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制作教学课件,总结归纳重点内容
在传统教学当中,通常都是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很多教学重点内容是需要教师经过反复的强调提示来达到重点学习目的的,板书的方式虽然清晰可见,循序渐进,但是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本身课堂教学的时间以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说为了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制作教学课件,教师提前将教学内容进行规划总结,制作成电子课件的形式,将重难点的内容用特殊的字体和颜色进行标记,并且配合例题进行详解的解释说明,这样一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就省下了大量的板书时间,留下来的时间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教师首先可以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点进行罗列,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有初步的方向,然后明确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重点内容有哪些,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重点有选择的学习.这样的电子课件教学形式也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具体地明确学习任务,同时省去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减轻了教学负担,能够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概念罗列出来,然后结合函数知识给学生详细地解释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以及解题思路等,可以利用函数图像的方法来给学生进行更加直观的展示,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教师的教学计划也会更加明确,高效率地开展教学.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本身概念知识以及相关的问题都是比较多的,需要对每个条件进行细致的揣摩分析,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所以说长期下来学生难免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再加上传统数学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说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再加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沟通时间比较小,所以就导致了数学课堂的沉闷压抑,这样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初中生是比较容易受到周围气氛影响的,如果说在一种比较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当中,学生的热情也会被点燃,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也会融入这种学习环境当中.如果说周围的学习环境是比较压抑沉闷的,那么学生的心情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这样的情况会严重地影响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来给学生创设环境氛围,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环境氛围,提高学习热情.
比如,在学习概率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在生活当中很多学生都玩过“掷骰子”的游戏,一个骰子分为六个面,那么出现每个面的概率都是相同的概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掷骰子的视频,让学生回忆生活情境,同时找来一些骰子或是硬币来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下,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融入生活情境当中,在投掷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发现,每种不同的情况出现的概率是不相同的,这也就间接地对概率的概念进行了理解吸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数学有了全新的认识,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拉近了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喜欢上数学.
三、拓展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主要就是因为互联网具备很强大的信息交互功能,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并且具备很大的网络平台,能够随时随地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范围的拓展,开拓学生的视野范围.虽然说教材是经典的教学依据,但是教材上包含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只是限定学习基本范围,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正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的阶段,渴望学习更多方面的知识内容,所以说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来进行知识的拓展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观察;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36-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改革却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中国的初中数学改革也随之正在酝酿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现在的教师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加强实验操作和对学生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在课堂应用中的深入。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最重要的环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接受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协调合作。
一、目前我国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
1、权威教育抑制了自由发挥
目前我国教学的问题有很多方面例如过分尊重老师的权威性,不敢突破老师教学的框架,学生只是简单的从老师的教学中的到体会,完全不能自己深入,多方位诠释。
2、自学也很重要
严重崇拜老师教的作用,完全忽略自学的重要性,老师教学当然很重要,但是最终要的还是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运用,对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全方位的尊重。
3、数学教学重经验更重实验
数学教学思维的扩展和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如何才能够让实验教学在现代中国数学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只是老师要做的事情更加是学校和教育部门都应该要考量的事情。
4、互相尊重共同学习
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和经验,尊重学生的决定,让学生知道教什么,学生的意义。让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之下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制定灵活的评价标准,完善学生的各个学习方略,利用设备和多媒体教材对学生的进行临场操作和实验的能力进行培养。
二、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1、数学思维优先培养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初中数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方略在不断完善,数学是培养学生智力的最好方法,学生在数学上的水平能够对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目前的信息社会中,各个方略的提出都需要一种运算思维,数学的教育在现代教学中非常重要,加深数学教育的概念性研究尤为突出。
2、不同阶段重点培养
加强对数学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不同水平的培养,减少各种人为编造的乱七八糟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能够解答一些真实的有建设意义的数学问题。为加强社会技能打好基础。
3、注重个性培养
我们应该清楚能够调动学生生活的技能就能够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并非所有的学生是怎样,都应该怎样,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能,只是老师凭空的猜测。
4、自己做才是硬道理
数学学习需要全方位思考,要有扩散思维才能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数学思维,学生们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老师的知道对数学思维进行判断和理解。
5、课堂上打分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主要还是考试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关切和激励学生的同时要全面的对学生学习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6、师生互动 决绝盲从
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效的互动,有效的互动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例如在指导学生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但是权威的发令者,而且也是命令的执行者。
7、抓住课堂活跃阶段
