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科学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课堂学习环境;学习方式;认知发展;情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4-0046-10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Biggs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他曾提出过一个学习过程的3P模型,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输入(Presage)、过程(Proess)、产出(Product)三个环节组成的。学生的学习产出是其个体因素(如学生的个性、智力与背景等)和教学情景因素(如学科领域、教师的教学方法、任务要求等)这两个输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学生个体因素和教学情景因素这两个输入因素对学生学术产出的影响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学习过程为中介的。Biggs认为,学生个性特征、教学情景因素等输入因素以及学习过程因素和学习产出因素三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循环系统,在该系统中,个体会根据他们对学习任务要求的理解调整自己的动机与加工策略。换言之,学生进行学习时,会根据教学的具体情景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以相对稳定的方式处理某一特定类别的教学要求;如果教学要求发生变化了,他们也会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学者对学习环境的研究不仅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教学情景因素的认识,而且对教学情景因素有了新的、不同的理解。根据学术界对学习环境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在Biggs提出的学习过程3P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学习过程模型(图1)。在本文中,我们将根据对全国15所高校3000余名一年级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来探讨大学生感知的大学课堂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与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对这一模型的内涵与实质作出一些说明。我们期望本研究可以为从大学生的视角探讨提高大学教与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证的基础,从而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探寻一个新的突破口。
2.文献综述
2.1 学习环境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是学习研究领域的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研究者探讨了特定学习任务层次、院系层次、学校层次的学习环境因素对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影响。
特定的学习任务构成一个较为具体的学习情景。有研究发现,学习者会根据学习内容、上下文及感知的对学习任务的要求而采用深层学习方式或表层学习方式。这表明学习者采用的学习策略是与学习情景相关的。学习任务对学习策略的影响之所以比较明显,是因为在越具体的学习任务水平上,学习过程的差异越容易观察到。
Ramsden等人研究了不同院系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学科领域是与不同的学习方式相联系的:和理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更可能采用深层方式和意义导向的学习风格,他们采用局限于大纲内容的加工策略和再现导向的学习风格的可能性则要低于理科学生。Harper等人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和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进行的研究也获得了相似的结论。Lonka等人的研究则指出,心理学学生与医学学生也存在差异。医学学生表现出了更多的外部管理和再现导向的学习倾向,他们对专业发展的兴趣也比对学术性的、理论性的问题的兴趣要大。上述研究都是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的,因而这些发现只能间接地表明学生倾向于根据不同的学习环境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要直接地证明这一点,需要对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学习情景中所采取的学习方式进行分析才能实现。
有的学者则从学校层次比较了不同的教育情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例如,Richardson等人应用Entwisfle等人编制的ASI量表比较了远程教育机构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在ASI量表的16个子量表中,二者除在一个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其他15个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
除了学科、院系、学校等因素可能对学生的学习风格产生影响外,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可能产生影响。Kember等人的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观会影响课程设计、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进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结果。如果教师相信他们的角色只是向学生传授自己积累的学科知识,将会阻碍学生采用意义导向的学习方式;而促进学习型教学方式则会鼓励学生采用意义导向的学习方式。与Kember等人直接以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的教学观与教学方式不同,Ramsden发现,学生感知的教学情景对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有显著的影响。Wilson等人以及Trigwell和Prosser曾实证分析过学生感知的学习环境和学生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表明,学生感知的学习环境与他们的学习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深层学习方式与良好教学、合适的评价和强调学生独立性的教学之间存在最强的联系;相反,表层学习方式则与沉重的学习负担和不适当的评价之间存在最紧密的联系。
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从微观的层面,讨论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与其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2.2 学习环境与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绿色 GDP 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能耗的发展模式,虽在发展的前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当前已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改变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势在必行。
一、 循环经济的内涵以及运行机制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1]“减量、再用、循环”(即 reduce、reuse、 recycle)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我国循环经济应该从末端开始控制并向前推进,进而涵盖整个经济以及生产的全过程,不能仅仅把循环思想停留在末端产品上,只在末端进行控制是不能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要求的。
