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集聚类型

一、问题提出及当前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起当前社会对现代服务业集聚现象的广泛研究。集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现象,通过研究探索出不同地区的具有不同发展规律的集聚方式,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有效的策略,更好地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Rosenthal & Strange(2005)在区分了集聚经济和知识溢出效应情况下,研究了知识的空间衰减性。颜士高(2010)指出,集聚发展模式是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证研究方面,Rannels(2000)采用区位熵指数的方法测算制造业集聚区的行业区域集聚度。张宗庆(2012)探讨了专业化集聚所带来的MAR溢出和多样化集聚所带来的Jacobs溢出的不同作用途径,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度量了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本文深入研究江苏省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并对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类型进行量化分析。通过考察不同地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特征、集聚方式,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促进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行业划分及数据说明

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内涵仍然没有一个具体的划分方式,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主要指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建立在商业、服务、管理方式之上的服务业之上,而当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均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信息化改造,从而导致没有一个很好的划分方式。本文参考《江苏年鉴》对现代服务业的划分,通过查询中经统计数据库,本文将现代服务业划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及各地方年鉴以及中经统计数据库。

(三)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集聚特征分析

1.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当前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前景,2011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04.3亿元,人均GDP达到了9545美元,将步入向1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人均GDP的大幅增长将导致居民消费性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同时,居民的消费层次也将提高,这将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同时国际服务业的转移也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FDI增加将在典型示范和技术、知识溢出效应方面给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江苏在南京、苏州和无锡等地拥有3个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园区,这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为其他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

本文将江苏省和长江三角洲分为两地共同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共三个部分。长江三角洲的其他地区包括:杭州、湖州、嘉兴、宁波、上海、绍兴、台州、舟山,江苏省的其他地区包括: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盐城,两地共同地区包括:南京、南通、苏州、泰州、无锡、扬州、镇江,表一中显示了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与长江三角洲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

2.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特征研究

通过收集数据并计算,得出江苏省各城市现代服务业专业化指数与多样化指数值如表二所示。

据此得出结论如下:

(1)从集聚特征图的市级层面来看,不同城市的多样化指数与多样化指数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同时可以发现江苏省的绝大多数城市居于中间的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都不是很特殊的区域,表明江苏省各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集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属于各个行业均有发展却发展都不是很好。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愈加明显。同时现代服务业的高科技、高人力资源、高劳动生产率和高附加值等特点也突显出产业转型的优势。为了更好的地促进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抓住其发展特性,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效率。

(1)针对五类不同集聚方式的城市,不同集聚方式会以不同的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针对苏州、淮安、宿迁、无锡、扬州等多样化集聚城市,政府部门需积极疏导不同现代服务业之间交流及服务产品流通渠道,主要由于多样化集聚区产品之间存在上下游及互补关系,加强不同企业之间产品流通能更好地促进相互发展。

(2)针对镇江、常州、南通、泰州、盐城、连云港、南京、徐州等专业化集聚区,由于不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且产品之间存在替代作用,政府部门需通过企业产品信息为企业产品的对外宣传做辅助工作,通过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是的人员流动等知识溢出方式带来的溢出效应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迅,童华建.西部地区集聚效应计量研究[J].财经科学,2006(11):103-109.

[2]杨勇.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0):64-68.

[3]李文秀,胡继明.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2008(3):213-219.

[4]张宗庆,张寅.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区域增长——基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7-43.

[5]周燕.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09(11):74-76.

[6]顾全根.浅议江苏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J].江苏商论,2011(1):142-144.

[7]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2007.

[8]李志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2008.

作者简介:

汪敏(1989-),男,安徽滁州人,南京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服务营销客户满意营销知识营销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包括信息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会展服务业、法律服务业、文化服务业、休闲服务业、物流服务业、房地产服务业、租赁服务业等。

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的含义

市扬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服务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并上升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时代,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呼唤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现代服务业营销的核心理念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最终实现营销绩效的改进和企业的长期成长。

现代服务业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要建立一个合作共赢的价值链,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的定位不仅要让自己成功,而且要让别的行业也成功。如咨询服务业可以为金融业的业务拓展提供咨询服务,金融业也可为咨询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服务。又如电信业可以为金融业的业务拓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能发展自己的业务等。

