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低碳;环保;城乡规划
一、城乡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
2008年开始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城乡规划的法律,根据该法的界定,城乡规划有五大体系组成,分别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乡规划作为统筹城市发展的行动计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引导城乡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之一。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用发展的视角看城乡规划,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城乡规划缺乏有效监督。
我国虽然对城乡规划的监督投入了相当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投入的规模还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取得的成果还不能彻底抑制城乡规划中的腐败现象。总之,目前城乡规划的监督效率还比较低。
2.城乡规划决策机制缺乏公共参与。
由于我国城乡化发展的进程比较短,再加上公众的民主思想不足,文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更多的是规划管理部门单向地向公众公布规划的结果,城乡规划无论是前期的咨询还是后期的决策,公众的参与程度都比较低。在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中,城乡规划还缺少“立法为民,规划为民”的思想。
3.城乡规划体系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城乡规划作为统筹城市发展的行动计划,有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五大体系组成。在我国城乡规划的具体运行过程中,五大系统由于职能重复,权限划分不明,出现问题后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呈现高效的协调机制。
二、城乡规划低碳环保发展模式的含义
低碳环保角度下的城乡规划发展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城乡规划以人为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发展低碳城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的消耗;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些都是城乡规划中实现低碳环保的发展目标。因此,城乡规划要实现低碳环保就需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最终目标。
2.城乡规划以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为目标。
低碳环保视角下的城乡规划首先要求改善能源利用过程的效率,通过采取节能技术、环保材料、再生资源打造生态建筑等手段减少对能源的需求,进而减少在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石油资源的依赖。其次低碳环保视角下的城乡规划还需要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从而实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3.城乡规划不仅要关注眼前,更要注重未来。
人类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城乡规划不仅要关注眼前更要注重未来。低碳环保是以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城市的道路还很漫长,当今的城乡规划一定要结合我国的GDP情况,把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把低碳环保的城乡规划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不同阶段的目标进行实现。
三、城乡规划实现低碳环保的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未来对能源的需求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都呈现出一种增长的趋势,在全球气温逐渐升高的今天,城乡规划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城乡规划要想彻底贯彻低碳环保的理念,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城乡规划中采取节能环保技术。
根据相关研究,城市可以完成80%的减碳工作,因此采取节能环保技术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是首要任务。例如可以在楼房屋顶装太阳能电磁板,通过合理利用太阳能来取代传统的石油资源来实现节能环保。
2.大力发展绿色交通,降低能源消耗。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石油60%的消耗来源于汽车,因此城市规划要实现低碳环保就要大力发展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减少人们出行对汽车的依赖程度,最终形成以步行、非机动车为主导,并与公共交通高效衔接的绿色交通模式。在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的同时还要大力推广环保汽车和燃料,降低能源消耗。
3.用可持续发展观进行城乡规划。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展低碳经济这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因此,城乡规划中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低碳环保,在关注低碳环保的同时也要超越低碳环保。我们要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城市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低碳环保、从综合的角度、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城乡规划,把实现低碳环保从细微处入手,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使“低碳环保”的城乡规划落到实处,使“低碳环保”不会变成昙花一现的名词。
4.城乡规划加强法制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影响城乡规划的因素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城乡规划的法制化建设,城市规划的法制化是城市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城乡规划的法制化可以使城乡规划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增强城乡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避免城乡规划按照某个领导的意愿进行,或者出现城乡规划的结果朝令夕改的现象。
5.改革城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职能。
构建低碳环保城市,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城市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快改革的步伐,逐步建立有利于城市良性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城市治理方面,实现十七提出的“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模式;优化政府智能还要求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观念,变管制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变发展型政府为监管型政府。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城乡规划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更应该在城乡规划中做到低碳环保。城市作为减碳的主体,应该把构建低碳、环保和生态的城市作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袁丽丽,黄绿筠. 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5,(01) .
