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媒介融合的必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各种传播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各种新媒体,在组织结构、传播手段上日益相互渗透和融合,媒介间的技术和形态界限日渐模糊。
这场遍及全球的“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革命,不仅给传播业务和传播产业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而且使传统的传播规制政策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媒体分立时代所构建的政策架构,已经成为媒介融合在推进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因此,对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传播规制政策变革的必要性以及路径、模式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已成为一项在实践和理论两个领域都非常迫切且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本文立足于文献研究,在对媒介融合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与厘清的基础上,探讨了媒介融合语境下规制变革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
一、媒介融合的研究现状
有关“媒介融合”的思想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McLuhan)。在媒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视野里,没有一种媒介能够独立存在。“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文字的内容是言语,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这种媒介观事实上便已包含“媒介融合”思想的基因。
不过,“媒介融合”思想真正萌芽的始点一般认为是美国未来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olasNegroponte)提出的观点:“广播电视业”、“电脑业”和“印刷出版业”将在数字化浪潮下呈现交叠重合的发展趋势。20世纪70年代末,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介实验室(Media Lab)的筹建演讲上,尼葛洛庞帝提出了这种“传播与资讯通讯科技终将汇聚合一”的思想,并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
自尼葛洛庞帝提出“三个重叠的圆圈”之后,媒介问的融聚汇合便备受关注和讨论。但“媒介融合”真正作为一个学理概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伊契尔・索勒・浦尔(IthielDe Sola Pool)首先提出的。在1983年出版的《自由的科技》(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浦尔首次提出“形态融合”(convergence of modes)的概念,并率先对媒介融合的内涵作出界定,认为媒介融合是“媒介间界线日渐模糊”的进程。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间的融聚、汇流便在数字化的潮流中日渐得以显现和证实。而媒介融合作为一项前沿课题也逐渐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也开始得到接续和深入。目前,西方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热情非常高涨,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的数量逐年增多,美国一些大学甚至专门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或方向。从已经问世的成果看,西方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视角比较多元化,目前已开辟了媒介技术融合、媒介所有权融合、媒介文化融合、媒介组织结构融合、新闻采编技能融合等多个研究领域,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我国学者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即开始关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互动以及整合、融合的问题。但具学理意义的“媒介融合”的研究,则一直到2004年才由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蔡雯在考察美国媒介发展状况过程中引进。2005年开始,以蔡雯为首的一批学者以极大的学术热情迅速投入该课题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随即迅速增多。目前,国内各学者围绕该课题的研究已获得了第一批成果。
一些先行研究者围绕“媒介融合”的概念内涵、研究范围和层次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整理,初步搭建起该课题的理论架构。从2006年开始,以蔡雯为代表的学者开始从应用新闻学角度对“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进行研究与探索,对“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传播方式和流程的变革、新闻资源开发、新闻报道策划以及新闻人才技能的更新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此同时,研究者也开始尝试以一种相对宏观的视角,探讨“媒介融合”对传媒产业和社会可能带来的变革与影响,研究视角逐渐呈现出微观、具体视角和宏观、思辨视角并重的局面。
综观既有研究,我国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已开始进入理论化、系统化的阶段,学界的研究视角正在趋于多样化。不过,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背景下,其理论的研究仍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虽然研究的广度得到拓展,但深度比较欠缺。而且,既有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媒介形态、功能的融合。对媒介所有权、组织结构上的融合还关注不够;同时,基本基于一种“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的理论取向,对媒介融合过程中的技术推动力量持一种过于简单和乐观的态度,而普遍忽视了政策规制、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媒介融合进程的制约作用。不过,目前学界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和局限。从研究的整体趋势来看。在媒介技术融合、产业融合等既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一种基于社会、文化领域的宏观研究视角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二、规制融合:“社会形成论”视野下的新视角
从尼葛洛庞帝开始。技术因素便被定义为媒介融合的直接诱因,而媒介间的融聚、汇合过程被认为是技术驱动的进程。如,在浦尔的最初理解中,媒介融合不过是由于数字化的发展而导致的通信和广播的形态融合。Pavlik(1996)将融合定义为“在计算机技术驱动下,传播媒体的所有形式汇聚到一个电子化、数字化的平台之上”。