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的特征

由于现代服务业具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和高人力资本、高信息含量、高附加值及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的“三新”、“三高”和“三低”的特点,使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具有下列特征:

由于服务是无形的,顾客很难感知和判断其质量和效果,他们将更多地根据服务设施和环境等有形线索来进行判断。因此,有形展示成了现代服务营销的一个重要工具。顾客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同服务人员的沟通和互动行为,向传统的营销理论和产品质量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

传统的产品生产管理完全排除了顾客在生产过程中的角色,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员工而非顾客。而在现代服务行业中,顾客参与服务过程的事实则迫使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管理人员正视如何有效引导顾客正确扮演他们的角色,如何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生产过程,如何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服务知识,以促使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和谐并行。若企业管理人员忽略这些问题,则可能导致顾客不懂自身的职责而使服务产品的质量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而在这种情况下,顾客通常并不会责怪自己的失误而将之归咎于企业,认为该企业的水平低下,进而造成企业顾客流失。

服务人员与顾客的互动行为也严重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及企业与顾客的关系。由于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工业企业在生产车间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无法适用于服务企业。要保证实际提供的服务达到每一位顾客预期的质量水平,就必须保证服务人员与顾客间取得充分的沟通,同时,服务人员必须针对不同顾客的需求差异保持足够的应变能力。所以,服务产品的质量管理应当扩展至对服务过程及顾客的管理。

与有形产品相比,服务的不可贮存性产生了对服务的供求进行更为准确地平衡的需要。与制造业企业相比,供给与需求间的“同步营销”,对确保现代服务业企业经济地使用其生产能力要重要得多。差异性易使顾客对企业及其提供的服务产生“形象混淆”。因为对于同一个企业,两家不同的分支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可能出现一个分支机构的服务水平明显优于另一个的情形。前者的顾客确实会认为该企业的服务质量很好,而另一分支机构的顾客则可能认为整个企业的服务质量都低劣。这种“企业形象”和“服务产品形象”的混淆将对服务产品的推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由于服务不具有实体特征,从而使得服务的分销具有不同于有形产品的特点。有形产品可以在一地或多地生产,然后运送到中间商或最终用户所在地进行销售。大多数服务却不能这样做。对这些服务来说,要么顾客必须到生产设施所在地,要么生产设施必须运到顾客所在地。后一种情况,如教师、律师、会计师的“服务能力”,可以运到需要他们的地方。专家的咨询报告、税务文书、保险单这些服务的产品形式,也都可以运输。虽然如此,表述这些文件意义的实际服务却不能运输。服务不能贮存或运输的特性也给大规模地生产和销售服务带来了限制,所以现代服务业企业要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就必须比制造企业付出更多的努力。

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的性质

(一)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是一种服务营销

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理所当然是一种服务营销。服务营销是指企业围绕着服务产品而开展的一系列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营销活动过程。服务营销与实体产品营销的主要区别有:

营销的对象不同。产品实体营销的对象是有形的,是可触摸的、可观看的、可品尝的,而服务产品是一种过程或行为;营销的主体是服务产品的一部分。服务产品的产生过程就是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和顾客的互动过程。没有顾客产生不了服务过程,没有服务产品的提供者,顾客就无法享受服务;营销组合的要素不同。实体产品组合的要素是产品、价格、分销、促销4大要素。服务营销为7个要素,即产品、价格、分销、促销、人、有形展示、过程;服务产品质量的非标准化。实体产品的质量、性能有一系列的量化标准。而服务产品,由于人是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同一项服务由不同的人来提供或不同的消费者接受同一项服务对服务产品的质量评价不一。

服务产品的供求关系难以调解。由于服务的不可感知性及生产和消费的同时进行,从而使服务具有不可贮存性。虽然生产服务的设备、劳动力等能够以实物的形态存在,但它们只代表一种生产能力而非服务本身。没有顾客,这些产生服务的生产设备和人员就会闲置和浪费,但如果服务需求超过供给能力,又因服务产品无法在时间上进行调节、平衡而使顾客无法推迟购买服务。而实体产品由于可以贮存,所以在时间、空间上可以达到平衡。服务产品供求关系调节的好坏还将影响到营销成本的大小;服务产品的生产时间影响服务的营销效果和企业形象。如果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过长,会引起顾客的心理厌烦,使其对企业服务质量及形象产生负面效应,及时、快捷是服务产品营销的核心;分销渠道不同。实体产品的分销往往可以通过中间商把产品从生产地运送到顾客手中,而服务企业的分销常常与促销过程连接在一起;促销重点不同。实体产品的促销重点在实体产品上,而服务企业的促销重点在企业形象。只有企业形象才能减少由于服务产品缺乏所有权转移而带来的风险感。

