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暴力的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8年2月央视新闻频道重点报道了网络暴力游戏盛行对青少年的危害,“绝地求生”“公主生小孩”“地下城勇士”等游戏被称为网络暴力游戏,“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借助各种媒介形式,以打斗、凶杀等为主要内容,众多参与者同时参加的互动游戏”。有调查显示七成左右青少年乃至大学生的网络娱乐,主要是网络游戏,而网络游戏中80%都与暴力攻击和血腥有关[1]。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可导致“精神麻醉”。2018年2月,湖南15岁少年沉迷网络暴力游戏而杀死22岁女邻居的事件,已是血淋淋的事实。201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披露,将把游戏障碍(主要是游戏成瘾)与合成等一起,列入物质使用及成瘾行为障碍。网络游戏成瘾,特别是青少年和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暴力游戏,因此荒废学业、网络成瘾、手机依赖、人际暴力、脱离社会,对学业发展、人际关系、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其中网络暴力游戏成瘾容易引起网络依赖、道德失范和攻击性行为。国家要求部分视频网站全面下线涉及青少年网络暴力的游戏产品等,以减少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身心造成的负面影响。
1、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①角色内化与身份认同:网络暴力游戏通过角色扮演完成,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自觉内化角色功能,使用攻击伤害技能,特别是生活化的角色,更容易让游戏者产生角色认同,以至于将游戏与现实相混淆,也容易将游戏中的功能在生活中进行试验。在游戏中给予惩罚措施的游戏者,在现实中也更倾向于给予严厉惩罚,存在内隐和外显攻击。有研究发现,对于媒体中的暴力角色产生认同的观众随后暴力倾向的增加要显著高于没有对暴力角色发生认同的观众;②动作模仿与行为强化:青少年缺乏更全面的辨识能力,网络暴力游戏攻击后给予奖励,是在游戏中刺激和鼓励游戏者进行伤害行为,重复的伤害操作本身是一种强化,动作的重复,血液的喷射,团队的胜利都是行为模仿的心理强化。根据部分网络上伤人事件的报道可知,青少年实施犯罪的重要原因来源于网络模仿,模仿网络角色行为,进行偷盗、伤人、等行为,使游戏情景进入生活。不合理的奖励设置更是强化了攻击行为,攻击可以得到奖赏,与法律和现实中的攻击会得到惩罚,形成了背道而驰的理念,作用也将相反;③情感宣泄与体验增强:网络暴力游戏容易造成攻击性行为增加,暴力情绪和态度激惹,这是游戏符合常规的身心反映。也有研究表明自知力较强,性格完善的游戏者,暴力射击游戏等并不会让他们成瘾,也并不会在现实中增加攻击性行为,反而只是他们休闲娱乐的放松方式之一,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不良情绪的宣泄,游戏群体友谊的升华,操作技能的提升,甚至达到自我满足的愉悦。心理咨询过程中情绪宣泄的“假人”游戏,其实也是一个道理,通过攻击假人,实现情绪宣泄,“假人”模型本身也是角色扮演;④死亡本能与自我实现:有研究显示,暴力游戏成瘾并不一定就引起攻击性行为,引起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是人们的死亡本能,人人都有攻击的欲望,都有伤害别人的冲动,只是平时受到社会规则和道德法律约束,人们将行为进行升华为可以被社会接受和认可的活动。游戏者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达到自我实现,通过角色扮演,完成了既定游戏,取得胜利,也是通过游戏实现自我的方式。特别是生活中没有目标,缺乏动力的个体,更容易在网络上找到归宿,进而实现虚无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一个人保持动力的源泉,也是成瘾的因素,是保持行为持续的方式。
2、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学行动指南
①降低强化和实现脱敏:网络暴力游戏的不断模仿,增加了攻击性的可能,减少强化可以降低角色内化和身份认同,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会导致个体产生一定的道德歪曲,表现出对暴力的脱敏,从而导致个体产生相对强烈的攻击性。一是从源头上减少网络暴力游戏,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暴力游戏,需要政、企、校合力,约束暴力游戏进校园、进手机、进市场。二是家长加强监管,减少游戏接触时间和情景卷入程度,实现成瘾的系统脱敏。减少青少年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消除含有暴力网络游戏的教育APP,掌握戒断网络暴力游戏的脱敏方法,能及时减少网络游戏伤害;②增强法制和理想教育:法制教育是游戏者的知识内化,有强烈法制意识的游戏者,能够分清游戏与生活的边界,不会轻易尝试游戏场景和增加暴力攻击行为。理想信念教育是防止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开关”,有崇高理想和时间观念的人不会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游戏之中,帮助游戏者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是帮助他们有效管理时间的方式。法制教育是底线,理想教育是上线,守住底线,提高上线,促进网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价值观;③健全人格和生活方式:人格对游戏者有着深远影响,不同的人格特质对游戏的卷入程度有差异,不健全的人格更容易沉溺于游戏和产生攻击性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远离网络暴力游戏成瘾和攻击行为的需要。国家正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以培养新时代网络新青年、好网民和网络新人为己任,网民也应积极向好网民的标准靠近,减少网络暴力游戏对自身的伤害。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语言暴力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Language Violence
