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区块链;金融应用;监管问题;风险防范
一、区块链金融概述
2009 年,中本聪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中,以比特币为基础,提出区块链是一种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分布式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我国理论界对区块链技术也进行了研究,有的认为区块链是一种依赖密码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新技术,有的学者认为区块链是分布式的数据库,有的学者认为区块链是采用分布式记账技术的账本。而学者们对区块链的本质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认为区块链是一种安全可信、去中心化、记载所有交易记录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区块链技术的根本特征是去中心化,因为区块链是一个采取点对点传输方式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在同一个交易中,节点与节点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中心化的系统控制者,使得交易之间更加便捷与自由。区块链金融就是区块链技术与金融行为相结合,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1.证券交易。在证券发行和募集时,通过分布式的节点与节点之间形成智能合约完成证券交易。该智能合约是由处于节点的证券发行机构与客户之间自动匹配达成,而无需传统的证券经纪人、资金托管人、登记结算机构等环节的介入,能够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同时,由于区块链内的数据不可篡改,每个节点之间数据更加安全透明。区块链技术在证券领域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节约资源,同时还增添了交易信息的透明度和安全性。2.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是相对于实体货币而言的,是一种能够实现实体货币功能的以数字形态表示的网络代币。数字货币交易主要依赖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共识机制,让位于节点双方直接达成交易,无需银行等机构的介入,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交易更加灵活;同时因为数据不能随意被篡改,交易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2015 年厄瓜多尔央行“电子货币系统”正式运营,并发行“厄瓜多尔币”;同年,突尼斯发行国家数字货币eDinar;2017 年,委内瑞拉发行以石油为价值支持的“石油币”。我国央行也在积极推进数字货币研究,于2016 年便开始组织了数字货币相关研讨会,随后又成立了研究所,目前正在研发的数字货币叫DC/EP,DC即数字货币,EP指电子支付。
二、区块链金融存在的风险问题
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交易信息更加透明,交易数据更加安全,其能够给金融行业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带来许多创新发展。在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的同时,不能忽略区块链技术存在的风险问题。1.技术风险。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带来变革的科学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攻坚克难。对于一个区块链结构来说,其安全性在于使用非对称性加密技术且节点较多,破解难度大;其稳定性在于安全技术让数据不易被篡改或者毁损。目前,区块链整体技术与网络研发还处在建设阶段,因此,区块链与金融领域结合的条件并不完备。区块链金融服务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这些优点受制于技术发展,倘若技术基础薄弱,则其安全性会相对低一些。随着加入区块链进行交易的节点的增加,数据库所需要的运算能力也相应增加,当运算能力达不到要求时,区块链则无法进行有效维护,保存在区块链数据库的账本则有丢失的风险。2.人为风险。人为风险是指负责区块链交易或者管理的操作人员因错误的操作而导致区块链出现问题,进而给金融服务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管理人员有时无法对区块链进行全面的审查,难以解决技术漏洞以及技术升级带来的隐患。在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区块链结构安全性比较薄弱,倘若数据库中51%的节点被不法行为人掌握,数据库中的交易数据和个人信息将可能会被随意篡改和伪造,违法犯罪行为接踵而至,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施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行为。与此同时,由于数据与信息被篡改,金融安全监管机构在应对这些危害金融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时,便无法通过区块链系统中的信息对其进行定位、追踪与查处。区块链数据库的可控性将降低,金融安全无法得到进一步的保障。3.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对于区块链金融的监管方面。区块链应用到金融行业的主要功能是分布式记账、智能合约以及其加密特性,此前的监管仍旧是中心化的分业监管模式,而没有很好关注到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并提出针对性的监管。采用传统的监管缺陷是只能进行基础层面的调查而无法介入技术层面对交易信息进行监测,缺乏技术性监管,使得监管不到位。同时,区块链金融的点对点传输与共识机制中,用户主要关注的是以数字代码形式传输的数据,对于参与节点或者持有该串代码的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可能予以忽略而无法查实。区块链的这一特点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如非法集资、洗钱等刑事犯罪,从而导致案件的侦破难度增加,嫌疑人身份难以确定,让区块链金融的司法监管变得困难重重。
三、完善区块链金融监管的路径思考
1.监管策略的选择。为了规范区块链金融的监管,解决好上述监管问题,首先应该明确监管路径,提出针对性的监管策略。区块链技术与金融领域的深度融合,给金融领域可能带来新的变化―――不同类型的金融业务革新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因此区块链金融监管也需要“对症下药”,这是弥补传统监管模式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区块链金融这一短板的最佳方式。中心化分业监管模式的弊端已经展现,针对区块链金融应当采用创新的监管模式,如采取更多的技术监管,实现技术端的突破,防止技术风险所带来的金融问题;采取针对性的专门化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主体,防止出现监管缺位的现象。其次,建立合理的监管体系,实现法律监管和技术监管的有效融合,让区块链金融能够在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内接受监管,有效地解决好监管对象、监管主体以及监管方式之间的问题。例如,监管对象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实行专业监管,明确在混业经营的情况下根据业务占比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2.传统金融监管需要创新。