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文学现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空洞化”现象
文学源于人类所产生的各类思维性活动,真实再现了客观现实,它的形式极为多样,比如小说、杂文、诗歌等。在人类长期的活动当中,文学对于人类生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还原历史生活形态、展现人们不同的心理活动等。当前,随着人们对于精神文化领域的重视度的不断提高,文学表述形式也在不断增多,其内在所折射出的文学价值既增强了社会影响,同时也使得许多业内人士对其加强了探索与研究。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文学研究所出现的“空洞化”现象也不能为人们所忽视[1]。
一、现当代文学研究当中产生“空洞化“的表现形式
“空洞化”的文学研究在最近几年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那么其究竟具有怎样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其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研究领域出现过热化现象。当前,随着现当代文学领域的不断拓宽,对于文学研究来讲,无疑带来了更多契机,但随之而来的研究过热化现象,是导致空洞化研究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比如当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之后,莫言受到了国内追捧。而韩寒热、王朔热似乎持续的时间并不短,这在无形当中对于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趋动性。多样性与变化性的研究视角,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对于文学研究的突破性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这种过热化的研究则往往反作用于研究结果。
其次,研究对象呈现个性化趋势。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当中产生了文学研究过程当中的空洞化现象。就当前来讲,研究对象的个性与特点是进行文学研究的主要落脚点,具体而言,相关研究者不仅注重对象本身的个别性质,与此同时,对于艺术创造而产生的差异性也是非常注重的。就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而言,二者也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来讲,文学研究侧重于作品本身所融入的创造性,而文化研究则对艺术创造的一般性与共性较为重视。这点于当代文学研究而言,则外化为对文字个性化的追求之上,而片面的个性化追求往往导致研究出现空洞化。
二、导致文学研究空洞化因由以及改善这一现象的措施分析
如前所述,现当代文学研究当中存在着某些因素导致了文学研究空洞化现象的产生,而究竟是何因由导致的这一现象?又如何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笔者认为,其大致可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审美情感的忽视,导致的空洞化现象。我们知道,随着当代文学热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广大文学研究者他们注重将研究目标置于作品自身的相关理论之上,而对情感体验有所忽视。在研究方法层出不穷之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局限性所在,比如对文学的理解与感悟等,特别是许多文学研究者在对作品进行研究之时,并未从审美角度出发,因而文学作品的效用被大打折扣[2]。
一般来讲,文学作品本身即为一种有效的情感体验,其情感不仅包含作者自身对于事物与人生的看法,同时,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其也是他们情感寄托的一种有效工具。因此,对于现代当文学研究而言,必须从情感审美出发,只有如此,才能切实体会作品当中所传达的各类情感体验,以拓宽文学研究横向及纵向两个层面,避免文学研究产生空洞化现象。
其次,对理论操作的过度重视,加深了文学研究的空洞化。随着当前对于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就文学界来讲,对于理论操作的过度重视已然产生了词穷现象。当前许多传统的理论资源与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文学研究相比,早已无法对其中的文学现象加以解释了。我们知道,在进行当代文学研究之时,适当的理论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作品本身而且也有助于掌握现代文学普遍,但如若对其过度重视,反而对文学自身的文学形式与表达方式有所忽视,那么势必出现唯理论是从的现象,最终反作用于文学研究本身[3]。
基于此点出发,笔者认为,广大文学研究者必须对理论研究的这个度进行有效掌握,除了对个别热点现象加以研究之外,个体之外的普遍性与共同性也要加以重视。从理论出发,进行发散式思维,不唯理论是从,尊重个性化、多样性结果,唯其如此,才能尽可能降低文学研究的“空洞化”,提高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最后,笔者认为,避免文学研究“空洞化”现象的产生,还是要从源头抓起,特别是对文学出版要强化限制管理,从根源处阻断不良作品流通到市场当中来,不能让广大读者来进行作品优劣的区分。相关部门以及出版商必须强化管理,在不影响文学自由的情况下严把质量关,给文学作品搭建一个兼具开放、包容与严格的出版平台,从根本上提高受众及作者本身的文学素养,以最终服务于当代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成才;范钦林. 作为方法、知识与想象的“晚清”文学――“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与现当代文学学科话语增生,[J], 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2]钱理群. 我的文学史研究情结、理论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书后,[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2013年10期.