(二)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是一种客户满意营销

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服务业、房地产服务业等是一种客户服务业,因此,现代服务营销组合的要素,应包括“4C”(即顾客成本、便利、顾客需求和顾客沟通)、人员、有形展示和过程7个要素。

现代服务业营销观念与传统的营销观念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营销的基本要素从原来的4P变为4C(如图1所示),即企业的重点不是讨论生产什么产品,而是研究客户有什么需求;不是讨论产品定什么价格,而是关注客户的购买成本;不是讨论开展什么促销活动,而是想办法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不是讨论怎样建立分销渠道,而是考虑客户购买的便利性。传统的营销是通过销售来获利,而现代服务业营销是通过客户满意来获利。

(三)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是一种知识营销

现代服务业中的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知识产业性质,因此,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也是一种知识营销。知识营销是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方法和途径,将企业所拥有的对用户有价值的知识传递给潜在用户,并逐渐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将潜在用户最终转化为用户的过程和各种营销行为。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知识营销具有以下特征: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演进,“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将逐步成为现实,竞争将愈演愈烈。其次,竞争的方式也将发生变化。企业共有信息技术,共享知识资源,共同开发市场,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形成良性循环的竞争环境。

营销产品发生了质变,传统营销产品逐步被知识型产品所替代。这些知识型产品的营销要求营销者不仅要深谙营销技巧,同时也要掌握产品的知识含量,能够把这些知识推销给消费者。如果营销者对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使用功能、维修知识一知半解,对消费者的询问含糊其辞,产品售出发生故障时也不能迅速提供售后服务的话,那么消费者将失去对产品的信任和耐心,营销也就很难成功。

营销方式发生质变。传统的营销方式是靠媒体、广告等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信息,这种传递是单向的,往往是营销者比较主动而消费者处于被动,信息反馈速度慢,而且成本较高,因而往往不能制订适宜的营销战略。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的实现使营销渠道四通八达。不仅营销部门可通过网络将产品信息迅速传达给消费者,大大减少了营销环节,从而降低了成本,而且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与营销部门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愿望与要求,促使企业生产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营销的结果不同。传统营销的结果往往有利于企业和营销者,因为其营销的出发点和关注点在于能更多更快地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而知识营销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不仅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也能使消费者放心地消费产品和服务,特别是使消费者获得了有关产品的知识和使用技巧。

知识营销与传统营销模式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营销思路:传统营销将占有已确定的市场为目标,以营销管理成本取胜,是内向型的营销模式,具有规模有限性、时间阶段性、市场封闭性三大特征;而知识营销则以创造未确定的市场为目标,以新知识、高科技概念取胜,是外向型的营销模式,具有规模无限性、时间长远性、市场开放性三大特征。

综上所述,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的特征,决定着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是一种服务营销,是一种客户满意营销,也是一种知识营销。