传统金融监管需要进行创新,转变分业监管思路,增强针对区块链的功能性、技术化智慧监管。一方面,需实现中心化分业监管模式向多中心功能性监管的转变。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与区块链金融不适应,监管不能协调。区块链金融不同于传统的金融监管,区块链金融使得各金融业务之间出现交叉融合,其混业经营情况导致难以确定监管机构,进而出现监管缺位现象。现有的中心化分业监管模式向多中心功能性监管转变,能够解决好监管缺位的问题。监管不再过于关注依据业务对金融服务分门别类,而应关注可能形成的多中心现象,依照该业务基本功能实施监管,避免监管混乱或者监管缺失。另一方面,增加技术性监管制度与措施。单纯地进行制度监管无法避免技术风险,应以技术性监管应对技术性风险,解决好人为风险给区块链金融系统带来的安全问题。因此,应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研发,对区块链金融系统添加技术指令,对其实施智能化监管。3.建立专门化区块链金融监管。专门化的监管是规避区块链金融风险问题的有效方式。专门化区块链金融监管应该根据区块链金融的特性,采取技术性与法律性相结合的监管手段。区块链金融缺乏中心化的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弱化了区域管理,加上极强的匿名性,使得区块链上的交易难以被监控。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监管沙盒”模式对我国区块链进行监管测试,如在未经过监管测试得到法律监管部门认可的情况下,不得向公众推行技术创新。这一模式能够让区块链金融服务提供者预先进行风险模拟,也能让监管者实施对服务内容以及相关主体的监测,根据“沙盒模型”制定更加完善的监管制度。要实现技术手段与法律手段的相互配合,需要从基础立法、监管执法、行业守法与金融司法等方面,使法律监管与技术监管深度融合。首先,确立区块链金融的法律地位,建立合理的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规则。其次,设立专门的区块链金融监管职能部门,提升队伍素质与监管能力,加强监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明确监管职权界限,解决监管主体混乱或者缺位的情况。再者,要加强区块链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以专门的法律监管促进行业自律的形成,促进行业进行技术监管创新。最后,金融司法监管要注重区块链的技术特性,提高司法监管的效率和终局性效力。
四、结语区块链技术应用
在金融领域,凭借其分布式记账、点对点传输和共识机制等技术,给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革新的路径。但是,在区块链技术给金融行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藏风险。变革传统金融监管体系,建立专门的区块链金融监管制度是防范区块链金融问题的可行路径。区块链金融的监管,不仅仅是传统金融监管机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是国家金融发展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尽管我们目前的金融监管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对于进一步发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价值造成阻碍。但是,我们应该尽快对传统金融监管做出创新性变革,转变监管思路,以功能性技术化监管为主要变革方向,提高对区块链技术风险的防范与应对。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建立专门的区块链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性,保障区块链金融技术监管与法律监管相协调,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规避区块链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磊.区块链如何监管:应用场景与技术标准[J].中国法律评论,2018 (06 ):177-185.
[2]袁康.区块链技术在证券市场应用的监管问题研究[J].证券法苑,2017 ,23 (05 ):315-338.
[3]樊云慧,栗耀鑫.以比特币为例探讨数字货币的法律监管[J].法律适用,2014 (07 ):48-52.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金融科技
一、新时期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背景
2014年9月,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中国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成立和发展,中小微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了65%,税收贡献占到了50%以上,出口超过了68%,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截止2015年7月,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7000万,而这7000万企业中大部分还处于一种小散乱弱的状态,没有进入应有的发展轨道。同时,随着中国供o侧改革进入深水区,在“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对于供给侧、产业端的优化日益凸显其重要性,而其中作为中国实体经济主力军的中小企业的活力以及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和激活。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在财务、法务、税务、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在融资方面,中小企业很难满足银行发放贷款的硬性要求,针对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融资体系、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由于回款不及时,而出现资金缺口,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未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诉求,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利用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易、合作关系,通过存货、应收账款、购货单等作为抵押,并依靠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为之授信和提供担保,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实质交易和合作关系,从一定程度降低融资风险。由此,以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为中心的“1+N”融资模式成为不同供应链中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也成为供应链金融的典型形式。然而,此种模式虽然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效加快整个供应链上的资金流转速度、提高整个链条的经营效率,但是核心企业为此往往需要承担很大担保和信用风险,因而对此并没有太大意愿。目前较为可行的方式是核心企业通过建立融资平台,一端对接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另一端对接资金方、或者利用自有资金,并从中赚取息差,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同时,为核心企业带来一定收入。然而这种模式由于息差的引入,又一定程度的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
