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方经济学的起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人类探索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成果,两者既非完全对立,也非完全统一,而是对立统一的。正确研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歧,解析两者间的联系和结合之处,既能科学地说明两者的本质关系,又能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和实效性。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异同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在的理论体系中占据着极端重要地位的学科,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理论体系本身的重要历史地位与政治地位,所以人们通常会在研究中把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做以区分,挖掘其中的个性和共性。而且,搞清楚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对于正确看待这两个不同的经济学说以及正确理解和处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矛盾来说,都有很大的意义。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经济学是指马克思的《资本论》学说,西方经济学是指从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以后到目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发展起来的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说,以塞缪尔森、斯蒂格利茨、曼昆等人的《经济学》为代表。
一、起源与轨迹差异
众所周知,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者共同的起源,其代表人物是英国人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以劳动分工为起点,详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初始的分配规律和生产模式。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认为亚当•斯密为自己提供了思想的灵感和来源,只是这两个经济学在后续的发展和继承中走上了分岔路而已。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在描述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上是准确的,但受限于他的时代,亚当•斯密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发展将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这一历史规律。马克思通过改进这一学说使之能够伴随历史进步而坚持其正确性。但西方经济学家们在亚当•斯密原有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思想具化和数学建模的方式对古典经济学中的缺陷不断修缮完善,像类似不对称信息、外部性理论等,类似凯恩斯主义则是回应经济失灵现象。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对亚当•斯密的理论做了发展完善,它们只是在同一理论源头发生而形成的不同理论。
二、理论形成路径的差异
政治经济学几乎可以算是马恩两人的合作的成果。《资本论》真正的创作时间,应从1844年马克思把研究重点从哲学转入政治经济学后起始,直到1865年底第三部分草稿写作完结,至1867年第1卷的出版,大约20年时间;后期第2和第3卷的写作和修订持续到19世纪70年代,总共大约40年时间。所以说,马克思本人对《资本论》核心思想的创作应该集中在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间。而西方经济学是由西方众多经济学家共同积累而成的。自1870年边际革命的蓬勃,马歇尔的集成,到张伯伦等对微观部分的完成,自凯恩斯开创宏观体系,希克斯等人的完善,到塞缪尔森的整合,再到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对自由主义的回归和供给曲线对宏观经济学的革命,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创作史的路径,相对于经济来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历的时空跨度更大更长,所以流派缤纷,但是西经的内在体系逻辑不如马经的清晰连贯。
三、研究对象上的差异
虽然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部分组成,而西方经济学也包括这四部分。然而对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来说,可以援引塞缪尔森在他《经济学》著作里的话:“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决定,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消费之用。”简而言之,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中合理配置而使人类需求获得最大满足的一个社会科学;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表述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由此便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看法是有明显差异的。通常来讲,“生产关系”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与生产力建立联系来探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而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政策问题作为其研究对象。相比较而言,马经因为其建立的经济范畴都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故而它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性的社会关系更为重视,但西经则对解释和预测表层经济现象更为重视。
四、利益和立场上的差异
经济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科学,所以它有一定利益立场。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就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立场。从阶级性上讲,政治经济学代表着工人阶级利益,力证社会财富是工人阶级劳动创造的,那些被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理应重归工人阶级所有。而西方经济学的阶级立场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古典主义,通过表现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关系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全民福利、有利于把财富这块蛋糕做大等优势来证明其合理性。但双方无论从彼此汲取多少对自己有益的成分,都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自身的本质属性和阶级立场。历史和实践向我们明示,经济学家总会主动或被动地去接受代表自我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代表自我阶级的利益,维护自我阶级的立场,选择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等态度去研究、解释和解决经济问题,鲜有例外。
五、研究内容上的差异
