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教育的含义

现代教育的含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教育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教育的含义

现代教育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师生关系对话

[作者简介]罗敏(1975-),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女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湖南长沙41002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14-02

随着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普及与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作为重要专业课程的“现代汉语”,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经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或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需要打破我国传统教育的教育理念的桎梏,转变教学模式,变革师生关系。在各个领域带来猛烈冲击的教育前沿思想——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启示,给当今的“现代汉语”教学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视野。

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后现代主义是排斥现代主义所崇尚的一致性、规律性、线性和共性及追求中心性,它主张以综合、多元的方式去建构,具有非中心性、矛盾性、开放性、宽容性、无限性等特征。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逐步孕育出了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论。进入80年代后期,全球许多教育家和课程与教学论学者都接受了后现代主义教学论的宗旨,并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后现代主义教学思潮,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与讨论。后现代主义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读书》杂志,1985年美国杜克大学的弗·杰姆逊教授在北大开设了名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专题课,以此为基点和导火索,我国的后现代主义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在90年代前后进入到了一个顶峰。其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冲击和影响愈来愈大,对现代教学理论也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以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来探讨“现代汉语”的教学。

二、“现代汉语”教学目标的思考和定位

后现代主义教学目的观是建立在对现代主义教育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而现代主义教育目的在于“完人”的教育,或全面教育。后现代主义教学目的观认为,人是独立的存在体,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物质上或是精神上,都存在差异性。不同的人,因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性格、家庭环境、审美等等的不同,其学习的目的动机也不同。所以,“完人”的理想化教育目的存在太多的问题或不可实现性,后现代主义对其的批判让我们在现实的“现代汉语”教学实际中思考其可实现的教学目的。后现代主义者主张,学校的教学目的应从优势文化决定论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经验及其代表的特殊文化,通过全校教师的热情参与和其他众多的因素来决定。不强调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片面发展”更符合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及社会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他们可以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成为有能力、有理想、具有批判意识的公民。

从这种主张出发,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代汉语”的教学目标。这门课程的重点要解决学生的两个能力:理解、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和表达、应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得心应手地解决工作或者教学中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问题。尽管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不存在不会听、说、读、写汉语的问题,但由一门具体的语言形而上而拥有一种语言的分析能力,用汉语的思维去比较分析其他语言的能力,用汉语的理论框图去分析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的言语表达形式的能力却是学生所欠缺的,这正是“现代汉语”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对现代汉语的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三、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现代汉语”教学模式的转变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实际上,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往往显得太具体、太具操作性,从而失去了理论色彩。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

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知道,教学模式不是一种空洞的虚无或存在,它有其特定的构成元素,往往依靠相关的教学因素而体现。离开了相关的教学因素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教学模式了,教学因素又是由诸多内容构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即教学手段、教学进程、作业与评分标准等)是其主要内容。

1.师生关系的转变——从不平等转变成平等对话。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是“传授—接受型”,教师处于知识传授的中心地位,学生是配角。它强调的是师道尊严,教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拥有话语权,学生只能被动地坐在下面接受老师所授的知识,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严重忽视了学生是具有生命与活力的有机体,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缺失,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后现代主义认为,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与文本(《现代汉语》教材或话语世界)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同处于学习的情景之中,与学生同存,已经失却了其“传道、授业、解惑”的引导者身份,或话语中的权威地位,或“一言堂”的专制地位。学生在倾听的同时,也有话语权,也能表达自己对现实言语或其他语言的见解,学生不再是教师的背影,由教师定位,而是成长于教师身边,与其并排地站立的独立存在,尤其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影响下,学生已经能使用终端技术,可以在网络中去发现不断出现的新的言语形式,或语言的变异,或不合规范的表达法,在纷繁复杂的语言事实中,教师不能停滞在“现代汉语”的书面知识中,而要与学生一同在现实生活中,一起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2.以人为本,给予学生强烈的人文关怀。人的存在与发展是后现代主义最根本的理念。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异质性,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教学的最大成功。在过去“现代汉语”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受到不合理的学院性的评价机制的影响,“现代汉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操纵着学生,学生的地位是受老师支配的,学生带有强烈的被动性、无奈性、无可选择性。教师要学生学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什么,教师要学生怎么学,学生就得怎么学。从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的知识的讲授,到课堂练习的布置,再到作业的批改、内容的组织、教学进程的安排等都由教师决定,学生不能有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要做的就是去死记《现代汉语》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语法规则,造成了教学的枯涩、乏味,致使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的不欢迎或反感的现状的出现。这种现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以学生终极关怀,不去考虑学生这一生命体的需求、学生动机,不去关心学生这一群体的心理态势,包括其共同的特征和区别性,从而让其失掉了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在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从属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学生为本,给予学生强烈的人文关怀。

