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62-02
随着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根据社会的实际需出发,我国自2009年开始设置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侧重科研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是以专业的实践方面为导向,重视的是实践和应用,着重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突出的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目前我国在不断加大专业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国内5年来在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上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从认识角度上出发,大量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还没有把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大部分优秀生源即使将来的职业规划不是科研工作,其优先报考的仍然是学术型硕士,这导致了专业型研究生的生源相对较差。其次,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专业型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过多地依赖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第三,没有建立起独立、客观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本文以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探讨了理工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保障体系,以期对相关领域研究生培养有所借鉴。
一、环境工程专业型学位简介与培养保障体系构成
环境工程领域主要面向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环保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环境工程领域任职资格密切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要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环境工程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可行的培养保障体系至关重要。根据目前国内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经验,该保障体系可以简单归纳为:培养方案+培养环境+培养质量评价。培养方案主要定位培养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和培养环节、确定合理的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对实践环节和毕业课题进行具体要求等。培养方案执行成功与否在于人才培养环境的优劣,具体包括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实验室面积、仪器设备的配置、图书和电子信息资料等)和师资条件等。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是检验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是否合理的途径,及时调整相关培养环节的主要依据。
二、制定合理的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
目前大部分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基本都是在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修改而来。首先从课程设置角度讲,不少院校的两套培养方案的区别度不大,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相似,而在培养方案执行中,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甚至在一起上课。在理论知识学习这一环节,还没有突出专业型硕士应当侧重的知识特点。很显然,在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应当与专业型硕士将来职业化、技能化的特点密切结合。以水污染控制技术相关课程为例,学术型研究生应掌握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培养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以期将来从事该领域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对于专业型硕士授课内容来说,除了解最前沿的理论研究进展外,更重要的是重视那些已经在工程中使用的成熟技术和即将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技术,要掌握这些技术的原理、适用场合与条件、工艺参数的影响以及设计方法。再以对毕业课题的要求为例,不同于对学术型研究生创新性的要求,相对而言专业型硕士论文在一定的创新基础上,更重视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专业型硕士论文的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实际的环境工程问题。选题范围包括:(1)环境工程领域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以及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研发;(2)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设计或设备、工艺的改进设计;(3)环境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等的应用研究;(4)对各种行业企事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预研课题。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培养单位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现有条件和自身的特长,不要盲目模仿其他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三、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是顺利实施培养方案的前提,硬件环境除了基础性的实验室条件外,还包括重要的师资条件及图书资料、电子信息资源等。专业型硕士培养在师资上有特殊的要求,即授课老师或导师要同时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水平。从目前大部分专业型硕士培养单位来看,相当数量导师的专业实践水平不能满足培养专业型硕士的要求,但实际上正承担着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工作。大部分硕士生导师,尤其是现在成长起来的年轻导师,普遍的经历是读书获得学位后就业到高校或科研单位成为硕士生导师,因此欠缺专业实践能力。对部分硕士生导师专业实践能力进行再提高,是构建良好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环节。国内一些高校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专业型硕士培养中实行“双导师制”,即聘请校外企业中具有较高专业实践水平的工程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目前来看,如何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落实企业导师的责任和义务,调动企业导师的积极性是“双导师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除了落实“双导师制”,学校与企业间的科研合作、技术服务也能为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举例说明,目前国内环保公司和生产企业寻找高校或专职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新工艺、新产品或新设备用于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处理处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学校和企业开展的这些活动中,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边学习边实践参与上述工作,可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手段。由于这些工作主要面向企业实际的环境问题,因此恰恰符合了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此外,通过在一定规模的企业(如较大规模的生产企业、大型污水处理厂、火力发电厂等)建立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也是优化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举措。
四、建立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需要程度进行判断的过程。构建完善的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一般针对研究生个体培养质量的评价,所需要的信息包括在校期间的理论课成绩、实践环节表现出的动手能力、毕业课题完成情况、情况、毕业答辩情况、企业实践情况及企业导师的评价、就业情况及在就业时的表现等。而若要针对一个专业型硕士学科点评价其研究生培养质量则要复杂很多,可以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一套评价体系。一般认为该体系应包括:师资评价、实验设备与图书资料及电子资源评价、研究生评价、研究生管理措施执行情况评价、相关社会评价等。评价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而构成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信息反馈系统。
对于不同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在评价的层面和指标上肯定有相通之处,而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具有导向性的,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的评价体系。举例说明,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评价中发表高水平论文是对其学术能力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而对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而言,尽管仍旧存在这一考察点,但其在对研究生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应相对下降。总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并没有评价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质量的成熟体系,如何建立合理可行的评价体系,并通过评价体系的引导和反馈作用促进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工作是未来本领域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白冰,吴林娜.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出版科学,2012,20(5):18-21.
