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范文第1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 培育 养护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199-01

森林资源是指在相当广阔的土地上生长的很多树木,林木是建筑业、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并且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水、旱、风、沙等灾害的作用。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态系统中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多也最稳定。森林资源是人类和其他的生物同生共存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柱。现阶段随着森林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森林资源逐渐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环境等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与养护。下文将对森林资源培育、养护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森林资源的培育

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全方位保护、恢复森林生态系统。要抓住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发展替代产业,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1.加入林业的科技投入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改善林业经济结构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调整优化其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保护和开发湿地

第一,要停止任何改变湿地性质,对湿地产生破坏作用的开发利用活动,对部分被垦的湿地,应退耕还草,恢复湿地原貌,在湿地普查的基础上,根据湿地面积、类科型、分布编制湿地类型分布图,查明湿地开发利用现状,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制定和完善湿地保护规划;第二,湿地不仅具有强大的社会经济功能,而且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三,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把湿地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立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采取宣传、行政、法律、经济、科技、工程等各种手段和有力措施。

二、强化森林资源养护的措施

1.建立健全完善的林业机制

建立健全完善的森林资源养护机制,如健全森林法制、强化林区管理;以法兴林,切实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深入村屯、副业点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真正把心思放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真正从源头上做工作,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发展;加大对养护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才能适应新时期护林工作的管理建设;大力发展林区后续产业,才能确保林区又好又快发展;以资源为依托,全力推进林业产业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确立并完善林业管理机制。对于下达的森林保护措施要采用各种办法多方面进行宣传,领导更是要以身作则,让全民一起来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

2.科学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

现阶段,我国环境破坏严重,因此我们要加大环境的保护力度。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利用它的同时还要做好其保护工作,制定并实施多项林业生态工程计划,大力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开发以促进生态修复、提升森林资源储备为母的生态工程项目。科学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合理采伐,砍伐过后也要及时更新,保证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能够达到基本平衡,并且要提高木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森林资源的养护和培育发展,还能对林木进行适度砍伐和选择性砍伐,合适的开发利用森立所有资源。努力更新森林资源种类,科学封山造林,用最快的速度恢复和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的同时,注重森林生态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增强。对森林资源保护,重点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关系研究。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3.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森林面临极其严峻的问题之一,就是火灾的发生,很多时候森林防护工作的重点就是防火。森林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将极其严重,很可能导致一片森林因一场大火就全部的被烧毁损害,为此,必须增强森林防火意识,加强森林防火的教育、普及,尤其是相关的工作人员,针对山区等地进行森林防护工作的开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防护,将森林火险降到最低。

4.处理好森林保护与动植物管理的关系

森林是动植物的重要休息地之一,为此必须处理好动植物管理与森林保护区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生态自然资源与森林、动物等之间的关系。建立野生动植物管理条例,完善各种监督管理机制,从而使森林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不对其进行充分的保护、科学合理的开发,它就会由可再生资源变为不可再生资源。我国森林资源不足,覆盖率低的现状决定我们必须重视森林培育养护问题,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森林资源的培育养护是一个艰苦且漫长的过程,因此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做好森林资源的培育与养护,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向阳,何文彪.浅析加速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09(01).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范文第2篇

摘要: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居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曾有彭蠡泽、扬澜等称号,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在地壳运动、水文等条件作用下,彭蠡泽向南扩展,湖水越过松门山直抵今鄱阳县附近,易名鄱阳湖。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南北延伸173公里,东西可跨越74公里,平均宽16.9km,据卫星遥感测算,湖区最大丰水期面积5100km2,容积约300亿m3。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重要的国际性湿地。对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与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资源开发利用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资源开发利用

1 鄱阳湖生态资源基本情况

1 鄱阳湖生态资源基本情况

1.1 鄱阳湖的草洲资源

1.1 鄱阳湖的草洲资源

鄱阳湖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水陆相间,丘陵起伏,形成不同的地形小气候。随湖水夏涨冬落,出现高水湖相、低水陆相的生态景观。鄱阳湖草洲为江西五大河流冲积而成,土壤有较高肥力,为草洲上水草生长创造了条件。鄱阳湖草洲资源丰富,秋末冬初的草滩面积逐年增加。合理利用鄱阳湖的草洲资源,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改善鄱阳湖区人民生活质量。

鄱阳湖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水陆相间,丘陵起伏,形成不同的地形小气候。随湖水夏涨冬落,出现高水湖相、低水陆相的生态景观。鄱阳湖草洲为江西五大河流冲积而成,土壤有较高肥力,为草洲上水草生长创造了条件。鄱阳湖草洲资源丰富,秋末冬初的草滩面积逐年增加。合理利用鄱阳湖的草洲资源,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改善鄱阳湖区人民生活质量。

1.2 湖滩洲地的植物种类

1.2 湖滩洲地的植物种类

洲滩生产力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呈有规律的季节变化。夏季洲滩被水淹没,有的草洲植物被淹死,有的处于休眠状态。秋末冬初,洲滩露出水面,草洲植物相继萌生。草洲上生长着非地带性草旬,湿地草木植物主要有苔草、春耕冬草、藜蒿、芦苇等。

洲滩生产力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呈有规律的季节变化。夏季洲滩被水淹没,有的草洲植物被淹死,有的处于休眠状态。秋末冬初,洲滩露出水面,草洲植物相继萌生。草洲上生长着非地带性草旬,湿地草木植物主要有苔草、春耕冬草、藜蒿、芦苇等。

