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从众心理;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常被网民昵称为“围脖”,是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从诞生以来,迅速风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狂热追捧,认为是一种新潮的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国家热议、生活琐事,微博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是无比强大的。这也就反映出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究竟这是利是弊,如何积极有效的利用这一新媒体来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运用微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密切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微博时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1] 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没有自己的想法,不由分说就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微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的影响, 也使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表现出新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册微博的从众心理
在微博上,只要注册的用户可以用几个字,或者是几个表情,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信息,实现所想要的即时分享。
2、关注微博热点事件的从众心理
微博的强大力量,使得大量的热点事件纷纷登上了微博的舞台。一个用户的发出可以引起数百,甚至是成千上万条的转发。
3、关注微博名人的从众心理
微博有个特别的地方,明星也都在上微薄。抒发真实地感受,记录私下的真实生活。于是大学生看到有关注度比较高的名人,无论认识还是不了解,便纷纷关注,随波逐流。
4、 微博应用从众心理
微博社区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应用程序,例如“微博达人”、“微博勋章”、“微公益”、“微活动”、“微音乐”等等。
5、微博语言从众心理
微博的特殊性使得形成了大量的微博词汇,微博用户也拥有着自己的交流语言。
二、微博从众心理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微博是新媒介发展进步的产物,大家都玩微博便成为从众心理最好的理由, 必然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包括思想。
1、微博反映从众心理的积极方面
首先,微博丰富了大学生知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更便捷、时效,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的途径。因为随着微博的发展,政府企业、学校、公益机构,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只要注册的,都可以信息,这样使得媒体和社会的信息交融在一起。其次,微博能够满足大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宣泄心理有助于身心健康。一些在老师、同学面前不能抒发的情绪,都可以在微博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下,变成尽情宣泄的最好渠道。最后,微博能够满足大学生人际发展的需要。
2、微博反映从众心理的消极方面
首先,大家知道网络行为本身就是很难控制的,从众心理的影响增加了把握的难度。从大事到小事,只要有感触,大家总爱聚在微博上说几句。说的事情有真假难分,也无从考证。因此,在微博上各种的“口水战”和“人肉战”,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例如:在天津卫视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求职者郭杰被质疑学历造假后当场晕倒,引起轩然大波。事情的原委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并不确切的知道,但是大学生对于这一事件的反映和态度,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来微博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其次,大学生网民的从众心理会逐渐影响到日常社会生活。微博存在,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网民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所以说微博这种新媒介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延伸。
三、如何利用微博从众心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合理利用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
舆论导向既是心理现象,又是一种合理有效的调节机制。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敏感的群体,大学生关注的往往都是热点,而且都是处于意气风发的年纪,不成熟的表现在所难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合理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展有效的宣传,有效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充分利用微博这一新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课堂是的灌输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应该积极合理的运用微博信息快、范围广的特殊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另外,利用微博,将工作和生活的感悟、看法发表在微博上,这样学生可以参与讨论,同时也可以从中感悟人生、体会价值。
3、合理管理微博平台,加强从众心理健康教育。
归根结底,大学生微博从众心理还是网络心理问题,处理当否,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重视引导大学生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提高他们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思想上的免疫力。培养他们独立而稳定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特征,增强自信心。只有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解决,积极引导,从而减少盲目的从众,使其行为更有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 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模型;中韩合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熊文琴(1978-),女,江西南昌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6-0051-03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留学热也逐渐升温。社科文献出版社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联合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指出,目前,中国留学生规模空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中国留学生选择进行留学的国家除了传统的欧美、日本等国之外,韩国也成为了较热门的选择(2011在韩中国留学生超过8万)。在这种背景下,国内高职院校的中韩合作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中韩两国之间存在的社会文化差异,很多中国留学生在适应韩国的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种种不适,并很容易在重重压力之下产生各类心理问题,严重的话甚至使得他们在韩国的学习和生活无法继续下去。跨文化适应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国内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院校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与此相关的内容、环节或缺失,或流于形式。