【关键词】生态城市;低碳发展;建设思路
一、引言
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在此关键阶段,人类已经站在更高的文明台阶上――生态文明,这是当今世界又一次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二、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现状综述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4年政府出台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2001年我国出台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7年,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体系。2009年,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首次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这些政策的出台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并且逐渐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践中来,指导着各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2010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试行)》,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153个低碳生态城市正在规划建设中,其中26个生态城项目提出了绿色生态城市示范申报,8个项目成为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地区,对比2011年与2013年的中国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可以看出,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起步型城市逐年减少,2013年降低至53.3%,发展型城市与稳定型城市逐年增加,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整体形式大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存质量。其中济源与北京、上海、海南等29个省、市一起被列为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成为河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2013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名单,六个试点中河南省占两席鹤壁和济源。
三、济源市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经验
低碳试点城市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作为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城市,济源的有色、重化工、能源产业占工业总量的80%。济源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构筑了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发展支撑体系,为济源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经济发展升级上,济源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先后淘汰了81家冶炼、水泥、化工等落后产能企业,引进富士康等全球500强企业以及国内行业龙头知名企业,充实布局到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产业,使全市轻重工业比例由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4:96调整到目前的11:89,传统产业占工业的比重从危机前的80%左右降低到目前的60%左右。同时济源市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重点在铅锌、钢铁、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等6大重点高耗能行业实施“节能攻坚计划”。从2005年至今,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3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23%。
(二)在产业转型中突出生态。济源狠抓工业转型,加快培育高成长性新兴产业,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构建了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8%;发展以蔬菜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积极探索循环农业模式,提高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促进生态农业快速发展。
(三)在城乡建设中抓好生态。济源强力推进十大区域综合整治,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绿化,森林覆盖率达42.3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再生水利用率达64%。完善“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城乡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处理率均达100%。全市11个镇全部被命名为省级生态镇,其中5个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镇,133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省级以上生态镇和生态村比例居全省第一。
(四)在优化环境中提升生态。济源连续7年利用冬闲开展造林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累计投入15亿元,植树5088.7万株,改善灌溉面积11.9万亩;规划建设了小浪底北岸灌区等生态项目,将城市水系建设与防洪、排涝、景观、节水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水系的生态功能;加大环境治理,提高地表水质,出境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达标率均为100%;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和农村饮水安全。