参考文献: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第3篇

从世界范围看,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与一个地区经济总量水平、产业结构层次、制造业发展高端化程度、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高低及制度环境密不可分。在一定意义上说,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地区产业结构高层次化及经济服务化、制造业发展到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要更多地依靠生产业来支撑、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的产物,其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一个地区能否为其在准入、经营、定价等方面提供富有活力的制度环境。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产业结构呈现“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1980年至2000年期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由56%升至63%。其中,主要发达国家达71%,中等收入国家达61%,低收入国家达43%。服务业吸收就业比重也呈不断增长趋势,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70%左右,少数发达国家高达80%以上。在服务业内部,生产比重在加大,主要工业国均达50%以上。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的《2006世界投资报告》显示,目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重点已转向服务业。可见,在当前和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在未来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将主要取决于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而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有紧密联系。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增加等因素的驱动下,集聚模式会由单一的大型CBD(中央商务区)模式,向多极化、分散化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成若干个微型CBD,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矛盾,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城市,都经历了单个CBD到微型CBD网络初步建立的过程。其中,伦敦的微型CBD由传统的市中心扩展出来,以堪那瑞区为代表沿着泰晤士河呈轴线发展;纽约的CBD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分阶段逐步形成布鲁克林、长岛、法拉盛、哈德逊广场等微型CBD;东京逐步形成了品川、汐留、六本木等30多个微型CBD,很好地适应了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且多元化发展的国际趋势。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以下特征:(1)统一规划。打造城市名片,新老建筑结合,保护历史风貌。(2)功能集聚。依托信息网络和交通枢纽,功能配套完善,形成产业高地。(3)形态新颖。开发地下空间,建造空中连廊,楼宇连通,人车分流。(4)生态协调。环境优美和谐,注重环保节能和资源集约利用。

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动因

1、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国际经验表明,只有走出一条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集聚区产业关联度强,有利于整个社会服务网络的形成,具有资源共享、规模经济的特点,从而可为服务经济拓展新的空间,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外部经济优势。在土地和资源硬约束的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是节能降耗、环保和节约用地,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产业集聚、集约用地、提高效率的典范。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向集约化、节约型发展,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促进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同时,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集聚区有利于吸引人才,扩大就业。

2、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的载体和改善城市形象的新亮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微型CBD,能塑造城市功能和特色,显示城市的集聚功能和形象,凸显城市的竞争力。

3、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而形成的集聚区,具有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系统配套和品牌效应的特征,客观上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构筑起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通过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了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4、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有利于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集聚区会成为总部集中地,能把商业、会展和各类服务业集成,为总部集中地服务。二是集聚区是辐射全国的重要载体,而区域经济也会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会。

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拉动效应

到2010年,上海市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全部建成。目前,这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拉动效应已经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集聚效应得到拓展,更好体现了微型CBD作用。如,静安南京西路专业服务商务区,以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带动其他企业和行业发展。两年内共完成85个商铺的升级工作,调整和引进161个国际品牌,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或上海的国际品牌旗舰店、专卖店共ll家,全方位提升了静安南京路商圈的能级和品位,从而带动静安区的发展。卢湾淮海中路国际时尚商务区,以“淮海中路”、“新天地”为核心,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世界品牌旗舰店,“太平桥”地区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品牌聚集地的雏形初现,有望达到国际水准的国际大都市商业商务中心。黄浦路环人民广场现代商务区,以商业、旅游、文化和信息化技术为载体,突出体现了上海商旅文结合的服务业发展新思路。

2、在空间布局上,由上海市中心地区逐步向周边重点地区分散化、多极化发展。如,青浦赵巷商业商务区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2006年4月份试营业以来,集聚了国际国内众多知名品牌,日均销售额200余万元。七宝生态商务区结合外环线绿地林带建设,打造商务商业集聚地。南桥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凭借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交通便利,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成为奉贤区新一轮发展的载体和抓手。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现代服务业;金融支持;商业银行

一、引言

国家出台的《服务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指出,2011-2015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要超过GDP增速。进入2014年,现代服务业发展已经面临关键节点。作为引导经济资源、资本要素配置的核心动力因素,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必须要加大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而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金融对实体产业的支持能力不断提升,金融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共生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现代服务业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产生的。它以现代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不断改造着传统服务业,一方面创造了大量新的、有效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又发挥了引导社会资源配置、促进消费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向社会提供了大量高附加值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创造了新的国民经济新领域。总之,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与传统服务业和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的要素密集度高、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衍生出新的发展趋势,对金融支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将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需求与供给特征,并进一步结合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以金融支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二、金融支持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的耦合性

现有文献中,国外学者对金融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研究着重考察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King(1993)建立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模型,认为金融以投资为中介变量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①,Richard(2002)考察了世界主要经济体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金融在经济增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②。国内学者对金融发展和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认为金融体系在储蓄动员、项目甄别、风险分散、外部约束施加、交易成本降低等方面扮演了积极角色,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金融对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实体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合现有学着的研究看,金融支持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较强的耦合性关系,一方面,金融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金融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提供融资支持、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及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内在包含了用现代金融手段和新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步骤。另外,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脚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又进一步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又同时对金融支持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之,金融支持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表现为既共生,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同时,二者互为影响因素,一方的发展会进一步引致和促进另一方的发展。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其金融需求与供给分析