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建立的基础。由于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价格只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政治经济学还认为,虽然变化的供求关系会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但商品的价值才是商品价格的最终决定因素,供求关系只会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而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以供求均衡为基础的,它不像马经那样存在独立于价格之外并决定价格的抽象的价值本质,而将商品的价值视作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实物交换比例,在货币条件下表现为商品供求均衡时的价格,这样价值就与均衡价格完全一样了。正是因为把价值定义成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在政治经济学的视野里,对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转化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一切非劳动收入,工人工资只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转化,全部价值均由工人的劳动所创造。而西方经济学把“经济人”视作起点来研究,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仅把劳动当作一种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所以说西方经济学将工人的工资视同如利息、地租一样的生产要素对生产贡献的报酬,因而不存在对工人剥削的问题,认为这只是社会成员各方自发自愿交换的结果。
六、研究方式上的差异
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政治经济学认为无论哪种社会形态都不会一直稳定永恒,所以视社会发展为一个由客观规律决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过程,认为社会经济形态总会向更高级的形态更替。但是西方经济学始终坚持理性主义和唯心史观的方法论,由于西方经济学基于这样的方法论,因而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将永恒稳定的存在,构建了一种确定性的经济社会观。政治经济学对规范分析也十分重视,用抽象定性的方法研究掩盖在物与物的关系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的经济制度本质规定,要特别注重对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分析。但西方经济学却重实证分析,通过描述、推理、计量、检验等方式,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具体资源配置、分配制度、运行规律、运行机制、宏观和微观的市场调控方法进行探究,可达到为经济主体和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目的。
七、结论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不管是起源轨迹、理论路径、还是具体研究对象的确定,抑或是研究方法的选择,总之以上多种差异,最终归结为马经和西经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结论上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问题的阐述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它更着重于通过概括经济规律而使企业和社会利润最大化。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却是通过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点来揭示资本主义的黑暗以达到弘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目的。简而言之,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经济和供求关系,但政治经济学则着重考虑资本再分配问题,把资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以利润最大化为流通方向的整个过程作为研究重点。
作者:刘玥 单位:西安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德林.新制度经济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塞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关键词:《资本论》;西方经济学;工资理论;比较
工资理论作为分配理论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形成部分,其结构和形式也就取决于生产结构以及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革新,生产结构有了重大变化,处于不同生产结构阶段的工资理论也发生着变化,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此外,基于不同价值理论,对工资理论的认识也存在差别。鉴于此就有必要对处于不同生产结构进程中和边际革命之前以劳动价值论与之后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做一个比较。
一、《资本论》中的工资理论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然而,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1)维持劳动者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劳动者养活他的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马克思在阐述了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时指出了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剩余价值率)取决于三种情况:一是工作日长度,二是正常的劳动强度,三是劳动生产力。并就其不同组合,对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的变化作了详细的论述。
工资的运动规律。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论述中,指出在积累和伴随的积聚的进程中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并认为对劳动的需求随总资本的增长而递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和产业后备军以比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更快的速度增长。并进一步指出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的原因,即不是工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动,而是工人阶级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是过剩人口时而被吸收、时而被游离的程度。
二、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
斯密在工资理论上体现着二重性。一是“劳动生产物构成劳动自然报酬或自然工资”。二是“需要靠劳动过活的人,其工资至少足够维持生活的程度,否则劳动者就不能赡养家室而传宗接代了”。他认为工资的数额即劳动的市场的价格是资本家与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的结果。
李嘉图工资理论的特征是把工资理论和劳动价值论联系起来。他从劳动自然价格或价值上阐述决定工资数量的基础。这事实上已正确地确定了工资的自然基础。他也认为市场价格由劳动力供求决定。并认为货币工资有上涨趋势,但实际工资有下降趋势。