四、探析低碳生态城市的构建组成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就是要提高能源结构与效率,这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石油与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转变发展的观念,在发展模式上进行创新,使发展质量得以提高。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多变的国际环境的应对,及对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来说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举措。因此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道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一)制度性与规范性建设是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首要任务。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是通过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改变社会经济与发展的模式,平衡与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生态城的规划设计中的每一个环境都贯彻生态理念,因此,这不是一项短期的社会工程。若想使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想重新建设与自然平衡的城市与多元价值的社会,需将绿色低碳价值与文化融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的社会体制,此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与活力。城市里社区,不只是拥有教育、居住、医疗等一些基础性的设施,更是有一定社会学意义的社区,是一群人能形成一个整体,形成制度性与规范性的整体。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包括:绿色低碳本质、可持续性本质等相关的一般性的抽象问题,向着对绿色低碳城市具体的制度问题、文化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能够使这些问题得以缓解的方面转化,并对规划政策与措施进行理论研究,从而对决策者做出的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是积极的影响,使生态城市的理想逐步得以实现。
(二)低碳园区与低碳社区是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元素。低碳园区主要承载着低碳生态城内生产与市场行为,在低碳生态城建设低碳园区的作用在于通过技术、资金、科研机构的聚集拉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低碳园区的构建能够有效促进低碳排放产业的落成,进而实现降低城市热量排放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在低碳生态城市的构建中,必须要重视低碳园区的建设。低碳社区则是承载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场所,是构建低碳生态城市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构建低碳城市的过程中,资源的利用、能源的应用、社区环境的环保化、建筑材料的低碳化等方面与人们日常的生活高度相关。因此,要重视低碳社区的建设。
(三)低碳生态城市的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自有的生态系统,低碳园区与低碳社区等其他城市结构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者,而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自有的生态系统又是温室气体的吸收者,利用生态系统的固有自然规律推进生态系统的建设,不断完善健康、宜居、舒适的城市居住环境。低碳生态城市的社会系统除了硬件系统(基础设施、建筑、交通等)外,还应加强软件系统的建设,如在生活方式上,倡导节约用水、用电、用油、用气等资源的利用,绿色出行,实现二氧化碳的低排放;在低碳文化上,全社会宣传普及低碳、绿色、环保等理念,并将之贯彻到现实生活中。
五、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具体目标尚不明析。作为一个新生概念,目前学术界没有对低碳生态城市有明晰公认的定义,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均缺失。河南省各个地方政府提出“生态城市”或“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有很大程度为响应中央生态建设的号召而言从追风,只是空喊口号,过分追求示范效果,不具推广价值,缺乏可实施性。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设置过程中,一味强调通过节能降耗实现低碳经济的高速发展,重视生产性设施的低碳技术改进,忽视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完善,城市建设目标不明。
(二)忽视统筹兼顾。河南省生态城市建设只片面强调单个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的生态发展,而忽视中小城市,阻碍区域间的合作与发展,没有从大区域发展和城市集群发展整体考虑区域之问在生态建设上的互补效应。河南省低碳城市建设多集中在城市区域的生态城开发,对已建成区域的生态改造关注较少,并忽略县城和村镇低碳生态发展特点和内在要求,缺乏生态工业与生态农业的互补互哺,城乡联动机制不健全。一般为追求社会影响实施一些实体化工程项目,在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经济效益。
(三)尚不能因地制宜。当前河南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风格过于趋同,借鉴抄袭国外生态城市案例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城市规划人员不能充分理解低碳生态城市内涵和实施条件,未能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等特点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类型,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白身特征,河南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地方特色不够彰显。许多城市在绿地建设中大搞草坪工程,大肆兴建人造景观,景点无序开发,使各地建筑特色基本消失。
六、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思路
(一)建设生态城之前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与布局。低碳生态城市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复杂、范围广、建设的周期长。因此,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前要进行合理的可行性分析,涉及科学的空间规划与城市整体结构布局,同时,协调各方面、各阶段的建设计划,使之建设得更加协调和谐。在交通体系上,在低碳生态的要求下,建设以轨道交通与清洁能源公交为核心的绿色共同交通系统;在公共市政设施上,以方便服务居民为主,合理构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金融等基础设施;在城市智能化管理上,以网络通信技术为纽带,建立统一的生态城基础服务平台,电子商务系统、智能化的交通系统拟在未来普及化。
(二)紧抓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建设。低碳园区与低碳社区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要个基本要素,要紧抓这两者的建设,利用低碳园区的经济作用促进低碳社区的建设,利用低碳社区和谐友好的建设反哺低碳园区经济的发展,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上,在尊重当地生态环境下,以保护环境为第一要为,建设自然宜居的生态新城;在景观营造上,将“水、绿、城、文”相结合,实现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水融。
