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论当下的网络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发展;信息时代;适应;档案编研;改革
中图分类号:N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306-01
我国的传统档案编研工作模式单一封闭,数字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档案编研工作也不断更新。当前环境是网络发展迅速的环境,因此,档案编研工作也要加入网络因素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节奏。受网络环境的影响,档案编研工作,模式不再单一,工作模式开始朝向开放化转变、编研成果也不仅仅局限于文献,而是向着多样化的模式发展。档案编研的规章制度也逐渐健全,更加全面完善,档案编研工作的革新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当今的时代对档案编研工作提出几点发展要求,档案编研工作在网络环境的发展要求下,根据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特点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对档案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的要求也更严格。在当前的环境下,做好档案工作的一个前提是发展档案编研工作。发展档案编研工整合档案信息,可以有效保存档案资源,提高档案服务水平,有利于发挥档案馆的功能,提升档案馆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实际上,网路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与传统的档案编研工作完全不同,网路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与网络关系紧密,与当代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对档案编研工作进行电子化管理
档案编研工作中几项工作例如,编辑信息、修改文章、校对排版、整合资料等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编研工作,丰富了编研成果,提高了档案编研的工作效率。
2、网络为信息交流提供一个平台,网络平台的一个特点就是传播信息快,传播范围广,传播途径广,方式多样
在网络平台上,档案编研的成果可以快速传播,让大众看到档案编研的成果。除此之外,网上的档案编研成果不需要像传统的档案编研工作一样,经过校对、排版、印刷、发行等多个环节,通过长周期准备才能发行。只需要通过网络。根据需要随时进行修改或删除,节省了档案编研工作的时间,促进档案编研工作的更好开展,网络用户可以直接在网络平台上看到档案编研成果。
3、网络平台的使用提高了档案编研工作的效率,加快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速度,也为档案编研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档案编研工作者在档案编研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从网络上寻找信息,方面快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编研工作中资料缺乏的问题。丰富了编研资料的内容,拓展了资料范围,促进了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
4、网络的运用解决地域沟通难的问题,加强地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为跨地域合作的编研人员提供了便利
网络的交互式是虚拟的,因此各个地域档案编研人员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编辑室。不同地域的编研人员在这个虚拟编辑室中交流心得,交换意见,可以避免了档案编研工作资源浪费,还能集思广益,促进编研工作的完成,提高档案编研工作效率。
二、目前网络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网络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使档案工作者面临新的考验。档案工作者在网络档案编研工作方面的起点很好,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尽管网络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趋势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急需解决。在网络档案编研工作前期存在问题很正常,然而,我国准备长久的发展网络档案编研工作,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档案编研工作的不足,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促进我国网络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
(1)档案编研工作也需要考核,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中绩效评定的标准就是档案编研工作是否满足利用者的需求。我国的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不足之一就是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不能满足利用者需要。国外的很多档案馆都有庞大的数据库,档案数量多而且信息量大,和国外相比我国的档案数量少,网络档案编研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满足利用者多种需求;另外,网络是一个交流平台,但是我国目前的网络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交流性,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仍处于独立运作的局面。
(2)档案汇编的可靠性没有保障,编研成果是集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网络编研工作是通过计算机工具,运用网络编辑技术将档案展现出来,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原始档案的信息可能失真。
(3)我国的网络编研工作的水平不高,编研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档案编研水平的高低,从目前来看,我国需要提高编研水平与技术,避免编研工作中错误,规范网络档案编研工作。
三、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措施
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朝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本篇文章为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的相关措施提出一些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1)打破传统封闭模式,走联合编研道路。联合编研是档案信息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扩大了档案编研的主客体范围及其成果受益者,是实现社会化“大编研”和档案信息资源全人类共享的必由之路。
(2)采取编者与利用者互动模式。网络环境的互动模式下,档案编研者可以将自己的编研工作计划与编研成果在网上,由浏览者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具体要求,编研者由社会各阶层的档案需求信息,决定档案编研工作的进度与安排。
(3)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当前的编研策略应与时俱进,重点推行“馆藏特色”。馆藏特色是一个不同于其他馆的标志,对于反映当地特色的档案信息,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整理加工,使信息更加系统、更全面,体现出地方特色,为地方文化建设和地方历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4)拓展档案编研和深层开发的新领域。电子文件和信息网络化的出现,时档案工作的影响是历史性的,这不仅关系到档案事业的发展前途,而且将引发档案信息编研和深层开发。
(5)提高网络编研人员的综合能力。由于在网络环境下发展档案编研工作需要用到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科技,因此要求档案编研人员不但要具备档案编研工作能力,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实现档案编研的长期发展,档案编研工作就必须要改革,适应时代的潮流的变化。当今时代是网络发展迅速地时代,因此,档案编研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做好档案信息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大跃.试论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方向[A];贵州省档案学会[C].2008年.
