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遗传承的保护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04-01
1.包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研究的重要意义
文化遗产是指人类过去的生活中产生、使用,经过历史汰洗留存到现在并且应该被传诸未来的一种共同财产。非物质遗产系指在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或文学方面具有特殊价值的传统和民间文化表现形式,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的传承。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包头剪纸、九原区梅日更召信俗、固阳县莜面饮食制作技艺、东河区面塑、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和九原区的哈布图 哈撒儿祭祀、土默特右旗的坐腔、二人台牌子曲、二人台、民间吹打乐、五哥放羊传说、计氏羊皮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包头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而包头大多活态传承人都年事渐高,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许多优秀的传统技艺、艺术也会随着他们的离世而失传。
因此,包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研究对于解决包头非物质文化传承危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包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研究也将丰富包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助推内蒙古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发展。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世界范围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制度上,日本、韩国等走在了前列。日本最早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也比较超前。1950年了《文化财保护法》,并不断完善。日本将传承人认定区分成个人认定、团体认定和综合认定。目前国际上对传承人的认定采此法的较多。韩国1962年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政府大力宣扬韩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公众参与热情也很高。在1993年举行的第14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理事会上提出"普及无形文化遗产制度"的提按,并被采纳。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较大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分工设置比较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完备的认定制度。意大利整体化保护方式,趋向于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完整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文化生态环境等等打包一体化保护。这种保护形式其实有利于针对非遗传承人的系统且全面的保护。法国没有明文规定对传承人的保护,但在整体上有许多间接保护行为,实际上形成了对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如对合理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人免相关税收,给与津贴或奖励等等手段倡导民众保护传统文化。
21世纪初,我国开始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研究可具体分为三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其中普遍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关键的保护措施是健全传承人制度。李晓秋和齐爱民《商业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化"与"反异化"----以韩国"人类活的珍宝制度"设计为视角》(2007)认为韩国的"人类活的珍宝制度"对于传承人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许多学者就日本各时期《文化财保护法》传承人认定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进而展开学术分析,探讨我国如何借鉴日本经验展开非遗保护。如刘晓峰的《谁是"人间国宝"? --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的传承人认定制度》(2009)。我国目前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的法律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立法保护,但在各省各部的许多地方立法或者政策立法上有不少尝试。我国传承人的认定体系是是官方与民间两个认定体系交叉并存,没能形成统一标准化体系。认定制度较简单,就是书面材料加逐级上报。
关于包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参考文献:
[1] 彭岚嘉.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6):
[2] 罗义华,闫丽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北长阳对传承人的保护为个案[J].三峡文化研究,2008,(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15111108128”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赴屯溪区、休宁县、徽州区和歙县调研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情况。调研组实地察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情况,深入了解了全市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下步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区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面积13881平方公里,包括安徽省黄山市全境、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总人口200万。