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主义的特点

消费主义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费主义的特点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第1篇

1.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来源的群众性特点

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下,很多群众文化均来自群众自身的生产生活实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优秀的群众文化都是根据群众自身的一些经历进行改编和创作出来的,因此说社会主义社会下的群众文化植根于基层,来源于民间,而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的一大特点便是基层性和群众性。也正是由于群众文化具有这样的特点,反映了现实中很多群众文化的基本生活,才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并成为国人雅俗共赏的一项艺术。

2.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参与的广泛性特点

在现实的群众文化发展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社会下的群众文化展示出参与的广泛性。首先参与的广泛性体现在,参与群众的数量和行业相对广泛,由于很多群众文化来自于民,因此,备受群众欢迎,使得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都非常喜欢这种文化活动,使得现实社会中参与群众文化的人群较多;再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参与的广泛性还体现在群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所在地方地域、民族和气候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进行优秀的文化传播与演出的过程中,均会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因此说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具有参与的广泛性的特点。

3.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内容的通俗性特点

在现实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多数的文化内容均来自于普通群众,因此,群众文化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展示在世人面前。让群众文化经久不衰,备受国人爱戴的另一个原因便是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内容具有通俗性的特点,由于其内容通俗易懂,即使没有上过学不具备学科知识的老百姓依然能够明白其中的内容,由于是群众创造,于是其在说话内容,言语表达,内容选择上均贴近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因此通俗性是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的另一大特点。

二、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的功能分析

1.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具有反映国家意志进行整治教育的功能

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对国人具有整治教育作用,首先表现在群众文化可以有效的传递国家的意志,反映国家建设的一些主张,并利用群众文化自身备受世人喜爱,以及蕴藏丰富教育资源的特点,对国人进行必要的政治教育。再就是很多群众文化蕴藏的朴素的民族情感在里面,也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如端午节的龙舟和吃粽子便是对屈原精神文化的歌颂,无形中也倡导国人要爱国,也传递了国家的一些阶级意志。以上两点都说明了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下,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群众文化发展的一定因素,便是群众文化具有反映国家意志进行整治教育的功能,在群众文化的传递过程中也将国家的一部分主张和意志传递给更多人,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具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

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其表现出的功能和作用有很多,其中丰富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让老百姓在工作之余能够享受到自身所喜爱的文艺节目,增加老百姓的精神修养和诉求,使其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发展。再就是现实的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在娱乐群众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消费,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群众在进行必要的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无论是一次消费所需要的服装、道具、交通运输以及后勤保障等均需要花钱购买,即使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仍然存有二次消费,如饮料、香烟等等,这些物质的购买必然会促进地方消费的进行,使得地方税收得以充盈,经济得以发展。

3.社会主义社会下群众文化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

在群众文化中存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其便是节日文化。由于我国古代文化相对繁荣,因此,流于后世的节日文化也非常厚重。如中秋节、元旦、农历新年、元宵节等等,每到节日都会举国欢庆,举行大型的文化活动,每家每户都沉寂在幸福和欢乐之中。这无形中推动了民族爱国心和凝聚力的扩散和宣传,有利于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

三、结束语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 包装设计 思维培养 艺术教育 

 

随着国家工业的高速发展及市场经济的需求,包装设计便应运而生,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门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综合性学科。相对于传统的包装设计理念,现代的包装设计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整合、运输、美化产品的手段。同时,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理念变化,对产品的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和包装效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一个有创意、别出心裁的包装设计,并非偶然所得,而是经过合理的艺术思维培养。琢磨思考,长期实践与探索中创作的艺术作品,那么如何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知道如何进一步学习实践,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展现个性设计人才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本文从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出发,将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和包装设计艺术培养有机结合,以设计者为本来培养。以消费者为本来设计更好的使包装设计融入自然环境,培养出更具生命力的创新型设计队伍。 

 