2 鄱阳湖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2 鄱阳湖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鄱阳湖区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区,植被类型多样,有保存稀有的银杏、金钱松等松柏科植物。鄱阳湖滩地本来发育良好,但由于湖区人们近年来掠夺式的围垦,实际面积缩小。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鄱阳湖流域的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不少森林成了疏林地,灌草丛,有的甚至由灌草丛沦为荒山荒地。鄱阳湖流域森林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变化,低山、丘陵针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m以下。鄱阳湖湖滨固定沙地的植被覆盖度一般大于30%,流动沙丘上植被的覆盖度一般小于15%,植物种类单调,自然分布的植物只有单叶、蔓荆等少数灌木。

鄱阳湖区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区,植被类型多样,有保存稀有的银杏、金钱松等松柏科植物。鄱阳湖滩地本来发育良好,但由于湖区人们近年来掠夺式的围垦,实际面积缩小。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鄱阳湖流域的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不少森林成了疏林地,灌草丛,有的甚至由灌草丛沦为荒山荒地。鄱阳湖流域森林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变化,低山、丘陵针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m以下。鄱阳湖湖滨固定沙地的植被覆盖度一般大于30%,流动沙丘上植被的覆盖度一般小于15%,植物种类单调,自然分布的植物只有单叶、蔓荆等少数灌木。

3 鄱阳湖生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

3 鄱阳湖生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

3.1 有利于保护湿地资源

3.1 有利于保护湿地资源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调蓄性湖泊,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鄱阳湖湿地面积占其总面积的78%,在亚洲湿地资源中有重要地位。湿地上栖息有多种鱼类和湿地鸟类,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全球近95%的白鹤种群和候鸟将在这里度过冬季。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调蓄性湖泊,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鄱阳湖湿地面积占其总面积的78%,在亚洲湿地资源中有重要地位。湿地上栖息有多种鱼类和湿地鸟类,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全球近95%的白鹤种群和候鸟将在这里度过冬季。

3.2 有利于保护自然景观

3.2 有利于保护自然景观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鄱阳湖碧水连天,湖面千张白帆;风寒秋冬,四周万点渔火。自古以来,鄱阳湖就是文人骚客漫笔游走的首选之地。鄱阳湖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自然景观:湖上名山秀屿,都昌县的老爷庙,星子县的落星湖,湖口县的石钟山,风光如画,景色宜人。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鄱阳湖碧水连天,湖面千张白帆;风寒秋冬,四周万点渔火。自古以来,鄱阳湖就是文人骚客漫笔游走的首选之地。鄱阳湖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自然景观:湖上名山秀屿,都昌县的老爷庙,星子县的落星湖,湖口县的石钟山,风光如画,景色宜人。

3.3 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3.3 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流域水草肥美、湖草茂盛,水生植物丰富,素有“珍禽王”、“白鹤世界”等美称。它是珍稀候鸟的迁徙越冬地。保护鄱阳湖这块宝贵的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重大意义。

鄱阳湖流域水草肥美、湖草茂盛,水生植物丰富,素有“珍禽王”、“白鹤世界”等美称。它是珍稀候鸟的迁徙越冬地。保护鄱阳湖这块宝贵的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重大意义。

3.4 有利于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3.4 有利于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鄱阳湖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生产基地,在江西乃至全国农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重要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开发利用鄱阳湖生态资源,将其建设成新型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集群,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改革,使环湖城市的发展和周边区域的开发具有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鄱阳湖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生产基地,在江西乃至全国农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重要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开发利用鄱阳湖生态资源,将其建设成新型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集群,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改革,使环湖城市的发展和周边区域的开发具有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3.5 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3.5 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鄱阳湖和全球19个湖泊组成了“世界生命湖泊网”,鄱阳湖的生态质量、农业发展、湖区人民生活质量等均影响“世界生命湖泊网”的整体开发,对于全球性的湿地开发典范,它的协调合理的开发,必定是对全球湖泊研究的重要借鉴。建设 “生态安全”的鄱阳湖区,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环鄱阳湖区自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

鄱阳湖和全球19个湖泊组成了“世界生命湖泊网”,鄱阳湖的生态质量、农业发展、湖区人民生活质量等均影响“世界生命湖泊网”的整体开发,对于全球性的湿地开发典范,它的协调合理的开发,必定是对全球湖泊研究的重要借鉴。建设 “生态安全”的鄱阳湖区,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环鄱阳湖区自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

4 对当前鄱阳湖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4 对当前鄱阳湖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4.1 开发水草资源,建设畜牧业饲料基地。

4.1 开发水草资源,建设畜牧业饲料基地。

以湖区为中心,利用草洲和周边荒山荒坡发展草业。可通过改良人工种草等方式,种植优质牧草,通过加工调制,生产优质干草和草粉,上饶市鄱阳县有鄱阳湖草洲巨大的牧草资源,利于发展草粉加工。不仅能满足本地饲养需要,还可向外销售,使牧草生产走上产业化轨道。试矗诜⒄共莘奂庸ぁ2唤瞿苈惚镜厮茄枰箍上蛲庀郏鼓敛萆呱喜祷斓馈

4.2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湖区生态示范基地。

4.2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湖区生态示范基地。

结合循环经济理念,探讨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根据湖区不同地段生态脆弱程度和重要程度,科学种林或种草。在水土流失严重地段设置水土保持林,在河流和大中型水库设置水源涵养林,注意乔灌草结合,提高种植指数,采用混交林模式,增加树种组成和空间层次。推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保护工程等建设。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搞好流域水土保持,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结合循环经济理念,探讨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根据湖区不同地段生态脆弱程度和重要程度,科学种林或种草。在水土流失严重地段设置水土保持林,在河流和大中型水库设置水源涵养林,注意乔灌草结合,提高种植指数,采用混交林模式,增加树种组成和空间层次。推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保护工程等建设。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搞好流域水土保持,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4.3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3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现有水禽资源,依靠科技提高养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加强新型绿色养殖技术的研究,建立“绿色产业”。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应以湿地保护与环境多样性为主题,争取企业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议政府发挥有效职能,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加强完善鄱阳湖管理机制,深入了解周边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情况和鄱阳湖湿地功能,实施鄱阳湖的总体开发和保护。推广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技术,提升经济运行的生态质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充分利用现有水禽资源,依靠科技提高养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加强新型绿色养殖技术的研究,建立“绿色产业”。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应以湿地保护与环境多样性为主题,争取企业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议政府发挥有效职能,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加强完善鄱阳湖管理机制,深入了解周边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情况和鄱阳湖湿地功能,实施鄱阳湖的总体开发和保护。推广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技术,提升经济运行的生态质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4.4 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生态旅游