确实,在许多人看来,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和电视之所以会产生碰撞而导致边界模糊,主要是由于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使用和影响。但这些将数字技术(或者称为“计算机技术”等)视为媒介融合唯一前因的观点,显然充满了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的色彩。在技术决定论的理论视野下。技术被看成是形塑社会的最具影响力的因素,甚至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唯一逻辑。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技术单向决定社会发展的线性模式便已受到众多批判。作为最主要的批判理论,技术社会形成论(Social shaping theory,SST)十分强调技术的社会因素塑造。注重考察社会、体制、经济以及文化等力量对技术的形塑和影响作用,认为技术并不是完全按照技术自身内在的逻辑发展的,而是由创造和使用它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情境所决定的。
因此,遵循技术社会形成论的认识论,一些学者对媒介融合技术决定的论调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技术因素并非媒介融合在现实社会中实现的唯一因素,媒介融合作为技术变革的产物,并不完全依赖于技术的内部逻辑,而要受到其
运作环境和社会情境的限定。即使媒介形态在技术上实现了融合,但媒介融合的社会进程必然是缓慢和渐进的。正如Winseck所指出的,媒介融合其实在数字化之前就开始了,并且一直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是媒介私有化的制度以及政府规制等种种限制阻碍了其进程。
事实上,媒介融合在当下所面临的困境也已经证实了技术社会形成论的观点。如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媒介融合作为媒介的发展趋势,受到了各国和地区的普遍认同和追捧,但在产业、组织等现实推进中却是困难重重。政策规制变革的滞后、产业和市场融合所面临的种种壁垒、盈利模式的探索和转换以及相应人才资源的匮乏……种种社会条件的限制,成为了进一步推进媒介融合的束缚。
在种种限制性社会因素中,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现状和趋势的传统媒介规制体制无疑是最主要的阻力之一。在大部分的国家,传统的媒介规制方式都由基础技术平台的分类所决定。如在我国,报刊以及印刷出版归属新闻出版局管理,广播电视归属广播电视局管理,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归属信产部管理。但在媒介技术平台日益汇流以后,媒体功能出现重迭,传统媒介产业之间乃至于媒介产业与通讯产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原本处于不同产业中的报刊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以及通讯渠道相互渗透和交叉竞争。在这种情势下,传统的基础平台分类为依据的产业分立规制体制便面临着出现双重标准、规制失灵等问题,而媒介融合无论是在技术平台上的融合,还是内容产品、媒介组织乃至媒介产业的融合上,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了牵制和阻碍。
基于媒介融合融合的现实困境和发展规律,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个“规制融合”(regulatory convergence)的概念,认为,所谓“规制融合”,其实意味着通过展开一系列因应媒介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产业融合的媒介规制变革,从而“建立一个能够适应所有融合领域的共通的规制框架”。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规制融合”的推进是一项涉及到机构变革、政策调整等方方面面内容的系统工程。如,不仅包括规制主体和对象的融合,而且要求建立适应媒介融合领域的规制政策以及更灵活、更具融合性的市场准入制度,并且建立相应的市场监管制度,以促使市场的有效竞争和充分竞争。
就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政策规制的变革往往滞后于技术的变革,而政策规制的调整与变革往往是进一步推进技术变革的重要条件。但对于媒介规制融合与媒介技术融合以及媒介产业和市场融合之间的关系,西方学者们并不赞同以一种单向线性的思维,简单地将之构建为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如,在迈阿密大学传播学院的Bruce Garrison和Michel Dupagne设计的“媒介融合”模型(图1)中。既可以是技术融合作为经济融合(即市场或产业融合)和规制融合的先决前提,也可以是经济融合和规制融合带来技术的融合。但无论是哪一种模式,融合效果的最后产生都是技术、经济和规制因素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样一种系统论的思维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媒介融合不仅仅是技术和平台的聚合和产业、市场的融汇,也不仅仅是规制政策的应对和融合,而是多种因素(既包括技术的,也包括社会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规制变革研究现状
在媒介融合趋势初露端倪的20世纪末,西方一些学者便开始关注传播规制政策的变革。如,Clements和Blaekman在1998年便注意到了电信产业与媒介产业的融合趋势。并对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进行了探讨。不过,当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融合趋势对广电频率资源以及电信产业政策的挑战,而关于传统媒介内部规制政策的探讨较为鲜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对传统媒体内容与流程的影响日渐扩大和普遍,关于融合趋势下媒介产业内部政策调整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多。学者们主要围绕媒介融合对传播规制政策的挑战与冲击以及传播政策的调整与变革两个问题展开研究。在媒介融合对传播政策的挑战与冲击这一个问题上,学者们的认识比较一致:基本上都认为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过往将不同媒体以不同模式分别监管的政策将面临挑战。但在应该如何建立适合媒介融合趋势的传播政策这一问题上,研究者们的意见比较多元。如,香港中文大学的粱丽娟在对比台三地传播政策的基础上,从“政府角色”、“规管模式”和“竞争法律”三个方面探讨了媒介融合对传播政策的影响,认为在媒介融合语境下,政策架构由多重规管简化为单一架构以及引入竞争法律将有利跨媒体竞争;因应世界电信发展大会(WTDC-02)而成立的ITU-D(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研究小组在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事前监控的产业政策(sector specific ex-ante law)转向事后追惩的竞争政策(ex-post application ofcompetition law)的建议:而台湾政治大学硕士研究生袁常捷则针对台湾地区广播电视市场,提出了一种层级模式(layered model)。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从各国或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个案分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台湾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陈立兴在其毕业论文中,对媒介融合语境下台湾地区有线电视与电信事业的相关管制规范与竞争机制进行了研究;伦敦吉尔德霍尔大学的MarkWheeler对英国传播政策在媒介融合语境的调整与变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伦教城市大学社会学系传播政策项目负责人Pesos losifidis探讨了媒介融合刘欧洲各国传播政策的影响和冲击,并初步勾画了融合时代欧洲新的政策架构。总体来言,在个案研究方面,欧盟各国传播政策的调整与变革被认为是目前较为成功和成熟的做法,尤其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多。