论文摘要:在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海洋数字档案的使用正改变着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信息安全与保密方面,对海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海洋数字档案的特点、网络环境下海洋数字档案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从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在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数字化建设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海洋档案的管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正面临着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档案理论界对于电子文件是否应该转化为档案材料也从争论转为接受,这一革新要求我们改变原有对文件档案的理解,顺应技术发展趋势,更好地进行海洋档案管理工作。
1海洋数字档案的概念和特点
在1996年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美国的《档案与博物信息》编辑D.比尔曼以《虚拟档案》为题,第一次提出了与物理档案(Physical archive)和实态档案库(Physical repositories of archives)相对应的虚拟档案(Virtual archives)。国际档案理事会对数字档案的定义是:通常以代码形式记录于载体,如磁盘、磁带或穿孔卡带之上的文件档案,它的内容只能通过机器来利用,并根据来源原则来组织安排。以此类推,海洋数字档案就是以代码数字形式记录于载体,如磁盘、磁带或穿孔卡带之上的海洋方面的文件档案。数字档案改变了传统的档案载体形式与档案工作意识。数字档案的载体与传统档案的载体有很大区别,包括存贮电子文件、信件、图纸、报表所形成的软盘、光盘、硬盘和磁带等。数字档案中的信息资料不以传统的笔墨纸张等直观的形象出现,而是通过二进制代码以数字形式存贮,成为肉眼不可直接识读的记录符号。档案信息传输平台数字化,当档案信息在完成数字化后以数字形式存在时,数字网络系统就将成为其主要的传输平台,为档案信息的快速流动提供可能,通常是以网站方式提供相关档案服务。海洋数字档案也有着与其他数字档案相同的特性。
2网络环境下海洋数字档案的安全隐患
在数字化的过程中,由于受载体的转换条件、存贮介质的稳定性和技术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海洋信息的丢失或删改,却不易被察觉。
海洋电子文件的信息共享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因素。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不同于以纸张为载体的纸质档案,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人员的限制随意阅读,并且信息容量巨大,传输快捷,这种电子文件的共享性和易用性是其网络化运作环境决定的,是一种进步和发展。同时,也给海洋电子文件带来了不安全和泄密因素。
目前的档案保护规程主要针对纸质载体制成材料的耐久性、保存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缺乏对电子档案长时间可靠保存的经验与技术。实践证明纸质载体的档案在一定的保护条件下可保存达上千年,而电子文件的物理载体寿命却远不如纸质档案,磁性载体档案的寿命最多只有十多年,光盘载体的寿命也不超过I00年。另外,纸张的损坏很容易被发现,但电子文件载体的损坏只能由设备检验。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保存的格式和载体都在发生变化,使得早期数字档案难于“阅读”,例如现在面对一个保存在5英寸软盘上的Wordstar格式的文件,恐怕大多数读者都会束手无策,而这只不过是20多年前主流格式与存储载体。
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安全隐患导致泄密。Internet/Intranet技术本身就不是一种很安全的信息传输方式,网络上的任何信息都是经过重重网站分段传送至目的地,任何中介站点均可以拦截、读取、破坏甚至篡改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攻击工具的破坏力越来越强,而安全技术是一种在对抗中被动发展的技术,它总是滞后的,这样就导致了网络的脆弱性。此外,网络硬件也是经常被忽视的但风险极大的泄密途径,主要方式有电磁泄露、非法终端、搭线窃取·后门程序等。
管理人员不足,技术水平有限。据有关资料显示,90%以上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计算机安全培训,他们缺乏计算机与网络的相关知识,缺乏对档案信息网络的安全意识。
3网络环境下实现海洋数字档案安全的对策
如前所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档案及海洋数字档案的安全保密问题日益突出,为严防密从网泄,确保电子文档安全,应在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3方面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与措施。
3.1管理方面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海洋档案信息数字化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海洋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网络中的档案信息,不能认为只要把电脑管好了,信息没有丢失,就是做好保密工作了。海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树立高度自觉的档案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海洋档案管理人员要更新知识、技能,努力学习掌握档案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加快从传统型档案管理人员向现代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转化。同时,海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采取相应措施,从政策、待遇等方面培养和激励专业技术人才。要通过在职教育、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和更新在职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充分调动海洋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进海洋档案信息化建设作贡献。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在海洋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中,除了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海洋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完善一些制度。如,确定本单位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定档案网络操作使用规程,用户身份认证制度,电子文件的接收、保管、检索、查询和网络安全等制度,使安全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形成海洋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系。
