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藏族的文化艺术

藏族的文化艺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藏族的文化艺术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陇南;白马藏族;傩舞艺术

一、原始性

陇南白马藏傩舞是一种原始的图腾舞蹈,至今依旧保存着大量具有原始风貌的信息,是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其单纯质朴的原始风格传达了一种人类可以征服自然、战胜魔怪的深沉历史力量,也透露出人类原始艺术的童稚气息。表演时,演员头戴各种角色的面具,傩面具的造型特点古朴凝重、恐怖怪异,神秘而狞厉,令人骇异,显示出一种鲜明夸张的原始艺术美感。陇南白马人傩舞的原始特点还表现在舞蹈动作的粗犷上,表演者舞步刚健豪放,动作简单,但豪放有力,锣鼓音乐没有旋律,只有各种不同节奏形态的组合与变化,“咚咚嚓”的锣鼓、大小钹等打击乐声,以铿锵的节奏骤然响起,在寨前村后、村边田间地头驱赶邪鬼,惊天动地,雷轰鼎沸,气势恢弘,具有震慑鬼魂的威力,不仅有效地表现出了傩舞粗犷狞厉的风格,也成功地营造了特定的原始氛围。如“池哥昼” 池哥手中的宝剑和牛尾,左盘右旋,上下舞动,粗犷、简单、刚健,准确地再现了原始部落的宏伟气魄。正是这些因素,与傩舞本身的内在气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陇南白马藏族傩舞保留了古代原始舞蹈艺术的诸多特点,成为我们了解人类远古文明的“活标本”。

二、祭祀性

陇南白马藏族具有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和发达的农耕文明,在方面主要信奉自然神和祖先神。陇南白马人深居大山,世世代代以农耕和狩猎为生,其原始封闭的生产方式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他们对大自然产生了紧密的依赖情节。白马人深信万物皆有灵,自然崇拜心理异常强烈,在他们的心目中,大自然至高无上,由此出现了诸多自然神灵,包括天、日、月、星等天体自然神;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神;山、土、水、石、海、河等自然物神;虎、狮、树等动物植物神。山神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不仅主宰着人们的一切生产活动,而且还行使其“神判”的最高裁判权。白马藏族每个村寨后面的山都是神山。其中,最信奉的一座神山称为“叶西纳蒙”(意即“白马老爷”)。长在神山上的花草树木都是神花、神草、神树,它们的地位也是至高无上的。神山是各村寨最神圣的地方,不允许在其中狩猎和砍伐,否则就要受到严惩。陇南白马藏族傩舞就深刻地反映了白马人对自然神和祖先神的崇拜。“池哥昼”中的山神,“麻昼”昼中的12生相,都体现了白马人对自然物象的顶礼膜拜。

白马藏族傩舞既是一种民间舞蹈,同时又是一项神圣的祭祀活动,在表演开始都有隆重的祭祀祷告仪式。比如“池哥昼”傩舞表演,装扮结束,表演者会汇聚至“久哩”(祀庙),由头人主持祭祀活动。祭天地诸神、祭列祖列宗,焚香、点蜡、烧纸、祷告。祭祀结束,炮手对天空鸣放三声炮响,震耳欲聋。池哥昼傩舞戏表演者、鼓乐手、炮手等一齐高喊三声“噢呃呼呼”,随后列队离开场院,表示一年一度的“池哥昼”活动正式开始。再如“麻昼”表演开始前,先在村北“山神殿”的古松神树下举行祭祀礼仪,然后在特定的地方进行装扮,再由头人和会首安排表演活动。

由于白马藏族傩舞是一项神圣的祭祀活动,不能随意演出。演出结束后,当地居民即将傩面具、傩服饰、傩道具等收集起来,先按程式和规矩焚香祷告,然后选择特定合适的场所高挂收藏。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再次表演,村民们会焚香祈祷,举行神圣的敬神仪式,占有吉兆后,方可“请”出傩面具和傩服装道具等。

