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经济学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0 引言
所谓的“用工荒”就是企业出现用工短缺现象,指的是近些年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工人人数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状态。市场化改革开放开始,我国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促进了当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是我国快速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量,但是目前这种情况却出现了转变,劳动力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展开分析,探讨“用工荒”出现的背景,研究劳动经济学对“用工荒”的相关解释,比如通过刘易斯拐点和工作搜寻以及市场供给等理论探寻“用工荒”出现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策略,主要介绍了从政府和企业以及劳动者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1 “用工荒”问题的背景和现状
2004年的下半年,我国“用工荒”的现象初露端倪,不过,这种现象集中发生在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到了2006年,出现了蔓延态势,福建和广东以及浙江等地持续大量缺工,从此“用工荒”愈演愈烈,到了目前,就连传统输出农民工的内陆省份同样不能幸免,也开始出现了用工短缺较为严重的问题。虽然,期间2008、2009年,遇到了全球经济危机,一些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下降,暂时的把“用工荒”等问题掩盖住,但是随着经济持续上行恢复,“民工短缺”越来越凸显出来。据相关资料显示,最近几年,到东部发达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的下降幅度达到9%左右;而到南方沿海地区,比如珠三角等地务工农民工也较常年下降了25%左右。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需求较大,而中国纺织协会就珠三角地区的人力资源报告显示,单单是2010年,缺工数量就超过了200万人。不仅劳动密集型行业缺乏一般的普通工人,对一些技术密集型或者是资本密集行业同样缺乏劳动力,主要需要掌握技术的熟练技术工人。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引发了全社会高度关注,为何人口大国出现了如此严重“用工荒”的问题,是不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了?
2 我国“用工荒”出现的原因简析
关于“用工荒”的问题,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我们认为用工荒属于市场经济下劳动力的供求不平衡引起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中必然存在着经济学上的原因,考虑到劳动经济学,我们认为用工荒的出现有以下几点理论原因:
2.1 刘易斯的拐点理论 这个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他通过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展多年的发展历程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主要内容是发展中国家主要的经济结构为城乡的二元结构,主要包括乡村农业部门以及现代化的工业部门。那么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过程为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过程。但是,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断深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会变得越来越少,当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完成转移之后,就到了“刘易斯拐点”。
所以,有学者认为目前的“用工荒”问题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拐点”马上到来。但是,虽然说这个理论比较的宽泛,而且被证实适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可以很好的解释许多高速发展中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诸多困境。不过这个理论是否和中国的情况相适应,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因为,这个理论并没有联系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只是笼统和没有经过细化的理论,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分析问题思路或者说是框架,还不能完整解释一个国家“用工”等社会问题。
2.2 劳动力市场的搜寻理论 有人认为,在我国出现的用工荒问题,还并非属于真正意义用工荒,原因是有份调查显示,指出一些抱有外出打工意愿的劳动力倾向是在家附近寻找合适工作,如果找到合适工作,哪怕外出收入略高一些,人们也愿意留在家乡附近。所以,这一点可以用劳动力的市场搜寻理论解释。而这种理论主要包括:①在企业支付劳动者报酬不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力会选择满意报酬的工作,就需要劳动力在市场进行搜寻。②寻找工作中处于失业状态的时间越长,那么劳动者就越可能找到较为满意工作,工作的报酬也可能越高,但是,随着劳动力在市场寻找时间延长,找到工作报酬提高的幅度会递减。③劳动者在市场寻找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花费的成本会越高。④当搜寻职业的最终收益大于成本时,会促进劳动力延长搜寻时间,而在找到最优职业之前,劳动力选择处于失业是一种较为理性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前些年,沿海地区就业缺口大,发展速度较其他地区较快,有更多的发展和就业空间。但是,近来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各地就业需求旺盛起来,劳动者就业选择更多,经过比较搜寻成本和收益,劳动力多数愿意留在本地。不仅如此,心理成本降低,更加促进了本地就业倾向,新生代的农民工多为独生子女,多未婚,家庭负担轻,不承担养家糊口重任,所以,许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的是留在本地寻找工作。
2.3 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 最直接影响市场的因素是供求因素,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可以清楚看到在劳动力市场,供求的不平衡产生的过程。工人供给和市场需求有一个均衡点。即市场的劳动力刚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那么如果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供应劳动力不足,那么企业招到工人,就需要支付更高工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受教育水平提高,不论是文化知识还是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进步,所以,对工资的要求提高,导致市场被雇佣两下降。另外,外出的新生代农民工目的不单纯为养家糊口,而是希望在城市安家,为了实现理想,他们外出工作的动机并存着经济性以及生活性特点。所以,他们更看重的是发展机会,对企业也就提出更高要求,对工作选择也就更加的挑剔。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高的职业期望,较强的市场意识,他们关注的不单单是找到工作,更看重工作的环境。比如工作的条件,生活方面的保障,以及五险一金,劳动合同等。对政府期望高,希望出台政策以及法律保护合法权益。