4.4 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生态旅游

鄱阳湖区被称为白鹤乐园和珍禽王国,有秀丽的湖滨风光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可发展旅游产业。以候鸟观赏与湿地农业观赏为生态旅游开发重点,加大发展以家庭旅馆和观光业为主的替代产业。湖区可利用资源优良、养殖生产成本低的优势,招商引资开发水面资源,同时,弘扬鄱阳湖候鸟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带动湖区产业发展。

鄱阳湖区被称为白鹤乐园和珍禽王国,有秀丽的湖滨风光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可发展旅游产业。以候鸟观赏与湿地农业观赏为生态旅游开发重点,加大发展以家庭旅馆和观光业为主的替代产业。湖区可利用资源优良、养殖生产成本低的优势,招商引资开发水面资源,同时,弘扬鄱阳湖候鸟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带动湖区产业发展。

4.5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生态宣传教育

4.5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生态宣传教育

完善的湖区保护政策法规是鄱阳湖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支撑与保障。由于我国对湿地的研究相对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湿地管理的法律体系。因而完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等法规,为鄱阳湖湿地保护铺好法制轨道,使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秩然有序。要加强湿地与候鸟保护的宣传力度,开展爱鸟亲鸟、保护湿地的活动,普及湿地、候鸟保护的科普知识及法律法规,让公众了解湿地的作用和保护候鸟的意义,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范文第3篇

湿地概念的提出只有30多年的时间,但湿地的存在却是与地球同龄了。什么是湿地?对于湿地的定义,一些国家的科学家早有研究,并提出相互有差异的表述。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共同签署了国际《湿地公约》。这是一部全球性的政府间的自然保护公约。截至2000年《湿地公约》已有117个缔约国,我国在1997年7月31日加入《湿地公约》。《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的、常年或季节性的、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咸水或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按照这个定义,湿地包括了所有的河流、湖泊、沼泽、池塘、滩涂、珊瑚礁,还包括人工湿地如水库、鱼塘、盐池、稻田等。由此,科学家们估算,全球湿地面积57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据调查,现有100公顷以上的湿地3848万公顷(不含水稻田),占国土面积的3.77%。内蒙古属于湿地资源分布较多的省区之一,湿地总面积424.5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7%,在全国占第3位。1万公顷以上的重点湿地18块,其中划为国际重要湿地的两块,即达赉湖湿地和鄂尔多斯遣鸥湿地。一般湿地2616块。

湿地与陆地、海洋不同,它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湿地面积虽然大大小于森林和海洋,但湿地生态系统支持了陆地全部淡水生物群落和部分盐生生物群落,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生态功能。国际上通常把森林、海洋和湿地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又把湿地称为天然水库、天然生物库和地球之肾。湿地的功能,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湿地为人类提供了淡水资源

水是生命存在不可缺少的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除开采地下水外,均来源于湿地。湿地也是地下水的重要来源。储存在沼泽、河流、湖泊和塘坝中的大量淡水都可以直接利用。湿地在蓄水、输水、供水和补充地下水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据有关资料,全区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71亿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71.27亿立方米,全区有沼泽湿地310万公顷,相当于100个大型水库。

(二)湿地养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

湿地生境类型众多,为湿生、水生生物物种创造了有利的栖息条件。据有关资料,内蒙古湿地虽然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7%,但湿地高等植物有103科、293属、763种,分别占全区高等植物科、属、种的53.1%、34.7%和29.1%。内蒙古湿地鸟类288种,占全区鸟类总种数的66%。湿地有鱼类90种,隶属于8目13科。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丰富多彩的湿地生物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三)湿地具有固碳和调节气候的功能

据研究,湿地吸纳碳的能力超过森林和海洋,单位面积湿地固碳作用是森林、海洋的9倍。湿地是全球最大的碳库,储存有全球35%的碳。当湿地遭到破坏,不仅固碳作用减弱,而且将由“碳汇”变成“碳源”,向外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从而加剧气候变暖的进程。因此,保护湿地和建造人工湿地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

(四)湿地具有拦蓄供水,降低自然灾害的作用

湿地具有超强的蓄水性和透水性能,沼泽地能保持大于其土壤本身重量3-9倍或更高的蓄水量。许多湖泊、沼泽湿地与河流相连,在暴雨或河流涨水期间,能将过量的水储存起来,均匀地缓慢地释放,以减少洪水给下游排放带来危害。在干旱季节,湿地可将洪水期间容纳的水向周边地区和下游排放。因此,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径流、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湿地还有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的功能。

(五)湿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工业原料资源

科学家们一般认为,湿地具有很高的生产力,每平方米米湿地每年可生产2公斤左右的有机物。英国《自然》杂志1997年公开评估认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价值是每年33万亿美元,而其中湿地就占45%,每年为14.9亿美元。湿地的经济价值是多方面的,可为人类提供水产品、粮食、药材、芦苇等,还可为人类提供泥炭、矿砂、食盐、天然碱、石膏等多种工业原料以及稀有的矿藏。湿地也是能源生产基地,泥炭、薪柴可作为燃料,利用河流、湖泊湿地可开发水力发电。我区用于水力发电的河流主要有嫩江、额尔古纳河、西辽河和黄河干流以及一些大型水库。