三、民俗性

陇南白马藏傩舞在长期的演化发展中,融入村民们诸多喜闻乐见的情景性主题,体现了当地居民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生活,并发展为以自娱自乐为主要目的的民间舞蹈形式。比如“池哥昼”中,池母以叙事性舞姿来模仿种庄稼及家务劳动,尤其是一家三口的“知玛”表演,舞姿随意、动作风趣、幽默诙谐、喜怒无常,常以逗乐为主,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再如“麻昼”的表演,跳舞者、歌唱者及周围的村民会形成一种默契及互动,彰显“麻昼”舞蹈的民俗特性,表演者围着篝火在场内舞蹈,民众和歌伴唱在。歌曲内容极其丰富,通常围绕白马村寨上下见闻而展开,从远古事物一直唱到每家每户的种种相关事物,其间,还要穿插池哥昼表演,甘昼表演以及丰富的传说故事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具戏剧化、人情化、民俗化特色。最后是“甘昼”的表演,“甘昼”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生活化和情境化,在锣鼓敲击的节奏中,笑面小鬼欢快登场,在各种姿态的舞蹈动作结束后,便模拟妇女哺乳、做饭、擀面、缝制衣服等生活场景,动作夸张、惟妙惟肖,表明“甘昼”与白马人的民俗节日、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四、艺术性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表演扎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反应了当地村民们的审美意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无论是舞蹈、歌唱、配乐,还是面具、服饰、道具都似一道道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风景线,为我们呈现出别样的艺术魅力。

首先,傩舞的舞蹈动作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民族舞蹈语汇及表演形态,舞步流畅、动作夸张、风格独特、艺术表现力丰富,给人一种神秘、神圣的联想,是舞蹈文艺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甘肃省不同市县乃至全国的文艺工作者经常到这里采风,编创的舞蹈节目多次荣获各级奖项。

其次,白马藏族傩舞面具艺术造型古朴强悍,颜色鲜艳,制作工艺复杂而严谨,大体分为:选料、雕刻、彩绘、敬神四个步骤。池哥昼、麻昼、甘昼傩面具源于陇南白马藏族的历史文化,采用既写实又夸张的艺术手法,高度融合了人神形象的组合模式,并结合民间美术色彩的配色原理,强化了傩面具作为宗教崇拜这一视觉符号的典型特征,具有人神共体和祭神娱世的双重含义,其造型特征、色彩运用、装饰倾向、制作工艺及拓展应用等无不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则柔;地方高校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24-01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首先我们要传承老一辈艺术家遗留下来的艺术财富,其次我们要把所掌握的艺术知识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再次用多种不同的创作手段来丰富艺术作品的观赏性和价值性。我们对古老民间艺术的认识上,它的进步和创新必须要以最原始的艺术动态,经过艺术工作者的加工和精心雕琢进入课堂,再由编创者融入不同的艺术编舞技法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为基础的提炼形式,以及大量的艺术语汇和内容进行整理和研究,形成一种规范、科学的教学教材。通过民间艺术的语汇、素材、风格、特点将艺术作品运用到教学当中以及舞台当中。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长期居住着藏族、回族、蒙古族等,这些少数民族千百年来,用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故事,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也创造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宝库,同时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批宝贵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资料。这其中,青海特别以藏族歌舞十分盛行,“则柔”为最。“则柔”是藏族一种集舞蹈、说唱的古老艺术。

一、早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在劳作的时候,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歌颂上天赋予他们的一切,如在劳作时边跳边唱,对酒当歌,以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敬畏,歌颂正义,歌颂丰收,驱赶邪恶者。每逢各大节日,“则柔”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其表演形式融入了原生态观念的表演形式,也融入了诙谐的艺术手段。“则柔”在表演过程中场面变化多端,舞蹈动作有时轻盈,有时粗犷,音乐节奏由慢到快,有多种多样的曲调来变化舞蹈的语汇,给人一种内心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从而成为了今天的则柔。