3. 2网络安全方面
硬件设备安全。涉及海洋电子文档的计算机应做到专人专用,使用的移动储存设备也应做到专用,不可混用。对于网络设备应该尽量使用通过保密检测的设备,不要盲目追求新产品、新技术,以减少泄密渠道。
操作系统安全。安全的操作系统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因为所有的基本应用和安全措施(如病毒防治、人侵检测、设置防火墙和安全岛)都依赖操作系统提供的底层支持。充分考虑海洋数字档案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因为许多核心技术我国并不掌握,无法保证国外操作系统产品不存在后门程序。在海洋数字档案管理用操作系统方面要考虑以下两点:①采用的产品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源代码对政府公开;②定期利用漏洞扫描工具检测系统漏洞和配置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操作系统的安全主要通过增强身份标志与验证、细化自主访问控制、用户职责划分、强制访问控制、审计跟踪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来实现,这些措施都可以对基本安全功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安装杀毒软件。防病毒必须从网络整体考虑,主动防御,改变被动劣势,要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观念。从方便管理人员的工作着手,使其能够管理网络上的所有机器,如利用定时查毒功能,对客户进行扫描,检查病毒情况;利用在线报警功能,监测网络上的每一台机器,出现故障或病毒侵人时,网络管理人员都能及时知道,并作出反应。
内外网隔离。在内外部网之间,设置防火墙(包括分组过滤与应用)实现内外网的隔离与访问控制是保护内部网安全最主要的同时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无论何种类型防火墙,从总体上看,都应具有以下五大基本功能: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告警。
在必须使用公众网络时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VPN能够利用Internet或其他公共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为用户创建隧道,并提供与专用网络一样的安全和功能保障。在互联网上传输数据时,VPN可提供保密和数据加密。如果某机关档案系统设有两个或更多分支机构,或者希望用户远程访问档案网络,这种方法尤其有用。
3. 3信息安全方面
海洋数据备份恢复系统。备份数据可以防止磁盘驱动器出现故障、电源断电、感染病毒和发生其他事故时丢失数据。一旦发生了数据丢失,如果按照备份规程进行了备份,那么就可以恢复数据。海洋数据备份最可靠的办法是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例如我们可以每周执行一次完全备份,每天执行一次增量备份。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不同的数据存储介质,并将备份介质存放于不同的安全地点。
载体保护。海洋数字档案的记录载体由于它的磁性、光学性和磁光性,易受磁场、光线、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影响。海洋数字档案存储介质应存放在无强磁场干扰、避光、防尘、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里,诸如温湿度的控制,存放载体的柜、架及库房应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提高操作能力避免不正确操作。例如,使用标识笔作标注时,会带来盘面的污损拿取时手法不正确,留下指纹中的油脂、盐分、微生物等长期依附其上,会腐蚀盘带。
数字签名技术。主要包括数字签署技术和验证技术,以解决伪造、抵赖和冒充等问题,在存储和流通过程中,保证了数字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目前常用的数字签名技术有光笔签名、电子签名、电子印章、数字指纹、数字水印、数字时间截和数字证书等。
信息加密。加密技术可以确保涉密电子文件内容的非公开性,是保证电子文件机密性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采取某种数字方法经涉密信息伪装起来,使非法入侵者无法了解涉密信息的真实含义。通常多采用“双密钥码”法。加密通信者各拥有一对密钥,任何发方可以使用收方的公开密钥加密明文后向收方发文,收方只用自己知道的解密密钥解密获得明文。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因此第三者很难从截获的密文中解出原文来,这对于传输中的电子文档具有很好的保密和保护效果。
双套归档制。实行“双套制”保存海洋电子档案,既在保存海洋电子档案的同时也保存对应的纸质档案,这也是在技术水平尚欠成熟的条件下解决海洋电子档案原始性、真实性问题的一种可行办法。
海洋数字档案的销毁。目前,数字档案销毁现状不容乐观,销毁随意性较大、方法不规范,为信息保密工作留下了隐患。数字档案的销毁可分为信息销毁和载体销毁两大部分。数字档案的信息销毁即逻辑删除是通过软件系统改变载体的状态,将数字档案数据从记录载体上彻底消除的一种方法,对于非保密性的数字档案可用逻辑删除的办法;数字档案的载体销毁是将数字档案的载体连同信息一起销毁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涉密载体、一次写人不可更改的记录载体及受损伤不可修复的载体,此方法销毁比较彻底,不会留下失泄密后患。对应销毁的在网络上处于流转状态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属于非保密性的可做清除处理;对属于保密范围内的,要做彻底清除处理,连信息的微量信号也一点不能留,以防泄密。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环境 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2-0173-01
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在当下网络环境下,我们在看到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与脆弱性,非法入侵者存在可乘之机,网络信息数据缺乏安全保障,存在信息资源被破坏的现象,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大幅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危害性极大,而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网络环境下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如何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探讨。