(六)湿地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科研基地

湿地的旅游功能与科研价值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显示出来的。我区许多重要的旅游、休闲风景区都建立在湿地上。如达赉湖,达里诺尔、乌梁素海、哈素河、岱海以及黄河、阿尔山天池等,均是以湿地为基础的旅游、休闲、疗养和观光场所。湿地中丰富的生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生态教育的理想地方。现在,我区已开展了有关课题的科研工作。如达赉湖的鹤类研究,鄂尔多斯的遗鸥繁殖研究,乌梁素海的鸟类种群变化研究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综上所述,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湿地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人类不可能没有湿地,湿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湿地:面临着面积萎缩、资源锐减的危机

人们对湿地经历了一个由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的过程。

长期以来,人们把湿地当作荒滩、荒水、荒地对待,进行无限制的索取,大肆开发利用,而不去加以保护,致使大量湿地资源遭到干扰和破坏,湿地面积逐年萎缩,直至消失。最近看到有关媒体报道两条湿地的消息,均来自新华社。一条是,据中国工程院专家考察,东北地区沼泽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11.4万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6.57万平方公里,减少了42%。另一条是,海河流域主要湿地面积从上世纪50年代的3801平方公里下降到本世纪初期的538平方公里,减少了5/6。这两条消息都指出,湿地减少,有自然原因,如干旱等,但主要是人为因素。另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失,50年来已经减少1000个内陆湖泊。我区的湿地也面临着面积萎缩、资源锐减的危机。据调查,全区18块重要湿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其中,包括两块国际重要湿地。从我区情况看,对湿地的干扰和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合理的兴修水利工程,大量开采地下水,这是湿地萎缩和干涸的重要原因

如阿拉善盟居延海是内蒙古少有的沙漠湿地,上世纪初60年代以来由于上游兴修水利工程,曾使居延海干涸(近年来又有供水);通辽市科尔沁区莫力庙水库、奈曼旗西湖,也是由于上游给水断流加之干旱,前几年就已干了。有些湖泊和沼泽虽未干涸,但水面缩小、水量减少、湿地功能减退。

(二)围垦造田,这是湖面缩小,沼泽湿地消失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淖尔河流域有几万公顷沼泽湿地被垦为农田。乌梁素海上世纪60年代水面为400平方公里,70年代因围垦,使水面缩小到270平方公里,下降了48%。在沙区有许多面积不等的丘间湿地,常年有水或季节性有水,湿润着沙区植被,现在很多被开垦为农田,这在科尔沁沙地尤为突出。有的被开垦为稻田,这虽然也算人工湿地,但与自然湿地相比其功能已大大减退。

(三)工农业生产对湿地的污染

由于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工业生产的排污对周边的湿地造成污染,致使水质发生变化,水生生物减少。如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在上世纪60年代因捕杀附近草原的害虫,大量喷撒农药,造成湖水污染,鱼类锐减。乌梁素海已变成极度污染富营养化的湖泊,鱼类已无法生存。这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黄河由于工业排污也经常受到污染。现在随着经济发展,为了取水用水方便,一些企业都建立在河流、湖泊附近,如电厂、化肥厂、铝厂等,工业生产对湿地水质的污染是严重的。

(四)对湿地利用不合理,导致资源减少

如辉河、达赉湖、图牧吉、毛林郭勒、乌拉盖等温地都盛产芦苇,因过刈割,长势逐年退化,产量大幅度下降。有些湿地开发为旅游区,由于不注意湿地保护,致使湿地受到严重干扰。如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但因受到旅游的干扰加之水面缩小,遗鸥的数量已不多了。有些湿地的野生动物遭到滥捕、滥猎的现象也很严重。

从我区看,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连续干旱、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是湿地萎缩和消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湿地一旦遭到破坏,其后果是严重的。首先是提供给人类的淡水受到影响,严重者将发生水荒。湿地遭到破坏,生物物质资源必然减少,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如奈曼旗西湖的干涸,使庐湖盛产的著名红尾鲤鱼已不复存在;乌兰察布市的黄旗海,由于水质咸化,已不能进行渔业生产,著名的“官村鲫鱼”也就消失了。湿地遭到破坏,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如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和我区淖尔河流域的特大洪水,都与大量湿地被开垦种田,削弱了调洪功能有密切关系。湿地变为农田,人们得到了粮食,但却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湿地的减少与消失,也必将影响其他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同时也影响气候的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计的。

我国和我区对于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对湿地认识的提高,湿地保护工作开始引起了重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湿地保护上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是显著的。2000年国家17个部门共同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与行动纲领;200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将湿地保护作为12个重大战略问题之一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政策措施和任务目标;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把湿地保护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2005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将以工程措施全面推进湿地保护工作。目前,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湿地保护工作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全国约有45%的自然湿地纳入470个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我区按照国家的要求,积极开展了湿地保护工作,现在已有22块湿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面积181万公顷,占全区湿地面积的40%。总的来看,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的趋势正在逐步得到控制。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湿地保护仅仅是取得初步成效,湿地保护仍然是我区生态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远远落后于防沙治沙、水土保持以及草原建设等方面的生态建设,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湿地保护任重道远。