2010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程”项目入选2010年十大“国家文化创新工程”。2019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公布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为首批公布的七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我市作为保护区核心区域,近年来一直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深入实施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原生态、原真性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济、发展旅游和文化创新深度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根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保护区和管理条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试点保护工作条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点项目保护工作条例》等,结合黄山实际,先后出台《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黄山市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深入推进落实非遗保护利用工作机制。
2.全面做好普查登记。全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传统知识等项目,包括世界级2项(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和程大位珠算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名录),国家级21项,省级63项,市级127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3人,省级154人,市级658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处,省级传习基地(所)27处,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5处,市级传习基地85处。现存的非遗种类和数量均列全省第一。
3.深入落实保护措施。成立黄山市非遗保护中心作为保护区常设机构运行。设立专项资金作为保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开设“非遗贷”、“徽艺贷”等个人循环贷款,重点支持非遗企业生产和经营。成立黄山市文房四宝协会、徽菜烹饪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扶持建立徽派雕刻博物馆、徽墨文房博物馆等博物馆集群,依托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行知学校等非遗传习基地,开设相关课目,多渠道加强对非遗传承的保护和扶持,增强传承人的技能培训,致力培养非遗特色人才,进而带动行业兴起。
4.着力打造文创品牌。积极开展非遗品牌赛事和专题展示。组织了两年一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歙砚技能大赛等非遗品牌活动。举办“徽匠神韵——安徽徽州传统工艺故宫特展”“明月清风——故宫博物院藏新安八家书画展”等专题展览。打造了歙县徽州古城非遗夜市、屯溪黎阳IN巷非遗购物节等知名景区旅游品牌项目。通过专题宣传、实物展示、活态展演等多种方式,积极推介我市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提升地域文化影响力。
二、存在问题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系统繁复的大工程,目前仍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1.工作经费仍不足。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拔付和政府财政投入,我市作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域,“十三五”规划中建设资金需求约3亿元,我市每年争取和投入经常性非遗工作经费仅有1250万元左右,“十三五”期间共争取到资金仅550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非遗各项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且吸引社会资本较少,群众参与度低,文化消费比重仍然不高。
2.保护力度尚不够。主要是受市场经济影响,非遗项目中经济效益好的,保护传承的积极性高、效果好;经济效益低的,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应尽的保护。现今社会对非遗项目的保护意识依然较为淡薄,部分非生产性的项目,特别依靠是口传心授的非生产性的非遗项目,传承的老艺人或知情人数少,年事高,技艺正面临着失传,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的风险。加上自然性损坏、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发等原因,造成文物破坏消亡的速度加快,保护形势严峻。
3.?专门人才较匮乏。目前,非遗保护基层组织机构仍较薄弱。部分区(县)专门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或健全,且没有专门工作人员,保护工作队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流动性大、基础薄弱等问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还不能适应非遗保护工作的需要,亟需建立一支对非遗工作充满热爱,具有非遗专业知识和技能,愿扎根、拼命干、肯钻研、能创新的队伍。
4.市场活力还不高。非遗传统工艺的开发虽然被开始重视,但是适应市场需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机制仍处于探索之中。大多数非遗传承人擅长的是非遗传统的技艺,制作的是传统的产品,产品创新、研发和营销的精力、经验严重不足。受传承主观、客观等多方面制约,大多非遗工艺还是属于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仅仅停留在个性化的消费阶段,没有条件形成大规模公司化经营,导致有些非遗项目只是以静态被动接受的方式存续着,没有在市场中激发活力。