因此,如何在学生出国之前从跨文化适应的视角出发,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他们能够在去韩国之后较好地面对跨文化适应问题,更快地融入到当地文化生活中去是这类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从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出发,分析了目前国内中韩合作项目中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对策,以期为此类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一、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跨文化适应问题得到了许多研究者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中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影响比较深远。Berry总结和分析了文化适应对于文化适应者的影响,提出了一个用来分析文化适应压力的理论框架。Berry认为“文化适应经历“、“压力源”和“文化适应压力”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取决于一系列调节性因素的影响,包括客居国社会的特质、文化适应群体的特征、文化适应的类型、个体的人口统计学及社会特征以及个体的心理特征[1]。
二、从跨文化适应模型看中韩合作项目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忽视的问题
(一)从客居国社会的特质以及文化适应群体的特征看
客居国社会的特质强调的是客居国对不同的种族和文化所持有的包容态度。文化适应群体的特征强调的是文化适应群体在客居国所处的社会声望等级。
首先,从客居国社会特质看,纵观韩国的历史发展,韩国因其地理原因多次遭受外侵,导致韩国非常强调文化正统性以保证其文化的传承,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低。虽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韩国在此方面已有所改变,特别是对欧美等国家的文化包容度增加,但面对同为亚洲国家的中国,很多韩国人内心依然坚信自己文化的优越性,包容性较低。这使得相比在一些包容性强的国家而言,中国学生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要更高一些。
其次,从文化适应群体的特征看,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在不断发展,但是很多韩国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时下韩国的新闻媒体中对中国的报道也多以负面为主。这直接导致中国学生群体在韩国所处的社会声望等级较低。很多韩国人对中国学生带有偏见,中国学生也很容易遭受到韩国学生和教授的歧视、排挤和不公正待遇。这往往给中国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一方面是韩国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较低,一方面是中国学生群体的社会声望等级较低,这两点构成了中韩合作办学中的高职生去韩国留学的一个大背景,会对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目前国内中韩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往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忽视了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多学校就算给学生开设介绍韩国文化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也往往多侧重于介绍韩国的风俗习惯,风景名胜等,对于容易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些现实情况没有着重加以说明。这么做会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使得学生对于韩国跨文化适应的预期过高,与现实差距较大。去韩国学习之后,学生非常容易因为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导致适应不良,产生各类心理问题。二是使得学生对于实际困难准备不足,在遭受到歧视和偏见时,较难以调整自己,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
(二)从文化适应的类型和社会特征看
Berry采用了双维度模式,提出的两个维度分别是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以及和其他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根据个体在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他区分了4种不同的文化适应: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2]文化适应者既想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同时也想和主流社会成员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为融合模式;文化适应者想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不能和主流社会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分离模式;文化适应者放弃传统文化和身份,想和主流社会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主流社会的文化身份,为同化模式;文化适应者既不能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也不能和主流社会成员建立联系,为边缘化模式。从berry的文化适应类型来看,边缘化模式产生的心理压力最大,其次是分离模式和同化模式,融合模式产生的心理压力最小[1] 。此外,Berry还认为文化适应者社会特征(包括社会支持关系网的存在与否等方面)也会对文化适应者的心理产生影响。
从文化适应的类型看,很多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生的跨文化适应处于分离模式中。笔者在韩国期间对一些已经去韩国留学的高职生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希望采取融合模式进行跨文化适应,即一方面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身份,一方面也希望和主流社会成员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学生难以和韩国主流社会成员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往往处于分离模式中。
从社会特征来看,很多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生的社会支持关系网并不全面。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更多地来自于家人、亲戚和朋友,其中朋友中大部分为中国人,包括国内的朋友和在韩国大学认识的中国朋友,韩国朋友所占比重很小。此外,由韩国大学的老师和管理人员为代表的学校支持系统在他们的社会支持关系网中所起的作用很小。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和前文所述的留学大背景有关,一方面也与中韩合作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忽视对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有关。近几年来,随着中韩合作项目的发展和成熟,韩国大学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语言要求,即中国学生必须拥有三级以上韩语证书才能进入专业课的学习。这直接导致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院校重语言技能培养,轻人际交往等相关技能培养。虽然语言技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和韩国人进行交流,但与韩国人进行人际交往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也不能忽视。很多学生因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缺乏,难以和韩国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由此面临较大心理压力。而且,因为在尝试与韩国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中经常遭遇挫折,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容易产生“惰化心理”,即在韩国学习期间基本上只建构一个以自己同胞关系为基础的生活圈,不利于其在韩国的文化适应,也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三)从个体的心理特征看