四、在湿地保护上需要

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态建设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草原、农田、沙漠都是陆地的重要生态系统。湿地兼有陆地和水域双重特征的特殊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湿地遭到破坏,面积消失,功能退化,物种减少,势必造成整个生态与环境的恶化。居延海干涸后,周边大片的胡杨林、红柳林死亡。沙区的湿地消失将引起更大范围的土地沙化;草原上湿地消失,将会引起草场退化;林区湿地减少,将危及森林资源。因此,必须把湿地保护作为整个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应该认识到,实现生态状况“整体好转”直到实现“良性循环”,不搞好湿地保护工作是不行的,是不全面的,生态安全是没有保障的。反过来,其它生态建设如防沙治沙、保持水土,草原建设等,搞好了也有利于湿地保护。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兴修水利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湿地遭到破坏,将造成水资源的减少,调洪能力降低。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了水资源,保护湿地就能防止和减免旱涝自然灾害。从这种意义上讲,保护湿地也等于兴修水利。为了发展生产应该大兴水利,兴修水利如修建水库也是增加湿地面积。但兴修水利必须与保护湿地结合起来。正如前述,由于兴修水利不注意湿地保护,或者无限制地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这是湿地面积萎缩、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该把湿地保护纳入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列入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把水利建设、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湿地保护统筹安排,生态用水、生活生产用水互相兼顾,上下游、地上地下通盘考虑。再也不能干上游修水库,下游断流,只顾生产生活用水,而不顾生态用水的事情了。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工农林牧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湿地强大的生态功能支持着工农牧林业生产。这些生产建设的用水,除利用地下水外,都取之于湿地。湿地供给工业用水,湿地滋润森林、草原,湿地的淡水浇灌着农田。没有湿地工农牧林业生产将会遇到很大困难,工农牧林业生产离不开湿地。当前的问题是,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在发展生产过程中往往做出不利于或破坏湿地的事情。如工业排污;农业开发中,开垦湿地造田,一些地方大量开垦“下湿地”;在湿地周边过牧破坏植被;个别地方把湿地规划为宜林地,在治沙上强调治满治严。凡此种种,都不利于湿地保护,均属改正之列。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有的地方本来地下水水位逐年降低,已经出现“漏斗”现象,但仍未引起足够重视,继续打井,不仅浇灌农田,而且还要浇灌造林地,这样过度开采与利用地下水,不仅造成现有湿地减少,长此下去,其后果将是无水可采无水可用,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有些地方提出退耕还湖,限制或慎重开采地下水,防沙治沙要保护丘间湿地等,这些措施是值得提倡的。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开发旅游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湿地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资源与场所,但发展旅游必须在保护好湿地的基础上进行。人们应该认识到,湿地之所以成为旅游的好地方,主要是因为它的美丽景观和多采的物种吸引人。如果湿地遭到破坏,也就失去了它的旅游价值。现在有些地方,在湿地范围内,甚至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无限制地建宾馆、盖饭店、修建娱乐设施,在湖面大搞游艇游览,加之管理不善,干扰湿地的动物、破坏植被、旅游垃圾污染湿地环境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凡是开发为旅游的湿地必须加强湿地保护管理,要倡导生态旅游、绿色环保旅游。因开发旅游而破坏湿地的现象必须加以制止。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法;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红线;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058-03

森林资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如林产品)、生态价值(调节气候、保肥固土)和社会价值(如提供就业机会)。长期以来,人们重视森林的经济价值而忽略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近年来,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强,森林资源呈现出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升、效能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天然林稳步增加,人工林快速发展。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林业保护部门纷纷划定林业生态红线,保障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的生态用地和物种数量底线。

然而,我国森林资源生态保护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和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同时,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不断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各类破坏森林资源和环境的事件频发。解决森林资源保护的环境问题,调整因森林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各种社会关系,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现行的森林资源法体系主要包括《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构成林业生态保护依法建设管理的框架。然而,森林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依然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全面反映当代新型林业和森林资源保护的法治需求,因此,立足于森林资源保护面临的现实困难,探索制约森林资源保护的原因,寻求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环境法制保障,成为当务之急。

一、森林资源问题

1.森林资源变化。(1)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是指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林地与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率。根据1973―2013年的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结合2013年颁布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数据,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覆盖率随时间变化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仍远远低于世界森林覆盖率30%的平均水平。同时,不同区域的森林资源差异较大,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和东南丘陵,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贫乏。同时,森林蓄积量增长潜力呈东南部增长快但总量少、西部增长缓慢但总量多的趋势,因此,我国森林的未来规划方向趋向于西部重种植面积、东部重森林质量[1]。面对中国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环境发展国情,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150亿立方米以上的目标,合理规划森林种植区域,评估和提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长潜力,将是今后我国林业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2)荒漠化。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荒漠化面积262.3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沙化土地面积为173.11万平方千米。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制约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第四次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数据显示[2],2004―2009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进一步实现净减少,年均缩减1717平方千米。但是,我国防沙治沙形势依然严峻,防沙治沙法的贯彻实施和相关政策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防沙治沙管理体制不顺,未确立林业部门防沙治沙管理与执法的主体地位,执法监督难以落实;防沙治沙法与相关法律存在交叉重叠、法律边界比较模糊等问题[3]。为实现到202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的目标,须探索荒漠化防治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扩展生态环保新技术和新产业,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机制,巩固以林草植被恢复为主体的荒漠生态安全体系。(3)湿地。湿地是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抵御洪水、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价值。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增温和人类活动(农业经济活动)直接导致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的普遍破坏。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2009―2013年)结果显示,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即湿地率)为5.58%;自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呈下降趋势,与第一次调查同口径比较,湿地面积减少339.63万公顷[4]。目前,在湿地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法制和政策体系不健全,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严重滞后,公众对湿地的功能和价值缺乏认识,缺乏专门的湿地保护资金[5]。为履行《湿地公约》和实现《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建设长期目标,完善我国现有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迫在眉睫,须积极推进湿地立法,健全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加强联合执法;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发挥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4)土壤质量。土壤是森林生态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空间向森林的挤压及矿山开采和冶炼、污水灌溉、大气沉降等因素,造成大量污染物进入森林土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甚至恶化。土壤一旦遭到污染,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如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含量降低且有效性下降,最终导致林木生长不良,给农林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6]。我国土壤保护及治理方面的专项法律机制的缺失,使得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无法可循,无法可依,严重影响防治工作的开展。土壤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面对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急需公众提升森林土壤保护意识,加快推进土壤环境保护立法进程,以法治建设为抓手,坚持源头严控,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乱用、滥用问题,保障农林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7]。