3 “用工荒”的应对建议
通过分析,我国用工荒的出现原因多方面,所以,解决这类问题也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要多管齐下解决问题。如果要有效的解决目前的用工荒问题,主要考虑从政府方面,从用工企业方面,从劳动力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
一是政府要从宏观层面对经济发挥调控的作用,促进经济产业进行结构的调整,不断的优化完善产业结构,可以把就业当作宏观调控首要的目标,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调整产业的结构。在调整中,不追求资本或者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也不单纯依靠那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增加就业,要制定科学规划。此外,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律等,保证外出劳动者们的权益不被侵害。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调整最低的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并指导企业工资水平。
二是企业要认识新生代农民工特点,进行相应改革,不断的适应劳动者需求。比如提高企业的工资水平,完善福利待遇规定,健全绩效工资制度,和劳动者正常签订用工合同并履行法律义务,不断的改善环境,活动,让劳动者以企业为家等。同时,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要考虑转型,增强核心竞争力,确保在市场竞争以及人才竞争中取得先机。
三是劳动者要重视再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提高竞争力。要学会学法用法,维护合法权益。还要注重培养艰苦奋斗品格,要敢于吃苦耐劳,通过奋斗赢得美好生活。
4 结束语
总之,通过政府、用工企业及其劳动力管理方面多管齐下,共同努力,一定会有效化解我国的“用工荒”问题,促使我国的经济社会迅速稳健的发展,迎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1]田奇恒,孟传慧.管理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劳动关系构建方向[J].价值工程,2010(34).
[2]李铁斌.劳动者参与管理制度的博弈分析与企业劳动关系运作机制[J].科技广场,2010(08).
[3]张铭翀,程乾平.企业劳动关系博弈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24).
粮食安全经济学问题是有诸多因素影响的,这主要体现在国际粮价上涨、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粮食需求增加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粮食安全经济学问题进行了分析。
1.国际粮价上涨。国际粮价上涨是导致粮食安全经济学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的统计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几年里国际粮价合计上涨了46%。并且根据世界银行之前的统计报告中显示,过去数年国际市场中小麦价格上涨了203%,并且食品的整体价格合计上涨了共计94%。这意味着世界上各国粮食储备量己降至了近40年来的最低水平,。除此之外,国际粮价上涨的问题还体现在全球耕地逐年减少,二是能源转换需求逐年增加。外源性的通胀压力目前尚在可控范围内,但是依旧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2.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了我国居民对于饮食要求的持续提升,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导致了大量耕地被占用并且所占耕地中又以良田比例最大。除此之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带来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收重视程度不高,并且发展速度也较慢,最终导致了我国粮食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和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
3.粮食需求增加。粮食需求增加是导致粮食安全经济学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出现了粮食需求急剧膨胀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受到18亿亩耕地资源约束,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很难再有大的提高。除此之外,粮食需求增加主要还体现在我国现今试图利用日趋减少的土地力求生产更多的粮食来满足我国乃至全世界的需求。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加上农业技术水平低并且生产资料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粮食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较弱,这些都对于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二、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
粮食安全经济学策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了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完善农业金融体系、进行相应财政倾斜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进行了分析。
1.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是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的基础和前提。在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增加并且强化相应的农业基础,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尤其应突出向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和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地区倾斜。除此之外,在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的过程总我国应当注重增加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并且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另外,在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湖州优化政府支农投资结构,这一优化的重点在于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倾斜,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应用水平的持续提升。