一、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人本主义(Humanism)来源于拉丁文,其中含有人的、人类、人性、人文影响等意思。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将他们的观念和见解扩展到教育教学领域,并形成别具风格的教学观。在国内的教育发展中,也不断有专家学者提出人本主义的教学观点,而今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人性本位,即以人为本,学观点,而今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人性本位,即以人为本,根据人类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人和人在社会中的双重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更体现出去尊重学生,培养自信心,发掘自身潜能,展现突出人性的价值。同时,结合教育内容及特点也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包装设计的成果最重要的是流通到市场中去,究竟能否为人所认可、接受。都需要经过市场经济的检验。所以,不但在对学生教育本身上引入人本主义的思想,更应根据实际传授的内容,做到以人为本的思维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二、艺术思维的培养状况 

 

包装设计包含了设计领域的平面、文字、色彩、摄影等门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设计专业学科。为培养出更优秀的设计队伍,相关院校教师提出了很多的教学尝试,其中有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开放式、实践式教学;有采用教企结合,使学生设计作品真正进入市场,同时也将市场的竞争机制渗透到教学中来的方法:有基于包装的物质和精神功能两方面考虑的教学方法,从审美观念和精神功能出发,与包装的理化保护功能技术有机的结合;有采用个性化教学,主要培养和突出个性,尊重个性化倾向,创造出个性化的作品,这些方法都为包装设计思维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作用。

三、人本主义艺术思维在包装设计中应用 

 

1.以设计者为本来培养艺术思维 

包装设计的艺术思维是通过视觉语言来表现的,设计创意虽然不同于美术创作,但在艺术构思、个性表现上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人”,成为艺术创作的主宰,依据自身的特点,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潜能发挥,激发创作欲望。人本主义教学的立足点放在促进学习过程,促进人格的充分发展,设计在不断创新,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规律,从理论中汲取知识,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来使艺术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当然,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践者在于教师,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使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成为平等的参与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给予自由创作空间,从而教师在人本主义的教学中起到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的作用。美术教育家吕斯百先生说过:“艺术教育是最自然、最合乎人性的教育”。相信坚持以设计者为本来培养艺术思维的过程中,不断融入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那将会为形成互教互学,共同创新,适应变化的发展型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2.以消费者为本来培养艺术思维 

近十年来,我国的包装设计事业发展迅速,包装设计的水平也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不断提高,包装设计已经成为联系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重要纽带,给人们提供了多种生活方式的重要媒介。然而,包装设计的成果能不能被认可,能否有良好的业绩,都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包装以其独有的形象语言与消费者沟通,所以如何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就成为设计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而以人为本的消费评价理念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坚持根据消费的心理状态波动,消费趋势和潮流,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例如,环境问题已成为目前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那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不论从包装材料、包装风格上,还是在包装的回收利用上做文章,力求保护、安全、节约去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真正做到以消费者的立场出发,锻炼培养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便能在不断的设计过程中适应时代变化。所以坚持以消费者为本来培养艺术思维,更能把握市场需求,创造更加人性化的产品包装,才能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才能使产品的包装在市场中很好的完成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功能。 

 

四、结论 

 

1.通过分析人本主义艺术思维的概念,提出了在高校加强人本主义艺术思维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提出了两种人本主义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以设计者为本来培养艺术思维,以消费者为本来培养艺术思维,更好地将艺术思维成果与实际有效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第3篇

马克思虽然没有对“消费异化”概念作出界定,但他曾明确的阐述过生产、消费、需要以及人的本质的关系。他认为真正的生产与消费都应是人的本质的体现,都应当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消费异化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提出的,他们继承了马克思的消费观,并各自将“消费异化”的观点进行了引申。马尔库塞提出了“虚假的需求”这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凡是为了满足虚假的需要而进行的消费都是异化的消费。但他却未界定过什么是真正的需要,这给他的消费异化理论留下了令人诟病的漏洞。弗洛姆则认为,消费的行为应当是一种具体的人的行为,包括我们的感觉、身体需要、审美感――这就是说,在消费中我们是实在的、有感觉的、有感情的、有判断力的人;消费的行为应当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人情味的、创造性的经验。可见,他主要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消费异化的,他强调人在消费过程中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生态代表本?阿格尔认为,异化消费是人们为了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他认为消费异化是由劳动异化引起的,无节制的过度生产与消费最终会导致生态危机。

后代表让?鲍德里亚则提出了符号异化理论,他认为在现代消费社会中,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再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注重其符号价值。人们通过拥有商品符号价值的高低来辨别人在社会阶层中的位置。

