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与生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让数学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规律等化解为一系列学生熟悉的有趣的丰富的生活中的事例,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从初步的感知,逐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和思想方法,同时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注重这一点,如“集合的概念”这节课,教材是从观察学生文具组成的实例引出集合的概念,捕捉学生身边的事例中的数学问题,结合所要学的新知,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讲解“角的概念推广”,用“活络扳手旋紧螺母或旋松螺母”的实例,即活络扳手旋转角度问题,既提出大于360°的角的问题,又提出如何表示旋转方向不同的角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实例,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素材,将它服务于教学新知,吸引学生参与研讨,能达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一些实际应用型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二次函数的作图为例,二次函数的图像不是直线、线段,而是曲线,并且是不规则的曲线,有些同学把图像画成折线,不对称也不美观,于是教师引导学生重温作图的步骤、方法,回忆投掷铅球、篮球的路线,指导学生正确地画出抛物线的图像。数学生活化,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课题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例题生活化,学生易懂易学;练习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生活情境,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社区数学实践等手段,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生活化。

二、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生活数学化

生活问题数学化,实际问题抽象化,侧重建模,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众所周知,数学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学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数学的应用地位日益上升,数学建模正成为数学和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所谓数学模型,是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广义解释:凡一切数学概念、数学理论、各种数学公式、各种方程以及由公式系列构成的算法系统就可称之为数学模型,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加强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生活。

三、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

众所周知,数学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学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问题,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在学习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时就可解决利息、保险、储蓄、分期付款等问题,讲排列、组合,讲35选7中500万大奖有多少不重复号的奖券。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像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教学活动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教师应从现实中创设并引入数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生活化。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数学知识本身是枯燥的,但只要将它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它就是有趣的、生动的、美丽的,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学习生活数学,享受数学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在生活中解决数学,只有这样数学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参考文献:

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第2篇

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的巨大的推动力,教学时要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去春游,可让他们学习自己动脑,如何买票更经济、更划算。比如,校运动会将至,请学生根据甲、乙两人的运动成绩相近的跳高运动员,近期内的十次训练纪录,选出一名选手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比赛,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着力解决问题。

2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在许多学生眼里,数学等于枯燥与艰难,数学定理、公式只是用来应付考试与作业,并没成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陷入了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的困境。学生的成长发展不能是关在象牙塔里封闭地成长,而应是通过生活来教育,通过教育来使学生学会生活。就数学教学而言,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关联着数学的学科价值,更重要的是,关系着学生能否学会用一种科学的理性的方法,去解决正在面临或将要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定能够找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数学素材。如果能把这些素材与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数学学习中与生活亲密接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并不遥远,从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的智慧魅力,在生活化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学习用数学的方式方法寻求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真正落实在“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生活教育理念。

2.1 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使学习内容充满生活气息。

教学情境的生活化,主要是通过师生合作与互动,共同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并把二者统一于一定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围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逐步解决中把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在运用数学方法使实际问题一一破解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

新教材的许多章节,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数学实例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实践(“做一做”)、思考(“想一想”)、探索(“猜一猜”)、交流(“议一议”)等学习过程来展开。这样能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2.2 采用生活化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以往的教学常常是以公式、习题等纯数学的方式“高高在上”呈现,而生活化原则要求教师贴近学生生活成长的实际,采集生活中的各种数学实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天地,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用数学的思维观察和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如在理解“循环小数”时,先给同学们念了一首熟悉的童谣:“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很会讲故事,老和尚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学生欣然呼应中引入“循环”等知识,并结合刚才的童谣进行讨论。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逐渐掌握了“循环”的概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参与数学思维的浓厚兴趣。

2.3 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学生的成长发展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一个积累经验、不断成熟的进程。学习心理学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的发生与保持是和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同样,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和其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息息相关。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积累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在思维和情感上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来。因此,通过研究性学习、模拟实境、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边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寻找与搜集和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所学到的数学方法去解决。

如:学过“相似三角形”后,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操场边旗杆的高。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有的学生提出找根长竹竿量……这时,老师拿了一把1米长的木尺,笔直地竖在旗杆旁。在阳光下老师指着旗杆、木尺问:旗杆、木尺的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们悟出了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测量、估算出了旗杆的高。 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日趋丰富,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3 引导学生善于在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参加社会调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事实上也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大脑的事理,去发现数学问题、编写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通过问题解决,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实践与同学互通有无、集思广益,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也有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友爱精神。