从整体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供应链看成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载体,资金、货物和信息在这样一个链条当中不断的高速流转,而每一项流动中都包含了链条中企业的经营信息,形成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刻画。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随之产生。与此同时,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一方面,物流成为了供应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另一方面,物流企业积累了整个供应链中企业的物流信息,一定程度反应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情况,以此来判断被用作贷款抵押物的货物、应收账款、购货单的真实性,由此产生了“物流+N”的模式,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被大型的物流公司所替代,因其拥有的整个物流链条的信息,从而从一个侧面完成了对中小企业的征信和风险把控。虽然以物流数据为基础的风险定价的引入可以一定程度降低风险成本。但同样的问题,物流企业如果作为征信的一方或者担保的一方,势必会加大物流企业的风险,降低核心企业参与意愿,如果作为融资中介和服务的提供方,势必会加大供应链内部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三、数字智能时代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建议
随着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被采集和积累,并通过数据分析进一步准确把握企业的经营信息和贷款的偿还能力,从而综合判断融资的风险程度,实现风险的合理定价。以制造业为例,将从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入库、出库运输、以及下游企业的验货查收的全部数据作为企业征信的依据,可以有效减少利用虚构的存货、应收账款、购货单等交易凭证进行骗贷的风险,一定程度减小中小企业贷款违约的风险,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大幅度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出现,减少了资金端和融资端的中间链条,从而一定程度降低中间成本,同时随着金融资产交易所的互联网化,很大程度提高了非标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加快了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供应链金融资产的有效流通,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由于相应金融资产流动性的提高,融资过程流动性问题所带来的溢价随之减少,从实质上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目前随着金融科技进入2.0时代,互联网金融也进入到了智能金融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可以让原先大量需要人工处理的数据分析变得更加高效,并且人工计算很难完成的数据之间逻辑关系的解构工作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手段有效完成,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深度,通过深度解读供应链中的交易数据,还原中小企业的真实价值,尤其是以高科技企业为主的固定资产相对较小的企业,通过企业经营数据的解构和分析,对财务报表进行更加详尽的注释,让企业的报表更加具有信服力。金融科技2.0时代,供应链金融另一个重大突破应当是区块链技术的使用,通过区块链技术让供应链和产业链上的所有公司之间的交易有迹可循,完整追溯和还原。从根本上降低企业骗贷的风险,完善整个供应链的信用体系,并且区块链的多中心分布式的体系,可以真正的做到去中介化,去中心化,实现资金和资产端直接对接,增强信用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全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让广大的中小企业真正能够换发出对于经济的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具体的发展建议如下:
(1)建立供应链自身的物联网体系,并充分发挥不同的智能硬件设备对于数据的采集能力,并将之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体系相融合,收集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每个节点的详细数据,记录完整的供应链运行情况,形成供应链金融企业资质评价基础,并成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应用的基础。
(2)完善中小企业数据库体系,以此形成有效的的企业资质评价体系。将中小企业的财务数据、技术数据、以及人力数据等录入数据库,并形成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小企业形成全面的征信和嗜菲兰郏充分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征信确实所带来的风险溢价,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3)运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在数据积累的基础之上,建立供应链所有公司的知识图谱,解构整个供应链内公司之间的上下游关系,交易关系以及合作关系,在企业自身数据征信的基础之上,通过整个供应链的上下游关系,网络结构,进一步完善对于公司的精准画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根据企业的特征,实现个性化的金融、法律、财务以及其他周边服务。
(4)运用区块链技术,初步建立针对整个供应链内部的区块链体系,并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的功能,将之与区块链体系相结合,完整记录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供应链企业与外部企业的价值交换和债权、股权等金融资产的交易记录,在降低供应链金融本身风险的基础上,充分激活资金的流动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激活供应链自身活力的同时,充分引入外部有效资源,补强供应链体系,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郝振超.关于我国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简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2):147-148.
[2]谢世清,何彬.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模式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V33(4):80-86.
[3]何丹,陈茵.我国供应链融资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J].中国市场,2016(32):51-52.
[4]周立群,李智华.工业4.0时代的供应链金融[J].中国物价,2016(5):137-139.
[5]许亚岚.供应链金融风口来袭[J].经济,2016(26):40-48.
