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安全等级;四级;TDCS;接入安全

1 TDCS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四级基本要求的差距

1.1 四级基本要求介绍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四级的基本要求有2大方面即管理要求与技术要求。

1.1.1 管理要求

该部分分为5个方面: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

1.1.2 技术要求

要求分为5个方面: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下面就这5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1)物理安全

规定了系统设备的物理环境,避免常见自然或人为灾害的影响。

2)网络安全

结构安全:规定了结构上要保证冗余并根据职能和重要性进行网段划分,通道上要保证访问路径的安全和带宽,边界上保证与其它网络的可靠隔离。

访问控制:边界上要部署访问流量的控制设备,进行访问控制;内部严禁开通远程拨号功能。

安全审计:集中审计运行情况、流量、用户行为,便于分析问题以及数据恢复。

入侵防范:监测网络边界的攻击行为,并定位记录和即时报警。

恶意代码防范:在内部及时更新防范的代码库,在边界要做到检测和清除恶意代码。

3)主机安全

规定了身份鉴别、安全标记、访问控制、可信路径、安全审计、信息保护、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及资源控制。

4)应用安全

规定了身份鉴别、安全标记、访问控制、可信路径、安全审计、信息保护、通信的完整性和保密性、软件容错、资源控制、抗抵赖。

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规定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以及备份数据的恢复。

1.2 TDCS现状与四级差距

目前TDCS网络安全建设相对于《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4 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中如接入安全控制系统、指纹认证系统、网络安全审计和IT资源集中安全管理等重要网络安全子系统目前仍是空白,具体防护差距请见表1。

2 几种网络安全技术介绍

2.1 接入安全控制系统

接入安全控制系统是内网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署在企业的内部网络中,可以保护内部计算机免受外来终端的危害,可禁止重要信息通过外设和USB 等端口泄漏,防范非法设备接入内网等。

2.1.1 外设与接口管理

外设与接口管理主要对内网终端计算机上的各种外设和接口进行管理。可以对内网终端计算机上的各种外设和接口设置禁用,防止用户非法使用。

2)本表严格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4 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起草,表中8.x.x.x 编号为《基本要求》文件中实际编号.

1)存储设备禁用

除了网络外,另一个最可能带来病毒入侵的方式就是存储设备了。内网安全控制系统可以禁止如下存储设备的使用:软驱、光驱、存储设备、移动硬盘等。

2)设置移动存储设备只读

内网安全控制系统可以设置将移动存储设备置于只读状态,不允许用户修改或者写入。

2.1.2 安全接入管理

1)在线主机监测可以通过监听和主动探测等方式检测网络中所有在线的主机,并判别在线主机是否是经过内网安全控制系统授权认证的信任主机。

2)主机授权认证

很多的计算机被病毒入侵,主要原因是自身的健壮性与否造成的。根据这种情况,内网安全控制系统提供了网络授权认证功能。内网安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识别在线主机是否安装客户端程序,并结合客户端报告的主机补丁安装情况,反病毒程序安装和工作情况等信息,进行网络的授权认证,只允许通过授权认证的主机使用网络资源。

3)非法主机网络阻断

对于探测到的非法主机,内网安全控制系统可以主动阻止其访问任何网络资源,从而保证非法主机不对网络产生影响。

3 结束语

可以想像,未来的TDCS系统,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第一,网络是安全的,体现在网络应该具有精确识别人员身份,可以阻止内部和外部攻击,可以阻止各种内网安全控制系统未授权的非法主机接入和访问。第二,网络是稳定的,体现在网络应该具有冗余性和自愈性及良好的通道。第三,网络管理是高效地,体现在将有统一的管理设备可以将网络管理功能覆盖。

【参考文献】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一、成立校园网络安全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我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出了适合我校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建立了《鹿马中学校园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鹿马中学校园网日常管理制度》,《鹿马中学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制度》等相关制度。除了建立这些规章制度外,我们还坚持了对我校的校园网络随时检查监控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了校园网络的安全。

三、严格执行备案制度

学校机房坚持了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原则,严格管理,完全用于教师和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查阅与学习有关的资料,没有出现出租转让等情况。

四、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实行科学管理

我校的技术防范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安装了防火墙,防止病毒、不良信息入侵校园网络、Web服务器。

2.安装杀毒软件,实施监控网络病毒,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3.及时修补各种软件的补丁。

4.对学校重要文件、信息资源、网站数据库做到及时备份,创建系统恢复文件。

五、加强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管人员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每位领导和部分教师都能接入因特网,在查阅资料和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我校学校领导重视网络安全教育,使教师们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对于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并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有义务向学生渗透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常识,并对全校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培训,做到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六、我校定期进行网络安全的全面检查