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包括经济的增长方式与资源的消费方式两个方面,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减量化、循环利用、再生产”的资源利用模式。“减量化”是指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的增长目标,提高单位资源的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以及尽可能的减少环境污染,防止以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换来GDP的增长;“循环利用”是指在资源的第一次利用之后,通过对其的修补以及加工,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再生产”是指在循环利用的基础之上,对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工的产品进行加工,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的要求就是再生产所形成的产品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必须超过再生产的成本,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我国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及实践探索
我国很早之前就有了对循环经济的探索,只是当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由于早期的物资缺乏,我国形成了物资循环利用的思想,“桑基鱼塘”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但是早期的思想都是围绕节约资源的利用为基础的,并没有探索如何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原有的资源的利用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为了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步伐,我国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创新。[2]孙广生等认为通过构建包含产品消费与固体废弃物的效用函数累积折现值所代的社会福利的动态最优化模型,认为面向供应链的整体式环境政策可能比传统的环境政策更有效。[3]高洪深等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经济要素”,因此,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就业统一起来,从三维分裂发展走向三维整合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性变革在于实现从开环的末端性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的变革;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到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变革;推进社会就业的核心在于从就业减少型的社会到就业增加型的社会变革。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传统生产模式的局限提出了改进方向,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国传统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流动型线性经济,这种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能够为GDP的增长带来较大的贡献,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在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污染环境和吞噬国家资源,在经济发展的后期就会导致资源危机、环境危机,最终将会引致社会危机,也会导致国际间的信用危机,这对于国家经济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我国的循环经济思想起步比较晚,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才正式引入了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我国于1998年引入循环经济的概念;2002年从新型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着力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重点落在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2004年,上海、江苏、辽宁等省市陆续启动了循环经济试点,使“循环经济”迅速从概念走上前台;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一系列文件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方略;2006年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提出要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至今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并把“绿色GDP”作为衡量经济效益好坏的标准,循环经济的核心观念便是把实现“绿色GDP”,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4]
三、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以资源消耗翻一番换来了经济总量的翻两番,但是如果保持这样的资源消耗率,预计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资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资源供给也有很大困难。但是,目前我国资源利用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
因此,为了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对GDP的贡献率,即“绿色GDP”。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国际合作的加强,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一国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
(一)发展循环经济须自觉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能操之过急。要从源头开始,不断优化和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扎扎实实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及理论体系的构建,把循环经济推向更高的层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循环经济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全面协调各方的经济发展要求,提高循环经济对人民幸福指数的贡献率。
(三)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生态设计”为蓝图。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要求就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步性,使两者之间不要出现冲突。做好资源利用的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的工作,建立典型示范区域,加快立法保护,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绿色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
(四)发展循环经济须从制度层面予以支持。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企业节约资源利用,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建立企业淘汰机制,对于能耗高、产出低的企业予以坚决的关闭。建立资源能源密集型、重污染行业及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改革资源定价制度,健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彻底改变资源低价状况,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自觉行动。加快立法调节,全面护航循环经济的发展,如国家发改委已经提出了《节能产品目录》和《关于政府节能采购的意见》,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龚建文.从科学发展观视角看循环经济发展[J].企业经济,2008(02).
[2]孙广生.田海峰面向供应链的环境治理组织模式研究-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考察[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3]高洪深.常泽鲲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6).
