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众传媒的形式

大众传媒的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众传媒的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众传媒的形式

大众传媒的形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视觉文化;大众传媒;社会责任;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明文,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北武汉430070

一、正在形成的视觉文化

当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越来越依赖于视觉,大量的视觉符号营造了我们生活的空间,视觉传播日益成为人类传播中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并逐渐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部分。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经由视觉传播,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一一视觉文化正在形成,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人类对于视觉的考察,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一书中曾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也认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20世纪30年代就做出了这样的表述:“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这就是所谓的“世界图像时代”。人们转向以视觉化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看”这种最自然、最古老、最原始的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方式,在视觉文化时代,生发出新的意蕴。

二、视觉文化兴起的因素

视觉文化的兴起有多种因素,人类的视觉本能催生了视觉文化传播;现代科技特别是媒介技术的发展,为视觉文化传播提供了技术平台;人类都市化的生活方式为视觉文化传播提供了兴盛的空间;而消费社会理念为视觉文化传播培育了土壤。文化大众、享乐主义、消费欲望和都市空间,这些使得视觉因素凌越其他因素成为文化的主因。物质性的消费被精神性的消费所取代,商品拜物教转向了“形象拜物教”。“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完全由媒介符号所营造的世界,在这个媒介社会中,形象是一种最为基本的符号或者表征类型。”

人类很早就有了视觉经验,即“看”的经验,“视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看”。“观看,可以说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观看实际上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视觉。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人类的“看”不仅是一种自然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文化景观。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但作为社会的人,人与自然所处的环境无时不在进行着对象化的交流,人与所处的环境存在着主体间性。环境不再只是简单的外在,而是主体身处其中的一种文化。视像化是当下的时代特征。现在,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生活方式,图像超越语言文字形成新的霸权。图像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富裕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置身其中的景象世界,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我们文化的仪式。视觉文化的基本涵义在于视觉因素,尤其是视像、影像因素。W・J・T・米歇尔发展了图像理论,在他看来,图像源自这样一种认识,即观看或许与各种形式的阅读一样,是个很深刻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视觉文化呢?“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然而,视觉文化是一种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文化形态,一方面它消解了语言逻辑中心,追求视觉。“历史”在形象的视觉场中,被“平面化”、“碎片化”,呈现出后现代式的文化场景: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像;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特别是在“视觉转向”中所呈现的欲望主义和消费主义,导致了享乐欲望与价值理性的分裂。生动直白、绚丽多彩的画面,遮蔽了人们真实的生存境况;追求新奇、贪图轰动的视像,模糊了人类生存的基本诉求。另一方面,视觉文化传播时代,传媒的视觉化倾向还诱发了大众对各种影像的迷恋,图像的泛滥刺激了享乐欲望的膨胀。正如鲍德里亚所言,观众陶醉在图像提供的快乐中,所有的突发事件、暴烈场面、各种灾难等,经过电视机的中转均成为一次安全的、不在场的奇遇和刺激,构成一次有趣的历险和满足。

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图像的泛滥加以警醒,不得不注意图像因素的负面影响。让・拉特利尔曾指出:“不能低估图像文化,尤其是动态图像文化,由于它们通过图像作用于情感,从而已经并将继续对表述与价值系统施加深远影响。”德堡也对图像的负面作用表示了担忧,他说:“当真实的世界变成简单的图像,简单的图像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产生出强大的催眠和麻痹作用。”而波兹曼说,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等待我们的可能是一个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界,在那里“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三、视觉文化的理性反思

大众传媒的形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形象;真实性;虚拟性

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是大众传播机构或组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城市源像信息的把关和编码而产生的符号图像。这里的大众传媒,既指一种传播工具或手段,也指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或机构。传媒建构城市形象的重要前提就是理清大众传媒中城市形象的特征与功能。