边际革命之后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中,马歇尔的均衡工资理论认为工资并不是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独自决定的。但对于一个既定的劳动供给水平来说,工资衡量边际生产力并且等于边际生产力。“当马歇尔说工资率是在边际上决定的而不是被边际所决定的时候,他实际上就是主张生产力的边际是终极原因”。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针对大萧条时期的就业问题提出刚性工资理论。并用工会、集体谈判和长期合同来解释工资刚性。
新凯恩斯主义以经济面临总供给或总需求的冲击时,就业剧烈波动而工资却呈黏性这一经济现象为背景提出效率工资理论。夏皮罗和斯蒂格利茨在1984年建立了一个效率工资的动态模型。效率工资理论最突出的理论特色在于注意到了物品不具有能动性,而劳动力具有。
三、比较
(一)价值理论基础
马克思将正确区分劳动力价值和劳动的价值作为突破点,第一次科学完整地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其对工资理论的阐述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并以其为起点。认为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结合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对资本主义工资的运动规律给以合理阐述。
边际革命之前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如斯密,因其价值规定上的二重性导致的其工资理论的二重性;又如李嘉图,不能认识到工资理论的本质,最终导致其学说体系解体。这些理论的不正确性都因其不能够正确区分劳动力价值和劳动的价值。
边际革命之前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不能正确区分劳动力价值和劳动的价值,只能说明他们在揭开劳动价值论神秘面纱时走了弯路。而边际革命之后的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因其理论建构在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把客观的价值标准转向了主观的价值标准,表明他们走上了方向错误的另一条路。虽然其强调人的主观效用,但也消除了人的劳动在价值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二)生产结构
“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生产工具的分配,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这种同一关系的进一步规定。有了这种本来构成生产的一个要素的分配,产品的分配自然也就确定了”。在马克思看来,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取决于生产的结构。从属于分配的工资理论也应是生产的产物,取决于生产的结构。马克思是把劳动力当做是商品来论述其价值,因此这种特殊商品的价值同样由再生产它的劳动时间决定 ,亦即在生产中决定,并把劳动力的价格同剩余价值量相联系;而在考察工资时更是直接将其置于生产之中,并通过资本生产与积累的过程而造成的相对过剩人口和产业后备军来说明工资的运动规律。故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反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一般的,逻辑与规律相统一的理论。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以后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技术革命因科学的发展和燃料问题的解决得以广泛地进行,生产力极大提高,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的有机和技术构成日益提高。资本的地位也日益突出,资本支配和统治劳动更加严重。也正基于上述原因,以边际生产力工资为基础的一些理论相继出现。
(三)分析方法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与边际革命之前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更多的是在逻辑推理上对基于其价值理论的工资理论进行阐述,而边际革命之后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工资学说的数理分析方法不断改进和丰富。
参考文献: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互动教学;五要义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2-0204-04
互动教学的发展最早源于对传统“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互动教学是指任课教师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沟通、交流与相互学习,加深对课程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知识和技能的欲望。这便是互动教学所能够实现的。
一、经济学互动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国内外大量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将心理学、社会学的众多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能从多方面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社会技能。互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协作能力,因此,成为国际上大力推行的教学策略之一。
进人大学时代,学习仍是最重要的任务,互动教学可以发现学习的乐,把趣味归还给学习。有这样一句话:“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而在互动中学习经济学则可以维持并继续这种游戏,因为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将现实生活中所熟知的经济现象与枯燥的经济理论紧密结合。西方经济学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具有极强的现实模拟性。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在大学生中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并受到普遍欢迎。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知识日益成为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无论是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还是学习非经济学专业文科类的学生,掌握经济学知识对于提高整体素质都是大有益处的。现代经济学作为经济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其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内容是大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这些为实现经济学的互动提供了可能。互动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沟通,对提高课堂利用率、改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参与协作都有着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二、经济学互动教学五要义
(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高自身职业素质是实现互动教学的前提