从以上对消费异化概念的梳理中可以看出,很多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定义了消费异化概念。我认为,当代中国社会消费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存的手段,同样是人们彰显个性的方式。人们消费商品时不止注重其使用价值,同样注重其符号价值。但不管怎样消费都应当有“度”,真正的消费应当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凡是只为了满足欲望而进行的消费,把消费当作目的的消费都是异化的消费行为。

二、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的成因

按照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社会制度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消费异化正是对社会制度变化的一种反映和折射。而作为后发展国家的中国,其消费异化的成因又与西方消费社会不同,具体如下:

首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生产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中国从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变成了一个物质过剩的社会。在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人们的消费只是满足生存的手段,不可能出现消费异化现象。因此,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产生的前提。

其次,国家消费政策的指引。伴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物质极大丰富,我国也开始出现内需不足、市场疲软等问题。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经济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国民的消费价值观产生影响。国家消费政策从抑制消费变成了鼓励消费,消费者的消费价值观也开始从崇俭向崇奢转变。

再次,人的精神危机。往往社会的转型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精神危机。人们会出现价值的困惑,道德的失衡以及信仰的迷失。中国的社会转型正在最艰难的时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建立但并不完善,市场的规则导致了人的价值观被金钱观所替代,而消费能力代替了生产能力成为证明人的价值的标准,这种错误的价值观是导致消费异化的关键。

第四,广告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殖民”与渗透。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当代中国广告也逐渐的市场化、消费主义化。广告从商品信息的提供者变成了符号意义的生产者以及新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的引领者。伴随着大型跨国广告公司的入驻,广告所传播的消费主义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无人问津。可见,广告消费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国民消费价值观的建立起着重大的作用,是导致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的重要原因。

三、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的特点

与西方消费社会不同,中国属于后发展国家,开始现代化的过程较晚。因此,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异化是改革开放后才慢慢开始出现的。我认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消费异化程度不同,总体呈上升趋势。

(1)消费异化程度与人均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消费异化现象多发生在收入水平较高(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这些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高,有较多的金钱用于自由支配,加之大城市与国际接轨,消费场所多,消费主义价值观念较为普及,国民的消费异化程度相对较高;反之,在贫穷山区的农民往往自给自足,收入有限,加之消费场所、娱乐设施少,因此不易发生消费异化现象。

(2)消费异化程度与社会阶层结构有间接关系

陆学艺认为,当今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转变为由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科技专业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失业半失业人员等十个阶层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由于当代中国社会还不是典型的消费社会,因此我国还未出现明显的消费分层现象。但往往社会阶层地位较高的人更可能处于消费分层的上层,社会阶层地位较低的人更可能位于消费分层的下层,而位于消费阶层上层的人更易出现消费异化现象。

第二,未富先奢的异化消费。当代中国社会还在社会转型期,社会阶层结构仍呈阶梯状的金字塔结构,离现代化国家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相差很远。在西方消费社会,消费的中、上层主要由白领阶层构成,但由于当代中国特殊的社会阶层比例结构导致了在消费阶层的上层和中上层,蓝领阶层成员的人数曾超过白领阶层成员人数。这就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的又一大特点,未富先奢。

第三,青少年成为消费异化主力军。青少年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前的艰苦岁月,并从小就受到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渗透,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成长。因此,青少年的消费行为更多地表现为感性消费、时尚消费、符号消费、浪费消费、从众消费、面子消费等,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的主力军。

四、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的表现形式

如前所述,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异化有着自己的表现形式,如面子消费、符号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品消费、时尚消费、超前消费、感性消费、浪费消费等。但深入分析便可知,蕴藏在这些异化消费形式背后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面子”心理。中国人由于受到传统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影响严重,比西方国家的人更易受到所处社会结构相关群体人的影响,更加在意别人对自身的看法与评价。因此,在消费过程中,往往为了争脸、要面子和礼尚往来,而过分注重商品给他们带来的符号价值。“面子消费”是蕴含了中国消费文化的一种消费行为,但超出了正常范围的“面子消费”,便是异化的消费行为,是极为不可取的。