[2]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42-48.
[3]程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研究,2010,97(4):7-9.
[4]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l-7.
[5]昊仁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20(1):52-55.
[6]赵巍.浅析对学术型硕士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6):118-121.
[7]熊玲,扶雄等,李忠,谢明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⑴:51-54.
[8]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42-4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生,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多年来为国家、地方环保和气象部门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环保人才。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先后被遴选为校品牌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中国气象局与该校共建品牌专业。然而,在环境科学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前述的问题。
一、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瞄准国际上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充分了解国内同行的教学状况和侧重点,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及响应学校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计划方针,启动了“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紧抓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学生能力三方面建设,提出了“两个加强”和“一个延长”,具体地说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延长教学时间(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和实践
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我国同类高校一般均为通识教育、环境科学专业基础教育、环境科学专业教育这种模式。学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通识教育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环境科学专业教育基础上,根据环境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修订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以特色专业气象学和大气科学为依托,在高年级灵活引入大气环境专业方向教育、环境气象专业方向教育和环境生态专业方向教育,突出环境科学专业知识与大气科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将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成为我国环境、气象和生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2.课程体系创新和实践
依托该校环境科学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中国气象局与学校共建品牌专业,深入研究环境科学专业学科发展的特点,通过对现代教育教学观念与实践的理性思考,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应遵循学科平台原则、理工结合和文理渗透原则、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构建一套“立足基础、突出特色、贴近现实、追踪前沿”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群体系。重点在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相关的大气环境、环境气象和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案例,训练学生对大气环境、环境气象和环境生态研究的综合思维能力;设置大气环境、环境气象和环境生态三个专业方向课程;在具有多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培育国家级精品课程,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精品课程体系,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专业课程建设,为环境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具体情况,设计并执行一套“四级课程体系”,分别是:第一级——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群,主要涉及基础课程群;第二级——专业基础教育平台课程群,主要涉及环境科学专业各学科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群以及学科交叉专业基础课程;第三级——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群,主要涉及环境科学专业各专业方向课程群以及由学科交叉所生成的新课程;第四级——专业前沿教育平台课程群,主要涉及环境科学专业各学科方向最前沿的学术动态的追踪与研究。
3.教材建设创新和实践
学校始终围绕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就业岗位的需要,在本专业各专业方向上全面推进高水平教材的建设,在现有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把本专业的教材体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构建一套具有先进性、特色性、影响大的教材体系。在建设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实践特色、气象特色、时代特色”的指导思想,积极展开与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合作研究,把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融入教材的内容之中,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的高水平教材。同时,积极选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教材,选用21世纪应用型高等院校示范性实验教材作为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的教材。
4.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
以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原则,构建一套“互动式、研究型、网络化、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包括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在内的10多位国内外著名环保学者来学校讲课,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了他们把握学术前沿问题的能力。
5.教学实践创新
实践教学活动既能帮助学生消化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又能使他们从社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中学到课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学校高度重视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以“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强调动手能力的教改思路,科学合理地建立了符合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习、实训,合理安排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出“三个层次和六个类型”实践教学模式,即分层次进行实践教学,做到既能完成教学计划,又能因人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一个贯通”和实施“四个一”实践教学法。“一个贯通”,即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可以互相兼任,实现两类教师与教学的融会贯通“四个一”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四年的实践教学学习,能够做到:学习掌握一批基本操作技能,自我设计一个综合实验,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完成一次论文答辩。