在经济学课教学中,无论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把握学生思想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1 教师要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精神面貌、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文明习惯、人格力量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教师应经常把自己做学问、做事情、做人的体会和其中的正确道理作为教育材料,启发学生正确观察和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事业观。教师以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较高的学识水平和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自然得到学生的敬重,从而引起品格心理的共鸣,这也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经济学互动教学的实现。
2 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拓展教学的新视野,开辟教学的新思路,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存在着诸多经济热点、焦点或敏感问题,民众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可能各不相同。怎样把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正确认识上来呢?这就要求教师既不回避现实,又不迎合消极看法;既注重正面引导,又不能急于求成。比如,关于社会主义贫富差距、国企改革等人们普遍关心和困惑的问题,课堂上积极创造就某一问题争论的机会,之后教师要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具体国情引导学生认清存在问题的严肃性,讲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对策,帮助学生树立对社会主义经济现象的正确认识和分析能力。
3 教师要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经济学工作者应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并运用于教育活动中,要用科学的内容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教育大学生。经济学互动教学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教师应精通自己的专业,形成广博的知识结构,对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要深入研究,力求从研究的层面上,使教学内容集中反映新实践和新发展,增强教育的科学性。教师的讲授只有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才能真正吸引学生,互动教学才能有内容、上层次。
4 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教师的理论素养是否扎实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如果没有理论创新,仅凭实践创新是不现实的。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相对成熟,对待经济学只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性地从事教学。比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绿色GDP”、“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教师必须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及时把有关经济政策精神融入课堂,才能使学生对现实和未来有更多的把握。
(二)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和谐课堂气氛是互动教学的保障
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赋予教育新的使命,呼唤教育在矫正传统功能的同时,按照时代要求确立自己的新属性、新功能。首先,意味着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所以,教学原则首先是追求教学的创造性质。其次,意味着师生关系人性化。只有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化的师生关系。这里的师生互动教学,不仅是指师生双方狭义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的平等与沟通。民主、平等是实现互动教学的保障,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沟通的。民主与平等包括知晓与情感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来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成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它自身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在我们的经济学教学中,课堂是主要的活动场所,如何
创造一个创新的经济学教育环境呢?就是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经济学的正确动机和探索数学奥秘的热忱。具体说,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民主、自由、平等、和谐,要求管理民主、师生平等、学术自由、教学相长。在课堂上,师生共同研究一个经济现象,讨论一个经济问题,教师不存在绝对的权威性,学生也不是被动地跟从,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由精神”。所谓“自由精神”,就是一种敢于冲破旧习惯观念和旧势力的力量,它是人的能动反映机能的实现。一个人只有具有自由精神,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所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性的自我发展。”
(三)巧妙运用语言艺术是实现互动教学的催化剂
一些人认为,教师不是播音员,也不是节目主持人,没有必要对普通话、语音、语调做过多苛刻的要求。事实上,据笔者所做的一份有关教学效果的调查,90%以上的学生认为,普通话标准、语音抑扬顿挫、语调有起伏的课堂更有吸引力。学生认为,这样的课堂更能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更可以和老师形成互动。相反,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声音又较小的课堂。81%以上的学生认为,他们都会在课堂上开小差或者干脆做别的事。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但是。如果只是普通话标准却丢掉了最核心的讲课内容,那就是“形而上学”了,会让学生产生华而不实的感觉。因此,这里也强调要言而有“物”,但也要兼顾“物”的传递方式。
1 语言表达应快慢有序。教师授课最终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只有通过表达才能使人感受到授课的美妙之处,从而展示授课的可欣赏性。语言的节奏主要体现在语调的变化上,讲课与读稿相比,之所以更能吸引人,就因为讲课的声调把授课的内容表达得有快有慢,富有韵味,若授课表达采取匀速运动,就会使学生感到烦躁不安。授课在什么地方应快,什么地方应慢是有规律的。该慢的不慢,会引起学生听课的失望情绪,觉得该记的没有记住;该快的不快,学生感到是拖延时间,听起来就索然无味。就授课内容而言,概念和原理的表达要慢,解释和举例要快;就叙述的过程而言,细节的交待要慢,做出结论要快,这才显得肯定,使人接受起来有停心。与此相联系,问题的提出要慢,问题的结论要快。教师通过这种快慢的节奏控制,自如地表达授课内容,授课才会显得有魅力。
2 表达应造成悬念效果。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转移和放松可以使人的注意力得到恢复,教学节奏的控制就应适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进行有目的的停顿。教师利用教学中的“空白”艺术,不仅使学生的紧张状态放松下来,而且会给人以琢磨思考的余地和联想回味的时间,收到意想不到的悬念效果;同时,教师通过对“空白”的有效把握和控制,还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渴望,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能自如地控制课堂的气氛、掌握调整课堂气氛的技巧,才能真正在授课中赢得主动权。实际上,教学技巧既反映着人的智慧,又深刻地体现着人的奋斗精神,它是科学态度和勤奋精神的结晶。所以,教师要很好地掌握授课技巧,就必须具有科学的态度,按客观规律进行授课,还必须具有不懈的进取精神,做出持之以恒的艰苦努力。教师微笑的神情、鼓励的话语、关爱的真情、宽容的胸怀,既活跃课堂气氛,也无疑是学生放松心情的“催化剂”。因此,上课时学生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时,教师要信任和尊重学生。