1.大众传媒中城市形象的主要特征

(1)真实与虚拟共生。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源自大众传媒对城市源像信息的选择和把关,因而能够相对客观真实地反映城市的现实环境,其内涵表现出一定的真实性。但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在符号化的过程中,又渗透了大众传媒自身的价值观和主观评价,因而必然带有虚拟性。鲍德里亚从符号与现实对等的原则出发,总结了形象与现实的四种关系:一是形象反映了基本现实,二是形象掩盖和歪曲了基本现实,三是形象掩盖基本现实的不在场,四是形象与任何现实无关,它是自己纯粹的仿像。这就表明,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永远不可能等同于客观现实,而只能无限地逼近客观现实。它只是真实与虚拟的共生体,或者说是真实与虚拟不同比重的组合体。至于这种比重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媒介技术和符号文本的类型,更取决于传播媒介机构在编码过程中所受到的诸多场域的合力大小。例如,一般而言,新闻文本中的城市形象,相比电影和文学文本中的城市形象,其真实性要大一些。

大众传媒中城市形象的真实与虚拟共生这一特性启发我们:传媒在建构城市形象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媒介真实中因主观介入导致的与客观真实的差距而失去对客观的信任,也不能太过注重其与现实世界的相似之处而导致对主观的倚重,而要尽可能地追求真实,规避虚拟。要充分认识真实与虚拟的距离,着眼和依托城市的现实发展进程,发挥传媒社会公器的角色,采用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努力排除主观干扰,客观地建构,真实地反映。

(2)稳定与变化并存。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一经塑造或建构完成,并经由公众的接受之后,在城市公众的心目中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心理定势会使人们不会因为事物的某些变化而马上改变对该事物形象的看法和评价。然而,这种稳定也是相对的,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完全有可能因为人们主观的努力或被动的因素而发生变化。例如,时间造成的记忆模糊或淡忘、城市源像信息的客观变化,大众传媒的传播理念变化,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传播内容的管制等。曾一果就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乡村为主体、以城市为主体和以全球化为主体的三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时期,大众传媒所关注的城市形象,从与乡村相对的景观形象,到以现代城市为主的想象,再到城市全球化的想象和本土重构,三者之间,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化性。[1]

稳定与变化并存的这一特性启示我们:大众传媒致力于建构一个相对稳定的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公众认同。而当城市形象危机事件爆发或者新的城市形象定位推出时,大众传媒要适时调整思路和对策,尽量消除城市的负面形象,重塑城市的美好形象。

2.大众传媒中城市形象的功能

人类为什么要创造城市形象?笔者的回答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其所居住的城市环境,从而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正如莉恩・洛芙兰德所言:城市形象是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城市形象在城市社会现象中主要发挥着两种功能:一是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理解,二是塑造着城市生活本身。[2]

第一,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影响着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决策,关系着城市现实的改造与软实力的提升。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是依附于城市现实的。城市建设就是对城市现实的改造与提升。一般来说,城市的现实存在,决定了大众传媒中城市形象的良好与否。但是,大众传媒中城市形象的良好与否,反过来影响着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决策,进而影响着城市现实的改造与软实力的提升。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从以芝加哥为起点波及欧美各大城市的“城市美化运动”,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传播媒介中涌现的“城市形象工程”,古今中外,人类对城市形象的探索与追求,从未停歇。正是在这些城市形象的理论和实践中,当今世界城市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们,形成了一些城市发展的共识,如城市功能的国际化、城市形态的智能化、城市环境的园林化、城市建筑的特色化,等等。“随着大众传媒在社会话语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各地的城市形象建设也逐渐向媒体倾斜,有意识地利用媒体塑造自己的城市形象不仅成为本世纪城市文化建设的新趋势和重要特征,同时也预示着媒体主导的城市形象文化开始与官方意识形态乃至商业资本进行合流,媒体的城市想象成为建构当代城市认同的一种重要文化力量。”