从正常的学生来考虑,课堂教学中学生都处在非常活跃的状态,对问题的解决思维多样性,特别是学生自己能够举出很多例子,来对数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认识。
8、瞬间思维很重要
从教室的角色来把握问题的各个角度,学生瞬间思维有时候是解开问题的钥匙,有时候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抓住学生的瞬间思维,让他在课堂上熊熊燃烧。
9、长路漫漫需坚持
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善教学内容和完善教学方法的路上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教育是兴国之事。教师要自我做起,珍惜学生们宝贵的时间,要知道一堂课对于你来说是四十五分钟可对于四五十个孩子来说就是将近两千分钟啊。千万不要再课堂上浪费学生的时间。
三、完善学校管理机制
再好的教学方法,再强大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学校管理机制的配合也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虽然平时和学生们在一起都是老师,但是老师是在学校的管理之下来教学的。学校管理机制好,老师开的会少,平时的家庭烦恼少,教学质量也就会提高,反之则不然。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对初中学校的监督要加强,为了能给学生一个安定和谐的教学环境,国家要对学校和学生增加更多的补助政策。
1.1、数学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理念,是指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初中生为主体,要充分尊重初中生的主体性与年龄特征。同时,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以有针对性的对他们开展数学教学。例如,对于内向,但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他站在讲台上将自己的学习经验、解题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或者让他站起来多解答一些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或者安排他为数学小组组长,让他带领小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
1.2、数学教师要具有“人才培养”理念
对于初中数学而言,可以说是高中、大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启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不能认为初中数学难度低,就忽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潜力。相反,数学教师要勤于发掘数学人才、培养数学人才。对于在数学方面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数学教师要有意地给他们安排难度较高的题目,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等。
1.3、数学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理念
在新时期,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社会文化(价值观)多元化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严峻等问题,都是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数学教师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理念,这是确保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时新性的重前提。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2.1、“挖矿”式教学
工人挖矿,首先要确定地下哪个位置有矿;其次要明确挖到矿点的时间与人力;然后选择挖矿的最佳方法;最后挖到矿,通过这个矿点判断出还有哪个位置有矿,以便下一步进行挖矿工作。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首先给学生确定一个问题;其次明确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人数和时间;然后让学生写出多种解题方法,并选择出最佳的一个;最后判断学生给出的最后答案是否正确。若正确,问学生这种题型与解题思路的特点是什么?能应用到哪些相同的题型,即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2.2、“互动”式教学
数学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众所周知,数学课堂教学相比较语文、地理、化学等学科,在教学内容上要生硬、古板许多,眼花缭乱的数学公式与各类图往往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锐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定不高。因此,数学教师非常有必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方法有三:一是教师问,学生答;二是学生问,教师答;三教师与学生互问互答。但无论哪种方式,教师一定要放下“架子”,从教师角色转变为朋友角色,站在学生同一个角度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创新
就目前来说,我国绝大多数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都是以集体教学,即大班教学形式为主。虽然也有很多数学教师尝试过小班化教学,但有碍于教学精力、教学场地、学生差异等诸多问题,此类教学形式一直没有得以全面实现。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具体方法如下。
3.1、建立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为目的,让学生以集体合作为学习形式,以集体智慧为学习动力,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建立研究小组
与学习小组不同,研究小组以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目的。在研究新问题时,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搜集论据证明自己所研究问题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同时,在问题研究结束后,数学教师还应让学生归纳出所研究问题的实际意义。
3.3、建立竞赛小组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的有力措施。数学教师应在班级中挑选出数学成绩优异,且心理素质较高的学生,让他们牵头组建数学竞赛小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竞赛小组进行竞赛。当然,对于校内组织的数学竞赛、地区性的数学竞赛乃至全国性的数学竞赛,教师更应当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多多参与,从而让他们在竞赛中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打造优质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有几条教学策略。
一、精心备课,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1.把握教学内容、课型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类型;新授课中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有些知识是学生有生活经验,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有些概念是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的:同一种教学方式在低年级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放在高年级就会使学生感到幼稚。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方式可分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类,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探索学习和接受学习应各司其职、灵活运用。因此针对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是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因此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适切性,使其体现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制定的数学教学目标既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又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相适应。首先,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应是全面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内容应该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其次,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应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目标,从行为指向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拓展了现代数学教学的内涵,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实现教学目标。
二、重视过程,推动高效课堂的进展
新知识的理解、巩固,不可能一步到位,它始终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一直处于动态之中。因此,教师必须随时捕获信息,灵活选择教法。随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而灵活应变,需要一个信息的交流反馈处理、再反馈的过程。这就是活跃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处设疑;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及个人经验,即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过程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案例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教学
概念背景:我们知道,比较两个三角形,从形状上看有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等,但对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我们如何刻画呢?
