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碳的用途

化碳的用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碳的用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碳的用途

化碳的用途范文第1篇

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奇妙无比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当学生领到新教材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怀着好奇心,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并被其中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所深深吸引。教师在第一节化学课上就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对机,结合绪言中的内容,指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例如,教师可问学生:教材封面底纹是什么“花纹”?当学生还在摇头、疑惑时,教师指出,这些“花纹”实际上是构成物质的、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的图象。学生顿时兴致勃勃、神情专注。进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封面的四幅画面: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钢铁生产,节日中五彩缤纷的气球、焰火,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桂林溶洞。这些都与化学密不可分。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更加浓厚。接着指导学生看彩图中“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和“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乌笼”两图,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要注意创造这种想问不成,想答而不能的情境,引起学生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此外,各章节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各种示意图、物质用途图、古今科技成就图等插图都具有浓郁的趣味性,教师要重视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稳定兴趣,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运用插图,加强实验教学

新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插图有近百幅,其中有化学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示意图等,它们有的是平面图----前视剖面图,线条简单,示意明确;有的是立体图----斜俯视实物图,形象逼真,能清楚地说明一 些复杂仪器的构造和实验操作的注意点。总之,它们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好资料。

化学仪器图表示出各种仪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新教材第195-196页表格中10种化学仪器的图形加深了学生对实物认识产生的表象。另外13种常见化学仪器的示意图,也使学生对仪器有了初步的认识。

新教材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实验装置图。一幅清晰完整的实验装置图,能够用来表明该化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化学原理和实验顺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示意性等特征。因此,对于确保化学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关系重大,而且对帮助学生学习、记录、复习有关实验内容和实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设计化学实验的能力等均有重要的作用。新教材中,形象、生动的化学实验装置图比比皆是。

例如,第18页图1-11白磷的燃烧,图中两处白磷、一 处红磷明显不同的位置,加上适当的示意,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从第197页图2中学生学到了如何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的方法。第140页图7-3过滤装置图为学生学习过滤操作作了很好的示范。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示意清楚,学生不但可以从中掌握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反应条件、装置注意点,而且对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实验中品红的扩散、木炭在氧气里燃烧、配制氯化钠溶液等实验操作过程的图示大大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减少了文字量,这是新教材化学实验插图的一大特色。例如,第215页图29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图例,将取氯化钠、天平称量氯化钠、氯化钠倒入烧杯、量筒量水、水倒入烧杯、搅拌溶解等操作分别作图示说明,直观性强。这样,操作的连续过程用图示形式表明,使学生在教师示范后,依据教材的图示就可以进行操作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仪器图进行识图、辨图、改图、说图、选图、释图、连图、绘图等类型的练习,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插图,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新教材的插图有的集中反映某物质的用途,有的生动地表示物质的组成、构成,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有的简明地反映某一变化的过程,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

例如,新教材中分子和原子的图象,是科学家用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的苯分子和硅原子的照片,呈现了物质内部结构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对分子、原子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氧化汞分子分解、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更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新教材对物质的用途基本上采用图示法,这是一个新突破,既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又减少了文字量,好教易学,颇受欢迎。例如,氧气、氢气的用途既可使学生结合生活、生产的实际获得感性认识,又可启发学生展望发展前景。玻璃刀裁玻璃的图示使学生不仅了解了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教材中,空气成分示意图简单明了,水在人体中的存在示意图生动形象,浓溶液和稀溶液的示意图对比性强,木材结构示意图变小为大,氯化钠的形成示意图化抽象为具体。一幅幅插图无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化学知识。

四、运用插图,重视科学态度的培养

新教材配合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刊印了拉瓦锡、道尔顿。侯德榜三位科学家的肖像。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选学内容,并用生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介绍科学家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从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到原子。分子论的产生过程,认识到任何科学原理的建立都要经过对大量客观事物观察分析,以及对相关资料,数据的归纳整理,经过科学推断提出假设,再经过证实后继续深入研究和具体运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不仅要了解原子-分子论的发展史,?而且还要逐步学会这样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200多年前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可以帮助我们领会拉瓦锡当时的实验思路。拉瓦锡不怕失败,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对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作用。