Berry认为文化适应者的个体心理特征,包括对于文化适应的态度和动机、人格特征、认知评价等方面均会影响到文化适应过程以及文化适应者的心理健康。许多其他研究也表明,良好的文化适应的态度和动机能够帮助个体克服跨文化适应中出现的困难,缓解各种心理问题;个体一些良好的人格特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作用比较明显;此外,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是各类应激源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
但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中韩合作的高职生既没有用积极的态度和动机去面对文化适应,也缺乏一些良好的性格特征、正确的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很多学生在韩国学习期间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过日子,逃课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不够重视。究其原因,主要和他们的办学特色有关。近年来,很多中国学生选择去韩国留学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和欧美、日本等国相比,韩国的学费相对较低,学历的获得也相对较容易。这些学生往往在国内高考中没有取得好成绩,又不愿选择再次复读,所以希望通过去韩国留学拿一个文凭。因此,中韩合作办学中的高职生的整体水平较差。再加上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的中韩合作项目往往采取“2+1”等形式,即学生在国内学年,然后去韩国学习一年,最后获得韩国大学的学历,学生在国内的时间较短,而且语言和专业课学习任务较重,使得学校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个人心理特点方面的培养。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院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其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中韩双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面对中韩双方存在的文化差异和客观现实背景,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院校一方面应与韩方加强沟通力度和合作深度,把合作办学当做中韩文化交流的桥梁,而不应让双方的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应该强调合作双方都应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付出努力。学校应督促韩方在校园内为中国学生创设一个较为包容、开放、平等和合作的学习生活环境,并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帮助学生适应当地的学习和生活,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持续性。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近几年来,很多学生选择韩国留学往往受到席卷全球的“韩流”的影响,通过许多影视作品,很多中国学生对韩国持有较好的印象。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着重介绍双方存在的文化差异和客观现实背景,使得学生对于去韩国留学后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1.学校可以及时追踪已去韩国的留学生的留学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建立个人档案。学校可以通过这种追踪调查,切实把握学生在去韩国之后面临的常见问题和困惑,并把这些内容及时整合进现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让学生切实地为去韩国留学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2.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相关问题的解决技巧。例如,针对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的问题,学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两国文化之间在差异以及社交礼仪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传授学生和韩国人交往在技能。学校可以请韩国的教师为中国学生开设相关的讲座,也可以请已经留学的并适应良好的学生利用暑假或其他假期回国时间为准备去韩国的学生开设讲座或交流会,将他们的第一手经验直接传递给学生。
(三)加强学生良好个人心理特点的培养
1.学校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留学目标。正确的留学目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跨文化适应的积极态度和动机。而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动机又能够指引和维持留学生的个体活动并使之朝一定目标和方向进行,并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在跨文化适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学校应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很多研究发现控制点是心理适应有效的预测源。如 Kuo等人的研究发现外控点是在美国的中国移民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预测源,比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生活改变因素都重要[2]。因此,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学会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主要归因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归因为命运、机会、运气或其他外部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3.学校应帮助学生掌握积极的认知评价方式和应对方式。当个体经历一个应激事件时,个体首先需要对该应激事件本身作出认知评价,紧接着还会对自己能否成功应对该事件,对自己是否有应对能力进行认知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应对该事件的认知评价尤为重要。就算应激事件本身是负性的,但只要个体对于自己是否有能力应对该事件作出肯定的认知评价,个体就能够树立自信,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其次,个体会依据自己的认知评价采取相应的应对方式,并对采取应对方式后形成的各种结果作出进一步的认知评价。积极的应对方式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应激源带来的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实际上,在整个过程中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积极有效的认知评价会促使个体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反过来又能够进一步巩固积极的认知评价。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问题应对水平,并帮助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学生 从众心理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一、从众心理的基本概念
1.从众心理的含义。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存在的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