第二,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认知与评价,关系着城市生活的优化与和谐。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不但影响着城市的客观现实,而且影响着城市内部和外部的人。一个和谐、有序、美好、文明的城市再现形象,会增强本地人的文化和心理认同,增强外地人前往的欲望和投资的信心。反之,一个充斥犯罪、贫困和社会混乱的城市再现形象,会使本地人的城市生活更加紧张和失望,会使外来的投资者和游客望而却步。城市符号互动论的理论家们认为,人类行为以事物所含的意义价值为基础,生活在城市中的个体在真实地感受城市生活的同时,必须凭借符号来寻求城市生活的意义。尽管完全理解城市是不可能,但可根据自身的经历、通过由符号形成的城市形象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整个城市。城市一旦在某种程度上被符号化了,处于城市环境中的个体的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也被组织化了,例行化了。据此,符号互动论者们相信:“个体通过将城市特征符号化,接受并理解了具体的城市形象,这不仅仅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宁静,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在城市中生活。”[3]

第三,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资源和资本,它关系着大众传媒的生存与发展。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大众传媒,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首先就是一种重要的内容资源。大众传媒中城市形象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其外延可包括城市中的一切。不少报纸、杂志、电视等大众传媒,在报道城市的发展成就、评价城市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创立了不少专栏、频道,有的甚至成为传媒的品牌栏目,为传媒带来了丰厚的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这说明,传媒关于城市的内容资源只要做得好,就可以增值为经济资本。同时,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更多的情况下以一种符号形态而出现,具备意识形态渗透及同化的力度和二度生产的能力,进而作用于受众和政府的注意力,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因而又是传媒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在城市功能由宗教、军事、政治为主转向经济、文化为主的今天,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既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柄双刃剑。大众传媒中的城市形象之水,能载城市发展之舟,也能使之搁浅甚至倾覆。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城市形象从自在状态尽快转向自为状态,这就要求城市领导者、管理者和大众传播机构,有较强的形象意识,能正确地设计与传播城市形象,使城市形象的正面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助推城市与传媒的发展,满足人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曾一果.想象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大众媒众的“城市叙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大众传媒的形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观 大众传媒影响 性别

青少年是大众传媒受众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自身人格尚未发展成熟,对事物缺乏分辨力,也因此常常把媒介精心建构的媒介产品和内容当成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形。而这一“虚拟的现实”成了构成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离并对其价值观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社会环境。

为了客观地分析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我们于2010年下半年在沈阳地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沈阳市内初中、高中、大学、高职专科的在校学生为样本,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189份,回收有效问卷1102份,其中女生问卷628份,占有效样本的57%;男生问卷474份,占有效样本的43%。根据得到的数据,我们运用SPSS1.0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大众传媒对不同性别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有所侧重,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青少年接触大众传媒的基本情况

不同性别的青少年收看大众媒介的类型、频率和时间长度有显著差别。从收看大众媒介的类型来看,男生倾向于网络,女生则更喜欢电视。在最经常使用的电视、网络和报纸这三种媒体中,报纸的使用男女生比例相差不大。但电视和网络则略有不同。女生样本中有57.0%的人将电视排在第一位,比男生比例(46.8%)高10多个百分点;而男生样本中有37.2%的人将网络排在第一位,比女生比例(26.8%)高10多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接触电视,而男生则比女生更喜欢接触网络。

从收看大众媒介频率来看,男生倾向于每天收看,女生则更喜欢周末收看。横向数据分析显示,在男生样本中,每天都能接触媒体的人数为333人,占总体男生样本(422人)的78.9%;在女生样本中,每天都能接触媒体的人数为382人,占总体女生样本(561人)的68.1%;男生每天都可收看大众媒介的比例高于女生比例10多个百分点。而周末女生接触媒介的比例(30.8%)比男生比例(19.7%)高出11个百分点,说明女生在周末接触媒介的人数远远多于男生。

从收看大众媒介时间长度来看,女生倾向于长时间收看,而男生更倾向于短时间收看。在纵向数据比较中,我们发现,每天接触媒介在2个小时以上的青少年样本中,男生比例(39.8%)要少于女生比例(60.2%)20多个百分点,说明女生更倾向于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长时间接触媒介;每天接触30分钟至2个小时的男女生比例基本相当,说明在该时间长度内接触媒介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每天收看30分钟以下的男生比例(55.1%)比女生比例(44.9%)高出10多个百分点。