长期以来,学科分工所造成古代与现代尔疆彼界。是否可以尝试另外的思路:既突破“古”“今”之间的学术疆界,又不至于混淆“古”“今”之间的学术界限,在细心的辨析中总揽相关学科之间并行而又互相纠缠的生动景观。比如,20世纪新文艺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不可能不与20世纪古典文学思想的研究发生纠葛。既然如此,当我们回顾百年历史中的古典文学思想研究时,就不能只限于考察现代学人对传统批评著作和传统批评理论的兴趣,而应该同时考察他们的这种兴趣实际辐射到哪些现代文学思想领域。要之,由于我们所关注的对象是现代的文学思考者对古典文学思想的思考,又因为20世纪的新文学有着与传统文学全然不同的文化价值追求,所以,沿着“现代”与“古典”并存而纠缠的双行思路去探询,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我们先关注一下王国维。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学人,很容易觉得中国文化思想在整体上擅长于历史叙述而缺乏哲学思考,于是,出于批判改造之意,必然要引西人思辩之长以改造传统文化思想。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就既是传统词学批评的一种自然延续,又是20世纪新学人批判旧说而另立新说的“先锋”行为。换言之,王氏既可以看作是新文艺学思想的奠基者,又可以看作是治传统文学批评的先行者,这双重属性恰恰也是当时中国之文化形势的生动体现。在某种意义上,王国维的研究,已经在尝试着20世纪末人们所说的“转型”;为什么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人们还在吁求“转型”呢?
“转型”必需的前提就是不因循既定的格式套路。一般研究者多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作为现代学科的确立,是以黄侃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心雕龙》课程并最终写成《文心雕龙札记》为标志的。循着这种规范的学术思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或者被确认为传统文学批评的自然延续,或者被确认为同其《红楼梦评论》一样,是当时以西方思潮为动因而展开的新文学批评,总之是不宜拿它来当20世纪古典文学批评之研究的开山著作!而现在想提请大家讨论的是:这样一种规范的思路,是否可以与另一种思路连通?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于是,可以尝试双行思路。而一旦超越了单行思路,就会生成为多维思路。王运熙先生曾呼吁过,古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应该重视作家作品评论中所具体展开的古典文学思想。这一呼吁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响应。举一反三,我们其实还可以意识到,在进入20世纪以后,古典文学思想的展开方式将是多维的:既可以在纯粹的古典文学思想以及古代文学批评史的专门化研究中展开,又可以在具备了新与旧、中与西之思想冲撞运动的文学批评实践中展开,还可以在新世纪人们创建民族文学理论体系的思考中展开,等等。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中国走向更加开放的大形势下展开的学术思维,不可能不具备中西比较的思维态势,但这必须是具有原创性的,不宜因循于既定的比较模式。比如,人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认识:西方文化善于逻辑推理,中国文化善于直觉感悟,其实,我们何妨一问:那种被称作逻辑的东西,是否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去发现百年以来人们以西方逻辑思维模式审视中国古典文学思想时所可能出现的错觉和误解。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去发现中国古典文学思想,以及其所体现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政治思想等所具有的逻辑理性——不同于西方的另一种逻辑理性。
不论是多维展开方式的确认,还是对中国传统逻辑理性的“证明”,都要求我们具备一个“思想者”所应该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捕捉真正的“问题”,于是就成为我们最为艰巨的学术任务。在这里,有以下几个“问题”,希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古典文学思想的现代延伸方式与现代高校文学教育。只要回顾一下已经流行起来的古典文学批评方面的研究著作,就不难发现,其中很多是作为高校文科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而出现的,于是,大学文科教育就自然成了古典文学思想之现代延伸方式的基础,也自然就成了我们的基本关注点。百年以来中国高等学校的文学教育思路,以及其中相应的古典文学的内容,究竟有哪些“问题”值得思考呢?