3.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教学工具富于开放性。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是后现代主义教学思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实物、图片、录音、录像等,都是我们组织“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的工具或手段,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只要符合学生或教学的需求,就可以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地获得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通过丰富的现代化手段,创设学习的情景,让学生观看PPT演示或借助现代化手段而进入教师创设的语言学习的情景,教师不是越俎代庖式地分析、说明、讲解,而是在所创设的言语情景中与学生一起去分析、探究蕴涵在言语实际中的反映语言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自由而独立地思考、归纳总结,去抽象、概括得出结论。这种开放式的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不再是影子式的教学,它把学生这群生命体也放置在舞台中心,与教师同舞同唱,不仅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与好奇心,而且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现代汉语”课的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同时现代化手段也成为教师的演示工具和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的认识工具、审美工具。

4.教学过程不再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是教师、学生与现实世界的对话与交流,是多边活动。后现代主义认为,传统的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过程,“教育因此成为某种储蓄的活动,学生是仓库,教师就是储蓄者”。它倡导多元化教育,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与现实世界等的多边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倡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现代汉语的教学过程,教师应从讲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在现实语言中,协同合作,通过双方的努力去探索、去交流、去对话,从而获得语言的知识,发展语言的能力。在这个全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而是化身为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现代科技手段的利用者。教师突出的作用在于科学的有理的组织或部署,有理有节地去带动学生在其创设的情景中去发现现代汉语的本质与规律,在纷乱的语言事实中去找到现代汉语的运用和表达规律,去分析言语事实中的变异现象,或规范中的不规范现象。如我们在教学现代汉语词汇中新词的出现时,我们就用PPT展示了大量“被死亡”等一系列的“被”族新词,要学生去思考这类新词与传统的被动句的不同与差异,并归纳总结出新词出现的规律或新词出现的途径。因为这类“被”字新词是网络语言的热词,学生也感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发现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根本任务,也是新的教学模式中最为关键的内容。

总之,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思想为现代汉语的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它改变了我们固守的传统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从“一刀切”的完美理想中解放出来,承认差异性、异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与创新性,在现实世界中去认识自我,追求真、善、美。

[参考文献]

[1]丛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支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李三福.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4(1).

[3]马茂祥.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大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影响[J].当代教育科学,2010(5).

[4]朱玲.论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声乐专业的教学[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6).

[5]邵敬敏.现代汉语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创新意识[J].中国大学教学,2002(12).

[6]史许福.中国语境下的后现代主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7]宋晓星.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在成人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

[8]陈威.后现代教育思想中“平等与对话”的意蕴及实施[J].学术交流,2010(8).

现代教育的含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言变异 “然后” 功能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静止的。语言变异形式的选择与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以及语言使用者的交际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特定的场合或语言环境下,语言使用者可能故意偏离常规,创造性地使用语言,造成语言的变化及其表达上的与众不同。词汇的变异体现着语言的变异。近年来,“然后”一词在现代汉语口语交际中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被频频使用。毋庸置疑,高频率的使用定会给其功能带来相应的变化,产生相应的语言变异现象。“然后”一词的使用成为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十分突出的语言变异现象,其使用情况、意义及功能的变化,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语言变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体系有着紧密的联系(Trudgill,l983)。语言变异现象十分普遍,这种对语言常规形式的变异在言语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Taglimonte,2012:2)。语言变异形式通常有有八种: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域变异、方言变异、历史时代变异、书写变异和语义变异。当然,语言变异并非仅限于此,它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变异形式(Leech,1969)。“然后”一词在当今社会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随之产生了相应的语言变异现象,这一变异现象主要表现在语法和语义层面上。它的用法和语义一直在发展变化,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意义和用法,充分体现了语言变异的特征。