2.完善农业金融体系。完善农业金融体系对于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完善农业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逐步健全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并且加大金融服务力度。除此之外,在完善农业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服务体制并且合理的创新担保方式同时加大对粮食生产者和规模化养殖户的信贷支持,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农业再生产的需要。另外,在完善农业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鼓励各地工商业企业帮助农业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并且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建立粮食作物灾害保障制度,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应用效率的不断提升。
3.进行相应财政倾斜。进行相应财政倾斜是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进行相应财政倾斜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完善粮食补贴和奖励政策。即采用完善粮食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等不同的补贴方式。除此之外,在进行相应财政倾斜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逐步理顺粮食价格,从而能够使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另外,在进行相应财政倾斜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继续对重点地区和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应用合理性和可靠性的持续进步。
三、粮食安全未来展望
根据有关资料,在2010~2030年这20年间我国的耕地数量将会更加趋于稳定,并且耕地的规模将会有望保持在1.2亿hm2(18亿亩)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生态退耕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将会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并且随着我国持续出台的多项耕地保护措施,包括以法律形式确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为基本国策,可以从经济学理论之外的方式来更好地促进我国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四、结束语
内容摘要:方法论是一门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对我国金融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作了一些探析,在金融学是经济学一个分支的范畴内,从分析经济学的科学性入手,探讨了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阐释了金融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关系,并认为我国金融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方向将是建立更加坚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向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发展。
关键词:金融学 经济学 方法论 科学
我国金融学研究正在从货币金融理论发展到现代金融学的新阶段。目前,在金融领域普遍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理论创新上,对金融研究中的方法论范式研究尚显不足,而金融研究方法论的范式转换与理论创新是密切相关的。故本文尝试对我国金融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一些探析。
一直以来,金融学被认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一直是一门属于经济学类的学科。更具体地来看我国,在学科划分上,金融学被归入了经济学类中的应用经济学。既然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那么金融学研究的方法从本质上讲也应该是经济学的方法论了;当我国的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发展时,也就必然要求我国的金融学向现代金融学发展。从本质讲,对金融学研究方法论问题的探讨就是对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问题的探讨。
经济学的科学属性
对经济学内涵的理解,直接决定了经济学研究的边界。我国学术界曾对经济学是不是科学这一命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而且这种争论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最终统一的答案。科学一般概念是对现象规律性的系统解释。从这个角度说本文认为,判断经济学是否是科学的核心标准,在于经济学对经验世界(或者说现实社会)的解释力是否足够强大,如同数学、物理学对经验世界的解释能力一样,这一问题的实质在于探讨经济学理论是否有国界。如果经济学如同自然科学一样,在不同制度下的社会环境里同样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的时候,那么经济学就是科学了,否则就还只是一门学科。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经济学理论是没有国界的,而存在不同的是约束条件即社会制度环境、文化、政治和民族等方面的差异。从边际革命那天起,经济学就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科学。
(一)经济问题和经济学问题的差异
经济学科学化的过程就是对经济学问题研究采取技术化手段的过程,在一段时间内我们把经济问题和经济学问题混为一谈了。经济问题是现实中涉及经济现象的所有问题,而经济学问题则是可以用经济学去解释的问题。正如,当我们讨论婚姻的法律效力确立的时候,婚姻是个法律问题而没有成为一个经济问题,但我们把婚姻的法律效力确立看成是一个契约过程时,此时它已经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了;而当我们谈论农民工待遇过低是否公平问题时,我们是在谈论这一社会经济现象,但它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研究的边界,因为在这里我们已经引入了价值判断,而当涉及价值判断问题时,经济学家们就应该住嘴了。这还是因为经济学的研究是有边界的。
(二)经济学问题研究的技术手段
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在很长时间内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回顾科学发展的历程就可以明白,在人类社会目前的发展水平下,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在经济学发展的早期,人们所研究的经济学问题还相对较为简单时,人们普遍使用形式逻辑的研究方法;而当人类社会日趋复杂化而形式逻辑不能满足经济学研究需要的时候,数理逻辑就取代了形式逻辑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经济学研究走了一条被很多人称为“数量化的道路”。从对学科发展的历程来看,这无疑是经济学的进步。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这种技术手段的使用,使得经济学的研究逐渐开始规范,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发生转变。经济学理论模型对经验世界进行了简化,经济学家们利用技术手段构造了一个理想中无摩擦的经济学世界,并且以这个“无摩擦的世界”作为比较基准去解释经验世界(张树民,2006)。