一、风控相关系统介绍
1. 相关系统介绍
风险相关系统建设总体思路为搭建统一的风险管控平台,以风险数据集市为基础,集成信用风险等计量,提供统一入口、统一系统架构、统一管理和统一风险视图的风控平台。风险管理类系统一般包含:风险数据集市、内评系统(含评分卡及评级模型等)、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资产风险减值系统、模型实验室等。具体介绍如下:
Ø 风险数据集市
作为整个风险相关系统的数据基础,集合所有风险管控所需数据,以企业级数据仓库为基础,建立风险应用领域数据模型,支撑上层各个风险应用。
风险集市模型:
应用架构:
Ø 内评系统
通过自身数据,应用相关模型估算PD、LGD、EAD等风险参数,通过自身数据构建申请评分卡、行为评分卡和催收评分卡,分别对贷前准入、贷中监控以及贷后调整进行定量风险估算。内评建模模型需要一定时间的违约数据积累,同时需要依靠内部客户相关数据和引入一定外部征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完成对客户评级建模。
Ø 风险监测预警
基于风险管理平台及数据集市,实现风险指标的监测和动态预警,对指标进行分类管理和预警及处置流程,从预警信号发生、识别、排查认定、处置、信号解除以及评价反馈等,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及处理流程。
监控信号从最初的简单业务指标信号逐步优化扩充为由预警模型经过数据分析筛选的预警因子,从识别单一客户预警信号到关联客户预警等。
Ø 资产分类减值
负责资产的五级分类,并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计算。目前的IFRS9下的减值模型优化。
Ø 模型实验室
进行大数据分析建模的平台,基于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可进行评分卡模型的建模优化以及返回检验等。实现数据处理,准备,变量筛选,变量分析,建模,检验,模型指标分析以及模型监控等得统一平台,实现大数据风控的基础平台工具。
3. 风控与业务系统的关系
目前风险相关系统应用主要为被动接收外部业务系统数据,分析计量风险,将风险结果和指标等进行展示和提示。
部分应用以及嵌入到业务流程各个环节中,甚至对业务流程有强制影响。如:
Ø 申请评分在客户准入环节的应用,当客户评分低于某个值时,自动拒绝客户;
Ø 客户评分的值对客户授信额度的影响;
Ø 客户的行为评分对客户授信额度的自动调整;
Ø 业务人员在做单笔业务时可以进行违约率单笔测算,来考虑是否要进行该笔业务;
风险系统应当不仅进行事后的反应统计,应该逐步嵌入业务流程,更多进行事前、事中的预警和管控,体现风险管理的价值。
二、金融科技前沿技术应用介绍
Ø 大数据
大数据能够通过分析蕴含在大量历史数据中不容易被直观发现的规律及关系来预测未来一定概率下某些情况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逐步开始建立企业级的数据仓库以及基于仓库的面向具体应用领域的数据集市。通过制定企业级的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检查规则、数据治理架构,以及数据责任部门等形成一套数据管理体系。
银行基于企业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主要包括客户细分及营销、差异化产品及服务、风险管理、智能投顾、反欺诈、反洗钱等;保险行业的差异化费率。
Ø 云计算
云计算是由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网格计算发展来的,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
主要体现硬件及软件的集中维护、共享以及服务化。
分为外部公有云和企业自建私有云,出于安全性和保密性考虑,一般金融机构自建私有云。
能够为金融机构带来的好处包括通过共享降低成本,可靠性和扩展性好,服务集中管理维护,快速交付,快速部署使用云服务等。
Ø 区块链
来源于比特币,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一种通过去中心、去信任方式来共同维护并进行记账。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
特点:
1) 去中心化,去信任,不需要统一的信用中介,互不相识的各方可以直接进行交易。
2) 记录按时间序列记录且不可被篡改,并可以被追溯。
3) 每个节点拥有完整的交易记录,公开透明。
4) 安全性强,节点多,不存在唯一的中间节点,不易被攻击。
5) 智能合约,自动按规则执行约定好的合约规则。
金融行业应用领域包括支付、清算、供应链金融等。目前已进行区块链技术的业务如招行的跨境清算、邮储的资金托管系统等。
Ø 人工智能
Ø 物联网
三 、系统建设的思路
Ø 系统建设的驱动因素包括外部监管要求和内容精细化管理提升需求,目前中央企业投资的金融企业监管正在逐步加强。
Ø 系统建设需要循序渐进,不断迭代,分阶段建设,体现阶段性成果,再不断优化完善。系统实施时先搭建整体统一框架,再不断进行功能完善和数据完善。
Ø 系统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的过程,需要考虑关联业务系统的同步改造,同时需要结合公司目前系统、数据以及业务制度管理等的具体情况逐步推进。
四、系统规划建议
Ø 内部管理需求
随着公司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风险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系统建设的驱动因素也逐渐从应对监管要求转化为提高内部风险管理水平,为公司正真规避风险、创造价值提供支持。同时不断将风险系统嵌入业务流程中,加强风险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互动,从事后的风险分析逐步提前至事前的准入和风险判断,事中的风险监控和及时应对处置。包括客户评级管理,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计算,客户行为评分,以及限额管理等。
Ø 系统短期规划建议
短期来看,主要搭建系统基础功能架构及数据架构,充分考虑未来系统的扩展性。初步形成风险管理数据基础,完成系统与财务、业务等系统的自动对接。
同时考虑到风险数据集市是整个风险应用的基础,下一步考虑进一步完善风险数据集市,完善数据模型,规范数据标准、进行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同时制定与相关系统的数据对接标准,数据补录机制等,并基于数据集市完善风险指标监测及预警,风险报告报表,风险视图等,逐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公司风险管理水平。
逐步将风控系统嵌入业务流程,将控制点前移,在业务系统中引入客户信用风险评级指标辅助决策。
本次年会以“新起点 新能力 新引擎”为主题,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理事长刘克峰出席会议,包括全国知名软件园区代表、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典型在园企业、媒体代表在内的近300人参与会议,共同交流讨论创新变革如何激活软件园区发展新动能。
探索创新 合作共赢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风起云涌的一年。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d起,全球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很多新情况新特点:“软件定义”引领信息技术产业变革,信息技术加速与制造领域融合开启产业竞争新图景,如何准确把握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顺势而为,抢抓机遇,推动信息化在各行各业深入渗透和软件服务业由大变强,对“十三五”时期打造我国全球竞争新优势尤为重要。