(三)注重生态系统建设与社会系统建设。在生态系统构建中,无论是在自然景观的建设方面还是在环境保护方面,都要号召居民与企业积极参与;在社会系统建设中,要加大宣传力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倡导居民低碳生活,提倡绿色出行、节能生产、低碳消费、环保建设。在水资源利用上,以节约水资源为关键,以污水处理厂为依托,注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合理供给;在能源利用上,大规模建设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禁止使用高污染的燃料;在社会系统建设方面,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倡导节能低耗的生产方式与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夏金梅.河南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创新模式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214
[2]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建设科技,2009(15):1217
[3]那鲲鹏,李迅.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要点[J].建设科技,2013(16):2830
[4]李迅,曹广忠,徐文珍,杨春志,宋峰,赵培红.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1):3239+45
基金项目: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2014gh143)。
全球气候问题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据了解,地球上85%的能源和资源是由城镇消耗的,而城镇又将同等数量的废气物排出,使得流经城镇的河道80%受到严重污染。早在2008年,八国首脑会议和十三国签署的共同宣言就曾表明,到2050年要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到2050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应在1990年或其后某一年的基础上减少80%以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不应超过2摄氏度。为了达到该目标,城镇无疑是主战场。而发展低碳生态城已然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城市发展的总趋势。
据仇保兴介绍,“我国是以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石油、2%的天然气储量来推动全球21%的人口的城镇化。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建筑能耗和交通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高达60%以上,该趋势对于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国也难以避免。我国虽然人均能耗较少,但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能耗总量大。因此,我国建什么样的建筑,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已引起全球关注。”
他强调,我国现已进入中后期城镇化阶段,今后必然要从数量增长型的城镇化向生活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转型。同时,这种城镇化必然是生态环境低干扰型的,以确保市民及其下一代的生活更美好,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地为下一代留下空间,留下生态资源。
农村建得像城市,其实是一种浪费
按照党的“十”确立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要求,目前低碳生态城镇建设正是践行生态文明的主要支撑者,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
据介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发展转型是伴随着工业化,而非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产物,城市的可塑性大,这对于发展低碳生态城镇拥有更多的机会,而引入新模式建造城市的成本也较低。
低碳生态城镇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城市可采用低碳生态城镇的模式来新建卫星城镇,通过新城来疏散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另外对既有的城市和老城区也可采取渐进式的低碳改造,使既有城市逐步转变为低碳生态城市。仇保兴特别强调,“建设低碳生态城镇一定要把降低产业的碳排放和降低生活的碳排放视为同等重要的地位,把社会建立、文化建立、习惯建立、出行方式以及消费模式的低碳化,与城市建设的低碳化有机结合,使行为的低碳与基础设施的低碳化并驾齐驱,使城市转型与低碳工业模式的建立相结合。”
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创始人、社会学家霍华德曾说,城市和农村必须结为夫妇,这样一种令人欣喜的结合将会萌生新的希望、焕发新的生机、孕育新的文明。对于我国低碳生态城镇建设的模式,仇保兴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表示,“新农村建设,我们要矫正所谓的化学能源或者能源农业,这样一种工业文明所驱动的农村现代化的错误思想,把农村也建得像城市一样高楼大厦林立,其实是一种浪费。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镇必然是社会和谐,充分体现社会公正的一种新型城市化道路。”
此外,他还指出,创新城市发展模式能够深化国际合作,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在我国建立生态城的意向,以城市或社区为单元,深化国际合作,可以较为合理地获得国外的低碳技术、高科技装备以及额外资金,有助于实现深度的对外开放。
259个生态低碳城500个绿色建筑项目
为推进国家低碳生态城镇的发展,我国建立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编制体系,制定了低碳生态城的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试点推广了可再生能源应用、绿色建筑、低碳交通等低碳生态技术。另外,无锡还颁布了第一例生态城的地方法规。
2013年3月份,住房城乡建设部了《“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农房,引导农村建筑按绿色建筑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造。其中包括:将选择100个城市新建区域(规划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按照绿色生态城区标准规划、建设和运行。2014年起,政府投资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将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同时,将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2015年起直辖市及东部沿海省市城镇的新建房地产项目力争5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此外,将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农村节能示范住宅40万套。