不同性别青少年对媒介内容偏好的差异分析。

青少年对偶像剧热度整体不高,但半数以上女生都有最喜欢的偶像剧。在总体样本中,只有37.2%的人有最喜欢的偶像剧,而且对偶像剧的喜好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女生样本中,这项比例为50.8%,比男生样本中同项比例20.1%高出30多个百分点。

在偶像剧的国别选项上,62.9%的样本选择最喜欢中国的偶像剧,其次是韩国(25.5%)、美国(6.5%)和日本(5.1%)。其中,韩剧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此选项比例比男生高11个百分点。其他国别的偶像剧选择无明显性别差异。

五成以上青少年喜欢动漫,日本动漫更是男生的首选。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动漫”这一问题时,选择“是”的人数比例占55.3%,说明五成以上的青少年有自己喜欢的动漫。在回答“你最喜欢动漫的国别”这一问题时,日本动漫占第一位,其次为中国、美国、韩国和英国,其比例为72.3%、18.9%、 5.8%、 2.8%和0.2%。表明日本动漫以绝对优势成为青少年群体最喜欢的动漫类型。

横向男、女样本数据分析显示,在男生193名样本中,有151人选择日本动漫,占男生样本总数的78.2%;而在女生240名样本中,有162人选择日本动漫,占女生样本总数的67.5%;在这一选项中,男生比女生多10个百分点,这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喜欢日本动漫。

纵向数据显示,在“中国动漫”82名样本中,男生29人,占这一样本的35.4%;女生53人,占64.6%,女生比例高于男生比例近30个百分点。可见,女生除喜欢日本动漫外,对本国动漫也持喜欢的态度。

近九成青少年使用网络,但在网络内容的选择上,性别差异明显。在回答“是否上网”这一问题时,肯定回答的占88.7%,否定回答的占11.3%。也就是说,近九成学生都在使用互联网。

在网络的使用上,排在首位的是“查找学习资料”(37.2%),其次是“聊天”(24.4%)、“看电影/电视剧/动漫”(17.8%)、“玩游戏”(6.6%)、“听音乐”(5.7%)、“看新闻”(4.1%)、“写博客”(1.5%)、“上论坛/贴吧”(1.5%)等。

纵向数据显示,在选择“听音乐”这一样本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当;除此之外,在选择“查找学习资料”的样本中,女生比例(62.9%)要高于男生比例(37.1%)近26个百分点;在选择“聊天”的样本中,女生比例(64.2%)要高于男生比例(35.8%)约28个百分点;在选择“看电影/电视剧/动漫”的样本中,女生比例(58.6%)要高于男生比例(41.4%)约17个百分点。而在选择“玩游戏”的样本中,男生比例(81.0%)要高于女生比例(19.0%)62个百分点;在选择“看新闻”的样本中,男生比例(59.0%)要高于女生比例(41.0%)18个百分点。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网络的使用上,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查找学习资料”、“聊天”和“看电影/电视剧/动漫”;而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玩游戏”和“看新闻”。

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有自己喜欢的书、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第一,六成以上的青少年有自己最喜欢的书。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书”这一问题时,肯定回答占63.1%,否定回答占36.9%。在肯定回答的样本中,女生比例(58.7%)比男生比例(42.2%)高近17个百分点。

第二,有六成以上青少年没有最喜欢的广播节目,但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有自己最喜欢的广播节目。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广播节目”这一问题时,只有35.1%的人持肯定回答,而否定回答的比例高达64.9%。在肯定回答的样本中,女生比例(59.1%)要高过男生比例(40.9%)约18个百分点。

第三,五成青少年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其中,在“有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样本中,女生比例(65.8%)比男生比例(34.2%)高近32个百分点;而在“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样本中,女生比例和男生比例大致相当,无明显差异。