我校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每学期初将对学校微机房、领导和教师办公用机及学校电教室的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消除安全隐患。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在国际信息安全环境日趋恶劣,国家全面倡导信息安全的大环境下,为了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及业务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依据集团总部《关于建立集团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保障体系的通知》、鄂通信局发[2013]127号《关于进一步落实基础电信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考核及有关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同时参考《GA/T708-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体系框架》、《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0269-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0984-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等国家标准,制定了《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信息安全策略》、《安全保障框架》及《安全保障基线规范》规范等,率先在企业内建立并实施该体系,全面倡导企业向信息安全生产经营转型,同时积极引导合作伙伴树立信息安全意识,规范自身的生产及合作行为,明确安全风险责任、细化管理要求,立足自身,兼顾第三方,共同打造信息安全的绿色长城,确保企业长足健康发展。通过该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从中全面深入地挖掘现有安全体系的不足之处,并针对现有业务系统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制定了有效的整改方案并予以实施、预警,确保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可持续性发展及业务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首先,组织完成企业的自有业务信息系统和合作业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划分工作,将平台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并签署责任状,从而树立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实现人人参与安全管理。定期采用SysInternalsSuite、Nmap、Nes-sus、Openvas、Metasploit等技术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扫描、安全审计,并应用HIVE、Waka、PIG、Mahout等工具对海量日志、数据进行分析和审核,发现相关漏洞与脆弱点,并针对自有及合作业务信息系统编写了整改建议和系统层面的加固方案。通过持续对自有及合作信息系统的检查,共发现自有业务信息系统存在各类安全漏洞攻击39处,合作业务信息系统存在各类安全漏洞14处,目前这些漏洞已经全部整改与加固完毕,消除了安全隐患。其次,以信息安全管理为导向,组建了由电信营运商、合作伙伴、专业公司三方共同构成的一支业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团队,通过从合作业务管理规范的建立到合作伙伴安全技能培训,从信息安全制度宣贯到系统安全处罚办法的落实执行,从系统安全的定期评估到系统漏洞的及时加固等一系列举措,最终创建一套业务信息系统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型,提高业务信息系统运行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创新业务品牌形象。从安全管理模型启用至今,未发生一起信息安全事故,这样强化了合作伙伴的信息安全概念,督促合作伙伴在发展业务的同时也重点关注信息安全问题,极大地降低了由于合作系统的信息安全漏洞导致的中病毒或木马、假冒网站、账号或密码被盗、个人信息泄露等客户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此类原因造成创新业务投诉比率和往年相比降低了15%,改变了用户对创新业务的固有印象,建立了良好的创新业务服务品牌形象。此模型具备良好的可复制性,可指导通信领域运营企业开展信息安全工作。在全国率先打造这套移动互联网业务安全管理体系,包含一系列业务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信息安全策略、安全保障框架、安全保障基线规范等相关业务系统管理制度及规范,业务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和时效性在通信行业内名列前茅,同时通过近两年的安全理论研究和安全评估加固实践,针对当前企业业务平台系统在信息安全监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对当前主流关联分析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事件关联分析技术。该技术涉及到多源数据预处理、报警聚合、关联分析、大数据分析和安全状况态势评估等相关技术。此技术运用到电信行业的信息安全监管上,就能够对监控设备收集的日志及安全设备产生的告警进行关联分析和挖掘,从包含大量冗余信息的数据中提取出尽可能多的隐藏的安全信息,通过对此类信息的统计、浓缩、总结、关联和分类,抽象出利于进行判断和比较的特征库,并智能地学习和维护其特征库,从而在提高安全事件报警准确率的情况下保证极高的识别效率。同时该安全管理体系成功应用到与百度公司合作开发的爱奇艺视频业务系统、与腾讯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的微信平台、与奇虎科技公司共同开发的安全卫士手机应用系统,得到部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互联网精英公司的高度认可和赞许,并表示今后与电信运营商共同开发产品都依照此安全管理规范和体系,确保产品的各项安全性能指标。

