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温变化结论

气温变化结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温变化结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气温变化结论

气温变化结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年平均气温;气候变化;小波变换;方差;EOF;中亚地区;中国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220-03

Relationship of Climate Change Between Central Asia and China

ZHANG Li-ning

(Longnan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Jiangxi Province,Longnan Jiangxi 3417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global grid monthly air temperature anomaly data set up by the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 and the national monthly ground-level temperature anomaly data in Xinjiang area,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wavelet transform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climate change between Central Asia and China during 1961-201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recent 50 years,the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in Central Asia increased with fluctuation,and the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0.277 ℃ every 10 years. Since 1987,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n Central Asia began to show a trend of increasing temperature gradually.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n Central Asia varied in the range of 16~30 years large-scale,6~12 years middle-scale and 3-year small scale,and the 3-year small-scale change was global. The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in China had a tendency of 3~4 years periodic variation,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3-year small scale variation in Central Asia. According to the EOF decomposition,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spatial distribution types in Central Asia were southeast-northwest type,east-west type and south-north type.

Key words annual mean temperature;climate change;wavelet transform;variance;EOF;Central Asia;China

近年恚随着全球气温升高而导致蒸发量增大,干旱面积随之扩大,导致中亚地区温带农业发达地区退化成草原,而温带草原蒸发强烈退化成沙漠。有研究表明[1],中亚地区温度距平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与我国气温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中亚地区气温的年际变化更大,气温的变化幅度更为剧烈。而中亚地区与全球气温变化趋势相比,不同之处主要是中亚地区增温时间长且增温幅度较大。前人的研究[2-4]还认为,我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与全球相似,存在2段变暖过程,即20世纪20―40年代变暖和70年代开始的变暖,其中20―40年代的暖期在我国大陆尤其显著。

中亚地区气候变化和中国的气候变化,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也有不少研究表明[5-7],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不尽相同。缪启龙等[1]利用戈达德太空研究所建立的全球网格点月平均地表温度距平序列,通过一元线性回归、M-K检验对中亚地区1880―2011年地面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近130年来,中亚地区温度变化趋势率为0.073 ℃/10年,接近于全球,高于我国的近百年温度变化趋势率。龚志强等[8]运用动力学自相关因子指数Q分析中国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得到8个不同的动力学温度变化特征区:准噶尔区、东北区、西北区、西南东区、西南西区、华北区、东南区和中南区。初步讨论了这些特征区的年均温度变化和极端温度年出现天数及其与温度突变的关系,以及不同温度段对中国近58年增暖的可能影响。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北地区(新疆等地)毗邻,关于对过去中亚气候变化和中国气候变化的关系的研究对于气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中亚6个地区逐日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滑动平均、小波变换、EOF正交函数分解等方法,研究中亚地区气温变化特征,以期能够加深对全球气候变化地区性差异的了解,探讨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1 资料选取

本文1961―2010年使用戈达德太空研究所建立的全球网格逐月气温距平数据以及新疆地区国家基准地面气象逐月气温距平资料。空间覆盖范围为89.0°N~80.0°S,1.0°~359.5°E,使用空间分辨率为2.0°×2.0°。本文分析的地区为中亚5个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新疆地区。

2 中亚地区与我国气温时间变化关系

2.1 气温年际变化规律

本文求出中亚6个地区准年的年平均气温平均值,用来代表中亚地区气温年际变化情况。为了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变化趋势,这里用一次直线方程来定量描述。

图1中曲线为年平均气温实测值,直线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值,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均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可以看出,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呈递增趋势。根据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知,其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277 ℃/10年,表明了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每10年增加0.277 ℃。根据相关研究[9-10],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我国年平均气温变化相一致,都呈递增趋势。但中亚地区增温幅度要大于全国气温增温幅度。

2.2 气温距平变化规律

本文使用滑动平均对1961―2010年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进行趋势拟合,用来确定年平均气温趋势变化。对样本量为n的气温序列x,其滑动平均序列表示为:

■j=■■xi+j-1(j=1,2,…,n-k+1)