2.侵占林地。为了切实守住林业生态红线,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行动,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非法侵占林地问题突出。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建设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年均超过200万亩,5年时间累积超过千万亩,要守住森林资源保护红线,保障森林资源发挥调节气候变化作用的数量底线,压力很大。从法律制度操作层面,毁林占地的违法成本较低,一般从非法占用林地多少的角度考虑,处罚相对较轻,难以做到罪刑相适。

3.毁坏珍稀濒危动植物。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物质组成部分,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密切相关。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土地、森林、草场的利用不尽合理,肆意掠夺野生动植物资源,使得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由于经济利益驱使,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较弱,过度开发利用而不加保护,导致野生动植物资源逐渐衰竭,森林生态系统失去某些功能。因此,实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和生物的多样性,全面实施《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开展物种拯救,使95%以上的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和国家级以上的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80%的重要生物得到保护,继续开展对野生动植物的就地保、迁、野外放(回)归和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4.盗伐、滥伐林木。近年来,在我国各个林区,盗伐和滥伐林木的案件频繁发生,处于偏远山地林区,森林资源丰富,滥伐林木情况更为严重,具有小型案件频发、以初犯农民盗伐和滥伐林木为主的特征。导致破坏森林资源案件频发的主要经济原因在于:破环森林资源的犯罪机会成本过低、木材价格高涨、严厉的林木限伐政策及违法犯罪被发现和被惩罚的概率较低[8]。另外,少数民族地区普法宣传不到位,农民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淡薄,这是导致此类案件频发的因素之一。对滥伐林木行为追究行政责任时,存在行政处罚的执法阻力较大,征收罚款的理论依据不足;刑法有关滥伐林木罪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善,存在处罚力度设置不合理,入罪范围有疏漏。

二、制约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我国森林资源所有权包括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林木所有权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种所有权。我国现行《森林法》对森林权属的规定,没有就构成森林的各种要素(如林木、野生动物、植物、微生物、森林景观、林下资源、林木品种等)分别规定所有权、使用权,对森林集体所有权和林木个人所有权限制过多,这些都不利于对森林产品和林业适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9]。同时,我国林业科技含量不高,经营粗放,管理落后,在政府宏观调控与公众参与等方面与国外林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林业建设项目点多面广,布局和结构不够合理,营林措施、连栽、纯林等配置不科学,导致人工林地衰退,生产力不高。受制于林权流转市场不完善、林业经营主体分散、林权抵押物无人监管等问题,林业资金投入不足,林业规模效益无法显现。同时,林木采伐指标分配制度经过层层实施,农户处置权进一步受到限制,农户经营山林的制度成本过高[10]。这些传统的林业政策遗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完善林业基金制度。为了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央级和省级林业基金制度,把林业基金规定为林业主管部门用于发展林业的专项资金,实行“以林养林”。发达国家林业发展的成功,离不开林业基金制度的保障,如欧盟森林生态补偿制度蕴含着深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体现出高度的环境公平正义,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博弈问题,制定一整套的林业保护与扶持政策,建立不同形式的林业基金制度。日本、美国等建立自己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国家必须从林业基金中以无偿和低息有偿形式资助私有林主进行造林[11]。目前,我国的林业资金投入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林业资金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建立健全林业基金管理制度,严格界定林业基金使用范围,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林业资金投入体制,解决林业投融资问题,改革传统的育林基金制度,才能保障林业基金的使用与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12]。

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和基金管理办法陆续出台,扩大森林生态补偿基金制度范围,加大补偿力度,为生态林的集中分布区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保障林农权益,更好地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现阶段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仍存在法律体系零散、资金运作缺乏有效监督、补偿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标准不统一、数额低、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13]。借鉴国外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的先进经验,我国须客观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管理监管机制,运用市场手段实现森林生态补偿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与支付的多样化[14],最终建立和完善反映市场需求、体现森林生态价值长效的生态补偿制度。

2.推进森林碳汇交易。碳汇交易是指购买碳排放指标,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2013年起,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碳交易试点正式运营,交易量不断增长,初步构建碳交易政策体系。截至2015年4月,累计成交额近13亿元。在碳交易市场中,森林碳汇项目处于发展初期,总量较少,各省市仍处于探索阶段。如2013年,云南首笔森林碳汇交易1.78万吨,每吨二氧化碳卖60元;2014年,浙江省临安市首批42户碳汇成功出售,每吨30元。我国目前面临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重,发展森碳汇不仅能利用我国的天然优势,对创新林业发展机制、突破林业发展瓶颈、促进林业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的新机制,切实提高林农收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国际市场开展森林碳汇交易的主要模式是CDM(清洁发展机制),而我国作为主要的碳汇供应国,处于碳汇交易的底端,缺乏话语权。因此,有必要完善碳交易市场,推进森林碳汇参与碳交易体系,实现企业碳汇交易由自愿向强制转变;加紧建立林业碳汇的计量监测和标准体系,为碳汇的计量监测提供基础依据;加大财政的支付转移力度,拓宽林业融资渠道,转变增长方式,发挥森林碳汇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硕.基于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估算我国森林蓄积量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1):147-151.

[2]国家林业局.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R].2011.

[3]彭继平.《防沙治沙法》贯彻实施情况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3):1-5.

[4]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R].2014.

[5]吴后建,但新球,舒勇.湖南省湿地保护现状及对策和建议[J].湿地科学,2014,12(3):349-355.

[6]楚春晖,佘宇晨,佘济云,等.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J].水土保持学报,2014,28(5):259-263.

[7]陈梦舫.保护土壤,守住人类生命线[R].人民日报,2014-10-20.