近两三年来,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传播规制政策研究也开始引起我国学者的学术关注。相关的研究论文和学术观点开始散见于各级学术期刊。如,蔡雯及其博士研究生黄金在分析、比较美国、欧盟、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媒介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规制的变革乃是媒介融合的必要前提”的观点;肖燕雄在其论文《论应对媒介融合的法制管理原则》中,总结了西方国家和一些发达地区应对媒介融合的法制原则:法律政策整合原则、管理分散原则、管理国际化原则。同时,一些大型的科研课题也开始将该议题纳入研究框架,如蔡雯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传播改革研究”。重点关注了传播规制政策的变革;肖燕雄主持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现代传播技术变革与新闻传媒法律、政策”,则在媒介技术变革与传播政策变革的宏观框架下,对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政策变革进行了探讨。而在今年10月,我国第一场有关“媒介融合语境下的内容规制与传播政策”的主题研讨会也将在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举行。
总体而言,我国对媒介融合语境下传播政策研究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不仅成果数量少。而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就研究的关注点而言,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还处于总结西方经验的初始阶段,不仅对于媒介融合对传播规制政策的挑战与冲击这一问题的研究未及深入,而且还基本没有涉及我国传播规制政策调整与变革这一问题。
四、小结
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原本以关注信息本身为主,侧重于信息加工能力的信息素养教育,已开始向关注信息文化,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质转变,信息素养的含义在不断扩大,其内涵囊括了媒介素养,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而媒介素养经过各国多年的探索,也逐渐有意识地在培养人们的批判能力的同时引入信息与传播技术,以技术为导向,提高人们分析、处理、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联系密切,目标趋同。借助下图可形象地展现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这种相互交融的共生共存关系。
二、信息素养教育引入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信息素养教育引入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人们对媒介本身的掌握运用程度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们掌握与媒介相关的信息水平就越强。媒介素养教育所提倡的是教育人们了解、使用媒介工具和媒介产生方法,是从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增强人们的信息素养。在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媒介本身成为了信息的一种,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可以说是与信息素养相关联的。如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虽然各不相同,但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需求却越来越明显,在此基础上,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浅层次的信息需要,对深层次的信息需求也日益增长,而这正是媒介素养的优势所在。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帮助人们主动通过媒介获取信息;能够帮助人们通过表层信息获取更多纵深性的信息,并进行加工整合和深度揭示,从而达到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和社会服务的目的,长此以往,个体信息素养也将日渐深化和提升。
“数字鸿沟”是数字时代所带来的严峻现实,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成为信息时代凸显的社会问题,其存在直接导致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不公平。根据多项针对个体信息素养的调查显示,我国公众信息素养水平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行业、阶层之间信息素养的差距较大。究其原因,固然有经济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媒介普及和接触上的差距,但更重要的是由于个体在自然禀赋、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每个人的信息能力不可能是相同的。要改善这种现状,单靠普及媒介和基础设施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培养个体的媒介素养,培养个体在获取信息之后理解、分析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实现信息主体的信息能力平等,从而切实提高个体自身的信息素养。可见,媒介素养教育是缩小信息素养“数字鸿沟”的一项具有长期效力的举措。
2信息素养教育引入媒介素养的可行性
随着“三网合一”的推进,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得信息交互趋向多元化,不同形态的信息不但可以融合在一个平台上,而且也可以实现跨平台传播,这就使得信息的传播途径更为多样,媒介环境也更显复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进入大众视野的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媒体特质开始得以不断彰显,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迅速改进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以其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为受众获取他们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通过其反馈功能,实现与网络之间的互动。媒介的发展使得信息与媒介已趋于融合无法剥离。虽然媒介素养的概念比信息素养的概念更早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二者的理论渊源不同,实践趋向不同,但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同一性远大于差异性,媒介信息化和信息媒介化趋势有目共睹,这在当下乃至将来对媒介与信息的整体化思考意义重大。