三、工作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我市非遗门类众多,分布面广,文化表现形式不同,自身传承发展规律也不尽相同。因此,要针对各地非遗门类的共性和个性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成立相应机构,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财政每年经常性非遗工作经费要适度倾斜,加大对非遗保护资金的投入,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且要按照财政年度收入比例逐年调整增幅。同时,也要鼓励吸收多渠道投资,形成政府资金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为非遗传统工艺保护和振兴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撑。
二是要进一步培养专业队伍。要从非遗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落实相关人才政策措施,支持和推进生产性示范基地和传习研学基地建设,为非遗项目传承人带徒授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载体。要加强对专业人才和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培训,引导他们深入开展非遗技艺的探索研究,通过不断实践创新,促进他们成长为更具实力和活力的非遗传承群体,开发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传统工艺产品。
非遗艺术的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弘扬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其保护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任何文化项目或是艺术作品。各国的非遗保护措施不同,但都以政府主导为主,成本较高,但保护效果较为显著。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的保护形势除了保护项目本身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加大人们“文化自觉”意识来达到真正的长久保护效果。
但与其他国家的保护情况不同,我国在非遗保护上还属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的非遗建立的四级的保护机制,但存在着国家重视地方忽视的困境。非遗保护多依赖政府的扶持,长期处于“输血”,还没有具备独立的“造血”功能,我国非遗想要发展起来需要在保护方式和机制上进行创新。
设计与非遗的关系
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而非遗作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展现的正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虽然我们的设计展现的是现代文明,我们试图在我们的作品中摆脱一切传统的影子,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传统文化如影随形,影响着我们今天设计的方方面面。因此,从本质来看今天的设计和非遗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设计想要服务非遗是具备非常好的先天优势,设计和非遗艺术之间可以快熟的转换,通过现在设计去包装非遗艺术,展现非遗之美,甚至使传统的非遗具备现代的魅力,都是对非遗保护方式的一种探索。
设计服务非遗的保护方式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明确提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非遗文化通过设计走向一种生产性保护是符合发展潮流的保护方式。
而作为设计来说,非遗的产业化保护道路并不是一两个单一作品能解决的,必须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从非遗传承问题,到非遗作品缺乏现代市场,到全民的保护意识提升,都需要在保护方式中得到较好的处理。因此,提出设计服务非遗,必须与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相结合,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1. 建立非遗文化的“文化自觉”意识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的培养场所,引入非遗文化,可以在年轻人中传播传统文化,为长远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直接提高一代人文化保护意识,为后期非遗设计作品提供较好的社会平台,特别是对高校设计艺术学生的宣传中,挖掘更多人才投入到非遗保护的行业中来,直接解决目前非遗缺乏传承人的问题,逐渐转变全民对非遗的刻板认识,形成“文化自觉”意识。
2. 建立非遗文化的研究机制
高校的设计教育围绕现代设计为主,而非遗作为我们的宝贵财富完全具备研究和发觉的价值。在高校设计中成立专门的非遗研究机制,对现有非遗艺术进行整理归纳,一方面是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做好记录保存工作,另一方面借助高校设计教育的研究优势,对我们的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也是中国特色设计如何体现的一种研究方向。无论是对非遗保护还是高校设计教育都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3. 建立非遗文化的再设计平台
在研究的基础上,为了做到非遗的“造血”必须要能对现有非遗进行包装推广和再创造。在高校设计类师生和非遗传承人的相互合作中,可以依托高校设计师生的现代思维,加上传承人的技术支持,对传统的非遗作品进行重新的设计,从作品的使用功能,到花色图案的再变形,甚至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引入,都是在保留传统非遗精髓前提下,使非遗作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为非遗作品创造新的市场。从政府依靠,走上自主自足的道路。
设计服务非遗方式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设计服务非遗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首先,非遗与高校设计教育的合作,从长远来看优势明显,但就目前非遗的分布情况很多在乡村,高校资源比较匮乏,在实际的合作开展上具备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前期准备周期较长,经济效益较慢,会大大影响非遗传承人与高校合作的热情。其次,非遗名目多,依靠高校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从少数做起,并不是一种能完全通用的保护方式。在实际运作中还需高校、非遗传承人及地方三者合作才可有效开展。
总 结
非遗保护工作是我国文化保护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先阶段多种形式的尝试都是对走出中国特色的保护方式的一种探索。而设计作为一种能创造较高社会价值的服务性行业,与非遗的结合先天优势明显,后期发展具备无限可能,因此,设计服务非遗是一条非遗保护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与发展有自己的特点。这类非遗中的大多数并非仅靠传承人和技艺的传承就可以存在,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销售而生存。