(三)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
由于经济学讨论的关键问题是稀缺性资源的如何配置,因而经济学关注的焦点在于效率,这就要求经济学家们在进行经济学分析时不加入价值判断,因而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的分析中不包含着价值判断的内容。正义与公平这些含有价值观取向的内容,不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而应被归入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经济学对现实世界有着极为强大的解释力。于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逐渐扩大到其它社会学科的分析中去,产生了制度经济学、法经济学、经济伦理学等交叉学科,这些新学科分析的基本框架依然是建立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之上的。有人把经济学研究范围扩大的现象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说明了经济学科学属性的结果。一门学科之所以能成其为科学,就是在其对经验世界具有普遍的解释能力,只能局限于解释一定范围内世界的学科是不能成为科学的。
金融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关系
总的来说,金融学理论发展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那么金融学研究的基础也就是经济学研究。尽管迄今为止的金融学科相对于经济学学科而言并不完整,这种不完整不仅表现为金融学的假设前提、范畴、理论或研究的方法论均有待于完善和发展,还表现为金融学科边界界定的不完整。但是,金融理论使用了对于所有现代经济理论都很关键的基本假设,金融学的范畴亦是以经济学的范畴为基础,其研究的方法论依然根植于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之中。经济理论及其某一分支的发展影响和拓展着金融理论,反之亦然(冯用富,1998)。正是随着经济学日渐科学化,金融学的发展也逐渐沿着科学的道路发展,金融学研究的边界逐渐清晰,也逐渐拓展。
(一)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现代经济学是已经被定义为最优地利用稀缺资源的研究,即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的研究。被最大化的对象以及施加在选择上的约束,从一个背景变化到另一个背景:家庭的消费和劳动的供给,企业的生产和政府的政策。但是,所有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问题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结构,这一数学结构又反过来为分析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经济学直觉(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2006)。
Zvi•Bodie和 Robert•C•Merton 在他们合著的《Finance》一书中认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资源跨期配置的学科”,这一金融学的概念与经济学含义已经十分接近了。这一金融学的定义可以解读为,金融学其实就是以金融领域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纵观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一个针对不确定环境的研究体系,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为资产定价,而在其发展过程中,现代金融实现了从单期到跨期、从个体决策到市场动态一般均衡的拓展,形成了独特的无套利分析方法,从而得以初步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这一学科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时间(跨期)和风险(不确定性),其目标则是通过确定合理的资产价格获得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市场均衡。因此,Bodie和Merton所说的“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资源跨期配置的学科”,的确是对现代金融学的一个准确描述。
现代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微观经济学基础,这是金融学逐渐发展成一门科学的表现。有学者把金融学理论与经济学理论相融和的趋势看成是金融经济学的形成。金融学探寻微观基础可以理解为金融学家对整个现代金融学科体系统一理论基础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种尝试和努力,可以说正是对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化,使得现代金融学初具系统性和完整性。从总体研究框架来看,现代金融学是从个体效用最大化出发,试图通过对个人和企业的最优化投资、融资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去考察跨期资源配置的一般制度安排方法和相应的效率问题,这一研究体系显然和微观经济学已经相当近似了。
(二)金融学研究主要的方法
在什么是金融学的主要分析方法问题上,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无套利分析是金融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以此认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金融学的分析方法存在重大的差异。无可置疑,无套利分析是金融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但无套利分析背后的基础相对价格分析也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在众多的金融学理论模型中,主要包括两种分析方法:其一是均衡分析方法,如典型的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等;其二则是无套利分析方法,其经典运用包括APT理论和期权定价理论等。
从金融均衡分析法来看,它就是经济学中的供求均衡分析在金融学中的运用,金融均衡分析法与经济学均衡分析在本质上是同一种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首先,均衡分析法的整体研究思路是从市场投资主体的效用最大化出发,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获得均衡状态的资产价格,该价格是最终的输出变量,这和经济学中消费者理论的演绎过程相当接近。其次,它们都属于均衡分析方法,更进一步说都属于绝对定价法。它们的核心都在于理解和度量那些导致金融资产(商品)价格变化的各种经济因素,用以解释资产价格的形成和变化过程。第三,金融学均衡分析和经济学供求分析的理论演绎过程,都比较侧重于问题的纯理性描述,往往形成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均衡价格,其缺陷在于常常和市场相去甚远而难以实际运用,但在描述资产价格形成和变化的整体影响因素方面却往往具有更大的一般性,因此都被较多地看做一个分析资产定价问题的理论框架。