二、结束语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之一是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关键词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中国制造2025”等。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毕业生能力要求方面与华盛顿协议的毕业生特性是对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部分国家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的问题[1]。“中国制造2025”是?⑽夜?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变的战略规划,它包括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等战略。
当前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称“高师院校”)综合化趋势明显,部分高师院校设立了电子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程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一是高等工程教育本身的问题,“工程教育仍偏重于学科属性,学生的数理和专业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是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欠缺,团队合作、沟通与交流能力较弱”[2]。二是高师院校的师范传统问题,高师院校与工科院校比较,在工程应用方面处于弱势,缺少工程传统和工程底蕴,缺乏工程经验和工程能力。高师院校的师范传统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优势,这些素质与专业认证中毕业生的要求是统一的。因此,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角度出发,高师院校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借助师范优势,突出特色,弥补其工程能力不足的弱势,有利于高师院校找准定位,向应用型高校和应用型专业转型,与国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同步。因此,笔者从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改善课堂教学两个方面,研究将师范的特色优势向工程素质教育转化,构建体现高师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2 改进培养方案,促进师范素质向工程素质迁移
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构成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和工程素质两部分[3]。专业能力是工程专业的学术属性;工程素质包括工程伦理、职业道德、团队意识、终身学习能力等要素。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师范特色,实现师范能力向工程能力迁移,属工程素质的范畴。形成融入师范特色并契合认证要求的培养方案,先要理清师范素质与工程素质的关系,然后参照认证标准要求,形成培养方案框架。
2.1 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通常由培养目标、学制学位、课程模块、专业计划等部分组成。笔者以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为样本,重点分析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融入师范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系统掌握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软件开发新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及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具备良好的自学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个性。
2)课程模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素质能力课程、综合能力训练4个平台。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主要指学科通识课程、语言能力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是核心专业课程,与专业认证中的工程知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力对应;素质能力课程平台包括人文素质类课程和师范技能类课程;综合能力训练平台面向课程实践,既包括课程内实践、课程设计,也包括综合的项目实训。
2.2 培养方案与专业认证标准的关系分析
2.1节的培养方案包括专业知识、思维方法、实践能力、人文素质、终身学习等方面,符合多数普通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确认毕业生应达到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要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和国际具有可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毕业出口契合。2015年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下简称为“认证标准”)对毕业生的毕业基本要求共12项[4],笔者通过认证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矩阵来分析培养方案与专业认证标准的吻合情况,结果见表1。
可以看出,该人才培养方案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本相符,说明现有培养方案经过缜密思考,有较强的可行性,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
认证标准中的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沟通3个方面内容,与培养方案有一定对应,但并不完全吻合,说明高师院校的培养方案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向认证标准靠近。其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指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沟通”指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些内容多属于高师院校的特色内容,属工程素质范畴,高师院校的一些课程通过迁移可以为上述指标提供支撑。
认证标准中的工程与社会、项目管理也需要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其中,“工程与社会”指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项目管理”指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另外,高师院校的工程背景、工程能力和工程与传统工科院校的专业比较,客观上存在差距,需要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改进提高。
上述讨论仅仅是认证标准与培养方案目标或框架的对比。一些重要能力,如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敬业与团队协作能力等,分散在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教学能力等培养目标中,需要在课程教学环节逐渐深化,以符合工程教育的需要。