比如我们学习计算储蓄、利息方法后,布置作业让每位同学走入银行,了解现在银行中的各档利息,再了解应扣除的利息所得税,然后自己编拟数学题,自己建模进行解决。也可让学生了解市场上的“大放血”、“股票”、“住房建筑”、 “台风预报”等所隐藏的数学问题,尔后在教师启发和协作下,将某一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在广泛的信息交流和教师的协助下,呈现出更多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使知识真正具有生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数学的学习不能再是“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闭门苦修,而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生活化的学习。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练数学,从书本里走向生活,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4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索科学与发展经济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有时更多的是使用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精髓,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就学会了思考,课程标准要求培养有数学素养的社会成员,是否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也是作为具有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往往善于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论证,归纳总结,这些科学思维方法都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训练中加以培养,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全面考虑问题的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实验与归纳推理的思想,以及数学模式之间互相转换思想等等。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把有限时间花在思想方法掌握中,学会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新课程标准理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有传统教学模式中要求学生个人达标,人人过关,而事实上并不可能都过关,学生做同样的练习、同样的作业,采用统一的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类似的特点和思维方式。新课程要求我们承认学生在掌握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在兴趣方面、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方法,理解掌握知识深度等方面的差异。要求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练习和作业,同时也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如考试中采用A、B、C卷等,使学生在学习上各有所学,各有所得,各展其长,各尽其能,更有利于培养各方面所需人才。

6 把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数学 数学思想 方法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和教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中,学校中的教育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教材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理解教材中更深层次中的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教材中最基本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概念、理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真正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去,甚至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其它能力,本文深入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 小学数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其中也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但大多数教师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意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传递同样处于重要的位置,根据小学数学中教材内容的特有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主要注重以下几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1.1分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分类的思想是在探讨数学问题时,可以根据数学问题的特征将数学问题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这里的分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而不是没有根据的分类,分类还要根据一定的层次进行,分类之后的数学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而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不仅仅可以用来解决数学问题,同样也可以用来解决其他科目的问题,也可以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比较灵活的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换位思考,一个比较复杂难懂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比较简单容易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思想;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

1.2数形结合及归纳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将抽象的数字和比较形象的形状结合起来,这样就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在解决一些问题时将其中所包含的一些理论归纳提炼出来,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有限,教师要有意识的将这种思想传授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更好的掌握相应的知识。如复式折线统计图;2、3、5倍数的特征等。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2.1更新教育理念。数学思想方法一般蕴含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教师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要对数学思想方法有自己深刻的认识和见解,并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自觉的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深刻钻研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给学生讲解例题的过程中渗透这种思想,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掌握这种思想方法。

2.2适时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时机将数学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给学生造成额外的负担。在初步知识获得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学生会感觉新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可以将新学习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渗透对比的思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数学问题的解决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将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步一步的进行分解,在进行逆向推导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就给学生渗透了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学生掌握了这种思想方法也可以用来解决其它相类似饿问题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学生自己要学会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不仅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要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和自觉性,还需要学生自己能够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要想真正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就需要自己对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领悟,只有自己真正理解的东西才能够真正的所掌握。

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第4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唤醒思维

1.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

师:“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生简述略)

师:大象不好称,曹冲把它换成了石头来称。

2.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

师: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生简述略)

师:年幼的司马光没办法下水救人,他急中生智,想到了砸破水缸来救小伙伴。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小朋友怎么样?

生:聪明、机智……

师:你们想像这两位小朋友一样聪明吗?

生:想。

师:数学就是一门能让人变聪明的学科,因为它里面蕴藏着很多的思想方法。像“曹冲称象”其实运用了“替换”法,而“司马光砸缸”运用的则是“从反面入手”的方法。如果你们也学会运用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就能成为像他们一样富有聪明才智的人。

二、创设情境,引发思维

师:上星期六,章老师在学校值班,上午11∶00左右的时候,突然接到校长的电话,说要在下午1∶00召开全体老师的紧急会议,让我负责通知到位。我一想,这可要通知255个人哪!时间又这么紧,你们说我该怎么办呢?

生1:打电话或发短信。

师:发短信能保证对方及时收到吗?

生2:不能。可先打电话通知一些人,再请大家一起帮忙通知。

师:你真善解人意!为什么建议我再请一些老师帮着一起通知?