《规划》还明确了经济激励政策,一是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万元:二是对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给予奖励。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奖励标准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
在系列政策的引导下,各地打造低碳生态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相关项目数量也突飞猛涨。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全年绿色建筑标识认证预计不低于500个项目,同时提出以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为发展目标的地级城市已达259个,占相关城市数量90%以上,国内正在建设的低碳生态城包括天津中新生态城、无锡太湖新城、唐山曹妃甸唐山湾生态城、深圳光明新区与坪山新区、青岛中德生态园等。
500米步行范围,TOD模式构筑绿色新城
会上,仇保兴反复强调,“中国的城市要建成什么样,取决于我们有什么样的梦想和实施这个梦想的决心”。他指出,低碳生态城镇是应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系统工程,因此在筹建低碳生态示范区的时候,需充分考虑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低碳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资源节约、绿色建筑、生态保护与建设、绿色交通等重点领域。
据介绍,虽然各地在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道路中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低碳生态城市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部分城市在探索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今年住建部对试点的新城(新区)进行考核,发现地方对生态技术的本地化、可普及性和规模效应重视度不够;个别示范区绿色建筑标准低于国家标准;低碳生态城市考核数据监测、规划设施、过程监管工作滞后于目标体系的建立;与老城区距离较远,试点城区建设进展缓慢;低碳生态城的交通路网结构类同于开发区,难以建立绿色交通系统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仇保兴建议采取紧凑混合用地模式,它体现了所有低碳生态城最主要的一个起步指标,即所有的居民在500米的步行范围内可达公交站点,可达公共绿地,80%入学学生可达小学,97%幼童可达幼托等。在这个起步指标的指引下,要求所有土地的使用模式应该是功能复合型和交通引导型。它强调紧凑型、集约式的空间布局,以此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倡导TOD开发模式,提高土地混合使用率,即把地铁、BRT和城市功能的开发紧密结合。
另外,生态低碳城镇还特别强调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生态城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比率要占能源消耗的20%以上,非传统水利用率要达到30%一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同时绿色建筑要实现规模化,倡导大型公共建筑和绿色街区建设。通过政府先行、多领域推进,按照绿色建筑的要求分层次、分步骤开发建设,不断提高高新区绿色建筑星级标准。
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使整个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生物的多样性,需保留新城原有沿湖沿河、山体林地等生态区域;优先保障绿地公园用地,依托主要水系打造绿化生态系统。更为重要的,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须推行低冲击开发建设模式,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技术措施来对暴雨径流量和污染进行控制,减轻防洪压力,控制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从生态区的低冲击开发模式到建成区,再到整个河流的所有的流域都要推行低冲击开发的模式。这种系统的、组合式的、整体性的低冲击开发模式,把建造物与自然系统相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欧洲门窗看纽伦堡,中国门窗看高碑店河北与浙江显然都是建筑节能工作走在前列的省份,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两个建筑节能大省的着力点和发展路径却有所不同。“河北版”的建筑节能依靠的是市场力量,所以才有“欧洲门窗看纽伦堡,中国门窗看高碑店”的说法。依靠市场的动力推动建筑节能,对河北来说实属无奈之举。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谁也不愿意看到全国空气质量预报时,排名靠后的几个城市都是河北的“专利”。”由于前者沉重的环保欠账和令人诟病的雾霾天气,而不得不在转型中加速而艰难地与建筑节能赛跑。而“浙江版“的建筑节能则不同,虽然不能说浙江的空气质量就是“天生丽质”,也不能说江南水乡依然是那么小桥流水,但节能减排和碳排放的压力毕竟还是要小于河北。因此,依靠政府的号召和推力是浙江的特色。这样的文字显然还交代得不够,首先让我们看看“河北版”建筑节能的市场推动力和吸引力。9月16日,中德建筑节能领域系列合作项目在中国国际门窗城签约。德国驻华大使馆大使柯慕贤、德国能源署署长斯蒂芬•科勒到场。
本来这样一个商业活动不太可能惊动省领导,但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却亲自来到签约现场。用现在比较时髦的一句话是:为企业站台。记者发现,这次“河北版“的建筑节能,依靠市场的力量共签订了六个大项目。分别是德国能源署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合作建设被动式门窗博物馆项目;德国威玛生物质燃料公司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合作生产生物质燃料项目;德国梅森伯格商贸无限责任公司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共同在中国国际门窗城建设德国绿色家居建材展览中心项目;德国诺托.弗兰克五金集团、德国格屋五金集团、德国雷诺科涂料公司入驻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项目。签约的主角,是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这个我国最大的节能门窗生产企业,2004年就通过市场谈判与德国合资,将欧洲节能门窗理念技术引入中国。由其投资兴建的“中国国际门窗城”,已吸引了包括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德国迈克尔威力、日本YKK三家世界五百强在内的欧美企业入驻门窗城,可以说市场的力量无处不在。但“浙江版“的建筑节能基本由政府主导,标准先行,记者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方网站检索到,光是地方立法就出台了四部,其中包括《浙江省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和《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明确了民用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竣工能效测评。浙江还先后了《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35项建筑节能地方标准和技术导则。