式中:k为滑动长度,取值为5;n为样本量,取值为50。

从图2 1961―2010年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距平值演变规律可以看出:

(1)从5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看出,1987年是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的一个转折点,在1961―1987年期间,曲线值以0为主,高于平均值水平,表明了从1987年开始,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开始呈逐渐增温趋势。文献[11]中对全国年平均气温研究得出,我国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呈递增趋势,这一结论与中亚地区相一致。

(2)从柱状图可以看出,在1964―1989年期间,仅1971年气温距平值>0,其余均

(3)年平均气温距平值>1 ℃的有4个年份,均处于偏暖期。其中2006年温度递增幅度较大,年平均气温距平值为1.42 ℃。其次是2004年,年平均气温距平值为1.09 ℃。

年平均气温距平值

3 气温周期变化规律

小波变换方法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既可以了解时间序列不同时间的频率特征,又可以了解不同频率的时间分布特征。本文对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资料,采用连续复小波变化,研究其年平均气温随时间多尺度变化规律。

从图3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小波系数等值线图可以看出:年平均气温变化过程中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总体看来,年平均气温变化过程中存在着16~30年大尺度、6~12年中尺度和3年小尺度的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16~30年大尺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21世纪00年代期间表F的较为显著,具有局域性。3年小尺度在整个时间内均显著,具有全局性。王澄海等[12]对全国年平均气温,运用小波分析得出,我国气温普遍存在3~4年的全域性周期变化规律,这一变化规律与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存在3年小尺度全域性相一致。

图4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小波方差图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峰值,其依次对应着23、14、3年的时间尺度。其中,最大峰值对应着23年的时间尺度,说明23年左右的周期振荡最强,为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第一主周期;14年时间尺度对应着第二峰值,为年平均气温的第二主周期,第三峰值对应着3年的时间尺度,为年平均气温的第三主周期。这说明上述3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在整个时间域内的变化特征。

4 气温正交函数分解

本文对中亚6个地区1961―2010年50年来逐年平均气温,采用EOF正交函数方法进行分解,来研究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规律。

表1为中亚6个地区年平均气温经EOF分解后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可以看出,前3个载荷向量累积贡献率为84.203 9%>80%。因此,说明前3个载荷向量所包含的信息,能够描述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空间场的特征。第一载荷向量贡献率为50.954 3%,该贡献率值较大,表明了第一载荷向量是决定性向量;第二、第三载荷向量贡献率分别为18.397 8%、14.851 8%。

表2为年平均气温经EOF分解后的前3个载荷向量场,第一向量场可以看出,中亚6个地区仅乌兹别克斯坦向量场为负值,其余5个地区均为正值。最大值位于土库曼斯坦,第一向量场值为0.503 2。其次为塔吉克斯坦,第一向量场值为0.486 4。因此,根据第一向量值,可以看出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从东南地区向西北递减。

从第二向量场可以看出,新疆、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向量场值为负数,其余4个地区向量场值为正数。因此,根据第二向量值,可以看出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从东向西递减。

从第三向量场可以看出,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地区向量场值为负数,其余4个地区向量场值为正数。新疆地区向量场值最大为0.728 7,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向量场值为0.526 7。因此,根据第三向量值,可以看出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从南向北递增。

5 结论

本文利用1961―2010年中亚地区月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连续复小波变换、EOF正交函数分解等方法,研究了中亚地区和全国气温变化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中亚地区在近50年中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呈递增趋势,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277 ℃/10年,即年平均气温每10年气温增加0.277 ℃,这一增温速度要大于全国年平均气温增温幅度。中央区地区年平均气温增温幅度最大的是塔吉克斯坦地区,年平均气温每10年增加0.348 ℃。

(2)在1961―1987年期间,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处于偏冷期。而在1987―2010年期间,年平均气温高于平均值水平,说明在此期间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开始较高。我国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呈递增趋势,这一结论与中亚地区相一致。

(3)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在随时间变化过程中存在着16~30年大尺度、6~12年中尺度和3年小尺度的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23年左右的周期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第一主周期;14年时间尺度为第二主周期,3年的时间尺度为第三主周期,3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在整个时间域内的变化特征。而我国气温普遍存在3~4年的全域性周期变化规律,这一变化规律与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存在3年小尺度全域性相一致。

(4)由EOF正交函数分解得出:根据第一向量值,可以看出中亚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呈现从东南地区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根据第二向量值,可以看出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从东向西递减;根据第三向量值,可以看出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从南向北递增。

6 参考文献

[1] 缪启龙,沈伟峰,魏铁鑫,等. 中亚地区近130多a温度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3,31(1):18-22.