(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导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明显。随着经济分工的深化,社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不断提升,管理和市场运作等与生产的信息处理有关的部门逐渐强化并日趋独立化,管理、咨询、广告、研发等现代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二是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活动逐步从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制造业部门服务化趋势非常明显。三是服务业成为新技术的重要促进者。四是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凸现。集中表现为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体现为服务业逐步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二)现代服务业的金融需求与供给分析

现代服务业涉及的行业范围广,且呈现出要素智力密集性、供给多层次性和服务的强辐射性等特点,也表现出了不同层次和程度的金融需求。首先,从资金循环特点看,部分优势产业流动资产占比大、资金周转速度较快,其金融需求表现出需求急、运转速度快、效率要求高等特点。其次,从产业发展周期看,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信息和资产规模等约束条件的变化,这就对多样化的金融体系提出了要求。再次,从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趋势看,非优势产业通过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改造升级等方式进行产业转移时,需要金融资金的援助。最后,就现代服务业划分来看,其中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金融需求特性也存在很大不同。支柱行业适应于一定阶段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根本要求,具有高增长、高带动和高扩散的特征,其金融需求倾向于优先贷款和优惠贷款、支柱产业发展基金及上市融资等。从金融供给的产业特征看,当前我国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贷款余额比重过高,就金融支持服务业来看,当前金融主要支持商贸流通业和房地产业等支柱产业,而对信息业和社会服务业等新型服务业融资数额较小,且增长缓慢。同时,受短期盈利指标考核的影响,传统金融业对政府隐性担保及热点行业和企业关注较多,这种选择方式实际上存在经营风险的累积问题,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也不利。

四、四川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一)四川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013年以来,四川充分发挥服务业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2013年全年,服务业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提升到26%以上,服务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超过六成。同时,四川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已超4000美元,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四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07至2013年,四川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25%以上,服务业税收收入和吸纳就业人数连续4年保持增长态势。

(二)四川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省市相比,四川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尤其是金融支持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投入有限。现代服务业中的许多产业属于高投入行业,重点项目投资离不开政府投入。不过,四川作为西部省份,边远欠发达地区覆盖范围广,经济总量偏小,很多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导致建设资金缺乏,对现代服务业的资金投入总量不够。二是信贷投入有待加强,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现代服务业中的很多企业存在固定资产少的特点,在寻求信贷支持时往往遇到抵(质)押物不足的问题,同时,虽然四川金融机构众多,但大部分机构在针对现代服务业进行产品设计研发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实际信贷融资规模较小,贷款增速较低。三是现代服务业金融产品创新有待突破。现代服务业包含行业众多,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也存在差异。比如,文化产业对无形资产评估和担保体系建设等需求迫切。不过,从四川现代服务业信贷产品现状看,仍以传统产品为主,缺少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和需求的信贷产品及差异化金融服务产品,同时,相应的金融服务环境仍有待改善。

五、商业银行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视角再认识

近年来,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开拓,部分领域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具体而言,商业银行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视角可以进行如下再认识:

首先,商业银行要以政策性金融为指导,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进行积极尝试和探索。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立足于地方实际,积极组建城镇银行,推进支付服务平台建设,主动与中小金融机构开展微贷款业务合作等。就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手段和方向来看,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以授信业务为核心的金融支持力度。近年来,服务行业整体授信总量稳步增长,服务业贷款结构日趋完善。要继续完善和细化行业政策指引,实施行业聚焦战略,积极以产业链为核心拓展服务领域。

其次,要推进差异化服务,着力扩大中间业务服务。现代服务业涉及的行业面较宽,差异性较大。比如,对于批发和零售业来讲,其对银行的中间业务有高度的需求和依赖,对资产和负债业务依赖程度相对较少,因此,商业银行要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加强产品研究开发,满足差异化的行业需求。而对于交易频繁、现金使用量大的批发零售企业,商业银行要积极提供银行卡、支票、汇票在内的多样结算工具和现金管理服务。