WU Juan
(Xi 'a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stitute of the Relevant, Xi 'an, Shaanxi 710038)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main force of Internet population, due to the media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high, coupled with the freedom of network openness and anonymity, and network control function weakened, the network language violence has become a universal phenomenon, has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nd thinking in addition to perfect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establish the Internet real-name system measures, such as college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of legal system would be more suitable to the daily work schedule, therefore, to explore the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language violence and measures for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 profound significance now.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language violence; measure
1 网络语言暴力的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这样界定暴力,即“使用语言或身体的力量故意对他人造成身体或心理伤害的攻击行为”。
与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也存在暴力行为。一般来说,网络暴力可以分为两类,网络技术暴力和网络语言暴力。网络技术暴力指通过网络技术差异所实施的暴力,如人肉搜索、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等等。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即时聊天工具、社交网络等平台上使用侮辱、歧视、诽谤等语言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以致当事人的精神和心理受到严重伤害,属于精神伤害。
2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表现形式
2.1 出口成脏,肆意谩骂
随着web2.0时代带来的网络交流平台的多元化,大学生可以在博客、论坛、社区、微博等平台上进行自由的交流讨论,然而由于网络环境的隐匿性,在这些自由的角落里也弥漫着脏言脏语,如“他妈的”、“傻逼”、“”等等。随着许多网站设置了“敏感词过滤功能”,传统的网络脏话在规避审查制度的过程中不断流变,形成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字母化、谐音化、代音化等,比如之前提到的“他妈的”会变成“TMD”、“傻逼”会变成“SB”、“神经病”会变成“SJB”等。
2.2 以道德为情感基础,进行道德审判
道德审判通常是指社会舆论往往以道德标准对新闻事件进行评判。如在“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中对后妈陈彩诗用“毫无人性”、“禽兽不如”等词进行恶性攻击。在几乎所有的网络热点事件中,对当事人进行口诛笔伐的大学生们都扮演着网络“包青天”的角色,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审判官的地位,以侮辱性、攻击性的暴力言辞批评责骂当事人。当然他们的出发点是为弱者打抱不平,进而维护社会道德,但是殊不知,任何审判都不是随随便便的行为,都要符合一个前提,那就是合法。而这些大学生审判官们并没有遵守这个规律,对未经证实的扑朔迷离的事件过早地作出判断,并进行暴力语言攻击。
2.3 滥用人肉搜索,擅自公开他人隐私
人肉搜索,即在互联网技术下通过人际传播来调动广大网民的力量进而完成的信息搜索的方式。它本身只是一种信息搜索工具,没有对错之分。人肉搜索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活服务类,如百度知道、腾讯搜搜等网页搜索平台;另一类是对新闻事件当事人所进行的人肉搜索,其本身就是一种裸的暴力行为。
3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形成的原因
3.1 网络环境的三无特性是滋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温床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形容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有人将互联网的“www”概括为“三无”特性,即“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这就道出了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匿名性。因此,当大学生从现实社会进入网络虚拟社会中时,他们的日常礼仪规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完全消失,成了道德缺失、嫉恶如仇的疯狂者。那么,大学生在网络各大平台肆意滥骂、侮辱诽谤、恶意攻击他人等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时常发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3.2 网络媒介把关意识弱化使网络语言暴力更加横行