生3:一个一个通知太慢,怕来不及。

师:那我们来算算看,假设章老师给1名老师打电话需要1分钟,给2名老师打电话需要2分钟,给3名老师打电话呢?(3分钟)给255名老师打电话呢?(255分钟)

师:估算一下,大约要多少小时?(4个多小时)

师:由老师逐个打,要4个多小时,时间上确实来不及。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因紧急会议,章老师需电话通知学校的255名老师,假定每分钟通知1人,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师:面对这个问题,大家感觉怎么样啊?

生4:人多,不好想。

师:怎么办?面对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容易的来解决。(板书:化难为易)

三、引导探究,激活思维

1.探究

师:那“易”到什么程度好呢?我们不妨学习司马光,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先明确1分钟最多能通知几个人。(1个人)2分钟最多能通知多少人?

师:请你用简洁的,能使人一看就明白的方式表示在作业纸上。(师巡视)

展示学生想出的方法:

[

章老师 ① ②

][章老师][① ][②][章老师 ① ②][③]

(1) (2) (3)

生5:要想2分钟通知的人最多,已经知道通知的“每个人都不闲着,同时打电话”,2分钟最多能通知3人。

师:刚才有很多同学用简单的符号和图示来表示打电话的方法,很了不起。数学家也常这样分析问题,他们使用的是更加简洁的“树状图”。(课件出示下图)

[第1分钟][第2分钟][章老师][其他老师]

师:接下来研究几分钟?(3分钟)3分钟最多能通知多少人呢?可以用“树状图”来表示。(指名学生交流,课件演示)

师:照这样通知下去,猜一猜,4分钟最多能通知多少人?(学生先猜想,再画图或计算验证)

2.建模

师:通知到现在,“树状图”差不多要被画得密密麻麻了,可是离255人还差很远,还要继续画下去吗?

生6:可以停下来找找规律。

师:对。从容易处开始思考,而不是一直画下去,要适时地停下来看一看。

师:我们把刚才打电话的情况列表整理,寻找其中的规律。(组织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逐步完成下表)

[时间(分钟)\&1\&2\&3\& 4\& 5\& 6\& 7\& 8\&…\&n\&知道通知的总人数(含章老师)\&2\&4\&8\&16\&32\&64\&128\&256\&…\&2n\&已通知到的总人数\&1\&3\&7\&15\&31\&63\&127\&255\&…\&2n-1\&]

生7:我发现通知255名老师只要8分钟。

师:7分钟行吗?

生8:7分钟最多只能通知127人。

师:看到这个结果,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9:学数学不要害怕,要动脑筋思考。

师:按照这种省时的方法,打电话之前要注意什么?

生10:要先想好谁打给谁,不然就乱了。

师:也就是要先规划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四、活化应用,拓展思维

师:同学们,“化难为易”这种思想方法还能作为解决其他数学问题的金钥匙呢!(课件依次出示下图)这把金钥匙在“烙饼问题”“植树问题”“找次品问题”“兔子数列问题”“切蛋糕问题”“巧算问题”……中都能派上用场,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研究,相信你们一定能有所收获。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在一些零件里有1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每次拿2个称太慢了,能不能分几份称呢?][把每次称的过程记录下来吧。]

师:如果你们还能把“化难为易”的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用上,你们就能成为像曹冲、司马光那样有智慧的人了!

……

思考:

课前,带领学生重温两则耳熟能详的古代益智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对数学思想方法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思维动力。

课中,以“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主线贯穿全课,把“优化思想”作为辅线隐于其中。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运用“化难为易”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必要性;(2)深入探究,让学生感悟“化难为易”思想方法的特质;(3)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刻体验“化难为易”思想方法的价值。

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思考 教育 理解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有人和学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果然实验后,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应用与理解。

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数学中到处充满着辩证法,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明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教学中可这样渗透辩证的观点:

1.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系的扩充,代数与几何的结合,某些定理的推广,数学中发展的观点由此得到了体现。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在数学中,线、面可以看成点线运动的轨迹,旋转体也是平面图形运动的产物,直线是向两边无限延伸的……在教学中作这些强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辩证法中运动的观点。

3.在数学中,正数与负数,整数与分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等,这些概念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加与减的转化,乘与除的统一,乘方与开方的互逆,在教学中强调这些规律,学生便能从中接受到矛盾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观点的教育。

二、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要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学生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事实上,知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如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思路的探索过程、规律被揭示的过程等等都蕴藏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知识的特征,适当地选配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渗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获取数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