2.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从众心理的产生受到多种从众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群体因素,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也就越强,从而使得群体的意见一致性较高,便易形成从众行为;二是情境因素,当人们所处的情况,接收到的信息较为模糊或者是受到某些有权威人士的号召和影响,便会产生从众心理。三是个人因素,主要表现在个人的人格特征、性别差异及文化差异等方面不同,致使从众心理和从众的层次及情况也具有差别。就从众的意义看,从众心理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二、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1.就业。现如今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虽然就业渠道及方式多种多样,就业信息方便快捷,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讲却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使得一些较低级的岗位无人愿意承担,而较好的职位却蜂拥而至。在这种大的就业背景下,避免不了跟风现象的产生。例如一些人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考研,那就避免不了会跟风地考研,而在学习过程中又可能会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看到其他人找到工作,心里难免为之所动,又弃研找工作。
有些人觉得大家都选择的应该是没错的,所谓最多的选择也是最好的。一旦存在这样的选择心理,也就是就业从众选择。选择的发展方向并非是因为自己的喜爱或兴趣,甚至与专业都无关,只是选择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选择,有些人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大部分人则在后来的发展中被重新抛回起跑线,因而在就业方面表现出来的从众心理是既有利又有弊的。
2.消费。如今,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消费群体,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的大学城附近发现各种娱乐设施场所,这些场所多数都是提供给高校学生使用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虽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但在交际活动上和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并无差别,举办生日Party、舞会、派对、出席团体活动等都有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的消费还表现在“网购”和“韩流”上,在当下淘宝流行的时代里,淘宝商家利用大众的从众消费心理,在“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重要节日里,将商品大打折扣,并且提供各种优惠和红包发放吸引大众消费,这时许多人看到自己心仪已久的产品终于有了优惠变迅速抢购,还有一些销量较好的产品,可谓是一哄而上,迅速被抢购一空。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有些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发现自己买的产品并无用途,只能闲置下来,造成产品资源的浪费。
“韩流”是从众心理的一个明显表现,韩餐、韩服、韩妆、韩式整容一系列的韩国风暴扑面而来,韩国游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人们受到周围人的影响都被卷进韩流中,疯狂地购买韩代购的产品。韩式整容让人变得漂亮,如今不仅明星整容,普通人也为了美貌不惜身体的代价,选择赴韩整容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整成“冰冰脸”,过安检时给工作人员造成极大麻烦,认不出其真实容颜,整容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被电视媒体曝光,从众心理引发的整容风波此起彼伏。
3.恋爱观。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的一个代表,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在情感上也正是发展的时期,然而大学生在恋爱观上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一方面,在调查问及一些人的时候,为什么会谈恋爱的理由是,因为我的周围人都在谈恋爱,那我也应该谈恋爱,这样的恋爱心理显然是不够成熟的,是一种从众心理,大学生已十八周岁,是独立的个体,对待感情应该有责任和承担的态度,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情感追求,不能盲目地将周围的情况不假思索地复制在自己的身上,这对己对人都是不够负责的表现。另一方面,大学生恋爱时的从众心理还表现在都对万众瞩目的异性产生好感,每个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追求,但在感情上并不代表最好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有人盲目从众,跟风追求万众瞩目的异性,觉得这样才充分显示自己的魅力,实在不是明智之选。
三、从众心理的影响
1.积极影响。从众心理作为一种大众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因其较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表现形式。由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就是人们跟风随大流的消费,这种消费方式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推动某一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和售卖,甚至影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促进市场的需求,获取更多利益,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转换。
2.消极影响。不合理的不健康的从众心理,对个人的生活发展极为不利,它会危害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过于盲目地从众,购买不需要买的东西,浪费金钱,不计后果的跟风随大流影响个人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缺少主见,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使自己陷入困境,影响个人发展。
从众心理有利有弊,大学生要正确对待,避免盲从,要有自己的价值选择,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大学生的力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尤为重要,因而一定要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摒弃有害的价值选择,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就是指一个人由于真实或臆想的群体舆论压力,在认知或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于跟多数人相一致,在心理学上又叫“从众”现象。小学生由家庭中的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来到学校后组成了一个个以班为单位的群体,每个学生的言行举止都会在群体的影响下或制约下不由自主地“从众”,规范自己,融入集体。根据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首先把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作为教学重点,活动中尽量安排以集体活动为主,并教育学生个人服从集体,努力争取集体荣誉。特别着重培养小超,尝试多发现他的优点,表扬他、鼓励他,使他负面的“从众”影响慢慢减轻,最后成为正面的表率,发挥出他“从众”的积极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用心观察,在体育课的游戏中我发现小超与其他孩子的不同特点:我讲游戏规则时他听得很认真,而且明白得很快,在游戏中非常遵守游戏规则,如果有其他同学违反规则,他都要叫停游戏,和其他同学讲明白,他一本正经的那股认真劲常常触动着我。有一次我参加学校举行的“师徒赛讲课”活动,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而且是二年级的孩子,我担心孩子们会出现意外情况,所以尽量把每一个准备要求说清楚。其中一个要求是全班同学必须穿校服,我怕有的学生忘记,强调了好几遍。到了上课的时候,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各就各位了,我一点人数少了两个人――小超和宗×。听学生说他俩去借校服了,情急之下,我当时有点生气――唉!又是他!上课几分钟后他俩呼呼地跑来了,我问:“你们干什么去了?”小超回答说:“牛老师,你不是叫我们必须穿校服吗?他忘了,我和他到别班借去了,刚借到了回来。”刚才的气烟消云散了,有一种感动涌上心头。