一直以来,整个信息素养教育重视的是方法和技能等外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对信息的把握。在媒介化时代,信息素养除了需要能知道如何有效获取、利用信息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信息处理工具外,还需要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形式传播信息。媒介素养的内容和理念融入到信息素养教育中将是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坚实的实践研究为媒介素养介入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加拿大,将媒介素养融入到不同层次、不同科目的学科教育中,特别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起来,改称综合素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指导学生分析、利用媒介信息。[9]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资助设计的媒介素养网络课程,利用Moodle平台,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具有强大的课程管理功能,其自主探究型学习模式符合媒介素养课程设计的需要,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开创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局面。[10]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发挥学科特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构建大平台,实现讲座、课程、教材、图书馆、优质师资、远程指导的全面开放与共享,促进高校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此举旨在开拓多元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开创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局面。
三、信息素养教育引入媒介素养的新趋势
1媒介素养视角下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内涵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12年1月《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大学生仍然是各重点群体中互联网使用率最高的群体。[12]新媒介的不断涌现,已成为影响大学生生活、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此背景下,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根据多项针对大学生素养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虽然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但却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信息本身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使得他们不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地利用媒介资源。[13]所以,应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识读媒介的能力以及批判性地利用网络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网络信息互动和创造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选择媒介信息的能力,提升其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只关注信息本身,还包含了信息的来源、传播途径、传播效果等各个方面,它是一种综合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尤其强调主动地批判性地识别媒介信息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引入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应该有新的内涵,信息素养教育应该从过去的“外显能力”向“内显能力”转变,通过信息素养教育的任务、目标和内容三个方面对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和媒介融合下的信息素养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以更清楚地认识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素养的内涵。如表2所示: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在媒介融合时代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原本只注重计算机信息技能培养的信息素养,将更注重信息文化和综合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宽,成为一种包含媒介素养在内的“综合素养”。
2媒介素养视角下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方向
目前,我国高校还很少有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学生对媒介的认识基本上散见在新闻传播学的专业课程中,或学校开设的选修课。[14]考察美国的图书馆学博士研究方向,其中之一就有媒体研究,与传播学密切相关。[15]可见,在国外的研究中,信息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联系紧密,两者的融合可以促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图书馆虽然不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但其本身所积累的媒介资源使其又具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优势,丰富的媒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媒介知识使得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介入媒介素养教育,在“图书馆使用”教育课程中整合媒介知识,通过普及媒介基础知识,介绍媒介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识读媒介,合理利用媒介。文献检索课主要讲授信息检索的方法和原理,内容枯燥,又缺乏实用性,应将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媒介知识,如常见媒介的类型、性质、特点、用途等内容嵌入到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媒介基础知识的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传媒素养,而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应用,通过系统地教授如何高效地借助网络或多媒体获取信息,教会并鼓励大学生利用Web2.0环境下的内容系统(博客、播客等)制作信息、内容聚合系统(RSS、Tag等)聚合信息、SNS构建自己的社会化网络,使他们有自己获取、传播和沟通的传媒通道,培养学生利用媒介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媒介创造、传播信息的能力以及接触、参与媒介环境的能力,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向。本文重点分析了媒介融合的四大驱动因素摘要: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受众综合性媒体内容、主体性的地位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的满足;传媒行业的激烈竞争演变为合作;国际国内政策法规由控制转为支持。