1 计算机网络存在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笔者认为,形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操作系统方面的原因
计算机操作系统具有集成性和扩散性的特点,需要对其进行不定时的升级或修补漏洞,有些计算机操作系统堪称完美,但仍会存在系统漏洞威胁,不可能通过一种或几种补丁程序就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漏洞堵住。正因如此,计算机操作系统需要不断升级完善,但该类操作系统是由网络管理员实施维护的,有些管理员为方便起见常会预设有免费口令,而这形成计算机操作系统人为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操作系统漏洞和管理员预设免费口令的存在,常常使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下受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
1.2 病毒传播方面的原因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其运行速度会大为降低,严重的病毒有可能造成计算机系统崩溃,内部重要文件丢失,甚至是计算机硬件受损。病毒已经是众所周知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且在众多的安全隐患中危害性最大。一般而言,病毒是由编程人员在计算机网络程序中所编入的一些破坏性程序,通过破坏计算机的部分功能或数据来危害计算机的正常运行。计算机病毒可以自我繁殖,也具有隐秘性、破坏性和传染性的特点,不使用防火墙或反病毒软件是很难及时发现病毒的,极为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病毒危害。
1.3 网络协议方面的原因
一般而言,网络环境下具有两种网络协议漏洞,即自身协议方面的漏洞和协议服务方面的漏洞。网络协议具有四个结构层次,一是数据链路层,二是网络层,三是传输层,四是应用层。这四个结构层次都是网络攻击者喜欢攻击的对象。攻击者一般对不同的结构层次采取不同的攻击方式,如攻击数据链路层时,攻击者常会修改网络通信通道,从而将错误的数据包发往通信通道中的每个节点。发送中的数据包不会立刻实施破坏活动,而是先隐藏起来,或以匿名的方式盗用系统内部资源,或以电邮形式传播病毒,或TFTP服务中盗用用户信息,或对计算机进行各种破坏活动。
1.4 网络管理员方面原因
当下网络环境纷繁复杂,对网络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反观当下的许多网络管理员,他们或未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培训,或不具备岗位要求的技术水平,或缺乏应用的责任感,上述不合格网络管理员的存在,使得网络管理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人为的过失,不能及时预防或排除潜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甚至是给予网络用户过大权限,这都不利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维护。
2 网络环境下如何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
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中最为核心的是管理问题,网络系统操作的主体是人,而人为操作失误形成的安全隐患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中的重要隐患。正因如此,相关单位应确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从而保障计算机网络人为操作方面的规范性。
2.2 重视计算机系统安全维护
计算机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给黑客非法入侵和病毒传播带来了可乘之机,而随着网络全球化的到来,计算机病毒传播手段也更为多样化,这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任重而道远。计算机网络用户不能随意打开陌生的或带有诱惑性的电子邮件,应安装有信用度高的病毒防杀工具,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注意观察计算机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病毒扩散传播。为了降低攻击性强的病毒给用户带来的损失,网络用户要做好系统备份工作。
2.3 重视计算机实体物理防护
计算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捷之处,但计算机的物理安全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其实计算机的硬件设施及通信线路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保护部分,计算机实体故障也能引发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通常采用如下三种方法做好计算机实体物理防护工作,一是注意计算机设备防护,进行防静电、防火、防震、防尘处理;二是通过应用电磁屏蔽技术来防止电磁泄漏;三是增设避雷设施来防止雷电攻击和工业用电对网络系统形成的干扰。
2.4 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
网络安全防护是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其具体举措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严格网络访问权限。网络环境下人为的非法操作会给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而严格网络访问权限能够有效减少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网络资源现象。二是有效运用网络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被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中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实现了对上述两个网络的隔离,也有效地划分了两个网络间的权限,有益于保障网络层的安全。现下常用的防火墙技术有过滤防火墙和防火墙。
参考文献
[1]李正伟.探讨网络管理与维护计算机安全高效运行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2-07-19.