二、“则柔”的表演形式融入了多种艺术语汇,在其表演过程过,有曲调,有歌词,有舞蹈语汇,只有将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出“则柔”这门民间艺术真正的魅力。不同的歌词有着不同的含义,舞蹈随着不同的曲调来刻画舞蹈的动作语汇,动作大多古朴轻盈,保留了最为古老的舞蹈动作样式,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今我们从“则柔”艺术表演形式中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舞蹈语汇和歌曲曲调,它的这种模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则柔”发源地为四川省西康阿坝地区,到了明朝中期则柔流传至贵德下排村,并得到逐步发展和弘扬,“则柔”已有400多年历史。“则柔”在最初只有几个动作和几个曲调,在艺术不断的发展中,到今天“则柔”的表演内容、表演形式以及曲调更为多样性,广泛流传在藏族艺术文化的前沿。“则柔”分布于青藏高原每一处藏族村落。“则柔”民间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曲调的丰富性,与其它地方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表演方式。所以“则柔”一直保留着独特的古朴与完整性。

四、在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长廊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把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引入到各个艺术教学的课堂中,具有重要的艺术教学价值。在这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中,民族的文化,民族的艺术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能更好地站在世界的舞台“百花齐放”。在让世界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加深我国人民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了解。从教学方面来讲,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形象生动的“则柔”舞蹈作品,可以从更深的层面上领略青海藏民族音乐舞蹈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主体意识,这对于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开创民族舞蹈艺术繁荣的新局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五、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对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舞蹈“则柔”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藏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护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要用自己所掌握的传统民族艺术知识来培养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兴趣、更深入全面地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的魅力、民族艺术的特点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性,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作水平,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促进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强.藏族民俗歌舞“则柔”的历史与现状考察[J].曲学,2014(00).

[2]徐绍贵.藏族原生态歌舞“则柔”的审美文化考察[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11):52-54.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第3篇

摘要:藏壁挂是在藏毯从地面装饰艺术走向墙面装饰艺术的一个升华,是民族文化、民间传统工艺、特染工艺与现代绘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围绕现代人对民族地区的关注和好奇,根据藏族的地域特征,其工艺特点、艺术特点展开创新性的保护。做到原样传承,又能创新地以新的形式给藏族地区带来社会、经济价值,并增强其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藏式 壁挂 保护 创新

藏族艺术同其他民族艺术一样,有着其特有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经济关系、产生的生命意识等都是其产生的必然条件。藏毯的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在由地面装饰向墙面装饰的转化过程中,藏壁挂的制作也形成了自己的一道工序。虽然制作藏壁挂的工序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每幅藏壁挂都是纯手工编织的,由于每个人对细节的处理不同,所以每幅壁挂都是独一无二的,极具收藏价值。

面对以藏壁挂为代表的藏民族艺术,我们不仅要合理的保护它,还要应用创新性的思维去开拓地发展。藏壁挂的精神寓意、文化内涵、造型特征等内容是其保护的实施点也是创新的源泉,如何做到原样传承,又能创新地以新的物化形式给藏族地区带来社会,经济价值、并增强其文化的传播。民间艺术创新要做到在保护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在开发的环节里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保留原有的优秀传统,但又不局限于原有传统而一成不变,并在突破传统束缚时摒弃不适合于社会需要的东西。

在此,民间艺术的抢救与保护措施,主要体现在对民间手工艺的调查与文化保护,民间艺术品的收藏以及民间艺术品的旅游开发再生三个方面。藏壁挂工艺品的保护也体现出以上的特点并具有创新性。

1.民族用品だ发展与保护

藏区博大的文化吸引着世界人民,这使得藏式壁挂获得众多消费对象,作为藏毯艺术的升华,藏壁挂已成为集装饰、收藏、馈赠为一体的高档艺术品。但是,目前国内综合材质壁画制作尚处于萌芽状态,,藏饰壁画本身的装饰性也很强,综合材质藏饰壁画研究成功将会为文化乃至旅游、经济、社会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围绕藏族的地域特征,现代城市人对民族地区的关注和好奇展开旅游式的生产,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策划设计。

(1)藏区用自己特有的东西吸引着四方的客人,除了壮观的自然风景外,最吸引人的就要算那些古老的民族习俗和特有的传统手工艺,这些也构成了来藏旅游的特色。在编织壁挂时,让来藏区对藏壁挂有兴趣的游客观看编织壁挂的流程,听编织人讲每个壁挂上的故事,让游客进行壁挂编织制作的体验,了解藏壁挂的艺术魅力和其独特之处。