“媒介融合”的概念,其英文单词Convergence,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有两个意思[1摘要:(1)线条、运动物心得于一点,向一点会合、聚集;(2)(用于比喻义)两种事物相似或者相同。
因此,媒介融合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会聚”“结合”,是将不同的媒介结合为一个共同体,是低层次的“融合”;第二层意思才是融合,是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一种,是突破媒介形态的内在的统一,是融合发展的最高阶段。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那么媒介融合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从低层次融合到高层次融合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个媒介之间包括内容、技术、所有权、组织结构、文化等要素的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统一的过程。正如AndrewNachison在“融合媒介”的定义中所强调的摘要:“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2。笔者认为,这才是“媒介融合”的核心部分,也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向。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是技术进步、受众需求、传媒行业竞争和政府政策等这四个方面共同功能的结果。
一、数字、网络技术的推动
媒介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力量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是在实施这种共享,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接收到任何形态的信息内容。如在手机上看报纸、看电视、上网。可以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间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和前提。
二、受众需求的召唤
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受众的需求是支撑每一个创新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力量。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综合性的媒体内容的需求。网络媒体一出现就带有传播内容多媒体性、信息容量超限性和信息链接无限性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类信息消费方式的改变——由传统媒介的对信息分割式消费向综合性消费模式转变。可以说,受众对于不同的媒体内容的综合性需求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被逐步激发的。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在以传统媒介为主导的传播活动中,种种的不便使得受众迫切地需要改变这种不利处境,变被动地位为主体地位。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要求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丰富,接收更自由、无地域性,具有互动功能,这些需求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任何一方都很难满足。网络具有多媒体性、传播范围无限性和互动性,而传统媒介拥有巨大的采编队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只有传统媒介和网络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现代受众已不满足于信息同质化的大众传播,而倾向于适合小众口味的内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媒介具有易检索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加工,受众就能在网上轻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只有集中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对媒介内容加以整合和分类加工,再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使不同层次、不同喜好喜好、不同信息需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传播内容和讯息,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要。
三、传媒行业竞争的驱动
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作为两种不同的传媒,必然存在竞争。两者通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调整组合,最终将形成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模式。
1、传媒行业的竞争态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作为两大传媒,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通过对媒介受众覆盖率、受众媒介接触时间和媒介经营收入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了解这两大媒介的竞争态势摘要:
(1)传统媒介的受众覆盖率高于网络媒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传统媒介中,电视的受众覆盖率最高,占96.23%;广播居其次,达到95.04%[3;报纸没有专门的受众覆盖率统计数据,但按照一份报纸的实际阅读人数为3人统计,报纸媒介的覆盖率大约在24%上下。网络媒介的受众覆盖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网络媒介的覆盖率为16%[4。
但网络媒介是技术上最领先的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媒介的逐渐熟悉,其受众覆盖率将会达到较高的水平。
(2)网络媒介正在挤占传统媒介的受众接触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报纸的受众日平均接触时间为39分钟[5,电视为176分钟[6,且呈下降趋向。而网民的周平均上网时间为16.2小时[7,日平均为2.3小时,即139分钟,已经趋近于电视的日平均收视时间,而且呈飞速上升形势。
——网络媒介正在挤占受众原先接触传统媒介的时间,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向,而传统媒介正在流失受众接触的时间。