2创新点

为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从基础通信运营向流量运营转型的新趋势,湖北移动确定了“业务转型,安全先行”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在已有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做到六“注重”六“突出”,即:(1)注重整体规划,突出体系建设,促进职责高效履行。制定下发安全标准化管理与评价体系建设计划,内容涵盖安全工作方针目标、安全目标、各方职责、安全管理体系和模式、安全设施和机房环境保护设施标准、安全文明操作保证金、安全考核与奖惩、过程的主要控制措施、应急准备和响应等方面。严格按计划有序开展体系建设工作;严格按体系文件要求开展业务或系统试运行工作;加强保证与监督体系的建设。(2)注重文化建设,突出信息安全特色,促进习惯养成。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使安全文化落地,提高员工安全与风险防范意识。(3)注重教育培训,突出行业特色,达到安全管理效果。通过多种渠道、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方式,组织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一是安排专家和行业资深人士进行专题讲座;二是在专题培训的基础上,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工作如何开展的培训。(4)注重设备管理,突出针对特色,实现安全管理精细化。首先,网络设备较多,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性是首要任务,为此各维护单位对每台设备均建立了安全技术台帐,台帐包括运行记录、检查保养记录和定期检验记录。其次,组织精干力量先后两次对所有设备、流程、机房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工作。第三,使隐患排查整改形成机制。(5)注重安全投入,突出专用特色,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费用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安全费用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生产费用规范化、合理化和足额投入。并加强安全生产保证金的管理,建立安全生产保证金并实行年底考核的机制,有效促进了安全管理工作。(6)注重应急预案,突出超前特色,安全管理赢在主动。在安全管理中,把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了应急处置机构,将应急处置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完整的安全事故预防体系。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实际的应急演练。

3结语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企业信息 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来越大,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生产中的业务数据、管理中的重要信息,如果企业自身的信息安全管理有重大疏漏,也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当前,企业在黑客病毒日益猖撅的网络环境下不仅要保护自身信息的安全,还要保护业务数据的信息安全,因此有必要从体系管理的高度构建企业信息安全。

一、企业信息安全的二维性

当前,企业信息安全已涉及到与信息相关的各方面。企业信息安全不仅要考虑信息本身,还需要考虑信息依附的信息载体(包括物理平台、系统平台、通信平台、网络平台和应用平台,例如PC机、服务器等)的安全以及信息运转所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例如员工素质、室内温度等)的安全。资产如果不对影响信息安全的各个角度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则难以实现企业信息安全。因此,需要从企业信息安全的总体大局出发,树立企业信息安全的多维性,综合考虑企业信息安全的各个环节,扬长避短,采取多种措施共同维护企业信息安全。

1、技术维:技术发展是推动信息社会化的主要动力,企业通常需要借助于一项或多项技术才能充分利用信息,使信息收益最大化。然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具有双面性,人们既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如电子邮件等迅速把信息发送出去,恶意者也可由此截获信息内容。为确保企业信息安全,必须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因此,技术安全是实现企业信息安全的核心。

1)恶意代码和未授权移动代码的防范和检测。网络世界上存在着成千上万的恶意代码(如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特洛伊木马和逻辑炸弹等)和未授权的移动代码(如Javaseript脚本、Java小程序等)。这些代码会给计算机等信息基础设施及信息本身造成损害,需要加以防范和检测。

2)信息备份。内在的软硬件产品目前还不能确保完全可靠,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外在的恶意代码和未授权移动代码的攻击,也会造成应用信息系统的瘫痪。为确保信息的不丢失,有必要采取技术备份手段,定期备份。

3)访问权限。不同的信息及其应用信息系统应有不同的访问权限,低级别角色不应能访问高级别的信息及应用信息系统。为此,可通过技术手段设定信息的访问权限,限制用户的访问范围。

4)网络访问。当今,一个离开网络的企业难以成功运转,员工通常需要从网络中获取各种信息。然而,网络的畅通也给恶意者提供了访问企业内部信息的渠道。为此,有必要采用网络防火墙技术,控制内部和外部网络的访问。

2、管理维:企业信息安全不但需要依靠技术安全,而且与管理安全也息息相关。没有管理安全,技术安全是难以在企业中真正贯彻落实的。管理安全在企业中的实施是企业信息得以安全的关键。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内部和外部的安全管理、安全审计和信息跟踪体系,提高整体信息安全意识,把管理安全落到实处。

l)信息安全方针和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信息安全方针和信息安全政策体现了管理者的信息安全意图,管理者应适时对信息安全方针评审,以确保信息安全方针政策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构建信息安全组织架构。为在企业内贯彻既定的信息安全方针和政策,确保整个企业信息安全控制措施的实施和协调,以及外部人员访问企业信息和信息处理设施的安全,需要构建有效的信息安全组织架构。

二、企业信息安全构建原则

企业信息安全构建原则为确保企业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企业在日常运作时须遵守以下原则。

l)权限最小化。受保护的企业信息只能在限定范围内共享。员工仅被授予为顺利履行工作职责而能访问敏感信息的适当权限。对企业敏感信息的获知人员应加以限制,仅对有工作需要的人员采取限制性开放。最小化原则又可细分为知所必须和用所必须的原则,即给予员工的读权限只限于员工为顺利完成工作必须获的信息内容,给予员工的写权限只限于员工所能够表述的内容。