从无套利分析法来看,其基本思路其实非常简单,研究者唯一需要确定的是当市场中其它资产价格给定的时候,某种资产的价格是多少才使得市场中不存在套利机会。很明显,无套利分析法的诸多方面都是与金融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相吻合的,既然数量―价格机制不存在,无法从均衡数量推导出最优价格参数,无套利分析方法就不再考虑价格运动后面的数量变化,而是将市场价格作为输入变量;既然金融产品之间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投资者随时可以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切换,他们关心的只是各种金融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水平,无套利分析方法就以“相对定价”为核心,寻求各种近似替代品价格之间的合理联系,通过对“无套利”目标的追求确定合理的市场价格。通过对无套利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分析,可以发现其实质和核心是经济学中相对价格的分析方法,只不过这里是对资产这一商品定价而已。
我国金融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科学化方向
现代金融学在研究方法上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金融学在大量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后,其研究范式正在走向规范。实际上,金融学研究方法已经和正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那些涉及到时间和不确定性等领域,经济学的发展为金融学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分析工具。 在现代金融学已经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凭借传统式的简单直觉进行研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需要运用更加精密复杂的数学工具帮助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将直觉转化为理论和模型。诚然也承认思想的重要性,但是更要明白的是,思想的正确性要靠科学的方法来证明。这也正是数学技术在现代金融学中大量运用的原因。可以这样说,随着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逐渐科学化,作为经济学分支的金融学,我国金融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方向将是建立更加坚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向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用富.金融理论的经济学基础.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张树民.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邵宇编著.微观金融学及其数学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郑振龙,陈蓉.金融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关系探讨[J].经济学动态,2005(2)
6.Bodie,Z.,and Robert C.Merton, Finance. London:Pearson Education Inc,2000
作者简介:
[关键词] 操作系统 经济学 共性 区别
一、为什么要有操作系统和经济学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一个平台。简单地说,操作系统就是一些程序,这些程序能被硬件读懂,并使电脑变成具有“思维”能力、能和人类沟通的机器。操作系统是应用程序和硬件沟通的桥梁。操作系统是软件,而且是系统软件。它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大致可以从两方面体会:对内,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扩充硬件的功能;对外,操作系统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它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组织,实现高效地生产财富的一门学问。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物质财富的生产。但是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不同的人际关系安排,生产财富的效率是非常不同的。经济学能够解释为什么美国人富有,同样的劳动在美国获得的报酬比较高,人们都想移民到美国去。目光肤浅的人往往以为是美国的科技发达,懂得经济学的人有不同的回答。经济学不仅仅回答当今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而且回答人类历史何以在十九世纪之后进入了财富的高速增长期。当然也能够回答我国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怎么实现了人均收入长了四五倍,以及今后收入增长的潜力还有多大等等。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有实用价值,最成熟,研究的人也最多的一门学问。这样一门学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操作系统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领域,两者既具有很多共性,也有一些区别。下面分别展开论述。
二、操作系统与经济学的共性
1.稀缺性
现代计算机包含处理器、存储器、时钟、磁盘、终端、网络接口、打印机以及许多其他设备。对于一台固定的计算机,其系统资源(主要包括处理机、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文件系统)的多少是有限的。相对于大量的进程处理任务来说,系统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因而会产生死锁的问题。这也就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稀缺性。
在经济学里面,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为经济问题所困扰,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失衡、贫富对立、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停滞、国际经济冲突等,仍然是各国所面临的难题。透过各种表面现象,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一方面,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上帝赋予我们的资源太少了;另一方面,由于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这些有限的资源还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经济学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所以在经济学理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这里所说的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由上述可见,操作系统与经济学都是为了解决资源的稀缺而存在,稀缺性是两者的共性之一。
2.效率性
从作为机器功能扩充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为用户提供基本的方便的接口,这是一种自顶向下的观点或是自内向外的观点。但是从用户向机器的观点或自底向上的观点来看,操作系统则用来管理一个复杂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分。现代计算机包含处理器、存储器、时钟、磁盘、终端、网络接口、打印机以及许多其他设备。从这个角度来看,操作系统的任务是在相互竞争的程序之间有序地控制对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其他I/O接口设备的分配。正因为计算机系统的资源是有限的,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对系统中的软件、硬件实施有效的管理,以提高系统资源(主要包括处理机、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文件系统)的利用率。