五、运用插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新教材介绍了不少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运用插图,可以将这些材料呈献给中华民族的新一代,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例如,新教材引用《天工开物》中我国古代利用天然气熬制盐图,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材料。

化碳的用途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 土地规划 利用 福建

1.前言

在经济、政策的多方面联动导向下,城镇化建设已经发展成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重点课题,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加上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当今土地资源紧缺已经成为阻碍城镇化建设的最大难题。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是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诉求。特别是在丘陵山地居多的区域,如何实现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的高效利用与土地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推进开辟了新的战略前景。但是,土地资源紧缺仍然是制约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重要问题。因此,探讨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的利用方略,寻求科学高效的城镇化土地规划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的现状

2.1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产生的积极效用

城镇化建设是时展的整体趋势,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度,有效地整合了分散式的城镇土地,通过集聚效应加强了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的合理统筹规划效率。[1]进而增强土地资源的集约效应。城镇化建设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根据人民生活的主体诉求集中式地统筹城乡居民的住宅用地,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农村分散式宅基地的占用,通过土地集约进而将部分腾让出来的宅基地释放为农林用地。此外,城镇化建设还优化了土地规划利用的整体战略布局,通过交互式的统一集中规划,全面联动分散式的城乡工业小区,集中打造区域产业园,加强了工业用地的科学布局,既节约土地资源又合理降低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

2.2城镇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用地模式粗放,缺乏整体规划。土地的利用效率一直都是城镇化建设中备受关注的指标之一。在城镇化建设整体良好的大趋势下仍存在部分地区在建设过程中盲目采用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模式,缺乏科学合理的结构规划,各类设施用地的结构比例缺乏专业性配比,在用地紧张的现状中仍遗漏部分闲置土地资源,不进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科学占用和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总体表现为利用模式粗放导致土地资源不能获得合理地优化配置。(2)城镇工业用地布局不均,分散式的企业占地导致土地资源缺乏有效整合,造成浪费。[2]由于区域性土地资源表现为丘陵山地居多的格局,在地域属性的制约下,零星分布的工业用地将严重影响城镇化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3)缺乏城镇建设用地的有效监管,用地规划主体作用缺失,造成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用地秩序紊乱。部分地方政府依靠各种区域性的优惠政策及政府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盲目招商引资,粗放配置工业用地,缺乏对城镇建设用地的最大吸纳程度的考虑,造成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占用。(4)新城建设与废城改造顾此失彼,造成新城建设占用大部分土地资源的同时,搁置了对废城的改造利用。既不对废城进行复垦利用又不进行改造利用。最终造成占用了农业用地,造成用地格局出现冲突。(5)农村宅基地的统筹布局实效,造成部分农业用地被无形变更为宅基地,而原有的部分宅基地闲置或者被违规交易。

3.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的基准

根据福建省出台的土地利用整体规划书显示,福建省丘陵山地居多的土地形式,坡度小于15度的土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3.67%,但分布着全省现有71.64%的耕地和66.40%的建设用地,现有及规划的生产、生活和各项建设的用地都集中于此,行业间用地矛盾突出。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严格土地利用的基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优先统筹规划落实基础设施用地

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实现城镇协调统一的基础保障。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统筹规划落实基础设施用地,按照科学的总体规划最大程度满通设施用地的要求。进而全方位达到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配置。

3.2合理规划布局工业和污染处理用地

城镇化建设依托工业积极的反作用的推动,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全方位统筹规划布局工业和污染处理用地。确实保障工业发展的用地规划,推动城镇工业的良性发展。针对工业行业的不同特点合理配置工业用地布局,进而降低污染处理用地的占用率。

3.3优化配置生态用地

福建地区的土地分布格局主要表现为丘陵山地居多的形式,其农业耕地面临着淡水源匮乏、土壤贫瘠等诸多问题。[3]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用地收到挤压。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妥善优化配置生态用地,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业因地制宜的科学引导,推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全方位拓宽土地资源利用潜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土地资源不足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最大瓶颈,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日益增长的建设用地需求与区域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全方位拓宽土地资源利用潜能,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对当地利用潜力的综合评估,加强对拓宽土地利用率途径的探求。