2)分权制衡。对涉及到企业信息安全各维度的使用权限适当地划分,使每个授权主体只能拥有其中的部分权限,共同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如果授权主体分配的权限过大,则难以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会存在较大的信息安全风险。因此,在授权时要采取三权分立的原则,使各授权主体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通过分权制衡确保企业信息安全。例如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日志审核员就不应被授予同一员工。

三、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模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要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勿留短板。安全技术是构建信息安全的基础,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企业资源的充分提供是有效保证安全体系正常运作的关键,安全管理则是安全技术和安全意识恒久长效的保障,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在构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要全面考虑各个维度的安全,做好各方面的平衡,各部门互相配合,共同打造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主要环节:制定反映企业特色的安全方针、构建强健有力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依法行事、选择稳定可靠的安全技术和安全产品、设计完善的安全评估标准、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营造良好的信息安全文化氛围等。因此,为了使企业构建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必须要以构建、执行、评估、改进、再构建的方式持续地进行,构成一个P(计划)、D(执行)、C(检查)、A(改进)反馈循环链以使构建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地根据新的风险做出合理调整。

四、结论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企业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全面分析影响企业信息安全的各种来源后才能构建良好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大量的企业案例来看,技术、管理和资源是影响企业信息安全的3个角度。为此,应从技术、管理和资源出发考虑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和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应注意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不断改进的,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遵从PDCA的过程方法论持续改进,才能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长效。

参考文献: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信息安全保障;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电子档案是依附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进入21世纪后,电子档案逐渐取代传统书面档案管理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电子档案的管理模式、存在类型、储存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档案的数据化管理和自动化管理是电子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子档案信息泄漏、盗窃事件,在各国家档子档案管理中频发,这种“盗窃”现象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降低了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的可信度。如何提高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稳定性已成为广大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谈论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电子档案形成、处理、储存、运输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对电子档案安全管理有效的解决对策。

二、电子档案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和问题

(一)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特点

网络安全是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保证,所以互联网是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前提,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档案信息的真实性,电子档案信息在开放利用过程中会经常被“篡改”,任何网络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决定电子档案信息的内容;(2)电子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电子档案信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经常会受到黑客、病毒的攻击,这种恶意攻击会严重影响电子档案信息的完整性;(3)电子档案信息的长效性,数字档案信息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网络瘫痪,那么电子档案信息也会随之消失,所以要想保证网络信息的长效性,必须提高国家互联网的安全性能和维护力度。

(二)影响电子信息安全的因素

1. 网络安全

综上分析可知,网络是电子档案信息实现储存、传输的主要载体,网络的安全对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目前网络安全维护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其结构的不严谨性、不稳定性、脆弱性,导致电子信息面临着严峻的网络安全隐患。因为电子档案信息在开放利用的环境下进行信息交流,所以国家通常不会对其网络进行信息访问权限。

2. 外部环境不稳定

外部环境对电子档案硬件设备的威胁很大,其带来的安全问题有可能会直接导致电子档案信息的停运、丢失、损坏。电源是维持整个电子档案系统正常运营的重要硬件,如果电源不稳定,那么电子档案也会受到安全威胁。因为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的电子档案都是在强磁、强压、强辐射的环境下运行的,计算机网络会受到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其电子档案信息在储存、传输过程中出现“安全危机”问题。

3. 电子档案信息的滞后性

1996年国家档案局就成立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研究领导小组,开展电子文档管理方法、技术、标注和构建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研究,经过多年研究和发展,电子档案管理办法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电子档案信息的滞后性仍影响着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发展。

三、提高电子档案信息安全性的几点合理性建议

本文通过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可知,要想在开放利用环境下实现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必须从根本入手,深化国家安全网络基础建设,设置网络安全屏障,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建立稳定的网络环境,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计算机、储存设备的防水、防火、抗震性能;(2)摒弃传统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观念,从思想上认识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培养公众档案维护意识,为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护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4)设置安全保障屏障,积极开发先进技术,如,路由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系统漏洞检测技术、病毒查杀技术等;(5)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围绕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目标,确定电子安全信息管理的指导思想,深入探讨管理措施、管理内容、管理要求;(6)明确各部门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职责和支撑体系,如安全防护技术支撑、法律法规支撑、环境和设备安全支撑,人才资金支撑,让电子档案安全信息管理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信息安全保障的目标。

四、结语

通过上文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进行分析可知,我国有关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仍存在很多管理漏洞,要想提高社会电子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性和安全性,必须提升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地位,使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问题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仁杰,刘俊玲.论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中信息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档案学通讯,2012,13(04):101-113.

[2] 陈振.档案开放利用与信息安全保障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3(06):1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