现代“文学思考者”的汉语文化情结。20世纪,对中国来说,意味着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而因为这种新文化又是西方文化与中国国情的历史结合,所以,也就意味着西学东渐、洋学华化的历史过程。身处这一历史过程之中,而就文学之价值进行思考的中国现代的“文学思考者”,之所以始终不曾放弃对中国古典文学思想的关注,说透了,有一种民族文化意识在起作用。尽管提倡白话而反对文言,并因此而产生了现代汉语,但是,一旦问题提到民族文化情结的层次上,一切就融会为整合性的汉语文化意识了。既然文学具有作为语言艺术的性质,那么,汉语文化环境中的文学以及文学思想,就应该具有超越时代而贯通古今的一致性。要之,关注于这种古今一致的汉语文化语境——民族文化情结,就有可能合理解释20世纪百年以来所有文学性思考的古今两难之题。
关键词:纯粹精神象喻 生命模式 意象模式 伦理向度
鲁迅先生写于1922年的《社戏》可看作中国现代文学诗化叙事的发轫之作,在整个现代文学诗化小说的叙事模式上,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从《社戏》出发,可由此发掘现代文学诗化叙事在首创之初,所具有的一些内生性特点,并由此启发后来的作家在这种形式的叙事中,可能具有的一些共同性。
一、纯粹精神象喻
诗化叙事或者诗化小说是一种美学风格的表述,这个表述也是现象性的。为了进一步深入进行本体论的思考,笔者曾在相关文章中,将类似于这种灵性觉醒的瞬间,称之为纯粹精神及纯粹精神的展现。具体来说,就是生命中一瞬间的直觉,超脱狭窄的自我的有限性,直接关涉到整体的时间、历史和宇宙。任何一个具有直觉体验的人都了解这种瞬间,尽管从本体论上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建构,才能从根本上明确其基础。纯粹精神理论说明了意象为何存在:正是在纯粹精神向外投射的过程中,意象使其显性了,或者说自然或意象成为其象喻。自然本无一物,自然精神也并非超然自在、运行大化的实体,正是人的纯粹精神的投射,使其渡入了精神性的言说范畴,而这一切尽在心智之中。
西方传统中的纯粹精神往往系于绝对化、超然化的命运或宗教。古希腊时期的悲剧即是明证,“悲剧是与古希腊人的命运及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命运是悲剧意象世界的意蕴的核心。” [1]17另一方面,西方人的纯粹精神要么直接在天国和基督教的灵性生活中找到象喻,要么委身于崇高的情感,而“崇高是希伯莱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所培育出来的审美形态。神是崇高的、最纯粹、最原始的形式。哥特式教堂是崇高的典型代表”[1]17。
有趣的是,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传统却完全不同。西方的纯粹精神象喻指向超然形态;中国的纯粹精神也是超然的(正如此概念所指明的),但其象喻模式却是此岸的、入世的。在《社戏》中,这一象喻指向了两种模式:生命模式和意象/自然模式。这也不由得令人深思:中国传统中的纯粹精神并非缺席,但其象喻模式无论是意象还是特定的生命形态,都被放置于一个少数精英知识分子的感知系统中,不像西方的基督教无论教义还是世俗的教会、教堂系统所具有的普世性。很明显,这就堵塞了中国式的超然纯粹精神形态向一般社会的普遍渗透。因为意象模式是一种美学模式,需要对象首先是半个诗人,且不像宗教教义传播的那样具有可操作性。基督教历史上有不少不远万里,将耶稣福音带入广袤世界某个极为陌生偏僻的角落的传教士。中国的意象式的超然形态能够想象吗?虽然美学形态和具有某种同构性,但缺了一个集约化、以人的面貌出现的神,以及教义、教会系统,结果就大为不同了。上帝世界的世俗形式很平白,眼睛看得到,不需要想象力,连上帝的天国都有可视性。对普通人而言,在信仰的事情上需要的是克尔凯郭尔所谓“主体性的抉择”。