(3)网络媒介的经营收入赶超传统媒介。从2001年开始,虽然报纸、广播的广告经营额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其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总经营额的比重却变化不大。电视的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比重虽然在不断增长,但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1.87%和21.6%[8,可见电视媒介的广告经营额增长放缓。
而网络媒介虽然起步晚,但是它的经济增长点多,且正处于新兴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总体呈上升趋向。传统媒介不想继续走下坡路,网络媒介也想更加快速发展,那么他们只有合作,才能使双方受益。
2、传媒行业的合作趋向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各有优劣势,在竞争中合作是他们进行优势互补、战略重组,占据新世纪主导地位的现实需要。
(1)传统媒介渴望和网络媒介共舞。1999年1月9日,在美国举行的“新闻业和互联网”专题研讨会上,美国在线董事长凯茨说摘要:“假如你们观察一下美国在线,你们会发现,我们没有记者和消息来源。但是,天天从美国在线获得他们感喜好新闻的人,比全美国11家顶尖报纸的读者总数还要多;在黄金时间,我们的读者和CNN或MTV的观众一样多。”[9
有学者提出,在网络传播时代,要发展壮大,传统媒介必须具备摘要:一流的新闻信息产品;一个影响面广、可靠的内容系统;一个迅猛增长的市场;和合适的网络媒体整合[10。许多传统媒介已有品牌、资金和人力优势,但缺失因特网技术。网络传播时代的最大挑战是高成本的传统媒介产品的营销,因此,和网络媒介整合则是其致胜之道。从现实层面看,传统媒介利用自身资源和电信、ISP等有网络资源的单位整合,能快速实现优势互补和战略重组,降低成本,聚集足够的能量抗衡更强的竞争对手。
(2)网络媒介只有和传统媒介在竞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双赢。网络媒介虽然具有很多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仍然有自己的缺陷。首先,正茁壮成长的网络媒介在不能自己采制新闻的情况下,需要汲取传统媒介的内容、人力资源等养分。原创内容在任何时候都是媒介的命根,网络事业飞速发展,却并不拥有能吸引大量眼球的内容。网络媒介从诞生起,就从传统媒介获得新闻源。其次,传统媒介长期形成的政治属性和政策优势、机构组织等方面的固有优势都是令网络媒介望尘莫及的,而这些因素对一个新闻媒介来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一日千里的网络媒介看到传统媒介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和传统媒介的整合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四、政策法规的支持
很多国家逐渐意识到分割管理对传媒发展的阻碍,便纷纷调整政策思路,开始为媒体松绑。
1、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政府和联邦通信委员会先后制定了许多解除电信媒体管制的政策和法规。如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它放宽了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制的限定,并打破对媒介种类的限制和隔绝,答应电话公司参和有线电视市场的节目竞争。1998年1月1日,在新的电信传播法案获得通过后,引发出一场电讯、电子、媒体和文化企业的跨国、跨行业交叉兼并和产业重组浪潮,电讯拍电影、芯片放卫星、微机打电话、软件播新闻,业务的不断交叉,使美国的电讯、电视、微机、软件、互联网、卫星服务和媒体企业厮杀混战成一团。2003年9月,美国又制订了新的有关放宽广播电台经营的法令,如放宽一个企业经营的电台户数规模从占全国户数的35%放宽到45%等等[11。
欧盟于1997年《迈向信息社会之路》,规定不同的网络平台都能一同传送电话信息、电视信息和电脑信息和数据,认为网络融合不仅是不同技术的融合,而且是不同业务(包括电信、电视、广播和电脑图像及文本数据业务,以及交互型多媒体业务)的融合,这种融合可以让用户通过地面广播网、卫星网、电缆网和宽带电话线(如ADSL)享用各种宽带数字业务。
2004年4月,韩国国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广播法》,答应进行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电信公司韩国SK电讯通过开展卫星DMB业务进入广播领域。
2、国内政策的松动
受到国际政策环境的影响,媒介领域的融合化和全球化大潮也波及到中国,对中国广电媒介、电信及互联网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在1998年曾提出过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合为一体的设想,但后来因中国电信拆分,导致该设想无疾而终。不过,三网融合始终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并被认为是行业不可阻挡的趋向。十六届五中全会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这在宏观政策层面点燃了新的希望火花。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媒
介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以传播文化为目的的媒体发展,能够让信息内容更丰富、信息变现形式更生动。广播电视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传播能力,实现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突破,巩固自身的舆论引导地位。
对媒介融合的认识
媒介融合指的是音频媒介、视频媒介、印刷品媒介以及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在可操作性战略原则的引导下,更好地实现以传播文化为目的联盟。媒介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种动态化的发展过程。媒介融合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文化传播方式,有助于各种信息在一个共同平台上实现有效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媒介融合能够促进不同媒体交互性提升,这种融合对新媒体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产生重大影响。媒介融合是一种技术性融合,其信息整合功用突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既有丰富的文字图像,又有音频视频,可以将信息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得各种信息的传播更加生动形象。
广播电视舆论引导现状分析