[8]彭亮.论区域自然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法律关系――以森林资源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0,(4):84-86.

[9]蔡守秋.《森林法》修改的几个问题[J].现代法学,2004,26(5):47-57.

[10]张红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权状况研究――基于国家政策法律、林改政策及农户调研数据[J].林业经济,2015,(1):16-22.

[11]陈曦.欧盟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及其借鉴[D].浙江农林大学,2012.

[12]薛艳.我国林业投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范文第5篇

关键词:湿地资源;现状;利用;保护管理;全椒县

中图分类号 P9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7-97-03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因其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着巨大效益,其生态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对于湿地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分析研究,将有关措施落实到湿地的规划发展、开发利用、保护管理中去。

1 全椒县湿地资源现状

全椒地处北纬31°51′~32°15′,东经117°49′~118°25′,位于长江一级支流滁河北岸,属江淮丘陵区,地貌特征北面低山丘陵,中部岗丘,南部圩区。总面积1 568km2,辖10个镇,人口48万人。全县耕地面积7.8万hm2,林地面积4.8万hm2,多为人工林,林木绿化率33.2%。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降水量800~1 000mm,全年无霜期超过210d。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1.1 湿地面积与类型 根据安徽省林业厅统一安排,2011年我县组织开展了全县湿地资源调查。据统计,境内湿地总面积约4.87万hm2,占全县总面积31%,湿地资源丰富。全县水域1.87万hm2,南临长江一级水系滁河,境内长达119km,襄河、管坝河、大马厂河、小马厂河4条支流纵贯,沿河两岸大小支流近100条。有大小水库100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4座、小(一)型19座、小(二)型76座,星罗棋布大小塘坝2.8万面,连接上述水源点排灌沟渠近800条,1 765km,滩涂、圩区圩田以及水稻田湿地面积近3.67万hm2。

湿地类型主要为永久性河流、水库、池塘、水稻田4种内陆湿地类型,分布上,北部以水库、池塘湿地为主,中南部则集中了河流、水库、池塘、水稻田湿地。目前,全县有黄栗树水库、马厂水库、三湾水库、赵店水库、土桥水库5个水库类型人工湿地和滁河、襄河、马厂河、管坝河4条永久性河流天然湿地,列入安徽省一般湿地。

1.2 湿地生物 从全县区域面积、湿地分布以及生产经营对森林植被影响来看,整体上,湿地承载着绝大部分动物物种和大部分植物物种。现有鸟类171种,爬行动物11种,两栖动物9种,兽类动物14种,爬行类、两栖类、鸟类脊椎动物较为集中地分布于湿地,此外还栖息有许多昆虫、无脊椎动物以及真菌和微生物。在对5大水库初步调查中,上述湿地陆生动物达25种,水生生物中藻类达8种,浮游动物12种,甲壳动物7种,底栖动物20种,湿地鱼类更加丰富。南部广阔滩涂圩区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长栖息之地,特别是水鸟的重要越冬、繁殖、迁徙和停留地,其中包括一些受重点保护的珍稀水禽。

湿地植物主要有禾草、杂草、香蒲、芦苇、蔗草、柳丛,以及浮叶型和沉叶型植物群落类型。除枫杨、水杉、杨树、柳树、黄荆等常见湿地乔灌木外,芦苇、稗草、莲子草、水蓼、禾草、蒿类、水浮莲、莲藕、荸荠、茭白、菱、芡实、菰、藻类以及大面积水稻等常见湿地优势植物达30多种。

1.3 湿地资源特点 根据地域特点,全县分为北部丘陵、中部丘岗、南部圩区3部分,北部包括了4座大中型水库,农田多处于上游,湿地约占21%;中部集中河流、大面积坑塘及农田,湿地约占43%,而南部湿地约占36%。湿地类型中,河流及其滩涂约4 000hm2,水库约4 666.67hm2,坑塘约4 666.67hm2,水田及渠道约3.53万hm2,除河流外,其余主要为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人工湿地,人工影响、湿地景观单一化明显。湿地水质良好,水库水质总体达到Ⅱ类水标准,尤其是大中型水库上游,大面积林地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作用。河流有机污染较轻,大部分符合Ⅱ~Ⅲ类水标准,襄河部分地段水质较差,水体中COD、BOD及碳化物较高。

2 湿地资源利用现状

湿地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对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维持碳氧平衡等都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同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湿地的多样性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决定其具有强大的支持能力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全县湿地利用主要表现为:(1)水资源。饮用水、工农业用水大部分来源于湿地,如黄栗树水库已成为县城主要取水源;(2)蓄洪抗旱、流量调节。有黄栗树水库等优质的灌溉水资源优势,建有拦河闸坝24座,有效灌溉面积3.67万hm2。(3)种植业。水稻田湿地面积最大,水稻是全椒的大宗农作物,优势产业,单产超过600kg/667m2,除水稻外,种植莲藕、菱、芡、荸荠、茭白等植物产品也不少;(4)养殖业。可养水面1.33万hm2,盛产鱼类、虾类、贝类等经济动物;(5)畜牧业。利用库塘、河流坡地、滩涂养牛,发展禽业;(6)水运。滁河襄河水运是境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随着陆上通道快速发展,货运量逐步减小,对湿地影响也在减少;(7)景观价值。碧云湖(黄粟树水库)是全省十大水库之一,集水面积262km2,总库容量3亿m3,常年水面16.8km2。整个湖面座落群山环抱之中,两岸群峰争秀,阔叶混交林和常青针叶林郁郁葱葱,湖水清澈透底,是自然风光优美的旅游度假区;(8)净化功能。湿地是工农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承载区。

3 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现状

3.1 管理机构 由于湿地资源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应根据各自分工,加强管理。县林业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县湿地保护工作,水利部门在各大中型水库建立了水库管理站,在重要水域地段设立水文站,环保部门为监测水质,也设立了监测站。