这个纯粹精神象喻的出现,在《社戏》中还有一个极具中国文化特点的前提:伦理亲和的有情世界。这个世界值得寻味的是,这是一个和作者鲁迅所处的那个现代性时间毫无关系的世界。
二、伦理亲和的有情世界
“我们鲁镇”开启了一个神话叙事。“我们”的话语的出现拉近了距离,将鲁镇这一社会性的场所内心化了,甚至鲁镇本身也意象化了。鲁镇成了某种共同体,将儒家的伦理性的约束放开,“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几不识字。”耿占春先生在提到乔伊斯的写作时说,“在乔伊斯的著作中,神话化诗学被用作克服生活世界的支离破碎和杂乱无章的形式化功能”[2]349,那个由高脚窄凳、胖绅士所象征的挤压的世界――京城,正在被鲁镇的神话叙事所克服。
宗教仪典与节日赋予鲁镇伦理性与时间特殊性。值得注意的是,扫墓、归省、社戏都有仪典和节日的双重性,强调的是人神、人伦关系的存续。和西方的纪念已故亲人不同,祖宗是人伦――宗教关系的一体二位。对于鲁镇那些活动着的人物来说,这三者体现的都是一种儒家式的人的位置和身份的适宜性,兼顾人神,实际上也把人的位置提升了,由此取得人和社会整体的和谐。从节日的角度来讲,“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没有节日就没有时间……所以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说:‘假如祭司不于每日的清晨执掌火祭,那么太阳就不会升起’”[2]275。在人类学意义上,时间是与祭献活动一起诞生的,而且祭献活动“它切断了世俗时间,并使其向神圣时间转化”[2]275。对于祖宗或祖先来说,“古列维奇写道:‘祖先和他们活着的子孙存在于两种不同的时间体系中。然而,仪式和节日,构成了连接这两种不同时间感觉,即两种不同的理解现实的纽带。因而在人类意识中,线性时间并不居支配地位;它从属于对生命现象的一种循环感觉,从属于对世界的神话想象。’”[2]276从《社戏》的时间意识来看,它体现出的至少是对现代性一种疑惑。
三、象喻的双重模式
第一,纯粹精神象喻的生命模式。这种生命模式指的是“童年”这一特殊的生命形态。童年的生命形态在叙事中并非还原本然,而是经过成年视角的重构的,它的呈现属于纯粹精神的一个象喻过程。这种象喻在萧红的《呼兰河传》里表现得最为直接。在后花园里,和祖父在一起的时候,通过童年生命形态的叙事,强烈地表现了存在的觉醒、本真的回归。在《社戏》中,则集中于表现人性的淳朴天真状态,以及游戏的隐喻。纯粹精神的超我性和童真的无私有天然同构性,这当然是象喻的基础。“我们”不仅每天玩着钓虾这样的游戏,而且《社戏》整体就像是一个游戏的隐喻。钓虾是游戏,划船是游戏,看戏是游戏,吃罗汉豆是游戏――童年生命的本质就是游戏。生命就是非功利、非目的性的游戏,没有什么比这种想象更为纯粹的了,因此纯粹精神直观化为这种象喻。
第二,纯粹精神象喻的意象。古典诗歌就是精神上不断的意象显性。在《社戏》中,它通过诗情的多重镜像显现。这种镜像因为将音、色、形融为一体,因为感觉层次的敏锐和丰富,更因为纯粹精神的强度,而具有强烈的抒情魅力。这种镜像,或者是体现为一个“深度瞬间”的“静美的迷失”,“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或者是最初幻象重现――感受的深度改变了时间的线性关系,“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或者是童话叙事,“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写于1921年的《故乡》,借助童年叙事的对比,最终体现的是绝望中的肯定的担负,对历史时间的承担的决心。《社戏》却相反,体现了一种对历史进程、现代性时间的深刻的疑惑。在伦理向度方面,1932年郁达夫的《迟桂花》,1934年沈从文的《边城》都体现出了这种偏好,这将是我们理解中国现代文学诗化叙事脉络的一个前提。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在意象――美学基本原理提要[J].北京大学学报,2009,46(03).