大众传媒对不同性别青少年价值观影响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六成以上青少年对大众传媒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赖,并将大众传媒当做是除学校教育外的主要价值观来源。

在回答“假如你连续几天都不曾接触大众传媒(不包括教材等),你会”这一问题时,有21.0%的青少年选择“非常难受,并想方设法接触”;42.4%的青少年选择“很难受,但还能克服”;36.6%的人选择“没什么感觉”。以上数据向我们反映了青少年对大众传媒的依赖程度。在回答“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来源”这一问题时,学校教育占36.3%,大众媒介的宣传占30.8%,社会影响占18.7%,家庭教育占8.4%和其他占5.8%。这一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加以分析。

女生“对真爱永恒”的态度更易于受大众媒介的影响,且态度纠结。大众媒介成为青少年“对真爱永恒”态度影响的主要来源。在回答对“是否相信真爱永恒”态度来源这一问题时,来自“电影/电视剧/动漫”的比例最高,为32.8%;如果算上小说(包括网络小说)和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的比例(分别为4.4%和5.4%),那么来自大众媒介的影响比例则占到42.6%,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纵向数据中,选择“小说”样本的男、女生比例相当。而选择“电影/电视剧/动漫”样本中的女生比例(60.1%)高于男生比例(39.9%)20个百分点;选择“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样本中的女生比例(58.5%)高于男生比例(41.5%)17个百分点。说明女生在“对真爱永恒”的态度上更易于受大众媒介的影响。

正是基于以上因素的影响,六成以上的青少年“相信”或“有些相信”“真爱永恒”。但“有些相信”和“有些不相信”样本的男女生比例差别较大。

数据显示,“相信真爱永恒”的比例为61.6%,女生占34%,男生占27.6%;“不清楚”的比例为17.9%,女生占9.5%,男生占8.4%;“不相信真爱永恒”的比例为20.4%,女生占13.2%,男生占7.2%。由此可以看出,男、女生对于“非常相信”和“非常不相信”及“不清楚”选项的比例大致相当。

在纵向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选择“有些相信”的365名样本中,男生155名,占42.5%;女生210人,占57.5%;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15个百分点。选择“有些不相信”的126名样本中,男生36名,占28.6%;女生90名,占71.4%;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近43个百分点。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女生易于受外界因素,主要是大众媒介的影响,使其对“真爱永恒”这一命题不能十分确定是相信或不相信,而是处于肯定又带有一丝存疑的纠结状态中。

女生比男生更易相信“一夜成名”,且受大众媒介影响较大。在回答“对一夜成名态度的影响来源”这一问题时,“电影/电视剧/动漫”比例最高,占26.8%;其次是“社会影响”和“电视中的选秀节目”,比例分别为22.4%和21.4%。这其中,除“社会影响”外,其他两项均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因素,如果再加上“小说(包括网络小说)”的比例2.5%,那么大众传媒的总体比例为50.7%。同时,我们在进行纵向数据分析时,发现选择“电影/电视剧/动漫”样本的女生比例(64.3%)比男生比例(35.7%)高近29个百分点。选择“小说”样本的女生比例(66.7%)比男生比例(33.3%)高约33个百分点。选择“电视中的选秀节目”样本的女生比例(66.0%)比男生比例(34.0%)高32个百分点。这说明,女生对“一夜成名”的态度更易于受大众媒介的影响。

在回答“是否相信一夜成名”这一问题时,选择“非常相信”的比例为15.0%,“有些相信”的比例为33.0%;概括而言,对“一夜成名”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占48%。选择“有些不相信”的比例为21.0%,“非常不相信”的比例为13.9%;概括而言,对“一夜成名”持否定态度的比例为34.9%。以上数据表明, “相信一夜成名”的比例比“不相信一夜成名”的比例高约13个百分点。

在纵向分析中,“有些相信一夜成名”的样本中男、女生比例有较大差异。在这类样本中,女生197名,占61.4%;男生124名,占38.6%。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近23个百分点,这说明女生比男生抱有更多“一夜成名”的幻想。同时,在“不清楚”选项中,女生101名,占60.5%;男生66名,占39.5%。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21个百分点,表明对“一夜成名”认识模糊的女生比男生人数更多。