“把关人”理论最早是由传播学者、美国心理学家卢因提出来的,他指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小部分把关人,而只有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下转第229页)(上接第213页)传播的渠道。”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一直把“把关”作为核心工作,而网络新闻传播者却对“把关”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这是和网络媒介传播特点分不开的,一方面,网络信息的海量性降低了“把关”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快捷性使编辑无暇“把关”。此外,网络运作的简单化化导致“把关”的非组织化。
3.3 大学生媒介素养不高是网络语言暴力泛滥的根本原因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接触各种媒介的过程中,对媒介所提供信息内容的解读和批判的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大学生作为鉴别能力较弱的普通人群,他们既不是精通媒介运作的专业人员,也并非精通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因而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他们常常处在被领导的地位,很少质疑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而他们对信息往往喜欢主观臆断,带有很浓重的感彩,这样很容易导致言论失实。
4 高校降低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措施
4.1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
虽然大学生的网络语言暴力还未涉及到行为暴力层面,但是高校应该加强网络法律教育,以防患于未然。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法律课程建设和教学,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另一方面,在课程之外高校还应该以各种形式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如增设与网络语言暴力和网络犯罪相关的讲座,在校园网站上开展“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宣传教育活动等等,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4.2 开展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提高上网自律意识
对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的重点应当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培养大学生成为有思想、有主见、有原则的人,使其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能够坚定立场,为其话语负责;第二,培养大学生掌握媒体的传播规律,懂得媒体角色定位,使其在传播信息、发表言论时能够把握分寸;第三,培养大学生监督和批判媒体的能力,提高分析与鉴赏能力,面对各种轰炸式信息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觉分析的好习惯。
4.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之所以喜欢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和各项文体活动不感兴趣,因此,高校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开展一些社会化、趣味性浓的校园文体活动,如各项体育比赛、唱歌比赛、烹饪比赛等等。一方面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也是情绪疏泄、愉悦身心的主要渠道。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使大学生远离虚拟网络,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5 结论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面对这样一个难题,高校的教育引导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各大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从开展学生传媒素养教育、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加强网络监管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上网意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远离“网络语言暴力”。
参考文献
[1]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http://.cn.
[2] 邬彬彬,王翰.传媒素养的基本含义及社会定位.军事记者,2006(1).
[3] 从网络暴力盛行看公众媒介素养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2008.5.