[2] 丁一汇,戴晓苏.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气象,1994,20(12):19-26.

[3] QIAN W H,ZHU Y F.Climate change in China from 1880~1998 and it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J].Climatic Change,2001,50:419-444.

[4] WANG S W,ZHU J H,CAI J N.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China since 1880[J].Adv AtmosSci,2004,21(3):307-313.

[5] 卞w,连志鸾.石家庄地区近46a温度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08,26(2):57-62.

[6] 王文,张薇,蔡晓军.近50a来北京市气温和降水的变化[J].干旱气象,2009,27(4):350-353.

[7] 许何也,李小雁,孙永亮.近47a来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分析[J].干旱气象,2007,25(2):50-54.

[8] 龚志强,王晓娟,支蓉,等.中国近58年温度极端事件的区域特征及其与气候突变的联系[J].物理学报,2009,58(6):4342-4353.

[9] 任国玉,徐铭志,初子莹,等.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18-727.

[10]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

气温变化结论范文第2篇

关键字 章党站;温度;时间变化;Mann-Kendall法;1961―2010年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43-02

Analysis on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in Zhangdang Station in the Latest 50 Years

WAN Jun LIU Dong-ming * ZHAO Chao ZHANG Wei-wei LI Bing-kun

(Fushun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Liaoning Province,Fushun Liaoning 113006)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in Zhangdang station of Fushun City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daily mean temperature,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during 1961 to 2010 by using tendency analysis and Mann-Kendall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in Zhangdang in the latest 50 years showed the ascending trend,and the tendency rate of the mean temperature was 0.18 ℃/10 a.The seasonal average temperature showed an upward trend,and the trend of winter was the strongest,and the trend of spring was the second,the trend of summer and autumn were the weakest.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Zhangdang station changed suddenly in the late 1 980 s,and the mean temperature rised significantly in 1997.

Key words Zhangdang station;temperature;time change;Mann-Kendall Method;1961―2010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严重,我国多数城市的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1]。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在变暖,以冬季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最为显著[2]。吉 奇等对近50年来东北地区温度降水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趋于升高,但各季变化不一致[3]。据统计,近30年来,辽宁省的增温趋势也日益明显,热量资源日益增加,特别是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尤其显著,冬季增温比春、夏、秋季都显著。气候的变暖不仅影响大气的环流稳定,同时还直接影响农业种植区划的分布。该文利用抚顺市章党气象站近5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章党站的气温变化趋势,以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为抚顺市气象局提供的章党站1961―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分别为逐日平均气温、逐日最高气温和逐日最低气温等。

1.2 处理方法

季节划分为: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至翌年2月。所用方法有线性趋势分析[4]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5]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平均气温变化分析

由图1可知,近50年章党站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抚顺地区的气候倾向率为0.18 ℃/10 a,且通过了0.05显著性检验,其变化趋势与东北地区的变化相一致[3]。近50年章党站年平均气温为6.9 ℃,其中最低值出现在1969年,为5.6 ℃;最高值出现在1998年,为8.4 ℃。由5年滑动平均值可见,章党站的温度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分别为1960―1988年的冷期和1989年至今的暖期。在1988年以前,温度上升比较缓慢,1988年之后温度迅速上升,这与东北地区其他地市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6]。

2.2 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

由表1可知,各月平均气温的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为23.6 ℃;各月平均气温的最小值出现在1月,为-13.7 ℃。其变化规律符合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即抚顺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明显。章党站的11月至翌年3月的月平均气温均低于0 ℃,而超过22 ℃的月份仅有7、8月。说明章党站夏季较短,冬季较长。