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西方经济学就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具体地说,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资源配置的效率是经济学所追求的目标。
由上述可见,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是操作系统和经济学共同的目标,效率性是两者的共性之一。
3.开放性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日益普及,计算机硬件设备不断推陈出新,这要求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也能够日新月异,因此要求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在众多商业操作系统和免费操作系统中,Linux占有独到地位,它不但功能强大,接近于工业强度,而且结构设计幽雅,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移植性,接口定义规范,基本和Unix系统兼容。这一切都源于操作系统的开放性。同样地,遵循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标准,是20世纪90年以来计算机技术的核心问题。所以,操作系统需要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工作,开放性是现代操作系统的特点之一。
经济的发展也讲究开放性。第一,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根据国际经济学关于跨时比较优势的观点,任何社会都面临着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是偏好当前消费的,因而可以通过借贷来进行跨时贸易,用一定的未来消费换取当前的消费。第二,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告诉我们,通过国际贸易既可以获得绝对优势,调剂余缺;又可以获得比较利益,节约社会劳动。出口将促使资本投向最有效的领域,为国际市场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带动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它通过“乘数”作用产生一轮又一轮的连锁反应,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经济的开放性有利于打破狭隘的区域封锁,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得经济活动参加者能够在平等竞争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且能够广泛利用他人优秀的生产和科技成果,所以有利于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我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必然选择。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现代经济需要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发展。
由上述可见,开放性是操作系统与经济学的必然要求,也是两者的共性之一。
三、操作系统与经济学实现目标的手段比较
1.操作系统实现目标的手段
操作系统通过作业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来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提高系统资源(主要包括处理机、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文件系统)的利用率。
(1)作业管理 (Job Management)
作业管理的任务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使用系统的良好环境,使用户能有效地组织自己的工作流程。
(2)进程管理 (Process Management)
又称处理机管理,实质上是对处理机执行“时间”的管理,即如何将CPU真正合理地分配给每个任务,这是源于相对于大量的处理任务来说,CPU是总是有限的、稀缺的。
进程管理主要是对中央处理机 (CPU) 进行动态管理。CPU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最宝贵、竞争最激烈硬件资源。
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multiprogr-amming)。当多道程序并发(eruptsimultaneously) 运行时, 引进进程的概念(将一个程序分为多个处理模块,进程是程序运行的动态过程)。通过进程管理,协调(coordinate)多道程序之间的CPU分配调度、冲突处理及资源回收等关系。
(3)存储管理 (Memory Management)
实质是对存储“空间”的管理,主要指对内存的管理。存储管理就是要根据用户程序的要求为用户分配主存储区域。当多个程序共享有限的内存资源时,操作系统就按某种分配原则,为每个程序分配内存空间,使各用户的程序和数据彼此隔离 (segregate) ,互不干扰(interfere)及破坏;当某个用户程序工作结束时,要及时收回它所占的主存区域,以便再装入其它程序。另外,操作系统利用虚拟内存技术,把内、外存结合起来,共同管理。
(4)设备管理 (Device Management)
操作系统对设备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提供了用户和外设的接口。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利用率,操作系统还采取了缓冲技术和虚拟设备技术,尽可能使外设与处理器并行工作,以解决快速CPU与慢速外设的矛盾。
(5)文件管理 (File Management)
文件管理又称为信息管理。将逻辑上有完整意义的信息资源(程序和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外存储器(磁盘、磁带)上的,并赋予一个名字,称为文件。
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中软件资源的管理。通常由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来完成这一功能。文件系统是由文件、管理文件的软件和相应的数据结构组成的。
2.市场经济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是市场经济学。经济通过市场的手段来配置资源,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市场是怎样配置资源的呢?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通过价格的波动来实现的。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相互作用、变化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决定了资本必然向利润率高的行业和部门流动。正是在资本这种以利润为导向的流动中,市场发挥着资源配置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市场而配置的资源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当市场这种配置资源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达到社会化程度时,就发展成为市场经济,就达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家庭和企业的行为要受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象―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价格的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实现了最优化。微观经济学正是要说明价格如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生产函数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举国上下对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 “科教兴国”,就是一个佐证。 应当指出,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教育投入不是消费性投资,然而我们不少同志乃至许多领导同志仍然把教育投入看成是消费性的。究其原因,一是只注重教育的社会效益而忽视了教育的经济效益,二是教育经济效益的滞后性。由此看来,我们应当十分重视对教育经济效益的研究。