2.3 调整培养方案,将师范特色融入工程人才培养
根据高师院校特点和师范类课程优势,考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能力、素质、道德方面的要求,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将部分综合素质课程与专业发展课程分类整合,优化素质能力课程平台和综合能力训练平台,见表2。
在理论基础课程模块,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开设工程伦理学、工程职业道德课程;在职业发展课程模块,调整信息技术学科科研方法课程内容,增加职业规范、项目管理等课程;在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将教育实习部分内容向工程训练所需内容转化,开设专业实习、创新训练等课程。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师范优势迁移至计算机工程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拓展本专业学生面向IT企业、基础教育领域、职业教育领域、继续教育领域、社区教育领域就业能力,毕业生的科学能力和工程能力得以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人才培养领域面向信息技术教师和现代工程师的双向需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培养与工程师培养兼容能力。
3 改善课程教学,实施师范性与工程性融合
高师院校在工程专业人才中培养融入师范特色,是一个渐进和深入的过程,核心在于课程环节。笔者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信息技术学科科研方法课程为例,分析在课程教学中将师范特质融于工程人才培养的过程。
3.1 课程概况
“信息技术学科科研方法”属于专业方法论的课程,其目的在于为本科生从事研究打下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学生学习该课程后,根据社会和学科需要选择课题,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等多种途径收集事实资料,进行数据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完成基本的研究设计。课程教学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问题分析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沟通与终身学习能力等内容也可以在教学中加以拓展。
3.2 课程内容的迁移
在信息技术学科科研方法课程中,应将传统的教学内容拓展至工程教育相关的内容,见表3。例如,在概述部分,将有关教育研究的内容扩展至工程教育,包括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的前沿和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工程教育的内部和外环境等,而这部分内容对应的则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或“问题分析”能力。再如,在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实证研究部分,从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扩展至工程实践训练的真实性研究、工程实践训练的深度和广度研究,这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工程知识”“工程与社会”是相关的。
3.3 教学方法的变革
课程教学内容向工程教育拓展是师范特色与工程教育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是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既可以保证在教学内容总量增加,学时、学分稳定情况下,完成基础教学内容,并拓展内容,也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目前流行的MOOC、SPOC、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可能。在MOOC+SPOC教学模式下,需要教学资源的深度建设,需要加深实践环节,需要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需要变革考核方式等[5]。而上述内容正是高师院校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环境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68-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2010~2020)》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该计划一经推出,得到全国各高校的热烈响应,参与高校众多。但是,该计划从2010年开始启动,相应的实施办法和执行方案也在逐步的完善过程中,如何将“卓越计划”中的教育教学理念真正的落实,是摆在每一所高校、每一个专业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例进行探讨。
一、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
(一)培养标准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标准的制定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华盛顿协议ABET标准为指导,旨在为培养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其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专业培养标准。
1.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对应通用标准2,4,8);
2.设计实验方案与实施、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对应通用标准6);
3.根据需要,设计一个系统、一个部件或一个过程的能力(对应通用标准5,6);
4.在多学科工作集体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对应通用标准5,6,9);
5.对于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建立方程,以及求解的能力;(对应通用标准2,5);
6.对职业和伦理责任的认知能力(对应通用标准1,3);
7.有效的人际交流能力(对应通用标准9,11);
8.宽厚的教育根基,足以认识工程对于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对应通用标准3,10);
9.有关当代问题的知识(对应通用标准3);
10.在工程实践中运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的能力。(对应通用标准5)。
(二)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制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征求和认真听取行业协会、用人单位、毕业校友和广大学生的“四方意见”,了解社会,也要让社会了解学校的本科教学,扎扎实实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并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入研究、认真梳理,最终落实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系统、完整、成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由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两个平台构成。其中基础教育课程平台包括思想政治修养类课程、语言类课程、管理类课程、国防素质类课程、体育类课程、数学类课程、物理类课程、化学类课程、语言类课程、通识教育类课程、计算机基础、工程图学基础、力学基础、电工基础、机械基础、军事训练、工程认识、工程实践及与基础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基础实验环节。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水力学、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水工程、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给排水管网、水泵及水泵站、专业英语、清洁生产审核、建筑制图、计算机绘图、水工艺设备基础、给水排水工程监理、城市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厂设计概论、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验环节等课程。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成功地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完成的一项至关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关键工作。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坚定信念与创新精神,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的可靠顶用之才。因此课程体系的搭建除了考虑培养学生突出的专业能力外,还要有助于学生打开宽广的视野、奠定宽厚的基础、适应宽口径就业。