4.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科学规划利用的方略

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实行科学的土地规划利用方略,有效统筹城镇化建设用地,加强土地规划的调控力度,解决城镇化建设土地利用矛盾。必须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保障,极强集约化协调统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面为做到土地资源的保障性发展。

4.1健全城镇化土地规划监管体系

城镇化土地规划监管体系包括土地整体规划、基本农田的保护规划、提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和城镇化建设的规划等。该监管体系不仅能够帮助政府调控好土地的市场,还能实现土地的合理使用。健全城镇化土地规划监管体系要妥善处理好各规划环节直接关系,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规划的执行和制定。城镇规模要和土地利用规划为前提,同时还需结合土地整体规划和基本农田的保护规划,明确规定每块土地用途。此外,城镇化发展还需福建省经济发展状况及人口增长情况来准确预测用地数量,土地规划时要以镇区为基础形成集聚的核心把镇域人口与资金向核心处移动,并防止各地分散发展形成低效土地的利用模式,要严格监督,当土地利用批准后就具备法律效用,违反规定就要受到制裁。

4.2全面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规划战略

全面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规划战略要求将保护耕地和保障经济有效结合,要以内涵挖潜为立足点,采取集约型模式合理使用土地。[4]目前,福建省城镇化构建特征是以外延和粗放为主,有很大内涵挖潜。因此,务必要将该种土地大量浪费现状进行转变,变成集约、内涵式发展模式,并通过构建土地供给制约与引导体制,从而限制和规范城镇化构建对土地使用数量的增长。其主要途径有:(1)通过合并大量村落、乡镇节约土地;(2)将旧城改造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来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和建筑容积率;(3)加快城镇企业集中连片的发展,从而达到节约土地目的。

4.3建立新型的区域城镇化土地利用创新性模式

建立新型的区域城镇化土地利用创新性模式,要求不断健全土地市场并构建市场与政府相结合土地使用模式,以促进农村地区其生产要素优化结合,如此一来,也就为城镇化构建寻来了新资金的来源,为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建了有利条件。为落实创新性模式要做到:科学化调控市场的供求、深化规范土地的二级市场、进而严格公开操作程序、按照法律规范征收管理在土地上获得的收益等。

综上所述,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福建省丘陵山地居多的土地形式,因此,制定城镇化土地规划措施时要针对福建省地形特点,正确处理好规划中所存在问题,并有效给予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玉东.浅析城市规划及土地规划对城市建成区范围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

[2]崔新宏.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提升城镇化建设整体水平[J].中州建设,2011(23).

[3]陶海.紧扣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J].中国人民防空,2011(11).

[4]彭万力.城镇化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思考[J].经济视角:中,2011(09).

化碳的用途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图画书;幼儿;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57-1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要使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可见,儿童图画书阅读教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一、幼儿园图画书阅读教育的现状

1.幼儿园图画书的配置以及使用

(1)班级图书区的图画书数量偏少。

近一个学期中,笔者走访了多家发展中乡镇幼儿园。在非目的走访、园内对图画书投放无准备的情况下,对多园的图书投放情况作了一个统计。

从各幼儿园统计的数据中,计算出大班、中班、小班图书数量的平均值:小班每班34本,中班每班平均11本,大班每班平均6本。询问相关班级的教师后,得知:各个班级中的图画书大部分是幼儿从家里带来的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班带来的书,到了中班、大班丢失损坏的较多,因此呈现了递减的趋势。

(2)班级图书区的图画书种类单一。

在调查过的图画书中看到,读本的种类繁多,有童话故事类、读经识字类、智力开发类、卡片识物类、儿歌美文类等。这些读物大多以获取知识和学习读写技能为目的,而不是发展幼儿的观察、情感能力。