问题情境:我们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两对边中垂线对折,并在纸片上画一个三角形,用小刀切下这个三角形,得到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征?由轴对称的概念进行分析理解。
猜想发现:“由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三角形。”引发学生猜想:这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
表述验证:如果将几个三角形叠合到一起能够完全重合的话,那么就称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这种数学概念的问题情境创设一定要抓住新旧概念间的本质属性,为新概念的产生创设适当的平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概念。
2.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再创造提供广阔的天地。而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若能在课堂上恰当地引导和有效地提问,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究知识,那么这样的数学课堂才会精彩纷呈。
然而在今天,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师组织的课堂气氛较之传统课堂是热闹多了,但大多是在热闹下的无效教学。要么就是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提问的内容大多集中在一些记忆型的知识,停留在简单判断和机械回忆等较少智力参与的问题上,因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都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有效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切实落实教学目标,让数学课堂也有语文课堂的精彩,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话题。我认为要从课堂的切入、内容的选择、提问的技巧三方面来注意课堂“提问”,除了以上三方面,还应该对学生的回答能作出及时明确地反映,或肯定、或否定、或点拨、或追问。
3.创造性地“用教材”。
数学新课程实验教材体现了开放性教学的教学方法,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合理的教学加工,把抽象的、严谨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贴近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案例2:在教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我采取这样的引入:先画一个ABC,问题:擦去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只剩下ABC,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如何将这个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
教材中并没有这样的设计,这里创造性地设计问题,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体现了“教师不仅是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教材的开发者”这样一种理念。
4.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首先,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如上述案例2的教学就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平行四边形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其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当学生思路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启迪、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最后,创设合作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思想,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同时,合作交流要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
5.合理的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好教学节奏,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密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节奏。慢条斯理地讲解不可取,但节奏过快也不行,那种连珠炮式的讲解,使学生无暇思考,也来不及消化。因此,确定教学密度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及时捕捉教学中的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又各有差异,因此,要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因材施教,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课堂45分钟是教学的主战场,我们要向时间要效率,精选练习,查漏补缺,创造条件,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我们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以求实现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6.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每一堂新授课结束,我总要留10―15分钟时间进行巩固练习。如何进行巩固练习?教师要吃透大纲、钻研教材,抓住新授知识点精心选择,设计习题;练习要求学生及时交换批阅,教师评析,并马上了解学生对新授知识的巩固情况,针对反馈中有差错及易错的知识再反复强调,使学生能运用和巩固知识,形成一定技能,初步达到目标。
7.重视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后通过小结让学生抓住主要矛盾,掌握课堂的重点与难点,是整节课教学的升华。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必然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而且可以节省课后的时间与精力用于他们自己喜欢的其他方面,使其个性和潜力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除上述几点外,还有规范学生课堂行为、培养学生发散和创新思维、创设语言环境等许多方面。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是许多老师追求的一种境界和努力的方向。相信,只要教师大胆实践、积极思考、虚心学习,不断总结、积累和反思,数学教学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学 合作学习 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改强调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场所,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在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活动和对话中,在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这其中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意识地构建一个符合学生特点的合作学习环境,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听、以及进行自我反思,那么不仅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笔者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在合作学习策略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现提出来与同行们商讨,请指正。