(2)保护藏壁挂工艺的基础是保护编制这个工艺的方法,这就需要发现和保护现有的编制的传承人。市政府为藏壁挂艺术家颁发津贴,鼓励他们带徒弟,这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保留住了学习工艺、制作工艺的人,就能够留住手艺。传统的工艺包括一些艺术,都是口传心授,一旦传承人过世,就可能销声匿迹。

(3)通过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介传播传统藏壁挂的工艺、艺术特点,将编制藏壁挂的工艺程序编辑成视频,向大众传播,将高原民族文化艺术通过现代工艺制作展现给世人,满足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对文化艺术高层次的需求和享受,使许多人因此达到了文化增收的目的,更继承和弘扬了高原民族文化。

2. 设计创新 强调引导藏族文化创意

以传统文化为基石,运用现代科技与材质,对藏饰壁画进行现代化升级,保留核心的藏族传统风格,做一些材料上工艺上的改进,使其适合现代化商业需求,新工艺的采用避免了传统藏饰壁画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的缺点,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打开一条新的大道,为寻求低廉的制作成本,运用多种材质进行多重复合试验,用一种取材便利同时兼具环保、无污染、可回收的新型材料同时改进制作工艺,使其能够实现批量化大生产,在藏饰壁画的销售过程中也进行了文化的传播,将藏区文化介绍给世界,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为藏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1)现在市场有的藏壁挂多以唐卡、民族风情、景色、藏族人民生活场景为主,有的地方还别具匠心地将诗词、各大活动和赛事等制作,极大地丰富了内容,而为了更接近高原人民的生活,可以将制作的重点放在‘六字真言’、‘彩粉坛城’、藏族群众日常生活及风情等方面,不仅结合了藏族的元素,形象生动地突出文化和宗教,更是满足了信教人的心理,而且还提供了来藏区旅游的游客多种挑选购买。精心的设计,使其从本身的壁挂功能特征达到旅游纪念意义。

(2)采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出新的传统工艺。

壁挂的材料以布和线为主,可以折叠、卷起,但材料具有变形性,不具有长久性。而且最具有藏族特色并且藏族人皆爱的藏银.玛瑙.松石没有融入的壁挂中,虽有藏族特色但不具有代表性。而我们在对藏壁挂的创新时,应考虑到了现有壁挂存在的这些问题。在现有的以布和线为主编织的壁挂,以绘画的形式制作的壁挂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更多的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制作,或是用更多不同的制作形式来制作壁挂如:用木雕刻出藏族人民的生活场景的壁挂,或是以镶嵌的方法,在制作壁挂的过程中在其中加入了藏银.玛瑙.松石等这些藏族人人皆爱的配饰,使其色彩更加丰富。采用具有藏族特色的综合材质纯手工制作。结合了其他具有表现力的材质。继承和保留了传统工艺文化,也取得了一些新的发展,是传统的壁挂进入了程式化的壁挂模式,同时还引用了藏民喜爱的饰品,使藏族式壁挂文化长盛不衰。

民族文化的创造、传承和发展都是因其存在现实需求,简单的说就是能“为我所用”。藏壁挂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感,从其不同的场景中传递出浓浓的现代设计理念。具有绿色环保、简约、社会责任感,这充分体现了当代设计的核心思想。以创新思想来保护藏壁挂是属于当今最好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壁画》——张映辉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33-03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中广大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所创造的享用并传承下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集体性、民族性、阶级性、普通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等特征。甘肃省文县居住着一个有5800多人的古老民族――氐族后裔的白马人。其语言独特,肤色特别,居住形式与汉民不同,大部分专家学者称之为全国仅有的“中国白马人”。至今保留着独特的白马文化。