一、教育经济学历史渊源
研究教育经济效益的学科――教育经济学早已创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经济的重建和发展,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首要目标,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问题。通过教育培养的人才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出重大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各国经济领域和教育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于是,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边缘学科应运而生。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人或国家的教育投入,通过人才的成长和促进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上世纪60年代,最早出现的教育经济学就是所谓的 “人力资本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西奥多•舒尔茨、加里•贝克尔等。这一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工资的影响。美国的弗•韦尔奇对美国农业的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不仅通过增加人的认知技能而提高生产率,而且通过人对资源分配能力的培养也提高了生产率。有人认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的教育经济学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达到高峰。当时 “要是没有一个经济学家从旁协助,任何自重的教育部长都不敢梦想去作出教育决策”。由此可见,人力资本理论作为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主流,对西方各国的经济增长及教育发展应该说起了促进作用,今后也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到了上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教育的不断扩展与普遍存在的经济不景气发生了尖锐矛盾,出现了“文凭膨胀”、“过量教育”、劳动生产率下降和青年严重失业等现象。在这种形势下,西方一部分教育经济学家便采用新的观点、方法和研究途径分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于是出现了“筛选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等新的理论,代表人物有迈克尔•史潘斯、莱斯特•思罗、P•多林格、M•皮奥星、塞缪尔•鲍尔斯、亨利•莱文等。“筛选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经济价值就是对雇员进行筛选。“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教育对个人的经济价值不在于提高个人的认知技能,而在于它是确定一个人在哪一种劳动力市场中工作的一个决定因素。总之,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理论在许多方面与人力资本理论大相径庭。
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原苏联的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已经用的观点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从教育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关系入手,通过大量调查,用事实和计算论证了教育的经济意义,否定了把教育看作纯消费的传统观点。他从列宁格勒五万劳动者中抽到2602份比较完整的材料,从年龄、工龄、教育程度三方面分析他们对提高生产率的贡献。他的研究表明:年龄对生产的影响在早期起作用,但如果教育程度不高,到三、四十岁以后就开始下降,工龄也是如此。而教育程度的作用则比较持久,每增加一年教育水平比之每增加一年工龄,在生产上提高的单位要大2.6倍。他还用定量研究表明,教育付出的经费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要比一些建设 (例如筑路、发电站、水坝等)所花费用的收益的增长额多。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投资,是投资的最有效部门之一。
我国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1980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了教育经济学研究交流会。以后又多次举行了全国性或地区性学术讨论会,出版和翻译出版了若干论文集和专著,为建立、发展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教育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我国的教育经济学专著将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表述为: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及其规律。
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王梓坤院士在写给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的咨询报告《今日数学及其应用》中指出:“当代科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定量化”,“精确的定量思维是对当代科技人员共同的要求。所谓定量思维是指人们从实际中提炼数学问题,抽象化为数学模型,用数学计算求出模型的解或近似解。然后回到现实中进行检验,必要时修改模型使之更切合实际。”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仅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而且在定量研究方面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用模型和数量化的结论来揭示教育经济效益和规律。