2.幼儿阅读图画书的能力

(1)对图画兴趣高、文字兴趣低。

尽管,班级图书角的图书种类中,语言识字类的图书居多,但幼儿还是热衷于图画多的图书,尤其是图画书中色彩、线条与画面布局统一、协调的图画。

(2)对科学认知领域的理解能力强,社会情感领域的理解能力弱。

幼儿在翻看图画书时,由于识字少、情感认知能力差,翻阅到社会情感领域的图画书时,往往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在一次大班班级集体阅读活动中,我们共同欣赏的图画书是《我和你》。这本书的画面以淡淡的橘红色为主色调,在沙滩、山峰、草原等地展现母鸭与小鸭共同游戏、生活的一幅幅场景。即使是表现草原也始终用橘黄色的色调,以渲染“爱”为主要目的,制造画面的氛围。可是,对这样从画面、色调等因素中进行间接描绘意境的图画书,孩子们就无法理解和感受了。黄雅妮看了一会,就拿着书对我说:“老师,这本书我看不懂。”可见,幼儿由于缺乏实际生活和情感的经验,在社会情感领域的书籍阅读方面还存在着问题。

3.幼儿阅读图画书的方式

从幼儿园开展的阅读活动中,可以看到幼儿的阅读活动多为:一、教师引导集体幼儿共同看图,理解图画情节与内容;二、幼儿自由选择阅读内容,安静欣赏。长期的单一阅读方式容易导致幼儿阅读兴趣的降低,对图书失去兴趣。

二、如何改进幼儿图画书阅读现状

1.明确阅读活动的价值

幼儿图画书涉及到儿童文学、儿童美术、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读物和儿童科学、健康等领域,显示出图画书价值的多样性。从不同领域为幼儿选择图画书,有利于其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优化阅读资源的配置

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图画书的内容选择上要以生动有趣、色彩鲜艳明快为要素。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图书角放置内容的标准也应不同:

小班幼儿适合选择画面较大、内容单一、色彩与实物相似的图画书,而且图画中要突出角色特征,图片的篇幅和情节要少。如《我要拉粑粑》、《好饿的毛毛虫》等;

对中班幼儿来说,要选择主题明确、线索较复杂、前后图画之间有一定练习的图画书,图画书中角色较小班要增多,形象要突出,并能从书中的图画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如:《鸭子骑车记》、《大熊有个麻烦》等。

到了大班,为幼儿提供的图画书中,图与图之间要有一定的衔接,幼儿能根据画面内容产生想象的空间,画面中能反映出角色的心理活动,能根据图片中的内容激发幼儿联系画面以外的线索,通过观察分析出画面上各个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如:《我的幸运一天》、《爷爷一定有办法》等。

3.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针对幼儿园中幼儿阅读图画书形式单一的现象,笔者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观察。在一次观察中,我班幼儿高易璐和龚悦冉一起看书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白雪公主》。突然他们想要穿上公主的裙子看书,于是打扮完以后两人就想表演白雪公主,但是两个人都想当公主,谁也不肯让。高易璐说:“我们两个人一起当白雪公主吧。”龚悦冉一听就高兴了,开心地说:“我们都是白雪公主!”于是两个一起当白雪公主,一边看书,一边感受着白雪公主的世界。

幼儿有天生好动且好模仿的特点。此次观察中,让我发现幼儿的早期阅读形式可以不仅仅局限于阅读,而是延伸为表演故事内容或者讲述故事内容。这样的方式也能提高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化碳的用途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公众参与

1、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还处于雏形阶段,由于我国土地利用规划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和要求,因此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是当务之急。可持续发展理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从环境角度衡量规划实施后资源的可持续性,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减缓、补救措施或替代方案,为最终实施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环境依据,并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规划环境评价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2月在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ICAR)、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Rodale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可将其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正确实施提供重要的指导。

2、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2.1一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一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规划分析,即分析拟议的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的关系;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等;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包括识别规划目标、指标、方案(含替代方案)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选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指标;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及可持续性的影响;针对各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开展公众参与;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编写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2.2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结合一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我们将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上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进行资料搜集与分析工作,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主要收集包括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环保、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的有关资料。第二阶段:正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规划方案草拟并制订替代方案,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第三阶段:编写报告书阶段,编写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下面着重分析第二阶段。①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识别及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土地承载着人类的各种活动,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利用活动有关。同时,区域的环境问题是多种类、多样式的,包括水质、大气、噪声、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影响或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累积性的环境质量问题。