走生产性保护的路子,四川的保护措施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案例。
藏羌绣:不能失传的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适时的帮扶将对这些技艺的生产和传承起到意想不到的点化作用。
6月16日,文殊坊白云寺金马巷充满藏羌文化气息的“藏羌绣苑”内,3名身着民族服装的藏族妇女正在现场演示“纺线”、“搓线”、“牵”、“织”等藏织的制作过程,织机的咔咔声不时轻轻响起:一旁的长桌边坐着4名羌族妇女,也各自用五彩丝线在布面上绣着图案,悠缓的走线,轻快的笑语,使人仿佛置身于阿坝的藏寨羌碉之中。
“我们的技师一共有10名,5个藏族,5个羌族,都是从阿坝州理县、小金、茂县等地过来的,最大的都61岁了。她们都是第一次来成都,为的就是展现藏织羌绣的技艺,为家乡的妇女争取产品订单。”52岁的“藏羌绣苑”当家人、阿坝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传承人杨华珍说。
杨华珍的团队是2009年5月12日进驻“藏羌绣苑”,成为这里主人的。“藏羌绣苑”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藏织羌绣手工艺品展览和技艺展示,为前来订货的客户提供样品,最后的成品制作则由家乡的农村妇女完成。
开店1个月,“藏羌绣苑”的藏织羌绣制品受到了热烈追捧,杨华珍接到了总额达30万元的订单。“还有许多人前来洽谈合作和培训的事情,这些天真有点忙不过来啊。”小店经营的火爆,杨华珍始料未及。
“其实我不想当什么传承人,只是觉得藏织这门技艺在我这一代失传了,实在可惜。地震以后,阿坝州很多妇女失去了房屋、土地,也失去了经济来源,我很想帮助她们,让她们凭借祖先传下来的技艺,不离乡离土,就能进行生产自救。”杨华珍动情地说。
就在杨华珍四处奔走,为阿坝妇女们开拓市场,争取产品订单时,中房集团、文殊坊管理公司找到了杨华珍,表示将无偿提供一处场所,帮助她们打开市场销路。
“这家店面从装修到展厅布置,甚至展示技艺所需要的丝线,都是中房集团为我们提供的,没有这个平台,我们根本拿不到这么多的活路做。在这里,我体会到了社会各界对藏织羌绣技艺价值的认同,也对这门技艺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们一定会好好珍膳。”杨华珍的话里充满感激。
“藏羌绣苑”开业以来,杨华珍拒绝了3批社会人士的捐款。“我跟他们说,我们不要救济,我们要的是合作,要的是订单。只有让远在家乡的妇女们进行生产,她们才能获得长久的收入来源。地震以前,古老的藏织技艺只有50岁以上的妇女才懂,手艺精湛的技师也很少。现在,我们能够培养更多年轻的藏、羌妇女参与到生产中,我们的技艺一定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借助文殊坊的经营平台,通过走向市场,地震灾区的一门濒临失传的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其实,通过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只要适时帮上一把,许多身怀绝艺的“杨华珍”们就能让传统手工艺焕发出惊人的活力。
漆艺:传承人的忧虑
后继无人,是许多传统手工技艺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政府应该成为拯危救难的主力军,在推动传承人培养上作出更多的努力。
在浣花风景区非遗展示基地“锦绣工场”的漆器展厅里,摆放着成都漆器厂自1956年建厂以来的精品。其中,挂在展厅中央的一幅“大乐与天地同和”漆画最为显眼。它的主要作者是成都漆艺国家级传承人尹利萍。
年近花甲的尹利萍说,“制作一件精美的漆艺产品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我觉得年纪大了,以后也做不了多少这么好的精品了,所以过段时间我想把我的几件作品从展厅里拿回来,留给自己做收藏。”
留给自己做收藏,尹利萍的话中透露着淡淡的“大师迟暮”的感觉,而这背后,还隐藏着她对成都漆艺发展深深的忧虑。
成都有3000多年的漆器生产史,成都漆器是中国五大名漆之一,现在这门手艺却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从事漆艺工作30多年,尹利萍最为担心的事情是找不到合适的培养对象。“漆器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设计、漆胚板、上底灰、涂底漆……一个学徒至少要学5年,才能掌握基本的工艺流程,而要在表现力极其丰富的漆器制作中取得一些成就,更是需要多年的磨练。”
漆艺学习的过程是非常艰苦的,研习者要在长时间中忍受没有功利的寂寞,普通学徒一个月才七八百元收入,还要忍受对天然生漆的过敏反应,因此愿意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加之市场占有率小,社会认同度低,都造成了目前漆艺传人“断档”的状况。
据尹利萍介绍,目前包括退休人员在内的高级技师和工艺大师,还在“坚守阵地”的也就40多个人。“他们中的很多人,20多年都没招过徒弟了。”
后继乏人,是当前绝大多数传统工艺都不得不面临的发展难题。非遗保护专家、成都民俗研究会副会长张世英认为,第二届非遗节的举办,让包括漆艺在内的很多传统手工技艺得到了民众更多的认知,创造了非遗保护更为良好的大环境,但是许多非遗项目自身“造血”功能比较差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从资金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传统技艺传承人进行长远规划,为传承人培养机制的建立提供有效保障。”
6月11日,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全国非遗保护、古籍保护暨文博事业杰出人物表彰、颁证、授牌电视电话会议四川分会场会议在成都召开。省文化厅教育科技处处长、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任丘在会上透露,国家财政部、文化部正在拟定为非遗传承人保护提供资金保障,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补贴最低标准为8000元人民币。
“这样的国家补贴虽然不多,但是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尹利萍说,“这是国家对我们这些传承人予以的肯定和支持,也是一种保护的形式。如果这样的鼓励措施再多一些,再有力一些,应该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并投身到非遗项目的学习和继承中去。”
蜀绣:“他山之石”的借鉴意义
传统必须适应现代,并深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当中,才能焕发生机。而做到这一点,必须打破藩篱,以开放的姿态求新求变。
作为第二届非遗节分会场之一的郫县安靖镇,凭借非遗节的举办,大大提升了知名度。在7天的“绣天下”国际刺绣艺术节上,极具文化特色的蜀绣广场、蜀绣艺术馆,极宫四川民俗特色的抛绣球、吼山歌等活动,吸引游客达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0万
元。在今后几年,安靖镇将打造为“蜀绣风情小镇”,成为蜀绣工艺展示的窗口和示范基地。
非遗保护专家张世英认为,这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为非遗项目的保护提供了一个范例。“但是,蜀绣与同属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相比,在发展上的差距还很大,苏绣的经验值得借鉴。”