再次,就具体领域和金融支持方向来看,一是在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方面,商业银行要重点支持城镇化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同时,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四川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程。同时,要立足于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二是要积极面向产业链,抓关键环节和有效市场。三是要立足于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积极占领行业发展的先机,实现产品的组合和创新。

六、银行业支持四川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现代服务业是四川省未来发展的重点所在,要着力解决当前现代服务业金融支持问题,通过各种渠道聚合资金,有效满足现代服务业的合理资金需求。

第一,要切实增强金融业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念。商业银行要积极挖掘现代服务业中新的金融业务增长点,开展信贷业务创新,完善差别化信贷服务机制。要紧密结合四川实际,重点加大文化旅游、会展、服务外包和软件开发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实力。

第二,要加快开发面向现代服务企业的多层次信贷创新产品。当前,规模化发展的现代服务产业将成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突破的重要契机,要积极开发面向现代服务企业的多元化、多层次信贷产品,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商业银行应在强化金融创新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为四川企业融资提供贴息、担保等政策扶持,有效分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第三,要积极选择重点现代服务企业进行上市培训和直接融资。商业银行可以选择重点现代服务业企业进行上市培训,通过协调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提供上市融资服务,培育和支持一批现代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对于符合发债条件的企业,银行可以积极支持其运用企业债和中期票据等债务工具融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第四,要大力推动建立多元化的现代服务业投融资体系。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服务行业,要逐步建立多元化、公共化的投融资体系,积极寻求国家对四川现代服务业资金投入及政策倾斜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陆泽峰.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55-57.

[2] 冯娟娟.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44-46.

[3] 李树生,祁敬宇.从美国次货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辩证关系[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7):23-25.

[4] 刘贵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西部金融.2009(11).

[5] 尹优平.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山西省为例.中国金融,2009(23).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第5篇

湖北在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客观评价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找出差距和问题,从而可为湖北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定量考核和具体实施提供舆论导向与参考依据,也对促进湖北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郑伟民等[1]构建了福建设区市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再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福建设区市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的优化思路。贾玉巧[2]分析了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的特点、特殊要求、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力求获得具体、通用的现代服务行业投资环境评价因素。也有一些学者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具体行业进行了研究:金英笋[3]比较了中韩两国金融、保险业的投资环境的差别,佘松涛等[4]运用TOPSIS决策法建立决策矩阵分析了金融环境对于投资吸引能力的大小。在房地产行业,陈俊华等[5]以西部典型城市攀枝花市为例证进行了多层次综合评估模型分析,结果发现攀枝花市房地产投资环境高于四川省的整体平均水平。陈基纯等[6]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房地产投资环境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中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地区差异明显。周勇等[7]将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引入到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方法中,并通过辽宁省工业地产投资环境评价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在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中的适用性。文连台[8]就提升文化创业投资环境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研究。另外,在旅游行业,佘国强等[9]指出旅游投资环境分析方法应该是针对具体地区、具体项目进行的具体分析,然后根据具体项目构建了长沙市旅游投资项目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德尔菲法和AHP(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相关评价。吴晓春等[10]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对陕西省10个地市的旅游业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也提出了改善旅游投资环境的建议。郭伟等[11]运用可拓工程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河北省旅游投资环境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评判得出了河北省各市旅游投资环境强弱5个不同等级和11个城市旅游投资环境的综合排序。综上,已有的文献在引导我国各地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不断发展和深入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评价对象多为城市,以整个省级行政区作为单位进行评价的文献较少,对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的文献更少;二是针对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具体行业的投资环境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多,但对现代服务业进行整体评价研究的较少;三是忽视了基于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设置相应标准对初选指标体系的筛选。鉴于以上分析,为了侧重于揭示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投资环境因素,本文将构建中国省域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客观评价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在全国及中部各省的状况,并比较分析湖北省与发达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地结合问题形成的机制提出提升湖北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2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系统性、客观性、比较性等原则,按照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的具体要求[12],结合国家、湖北省统计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公布的定量指标,确定中国省域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21个指标构成。