自卢新华的《伤痕》开创了“伤痕文学”潮流以后,新时期以来这种文学命名现象就没有停止过,而且渐有愈演愈烈之势,从“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到“知青文学”、“现实主义冲击波”、“新乡土小说”、“新历史小说”再到90年代中后期的“新写实文学”、“青春文学”、“新感觉小说”、“新体验小说”以及新世纪以来的“新世纪文学”、“玄幻文学”、“开放文学”、“新状态文学”、“行走文学”等等,从这些五花八门的文学命名中,文学研究者对命名的热衷可见一斑。这种狂热的“命名情结”不仅仅表现在文学创作领域,在对作家的命名上亦是如此,“美女作家”、“少年作家”、“美男作家”、“玉女作家”、“新青春派小说掌门人”、“文字女巫”……这些命名一个比一个具有“诱惑性”,这种命名在某种程度上不但满足了某些批评家们的“命名情结”,而且成为了当下文坛“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成为了我们描述文坛现状所无法避开的词汇。
一般来说,对文学的命名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事先的“预设”,一种是事后的“归纳”。“预设”式的命名,是对一种还没有完全显出,而只是初露端倪的文学现象或文学思潮所进行的命名。这种思路带有相当的敏锐性和时效性,是一种预言性的文学命名。“归纳”式的文学命名,是对过去的,或正在发生而已经相对稳定的文学形态所进行的命名。这种思路是对经过历史筛选和实践检验的文学史实的理性思考和总结,是对一个时段的文学比较接近学理的身份确认。回想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历程,为文学命名,着实有一种名称蜂起,时不时“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气象。我们不否认适当的文学命名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文学研究,这种文学命名是必需的,但正如“万物皆有度”,对文学命名过分的狂热必然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盲动性和时政化,不但不利于文学研究,反而会把文坛搞得纷乱芜杂、名目林立,给研究者造成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使得研究者目眩神迷,以至最终造成文坛的混乱不堪。
穿透这种狂热的文学命名现象,笔者以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对文学命名的狂热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文学与经济的挂钩。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席卷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市场化”成为了衡量事物的一个无形的标尺,在这种情境下,文学这种“精神食粮”也在所难免被贴上了“市场化”的标签,与市场经济建立了联系,进入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为了增加作品的销量,刺激人们的“购买欲”从而获得更大的物质利益,一些作品就会被冠之以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名字。
其次是文学圈与娱乐圈的联姻。随着文化市场时代的到来,文学界的人士在通往娱乐“天堂”的道路上也不甘示弱。“美女作家”首先打开了文学通往娱乐“天堂”的大门,“美女作家”们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推向市场的同时,也大量自己的个人生活照,借助现代整容术、化妆术和摄影术等高科技手段,“美女作家”在照片上赢得了几乎可以跟演艺明星一决高下的效果。“美男作家”也及时跟进,呼应着在娱乐界和大众文化领域里的“男色时代”。像我们上面所说的“美女作家”、“美男作家”、“玉女作家”、“新青春派小说掌门人”等等,文学开始变得越来越像娱乐界了。
处方碑
吴克敬
①法门寺北去十里,见一座石碑,巍然高耸,立于人来人往的大路边。
②克敬问过家父:“这是谁的碑子呢?”
③家父说:“一个善人的。”
④再问家父:“善人是谁?”
⑤家父不再回答,也去看碑石,迷茫的眼睛显见也不知道善人是谁。立碑的“善人”此后成了克敬心中一个抹不去的谜。后来识得一些文和字,再与家父去法门寺赶会,歇在石碑下,想想能从碑上的文字了解这位“善人”。遗憾的是,所能看见的石刻文字,尽皆遭人损毁。从损毁的方式上辨析,损毁者好像还不是一人,有些石刻文字,显见是用铁锤砸损的,有些则是动了錾子,一錾一錾凿毁的。百姓口碑中的“善人”碍着谁了?妨着谁了?竟然要下此毒手!