2.3 不同季节平均气温的变化分析

由图2可知,近50年章党站春季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波动幅度比较大。由回归分析可知其气候倾向率为0.19 ℃/10 a,且通过了0.1显著性检验。春季平均气温为8.2 ℃,其最低值出现在2010年,为6.3 ℃;最高值出现在1998年,为10.9 ℃。由5年滑动平均可见,1988年以前为冷期,1988年以后上升幅度加快,为暖期。但2002年以后温度开始缓慢下降。

由图3、4可知,近50年章党站夏季和秋季平均气温均呈弱波动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8、0.10 ℃/10 a,但分别对其做F显著性检验发现,夏季和秋季的平均气温变化均未通过0.1的显著性检验。这与李 辑[7]等研究的东北地区夏季气候变暖趋势的结论不一致。主要是因为章党站位于抚顺市区东部,其站点远离市区,受城市热岛效应较小。

由图5可知,近50年章党站冬季平均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波动幅度比较大。由回归分析可知其气候倾向率为0.32 ℃/10 a,且通过0.05显著性检验,其变化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冬季平均气温为-11.1 ℃,其最低值出现在2005年,为-14.4 ℃;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为-7.5 ℃。由5年滑动平均可见,1985年以前为冷期,1985年以后上升幅度加快,为暖期。

2.4 最高气温的时间变化特征

由图6可知,章党站平均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通过了0.05显著性检验。章党站的平均最高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6 ℃/10a。章党站历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3.8 ℃。由表2可知,章党站的极端最高气温呈弱波动上升趋势,在1990年以前极端最高气温维持在36.5 ℃及以下;1990年以后,极端最高气温均超过了36.5 ℃。

2.5 最低气温的时间变化特征

由图7可知,章党站的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且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明显比平均最高气温上升趋势快,这是由于冬季气温增温速率大于夏季增温速率所造成的。章党站的平均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30 ℃/10 a。由表2可见,章党站的极端最低气温呈弱波动上升趋势,在2000年以前极端最低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2000年以后极端最低气温又有下降趋势。这表明,自2000年以后,极端温度条件有加剧的趋势。

2.6 抚顺地区温度突变性分析

由图8可知,章党站平均气温UF与UB相交于1988年,即1988年为章党站平均气温的突变年份,结合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可以确定章党站的年平均气温在1988年发生了突变增温,并于1997年后在置信线外零值上运行,说明1997年后,章党站平均气温上升趋势增强。

3 结论与讨论

(1)章党站的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18 ℃/10 a,分季节讨论发现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最强,春季次之,秋季、夏季增温状况最弱,其中只有冬季和春季的上升趋势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

(2)章党站平均气温的月变化表明,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月,最高值出现在7月。章党站大陆性气候显著,且冬季较长。

(3)章党站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呈弱上升趋势。

(4)通过M-K法检验发现,章党站的平均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生突变,1997年后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

4 参考文献

[1] 林学椿,余淑秋,唐国利.中国近百年温度序列[J].大气科学,1995,19(5):525-534.

[2] 吴兑.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M].气象出版社,2003:18-50.

[3] 吉奇,宋冀风,刘辉.近50年东北地区温度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22(5):1-5.

[4] 施能,陈家其,屠其璞.中国近100年来4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学报,1995,53(4):431-439.

[5] 施雅风,沈永平,李栋梁,等.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J].第四纪研究,2003,23(2):152-164.

气温变化结论范文第3篇

抽穗开花期日最高气温不仅影响抽穗开花的时间和速度,而且影响空秕率。由表1可知,抽穗开花期日最高气温与空秕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6791,其绝对值r≥r0.05=0.36101,达到显著水平。回归分析表明,y∧=64.1031-1.1817x,即抽穗开花期间在25~35℃范围内,日最高气温每上升1℃,空秕率将递减1.1817%。据1981~2010年娄底农业气象观测站早稻发育期资料统计,抽穗普遍期平均为6月24日。此时由于副热带高压北抬,娄底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成为北路冷空气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北抬的交界带,导致阴雨天气多,日最高气温相对偏低,可对抽穗开花产生负面影响,是造成早稻空秕率高的一个原因。从图1也可以看出,日最高气温与空秕率有较明显的对应关系,即日最高气温高则空秕率低,反之则高。其次,空秕率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既有与日最高气温近10年稳定较高有关,又与品种的抗逆性、种植技术的进步有关。