有同学说小话时,教师会开玩笑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学,你有什么开心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啊?”这时,那位说小话的同学非常不好意思,其他同学也放松了心情,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下一轮的学习。如果在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对其大加呵斥则会激化师生矛盾,甚至会出现尴尬局面。因此,巧妙运用幽默的语言,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想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恰当实施案例教学是实现互动教学的平台
与传统教学中为阐明理论而简单举例不同,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作为教学的起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最好同时具备真实性、针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课上分析、讨论,课后写分析报告,从被动接受灌输变为主动思考研究,从要我认真对待变成我想认真对待。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置身案例中,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寻找存在的问题,通过充分讨论优选解决方案,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桥梁。比如,讲到边际成本概念时,以航空公司为案例,通过航空公司飞机票打折分析其背后的真实原因,引发同学思考并讨论企业的营销管理,点燃学生从经济现象看本质的激情。在案例中学习的基本模式是:将案例材料印发给学生(课前)――引导学生对案例首轮讨论――提出发散问题继续讨论――教师点评总结――组织小论文撰写(课后)。应注意的问题有:案例要选择国内国际形势、改革开放政策和现代化建设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必须帮助学生澄清理论上的是非,解决认识上的迷惑;案例要便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方式,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及时对案例进行点评总结。
经济学实施互动式教学改革,体现了中央教改精神,符合高等教育的特点,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要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可行的。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丰富课堂,引导学生提出他们的疑难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引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针对一些经济热点问题或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时组织课堂讨论或辩论;同时,多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经济社会之中,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塑造独立的政治人格;要坚持读(教材、原著)、听(讲课、录音)、看(录像)、走(社会实践)、讲(讨论、辩论)、写(调查报告、经济论文)六环节相结合,努力做到读与思、听与议、知与信、懂与行四个方面的统一。
(五)德育教育贯穿始终是实现互动教学的剂
西方经济学在学术界普遍被认为是西方的意识形态,和德育教育似乎是扯不上关系的。但是,笔者却不这么认为,很多人因为对西方经济学的误解太深,因而只要一提便是自私的经济学,理由是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之一便是:理性人假设。以自私为前提的经济理论哪来的德育教育的功能呢?然而,笔者在9年的经济学课堂上却悟出了经济学的另一种内涵:诚信的经济学、效率的经济学、节约的经济学和和谐的经济学一同样具有德育教育功能的经济学。
一段时间以来,对西方经济学的大是大非问题在学术界吵得沸沸扬扬,笔者作为一个小辈没有资格对经济学大家们的观点指指点点,笔者担忧的是,如果主讲经济学的教授、讲师们对如何教好经济学的立场有很多分歧,那么学生的处境岂不更无所适从呢?于是,笔者开始重新审视经济学,教师要
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几个经济学公式或图形,更重要的是,西方经济学课堂也应该像其他课堂一样,成为既教书又能够实施以德育人的阵地。在之后的教学中笔者渐渐发现,西方经济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狭隘和自私,它有独到的一面,经济学的很多研究方法、具体内容与引申其实很多时候和我们主张的德育教育思想及内容不谋而合。将这一面充分地展示给学生,这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良好价值观的确立是非常有利的。大学生这个群体尽管年龄上大多已经在18岁之上,但在思想上并不成熟,他们更冲动和叛逆,如果过分强调西方经济学的意识形态,不但不会使得学生觉得教师的理论修养好、学术水平高,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不耐烦。据笔者200~2007年对在校大学生的相关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8%的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形式比较在意,因为他们很多人非常感性,更愿意接受与自己生活、学习实际结合密切的德育教育,这种德育教育更具说服力和针对性,他们对纯粹的德育教育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反感。
西方经济学恰好具有这样的特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一种全新的思维去解释身边发生的小事、大事;由于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学生初次接受经济理论思维,因而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经济学非常适合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教师如果能够在讲解具体内容时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适当的修正,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将经济学作为德育教育的阵地顺理成章。怎样使得经济学的德育教育充分体现并成为可能呢?这主要取决于经济理论思想本身所包含的潜在德育教育素材的充分挖掘与修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结合。
德育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丰富的,但是最终的目的应该是一致的:净化心灵,提升涵养和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上升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经济学虽然在整个意识形态上是西方的,但其内容和思想有很多是值得借鉴的。只有将教书育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兴趣。德育教育本身是立足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当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比其他的德育教育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如果能把德育教育放到社会大背景下,关注具有激发性的典型事例,及时捕捉它的社会意义,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实现开启思维,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经济学 假设条件 意义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1经济学假设的意义