软件园区作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载体,汇聚着近80%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面对“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等细分领域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基于这些领域的创新创业的蓬勃兴起,软件园区将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对于园区的发展,结合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的工作重点,李颖指出,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新时期,应从五方面来提升园区发展工作:一是加快推进软件园区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园区应成为践行“互联网+”的重要示范基地;二是进一步推动各软件园区之间在战略、技术、标准、市场合作等各方面的沟通、协作,实现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流的有限连接和共享,促进园区乃至整个行业发展;三是要积极打造软件园区双创平台,营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双创”新生态;四是引导和鼓励园区建立完善的公共云服务平台,加快发展产业互联网、培育信息消费和互联网+的新业态,积极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在制造业研发设计销售物流等环节提供支持,建设推动两化融合的示范平台;五是希望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作为行业中介组织,继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新形势下,要不断创新,做好产业主管部门、软件园区、软件企业之间的新型信息通道,把这个通道作为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园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资源共享的桥梁,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形成协作、协同的格局,为推进我国软件产业由大变强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在会上作了“智慧制造云中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实践与思考” 的演讲,他认为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一场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变革, “互联网+ 人工智能” 的时代即将到来。智慧云制造, 是以用户为中心, 人、机、物、信息融合, 以互联化、服务化、协同化等为特征的智慧制造新模式, 可以随时随地按照需求获取智慧制造的资源与能力, 进而优质完成制造全生命周期的诸多工作。软件园区要着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最新技术,助力企业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理事长刘克峰在致辞中提到,要以服务组织新模式来培育双创发展的新动能。园区已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有产业服务、商业服务、物业服务等,各园区根据各自的产业定位、区域条件、政策优势也推出了很多各具特色的服务。面向“十三五”,特别是创新强国三步走的创新战略,软件园区作为创新重要载体,需要在如何更有效地培育,服务于软件产业创新发展上,提高产业的创新水平和能级上作出思考,需要在服务组织的新模式上不断创新。
打造区域转型新引擎
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自2012年5月成立以来,在支撑软件产业集群发展、强化软件产业载体建设、探索软件园区差异化发展路径、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重点软件园区在2016年围绕“双创”平台建设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和实践,为表彰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特授予中关村软件园、西安软件园、上海浦东软件园、成都天府软件园、中国(南京)软件谷、深圳软件园、沈阳国际软件园、广州天河软件园、江苏软件园、长沙中电软件园、珠海南方软件园、杭州东部软件园、新疆软件园“2016创新创业优秀园区”奖。
中关村软件园副总经理许正文、沈阳国际软件园副总经理李辉、合创新业(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CEO杜婷婷、上海临港软件园总经理陈嘉麟分别做了题为“创建国际一流软件园区 ――中关村软件园新‘四度空间’”、“生态、互动、创新沈阳国际软件园的内生动力”、“双创园区的实践分享”和“聚焦智能制造-打造具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演讲。成都咕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申波、北京凯英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立东和珠海市蜜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凡作为在园创新企业代表分享了创新创业的经验。
圆桌对话环节由成都天府软件园总经理何蕾主持。长沙中电软件园总经理夏利锋、珠海南方软件园总经理张革、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朱华、维塔士电脑软件(西安)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波就“创新与变革激发软件园区发展的动能”主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
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与会嘉宾认为,软件园区发展正呈现出新态势:园区规模扩展与产业快速发展同频共振、聚集大企业与服务微创业携手同行、重资产建设与轻资产运营双轮驱动、实体园区与智慧园区互补协同、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融合发展。各地软件园区也都各自创新,百花齐放。中关村软件园对接全球创新要素,跟芬兰政府建立了中芬国际技术合作创新中心,跟以色列建立了中以国际合作技术创新转移中心,并设立中以创新基金,创新合作模式,跟北美、印度等全球16个国家分别建立了合作关系。沈阳国际软件园以生态、互动、创新寻求内生动力;扬州软件园寻求特色,精准定位,促进园区快速发展。西安软件园通过举办创新大赛、博览会等方式积极探索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新兴领域发展路径。
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业务指导,要广泛联合政府、园区、企业,共同探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软件园区如何与时俱进,创新变革命,提升园区服务企业和支撑产业的能力。加强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载体建设,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软件园区的创新发展、特色发展、联动发展贡献力量。研讨会结束后,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核能源和广域量子展厅及中关村软件园二期足球场。
软件园区是创新创业
主战场
软件既是全球科技创新最活跃的聚焦点,也是全球创业氛围最浓厚的试验场。21世纪以来,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以互联网为载体和基础,信息技术正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引导全球科技创新步伐持续加快,引发全球产业格局不断演进。信息技术的创新c应用,不仅为传统产业带来巨大的升级发展的条件与空间,也成为催生新兴行业、挖掘蓝海市场的重要依托。
其中,软件作为信息领域涵盖数据生成、传输、挖掘、呈现等多个层面的关键技术领域,其创新发展正成为驱动全球技术进步、构筑新型产业生态的关键点。基于软件技术、产品的不断创新,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业务加速发展,成为推动全球产业发展的新兴动能。近年来,在软件技术的推动下,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行业领域的技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可以说,软件技术与产品的创新,正为整个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革力。于此同时,软件领域的创业活动日趋活跃,以软件为基础和依托,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业企业不断涌现,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我国正处于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大众创业者创新组织生产方式和融资模式,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催生了新供给,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消费,打造新业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经济发展汇聚新动能。 2015年6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提出要从创新机制体制、优化财税政策、搞活金融市场、扩大创业投资等方面促进创新创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当前,我国基于互联网等方式的创业创新蓬勃兴起,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众创空间不断壮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青岛等地区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线上线下融合的众创平台,包括创业咖啡、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专业孵化平台。国家首批确定28个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其中区域示范基地17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4个,企业示范基地7个。