由此可见,政府的推手作用无处不在,效果也比较突出。那么,促进建筑节能是以政府强制为主?还是市场推动为主?从“河北版”与“浙江版”两个版本的比较看,显然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但也有不同的观念碰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杨榕的看法是:目前的建筑节能工程,政府应该从更大范围强制推进,明确能效水平的标准,积极建设能耗监管、管理及节能平台。这位权威人士的表态显然强调了政府推动的作用,虽然他也强调了与市场的平衡。但另一位权威人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江亿却在第三届能源基金会建筑项目交流会上表态,不管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推动,对于建筑节能的管理,应该从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确定能源消耗的上限,也就是说,政府不能管得过细。但市场的力量真得都像河北那样自觉吗?情况并非如此。我国第一个开发企业的绿色低碳首席官招商地产的胡建新表示,招商地产从2009年成立绿色建筑研发中心以来,还是品牌宣传要好于市场推广。他认为,要把建筑的能耗降下来,主要是利用自然资源,而不是去用节能灯泡或者是新风系统,那种是全天候都在消耗能量的,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先降低能耗,再考虑提高能效。不管是“河北版“还是”浙江版“的建筑节能,因地制宜或许是建筑节能的最佳途径。“比如在北京用新风系统做宣传就会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人们已经意识到雾霾、PM2.5的危害,但是在广州那种喜欢开窗户的地方,可能就不太可行,”胡建新说。当被问及是政府重要还是市场盈利模式重要时,胡建新说:“做节能和绿色建筑,在很多时候要有牺牲掉一部分的经济效益的勇气,在企业能承受的范围内,应该获取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平衡,这三者是有妥协的。”
二、两手都应该硬
那政府的推动力真得那么重要吗?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督方面,政府肯定发挥了作用。但有些政策并没有很完整地兑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发展处副研究员马欣伯印证了这一说法。国家和部分地方的激励政策尚未兑现,对企业开展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积极性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胡建新称,有个别地方政府的补贴款项下来了,但是国家的还没有下来。江亿透露,近十年一大批节能示范建筑实际运行能耗都高于同功能一般建筑。例如,美国获得LEED认证的绿色建筑中,70%实际运行能耗高于同功能一般建筑,今年中国对获得三星绿色建筑标志的建筑的调查,也发现类似情况。因此,关键不是政府和市场哪头重的问题,还是要抓好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五个环节,最终实现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他还指出,把建筑能耗降下来,不仅仅是政策和市场的“双推动”,也与它的使用模式,运行模式,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相关,建筑节能最终目标还包括建筑物里人的行为。
关键词:两型社会:标准体系:编制体系;建设评
价指标体系:机制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6-0096-04
1 背景
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发改经体[2007]3428号)正式批准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简称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此,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规划建设领域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建设理念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建设“两型社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国家建设“两型社会”总体要求指引下,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近两年以来规划建设领域相关情况的整理与分析,结合本人参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工作实践与体会,形成“两型社会”背景下规划建设体系的初步思考,以期对“两型社会”建设有所裨益。
2 研究对象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城乡规划建设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四个重点方面:标准体系、编制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机制体系。
3 研究内容
3.1 标准体系
3.1.1 绿色市政建设标准
绿色市政体系是以适合城乡环境、减少交通拥挤、降低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费用为目标的综合体系,是一个体现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的理念和目标。
绿色市政建设标准对规划建设领域实现“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设置可以从行政监管类技术标准和设计施工类技术标准两方面考虑,贯穿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实施评估等不同阶段,本文在参考《长沙市大河西两型社会城乡建设体系研究纲要》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初步构想,供研究探讨。
3.1.2 绿色建筑技术标准
二五年十月,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二六年六月一日,国家建设部和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S0378-2006正式实施,我国绿色建筑技术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发展绿色建筑更应成为规划建设领域的重要方向,因此编制适合长株潭地区发展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相关规范与标准也是势在必然。本文在参考《长沙市大河西两型社会城乡建设体系研究纲要》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初步构想,供研究探讨。
3.1.3 新农村建设标准
湖南为鱼米之乡、农业大省。大部分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作为湖南的经济发展核心区的长株潭城市群地区2006年城市化水平也仅为51%,可见广大农村仍然占据了长株潭城市群半壁江山,建设“节水、节地、节能”型新农村,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目前长株潭新农村规划与建设的实际情况与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对长株潭新农村建设的引导,提出如下新农村建设标准体系初步构想,供研究探讨。
3.1.4 两型园区(产业、工业)、风景区(生态旅游区、公园)、县城、示范镇、农村标准