1.1教学对象、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将教学对象分为大文、大理两个方向,将美术学科教学的目标定位为“提升该专业师范生审美素养,并使之能在工作后以所学的美术技能辅助教学”。
1.2课程设置方面:摒弃“过分强调专业性”的模式、强调实用性美术模式、以“面广、层浅”的思路设置课程内容是普遍观点。
1.3教学手段、方法方面:突出手段与方法的现代化,无具体措施、执行方案论述,如“应该善于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来弥补这一缺陷,如幻灯、影像、多媒体,网络”等(赵相武,2011)。
1.4师资建设方面:强调应用型、综合型师资建设,但小学教育专业的一个美术课程不可能配备多个美术专业方向老师,与课程内容“面广、层浅”所形成的矛盾,仍是当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师资建设与课程建设的矛盾。就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研究的现状来看,目前国内对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有如下问题急待解决:美术课程研究、建设中忽视教育环境网络化的影响,师资队伍信息素养偏弱、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差,美术课程体系系统性较弱;该专业中美术课程内容“面广、层浅”,导致教学效果评估难、教学质量保障难、应用型综合型师资配备难等。造成这样的问题原因有二:第一,对教育环境的网络化不够重视;第二,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深入研究不足——该专业中美术课程的体系性弱。
2网络环境下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应重视网络环境的影响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为小学教育专业提供了宝贵的课程资源,为构建师生双向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小学教育专业中建立在视觉基础上的美术课程,需要通过网络提供视频、图像资源的支撑。充分考虑网络环境,深入研究小学教育专业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充分利用网络美术资源、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的师生交流渠道等优势,一方面可解决由于美术课程内容“面广、层浅”的特点,导致教学效果评估难、教学质量保障难、应用型综合型师资配备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可解决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中忽视网络环境的影响,师资队伍信息素养弱、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差,课程体系系统性差的问题。总而言之,网络环境对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影响主要包括:学习形式的网络化、自主化,评价渠道的网络化、双向化,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公共化等等。
3网络环境下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应重视条理与次序
3.1弄清研究的前提
在建构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探索与研究中吸收借鉴目前国内外对网络教育环境的研究成果,理清网络环境对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以下是四点是必要的前提:第一,理清网络对美术教与学影响;第二,分析开设美术网络课程的可行性并展开实践论证;第三,探索网络环境下师生自主学习美术技能的模式;第四,尝试建立美术教与学的师生双向评价渠道;
3.2明确研究的内容
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研究,是立足于当下的小学教育专业,关注教育环境网络化的美术课程体系建构研究。它有别于以下二者:第一,有别于小学美术教师教育专业中的美术课程体系——培养小学专职美术教师;第二,有别于小学教育专业中美术方向的美术课程体系——培养以美术学科教学为主,同时能胜任小学其他学科教学的全科型小学教师。根据这样的定位,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研究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①网络环境下的美术学习环境变化研究;2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美术网络课程的可行性研究与实践;3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美术学科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研究;4网络环境下师生对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双向评价渠道的研究与实践;第二部分:1网络环境对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影响研究;2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设置研究;3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结构研究;4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活动方式研究;第三部分:1网络环境对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效果影响的因素研究;2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案研究与实践;3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后美术教学技能与素养的跟踪调查与研究。
3.3明确可行的实证方式