软件园区是软件产业的集聚地,也是软件领域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软件园区创新要素聚集,加快发展创新主体,提升软件园区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主要园区在推动双创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非常优良的成效,其做法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其经验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中国软件园区联盟对我国主要软件园区推动双创的主要特色和共性做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如下:
聚智力 汇双创“源泉”
人才是软件领域创新创业的基本资源,智力是软件领域创新创业的核心要素。没有人才、没有智力,就没有创新创业的“源头”。从要素重要性的角度来看,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第一位资源。我国软件园区在推动创新创业过程中,无一不把人才要素放在首要地位,无一不把智力资源汇集看作最高战略。从软件人才汇集的方式方法中,有以下几种做法值得借鉴。
一是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各个园区根据其自有的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出发,均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人才引进工作。
各园区用最短的时间汇聚智力资源,为开展双创打造核心基础。例如,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已经拥有了国内一流的人才基础,在人才引进过程中重点强调海外人才的引进,促进留学归国人才济济投身创业大潮。南京软件谷将重点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推动创业人才的储备,同时以海外机构为依托建立海外人才回国创业新渠道。
二是加强与现有人才库的对接。企业和高校是软件人才的主要聚集地,我国部分软件园区将目标瞄准了企业和高校以培养的人才,加速推动其加入创新创业的大潮,充实创新创业队伍。一方面,通过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促进大学生创业。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内部有激情、有梦想、有技术、有资源的员工自发创业,探索其在市场中的发展之路。
筑空间 构双创“载体”
软件园区是软件产业发展的基本载体,双创空间则是推动创新创业的基本载体。孵化器、创业园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软件园区推动双创的重要抓手。从国家发展双创空间的导向来看,双创空间的打造主要有三种依托,一是重点区域,二是重点企业,三是高等院校。软件园区建设双创空间也可充分利用这三种依托,构建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双创空间格局。
一是加快建设独立运营的双创空间。部分软件园区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孵化器等方式,建设独立运营的双创空间,直接推动创新项目进行孵化,缩短优质项目的成长周期。
二是推动园区企业开辟双创空间。企业员工也是双创的主力军之一,部分园区的领军企业已经具有了发展双创、推动内部创业的综合实力。加快企业双创空间的建设,将有助于促进拥有行业经验的员工投身创业大潮,形成“大创新加小创新”、“大兴业加小创业”的发展格局。
三是与高校合作建设联合创新中心。高校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部分软件园区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已经建立了联合创新创业平台,有效促进了高校学生由学至产、创新成果由研至用的顺利过渡。
强服务 优双创“生态”
服务企业是软件园区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强化服务是软件园区推动创新创业的根本工作。构建适合双创的服务体系,是推动创新创业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我国软件园区均将强化面向双创的服务作为其自身工作的重点,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双创生态构建与优化之路。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我国一直以来高度终端软件和集成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各地产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也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建立了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随着双创的不断深入,国家加大了对双创的支持力度,软件园区也纷纷出台了支持创新创业的新型政策。可以说,当前软件领域的创新型团队和企业可以享受到四层叠加的优惠政策,政策的保障力度异常坚实。
二是加强资金支持。智力是发展软件创新创业的核心要素,资金则是撬动智力资源的最有效、最根本的环节。当前,我国软件产业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已经形成了市场主导、投资团队为主体的金融支撑体系。每年软件领域的创新创业融资额不断攀升,投融资氛围日益活跃。
三是优化知识服务。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我国软件园区都将知识服务作为推动创新创业的有效手段,加快构建以知识服务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一方面,软件园区通过建立数据中心、测试平台、云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平台加快共性技术的传播与应用。另一方面,软件园区也通过建立专家库和辅导机制,加强行业成功经验的推广,助力创业企业实现良性发展。
四是夯实基础服务。创业者的聚焦点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而园区作为服务者则主要负责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各类服务。我国软件园区均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基础服务体系,为进一步推动双创的发展,不少软件园区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对传统服务体系进行了优化,发展面向双创的新型服务能力,服务业务方向包括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才管理、技术平台支持、对外宣称、生活服务等等。
技术模式创新带来新机遇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演进和应用深化是当前时代的主题,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变革,也为软件园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研判全球科技进步趋势,紧抓产业发展动向,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将有望推动软件园区发展与全球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性共舞,塑造新的时代标签。