各种媒体都具有舆论引导功能,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是各种媒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具有特定的模式。一般而言,媒介需要先从现实社会中选取信息素材,然后根据社会意识形态需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导向,对所收集到的信息素材进行加工,对信息素材进行重新包装,使之形成具有一定价值导向的、有一定社会针对性的、能够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信息内容。最后通过媒体途径把信息传播出去,以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广播电视通过不断包装各种信息媒介,提升其信息传播质量,保证传播内容的可读性和娱乐功能,以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地位受到各种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时效性强。广播电视传播的时效性不及新媒体,体现出明显的劣势。新媒体能够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社会突发性事件进行快速传播;广播电视则不具有这种优势,其舆论导向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在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提升舆论导向能力,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媒介融合对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分析广播电视主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使人们自觉服从集体意识,自觉遵从多数人的共同意见,使社会成员遵从主流意识、集体意识、大众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舆论主体地位下降,观众不断减少随着信息科技手段的发展,新媒介不断产生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当前,青少年群体更喜欢通过新媒介方式接受信息,因为新媒介信息传播内容更加生动、时效性更强。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受到年轻人的冷落,这是造成广播电视观众骤减的主要原因。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得到改变,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其舆论引导主体地位将会受到挑战,新媒介的舆论影响力将会得到提升。媒介融合出现多样化的信息客户端,使媒体舆论引导的平台更加广阔,单一的舆论导向方式已变成历史,信息科技的深入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环境下,信息技术更为直接更为原始,这种信息对观众的冲击力更大,带给观众不同的情感体验。数字传媒的出现,有力地改变了广播电视时效性差的缺陷,能够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打破传统媒介的旧格局。
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要生存发展,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传播能力,实现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突破,探寻巩固其舆论引导地位的方式途径。
1.实现广播电视传媒转型发展
媒介融合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广播电视舆论引导主体地位受到挑战,主要是因为广播电视不能实现传播方式的转变,不能立足现实积极创新。科技的发展使得媒介融合发展更为深入,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主导的广播电视控制力不断减弱。网络舆论平台是开放的,交互性很强,这种平台的发展动力很足。如今政府部门也认识到网络舆论平台的重要作用,开始重视网络舆论的建设发展工作。目前社会发展还不够完善,各种矛盾问题客观存在且比较突出,化解矛盾必须要有宣泄平台,在没有更好的倾诉渠道的情况下,人们会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诉求,宣泄不良情绪,这也是网络舆论平台受到人们追捧的重要原因。广播电视媒体要想很好地发展,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参与信息网络、数字化传播,积极重视、关注社会问题,做深入的调查和采访,调动各种能力,通过数字化的途径,为观众提供能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情绪、认识态度的合理化平台,实现与观众的交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2.广播电视要不断提升公信力
公信力是传媒发展的无形资产,公信力是媒体长期积累起来的诚信力量,公信力能够有效地体现媒体的权威性、社会信誉度、在公众心中的影响力等。如果媒体没有公信力,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公信力对媒体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与新媒体相比,广播电视的公信力较强,广播电视是正规的信息传播平台,其传播信息的可信度与可靠性相对较强,这也是社会公认的。随着社会的变化,媒介融合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产生,广播电视虽然能够保障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但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传播,这使得舆论引导作用力大大降低。因此,广播电视要想获得发展,必须不断提升其公信力,要积极关注社会舆论民情,对于民众所关心的问题做全面深入客观的报道,及时反映民生诉求,反映百姓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公信力。
3.广播电视要努力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摘要】随着新兴媒体不断发展,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各种媒介呈现出功能一体化趋势,走向了“媒介融合”。在这种“媒介融合”大潮中,一些地方台、都市报等地方媒体也纷纷就“媒介融合”进行了大胆尝试,有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意在通过分析地方媒介融合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等,谈谈对地方媒介融合的反思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地方媒体 新媒体 媒介融合
一、地方媒介融合的背景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各种信息在同一平台上得到整合。地方媒介融合作为媒介融合的一部分,除媒介融合产生的技术、用户等背景外,还受到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央媒体融合的一些影响。
媒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地方媒介的融合。从1946 年第一台模拟计算机的出现到1971 年第一台芯片电脑的问世,再到20 世纪70 年代末通讯卫星的出现,直到今天的云计算、大数据时代。每一个时代对媒介发展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推动作用。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数字压缩技术、数字调制解调技术,还是数字视频存储器等,都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传媒内容的制作,使得新闻制作等更加方便简洁快速。这些技术为地方媒介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
用户选择促进了地方媒介的融合。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由原来的读报和看电视逐步转移到看移动视频、玩微信微博等。用户获取消息和娱乐方式的转变便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媒介进行了融合。例如,当用户获取消息的方式由传统的读报看电视转变成利用互联网终端等时,地方媒体为寻求用户,增强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开始进行媒介的融合。