二、“然后”的传统意义及其用法

“然后”是个连词,它表示的是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现代汉语词典》,2005),即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例如:

(1)然后知不足。

(2)先研究一下,然后再决定

“然后”一词应归入“有待而然”这一条目下,有一类句子所包含的不但是一先一后的两件事,而且隐含有无甲事则无乙事的意思(吕叔湘,1982)。“文言里面,表示这种‘有待而然’之义最显著的是用‘而后’和‘然后’的句子。”何乐士(1985)认为“然后”属于连词:用来连接分句与分句或者段落与段落。往往位于后一分句或后一段之首。“然后”表示顺承,可理解为先有前面一件事才会产生后面的事,可以解释为“之后”。

综上所述,“然后”一词在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中均属于连词,表示两件事情或两个动作的先后关系;“然后”也可以表示顺承,先有前面一件事才会产生后面的事,其功能是连接分句与分句或者段落与段落,且往往位于后一个分句或后一段之首。

三、“然后”语言变异的主要表现

除了以上阐述的传统使用方法外,在口语中,“然后”的使用在很多情况下不再表明前后句子或段落之间的语义关系,而是逐渐衍生出新的语义和用法。

(一)表示添加关系

“添加关系”指的是后一句补充说明前一句。例如:

(3)我这人爱运动,然后我没事的时候经常打打球跑跑步。

(4)我小时候很懒,然后不喜欢干家务活。

在例(3)中,说话者通过后半句“我没事的时候经常打打球跑跑步”来对前半句中的“爱运动”阐述说明,具体说明说话者自己是如何爱运动的。例(4)也是如此,后半句“不喜欢干家务活”是补充说明前半句“小时候很懒”的。这两个例子中,前后的添加关系均是由“然后”连接的。

(二)表示因果关系

在因果关系中,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现象。例如:

(5)我在班上人缘挺好的,然后大家选我做班长。

(6)因为那个赛道刚刚大家看了,就是有很多弯道嘛,直道比较少,然后限制了你的最高时速。

例(5)中的“我在班上人缘好”是“大家选我做班长”的前提,即只有具备了“在班上人缘好”这个条件,才会有后面的“大家选我做班长”的结果。同样,例(6)中,后半句“限制了你的最高时速”这一现象,是由于前面的“赛道有很多弯道,直道比较少”这一原因引起的,中间也是用“然后”一词来表示因果关系。

(三)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表示有了某种条件,就会出现某种结果,没有某种条件,便不会出现相应的结果。例如:

(7)这个游戏的具体要求呢,就是去找几个人,然后不能够用语言,记住!不能用语言,让这几个人明白游戏的规则。

在例(7)中,“然后”之后紧跟的“不能够用语言,记住!不能用语言”是整个话语中这一游戏的前提条件,只有满足了“不能够用语言,记住!不能用语言”这一条件,才能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这一结果。

(四)作为话题转换标记

语义弱化的连词在对话中虽然不表达真值语义关系,却是言谈中构架话语单位的重要的衔接与连贯手段,是一种话语标记(方梅,2000)。“然后”一词在句与句或段落与段落之间的使用,很多情况下不再表示传统的前后句子或段落之间的语义关系,而是逐渐弱化为话语标记,用于组织话语、切换话题。如:

(8)其实你们别人帮不上什么忙,就要靠海鹰把问题找到以后才能够做下一步的工作。然后刘飞在比赛时候碰到一些问题,对吧?

在例(8)中,在和大家讨论完一个话题之后,又重新开启了一个新话题,即“刘飞在比赛时遇到了问题”,此处如果不用任何连接词,难免会显得会话生硬与突兀,有了“然后”进行切换,就能让谈话内容的变换变得顺畅与自然,从而避免突兀。

四、“然后”的语言变异的原因

口语中,“然后”一词产生变异的原因很复杂,有来自词语本身语义的影响,有来自说话人心理及说话习惯的原因,也有来自社会语言环境的影响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受语义和说话者心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首先,根据经济原则,说话人倾向于以类型最少的话语标记来实现修辞意图;其次,根据经验、按固定思路处理问题的心理定势,可以使人们的行为由于熟练和自动化而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对思维、话语方式有重大影响(张斌,1998)。由于在口语中,说话者没有过多时间着眼于挑选最合适的的词汇,所以尽管汉语中能替代“然后”的词语还有很多,但说话者采用的往往是最常见的词汇,会按固定思路选用最基础的词汇。

