;建交委、水务局等管理者认为,尽管上海已经出台《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但城市灾害预警系统有待在交通、极端气候事件等的应急处理方面进一步完善;农业部管理者认为农业气候适应除了增加和改良农产品种类外,应注重农业和商业相结合的金融衍生品发展,如农产品保险。民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的专家表示,上海的物资比较丰富,但是在应对灾害的物资储备和应急物资供应管理方面存在软肋。社区的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和相关教育宣传比较滞后。从上海11·15大火等次生灾害的案例中,已经反映出居民灾害防范意识、逃生意识的薄弱,因此,需要加强城市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突发性公共灾害检测和预警的能力,并加强对民众的灾害防范教育。

4 上海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

4.1 上海市在城市增量型适应建设方面具有较大空间

如加强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耦合发展,将城镇体系的规划与区域性公共交通体系结合,控制无序出行,降低交通的能耗;通过开展气候影响预报项目等制度建设,提高了交通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适应能力,提出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城市建设、人体健康等的影响及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技术培育,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种植区划和作物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培育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采取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预防可能受气候影响而加重的农业病虫害;通过生态保护和改建等工程,提高城市河道、绿地等的生态环境容量。

4.2 政府气候适应建设的投入要充分体现公众对气候适应的需求

如居民对高温热浪的关注。高温天气是一种特别的灾难,特别对穷人、老人、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容易造成影响。高温天气作为上海的重要气候影响因素之一,已经对城区居民的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上海政府应该重视日益频繁且日益漫长的高温气候影响,并建立一套城市热灾管理体系,并逐步完善医疗卫生等配套设施和保障制度。

4.3 加强“防灾型社区建设”,降低人口脆弱性

“防灾型社区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增强自救能力,而且有助于增进公共部门、气象专家和公众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提高适应性建设的公众参与程度,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气候治理结构。“防灾型社区”建设首先要确定不同社区的气候风险,对社区的气候脆弱性领域和适应能力进行排序,从而制定社区减灾计划。此外,在防灾型社区的适应性建设投入方面,即要弥补社区欠缺的常规型气候适应设施,如: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改造和绿化带建设、减少贫困人口、增加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点等。也要充分利用社区的现有公共资源做好适应性增量建设,如:危房改造、大型公共空间设置防灾设备等。

4.4 在开展气候适应行动的同时,注重城市规划对气候减缓和适应的协同效用

一方面,上海的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呈现典型的能源强依赖,应通过推进低碳技术和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加大垃圾回收处理和生态综合治理力度,建立绿色工业体系,推动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朝着低碳方向转型,从而转变上海发展对能源强依赖型为弱依赖型。另一方面,应通过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解决地下空间不断被发展的电力、热力和电信等管道占据的问题,推动下排水管网的设计改造;通过合理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强度的合理化,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现象,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气候环境;通过合理规划,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遏制水面率降低的趋势和保障河道通畅,降低城市硬地化率,提高城市气候影响的生态恢复力。

5 结论与讨论

基于以上分析,都市密集区的气候风险主要在于4个方面:一是处于沿海气候高敏感带的都市密集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风暴潮、海平面上升、咸潮入侵等危害不断增大,不断威胁城市生命系统;二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提高了人口的暴露程度;三是气候变化和大规模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叠加影响,导致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加剧,生态恢复力不断下降;四是都市密集区多处于工业化进程,尽管对气候变化敏感的农产比重下降,但密集区工业发展对能源、水资源的需求等呈现出强依赖,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存在气候变化的不适应性。

都市密集区的城市生命系统较为完善,但面对日益频繁的气候风险,需要开展增量型气候适应,特别是生态型适应、技术型适应和制度型适应需求较高。目前长三角区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区域之一,因地制宜地实施生态型适应措施不仅可以减缓暴雨、热浪等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而且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加城市环境容量,降低城市化在气候风险中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城镇体系中土地利用、交通和产业发展的合理规划对城市气候的减缓和适应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此外,对上海的适应需求分析表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气候风险的感知和适应需求不同。因此,城市气候风险的综合防御性工程建设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通过制度建设鼓励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致谢:潘家华研究员、郑艳博士对该文提出宝贵意见;石尚柏研究员、王建武博士、周亚敏博士、段凤华博士,上海市气候中心等单位在调研和数据收集方面提供了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祥荣,王原.全球气候变化与河口城市脆弱性评价:以上海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Wang Xiangrong, Wang Yuan.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Estuary City:A Case Study of Shanghai[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2]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Depart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on National Strategy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1.]

[3]牛凤瑞,潘家华,刘治彦.中国城市发展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Niu Fengrui, Pan Jiahua, Liu Zhiyan. The 30year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9. ]

[4]郑艳.适应型城市:将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城市发展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 47-51.[Zheng Yan, Pan Jiahua. Resilient City: Mainstreaming Climate Risk Management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to Urban Planning[J]. Urban Studies, 2012,19(1):47-51.]

[5]世界自然基金会.河口城市气候适应性探索的国内外进展[R].上海:WWF上海办公室.[World Wild Fun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ess of Climate adaptive Exploration in Estuary City[R]. Shanghai: WWF in Shanghai Office.]

[6]UNDP.Adaptation Policy Framework[R].2001,

[7]Smit B, Wwandel J. Adaptation, Adaptive Capacity and Vulnerability[J]. Global Change,2006,16(3): 282-292.

[8]Bruneau M, Stephanie E Chang. A Framework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and Enhance Seismic Resilience of Communities[J]. Earthquake Spectra, 2003,19(4):733-752.

[9]程江,杨凯,赵军,等.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上海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95-100.[Cheng Jiang, Yang Kai, Zhao Jun, et 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Land Use Change in Shanghai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9,29(1):95-100.]

[10]徐启新,杨凯,许世远. 上海高速城市化进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 世界地理研究,2003,12(3):54-59.[Xu Qixin, Yang Kai, Xu Shiyuan. Study on Waterenvironment Effects and Counter Measures for Highspeed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Shanghai[J].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03,12(3):54-59.]

[11]王桂新,沈续雷. 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关系之考察[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5(2):1-11.[Wang Guixin, Shen Xulei. On the Relationship betewwn Urbanization and Heat Island Effect in Shanghai[J]. Journal of Subt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5(2):1-11.]

[12]彭希哲. 人口发展与城市公共安全[N]. 解放日报,2005-01-17. [Peng Xizhe. Population Increasing and Urban Public Security[N]. Liberation Daily, 2005-01-17.]

[13]World Bank. The Economics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OL/R]. A Synthesis Report. http:///EXTCC/Resources/EACC_FinalSynthesisReport0803_2010.pdf

[14]Keating A, Handmer J.Options for Assessing the Cost of Climate Change for Adaptation Policy in Victoria[R]. Working Paper.

[15]Parry M. Assessing the Costs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 Review of the UNFCCC and Other Recent Estimates[R]. London: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6]李鸥. 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Li Ou.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s[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0.]

[17]潘家华,郑艳. 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1-5.[Pan Jiahua, Zheng Y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n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20(10):1-5.]

Climate Risk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in Metropolis Dense Areas: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SONG Lei1,2

(1. Institute for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ASS, Beijing 100732,China;

2.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Pudong, Shanghai 201204,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