综合绿色市政、绿色建筑建设标准体系、新农村建设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地方与部门标准、规范等相关要求和“两型社会”总体要求,形成两型园区(产业、工业)标准、两型风景区(生态旅游区、公园)标准、两型县城标准、两型示范镇标准和两型农村标准等标准体系,在服务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同时,也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出一条“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的新路子。
3.2 编制体系
3.2.1 建立宏观和微观不同空间层次规划编制体系。
以《城乡规划法》为指导,以“总体规划一分区规划一详细规划”三层次的法定规划为基本,加强对次区域、城乡结合部、农村发展区的规划统筹,实现市、县域空间的法定规划全覆盖和城乡空间统筹发展的“一体化”格局。
3.2. 2建立规划研究一主干体系――支撑体系不同功能层次相结合的的规划编制体系。
以法定规划为主干体系,加强前期规划研究和规划支撑体系的建立,形成前期规划研究一规划主干体系一规划支撑体系相结合的长株潭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框架,突出规划编制的前瞻性、可实施性和可持续性。
3.3 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城市与农村协同发展的目标,“两型社会”建设应该城乡并重,尤其是我国为农业大国,较大部分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而资源、环境问题天然就与农业、农村分不开。、要解决好“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也不能忽视农村地区的”两型社会”建设。
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城市与农村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与规律。城市有着人口高度集中、社会化分工程度高、经济聚集度强、工业集中度高等特点,农村地区则人口较为分散,产业以传统种养殖为主,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城市与农村存在着城乡产业支撑技术不同、城乡资源节约重点不同、城乡污染源不同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认识到城市与农村地区“两型社会”建设不同的特点与规律等方面的客观事实,我们觉得制定城乡有别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尤为必要。
3.3.1 城镇地区“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在参考《长沙“两型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评价体系初探》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人从事城市规划工作实践及其对“两型社会”的理解,从经济、社会、科技、环境、能源、资源等六个方面构建如下城镇地区“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供参考与探讨。
3.3.2 城镇地区“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在参考《农村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周栋良、刘茂松)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农村地区建设“两型社会”的特点,参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结合本人参与的系列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工作实践,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五个方面构建农村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供参考与探讨。
3.3.3 建议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的“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两型社会”建设总体
要求为基本出发点,制定与三市的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产业等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既是“两型社会”建设庞大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评估“两型社会”建设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客观要求。
3.4 机制体系
3.4.1 领导与协调机制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要求,规划建设领域中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生态环境的共保同治等方面的实施是实现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根本途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包含了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和三市内部的规划建设协调,因此建立省――市――先导示范区等不同层次的领导协调机构与机制来组织协调、规范长株潭城市群的科学高效规划建设,也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机制。目前,省-市-先导示范区等不同层次的领导协调机构已基本成立,但需在实际运作中不断完善机制。
3.4.2 研究与交流机制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议以重点院校、科研设计与学术团体、重要企事业等相关单位和各领域着名专家学者为成员,组建湖南省“两型社会”研究院,同时将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升级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研究会,使湖南省“两型社会”研究院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研究会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思想库”、“技术库”和“人才库”。同时,将长株潭经济论坛扩展为中国(湖南)“两型社会”论坛,形成定期召开的“两型社会”论坛周,构建国内外富有深远影响的“两型社会”专题论坛,广泛服务于国家和湖南“两型社会”的建设。
3.4.3 先行先试机制
长株潭城市群在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统筹等方面的改革路径中,必须坚持先行先试、敢闯敢试、边干边试的思路与方式,从而力求在一些重点区域与领域率先突破、积累经验,探索“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的新路子。具体到城乡规划建设领域的先行先试,我们认为在空间层次上可以从两型园区(产业、工业)、两型风景区(生态旅游区、公园)、两型县城、两型示范镇和两型农村等进行先行先试,在专项方面可以从循环经济、绿色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低碳建筑等方面的先行先试。通过建立先行先试机制,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全面展开提供规划示范与建设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