(二)留出组织话语的时间

在口语表达中,交际双方往往会因为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充分表达自己的语意,或者前半句话已经说完,可后面语句还没有组织好。在这种情况下,说话者就需要一个词语来临时代替一下,从而给自己留出时间来组织后面的语句。“然后”就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也相当于书面语中的逗号,在突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时使用的不完整的停顿。如:

(9)我们那时候年龄小,哪有死去活来的经验。对,然后,然后何姐,就我们制作人老说,你眼睛都没有电,你要那个,就是要含情啊,要会放电。

在例(9)中,表达了“哪有死去活来的经验”之后,说话者并未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思,还需继续补充信息,但由于她一时出现思维停顿,没来得及及时组织自己的语言,这时候的“然后”就充当了衔接和停顿的角色,为她争取了整理思路、组织话语的时间。

(三)受语言欧化的影响

所谓欧化,大致就是英语化,“欧化语法现象”指现代汉语在印欧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影响和刺激下产生或发展起来的语法现象,因为中国人懂英语的比懂法、德、意、西等语的人多得多(王力,1984)。英语中表示“然后”意义的词通常是“then、after that、afterwards、and then”等等。例如:

(10)Let’s go for a drink and then go home. (我们先去喝一杯,然后再回家。)

在英语中,表示连接关系的最简形式是“and”(Halliday&Hasan,1976)。它的使用范围十分广,几乎可以表示所有的连接关系。例如:

(11)The sky is blue and the sea is green. (表添加)

(12)He is a fat cat and lives like a beggar. (表转折)

(13)Go to the library at once, and you will find the book you need. (表因果)

英语中,除了“and”以外,常用词汇“then”,既可以表示时间先后的顺承关系,又可以表示因果关系。那些熟悉使用汉、英两种语言的说话者在使用汉语进行交谈时,有可能受到英语“and、then”或者是“and then”的影响,将这些小句连接词一概用“然后”一词来表达,从而使得“然后”一词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

在中国,港台地区受英语的影响远比大陆受英语的影响明显和深刻,从而使得港台人士在口语中,使用“然后”一词的频率和人口比例也远远超过大陆。

“然后”一词具有多种语用功能 ,尤其是在当前口语交际中,由于“然后”一词长久以来形成的变异,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更加灵活,对句子成分关系的指示更加突出,它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的沟通更加顺畅,因此在口语中被人们频繁使用。通过对“然后”这一词语的语言变异分析,可以看出“然后”的流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演变,而且折射出的是特定时代的经济文化状态和社会文化心理。“然后”作为语言的变异形式,对其进行个案研究,将会对规范汉语口语交际中词汇的用法有所帮助。

(本研究受到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资助,编号[2010010],湘教通[2010]243号。)

参考文献:

[1]Edward Sapir: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Spee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Halliday, M.A.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 Longman,1976.

[3]Leech G N.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London: Longman,1969.

[4]TaglimonteSalia.Variationist Sociolinguistics Change Observation Interpretation.[M].Oxford Blackwell, 2012.

[5]TrudgillP.Socio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M].Middlesex: Penguin Books,1983.

[6]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中国语文, 2000,(5).

[7]何乐士等.古代汉语通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8]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0]肖建安.英汉语言变异[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11]张斌.汉语语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现代教育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会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94-02

基础会计课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理论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但我们目前的条件状况却并没有使其有发挥的余地,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对它的巩固和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在日常授课中注意多加强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思维方式,接受会计知识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形成习惯,这对他们会计课的进步是大有裨益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学与教育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化科技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探求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手段(如教学媒体,学习资源,传播手段与方法)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过程。”学习者要真正学到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情境”、“合作”、“学习”、“有意义建构”是环境中的四个要素。现代教育技术的许多特性,完全适合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这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特定环境设计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实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正在发生根本的变革,不仅媒体的使用率大大提高,而且媒体运用的设计思想也有了根本的转变。把现代教育技术普遍应用于课程改革之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而且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基于以上的理论,我尝试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在讲解含义的时候采用,使学生对关键词一目了然