网络环境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研究,在通过前期的实践与基础研究后,需通过实证的方式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美术资源,以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创建线上、线下,开放与半开放相结合、灵活多元的课程内容、评价方式,帮助教师扬长避短,借鉴他人优势达成教学质量的最优化,帮助学生积极、充分地利用网络的优势最大化地开展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可分二个阶段来完成相应的实证研究: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人员,设置调查问卷,分析总结,拟定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建构方案;第二阶段:进行逐步实验和研究。
4网络环境下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展望
通过研究与实践,能从美术学科建设角度,改变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不够深化的现状,并使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充分体现教育发展趋势。将利用、开发丰富的网络美术资源,以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创建线上、线下,开放与半开放相结合,灵活多元的课程内容、评价方式,帮助教师扬长避短,借鉴他人优势达成教学质量的最优化,帮助学生积极、充分地利用网络环境下的优势最大化地开展学习与自主成长。有效构建与教育环境、社会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终身发展相结合的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及课程实施机制。最大化、最优化地达成培养“一专多能”全科型优秀小学教师的目标。
5结语
【关键词】网络书评;图书馆;全民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24-01
因此利用先进的服务手段网络书评引领全民阅读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放眼未来,网络书评在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网络书评简介
(一)网络书评释义
网络书评主要以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为对象进行介绍、分析或评论,探讨书籍内涵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从而对书籍进行价值判断。优秀的网络书评作品不仅是对原作的闸释与评价,更是丰富与提高、超越与创造,能带给读者身心的愉悦、知识的增长、思想的升华。网络书评已成为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书评兴起的意义
网络书评热潮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文化信息的快捷传播与高度共享,有利于各种思想观念交流、碰撞,能极大地激发人们参与全民阅读的热情。人们通过微博交流分享读书心得,随时随地主动传播并同时获得阅读及评论内容,在网络世界里第一时间分享新作力作阅读评论体验,享受耳目一新的阅读,网络书评掀起微时代全民阅读互动热潮。
(三)优秀网络书评范例
人们一直处在大脑和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无法忘掉过去,更加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在当下,从你的灵魂深处去感受那个似曾相识的感觉,去体会那个“看到真理就顿悟”的内在智慧,从字里行间去感受那个震撼你心灵深处的能量。
二、图书馆利用网络书评引领全民阅读的意义
网络书评引领全民阅读更有利于读者阅读到真实地体现时代最鲜活思想的作品。网络书评是一部好的作品和读者缔结书缘的最好媒介,当下许多畅销书都是由网络书评引发出来的。
图书馆用网络书评引导全民阅读,推荐弘扬主旋律富有思想魅力的图书,促进读者择优而读,提升读者阅读素养,扩展全民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推动全民阅读的健康发展。
三、图书馆利用网络书评引领全民阅读的途径
(一)打造精品网络书评创作队伍,为全民阅读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图书馆可以邀请知名作家学者撰写网络书评,因为他们的网络书评作品更有公信力,常常受到热捧。馆员应成为网络书评写作的主力军,因为馆员熟悉本馆的实际情况。鼓励普通读者撰写网络书评,对于读者的优秀网络书评作品要予以奖励。要对网络书评书写队伍定期组织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写作技能与水平,写出富有真知卓见的作品,为全民阅读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二)策划丰富多彩的网络书评活动,提升全民阅读鉴赏能力
为了满足读者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阅读需求,图书馆要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阅读目标及不同的主题,推荐不同阅读书目,精心策划不同的网络书评活动,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指导,拓展民众参与全民阅读的意识,广泛开展全民阅读进机关、进家庭、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家,可通过举办网络书评征文、网络书评知识竞赛、网络书评论坛等形式,吸引广大网民参加,邀请知名作家、学者、教授担任贵宾,与读者在线交流,相互交流读书心得,重在思想碰撞中产生的火花,重在对读者话语权的尊重,读者阅读鉴赏能力随之水涨船高。
我院图书馆举办了首届网络书评有奖征集活动――见微知著,评知己好书。网络书评字数规定在100字以上,140字以内。被评选为优秀网络书评作品发表到图书馆网站优秀网络书评栏目。同学踊跃参加,穿越群书共搜集1000多条优秀网络书评作品。如一位同学对贾平凹新作《古炉》网络书评:“叶落知秋,在的飓风中偏僻的小山村风雨飘摇,上演各色人性故事。亲切,温暖的山村烟火霎时字里行间脱离了人间烟火气,犹如置身于怡然自醉异化世界中。《古炉》用笔古朴,语言平实,意蕴深厚,炉火纯青,写出真实的人性……”此项活动促进了读者读书评书的热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创建图书馆QQ书评群,培育全民阅读学术生态环境
创建图书馆的QQ书评群,这里是读书、荐书、评书的好地方,图书馆在微博上公布阅读书目推荐,一本好书常常会好评如潮,一石激起千层浪,跟贴评论数百甚至上千条,引起关注的人可达数以万计,激起更多的人争相阅读。形成馆员与读者在线互动的网络书评热潮,形成规模读者群,能带动图书馆阅读文化的发展,培育全民阅读学术生态环境。
(四)加强绿色图书馆网站建设,提升全民阅读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