1.1包含了理论演绎的大前提
经济学的大前提是经济理论假说或经济学假设的核心,它决定了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结论。它的形成是人的认识中深入创造性的结果,而不需要什么严格的逻辑推理或者经验事实依据;不同的理论或者不同的学派的主要思想分歧或者创新,往往正是表现在其演绎大前提的不同。因此,认识西方经济学的具体过程中,首先要找出并把握其假说的核心假设(演绎大前提),它是认识和理解经济理论的根本前提。
1.2是确立研究对象的必要条件
确立假设条件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地简化显示复杂性,从而确立现象间联系的核心结构。一般来说,不同条件下所形成的分析思路、分析对象和分析方法往往是不同的。不明确提出假设条件,理论本身将显得含糊不清,无法形成理论讨论中的共同规范,往往会造成对同一理论认识和理解的不同,容易引起理论基本概念的混乱,这将阻碍理论研究中广泛探讨统一基础的形成,最终破坏理论知识反之以积累方式形成的过程。
1.3是进行逻辑演绎的必要条件
理论中的假设条件往往在一定条件下,确立了逻辑推理的大前提及其明确具体的数量关系、演绎方向等。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提出假设条件(大前提)――逻辑推理(数学推理)――结论(并检验结论)。根据假设演绎法的特点,如果理论的结论不对(或不能通过经验检验),问题一定出在假设条件部分,而与逻辑推理过程无关。这是因为在演绎法中,研究结论往往是其假设条件(大前提)必然的逻辑结果,也就是逻辑推理(特别是数学推理)一般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因此,假设条件的明确提出似乎表明了科学研究中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它似乎明确告诉了读者和其他研究者,一是理论提出者的研究水平(具体反映在假设条件的创新方面),二是理论存在问题是肯定的也是十分明确的,即问题肯定存在于假设条件中,理论的创新在于对原来假设条件的调整或者创新。
1.4是理论可检验性的必要条件
证伪主义判断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是看理论是否具有可证伪性或者可检验性。一般说来,假设条件的明确提出将使理论研究的对象更加具体,变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化以及保证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从而保证了理论假说具有科学性的主要特征。
1.5是理论继承发展的必要条件
各种理论假说、学派的分歧表现在其假设条件的不同,特别是根本的分歧在于其核心假设(大前提)的不同。新旧理论的一般演变形式主要表现在其假设条件的演变方面。因此,假设条件的提出是科学理论不断规范发展的基础。
2经济学假设的现实性问题
2.1任何假设都不可能完全具有现实性
进行经济学研究,必须首先从庞大而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中抓住少数关键而容易于控制的要点(变量),当这些要点运用某种方法形成一定的模型后,就在成为经济现实本身的替代结构。而这种合理简化所要求的假设条件,正是理论假设形成的基础和核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理论假设条件都不可能是完全真实或客观的,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虚假性。
2.2修正假设条件使之接近现实性
关键词:分析;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宏观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本科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学课程建立理论基础,使之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用来认识和理解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问题。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对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路径。
一、把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趋向是该门学科的重要前提
宏观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是较为清晰的,它遵循理论基础―理论―理论应用的分析顺序,包括一个总量(GDP)、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和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要把握课程体系架构的要点,可围绕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这条主线,寻找每一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先后顺序,整个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决定国民经济的两个主要力量,图1表明,短期国民收入的主要决定取决于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又取决于3个市场的变量,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市场。曼昆认为在长期内,真实GDP的增长依赖于要素投入的供给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图1表明,国民收入的长期决定有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不同经济学家围绕需求与供给谁占主导地位就形成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
实际上,按木桶理论的逻辑,需求和供给是同一木桶上的两块木板,它们对GDP的影响,完全遵守短边规则。总需求这块木板本身又是由若干小板组成的。具体地说,是由C、I、G和(X-M)组成的,即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的,这几块小板也有个长短问题,例如,总需求的两个基本部分:消费和投资,相互关系密切,一板过短,则短线制约不可避免。一个国家的总产品供给能力受两个因素制约,一个是一国的资源禀赋,或称为资源环境条件,第二个因素是该国的资源产出率或要素生产率,即资源或要素投入量与有效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对比关系。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将趋向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同时着手,只有实行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才能实现供需的均衡。供给决定论与需求决定论在争论与对立中,最终必将走到合流与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握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趋向,以国民收入这条主线把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经济理论串起来,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既见到树木,又看见森林”,不至于迷失方向,使他们在把书读厚后,又会自然会把书读薄。
二、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联系和区别是该门学科的基础
学习宏观经济学,必须要回答两个问题,即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吗?它们的联系是什么?回答这