⑥克敬的疑惑瞒不住家父的眼睛,他说那是恶人所为。恶人为了使得碑石上的处方成为秘方,好为他自己获得利益,偷偷地抄下处方后,就把碑石上的处方残忍地毁损了。克敬面碑而立,不禁恨起了那些恶人。还好,石碑高处的文字依稀在,克敬便央求家父架着我,去辨认残存的碑文。站在家父的肩上,我首先读到的是这样四句话:
生命至贵,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德逾至此。
⑦当时不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更不知是谁所撰,念给家父听,家父亦不解其意,只觉得读来琅琅上口,如诗一样美丽,便如有刀雕,深深地錾刻在我的记忆中了。
⑧后来去耀县的药王山游览,始知这四句话为药王孙思邈的佳句。公元581年,孙思邈出生,幼年体弱多病,为了给他请医生买药,几乎耗尽了家里的所有财产。十岁时,家乡流行一场瘟疫,凶猛的疫害,夺去了许多乡亲的生命,家以人灭,千村萧条。这一切在孙思邈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暗下决心,苦读医典,救民病难,成就了他一代药王的盛业。
⑨药王为人治病疗疾,从不论病人的身份地位。他说医生“不得问病人贵贱、贫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他朴素的医学思想,更是他坚持不懈的医学操守,因此也才会有那四句哲思天成的美言。他把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仿佛千金般贵重。而能够治病救人的医方,其价值自然与千金一般。由此推论,伟大的孙思邈便把他的医学著作定名为《千金要方》,此后晚成的一部医学专著也取名为《千金翼方》。
⑩哦!苦苦待解的谜终于有了底。人们一代一代流传的“善人”是药王孙思邈呢。他真该有这样一个称呼:善人。
B11克敬还记下了石碑上另一些文字,一个连着一个,都是草药的名称:旱莲草、女贞子、百合、首乌、人参、桃仁、茯苓、苡仁……克敬后来记忆中的这些草药名称,依着顺序说给一位研究中医的同学听,经他一番斟酌配伍,竟然开列出几副绝妙的药膳验方。
B12处方碑在克敬的心中愈发高大起来。
B13可熟悉扶风县典故的一位文化馆旧友说:“那碑子快要倒了。”旧友还说:“查阅县上旧志,那通石碑是为杨贵妃的叔父杨询立的呢!”
B1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怎么也与这通处方碑扯上了联系?是她为其叔父杨询立的碑吗?克敬的想象涩滞起来,昏头昏脑地再次站立在这通石碑前,感到从来没有过的迷茫……对了,为丈夫李隆基百般宠爱的胖娇娃杨玉环,其堂兄杨国忠不正是杨询的儿子吗?祸国殃民的杨国忠,与他享尽荣华的堂妹杨玉环,都在安史之乱中,被护卫玄宗李隆基的禁军杀死在马嵬驿,留下一段遭人唾弃诟骂的历史。然而立在扶风县境的碑石,却享受着平民百姓“善人”的赞誉。
B15处方碑,一个已经解开的谜,现在又回归成谜。暖暖的秋阳,照着将倒未倒的处方碑,克敬用目光从碑座触摸起,一点一点的摸高,却也有了新的发现,少小时站在家父肩上还能清晰识辨的碑文,如今亦被毁得一塌糊涂。不用问,一定又是破“四旧”的成果了。克敬触摸碑石的眼睛迷离起来,感到焰火一般的阳光,照得黑黑的碑面镜子一样光亮……一个人是“善”是“恶”,都会在这面镜子里显出真形来。
(有删节)
1. 文中作者两次识辨碑文的目的和结果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2. 倒数第二段的“善人”加上了引号,读来别有深意,你是怎样理解作者这样说的意味的?