由于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注重快速接轨市场、走向市场,苏绣已成为一个拥有“10万绣娘”、年产值10亿元、在全国拥有300多家经销点的庞大产业,并形成了系统的创作、绣制、营销专业分工的产业链。张世英说,蜀绣的发展也应该如此,除了走精品化路线之外,还应该与大众接轨,让产品走入更多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植根于生活当中,是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的。传统手工艺只有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6月9日下午,文殊坊麻将与茶文化博览馆举行了一场“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应用主题交流会”,非遗传承人、现代设计师、学者和企业家会聚一堂,进行了一次发展传统工艺的思想碰撞。
蜀绣工艺国家级传承人杨德全在交流会上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其中有以传统花、鸟、鱼、熊猫等图案为主的作品,也有富于现代气息的人物绣像和风景作品。“蜀绣在制作工艺和传承人培养方面都没有问题,但是在图稿设计、产品包装和营销上还没有紧跟时代需求,缺乏突破自身的能力。我们特别需要借鉴专业的现代设计团队的经验,通过交流合作,激活蜀绣的创新力。”杨德全说。
针对这一话题,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馆馆长许燎源认为,传统的手工艺在当代已失去了传统文化语境的多层次蕴涵,很多产品的形态只具备旧民俗象征的简单符号意义。“传统的工艺纹饰大多已不适应现代审美的情趣,如果不在产品设计上推陈出新,只是照搬固有的设计元素,就会形成‘有工无艺’的局面,得不到发展。”在许燎源看来,传统的元素一样可以现代化,传统技艺必须与现代设计、包装相结合,才能重现生机。
传统手工艺应该在生产技艺和生产形态上求新求变,成为与会者们的共识。“传统手工艺如果死守祖先衣钵,不求变化,最后的结局必然是坐吃山空,逐步消失。”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林木教授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不断地融入各种文化元素进行创新,不断适应当时社会和民众精神需要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交流会上,几位蜀绣、漆艺、藏羌绣传承人与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馆、文殊坊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准备共同建立“文殊坊艺术精品轩”,通过集聚各方优势,把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
四川省文化厅产业处副处长李慷表示,这样的交流与合作方式,体现出企业家、艺术大师高度的文化责任感。民间技艺与现代设计和营销手段相结合,将极大地推动非遗传统工艺的产业发展。
链接
6月1日至13日,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13天时间,以“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精神家园”为主题,设立成都非遗国家公园主会场及文殊坊街区、金沙遗址博物馆、郫县安靖、崇州和都江堰5个分会场。来自国际国内的120余史表演队伍和1000多个非遗项目参加了6大类370多项节会活动,吸引了520万人广泛参与,凸显了“文化的盛会、民众的节日”的办会宗旨,有力地推动了非遗保护,展示出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4)
【摘要】苏州传统工艺美术门类繁多技艺精湛,当前社会重视公众参与的大好形式下众多传统工艺有了积极的变化。从政策立法到资金保障,传承保护到活动宣传等系列举措中,苏州传统工艺美术焕发了新的时代气息,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 苏州;传统;工艺美术;苏扇
苏州的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种类丰富多彩。基本涵盖了国家确定的11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大类。特别是苏州刺绣、檀香扇等的制作在国内首屈一指,苏州玉雕技艺精湛、声誉日隆,剧装戏具占到国内市场的近50%,苏作红木家具作为原产地知名商标,苏州已发展为全国三大红木家具产品生产销售中心之一。苏扇中“如意”檀香扇为百年老字号,江苏著名品牌。但是,在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传统工艺美术遇到了极大挑战,尤其是那些以手工为劳作的工艺美术其生存境地举步维艰。如何使得传统工艺美术在技艺传承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出困境,在新时代下焕发新姿,这需要依托政府牵头下多方配合。本文以苏扇为例作出探究。苏扇是苏州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中一个典型项目,百年来,苏扇制作技艺堪称精湛,令人赞叹,尤其是苏州檀香扇的“四花技艺”更是令人折服,它历经了几度兴衰沉浮,在政府重视、行业引领、工作参与下,苏扇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这主要依托以下方面:
1 政策保障,健全法规,立法保护
苏扇早已于2006年作为苏州第一批非遗项目入选我国国家级非遗目录,这对苏扇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来说是一种评价,更是公众对苏扇的热爱,苏扇肩负着人们的期望。但普遍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都不乐观。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了此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6月,文化部组织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启动了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工程。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下发。值此,苏州政府多次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措施,甚至是立法措施。2012年,市政府出台了《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对于促进我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实现产业地位和整体实力的较快提升起着重要作用。紧接着颁布《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从制定地方法规的层面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形成传承保护、人才培养、鼓励创新、行为规范等制度体系。2014年1月起实施《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法制保障。