由于“卓越计划”要求学生在企业完成累计时间约为1年的实践学习环节,这就使得课程体系中的理论授课学时减少了。为了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我们通过听取相关企业的意见,确定必须的授课内容,避免课程设置和实际生产的差异,尤其是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更是依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定,使课程设置直接面向社会需求。同时对知识单元进行科学的划分,合理的分配教学内容,压缩理论课学时,处理好前修、后续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做到课程体系既无重复,又不脱节。另外我们还加强了相关课程的整合,建立了以四大污染控制工程为主线的核心课程群和以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等不同应用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内容更加丰富,应用方向分布更为合理,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
在实践环节的具体安排上,环境工程专业采用“2.5+0.5+0.5+0.5”的模式实施,即前五个学期在校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六学期在企业进行部分与企业相关的专业课学习和企业实践,第七学期回到学校继续完成专业课学习,第八学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
另外,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进行相应的调整、充实和更新,所授内容要与社会需求、工程技术、科学文化方面的发展同步,我们采用“经典+前沿+应用”的原则,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摘 要: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包括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形成合理的竞赛组织程序、设计科学的技能竞赛方案、保障顺利实施竞赛方案等重要环节。其中,竞赛项目内容和技术标准、评委的选聘是竞赛成功组织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技能竞赛方案 竞赛项目内容 技术标准 评委选聘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这应该成为高等职业学院加强技能培养力度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并形成惯例,定期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式,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除了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教学外,采用了多种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有助于提高专业技能的活动,这也是提高专业技能的一个有益补充。其中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的活动形式,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活动。同时,在选拔选手的过程中,能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学技能、比技能的良好学习氛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同时,获奖选手的美好职业前景,形成广大学子的职业动力。
一、确立正确的竞赛指导思想
近年来,为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各地政府职能部门和各职业院校积极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努力探索通过技能竞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探索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制度化建设,通过技能竞赛推动专业建设和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初步形成了校校有比赛、人人都参加的局面,通过层层的选拔,最后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工作的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制度的逐步建立,引领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对于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助推器作用。
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竞赛的主办单位很多。各职业院校积极举办校级层次的技能大赛。旨在通过竞赛积极落实各院校的教改精神,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职业能力培养。同时还把技能竞赛活动作为一项学期常规重点工作,使高职院校的技能竞赛活动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使技能竞赛覆盖各专业、各课程,营造了竞赛与教学、竞赛与职业技能培养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技能竞赛水平和质量。通过技能竞赛的制度化建设和相关奖励措施,有效促进了各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教学理念和模式转变,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技能水平。同时,院校组织的技能竞赛具有的选拔功能,为更高一级的技能竞赛和相关企业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各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中、高等职业技能竞赛也是技能竞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竞赛的目的主要是选拔全国的职业技能竞赛的参赛选手,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质量,通过竞赛项目的合理设置,缩短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形成“职业教育有竞赛”的良好氛围。
另外,各地的政府职能部门也主办竞赛。例如,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8年举办质检系统食品化学岗位职业技能竞赛[1],通过竞赛,旨在了解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的仪器配置情况,发现其存在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通过竞赛给参赛人员提供一个施展才华、交流技术的机会。从而提高各检验机构的检验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也是培养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快车道。
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教育部举行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每年进行一次。
这是国家最高规格的职业技能竞赛,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案例和支持,为国家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服务。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发明”和“中国创造”、“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历史性转变贡献力量。