从全球来看,传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艰难期,资金的不足、技术的落后、市场的不确定性都为企业未来发展带来诸多隐患。但与此同时,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兴模式的加速成熟也为产业带来新的活力,为软件园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养分。
云计算、大数据正逐渐实现务实发展,IaaS、PaaS、SaaS等服务模式逐步成熟,行业企业正加速成长壮大。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仍旧是市场各路资本追逐的重要方向,创新型企业加速涌现。
因此,新兴领域的大批企业仍旧需要产业园区为其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服务。此外,伴随融合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制造、能源等各个行业企业亟须加速构建软件能力,与软件企业的合作,加快与软件园区的交流⑹侵饕途径,这也为软件园区发展带来新的空间。
路径多元化带来新挑战
技术创新路径多元化不仅为产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软件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多的不确定性。不管是传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转型发展,还是新兴科技创新企业的市场拓展,都需要把握技术创新的主流和前沿,避免被市场淘汰。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电纸书在iPad等平板电脑的冲击下市场空间被极度压缩。此外,服务化、智能化、融合化等产业发展方向为软件园区的发展带来多条路径,软件园区必须结合自身基础和特点,加快应用新的信息技术优化服务体系,瞄准产业发展方向,选择适合园区发展的模式,从而构建园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互联网的融合渗透以及云计算等新兴服务模式的加速成熟,或将衍生出基于网络空间的新型园区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网络园区可为处于不同地区的企业提供技术平台、人才交流、市场推广等多项服务功能,为传统基于地域空间的软件园区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发展亟须探索新思路
伴随软件产业的创新发展,软件园区也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园区管理者需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瞄准前沿,积极培育新兴业态。软件园区应加大对软件领域创新发展的跟踪,把握前沿动向,积极培育和引进前沿领域的创新型企业。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仍旧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行业前沿领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也值得各软件园区的高度关注。
二是注重服务,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服务依然是软件园区的主要职能,也是促进园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面对新的竞争形势,软件园区应不断优化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的现代化服务。同时,要加强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构建新型双创服务体系,促进小微型创业企业的快速成长。
三是强化手段,加快新兴技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为软件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方向,也为园区服务提供新的手段。例如软件园区可以建立面向园区企业的云服务平台,促进服务的高效化、便捷化;软件园区也可利用大数据手段分析园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热点,适时举办相应的技术研讨和产品推广活动。
四是挖掘特色,构建差异发展优势。当前,全国软件园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新的软件园区不断涌现,带来新的竞争态势。软件园区应结合地域特色,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发展方向和重点。一方面推动差异化发展,构筑园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突出发展特点,打造园区发展品牌。
软件园区正成为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各园区通过积极构建软件园区链,有效拓展了园区发展空间。
关键词:大数据;会计信息质量;应用;解决措施
一、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会计信息质量是投资者、政府等主体有效使用信息并做出决策的前提。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表示,会计信息质量主要包括可靠性、谨慎性、重要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和相关性。可靠性要求如实反映,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完整性和无差错性等特征。谨慎性要求对相关事项保持谨慎的判断,充分考虑企业面临的各种损失和风险。重要性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反映与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有关的重要交易或事项。同时,会计信息具有及时性,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信息的可用性具有一定的时效。可理解性要求会计信息清晰明确,便于理解。相关性要求信息具有反馈和预测价值,能为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价值。
二、大数据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经济市场发展尚不完善,规范程度仍待提升。近些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无论是獐子岛的“扇贝逃跑”事件,还是业内经典的美国安然事件,都给投资者、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虚假性与不透明是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对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得到了广泛运用。大数据的出现让信息成指数型的增长,海量冗杂的财务数据让人眼花缭乱,仅通过人工已经无法高效的实现对数据的处理与解析。同时,大数据的出现也让以非结构化数据为主的会计信息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强大的数据分析不断地完善信息产生和记录的过程,对会计信息的处理与监测产生了积极作用。
三、大数据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影响
大数据的应用在数据量爆炸的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大数据让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更具优势。这里主要探讨大数据技术对会计信息可靠性、谨慎性、重要性、及时性、可理解性以及相关性六个质量要求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可靠性影响可靠性的具体要求
包括信息完整、无错等。完整性是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包含使用者需要的所有必要信息。但实际上,信息主要是会计人员提供,完整性是由会计人员决定的。同样,无错性也依赖于财会人员的职业技能,任何失误或者蓄意行为都会产生会计差错。而大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完整性,大数据技术能够从经济活动的不同角度采集信息,极大地保留了原始信息。对于无错性,大数据减弱了人在信息产生处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了可接受范围内的“基本准确”。大数据可以通过智能程序设置对信息的产生、处理过程进行监控,并留下可追溯的痕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财会人员的蓄意舞弊和财务造假行为,极大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谨慎性影响