2 资金扶持,行业协会引领,提升品质
为了促进这些非遗项目得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苏州市文广新局每年从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中拨出三分之二用于名录项目的抢救保护及项目传承人的项目传承资助和补助。此外,在国家和省每年拨付的非遗专项资金中也都有一定经费用于对工艺美术类项目的扶持。政府的转型升级专项中的平台建设资金也向其重点服务和倾斜。2013年度苏州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别提出《苏州市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凡工艺产业领域的产品设计、检测、展示等类别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可单列上报。发挥协会作用大力加强工艺美术产业的行业协会建设,广泛吸纳从事工艺美术产业的企业、工作室、个体经营户和知名艺人、知名教育授艺者加入协会。凡组成工艺美术产业的各门类,有条件的都可以在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下面成立分会或专委会。在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开展政府职能委托、转移的试点,发挥协会作用,提升协会地位。
3 搭建平台,积极展示,扩大影响
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相对集中、集聚并初具规模的地区,鼓励和支持当地政府及各类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研发、展示、销售、培训等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搭建那些代表苏州工艺美术产业水准的分门类展销平台。针对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缺乏现代创新创业所需的文化艺术、信息、市场、知识产权等知识,以及从事现代产业运作的管理、资金运作等能力的问题,以中国工艺文化城为平台开展各类交流活动,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对接,从而为全市的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发挥好引领推动作用。苏扇积极参与参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展、苏州市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博览会等,努力扩大苏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4 加大人才建设力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培养人才
围绕加快产业发展,加大专业技艺人才、产品创新创作人才和市场开拓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我们注重对现有初、中、高级从业技艺人员的再培训、再教育。同时大力加强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工艺美术大师(名人)申报、评审和命名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参与参评,以不断培养壮大全市传统工艺美术人才队伍,为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厚重的人才基础。苏扇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名、江苏省非遗传承人1名、市级传承人1名、苏州市工艺美术师十多位,形成了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苏扇人才队伍。此外,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解决工艺美术类项目后继乏人的问题,地方职业院校和苏扇项目,以设立课程等多种培养模式,培养传承人才。苏扇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邢伟中和省级传承人陈琴等多名工艺美术大师与专家和苏州工艺美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吴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之间培训合作、建立传承基地。实践证明,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传统工艺美术的爱好者和后继人才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并且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5 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打造品牌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作为美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高度重视包括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在内的版权产业发展。2012年,市知识产权局专项资金引导资金支持中国工艺文化城创建苏州市“正版正货”示范单位,投入引导资金实施工艺美术版权服务平台项目。充分发挥工艺美术版权服务平台等作用,积极引导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企业和从业人员加强自我保护,重视原版作品版权登记保护工作,将不断鼓励和引导工艺美术企业和从业人员注重创新发展,不断开发新品种,研究新技艺,提高工艺美术产品的艺术性、观赏性和附加值。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苏扇由原来的代加工转为自己的品牌,“如意”牌檀香扇获得了百年老字号的称号、江苏省著名商标。
当前是社会繁荣文化产业兴起的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如何在新时代下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营造更好的生长土壤,培植更好的经济环境,打造更好的传承沿袭平台,这是苏扇保护与传承的历史命题,也是非遗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杨丽霞,喻学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 旅游学刊,2004 (4)
[2]邢伟中.关于苏州传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东吴学术,2013(3).
[3]祝贺.苏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