3、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

3.1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就是要在众多的原始数据或评价信息中筛选较为灵敏的、便于度量的及内涵丰富的主导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在选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无论是引用或者研究发现,都应该遵循如下原则:①科学性,即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具有明确的科学内涵、较好的度量性,便于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比较;②综合性和主成分性,即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与规划、相应项目联系,做综合性分析考虑,同时,指标体系须具有一定的主成分构成,即具有代表意义的、内涵丰富的指标;③可操作性,指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易于从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相关部门资料以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现有资料中获取,便于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使用;④动态性,即由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复杂性以及公众参与反馈信息的不断补充,指标体系应该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满足发展需要。

3.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指标体系可以分为3个层次:总目标层,即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目标层,即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找出的环境主题和环境目标;指标层,即具体反映环境目标的多项指标,包括对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用以反映某区域生态质量状况的指标和衡量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

3.3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其评价技术方法也同样是出自于战略环境影响的评价技术方法体系。

4、关于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的相关建议和举措

4.1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空间体系

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功能和所针对的问题不同,与此相对应的环境影响评价也有不同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为此,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体系的建立是首要问题。土地利用规划通常分为3个层次,即国家级、地区级和地方级,分别对应着国家的战略性问题、地区性问题和跨地方方案、地方的具体项目。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层次性与此基本对应,因此,建立科学的与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体系相对应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体系非常重要。

4.2开展一种“决策前评价”的工作模式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初始阶段,借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利用比较熟悉的评价方法和程序,使得规划环评容易进行,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规划环评实行的依然是“决策后评价”,即决策方案大体确定之后对其进行评价。由于集中在决策审批前的一段时间内进行,这种方式仍然是被动式的评价,会直接影响环评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我国规划环评发展的初始阶段,应该促进“决策前评价”的发展模式。

4.3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研究

只有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大量的案例分析(尤其是国家级区域的规划环评),才能建立既科学又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开展试点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针对目前规划环评的研究多侧重于方法和技术路线的理论探讨,案例多为地市级区域的现状,吕昌河等从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角度出发,构建了适合全国和省级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与生态影响评价指标。

4.4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工作量很大、形式单调、分布范围广,因此,公众参与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多、费用高,加之要收集的信息量大,公众一般不具备完整的知识背景、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其中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要让不同的公众代表参与评价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形式,实现信息的畅通无阻,切实发挥公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克宁,栗滢超,陈伟强等.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考[J].资源・产业,2005,7(1):39-43.

化碳的用途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与市场的优势,分析了新时期图书馆作为文化研究和文化创新重要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1资源与市场的优势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人们生活中的长期累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和文明底蕴,不但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屹立于当今世界文化之林,而且在今天为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价值资源。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意向型思维定式,这种开放性的思维定式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众所周知,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甚至东方人注重的是意向型思维,而西方人注重的是逻辑思维。相对于逻辑思维,中国人的意向型思维方式似乎是一种非理性思维。恰恰这种看似非理性的意向型思维方式,长期以来为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学作品开拓出超乎寻常的想象空间。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可以不受任何理性思维方式限制地借天说事、借物说理、借神灵平衡现世。这些中国文化的特色成了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创造的独特资源。

    如果说,资源优势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累积的话,市场优势则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虽然市场经济的实施在时间上仅仅十几年,但它对社会的改变却是非常巨大的。自19邓年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不间断地进行了20多年,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在9%以上。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6 280元。从居民消费来看,1978年,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是184元,到1998年上升到2 972元,增长了近4倍,每年的平均增幅达到7%。引人注目的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05年前3个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11,6%,其中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52%,在所有消费支出项目中居于首位。

    在这一种状况下,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迅速发展。但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市场的发掘远远不够,文化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许多文化资源并没有转化为市场,甚至许多文化资源还处于没有开发的状态。根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中国实际消费的文化产品只有近千亿元,占消费能力的比例不足1/3。预计到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潜在消费能力将达7 000亿元。如果文化产业的产品能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就能不断激发购买的欲望,实现有效需求,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将是相当大的。正因为如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如韩国、日本、美国的文化部门都把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转向中国市场。这同时也提醒我们,中国的文化产品只要创意新,制作好、营销得当,在国际市场上大有销路,也必然能占据国际市场的重要份额。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2图书馆在文化市场中的作用

2.1图书馆是一个文化消费者

    图书馆是人类文献最主要的集中地,购买是图书馆收集文献的主要手段,因此,图书馆也是一个文化消费者,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载体的唯一性。文化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但图书馆消费的文化载体具有唯一性,它只消费用声音、图像符号等记录知识的载体—文献。