炫耀性消费、奢侈品消费都是人好面子,为了显示其经济实力的异化消费形式,这些人往往把消费当作证明身份、地位的方式,而不是人的本质的体现。符号消费是指人们消费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追求商品被赋予的符号价值。人们购买广告中的商品不仅是购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样购买了它所属品牌的文化。而超前消费是花今天的钱,享受明天的生活,很容易让人在享受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的预算,过分脱离自己收入水平进行超前消费更会导致个人长期的入不敷出,增加人的精神压力。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第4篇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onsumerism tendency questionnaire",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umer attitudes and behavior, consumer psychology, consumer evaluation, influence factor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onsumerism questionnaires,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combined wit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nalyzed and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onsumeris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onsumerism; consumption concept; consumption behavior; consumption psych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越来越深的影响,高职学生作为广大青年中的一个群体,同样受到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消费主义倾向,这给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对高职学生的访谈,编制了《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调查问卷》,该问卷通过消费观念和行为、消费心理、对消费的评价、消费影响因素等方面来反映高职学生的消费主义倾向。

本研究以高职学生为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调查问卷985份,有效问卷971份。调查数据录入后,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和实践经验,对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

1 人口学变量数据统计

从被试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变量来看,男性占30.2%,女性占60.8%;大一的占59.5%,大二的占39.3%,大三的占1%;来自城市的占53%,来自农村的占36.7%,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占10.3%;独生子女占63.7%,非独生子女占36.3%。

从被试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等变量来看,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的占34.6%,为大专的占37%,为本科的占22.2%,为研究生以上的占6.2%;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的占38.2%,为大专的占31.4%,为本科的占24.4%,为研究生以上的占6%;家庭年收入为5万元以下的占25.9%,为5-10万元的占32%,为10-15万元的占28%,为15万元以上的占14.1%;每月可支配费用为500元以内的占16.2%,为500-1000元的占32.8%,为1000-1500元的占32.7%,为1500元以上的占18.3%。

2 消费主义倾向数据统计分析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高职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消费心理、对消费的评价和消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来反映高职学生的消费主义倾向。

2.1 消费观念和行为数据统计分析

在消?M观念和行为方面,考虑到社会赞许性,主要从高职学生对良好消费观念和行为的认同和对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否认两个方面来分析。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在注重消费实用性、崇尚节俭消费、制定消费计划等良好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的认同率偏低。在“我认为商品有没有用才是最关键的”、“我消费时首先会考虑商品或服务的实用性”、“我通常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去购物”、“我认为无论贫富都应该勤俭节约”、“我通常在消费之前会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我日常的支出主要用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等问题中,被试的认同率分别只有37.4%、48.4%、32.6%、51.2%、32.1%、35.9%,认同率大部分不到一半。

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在超前消费、品牌消费、享乐消费、奢侈消费、崇洋媚外消费等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的否认率偏低。在“我认为超前消费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我认同那些花钱只为买品牌的现象”、“我消费时,品牌通常是我考虑的主要方面”、“我赞同不会挣钱就不会花钱的说法”、“我认同及时享乐的观点”、“我的支出主要用于娱乐和享受”、“如果我有钱,我会愿意去购买一些奢侈品”、“我认为国外的东西比国内的要好”、“我认为消费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等问题中,分别只有35.7%、48.5%、34%、37.1%、38.3%、39.8%、29.9%、32%、33.9%的被试表示否认,否认率大部分在三四成。

2.2 消费心理数据统计分析

在消费心理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对从众性消费、盲目性消费、冲动性消费、随意性消费等不成熟消费心理的否认率偏低。在“如果大家都去购买某件商品,我通常也会去购买”、“很多情况下,我购物只是因为喜欢购物的感觉”、“我经常会因为一时兴起而去买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我的消费状况受心情影响很大”等问题上,分别只有44.3%、40.9%、37.9%、27.3%的被试表示否认,否认率均不到一半。

2.3 对消费的评价数据统计分析

在对消费的评价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对消费良好评价的认同率偏低,对消费不良评价的否认率偏低。在“我对自己目前的消费状况比较满意”、“我认为自己的消费方式比较合理”两个问题中,被试的认同率分别只有39.3%和39.7%,认同率均不到四成。在“我认为周围很多高职同学存在过度消费现象”、“我认为高职学生属于高消费群体”两个问题中,只有32.8%和31.2%的被试表示否认,否认率均在三成左右。