3实证分析

3.1判断数据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及各省统计年鉴,为了消除评价指标量纲差异对因子分析的影响,本文将原始数据进行Z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后各指标均值为0,方差为1。然后将样本的各个指标输入SPSS16.0软件进行KMO与Bart-lett检验。如表2所示,KMO检验值为0.721,大于0.7这一临界值,且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所选取的样本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

3.2提出3个公因子借助于SPSS软件进行公因子标准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从20个变量中提取4个公因子,4个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与累计方差贡献率如表3所示,数据表明这4个公因子能够代表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可充分反映中国省域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概况。利用所选数据作的公因子碎石图可以看出(见图1),提取前4个公因子时,特征值变化十分显著,而提取第4个以上的公因子时,特征值的变化很小,曲线平缓。由此也可以说明4个公因子的提取对原始变量信息的刻画有显著作用,而4个以上公因子的提取对原始变量信息的刻画无显著贡献。

3.3因子旋转及因子解释在对所提取的4个公因子建立载荷矩阵时,由于原始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部分因子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为突出各公因子代表的变量,明确每个公因子的意义,以便于对每个因子载荷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方法对因子载荷进行旋转,从而得到正交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13]。因子载荷矩阵中的每一个值代表原有变量与每个公因子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则公因子与原有变量的相关性越强。从表4中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在指标X1、X2、X3、X4、X5有较大的载荷,主要反映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基础、消费支出,因此命名为经济环境因子;第二公因子在指标X6、X7、X8、X9、X10、X11、X12有较大的载荷,主要反映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发展潜力、对经济贡献度,因此命名为产业环境因子;第三公因子在指标X13、X14、X15、X16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包含了教育水平、人口结构、就业贡献度等方面对现代服务业的环境支撑,可以命名为社会文化环境因子;第四个公因子在指标X17、X18、X19、X20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反映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支撑状况,可以命名为科技环境因子。3.4公因子排序及综合得分为了计算公因子得分,利用回归法将公因子对指标变量作线性回归,得到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即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根据该矩阵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乘积,可计算出公因子的因子得分。

3.5评价结果分析从表5的统计分析结果看,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在全国位居第12位,在中部6省中位于第2位。虽然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排名在全国处于中上地位,与中部6省相比稍有优势,但与上海、北京、广东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从以下各类公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经济环境方面,湖北省在全国位居第17位,在中部6省中居第3位。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过来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扩大消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近年来湖北城乡居民逐渐提高的消费支出释放出了对现代服务业的巨大需求,使现代服务业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整体发展态势。产业环境方面,湖北省在全国位居第10位,在中部6省中居第1位。尽管湖北现代服务业集群效应初现,但是湖北的金融、房地产等科技含量高、需求潜力巨大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还不够充分。当前,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在其整个服务业中的比重已达50%以上。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现代服务业产值占全国GDP的比重、现代服务业产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等反映现代服务业规模、结构方面的指标也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就在于湖北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偏低,制约了现代服务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因此,切实提高湖北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激活引资与投资机制,仍可谓当务之急。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湖北省在全国位居第9位,在中部6省中居第2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撑。当前,湖北总人口中45.5%在农村,农村的教育水平与人口素质相对落后,人才的欠缺已成为湖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湖北省应立足教育人文优势,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大文化资源开发力度,推动形成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加快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步伐,切实改善社会文化环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发挥湖北现代服务业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潜力。科技环境方面,湖北省在全国位居第7位,在中部6省中居第1位。2013年,湖北通过开展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市场成交额与三种专利授权数持续扩大,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能力提高增强;湖北还探索建设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综合研究机构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并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通过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当前,湖北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湖北还应积极发挥科技的核心支撑和强力引擎作用,不断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

4提升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4.1增强湖北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建设的新动力

4.1.1实施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为加快推进符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首先,基础设施建设须先行,重点应投向城镇公共交通、水电气热、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以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其次,各部门应抓紧制定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完善法规,落实经费保障,统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教育、就业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通过持续提升城镇综合服务能力,畅通资金流、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第三,要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为驱动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镇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在城镇建设、提供就业、产业协同和服务民生等方面的作用,特别要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城镇产业体系品质,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14]。