一、白马藏族文化源远流长

陇南是氐羌族发祥地和氐族活动的中心地带,史载:先秦时期,氐人就在此聚居,魏晋十六国时,杨氏以西和仇池山为中心建立了仇池古国,其后族人又相继建立了武都、武兴、阴平政权。由于中原统治者的压迫,氐羌人从陇南北部南移,之后定居在陇南南部和四川北部的深山中。目前白马藏族被称为氐族的后裔,氐羌文化也在陇南地域与汉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白马文化。今文县天池乡洋汤寨村每个寨子后面的山都是神山。逢年过节时,各部落人们戴上自己标志性的面具,表演着独特歌舞,当地人称“十二相舞”。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四月十八日和十月十五日是重要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他们跳传统舞蹈――跳“曹盖”。他们以铜号、鼓钹为伴乐,头戴木雕面具载歌载舞。通过舞蹈,旨在祈求平安、驱鬼避邪、祭祀神灵。他们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同时代表白马藏族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白马藏族地区经济十分落后。白马藏人在饮食和生活方面都十分落后,他们几千年以来均以农业为主。《华阳国志》载:“土地险阻,有麻田,氐多羌戎之民。出名马、牛、羊、漆、蜜。有瞿堆百顷险势,氐常依之为叛。”鱼豢《魏略》载:氐人“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南史・夷貊传下》谓氐人“地植九……种桑麻,出绢布漆蜡椒等,山出铜铁”。敌人把蜜、椒等作为主食。可以看出其作为农业牲畜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落后。而今文县的白马藏人,还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小麦、洋芋、玉米、豌豆、荞子、燕麦等作物,又以火麻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白马人仍织麻布,“男女均喜著白色麻布衣裙”“小腿均围以麻布或毪子”。古老而朴素的白马藏人,至今仍然还保留着原始而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优秀而古老的文化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致使经济依然非常落后。

2.白马藏族文化仍“藏在深闺人未识”。据《魏略・西戎传》载:氐人“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此盖虫之类而处中国,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尚青绛,俗能织布”,“其妇人嫁时著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皆编发”。而今生活在文县铁楼乡境内的藏族同胞,俗称“白马藏族”、“白马人”,据历史学家考证系古氐族后裔。《汉书・地理志》称:“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在这二郡中,特别是武都郡,自古即为氐族分布地区,今天白马藏人仍然保留着这种特色。然而,丰富而悠久的白马藏族文化尚不被人们所重视,仍然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对白马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是一大损失。

3.5・12大地震灾后重建大发展。文县白马人原始而古朴的社会生活与优秀的民俗文化,在2008年5・12大地震灾后得到建设与发展。新建了很多“非遗”保护工程“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传习所”。文县共兴建6个“池哥昼”传习所。铁楼藏族乡白马山寨投资了230万元,建了一座面积700平方米大的中心传习所;其中草河坝、石门沟、寨科桥3个白马山寨,分别建起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传习所。天池乡洋汤寨村,新建了一座占地面积近1公顷的白马面具舞“非遗”博物馆,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主要功能有展厅、陈列厅、报告厅和演艺厅等。古朴典雅的建筑,多功能的设施,无不令中外游客赞赏。因此,灾后对文县白马藏族地区的大力建设是对白马文化的保护和有力的宣传,对白马民俗文化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4.丰富而悠久的白马民俗文化尚待开发。白马藏族民俗文化古老而优秀,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最负盛名的是傩舞即白马面具舞――池哥昼,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服饰独特,不论男女,头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帽,在帽顶侧面插上一只或几只白色雄鸡的尾羽作饰物。其声调、舞姿均有突出的民族特色。其表演艺术独特,技巧多样,堪称是中华民族的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国的白马人目前人口不足2万,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省的平武县、九寨沟县和甘肃的文县一带。白马人既不是藏族,也和藏族的生活、风俗大不相同。白马民俗文化优秀而独特,应大力开发,以便能够更好地为文县白马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白马藏族文化的科研工作。通过对白马藏族文化的学术研究,将其成果在第一时间里公之于众,会成为白马文化保护工作的信息资源和参考资料。通过白马文化论坛、文化节的形式,及时交流、总结和完善相关研究成果。处理好文化保护和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文县白马文化的活态保护与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起来,做到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不损害白马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将对白马藏族文化的最新科研成果公之于众,让更多的人更好地认识并了解白马民俗文化,以便更好地开发和保护白马文化。