“热暴力”和“冷暴力”
国内传统媒体报道中的暴力现象,大致可分为“热暴力”和“冷暴力”两类,两者表现形式不同。
1.血腥、暴力的场面和攻击性的语言,是“热暴力”最显著的两种表现形式
2003年“非典”以后,随着国家对突发事件信息披露政策的调整,关于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报道日益增多。与之相关的血腥画面、暴力场景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传统媒体的报道中。如多家媒体在对2010年10月底黑龙江省密山市强拆一事的报道中,不仅播发了崔德喜老人浑身被大火包围的画面,而且刊登了老人被严重烧伤后的照片。虽然电视画面和现场照片带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却显得有些过于血腥。再如多家媒体在报道2011年5月中南大学杀人案时,直接刊登了多幅受害人倒在血泊中的照片,血淋淋的凶杀场面直接呈现在受众面前。考虑到报道涉及各个年龄段的受众,媒体这样的报道手法是否得当,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富有攻击性的语言是传统媒体报道中“热暴力”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如对于2004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案,多家媒体在报道中使用了大量诸如 “凶狠”、“怪僻”、“阴险”、“屠夫”、“恶魔”之类的词语或称呼,仿佛马加爵从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恶魔。再如2010年对药家鑫案的报道,类似的词语又一次大量涌现,少数媒体用语尖刻较马加爵案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在有些媒体人看来,似乎用词越“狠”越能体现自己的正义感,越能彰显自己代表了正义一方。法院还没有审判,媒体已经给出了结论,媒体这种带有攻击性的语言不仅违背了“客观”的报道准则,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司法审判程序。
2.有意或无意地对暴力行为的忽视和缺乏人文关怀的表述方式,是“冷暴力”最重要的两种表现形式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进行舆论监督、维护社会秩序是责任所在,但有些传统媒体在遇到暴力事件时有意或无意地回避,助长了暴力分子的嚣张气焰。
如在2012年反日游行过程中,多个城市发生了烧等暴力事件。这些暴力事件是突然冒出来的,事前没有一点征兆吗?显然不是。西安青年李昭因为一幅“前方砸车,日系调头”的牌子被誉为游行当天的一抹亮色。他在接受采访时坦承日系车被砸“能想到,没什么意外的”,只不过比预想的时间早了些。很多人和李昭一样,在游行之前多少都有这样的“预感”,因为在之前的反日游行中就出现过烧等暴力事件。而且在这次游行前已经出现了暴力的苗头,如“武汉丢车青年”做志愿者时被攻击等。媒体在游行前的相关报道中,没有勇敢地批评少数暴力分子的暴行,在网上号召游行示威时没有勇敢地呼吁人们保持冷静。当多个城市在反日游行中出现各种暴力事件后,各家媒体才开始谴责暴力行为。虽然暴力行为不会因为媒体的呼吁而消失,但媒体的呼吁有助于唤起人们的理性,有助于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媒体有意或者无意地对暴力行为的忽视,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暴力事件的滋生。
媒体在灾难事件报道中缺乏人文关怀的程式化的表述方式,是“冷暴力”的又一重要表现。当遇到矿难、恶性生产事故或者凶杀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事件时,传统媒体常按照一定的套路展开报道,如强调相关部门已经积极组织救援,有关领导已经做出批示或亲赴现场等,报道结尾通常还会特别加上“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一类的话语。很多情况下,经历了巨大伤痛的遇难者家属和幸存者很难做到情绪稳定,很多人都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程式化的表述模式,不仅对受害者及其亲友造成了二次伤害,对受众而言,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报道带来的也是一股冷冰冰的寒意。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这种程式化的报道很容易被网友们吐槽的“口水”淹没,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传统媒体报道中暴力现象的消极影响
1.成为现实暴力的重要诱因
有研究称,美国广播公司曾对100名青少年罪犯进行研究,其中22名说他们是模仿电视上的犯罪方法。②某些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反复出现血腥、暴力的场面,过度渲染犯罪的过程与手段,对受众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刺激,在某种程度上诱导他们走向犯罪道路。
2.报道中攻击性的语言为网络语言暴力提供了不良示范
在某些报道中,传统媒体富有攻击性和煽动力的语言比网民使用的暴力语言更加“给力”,当事人及其亲属在媒体记者尖刻的提问和犀利的报道中,常常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在某种意义上,网络中那种粗野暴力的语言只不过是对传统媒体新闻报道语言的延伸与拓展。
3.对暴力的纵容助长了某些不良社会风气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巨变时期,各种价值观并存,各种思想鱼龙混杂。对于那些有悖于社会道德、法律和人性的行为,记者一味强调客观报道,只陈述事实,不置褒贬,不敢挺身而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做法,助长了某些不良社会风气。
应对策略