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含义占了整本书的一半以上。如何让学生对含义全盘掌握,以前我们可能更注重的是“说”,但现在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来“看”。例如在新授“财产清查”这一含义时,学生普遍反映该含义太长,且不好记,很难一字一句把它背下来。我就在电脑上把这个含义打出来,“财产清查: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本单位各项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以及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的核对,查明某一时点的实际结存数与账面余额数是否相符,即账实是否相符。”同时用不同颜色突出关键词。该含义的关键词为“现金,盘点,银行存款,核对,某一时点,账存数,实存数,相符”。在上课的时候,我先点出这个含义,出来的是两种不同颜色的文字。这样,学生对这个含义中的关键词可以比较直观地掌握。然后,我再隐藏其他文字,只留关键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这个含义。实践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话把整个含义的要点完整地说出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学生能把冗长的含义抓重点记下来,既提高了效率,又加深了印象,学生们都反映很欢迎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在讲解凭证、账簿时采用,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众所周知,基础会计中的凭证、账簿章节理论性强,可操作性也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只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只能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来了解凭证、账簿的登记步骤,难以直观地掌握。如果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例如,为了讲解好账簿的登记这一章节,我花了两个晚上做好了多媒体课件。运用了“Power point”,对账簿上数字的登入做了很多的预设动画效果,有飞入、空投、打字机等,同时,还对每个数字的登记通过设置文本框,设定了先后顺序,目的是把枯燥的账簿登记工作变得有意思,让学生能在兴趣中学到新的知识。在实际上课时,我运用这一课件,对总账的登记作了详细的阐述。学生通过我演示的多媒体课件,知道了总账登记的具体步骤,即先登记期初余额,然后登记本期发生额,而且对账簿中各个数字的登记顺序也有了清楚的了解,对各个数字的出处也一览无余。在接下来的实践操作中,学生们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更趋完善。

再如,在对外公开课讲授“错账更正方法”一节时,我同样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课件中,我准备了大量的凭证、账簿,运用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把每个表格中的数字都设置了文本框,动画效果,并且还用到了超级链接,还用到了幻灯片具体切换方式,有盒状展开、水平百叶窗、横向棋盘式等,让学生对三种错账更正的方法,特别是红字更正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果用以前的教法,对这一节的内容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是绝对不可能的。但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这节课的容量大大增加。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我不仅完成了对三种方法适用范围的介绍,还详细讲解了三种方法的具体做法。并且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没有感到来不及接受,都对本节课的内容理解透彻了。在接下来的课堂练习中,学生大多都能正确地运用错账更正方法来更正错账,提高了他们的技能,为他们以后踏上社会奠定了基础。从课堂反应来看,看到数字飞来飞去,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整节课一气呵成。在接下来的评课中,很多听课老师都肯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会计学中的运用,纷纷觉得受益匪浅,使我更坚定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信心。

三、在课堂小结中采用,可以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

在以前的基础会计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有很多教师基本上是上到哪儿,就教到哪儿,铃声响了就结束,使整节课有头无尾。还有一些教师认识到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但通过口头表达,往往起不到较直观的作用。我同样尝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巩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还是举一个“错账更正方法”这节课的例子。在讲完了这节课的内容和学生课堂练习后,我要和学生一起来进行课堂的小结。我通过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学生开始总结,在电脑上显示出了这样的图示:

凭证未错,纯账错文字、科目或数字错画线更正法

凭证错,导致账错证上文字或科目错红字更正法

凭证错,导致账错证上数字错多记红字更正法

凭证错,导致账错证上数字错少记补充登记法

现代教育的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现代教育;教学;作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也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改革,也体现在教学途径工具的改革,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符合现代化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是一个启蒙教学阶段,在这个时期要让孩子奠定好良好的基础,充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充分利用图形、图像、声音等激发学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一、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现代教育技术巧妙地将视频、文字、声音还有图像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它强大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是非常独特的,充分创造高涨的课堂氛围,从而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着重描写风景的文章,老师在对这些文章进行讲解的时候,大多数是先通过电子白板给学生们呈现出与文章描写风景相关的图片,这样学生就会被图片中优美的画面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迅速地集中起来,这样会达到审美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当中,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到文章中的表达方式,增加自身的语文素养,增加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有了质的飞跃,让本来枯燥乏味的课堂逐渐生动活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中有着许多的图片,通过这些图片引导学生的想象力,但在教材里这些图片是处于静态的,当把其放到电子白板上它就具有了动态性。借助电子白板,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既可以突出重点,又可以突破难点。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了,从而促进思维导向。还有小学语文中的诗词教学一直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理解诗词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较为困难,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之后,语文教师可以将众多关于诗词的图片归纳总结在一起,然后将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将会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到诗词表述的意境之中,从而真正理解诗词中的含义。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思维的创造性程度,但思维能力也不是凭空创造的,它是与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学生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自身的知识积累是非常有限的,对相应事物的理解能力偏弱,使得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较低。因此语文教师要担负起开拓学生思维空间的责任,帮助学生培养语文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不断探索,让学生接触更广的天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题西林壁》这篇诗中讲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时候,小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不能够清晰的想象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画面,此时就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从多个角度将某个物体展现给学生观看,让他们自行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对于理解诗中的意境有着很大的帮助。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小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一些动态鲜明的画面展现在他们的面前,能够较为容易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将动态的画面,再配上相应的音乐,塑造出文章需要表达的情景,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如:在《黄河魂》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是没有看到过黄河的,更加无法理解“魂”的含义,此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播放汹涌澎湃的黄河景观,再配上一首龙的传人,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最为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有着一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易重结果,轻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当前的现代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完全把电脑当作活动的黑板,把现成的结论投映到屏幕上,甚至把所有的内容都投影到屏幕上,没有真正揭示知识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缺少感知、理解、记忆、训练的过程。其次,重机器,轻学生。部分教学内容,过分依赖现代教育,僵化地使用电子白板,忽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成为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和思考的观众,忘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重形式,轻实效。小学生容易对未知事物产生较强的兴趣,但自控力不强,注意力较易分散,兴趣难以持久。但部分教师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在使用电子白板,以“教师为中心”,让电脑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现代教育手段为了使用而使用,贪图播放形式,因而大部分学生被屏幕上的精美图像、精彩动画所吸引,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使教学效果甚微。

总之,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巧用电子白板,并在实践中认真地去研究,探讨,从而真正理解和认识F代教育辅助教学的内涵,真正感受到现代教育的巨大魅力,使得现代教育为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潇潇.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杨宝举.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121-122.

[3]朱晓民.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05):99-104.

现代教育的含义范文第5篇

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即使用传统教学工具粉笔在黑板上一一罗列各种物理概念、公式、法则等,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被动者的身份接受,学习主体性被忽视,学习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被束缚,想象力和创造力被禁锢。而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和分享功能,学生运用它可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角色则可定位为课堂的指挥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比如,在学习“万有引力与航天”中“宇宙航行”这部分知识时,我就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技术查阅有关“牛顿对发射人造卫星的理论设想“”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史“”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和运行情况”的知识,并将查阅、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PPT,课堂上,各个小组轮流对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尝试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理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了解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这样,我通过运用现代教育及时改变了以往让学生以接受者的身份进行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攻破教学重难点

高中物理中有着很多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运用传统教学工具,不易表现出物理学中的“变”和“动”的特点,单纯的语言描述,更是无法让学生在短时内进行理解和感知。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特点,还能轻松实现大和小、快和慢、远和近之间的转换,所以,在进行一些教学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时,我们就可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其中,从而增强学生对这些知识感知的深度,使教学重难点得以成功攻破。比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这节内容时,对于“机械能”这一物理概念,若我们只是使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它的含义,学生不易理解,这时,我们就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能体现“机械能”这一含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震耳欲聋、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惊心刺激、富有挑战性的蹦极运动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对“机械能”这一概念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同时,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课堂呈现形式,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基础。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模拟物理实验过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然而,对于高中物理而言,有些微观和宏观的实验无法在物理课堂上完成,而若没有完成,则无法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相应的物理表象,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就更加难以达到清晰、透彻的程度。所以,这时我们就可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对无法在课堂上亲手操作的实验进行模拟,从而突破种种条件限制,使学生通过观看物理实验过程,形成直观的感知和认识。比如,对于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核裂变等实验,我们就可利用Flash课件和3DSMAX软件等,将其实验过程以动画的形式模拟出来,这样,我们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获得更为形象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