2.加大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保护。白马藏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过程中,形成了以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其族群文化集中体现在语言、信仰、服饰、婚俗、故事、神话传说、舞蹈、手工技艺、习俗、游艺等方面。这些别具一格文化的族群,长期受到历史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界的普遍关注。文县在2008年完成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近年来,文县向国家争取“池哥昼”保护工程项目9个,总投资达2500多万元,并对其进行整体性保护。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保护架构,使白马文化得到切实保护。这不仅需要各届政府的关注,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白马文化自身发展需要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社会各界关注“池哥昼”文化艺术所蕴藏的经济利益,需要关注其民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加对“池哥昼”的挖掘和保护。随着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尊重当地人的文化选择,处理好民族文化变迁和外界干预的关系,在民族文化变迁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白马人的参与和选择,同时,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民族文化的变迁与地方经济社会变迁与发展

4.加大对白马藏族“非遗”的申报力度。文县争取国家投资800万元,在县城韩家坝新城区兴建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的以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为主的“非遗”保护中心。此外,文县兴建了“非遗”资料档案数据库,精心收集全县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全县完整的“非遗”名录体系,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2007年,白马藏族“池哥昼”被国家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县“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传习所”、“非遗”民俗博物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数据库等,为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文县白马民俗文化表演团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甘肃天水市伏羲文化旅游艺术节、甘肃漳县国际攀岩、永靖县全国傩文化艺术节和四川省平武县举办的首届中国白马艺术节活动。文县专门成立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出版《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文县白马人》和《文县白马藏族考》等书籍,拍摄影片《千年之舞――文县白马人》。截至目前,文县已经完成了民间故事、舞蹈、服饰、歌曲、烤街火长节等5个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这对于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古老而优秀的白马藏族文化仍“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对于白马藏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大损失。通过分析,指明了一条发展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的道路,既开发又保护,不仅白马藏族得以发展,而且能够对该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陶立幡.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文县白马人生活习俗[N].甘肃农民报,2010,(3).

[3]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保护5年回眸[N].中国民族报,2013,(4).

藏族的文化艺术范文第5篇

一、藏族舞蹈风格特征

“颤、开、顺、左、舞袖”这五大元素是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上身松弛,略带前倾,膝放松,做快而小或是慢而柔韧的颤动。藏族众多舞蹈的“颤膝”动作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动律。双脚自然外开,在舞蹈动律上形成“三步一撩”“退踏步”等共同动律,在此基础上产生种种变化,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一边顺”的美是高原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的特征之一。其动作突出“颤膝摆胯,微动肩胸”的舞姿,上身平稳,裙子随脚步摆动,形成别致的“钟摆式”的“一边顺”之美。受宗教礼俗的影响,舞蹈所走的路线必须由左向右按顺时针沿着圆圈前进,这和他们日常生活中转经筒、绕寺庙向左旋的方向是一致的,反映出对太阳的崇拜和对吉祥的追求。舞袖这一动律特征是藏族民族服饰的展现。由于地理和气候环境,人们服饰厚重,身着大袍长靴,旋转起来如孔雀开屏,长袖飞舞如彩虹划空。

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征外,在藏族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动律及其变化,再加上手势的动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显然,对于藏族舞蹈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不仅是其现在所存在着的自然环境,而是藏族人民的性格特征。要探究形成舞蹈体态特征更为本质的原因,还需要更深远地去追寻藏族的历史及社会制度和宗教。

二、从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看审美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由于不同民族的舞蹈,蕴藏着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因而亦构成了舞蹈的不同特点和风格。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感受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殊的审美心理现象。由于藏族共同信奉的图腾崇拜是神鹰与孔雀,因此在其舞蹈韵律和姿态中表现神鹰展翅的形象非常鲜明,特别是男性舞蹈更突出了矫健、粗犷的气势和特征。女性舞蹈则表现出一种安祥、舒展、优雅的风格,使男、女舞蹈形成鲜明对比。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藏族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如“热巴舞”等,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硕的气质,下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也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是其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

藏族舞蹈所具有的风格特征,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能更好地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传统,发展符合民间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民族舞蹈不仅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形象语言。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