    其次,消费目的的特殊性。图书馆收集文献的自的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而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是为了满足读者的文献需要。

    第三,图书馆既是文化的消费者,又是文化的加工者、生产者、提供者。图书馆收集文献以后,并不是立即原封不动地向读者提供,而是首先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并“制造”出相应的检索工具,然后才提供给读者使用。

    第四,图书馆在提供文化物质载体的同时,还向读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向读者提供检索及阅读文献的良好环境;为了提高读者鉴别文献的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引导读者健康阅读;主动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激发读者潜在的文献需要。

2.2图书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图书馆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种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各种社会形态都在图书馆有所表现,图书馆文献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记录从古至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信息知识的载体。通过图书馆,人类的知识不断地积累起来,传承下去;通过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被广泛地传播和运用,从而推动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现代社会文献信息数量大、增长快、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内容交叉重复、语种在不断扩大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着文献信息能量的释放。无序形态的文献信息,只能使人不知所措,而经过整序的文献信息,就会使人们得到一种支配它的力量。图书馆的整序职能,通常是通过对文献信息的分类、编目、保管、贮藏等手段来实现的,由此发挥文献信息潜在的能量。

    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中介机构,它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当一种文化模式尚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时,文化的发展是缓慢而缺少变化的,一旦不同的文化发生接触后,作为文化的发明者、享有者、传递者的人,扮演了文化的修正者的角色,使文化发生了变迁。图书馆正是人们能够直接接触不同文化的重要场所。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却是其他任何机构无法替代的。

    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图书馆在传承观念和服务模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科学技术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随着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发展,人们走进了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传播文化。科研人员在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方面,对图书馆和科技信息部门的依赖性日益增大。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要求更迫切、专指性更强。科学文化的发展使图书馆自然走上了资源共享之路。

2.3图书馆是文化交流和整合的孟要枢纽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应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发达、最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具有灿烂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不等于我们的文化就是最先进、最发达的文化。实事求是地说,比起发达国家,从整体而言,我们的文化还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差距较大。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样,必须对外开放,加强文化交流和对话,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可以说,这是赶上和超越世界先进文化的前提。当然,对外文化开放和对外经济开放一样,必须贯彻以“我”为主,有所选择的原则。

    对外文化开放、文化交流,有许多渠道和形式。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以及各种文化团体等,都是进行交流的重要部门。这中间,图书馆扮演十分特殊的角色,可以说它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和文化整合的服务器。

    图书馆在文化交流和文化整合中,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历来就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整合的重要枢纽。但在过去,这种作用基本上属于被动服务,而且属于人工操作,效率甚低。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提升了图书馆的地位和使命,改变了其服务的性质和服务的效率。过去传统图书馆的功能主要是收藏和借还图书。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引发了图书馆革命性的变革。这是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手段的日益普及,要求对网上信息进行有序组织,进行高效率的加工和迅速的传播。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纷纷加大投人,改造和加强图书馆的建设。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2000年,我国正式启动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图书馆的发展进人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时代。

    数字图书馆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播、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没有时空限制的、超大规模的信息化枢纽,使它能为文化交流、文化整合提供全面、及时的和最前沿的信息资源。由于运用强大的高新技术手段,数字图书馆可以在第一时间收集、积存和传播现代科技等最新文化资源,也可以迅速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让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更了解中国。数字图书馆使各国、各民族之间真正能够进行多边、有效和迅速的文化交流、对话,实现文化共享,促进共同发展。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可以对外进行文化交流,但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法起到数字图书馆的枢纽作用。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在对外进行文化交流时,如果懂得利用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将能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能够实现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交流与整合。随着高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数字图书馆这种文化交流的枢纽作用会越来越大。

2.4图书馆是文化研究与文化创新的皿要甚地

    图书馆历来就是文化研究和文化创新的基地。历史上的文化巨著、文化精品的产生,都离不开图书馆,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了图书馆提供的文化资源。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以及他的许多名著,都是以图书馆为研究基地完成的。中外许多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巨著,许多文化创新性成果,都得益于图书馆这个文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