2抽穗开花期降水量与空秕率的关系

水稻抽穗开花期对水分非常敏感,缺水受旱,花粉和雌蕊柱头易枯萎,造成抽穗延迟或抽穗不齐,甚至不抽穗,影响正常授粉受精;遇大雨或连阴雨,湿度过大影响受精和结实,容易形成空秕粒[5]。由表1可知,抽穗开花期降水量与空秕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1034,r≥r0.01=0.46289,达到极显著水平。即在抽穗开花期间降水量多,空秕率高,降水量少,则空秕率低。由图2可以看出,抽穗开花期降水量与空壳率变化曲线起伏一致,由此可见,降水主要造成花粉粒吸水破裂与花粉被雨水冲刷而影响受精,最终导致空秕率增加。

3抽穗开花期降水日数与空秕率的关系

早稻抽穗开花期一般7~10d,单穗开花过程需经5~7d,一天内开花为8~13h,开花时遇雨,即便不开颖,仍能闭颖散粉受精,但对受精率有一定影响[6]。由降水日数与空秕率的相关分析表明,抽穗开花期降水日数与空秕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694,r≥r0.05=0.36101,达到显著水平(表1)。即在抽穗开花期间降水日数多,空秕率高,降水日数少,则空秕率低。图3是抽穗开花期降水日数与空秕率实况。由图3看出,降水日数与空秕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降雨日数越多,对授粉受精影响越大,空秕率越高。

4日平均相对湿度与空秕率的关系

湿度对空秕率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水稻开花受精最适宜的湿度为70%~80%,气候太干燥对受精不利,容易形成空壳;湿度过大,也会影响受精和结实,形成空秕粒[7]。由表1可知,抽穗开花期日平均相对湿度与空秕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244,r≥r0.05=0.36101,达到显著水平。即在抽穗开花期间日平均相对湿度高,空秕率高,日平均相对湿度低,则空秕率低。由图4也可以看出,抽穗开花期日平均相对湿度与空秕率实况曲线有较一致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高湿度年份对应高空秕率年份,低湿度年份对应低空秕率年份。由此可见,抽穗开花期间湿度过大,不利于早稻开花散粉。

5结论与讨论

气温变化结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铁隧道;环境温度;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地铁长年运营过程中,由于客运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列车提速、区间隧道壁面的吸热作用逐年减退等原因,导致地铁区间环境温度迅速升高,区间隧道热环境恶化加剧,并最终影响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营。因此,有必要进行区间隧道环境温度影响因素分析和建立地铁区间隧道的温度预测模型。

虽然SES、STESS、TEST等软件都具有地铁区间环境温度的预测能力,并且通过模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分析各因素对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但是这些都只是建立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且预测精度比较一般。而本文是基于长期的实测结果来分析地铁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温度预测模型,能使该模型更具有针对性和符合实际状况,而且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

一、安全文化研究

许多学者进行了维护工作的安全文化研究,但是专门针对地铁维护工作的安全文化研究很少。安全文化可以看作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影响工人的健康和安全!TRUDI等学者讨论了在铁路维护工作中不安全行为和消极安全文化的具体事故案例,并采用一种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影响个人行为和安全文化的主要因素! Oedew ald等学者通过调查间卷,对核电工程维护部门的组织文化进行了详细分析。

二、地铁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地铁区间隧道热环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受列车的牵引产热、大气环境、基本设施产热、周围土壤、活塞风等的影响。而地铁区间内的余湿、余热主要是通过区间隧道通风系统进行排除。目前地铁设计大多采用屏蔽门系统,列车运行产热基本都被隔断于区间隧道内。故影响区间环境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大气参数、列车数量、运行时间、活塞风井数量、客流量等。考虑到活塞风井的数量己经确定,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区间隧道环境温度与外界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的实测结果和列车数量、客流量的统计结果来分析地铁区间环境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1. 1外界大气温度对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