经过进一步观察,我发现了小超的其他优点,他有着很强的责任心,他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活跃,以及他对体育的热爱……所以在体育课堂上,只要发现小超的闪光点和一点进步,我就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他,表扬他的时候,有许多同学就努力学习他的做法。另外,我还向他的班主任反映他的进步,让他的班主任也表扬他。慢慢我发现,小超努力在改变。同学们也改变了对小超的看法,看到小超的努力和进步,还效仿小超的一些好的做法。我很欣慰,因为这正是我希望达到的效果。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首先改变了小超在同学们眼里的形象,也改变了他自己的一些习惯,学生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也在体育课堂中充分发挥出来。一段时间后初见成效,小超集合的速度快了,在队伍里说话少了,而且有时还提醒其他的同学呢!我趁热打铁安排他当了一个小组长,小超的表现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有时真像我的小小助教。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见心理现象的描述,分析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从学校、社会、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
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和今后的发展。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一)焦虑、虚幻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生活中预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造成危险的、或者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事物将要来临,而又感到自己对此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表现出的忧虑和不安,担心和恐慌。择业焦虑的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身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大学生择业中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急躁往往使他们烦躁不安,无所适从。焦虑在心理上会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许多大学生在焦虑之下产生虚幻心理,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害怕挫折引起的。他们或幻想不参与竞争,就能找到理想工作单位,或幻想用人单位能主动找上门来。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容易脱离现实,幻想代替现实,整日处于幻想状态中,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很难找到理想职业。
(二)自卑、胆怯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在择业前,往往踌躇满志,很想一显身手。而一旦受到挫折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损,从而对自己全盘否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会伴有胆怯心理,不敢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这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
(三)盲目、攀比、从众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十分盲目、缺乏理性思考。盲目、攀比、从众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就是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
(四)害怕挫折、依赖他人
挫折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阻碍时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在择业时,心理期望值过高,一旦受挫就容易怨天尤人,自惭形秽,丧失自信。由于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竞争意识,信心、勇气不足,所以将找工作寄希望于学校、家长、亲戚、熟人等,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就业市场中。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受到打击后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心理上的不完全成熟,自我同一性混乱,这种混乱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特长以及适合职业的判断上紊乱不清、自主性弱化、自我目标的追求受他人和同伴群体的影响。由于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在就业中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盲目从众和攀比。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操办一切,学生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容易依赖他人。
三、应对措施
(一)学校加强教育,完善体系
加强全面认识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自主择业、克服依赖心理,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课程中,同时加强对负责就业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就业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疾患,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利用校友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
(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取消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户籍、性别、身高、相貌等方面的限制条件;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三)学生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准备
在心理方面,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面临求职择业的人,只有对自己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才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从而克服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其次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同时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勇敢面对挫折。再次,及时排解心理障碍,调控情绪,及时求助于心理机构。
在专业知识方面,大学生应该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努力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在择业技巧方面,大学毕业生应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因为心理问题形成,部分原因是由于不了解或没掌握就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扩大就业视野,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减少盲目性;第二是学会自我推荐,掌握自我推荐的策略,写好求职自荐信;第三掌握面试面谈技巧,注意形象设计的训练和应对技巧。
参考文献
[1]黄静宜,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第12卷第3期
[2]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2期
[3]王贤来,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9卷第2期
[4]许拥旺,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对策研究,科教文汇,2007年6月
[5]王季桃,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探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