4.1.2优化现代服务业的投融资环境湖北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根据现代服务业不同阶段的投融资需求与特点,在投资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投融资多元化方式:第一,坚持财政专项资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相结合的发展策略。湖北应该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按照“整合存量,统筹增量”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关键领域、重点产业。第二,推进银行制度创新。探索科技贷款担保、科技保险、产权交易等新模式,加快开发适应现代服务企业需要的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信用保险质押等贷款融资产品,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第三,完善资本市场层次结构。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现代服务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吸纳就业多、发展前景好以及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的现代服务企业开展业务。第四,建设湖北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按照不同业态、不同成长阶段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提供包括贷款担保、天使投资、投行券商业务等在内的差异化服务,促进科技与金融资本的对接,积极破解湖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难题。

4.1.3完善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科技工作体系鼓励湖北地方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化基地、高等学校等建立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管理机构,形成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科技工作体系。首先,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务环境建设。其次,按照《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要求,准确把握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方向,优化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和引领能力。具体包括:围绕生产业共性需求及关键环节,加强网络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大力改造提升生产业。加强网络化、个性化条件下服务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显著提升科技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的能力[15]。第三,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探索建立现代服务业学科体系,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湖北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急需的产业人才。一是积极落实《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加强对以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等骨干学校和重点专业的投资,有计划地扩大招生规模。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建立一批现代服务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开展试点工作,探索高素质现代服务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二是合理制定规划、支持地方和高新园区(产业化基地、大学科技园等)和高科技现代服务企业开展现代服务业科技人才培训。三是建立完善现代服务业科技专家库,为开展现代服务业人才培训提供支撑。四是深化开放交流,推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大力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尤其应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通晓国际惯例、熟悉现代管理的高层次服务业人才。第四,支持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载体,加强公共支撑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转移、投融资、人力资源、交流与培训、信息与宣传、知识产权等服务。另外,要扶持人才中介业务的发展,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下岗人员再就业工程,通过培训,引导其进入现代服务业领域创业和就业。研究制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创新的保护力度。

4.2探索湖北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建设的新思路

4.2.1加强跨国和跨区域的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平台建设随着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趋势明显,湖北已成为吸引投资的前沿阵地,必须推动湖北现代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具体而言,湖北可充分发挥自身交通方便、文化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等优势,大力发展包括商贸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和国际旅游、对外工程承包、文化出口等服务贸易,加快崛起进程。再如,湖北是法国在华投资最大的省份,可进一步拓展湖北与法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投资合作,充分借鉴该国的经验,不断提升湖北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在对内开放合作中应注重区域协作共赢发展原则,湖北应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这一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支撑带,以及与湘、赣、皖三省联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契机,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全局和局部、长远与当前、沿江与腹地的关系,以良好的投资环境提升湖北现代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4.2.2形成“两圈一带”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联动格局在“两圈一带”、一元多层次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依照优势互补、和谐共赢、整体联动、彰显特色的发展原则,以产业链为纽带,以集成化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为集聚核,建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营造现代服务业良好的投资环境:一是引导武汉提升开放层次,加快建成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国际化示范区。二是促进宜昌、襄阳等大城市扩大开放合作,实现开放型现代服务业经济跨越发展。三是支持鄂东北、鄂西北、鄂西南等地区加快开放步伐,形成新的现代服务业开放型经济增长极。同时,进一步做实“武鄂黄”、“武襄十”、“武荆宜”三条生产业功能带,并在继续完善现有服务业总体投资规划、重点产业专项规划、集聚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编制重点市州或者县市区现代服务业投资规划,形成完备的现代服务业投资规划体系,因地制宜地建设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

4.3构筑湖北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建设的新优势积极构建具有湖北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现代服务项目建设。按照“策划一批、推进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的要求,突出抓好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起龙头作用的大项目、对转型升级起关键作用的新项目、对全局发展起长远作用的好项目的引进、培育和建设。确保在建项目、前期项目和策划项目之间每年能够保持一定规模流转,增强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实力和后劲。

4.3.1统筹好制造业与生产业的投资结构湖北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制造业正处于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从湖北制造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出发,以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途径,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鼓励企业在生产的上游、下游环节适时、有序地实现制造业企业向生产业企业的转型。而生产业的发展,减少了制造业企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提高了制造业部门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可为湖北省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全面、完善的协作与配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