图1为天津地铁区间隧道的环境温度与外界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图1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外界大气温度和区间隧道环境温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或者可以认为外界大气温度直接影响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以曲线上出现的第一个波峰为例,2011年9月9日,区间隧道环境温度曲线到达图1中所示的第一个极大值点(为31℃),而对应的室外大气温度变化曲线也到达第一个极大值点(为27℃)。

外界大气温度的波动比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波动剧烈得多。以曲线上出现的第一对波峰和波谷为例,2011年10月4日,区间隧道环境温度达到图1中所示的第一个极小值点(为29℃),与9月29日的波峰温度对比存在2℃的温差;而2011年10月4日,外界大气温度也达到第一个极小值点(为18℃ ),与9月29日的波峰温度对比存在9 ℃的温差。

3)外界大气温度与区间隧道环境温度之差,随着外界大气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特别是进入冬季以后,外界大气温度急剧下降,而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由于土壤的蓄热效应和列车运行等影响,下降幅度并不明显。以2012年2月3日为例,外界平均大气温度为1℃,而区间隧道环境温度却高达17℃ ,两者的温差达到了16℃.

1. 2外界大气相对湿度对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

图2天津地铁某站区间隧道环境温度与外界大气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图2的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外界大气相对湿度曲线的拐点和区间隧道环境温度曲线的拐点在出现时间上具有一致性。以2011年9月29日为例,由图1可知,地铁区间隧道环境温度达到第一个极大值,而根据图2可以看到,此时外界大气相对湿度也达到第一个极大值(为83%)。即外界大气相对湿度曲线的波动情况与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波动情况具有相似性。也可以认为,外界大气相对湿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升降,但是不能左右地铁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整体变化趋势。

1. 3运行年限对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

天津地铁2、3号线于2012年开始运营,而1号线于1996年开始运营,考虑到天津地铁2、3号线的地质、天气情况与1号线基本一致,且天津市市区历史气温(如图3所示)从1995年至2011年虽有增加,但幅度不大,故以天津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环境温度数据来代表天津地铁三条线区间隧道环境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来研究运行年限对地铁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图4为2011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天津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环境温度变化曲线及大气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4可以看到:

营口道站至小白楼站隧道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南楼站至下瓦房站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土城站至陈塘庄站的区间隧道环境温度波动幅度略大于上述两个的区间隧道环境温度波动幅度。以2011年9月16日和2011年10月5日为例:2011年9月16日,土城站至陈塘庄站区间隧道环境温度和营口道站至小白楼站区间隧道环境温度均达到这段时间的最大值,分别为32. 3℃和28.0 ℃;而2011年10月5日,土城站至陈塘庄站区间隧道环境温度和营口道站至小白楼站区间隧道环境温度均达到这段时间的最小值,分别为29. 0℃和23. 4℃,可得到这段时间内土城站至陈塘庄站区间隧道环境温度最大温差为3 . 3 0C,营口道站至小白楼站区间隧道环境温度最大温差为4. 6℃,两者相差1. 3℃;

图3天津市市区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

图4两个车站的区间隧道环境温度与外界大气温度对比图

三、结论

本文分析了2011年9月20日至2012年2月23日天津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该区间隧道环境温度与外界气温、列车数量等参数的关系,利用回归分析得到了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预测模型,经研究可得到以下结论:

1)外界大气温度直接影响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而区间隧道环境温度受区间隧道周边土壤热堆积影响,其温度波动幅度较小。

2)外界大气相对湿度、列车数量和进出站客流量的波动情况与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波动情况具有相似性,但是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不受这3个因素的影响。

3)运行时间的增加导致区间隧道热堆积加剧,区间隧道环境温度逐年升高,且运行时间越长,区间隧道环境温度越稳定。

4)利用车站的进站客流量、列车数量、运行时间、外界大气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区间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

5)根据预测模型的T检验结果,可认为运行时间对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外界大气温度,而客流量、外界大气相对湿度和列车数量对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程鹏九.快速运营对地铁隧道温度的影响[JJ.交通科技,2003

【2】朱颖心,江亿,杨旭东,等.地铁系统环控方案分析[J7.地铁与

轻轨,1991

【3】冯炼.地铁网络系统环境控制数值模拟研究[D]2001.