两个问题的关键性概念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和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资源的稀缺性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假定用现有资源来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如果全部用来生产黄油,可生产15万吨,如果全部用来生产大炮,可生产5万门;如果同时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则可能有各种不同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将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各种不同的产量组合描绘在坐标图上,便可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2所示。图2中的AB线即生产可能性曲线,或称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AB线上任意选择C和D点进行比较,表示生产黄油和大炮两种产品的两种不同组合,到底应选择C点,还是D点,或者是AB线上的其他点,这就是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假定资源已经实现了充分利用,也即生产一定处于生产可能曲线上,来研究经济理性人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即选择AB线上哪一点进行生产,资源配置依靠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观经济学理论又称为价格理论”。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是社会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的点,而生产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点(如G点),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那么,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如H点)说明什么?它说明生产还有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在此前提下,经济理性人会实现资源更高的利用程度,即经济理性人会使经济慢慢靠近充分就业状态,也就是H点如何移向AB线上的任一点。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在经济利益博弈过程中往往出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矛盾和冲突,难以使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那么宏观经济学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帕累托改进,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自然发挥重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微观经济学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就成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两者的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
实际上,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成为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现在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家都认识到,由于宏观经济产生于许多居民户和厂商的相互作用,所以要理解总量行为,就必须分析居民户、厂商与政府在劳动、商品与资本市场上的决策行为和相互作用,就必须坚持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原理结合起来,实现两部分经济学的内在的合理的统一。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说:“整个经济学界已经相信宏观的变化必须以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拿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作比较,使学生理解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既复习了微观经济学又促进宏观经济学的学习。
三、构建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现象的联系是该门学科的实践桥梁
学习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分析和理解当今国家的经济现象,同时也只有与经济现象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理论。我们认识事物要从具体上升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从而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可以从国家当今财政或货币政策入手,分析我国为什么要采取如此的财政或货币政策,从而从具体的经济政策上升到宏观的经济理论,再用宏观经济理论来分析经济政策,使学生更能够把握宏观经济学的本质。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家财政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这完全从宏观经济学理论找到根据。我国这几年尽管经济高速增长,但是生产能力普遍过剩、消费不足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从目前形势来看,生产能力全面过剩,这是“十一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将生产能力问题在各个领域解决的话,国内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线天”的情形。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将存量消化掉,这可以利用“四个存量需求”来实现,“四个存量需求”两个在投资方面,两个在消费方面。两个投资分别是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和民间的投资,两个消费分别为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前三个已经解决,唯一没有真正启动的是农村消费。我国有2/3的人口在农村,而它的消费水平却远远低于城市的消费水平。但是,农民收入低,缺乏购买力,培育不了市场,由此可见,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才能有效地启动内需。对农村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拉动农村消费和投资,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政府在基础设施上面的投入本身是一个投资需求,同时还会创造出很多的消费需求,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74,如果农民收入每年增加300元,则农民人均消费每年能增加200多元,农民消费总水平年均能增加1500多亿元。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必然会启动内需,从而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这是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现实样板。
上述说明,宏观经济理论必须与经济现实相结合,既可以增加宏观经济理论的说服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导刊,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