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谨慎性原则对资产、负债等进行确认和计量,这依赖于会计人员的实践经验以及职业判断能力。想要消除会计错判问题,仅依赖于人是远远不够的。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能够有效校正偏误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机器的会计分析和判断能力逐渐提高。借助智能化数据分析工具,会计重要事项的确认与计量有了可靠依据,减少了人主观判断可能出现的问题,增强了会计信息的谨慎性。
(三)重要性影响
重要性也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定义的。重要性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会计信息重要与否,由信息使用者所处的具体环境决定。然而一般情况下是由会计人员选择信息,代替使用者决定该信息是否重要。大数据突破了传统信息产生过程中的限制,提高了信息生产的效率。会计人员无需再考虑重要性问题,而是由云计算协助完成。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根据自身的需求寻找重要的信息进行决策。
(四)及时性影响
及时性是基于使用者需求的一项特征。在信息时代,信息使用者要根据市场变化迅速反应,越陈旧的信息可用性越差。然而,传统的会计信息从产生、处理到最终传输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势必会对信息质量造成损伤。但大数据使得实时会计成为可能。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区块链技术可以让企业和信息使用者随时随地分享和获取有效的信息,让信息传输更加及时。
(五)可理解性影响
可理解性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以清晰的方式被表述。然而,财务报告的信息密度大且综合度高,即使是具有完善和专业知识的人,要利用财务报告理解并做出决策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可视化成为快速理解信息的有效途径。可视化能够将冗杂的会计信息以图表、声音等方式直观易懂的表现出来,实现了信息的多样化输出。信息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数据链接追踪数据的来源与去处,便于更好的理解会计信息。
(六)相关性影响相关性要求
会计信息具备影响决策的能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体现在会计信息所包含的确认价值和预测价值。会计工作的重点逐渐从事后反映转变为预测未来。大数据可以通过共享平台、网络公开数据等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完整、可靠和及时的会计信息。通过数据模型和分析,使用者可以从已有信息中获取更多仅依赖人工分析无法发现的新线索,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四、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信息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层次的综合性
人才传统会计人员日常工作的内容和流程较为固定,以会计核算为主。但大数据环境下,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可以被计算机完全取代,会计的职能逐渐从核算转向分析。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完善的财会知识体系,还需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特别是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如果不能有效分析数据和信息,决策就无所依据。因此社会对于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技能要求逐渐变高。然而,当前会计行业的管理型人才本就处于紧缺状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更是缺乏。
(二)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
无法保障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发展尚不成熟,会计信息的保密和安全面临着巨大风险。一方面,大数据的出现使信息的存储媒介由纸质材料转变为电子设备。一旦电脑系统瘫痪或是出现问题,很容易丢失信息且难以恢复。另一方面,以电子数据存储在媒介中的会计信息保密性较差。一旦遭到黑客攻击,就会面临着信息泄露、信息失真等一系列风险,企业和利益者都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缺乏完善的监督体制和法律法规制度
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制仍有很多不足,针对网络上会计信息安全等问题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对于给利益相关者造成的损失也没有明确的赔偿措施。法律对于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的惩罚力度较小,对企业无法产生威慑作用,助长了市场上信息造假不良风气的形成。
五、针对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首先,企业要积极引进综合性人才,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及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其次,企业应定期加强对在岗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竞争力,帮助员工快速适应工作重心的转变,提高企业内部的运作效率。
(二)建立数据保护体系,保障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每一个企业都要重视的问题。首先,在企业内部,应提高工作人员对会计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在利用网络共享信息时,应采用私人密码进行数据的改写、删除等操作,并严格追踪业务参与者的网络轨迹,避免内部人员的恶意修改、盗取数据。其次,在与外部企业合作时,要注意对关键信息的加密与备份,防止信息泄露。
(三)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监督
在会计信息质量的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现行的政府监督体系存在多头监管的情形。为更好的监管,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建立公共信息监管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监管数据共享,提高政府监管的效率。在社会监督方面,可以建立监管举报机制,为普通群众提供举报的平台,实现大众监督。
(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从立法方面,首先应进一步完善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财务信息造假的成本。其次,应逐步完善互联网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恶意攻击、非法盗取信息的违法人员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确保在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据法律维护权益并获得赔偿。六、结语从上述分析可知,大数据的应用让企业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国信息造假的事件层出不穷,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可靠性、谨慎性等六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得到良好的发展。另一方面,会计行业存在缺乏人才、缺乏监督和法律、信息安全和保密性较差等诸多问题。因此,社会各方都应针对这些问题积极解决,以减少我国财务信息造假现象,不断提高和发展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慕华,李海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J].绿色财会,2013(05):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