【4】常莉.地铁环控系统区域适用与节能性研究[D]. 2009.

【5】彭博,吴喜平,郑赘.地铁区间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7.建

筑热能通风空调,2010,29(4):14.

【6】宗清泉.地铁车辆维修模式的探讨「Jl.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 、【7】顾正华,李旭宏,朱彦东,徐永能.地铁运营设备管理维

护保养模式的综介评价[Jl.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

【8】章扬,陈辉.综介监控系统下的地铁设备综介维修管理

[Jl.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

气温变化结论范文第5篇

但是,你能想到么?作为最具代表的风景,珠穆朗玛峰并非定格在人民币上的样子,相反,它变化的速度甚至超过我们想像。

2005年10月9日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会,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公布了珠穆朗玛峰新高程为8844.43米,原1975年公布的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30年中“矮”了3.70米,这宴在让人大吃一惊――要知道,“由于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地带,每年依然以1厘米的速度‘长高’”,这才是我们从小学就学到的有关珠穆朗玛峰的标准描述。

是什么让珠峰长高的势头受阻,难道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运动发生了变化,还是珠峰冰雪面变化造成的?

有的地质学家认为,珠峰变矮的原因可能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运动发生了变化导致的。由于印度板块仍在向北推进,仍然是形成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强烈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而且珠峰地区在印欧板块推动下的整体抬升过程中呈波浪式的起伏,上升的速率并不是均匀恒定的。虽然科学家得出了珠峰地区上升的速率不固定的结论,但却恰恰说明了珠峰抬升的趋势没变。

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

“密实化”是珠峰变矮的关键因素。所谓“密实化”,是指一个积雪转变为冰层的过程,它有两种物理机制,一种是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雪在白天化成水,晚间气温降低,再变成冰;男一种就是雪层不断变厚,底层雪在不断增加的压力之下变成冰。

在全球变暖以前,这一高度的冰川作用过程是在雪的自重力作用下的密宴化作用过程,虽然在这种过程下由雪变成冰是十分缓慢的。“1992年后,由于全球变暖气温上升,加速了由雪到冰转化过程,冰川的密宴化过程加快,从而导致冰面的急剧降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

既然全球变暖引发的密实化加快被确定为珠峰降低的重要因素,那么珠峰每年降低的值能否和全球温度上升的幅度密切对应呢?

这还要从不同时段珠峰下降的具体数值谈起,1966年到1975年间,珠峰顶部降低得比较快,接近每年0.1米,1975年至1992年间,降低过程减弱,只有0.01米,而1992年至1998年间,降低过程又快速增大,接近0.1米,1998年到1999年,居然达到了0.13米。

专家表示,单就数字而言,前面两个阶段不能严格对应,因为气温的变化是每一年一个值。而对珠峰峰顶下降程度测量是几年或十几年有一个平均值,全球气温总体来说从1966年到1975年是冷期,上世纪70年代到1992年之间既有冷期又有暖期,所以按照每一年的气温与珠峰下降幅度一一对应有困难。想得到更确切的结论,必须有珠峰每年冰雪层的厚度变化和气温变化的详细数据,完整取得这些数据目前还有困难。

此前,世界自然基金会还发出过另一个警告:气候变化的危险水平将在20年内达到。一项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委托完成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没有任何补救措施,地球温度将比工业化之前的水平升高2摄氏度。

这意味着,许多雪山夏季的冰面将完全消失。气候变化模型显示,如果全球其他地方的温度升高2摄氏度,那么青藏高原地区的升温幅度将是这个数字的3倍左右。动物和一些苔原类植物将受到影响,而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基本的生活方式也将面临重大改变。

但另一方面,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亚欧板块的继续碰撞和全球气候变暖,未来珠穆朗玛峰冰雪覆盖的景致将减少,而其海拔高度进一步升高、悬崖更加陡峭。而如今人民币上的景象,注定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