1.尽量避免出现血淋淋的现场画面,尽量舍弃尖酸刻薄的攻击性语言,最大程度地减少新闻报道中的“热暴力”
如电视媒体在报道恶通事故时,可在播放损毁严重的车辆画面或抢救伤者画面的同时,用同期声或文字给出伤亡数字。这样的处理方式避开了逝者躺在血泊中或者车辆残骸中的血腥画面,但同样具有非常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2.在新闻报道中要敢于同干扰正常社会秩序的不良现象作斗争,要打破以往“官腔味”十足的表述方式,让新闻报道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充满人文关怀
如在矿难等灾难事件报道中,多描写对遇难者家属的关怀、对幸存者的关照,多介绍当事人遇到的困难,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永远不会过时,他们的困难一定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援。这样的报道不仅能给当事人以帮助,还能够温暖人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培养记者的公民精神和创新意识
记者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享有公共话语权的特殊公民。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分自己应尽的义务。虽然记者的报道受到种种因素限制,但只要记者勇于创新,“戴着镣铐”同样可以跳出精彩的舞蹈。比如重庆晨报在《高二8班 一个人的复课》一文的采写中,记者在破解如何既坚守媒体责任,保持新闻的良知,又完成记者的职责这道难题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值得借鉴。
【本文为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新媒体提升山西省媒体传播影响力研究(SKLZDKT20111077)”和中北大学课题“当前大学生对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的接受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长平:《网络暴力来自传统媒体》,《青年记者》,2007年8月上,第75页
网络暴力下的群体低智商
之所以产生这一严重的倾向性结果,首先是女司机卢某故意以危险方式干扰他人行车,更为重要的是网友通过人肉搜索给卢某贴上了太多让人反感的标签。正是这一系列被网友整理出来的与本次事件并无直接关联的过去,让大家将对一个群体的印象强加到了卢某的身上,进而在社交媒体中借此发泄了自己的情绪。
人肉搜索这一本身就带有极强的暴力倾向的行为方式,加上大众窥视隐私的心理作祟,让人肉搜索从一开始便饱受争议。
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指出:“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他们目前的组织赋予他们巨大的力量。”这正可以用来描述当前网络世界参与者的心态。勒庞在该书中指出,群体的聚集会使得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智商反而低于个体,而且群体的聚集使其很容易受某些情绪的激励,进而产生更多的不理智行为。这个也正是我们当前所看到的网络社会存在的问题。
正义幌子之下的悲哀
在这一过程中,网友对卢某展开了大量的人肉搜索。包括其前期的违章记录,甚至其酒店开房记录也被公布出来,这与本案无关,而且已经涉及了其个人隐私。然而网友却打着正义的幌子,做着越来越肆无忌惮的事情。
如果说男司机以暴力的方式对卢某进行报复是以暴制暴,那么网友对卢某的人肉搜索同样也是以暴制暴的表现。伪正义的私心作祟,使得无论自身是什么行为基础的网友,都在此时找到了发泄的出口,可以公然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别人唾骂指责,殊不知自己已经在犯下错误。如果人们不认可男司机以暴制暴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么同样,网友们也应该约束自己暴力地对别人隐私进行的侵犯。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进入激烈转型期,呈现出多元文化竞争的局面。高校文化受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也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顺应高校亚文化的发展趋势,针对高校亚文化特点和表现形式,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视提炼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品位,积极改变主流文化的传播方式等手段,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亚文化;特点;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3-0243-02
一、高校亚文化特点
1.自发性
高校亚文化的产生不是由外在压力或经过事先策划、组织倡导而形成的,有着明显的自发性特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的渠道大大拓宽,他们不再像以往一样“唯书、唯师”,对待世界和社会,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个性张扬,更加注重自身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强调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高校亚文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较为普遍的心态,它是社会和大学生个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带有很大的自发性特点。