二、形成合理的竞赛组织程序
在确定正确的竞赛指导思想后,由举办单位、行业协会或者举办竞赛的学校先提出大赛的指导思想、比赛内容和初步方案,并确定承办、协办单位,并及时通知相关学校报名参赛。在确定了参赛学校的数量后,再根据承办单位的仪器设备能力和比赛场地的限制,制定出详细可行的比赛方案、竞赛内容和项目及实施细则,包括竞赛项目、主要技术要求、仪器设备要求、比赛场地要求、比赛规则、评分标准等内容。并及时下发给所有报名参赛的学校。在确定的比赛时间前一段合适的时间,通知参赛学校派代表到比赛场地考察,在现场,由设计比赛方案的技术人员,回答参赛学校提出的疑问,在无异议时确定比赛方案及实施细则、评分标准。并将上述内容告知参赛的学校。这样,各参赛学校根据比赛方案及实施细则,组织参赛选手训练,迎接和参加竞赛。
三、设计科学的技能竞赛方案
科学的技能竞赛方案,是在结合企业、学校的实际情况下,既科学规范又切合本行业发展和区域职业教育实际的技能竞赛方案。技能竞赛方案包括竞赛指导思想、竞赛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竞赛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竞赛项目的时间安排、参赛选手的资格要求、代表队组成要求、竞赛评判的组织和要求、奖项设置、经费来源、组织领导和后勤保障等保障措施,竞赛项目的承办、协办单位安排等。而竞赛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应包括竞赛项目及内容、竞赛形式、竞赛方法、竞赛环境要求、仪器设备要求、比赛场地要求、参加比赛要求、比赛规则、评分标准、组队与报名要求、协办单位联系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1、竞赛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2]
在设计竞赛项目内容时,要充分了解本行业的现状,使竞赛项目能适应本行业最成熟、最常见的技能要求;结合本专业对口的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使竞赛项目能适应企业的需要;还要考虑承办竞赛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保证竞赛需要和相关技术要求的仪器设备。由于技能竞赛具有选拔功能,因而,竞赛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在难易程度的把握上要高于一般考试。总之,竞赛项目既要结合当前实际,又要具有一定的就业导向,使职业技能竞赛具有的选拨和引领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和其他专业类别的技能竞赛相比,环境类专业的职业技能竞赛有其独特的特点。就环境监测类专业来说,适合技能竞赛的项目大致分为两类: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这和当前的普遍适用的监测手段现状相适应。就其内容分类来说,大致分为水环境监测、大气监测、声环境监测和土壤环境监测。三届竞赛的主要领域都是水环境监测,这和当前的水污染严重的现状很切合。由于样品的保存具有时效性,因此监测数据的时间限制也是必要的。这三届竞赛中对基本操作技能和仪器操作技能要求能够达到企业对就业人才的要求。
2、技能竞赛评判标准[3]
技能竞赛的评价功能对参赛者来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为选手的备赛和就业指明了方向。因此科学规范的评判标准,是以技能教学标准、训练标准为基本依据,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来进行制定的。 要加强评判标准的科学性、客观性和规范性,防止进行价值判断的主观随意性,力求提高评判标准的效度和信度。这样才能体现大赛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由于评委在执行评判标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因此,评判标准要详细合理,应考虑整个技能竞赛全过程的各个实施环节,不仅包括竞赛过程中的具体工作环节,还应包括每一个辅助细节,如赛前、赛中、赛后的细节等等。
在评判过程中,技能竞赛评委队伍及其评判工作是技能竞赛的核心。所以,评委是技能竞赛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从某种角度来说,技能竞赛的举办水平和质量关键在于评委。因而,评委选聘对竞赛工作至关重要。
3、技能竞赛的评委选聘
首先,评委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在评判工作中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原则,能够自觉遵守裁判工作守则和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评判标准执裁。评委也应该要求自己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本着对竞赛组委会负责、对全体参赛队员负责、对整个职业教育事业、比赛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评分要求和评判标准进行评分,维护参赛选手权益和大赛的权威和形象。
其次,评委的专业素养要求高,应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熟悉参评职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了解本行业的发展现状,熟悉本行业相关企业的就业要求,能够代表本行业领域、本专业比赛项目的较高水平。具备业界公认的权威性,且有较高的评判能力和丰富的考评工作经验。
再者,评委来源要广,结构合理。由于竞赛具有的选拔功能、就业导向、引领作用[4],所以选聘评委时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学校等各个方面。比如聘请行业权威人士、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指导教师等等。评委组成的多元化与评委队伍的合理结构,都有益于公平公正地开展竞赛。 一般来说,技能竞赛评审专家队伍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等组成。例如,环境监测大赛的评委由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专家、环境科学研究所的技术专家、环保公司的技术能手、高职学院(环保学院)的专业指导教师等。由于连续多次的举办技能竞赛,因此,环境监测大赛评委的组成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这样也保证了评判标准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最后,坚持回避原则和保密原则。一般来说,参赛单位的人员不宜参加评委队伍。东道主也应当回避某些项目的比赛。科学的评审标准需要评委来执行,而评委在评判工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为了隔绝外界因素对评审工作的干扰,评委的选聘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保密。
总之,技能竞赛方案应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技能竞赛的评判质量,保证大赛的权威性。
四、保障顺利实施竞赛方案
竞赛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企业、竞赛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评委、参赛学校、选手等共同合作。行业主管部门要在政策上加以支持,竞赛结果需要得到劳动部门的充分肯定,获奖选手的职业资格因此会上新的台阶。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领导对获奖选手的技能水平予以高度肯定,一般来说,会优先考虑获奖选手的就业去向,并在工作中大力培养。因此,技能竞赛也是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竞赛承办、协办单位在竞赛组织领导、资金来源、后勤保障等方面都要给予高度重视,以保证大赛的顺利进行。参赛学校和选手要对大赛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予以高度的重视,严格按照竞赛项目要求和技术标准对选手进行赛前培训,参赛选手在进行比赛时,端正竞赛态度,尊重竞赛评审标准和评委,严格按照比赛要求进行竞赛,力求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只有上述各方面保持高度的合作,大赛才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吕文 黄红霞 任小英 食品化学检验岗位技能竞赛的组织与探讨[J].福建轻纺,2009.10。
2、张义珑 测量技能竞赛成绩评定的思考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