2.4 消费影响因素数据统计分析

在消费影响因素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认为自身经济状况、自己的眼光、网络环境、同伴和广告等方面对自身消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我的消费状况主要取决于自己的经济状况”、“我消费时通常会相信自己的眼光”、“网络环境对于我消费的影响很大”、“我的消费很大程度上受同伴影响”、“广告对于我购物的影响作用很大”等问题中,分别有81.4%、79%、72.3%、61.7%、58.9%的被试并没有否认这些因素对自身消费的影响。

3 人口学变量与消费主义倾向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将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等人口学变量与消费观念和行为、消费心理、对消费的评价、消费影响因素等反映消费主义倾向的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

(1)人口学变量与良好消费观念和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注重消费实用性、崇尚节俭消费等良好消费观念和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职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制定消费计划这一良好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2)人口学变量与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的相关分析。高职?W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超前消费、品牌消费、享乐消费等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与崇洋媚外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奢侈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3)人口学变量与消费心理之间的相关分析。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冲动性消费、盲目性消费、从众性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与随意性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4)人口学变量与对消费的评价之间的相关分析。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认为高职学生存在过度消费现象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职学生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认为高职学生属于高消费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5)人口学变量与消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广告对其消费的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同伴对其消费的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家庭年收入与网络环境对其消费的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与自身经济状况对其消费的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4 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特征

(1)消费主义倾向明显,对传统消费观念造成冲击。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在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等多方面出现了消费主义倾向,他们对物质的追求远远高于满足实际需求,对精神层面的追求相对不足,往往希望通过物质消费来证明自身的价值、获得心理的满足。这种消费主义倾向对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艰苦朴素等传统消费观念造成了冲击。

(2)消费观念和行为扭曲,与现实状况形成鲜明对比。部分高职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出现了扭曲,他们并没有树立一些良好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例如,注重消费实用性、制定消费计划等等;反而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例如,超前消费、品牌消费、享乐消费、奢侈消费、崇洋媚外消费等等。然而,大部分高职学生并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或家人定期给予的生活费,有些高职学生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有不少高职学生的家庭年收入和每月可支配费用都相对较低。不少高职学生在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的扭曲与他们的现实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消费主义 “90后” 价值观教育 路径

消费主义及其价值观概述

消费主义价值观代表的主流价值体系是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其反映的社会思潮以物化的消费关系构建社会发展的基础,实质是为资本主义再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财富。以消费为主体的生活方式在西方国家的大力鼓吹下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式,甚至是各国人们的生活节奏、方式、观念。而在这种消费模式、观念的华丽外衣之下,隐藏着冲击、瓦解非西方国家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①西方哲学认为,人的“理性”决定了人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这种需求以个人的利益实现为基础,个人本位的利益超越于社会的利益而存在。而为了实现对欲望的满足,可以毫无节制地挥霍资源。②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③。价值观则是作为社会一切关系总和的人对价值及其利用效度的认识,反映了人们对待利益的态度和原则。

中国的“90后”正在经历价值观发展、成熟时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面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渗透,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90后”学生的思想导向和价值观统领作用,积极地防御通过消费主义价值观及其编织的生活模式、价值体系对“90后”学生的意识冲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的、关键性的任务。

“90后”价值观现状、表现方式及发展特点

价值观现状。我国青年的核心价值观在理想与现实取向上存在二元性、兼具时代价值观边缘性与中心性的双重特征。④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学生的价值观与普通青年群体在现状上有着共通性,但又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意味着该群体在价值取向上的个性化特点。

价值观表现方式。第一,价值认知自由度大、随意性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价值认知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了解满足主体对个体某种缺乏状态的需要状况,而这种需要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层次:

图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价值取向图示

从上图对应的需求层次可以看出不同的价值导向对应的价值需求差异性。“90后”学生在进行价值认知和需求判断时,往往是以最为直接的、也最容易获得的价值满足为出发点,停留在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自我在功利层面的物质和生理需求,对社会道德价值的认可却多停留在意识层面,缺少实际行动,价值转化过程进行到道德价值便宣告停止,即出现价值取向的“断链”。