2.时代性
高校亚文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不同时代会产生出不同的高校亚文化,而且高校亚文化总是随着社会文化及校园主流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亚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时代特征。如20世纪60年代的服饰文化,就是以革命装、中山装为主,以蓝、黄、青为基色。80年代产生了西方文化热。90年论学习热,出现各种社团、理论学习小组。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普及,中国上网的人数迅速增加,而增长最快的莫过于大学生,于是便产生了网络亚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出现一些追求享受、盲目攀比的享乐亚文化等。
3.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是高校亚文化的本质特征。当大学生群体的价值体系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发生碰撞,矛盾运动的结果往往促使主体面对现实生活产生多种选择。它大到个人人生道路的选择,小到交际中的言谈举止,都会有着与传统思维方式相异的表现。现在的大学生活中这已屡见不鲜。不同的兴趣、爱好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文化,体现了他们求新、求异的特点,表现出学生自己的需要和创造。同时,他们希望其价值观念得到其他社会成员承认、认同,并尽量用自己的做法去影响更多的人。当新的价值体系被固定的人群接受的时候,一个新的亚文化群体也就随之而形成,亚文化产生的过程就是新事物被创造的过程。例如,国际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等现代传媒把大学生的交往空间由校园扩展到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同时也塑造了媒体一族。
4.多样性
社会越是发达进步,相应的高校亚文化的种类与内涵也就越来越丰富。高校亚文化随高等学校主流文化的不断丰富,它也必将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校亚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首先,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必然要求具有与之相适应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这就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我塑造的空间,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自己的特长与爱好,高校亚文化的多样性生成由此海阔天空。其次,随着视野的不断扩展,大学生不满足传统的学习模式,以自己为学习主体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这既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自然现象。亚文化创新性与多样性从根本上讲是相互促进的。创新性亚文化发展,以时代为大背景的高校亚文化必然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态势,而亚文化的多样性又会顺势推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高校亚文化的多样性也可以从下面的高校亚文化的表现形式中得到说明。
二、高校亚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利益多元化的影响下,高校主流文化不再一统天下,高校亚文化以不可抵挡之势,占得一席之地,成为“无形的手”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它包含了物质表征、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层次,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社会现实基础上所创造、承载、传播、发展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亚文化。
1.健康亚文化
社团文化: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常见的社团,如青年志愿者协会、心理协会、英语口语协会、电脑爱好者协会、街舞协会、吉他协会、女生俱乐部等;新兴起的社团,如创业者协会、魔术社等。数目众多的社团大致可分为文化艺术类、志愿服务类、体育健身类、学术科技类、理论学习类五种类型,这些社团组织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宿舍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宿舍全体成员依据宿舍的客观条件,在从事各种可能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我们经常在大学生宿舍的门、窗上看到充满文化气息的雅号,也常常被温馨的照片墙、励志的书画贴、悬挂着的千纸鹤、当红明星的海报搞得眼花缭乱;从宿舍里的值日表、检查单、熄灯令中可以感受思想教育无处不在的触角;在宿舍成员的“排行榜”、生日聚餐、夜话会里不难发现生活的故事和集体的情感。
运动文化: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年龄结构、心理需求和集体凝聚力,他们始终是对体育运动相对热衷和敏感的阶层。对传统运动项目如武术、跑步、踢毽、跳绳等保持着经久不衰的热情,特别是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更是拥有相对稳定的人群。而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时尚信息的介入,大学生运动文化呈现出其特有的活跃度和扩张力,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繁荣局面。像跆拳道、滑板、攀岩、街舞、健身操、瑜伽等时尚休闲健身的运动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