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中使用了教育的生产和成本函数,例如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现在,我们许多地方也时兴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计算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 (即科技进步的含量)。厉以宁对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分析教育与经济关系中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还有学者撰文指出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不符合我国国情。有人认为,从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来看,“数量统计”的方法目前仍处于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其作用的机制和过程相当复杂。寻找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较精确近似教育对经济作用的某种 “生产函数”或其它模型,应该作为教育经济学者的任务。我们认为数学模型的建立不是惟一的选择,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特别是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在教育经济学中大有用武之地。
我们应当承认教育对经济作用是宏观的,是通过众多受教育者在实践中作用的“汇总”。对于每一个人,这种作用或者收益是随机性的。正如同气体分子的运动一样,气体分子各自以极不相同的形式运动着,但总体上的体现是气体的温度。概率与数理统计正是以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学科。所谓统计规律性就是在大量观测、试验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因此,用概率统计方法来研究教育经济学问题是合适的。美国的马克•布劳格在 《我们的教育经济学正处在何种阶段》一文中虽然对“人力资本理论”持有不同看法,但还是承认在“平均”意义下收益和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承认教育与收益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方差关系”。这里的“平均”、“方差”、“相关关系”都是概率统计的概念。而且所谓的“相关关系”本来就是在布劳格特别强调的“平均”意义下的关系。
相关关系的产生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情形:第一,量间原本存在确定性关系,但在测量时有随机误差,于是测量结果得到的量之间呈现相关关系;第二,某些量间有因果关系,但是有影响的不止我们考察的这些量,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考虑我们所考察的量之外的量,于是我们考察的量间的关系呈相关关系;第三,有些量间表面上看来有一定的关系,但它们本身实际上受制于另外一些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是相关性的,从而我们所考察的这些量间的关系是相关性的。
从上面叙述可见,教育与经济增长、收益之间的关系应当属于后面两种情形。用相关分析和同归分析来研究教育经济学的问题是很合适的。
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下面我们用若干例子说明这种想法,看看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能够做些什么?能够得出什么结论?由于资料难寻,下面例子中数据的数量都太少,我们的讨论内容只能是提出若干思路,仅供进一步探讨的参考。
1.全员劳动生产率与科技人员比重的关系。
下表是上海经济区全员劳动生产率与科技人员比重的数据资料。朱钧侃 “定性”地发现了这两组数据的关系: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随着职工中科技人员的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两者增加量几乎成正比。通过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为R=0.9324,两者显著 (线性)相关 (临界值为0.7348)。利用同归分析方法可得如下称为同归方程的关系式:
Y=1387.67X+1076.48
其中,X表示科技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 (%),Y表示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单位:元)。经检验,同归效果显著。式中,X的系数 1387.67称为回归系数,加数1076.48称为同归常数。同归系数的意义可解释为:若科技人员增加一个百分点.则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增加1387.67元。换句话说,一万名职工中科技人员增加100人,则按 “平均”意义这一万名职工的产出就要增加13876700元。这说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确有显著的作用,在宏观意义下这种作用还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给予表达。
2.经济建没投入与教育部投入的比较。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58年至1988年的31年统计资料,研究国民收入与经济建设费投入及教育部支出关系,知道国民收入与后两者都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得到二元回归方程如下:
E=2.398F+43.620H+129.149
其中,E表示年国民收入 (单位:亿元),F表示年经济建没费 (单位:亿元),H表示教育部年支出 (单做:亿元),经检验,此同归方程效果显著。
此方程中F和H的系数 (同归系数)表明:年经济建没费增加一个单位可使国民收入增加2.398单位,年教育投入增加一个单位可使国民收入增加42.62单位。这种比较方法可以用于人力资本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或资金总额)两者的比较。由于以全国为研究对象,关系和机制比较复杂,我们认为可局限于某一个产业或一个行业,用抽样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有目标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更可靠。
3.不同学历相对经济效益的比较及其应用。
经考察、计算得知,全员劳动生产率与每万名职工拥有的本科毕业生数、专科毕业数、中专毕业数及每万名职工占有的资金投入总额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可建立如下的四元线性同归方程:
Y=4382.79+8.751X1+7.3412X2+3.4537X3+1.4077X4
其中:Y表示全员劳动生产率 (单位:元),X1、X2、X3分别表示每万名职工拥有的本科、专科、中专毕业生数,X4表示每万名职工占有的年资金投入额 (单位:万元/万人)。经检验,回归效果显著。X1、X2、X3三个量的同归系数可以作为不同学历职工的相对经济效益的一种象征。因为它们说明在万名职工中本科学历增加一个,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8.751元,这一万名职工的产出将增加87510元,而专科、中专学历者增加一个,万名职工产出的增加分别为73412元和34537元。我们曾经以此系数为基础,建立贡献函数,用于研究高校招生各层次的合理比例,以及高校招生数与中专招生数的合理比例。
参考文献:
[1]曾满超等译.《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教育经济学概论编写组.《教育经济学概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
[3]厉以宁.《教育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84.
[4]朱钧侃.《“苏南模式”与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道路》.江苏教育研究,1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