一、总结经验,形成共识,进一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紧紧围绕支队党总支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以强化“环境保护,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主题,紧扣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发展实践,深入查找个人和班子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大队发展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大队环境监察各项工作实现了跨跃式发展。
1、统筹兼顾,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进入下半年,大队人员外出多,工作任务重,为大队增添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而且市里、局系统还组织很多活动需要积极参与。在这种情况下,大队领导合理安排,将有限的人员按组分配,在多重任务来临时,既不影响正常工作,也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了防恐演习,局系统演讲比赛等诸多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为环保局和监察支队争得了荣誉,同时保证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
2、稳扎稳打,功夫用在平时。近阶段大队根据市局和支队的工作安排,结合不同时段的不同任务,将重点任务和日常工作相联系,实现“重中带轻、轻重结合”的工作模式。前期在重点做好工业企业污染源普查的同时也圈定了下一步现场监察的重点,近阶段结合市局的“敏感区域”专项行动、锅炉专项行动以及排污收费等几项重点工作,大队开展了突访暗查行动,将一些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在很短时间内及时予以处理,出其不意、事半功倍、不但提前完成了任务,而且对辖区内其他排污企业起到了震慑作用。
3、有的放矢,高效率提前完成任务。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有效率地完成目标任务,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上。今年在半年工作总结时,按支队要求的案件标准进行衡量,大队未完成一件,从表面看,在接下来的3个月完成20件案件是不可能的,但是当时大队并未急躁,其实是心中早有计划、方法,只是因为人手不足。而工作是分阶段、讲轻重缓急的、其实我们的案件查处工作早已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了。
4、加大行风工作力度,树立大队良好形象。一是为加强对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重视。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民主评议工作实施意见》,不定期组织召开行风评议征求意见会,征求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二是在各种会议上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对民主评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激发了党员和干部职工参与民主评议工作的积极性,全大队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查找问题,分析根源,以科学发展观全面审视环境监察各项工作
在学习调研基础上,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审视大队环境监察各项工作,我们感到,大队还存在许多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经过认真分析和梳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解放思想上,还存在创新性、实效性、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一是虽然充分认识到解放思想是个永恒的课题,必须不断与时俱进,但真正有效推进的措施还不够多,在“务虚”与“务实”的结合上做得还不够好,不善于向解放思想要活力、要动力、要竞争力。二是对解放思想会议讲的多,要求多,但真正管用的措施还不够,表现为一遇到具体问题的解决和处置,就按照“老套路”来办事。“走出去”学习还不够,解放思想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解放思想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但在这方面,还显得眼界不够广、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习惯于自己有什么就思考什么,别人怎么干就怎么做,率先领先、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亮点不够多。四是在指导工作上,还存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性、全面性、自觉性不够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集中表现在坚持科学发展的意识不强,对眼前的“快”和“好”强调的多一些,对今后“创新”和“发展”的要求标准还不够高。
通过分析检查,综合起来看,上述问题的形成,一是既有客观局限性,但更多是在主观方面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研究还不够系统,内涵领悟还不够深刻,精神实质的把握还不够深入,重业务的习惯性思维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二是既有当前环境监察工作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但更多是在应对现实挑战、解决突出问题上,我们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办法还不够多,特别是统筹协调的办法用得还不够好。三是既有在指导思想和方法上统筹协调做的不够的问题,也有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到位,在解决特殊矛盾上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自身创造性工作做的还不够,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还有局限,特别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灵活性、有效性还不强推动工作的思路、方法还不够多、运用的还不够好;四是既有理论学习和工作方法上的深入性、创新性不够的问题,也有在推进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求稳的问题,在下一步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三、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推动环境监察工作更快更好地科学发展。
理清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要把检查分析作为推动又好又快发展新的起点,进一步树牢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明确发展思路和举措。今后一个时期,我大队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环境监察,推动科学发展”为目标,牢牢把握环境监察中心工作,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环境监察事业,进一步提升管城大队工作能力。
1、进一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解放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本职工作,从思想上和理论上武装队伍,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教育落到实处,继续抓好“学法用法”活动,巩固业务技能,全方位提高队伍素质。
2、在现场工作方面,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继续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查力度。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环境污染隐患制止在萌芽状态,确保辖区环境安全。同时,继续做好限期治理项目、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督查工作。:
关键词:遥感技术 环境科学 应用 3S一体化 发展趋势