一、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分组有许多方法,纵观国内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多数倾向于异质分组的原则,可以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分到一起,形成一种互补。接班时,我首先对全班学生的性别、性格、气质特点、学习兴趣、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并统计,然后遵循异质搭配的原则以4~6人为一组进行分组。由他们自己推荐组长、记录员、资料员、中心发言人等,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再次,我帮助各小组建立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问题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然后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交流和讨论,再形成集体意见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组内人人参与,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有效地促进合作和竞争。一段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发展。
二、精心选取合作学习内容
1、设计实验性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数学实验是指为获得某种数学理论、验证某种数学猜想、解决某种数学问题,实验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在典型的实验环境中或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索活动。数学实验在课堂教学的导入,对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的掌握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有些实验需要很大的数据,而课堂时间有限,合作学习就成为较好的途径。
例如: 频率与概率。统计概率是用大量数据统计后得出的结果,而需要的随机试验次数又很大,一个人短时间内很难完成,需要多人合作。教学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①各人做20次抛掷硬币的试验,用表格记录自己的试验结果(正面朝上的次数);②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看看结果是否一致?③小组内将单个试验结果逐个累加用表格记录;④汇总全班各组的数据,再一次进行交流讨论,总结规律。这样的实验教学设计,通过合作学习,能较好地使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
2 、设计探究性问题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探究性问题就是要让学生能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定问题、提出猜想、论证猜想、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建构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去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设计开放性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数学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传统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给学生形成了较大认知空隙的问题。设计开放性问题,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泛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准确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1、在知识重点处开展合作学习。围绕教学重点组织讨论,往往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例如: 在“完全平方公式”一节中,经历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在教学中可这样设计:一块田地分成如图所示的四部分,分别种植四种不同的作物,问这块田地的面积是多少?与小组同伴交流你的作法,你能发现什么结论吗?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到两种答案。从整体上考虑,可得到面积为(a+b)2;从部分考虑可得到面积为a2+2ab+b2。因为是同一块面积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所以学生就能大胆猜测(a+b)2 =a2+2ab+b2。这样,学生经历了合作学习,在头脑中将实际问题背景和公式的产生过程建立了联系,因而对公式就掌握得非常深刻,在具体应用中很少出现如“(a+b)2 =a2+b2”的错误。
2、在知识模糊处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模糊状态时,教师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索,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最终形成准确、清晰的结构。如在“在生活中的轴对称”一节中,当教师提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后,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两个不同概念感到迷惑,这时教师适时提问:“这两个概念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下面先在组内讨论,再在组间进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各组拿出讨论结果,组间交流、辩论……,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交流中“自检”和“学他”,经历由模糊到清晰,螺旋渐进,分化整合的过程,最终对这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了正确地认识,能从图形的个数,对称轴的条数等方面区别两个概念,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
3、在知识拓展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种思维在解决新问题时,善于用求异思维,善于透过问题的外部现象深入问题的内部本质。在知识的拓展处设疑,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的好时机,此时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进行合作学习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能聚集体思维开发个体思维,取长补短。
四、正确定位合作学习角色
1、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要给予及时的充分的肯定。
2、对合作学习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反复向学生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3、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时,教师可以挑选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促进全组积极而小声合作。或者让这组学生的位置移近一点,既能让学生小声交谈,又能培养合作精神。
4、小组讨论出现分歧和冲突时,教师要详细了解情况给予干预和指导,如果分歧是适当的,可以进一步的讨论;如果冲突的时间过长陷入僵局,教师要参与其中,耐心指导。
5、合作学习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查他们是否真正完成了任务,可以采取一些备用活动,总结和反思等。
6、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及时制止,并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帮助和点拨,使讨论达到有效性。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都会有两种思想,甚至有更多种思想。”!这充分说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但是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不是在一朝一夕间就能形成的,只有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教学相长,反思矫正,才能走向成熟。学会合作交流是新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我们广大教师要积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