中央媒体融合和方针政策促进了地方媒介的融合。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中,中央媒体的一些融合举措给地方媒介融合做了示范,一些地方媒体也开始纷纷效仿,从而促进了地方媒介的融合。此外,我国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大趋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一方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思想,①另一方面也适应了当前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趋势。这类意见的提出给了地方媒体进行融合的动力和依据,从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媒介的融合。
二、地方媒介融合的机遇和挑战
自2000 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坦帕新闻中心”②以来,国内外新闻界也已经大胆地进行了媒介融合的试验。这些比较成功的试验中,不管是国外欧美电信业的并购、法国电信IPTV 新战,还是中国香港NOW 电视的诞生以及当今央视与移动、联通合作开启的手机电视,无一不证明了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机遇,在这种机遇大潮流中,地方媒介作为媒介的一部分无疑也享受着这种媒介融合所带来的各种机遇。
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推送引擎、全量化的自媒体内容,进一步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同时自媒体也可以借此获得更多展示、更精准的用户,避免优质内容被埋没。③而之前的地方媒介,在没有大数据廉价迅速等优势下,明显处于劣势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地方媒介的融合会给地方电台、电视台以及地方报等地方媒体注入新的血液,让这些地方媒体能以更快更丰富的形式将新闻内容传播出去。此外,从新闻生产看,现在无疑是新闻业最好的时代之一,素材丰富,可使用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联系的成本也越来越低。④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能把自己感兴趣的事在微信、微博、贴吧等平台上传播,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获取我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不仅使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一定程度上也大大减轻了记者的负担。
无论是地方的报纸和网络、电视和网络的融合还是其他形式的地方媒体融合,当面对新形势时,既有着令人兴奋的机遇,同样也存在着各种挑战。与央视和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融合相比,我国的地方媒体融合程度还远远落后。一些地方媒体虽然也有着媒介融合的想法,但是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使得地方媒介融合有的毫无进展,有的甚至偏离了媒介融合的理念。有些地方媒介虽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是他们只是成立了新媒体部门,新媒体和自己的原有媒体仍处于分离状态,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不像“坦帕新闻中心”那样三种媒体共享资源和交流。也有地方媒体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媒体融合的必要性,但仍旧不肯做出改变,只是想方设法地寻求与新媒体的竞争,而非合作。比如2014 年12月24 日,央视与移动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央视负责建设4G 手机、电视内容聚合与集成播控平台,而移动将负责建设4G 手机电视分发平台及运营支撑,正是央视和移动在新形势下寻求竞合状态的一个结果。此外,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相比,技术资金以及新媒体人员等方面存在着差距,使地方媒介融合进入困境。
三、地方媒介融合的建议
如何加强互联网思维、改进地方媒体发展道路、寻求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成为地方媒介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加强互联网思维和理解媒介融合理念方面,地方媒体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来实现。地方媒体由于自身的原因,从业人员没有太强的互联网思维,仍不看好媒介融合,甚至有的人员认为媒介融合是简单的物理嫁接,没有太大作用。这种情况下,地方媒体可以邀请一些新媒体方面或媒介融合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从业人员们进行一些培训,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什么是媒介融合以及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等,逐步增强地方媒体从业人员的互联网思维。另外,还可以邀请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中具有媒体融合经验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指导,若各方面条件允许,也可以引入一批这方面的人才,随时指导地方媒体的融合。
地方媒体没有中央媒体那么多的高端设备和国内顶尖技术,在资金技术方面处于劣势状态。比如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刚定标的高端制作岛5、常规制作岛5 系统技术运行外包服务项目耗资一千多万,这对于地方媒体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媒体远没有中央媒体那么多的资金,在媒介融合方面同样也会受到资金技术的制约,地方媒介除了通过广告来获取资金外,也应积极探索其他的资金来源途径,比如参加一些团体比赛,获得一定的奖金等。
政府也应对地方媒体进行一些扶持,帮助地方媒体进行融合。2014 年总书记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强调要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该指示给出了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等,不仅是中央媒体,也是地方媒体进行媒介融合的重要参考。政府还可以一些针对地方媒介融合的指导建议,帮助地方媒介进行融合,也可以为地方媒体融合提供一些扶持政策。
总之,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中,地方媒介融合虽然面临着许多机遇,但也面临许多挑战,融合之路任重道远。地方媒介在面对融合的困境时,既要积极冷静地去思考,不能慌了阵脚,同时也要不断地去寻求媒介融合的好方法,把握好地方媒介融合的方向,不断去适应这个大趋势,找准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①,《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J].《中国信息安全》,2014(9):20-20
②石艳红,《媒体融合的冷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4(2)
③吴辰光,《媒介融合发展迎来黄金十年》[N]《. 北京商报》,2015-02-04④《中央强力推进媒体融合,传统媒体面临挑战与机遇》,人民网-传媒频道,2014-8-19
⑤苟东涛,《浅谈媒体融合》,人民网-传媒频道,201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