遥感是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上,如高塔、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行探测,然后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与监测的综合性技术。遥感技术从远距离采用高空鸟瞰的形式进行探测,包括多点位、多谱段、多时段和多高度的遥感影像以及多次增强的遥感信息,能提供综合系统性、瞬时或同步性的连续区域性同步信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优越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遥感技术应用越来越广。从陆地的土地覆被变化,城市扩展动态监测评价,土壤侵蚀与地面水污染负荷产生量估算,生物栖息地评价和保护,工程选址以及防护林保护规划和建设。到水域的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环境变迁分析,海面悬浮泥沙、叶绿素含量、黄色物质、海上溢油、赤潮以及热污染等的发现和监测,珊瑚和红树林的现状调查与变化监测,堤坝的规划与水沙平衡分析,水下地形地遥调查以及水域初级生产率的估算。再到大气环境遥感中的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大气污染范围识别与定量评价,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参数化,全球水、气和化学元素等的循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评估等,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系统。
一、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高达1000万吨,利用多光谱航片可对海面石油污染进行半定量分析,将彩色航片同步拍照与近红外片做的彩色密度分割图相比较,更精密地判断和解译信息,参照图片画出不同油膜厚度的大致分级图。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图像,特别是数字密度分割图,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量的分布情况。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可把相差零点零几厚度的海面油膜区分出层次来,这有利于用航空遥感对海面油的扩散分布和半定量研究。浓度大的地方是黄色,往外扩散的油膜变薄,呈黄紫混在一起的颜色,再往外扩散的油膜就更薄些呈紫色。通过对污染发生后各天的气象卫星图像的对比分析,确定油膜的漂移方向,计算出其扩散速度和扩散面积。
(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对蓝紫光和红橙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我们就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推算出水体中的叶绿素分布情况。赤潮区的海水光谱特征是藻类、泥沙和海水的复合光谱,另外有机或无机颗粒物也会吸收入射光,影响水体的透明度。
(3)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
废水的颜色与悬浮物性状千差万别,特征曲线上的反射峰位置和强度也不大一样,可以用多光谱合成图像进行监测。水中悬浮泥沙的浓度和粒径增大,水体反射量也会相应增加,反射峰随之红移,定量判读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波段是0.65~0.85微米。
(4)应用红外扫描仪监测水体热污染
应用红外扫描仪记录水体的热辐射能量,真实反映其温度差异。在热红外图像上,热水温度高,辐射能量多,呈浅色调。冷水和冰辐射能量少,呈深色调。热排水口处通常呈白色羽流,利用光学技术和计算机对热图像作密度分割,根据少量的同步实测水温,画出水体等温线。
(5)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水体总体反射率较低,选择1.55~1.75微米波段的多时域影像可以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沼泽化在时域图像上反映为水体面积缩小,从水体向边缘有规律变化,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植被特征。
2.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1)臭氧层
臭氧层位于地球上空25~30千米的平流层中,对0.3米以下紫外区的电磁波有较大吸收,可用紫外波段来测定臭氧层的变化。臭氧层在2.74毫米处也有一个吸收带,可用频率为11O83兆赫兹的地面微波辐射计来测定臭氧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另外臭氧层会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升温,可使用红外波段来探测,如用7.75~13.3微米热红外探测器测定臭氧层的温度变化,参照浓度与温度的相关关系,推算出臭氧浓度的水平分布。
(2)大气气溶胶
利用遥感图像可分析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和含量,工业烟雾、火灾浓烟和大规模沙尘暴在遥感图像上都有清晰的图像,可以直接圈定其大致范围。利用周期性气象卫星图可监测沙尘运动,估计其运动速度,及时预报沙尘暴。通过卫星资料可及早发现森林火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大比例图片可用来调查城市烟囱的数量和分布,还可以通过烟囱阴影的长度来计算其大致高度。应用计算机对影像进行微密度分割,建立烟雾浓度与影像灰度值的相关关系,可测出烟雾浓度的等值线图。
(3)有害气体
彩红外相片可监测有毒气体对污染源周围树木和农作物的危害情况,通过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敏感性来推断某地区大气污染的程度和性质。一般污染较轻的地区,植被受污染的情况不宜被人察觉,但其光谱反射率却会明显变化,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灰度的差异。正常生长的植物叶片能强烈反射红外线,在彩红外相片上色泽鲜红明亮。受到污染的叶子,其叶绿素遭到破坏,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下降,其彩红外相片颜色发暗,如白蜡树受污染后呈紫红色,柳树呈品红色略带蓝灰色。
(4)气候变化
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组成的静止气象卫星监测系统昼夜不停地观测地球的气候变化,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大气参数、海洋参数、地表状况、辐射收支和臭氧分布等信息,对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非常重要。 3.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彩红外遥感影像可监测固体废弃物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热红外遥感影像可调查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情况。城市道路宽的呈带状和环状,窄的呈线状,城市广场一般以块状蓝灰色与街道紧密相连于中心地带。居民区呈灰色,高层楼房带有宽长影,平房呈密集排列的小长方块状。水系呈浅蓝色,绿地呈红色。从遥感图像上获取这些信息,对优化城市结构有很大帮助。另外城市里的高大建筑物对太阳辐射和其他热辐射的吸收和释放特性跟以土地和农作物为主要下垫面的郊区有很大不同,利用热红外遥感对城市下垫面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城市的热岛效应。
4.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态环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意识 做法 问题
一、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我们的做法
我们以资源问题为切入点,使学生领会“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教学中增加了资源利用及资源状况方面的介绍。我们通过元素化合物性质、用途、制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即对未来负责,做到人类与非生物界、国家与地区间及考虑代际间的公平,从后代的角度考虑当代人的行为;认识到真正的生活质量,体现在解决物质贫困问题的同时,应解决精神的贫困和生态的贫困。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态度,将有利于指导和规范学生的环境行为,是学生环境行为的先导和动力,使学生学会了用民族的,历史的,世界的观念看问题,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关键点。