第二,价值选择复杂性。价值选择是在面临价值冲突时根据自身所处的价值环境,在价值认知的基础上,对价值活动所作出的判断、选择、决策的全过程。价值选择的矛盾来源于价值冲突,后者代表了不同文化和文明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这些影响根源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性。⑤存在于“90后”学生价值观念体系结构中的传统文明、现代文明与后现代文明相互之间的激烈碰撞,既融合了物质与精神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经济与道德的冲突等通常意义上的价值冲突,又孕育出个体与整体、公平与效率等现当代社会代表意义上的价值冲突,在价值选择上表现为突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

第三,价值评价结果矛盾性。价值评价是价值主体对价值判断和衡量的标准。对人的价值确立、维持或改变以及相应的社会态度和行为起着调控作用。价值评价的标准本身是客观的,但由于对其标准的界定和认同是主观的,因此,在衡量价值评价的标准时就容易出现偏差或不统一。具体体现在:一是价值评价标准与内容的脱节,未认识到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能够在追求社会实践中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⑥就个体表现而言,体现为社会参与度不高,愿意享受孤独;同时却对公共事件、社会热点表现出一定的关注,其趋向的价值评价的主客体之间存在隔离与脱节,但并不是完全对立开来;二是价值评价标准实用范围脱离当下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忽略价值评价是一个历史的、唯物的概念,淡化或脱离评价客体的时代背景,产生不客观、不全面的评价,个体表现为评价标准不固定,时常变动,缺乏发展性。面对多种文化的冲击,“90后”学生们的价值取向随着价值标准的多元化而繁杂起来,致使他们在面临多种选择时容易诱发不良的价值倾向,在价值评价上表现出偏移性、不稳定性。

价值观发展特点。影响“90后”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有三个:家庭、学校、社会。在这三个因素中价值观的发展形态从雏形逐渐走向成熟。经过长期的教化、教导和教育,三个外部因素分别对“90后”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具体作用以“传授、灌输—教化、引导—调整、扬弃”为特征体现出来。由于家庭环境是价值观发展中的“首因效应”,学校环境是中介,社会环境是反馈,故价值观发展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经过学校教育深化,在社会教育中提升。

内在环境是个人价值观发展、形成、成熟所依赖的认知、分析、思维和评价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分化、发展,当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认同感的增强实现同向发展时,个体价值观的发展过程就伴随其生理、心理发展不断清晰和明确起来,人的价值观也就在上述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从潜意识的模仿到自觉能动地学习再到改造演进渐进式地发展起来,其过程呈现动态性、社会性、实践性。“90后”学生容易偏离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价值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取向转向个体本位取向;价值目标随之转向现实,从而出现道德下滑、价值评价的短期化和功利化,其影响因素呈现复杂化、多元化、冲突化。

消费主义价值观及其对“90后”的影响

一是外在表现形式诱发“90后”过度追求新奇事物。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价值属性意义已经扩大化,由于商品本身所具有的或代表的信息而具备符号价值的属性。该属性被称之为“符号”价值,⑦这种新颖的价值衡量方式及其量度都极大程度地迎合了青少年对社会新生事物猎奇般的需求和满足。

二是传导方式催化“90后”滋生错误的消费观念。国家统计局在2012年初于某城市举行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时发现,2011年3月到7月,该地大学生人均消费达5170元;从消费水平分布情况看,消费在3000~5000元的占52%,6000元以上的占33%。而在麦肯锡公司提供的《世界奢侈品协会2010~2011年度官方报告》中,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低龄化”现象严重,45%的消费者年龄在1~34周岁,而对比同等消费层次的情况,西欧仅占22%。对名牌近乎狂热的崇拜,已经让大学生们在对物质的追求变得更为急切的同时也更为迷惑,不明白自己究竟追求什么,有的甚至认为仅是为了获得同龄人的认可。

三是内在实质可能诱导“90后”产生价值观危机。作为全球资本主义的制度性支柱,消费主义价值观通过意识形态来改变人们的消费和生活观念,从而借助文化的外衣实现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全球扩张。⑧伴随着消费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迅速扩散,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对这些国家中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产生于美国大众文化土壤的本质决定消费主义在作为文化输出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上潜在的“掠夺性”,这种强大的物质化的观念带有鲜明的“文化征服”色彩,而首先被吸引和影响的就是青年一代。其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诱导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青少年个体而言,易诱发“模仿”心理,滋长贪图享乐、以物质享受为核心的价值追求,造成精神的颓废、空虚和意识的冷漠、麻木;另一方面对青少年群体而言,易诱发“从众”心理,鼓吹以消费能力为象征性指标的社会地位上升假象,扭曲正常的价值发展路径,造成群体的信仰缺失、社会的价值危机。