3. 请分析结尾处“一个人是‘善’是‘恶’,都会在这面镜子里显出真形来”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4. 读完这篇文章,“这是谁的碑子”仍然是个谜,作者为什么不揭开这个谜?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老许
黄克庭
①老许又一次晕倒在讲台上了。
②等他醒过来时,村长已经坐在他的床前了。他的仅有的6个学生也端端正正地排列在他的床前。他自从17岁开始在这个山区村小教书起,至今已有31个年头了,然而每届学生数从没超过10人。一个学校也就他这么一位老师。整个学校的一切事务全由他一人承包。
③“许老师,你终于醒过来了……”村长含着泪花,紧紧握住老许的手。村长也是老许教出来的学生。
④老许示意孩子们离去。“……看来,我这次是真的不行了,可我不甘心哪……”
⑤“你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累成这样……”
⑥“说句真心话,家乡……这穷山恶水的,我可从没真正爱过它呀……我当初选择教书这条路,目的却是……为了能飞出这个山窝窝……”
⑦老许平静地告诉村长,自己之所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凭借自己的“实力”冲出大山去。可是,人,一旦获得了许多“崇高”的荣誉后,申请调动到城里去的报告,却一直不敢交到上面去。老许又告诉村长,自己之所以至今没能结婚,并非“一心扑在教育上”,而是想飞出大山后再生儿育女,免得拖累下一代。老许还说,要不是这穷山恶水的,自己的病定能医治好的。老许最后一再强调说,他刚才说的这些话,千万别让别人(特别是孩子们)知道。
⑧“我要是死了,尸体请给我送去城里火化,骨灰就安放在城里的殡仪馆里好了。”村长说:“你要是‘走了’,我一定将你的坟墓安置在这所学校的国旗杆下,好让人们永远记住你……”
⑨“不,不!……我活着不能进城,死后你就让我做个城里居民吧。算我求你了,你一定要答应我。”
⑩村长终于默默地点了点头。
B11老许真的死了。但村长最终却没能将老许运去城里火化。原因是去城里要翻过七座大山,很不方便,没有天大的理由怎能将一个尸体运去城里呢?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村长怕损害老许已经拥有的崇高形象而不愿将老许的遗言告诉村民。
B12“要是将许老师的遗言公之于众,他这一辈子不是白干了吗?人们听了许老师的真心话后,还会敬重许老师吗?还会看重许老师的遗嘱吗?”村长心想,“人来到世上还不是为了一个‘名’吗?”
B13老许的墓终于坐落在通往城里的路口边上。每年的清明、冬至日,村长都去扫墓。令村长惶惑的是:“许老师怎么从来不来托梦呢?”
1. 这篇小说开头画线句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 这篇小说中的人物生活的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3. 老许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有什么典型意义?
4. 一位为偏僻山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并献出一生的优秀教师,目的“却是为了能飞出这个山窝窝”,且弥留之际,仍恳求“让我做个城里居民吧”,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贬低了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形象?请探究。
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图书馆里的空位
宋耀良
①她又出现在研究生院的大门口,拎着竹篮和网袋,身后跟着小男孩。
②门卫认出她来,疲惫的面容,干涩的发丝,眼中蓄着深深的郁伤。
③“贵州又发大水了?”门卫同情地问了一句,就摆摆手让过去,还告诉说领导在院部二楼开会。她却往左拐,上了这最高学府的图书馆的三楼。把东西放在前厅,让小孩自个玩耍,她推开弹簧门,迈着沉重而坚定的步履,走了过去。
④她默默地在数着,缓缓地移步到第八条桌子的第三个座位上,呆呆地站立许久,神情肃穆。猛然间,她又凄凉地颓坐在皮椅中,咝咝地喘着气,显出一种无法言状的疲惫。
⑤一年前,她的爱人,研究生院的优等生,积劳成疾,就是在这个座位上突然去世的。
⑥当她抬起头来,边上陪坐着一位银丝满头的老人。
⑦“孩子我让人领去吃饭了。在那里……日子过得还好吗?”慈祥老人关切中隐藏着怜悯,轻轻地叹着气。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哦,馆长。……这个空位,我占定了!”她紧咬牙关,答非所问地宣告说。随之,一双抖抖索索的手,展开一份录取通知书。上面盖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鲜红的印章。老馆长怔住了。“哦哦,还是他的这个专业……呵呵,好!”
⑧她却俯伏在桌面上,双肩禁不住地颤抖,寂静的图书馆大厅,响起了一阵抽泣。一年前,她在追悼会上,没有哭泣,没有眼泪。今天,她这样回来了,却……
⑨“哭吧,把那些……都哭出来。这泪中有悲,更有喜。”老馆长喑哑地在一边自言自语。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鉴赏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1. 门卫告诉“她”,“领导在院部二楼开会”。在门卫看来,“她”这次来的目的是什么?门卫这样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根据文章简要回答。
2. 文中写到门卫和老馆长时用了“同情”和“怜悯”两个词语,这反映了人们的一种什么观念?对刻画“她”起什么作用?
3. “她推开弹簧门,迈着沉重而坚定的步履,走了过去。”这一句中的“沉重”、“坚定”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4. “哦,馆长。……这个空位,我占定了!”一句中的“这个空位”实际上指的是什么?联系全文,说说这句话闪耀着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光辉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