我们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桥梁,使学生用辩证地观点认识物质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让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来考虑这些物质的使用会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如磷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含磷化合物进入水体,少量促进植物生长,过量则使水中植物疯长,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变黑、变臭。我国生产的洗衣粉大多为含磷洗衣粉,它们的大量使用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再有,结合一些重要化工原料的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应用的实际,引导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来分析这些生产及科研,强调在其过程中要注意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并进行“三废”的合理回收和再利用。这是“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具体体现。
我们以实验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行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时机。实验需要使用各种试剂,会排出相当数量的成分复杂的废气、废水、废渣,它们不仅对实验环境构成一定威胁,也对周围环境构成一定危害。在实验教学时始终强调按量用药品,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使药品得到有效利用;规定将实验废弃物放到统一地点,统一回收处理。在实验前讲明道理,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对实验操作既坚持严格要求,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尽可能提供实验设计和操作机会。
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要解决的问题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观
教师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观念,是环境教育能否顺利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思想,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教育以及化学教育的结合点,探讨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探索“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方法、情境等,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需要。其次教师要重新认识化学,认识化学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在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绿色化学”的思想、意义及内容。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普及、宣传、研究“绿色化学”的责任。
(二)明确“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关于环境的教育:从化学的角度去解释环境和从环境的角度去认识化学,获得化学与环境及环境问题的有关经验,以及研究绿色化学和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环境中的教育: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供参与各种层次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和研究绿色化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了环境的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环境道德观、环境价值观及关心环境的情感等。
(三)确立“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内容
从化学的角度去解释环境及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化学与环境污染,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化学品污染及典型环境公害事件等等;2、化学与清洁环境,如化学在清洁环境中的作用、方法等。
从“可持续发展”高度重新认识化学,了解绿色化学的思想、意义和内容,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关于生存和发展思想的抽象表述的话,那么“绿色”则是这一思想生动、形象的表达。绿色是生命世界的原色。她孕育了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也是和平、美好的象征。崇尚绿色,是对自然、对人以外的生命的尊重,是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境界的渴望和追求。因此,绿色不仅仅是绿化,更是一种理念、一份责任。绿色化学是绿色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研究和设计没有(或尽可能少的)环境负作用,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与化学过程。
(四)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
可以让学生通过检测学校的环境,对学校的环境状况(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垃圾处理等)作出评价,并将其与自己的利益和行为联系起来,从而使他们主动地关心、爱护学校的环境,并将环境意识、对环境的情感外化为自觉的、具体的环境行为,积极参与改善学校环境的活动。如参与学校有关环境政策方面的讨论和决策;倡导改善学校环境的良好行为;提倡对学校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举办废物再利用作品展览;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等等。
把绿色意识带到家里去,影响家庭成员的环境行为,使他们也成为关心环境的积极行动者。如与家长签定"绿色公约",让每个家庭成为绿色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即环境标志产品:无氟冰箱、摩丝、定型发胶,无磷洗衣粉,无铅汽油等),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节约并循环用水,垃圾分装。
学生作为社区的一分子,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义务和责任。而社区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化学走入社会、走入生活提供了一个舞台。因此,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与社区的环境、发展联系起来是化学教育的一个新思路。如:与社区建立联系,了解社区有关环境的政策;对社区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并就改善社区的环境提出建议;进行有关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方面的知识宣传;倡导健康、有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等等。
今天的学生将是明天的公民,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是现阶段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为环境一旦被破坏,则无论如何不可复原,如果说发达国家是这样走过来的,现在不也发展的很好吗,那是因为他们有几代人的资本积累、较少的人口、缓慢的经济发展速度等所造成的,然而,这些都是我们所不具备的,所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开始就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国锐,《可持续发展》课件,中央电教馆教师进修资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