“90后”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分析

青年价值观深层次地反映和体现了国家、民族在意识形态上的未来走向⑨,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品质和影响力,而青年时期则是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主要时期。在此阶段,如何因势利导,引导“90后”学生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吸取有益养分,在已有的价值判断能力及价值选择趋向上进行合理的重塑和构建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创造价值重构教育的“育”环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导向对“90后”的思想引领作用,坚持理想教育与信念教育双向并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契合、开展“90后”学生价值观引领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根据教育的层次与类别以及价值引导对人在不同时期的要求,将承担教育主体责任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科学地划分在价值观引导、教育、凝练上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教育的任务,有助于有效地开展价值引导教育,发挥不同环境和影响因素对价值导向的作用。在三个层面教育的衔接方面,尤其要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延续性、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递进性,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在幼年—少年—青年价值观发展上的协同性与互补性,同时要重视三个层面教育中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应当具备一致性和统一性,而这种统一与契合需要以核心价值体系来总领和统帅。

第二,以实践体验增进价值引导实效,改革价值重构教育的“化”环节。根据“90后”学生价值实践能力较弱、价值需求与价值选择的能力并不匹配的特点,可采取一种“不经意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串联起来的相互关联的教育场景,吸引“90后”学生参与价值“熏陶”和学习的环境,开展间接教育;在人文素养和公民道德教育中实施逐层推进式的价值观教育,将其作为“90后”学生价值提升的有效方式。具体来说,从“90后”学生成长的情感需要、价值需求的诉求点出发,激发他们参与价值实践的兴趣和动力,在辩论与讨论中深入分析社会道德文化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念出现的根源,培养其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教育认知,构建核心价值观念培养的基础。

第三,以个体差异为基础实施分层指导,构建价值重构教育的“疏”渠道。社会分工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对事物认知的差异性都可能导致“90后”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着迥然的不同,实施“差异化”、“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是深化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据前文描述的需求层次图,价值观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不同群体的青年个体、同一青年个体在不同阶段的价值、同一阶段面临主要价值选择的不同取向都可导向不同的价值观形成结果。解决上述“矛盾”关键有三个步骤:首先,认可现实化的价值观念差异客观存在,理性面对需采取具体的、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将教育理念的转变融入思想;其次,按价值需求的不同层次合理设计对应的教育体系,按青年学生群体的不同价值趋向,为他们提供细致、人性化的教育、学习,实现价值需求与期望的对等;再次,在各体系中分解、细化价值选择的前后关系因素,针对典型案例制定分层教育体系维度下的教育方案,在规范的前提下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灵活性和延续性。

第四,以教育主体价值实践能力培育为目标,建立价值重构教育的“立”效应。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价值引导重构教育的目的是解决青年在价值实践中的困惑,使他们通过价值重构教育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观体系,并能针对价值选择做出合理的、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因此,在教育中应不仅将价值观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更为重要的是教会“90后”学生掌握价值分析、判断的方法,强调价值判断、选择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训练和使用,⑩在价值实践的过程中重视学习和深化价值理论的相关内涵,提高运用价值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较于国外在价值实践教育方面的经验,我国在此方面的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还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可供参考的模式和方法也较少,一方面可以从国外较为先进的价值实践教育理论中寻找科学的养分,如借鉴和学习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方法,可为我国“90后”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结合我国青年学生,尤其是“90后”学生群体在新的形势下对价值教育偏向于实践教育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适合该群体的教育方式,并逐渐形成特色的教育理念和系统的教育方法及理论。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注释

①赵玲:“消费维度中的西方意识形态影响与批判”,《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9期。

②柴婷婷,热河木江·巴拉提:“现代消费主义的理性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③[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三联书店,1956年,第117页。

④⑩金飞,孙泊:“文化多元视阈下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

⑤宋永平:“价值冲突的本质与表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⑥ 张慧琴:“关于人的价值评价中的几种关系”,《郑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