3.2 执法管理 县林业部门每年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专项行动,并连同工商、公安对非法猎捕、经营利用、运输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进行查处。2008年底,县政府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通告》,每年10月份以后,候鸟迁徙之时,我县森林公安都会主动到南部圩区开展专项打击行动。水资源管理上,理顺体制,实现城乡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依法统一管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对黄栗树水库、马厂水库及马厂河水系的淘金、采砂等无序开采行为进行整治,全面禁采。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关停小造纸、小制革、小电镀等污染严重的企业。

3.3 综合治理 通过实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工程及退耕还林、长防林、森林增长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但特定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全椒易旱易涝,湿地稳定性差。近5a来,全县大兴治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达5亿元,其中县财政直接投资达2亿元,通过实施水库除险加固、新扩建和修复塘坝、滁襄河堤坊标准化建设、农田治理、渠道清淤等工程,增加蓄水保水及调节能力,整体抗灾能力也大大提高。农业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等方式,工业上推广节水新技术,生活上通过价格调节机制来优化用水结构,积极开展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加强对排污企业整治和对居民生活垃圾管理,逐步完善城市排污管道系统建设,实行集中处理,减少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直接污染。引导农村多用有机肥,尽量用低毒、低污染的化肥、农药,减少水体污染。

3.4 规划建设 根据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市(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科学编制了《全椒县县城供水水资源规划》和《全椒县饮用水源保护专项规划》,做好水资源规划、研究等基础工作,对湿地规划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全椒县饮用水源(黄栗树水库)保护区专项规划是国内首个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规划将黄栗树水库定位为三大功能,即城镇居民饮用水水源、农业灌溉水源、防洪蓄洪。规划将整个区域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分期实施。规划致力于解决黄栗树生态区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提高对黄栗树水库现实与历史的作用及区域功能的认识,明确黄栗树水库今后的发展。

4 湿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对湿地开发利用将会加大,但由于湿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何实现湿地合理利用与科学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始终应予关注的。水利工程如防洪、灌溉、供水等,在发挥一种或多种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林木采伐,植被结构破坏,对水土保持及地表的水源涵养也会造成影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和垃圾、工业废气以及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方式造成水体的污染。水面养殖、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不科学使用,大量的氮磷排到水体中,使河流、塘坝水体总氮含量高,水体富营养化日趋加重,严重威胁着湿地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降低。采沙造成污染、塌陷,破坏河道生境,过度捕捞使野生水生动物减少。另外,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为多部门多头交叉管理,不能形成合力,影响了对湿地资源的统一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全椒是水资源短缺地区,湿地资源利用上,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必须将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效率放在首位。

5 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措施

5.1 广泛宣传 一是宣传湿地知识,介绍全县湿地现状,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湿地功能和在人类生存环境中的价值;二是开展法制宣传,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增强危机使命感,自觉规范行为,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湿地保护的舆论氛围,特别要结合到每年的“世界湿地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爱鸟周”活动中去。

5.2 开展调查监测 经济活动影响使一些湿地不断演变,加上人工湿地增加,为了解全县湿地基本变化,适时组织人员力量对全县湿地资源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对重点生境地段加强监测,特别是掌握物种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状况,为湿地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提供依据。

5.3 科学规划 明确湿地功能利用,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规划必须立足县情,充分体现“生态立县”发展理念,与“生态粮仓”工程、与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与西北丘陵区的林果牧生态经济区、中部岗地高效农业生态经济区、南部圩区的畜禽、水产、优质粮基地生态经济区、县城近郊的城市型生态经济区规划结合起来。建立湿地保护区,按黄栗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建设黄栗树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栗树水库控制面积262km2,平水面积1 440hm2,库容3亿m3。库区碧水蓝天,被称为天然氧吧,建立自然保护区将更有利水资源和水生动物保护。

5.4 防治污染 要考虑湿地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调整本地区的经济结构。工业方面,优先发展水耗小、污染轻、效益好的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和废水循环再利用。农业方面,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优化种植结构,选育高产节水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养殖方面,合理放养,规范渔业养殖行为,推广集约式养殖。城市环境治理方面,加快排污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襄河内城河要沟通水系,疏通清淤,改造绿化,回归其秀美的景观水体。

5.5 搞好圩区湿地建设 高度重视维护河流的基本生态功能,既要考虑防洪抗旱效益,又要考虑生态环境效益。合理配置和优化调度水资源,提供必要的生态用水,提高水体沉积净化能力,防止开垦库、河湿地,提高调洪能力。滁河洪水汇集快而河道泄流不畅,致使滁河圩区易发生洪涝灾害,也严重影响了湿地系统平衡与稳定,要解决滁襄河安全问题,就必须继续做好沿滁襄河堤坊治理,充分发挥优质的水资源灌溉优势、优质的林网优势,加快湿地生态修复。

5.6 保护好湿地植被

5.6.1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全县5.33万hm2森林在维护和优化湿地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坚持林业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并重,林业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并举的指导思想,巩固和完善各项林业建设工程,全面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管理好县内河流源头、两岸及水库四周1.112万hm2生态公益林,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屏障作用。以四旁植树、村庄绿化为林业工作重点,调整林业种植结构,营造复合植被体系,进一步提高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加强资源管理,合理消耗,平衡利用,实现森林资源稳定增长。

5.6.2 科学干预湿地植被系统 湿地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自己的物种、生境和自然过程。在湿地水体富营养化,人为干拢,外来植物物种入侵等不利条件下,湿地植物常发生变化,品种单一,结构简单。对浮水植物覆盖度很高、藻类繁殖生长异常等导致水生植物系统失衡的水域,加以人工干预,适度清除或配植水生植物,改变其种类组成和丰富成度,有利于湿地水生植被恢复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