2.中性亚文化
流行语文化:大学生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表现之一就是语言创新,流行语作为宣泄个人感情的一种形式,充分表达了大学生群体当前学习生活的某种心态。大学生广泛流传的流行语,语言文字不乏幽默风趣,但也充斥着消极、无聊和庸俗的色彩,表现了某种不满和无奈、逃避和无聊的思想。
洋节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英语普及化教育,为青年学子开启了一扇西方文明之窗。大学生在关注、传承传统节日的同时,大量地接纳代表西方的各种文化节,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
服饰文化:大学生服饰文化理念和着装现象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大学生服装设计作品在各类大赛中频频亮相,健康环保的自然服饰也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推崇,还出现了自我设计的“个性化班服”新时尚。大学生着装主要类型为:舒适型群体讲究个人的穿着感受和面料做工;时尚型群体对时髦因子和简约因子最重视;个性型则希望服饰外观漂亮,能充分表现自己的着装个性。
韩流文化:“韩流”涌入国门最早是1998年,时至今日在我们的象牙塔――高等学府,也随处可见“韩流”的追随者。《对不起,我爱你》、《豪杰春香》、《悲伤恋歌》等韩剧为课余饭后学生谈论的热点话题,铅笔裤、蓬蓬裙、色彩鲜艳的T恤衫、琳琅满目的各种金属饰品在校园的人群里随处可见。更有甚者,在忙着学韩语、吃韩国料理、买韩国货、办韩国留学等。
商业文化:在大学校园里,无论操场、食堂、宿舍楼、教学楼经常可以看到粘贴于广告牌、墙壁、房门、电线杆等处的商业信息和商业广告。大学生从事的商业活动类型大致分为:充当校园经纪人、做商家校园、自主商业经营、兼职做家教、承揽网页和广告制作等。2009年4月《中国青年报》以“我的团购我的团”为题介绍了当前大学校园中流行的商业团购现象,大学生群体中商业文化的印记略见一斑。
3.不良亚文化
校园腐败文化: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上最有激情、危机感与忧患意识的人群之一,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观察与模仿能力。而对腐败、个人收入悬殊、投机取巧、等社会问题,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难免受到冲击。尤其是对身边的学生干部评选、入党、评优等关系自身利益的事情时,部分大学生寄希望于“走关系”达到目的。
暴力文化:暴力文化作为校园不良文化的主要部分,表现形式多样,常诱发校园暴力,危害很大。如一些学生收取其他学生的“校园保护费”,敲诈勒索,强借强抢,打架斗殴等。大学校园暴力文化的形成是社会暴力文化直接影响的结果,主要原因有:其一,影视中的暴力倾向越来越严重。影视中暴力的场景太多,甚至一些异常逼真、有着残忍杀人过程的恐怖片和鬼怪片,都被商家作为卖点。其二,网上暴力文化的传播。一些网络暴力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青少年争强好胜、动辄采取暴力的心理,使其尚不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沉溺于通过侵害他人显示自身力量的观念。其三,“文化暴力”的毒害。如一些报刊、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暴力情景描写。
饮食攀比、娱乐文化:在一些高校的大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大学生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外出上街,常坐出租车;聚会交友,大讲排场;同学间比吃、比穿、比用、比手机、比电脑、比父母的官阶和钱包等并不少见。对此种种现象,如果长期放任的话,极易导致大学生沾染腐朽的生活方式。
不雅信息文化:手机短信因其发送方便、信息简洁、便于沟通而备受大学生喜爱,因其在大学生中,使用频率高而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手机文化”。短信陷阱、短信黄色笑话、带有诱惑性的欺诈广告等比比皆是,令人防不胜防,给大学生手机使用者再次传播不良信息提供了素材。课桌留言是书写于课桌表面的文字、图画,几乎是有课桌的地方就有课桌留言,俗称“课桌文化”。课桌留言有励志的、示爱的、漫骂的、笑话等,多是随意刻画,影响极坏。校园口头禅影响范围不大,多带有地域、专业、宿舍特点,属于少数群体。口头禅多是个人的喜好,对别人影响不大。要想办法减少口头禅,对于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很有必要,尤其是那些带有侮辱性的口头禅。
网络文化:大学生因上网而留级、休学、退学、不及格重修的不在少数。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创设的虚幻环境使传统的道德准绳失去监督,导致各种网络欺骗、破坏与犯罪。例如,在网络论坛、聊天室等公共场所用语粗俗、下流,带有侮辱性、挑衅性;通过不负责任的评点、留言进行人身攻击;在网络聊天中,使用虚假信息,变换平常的说话、处事风格;一些黄色游戏软件在大学生中流传,其内容多处涉及黄色画面。网络的虚幻环境已经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严重冲击着健康校园文化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欧盛端.高校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