纪实类电视节目对女生“正邪观”的影响要远远高于男生。在回答“是否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一问题时,有42.4%的青少年“非常相信”、31.0%的青少年“有些相信”、12.0%的青少年“不清楚”、9.7%的青少年“有些不相信”、4.8%的青少年“非常不相信”,说明七成以上的青少年有正确的“正邪观”。在对“正邪观”的极端态度上,男、女生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非常相信”样本的女生比例(62.1%)比男生比例(37.9%)高约24个百分点,而 “非常不相信”样本的男生比例(66.0%)比女生比例(34.0%)高32个百分点。

在回答“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一观点的态度来源时,“电影/电视剧/动漫”比例为31.5%,占第一位,其次是“学校教育”22.9%、“社会影响”22.1%、“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10.7%、“家庭教育”5.0%、“亲身经历”4.6%,还有“小说”1.9%和“同学/朋友的影响”1.3%。综上,我们得出,大众传媒影响(包括电影/电视剧/动漫、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和小说)的比例为44.1%,仍旧是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根据纵向数据显示,“电影/电视剧/动漫”和“小说”样本的女生比例分别都高于男生比例10多个百分点,说明大众传媒对女生“正邪观”的影响程度要高于男生。其中,“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样本的女生比例(70.5%)比男生比例(29.5%)高41个百分点,表明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对女生“正邪观”的影响要远远高于男生。

八成以上青少年认同“共建和谐社会”,但“不认同”比例男生过高。在回答是否认同“共建和谐社会”这一问题时,“非常认同”的青少年比例为52.6%,占第一位,其次是“一般认同”31.8%、“不清楚”10.5%、“不认同”2.7%和“非常不认同”2.6%。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八成以上青少年对“共建和谐社会”持认同态度,只有极少数(5.3%)青少年对此持否定态度。在这些持否定态度的群体中,“不认同”的男生比例(76.9%)要高于女生(23.1%)近54个百分点,而持极端否定态度的样本绝大多数为男生(92%)。

对这一观点的影响来源主要有“新闻”41.1%,占第一位,其次为“社会影响”23.1%、“学校教育”18.8%、“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4.8%、“家庭教育”4.5%、“亲身经历”3.6%、“网上论坛”2.7%和“同学/朋友的影响”1.3%。其中,大众传媒的影响(包括新闻、网上论坛和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的比例为48.6%。可见,大众传媒仍是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性别影响差异不大。

女生接受媒介宣传人物的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在回答“对媒介宣传的先进人物的态度”这一问题时,选择“从来不看,也不相信”的样本中,男生占59.7%,女生占40.3%;选择“有时会看,半信半疑”的样本中,男生占43.0%,女生占57.0%;选择“主动去看,深受教育”的样本中,男生占41.3%,女生占58.7%。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女生接受媒介宣传人物的态度更加积极和主动。

大众传媒主流价值观影响的评价分析

大众传媒的主流价值观得到六成以上青少年的认同,但其对男生的影响不如女生明显。数据显示,青少年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主流价值“持认同态度”的比例占64.5%,其中“非常认同”占11.8%,“一般认同”占52.7%。而“持模糊态度”占27.6%,“否认态度”占7.9%。这表明,六成以上青少年是认同媒介所传播的主流价值观的,但也有近三成青少年不清楚自己的态度,并有极少数青少年明确表示“不认同”大众媒介传播的主流价值观。

持“认同态度”的样本中,有116名青少年“非常认同”,其中,女生比例(56.9%)比男生比例(43.1%)高近14个百分点。有519名青少年“一般认同”,其中,女生比例(62.4%)比男生比例(37.6%)高约25个百分点。可见,女生比男生更加认同大众传媒主流价值观。

在持“否定态度”的样本中, 有29名青少年“非常不认同”,其中,男生比例(75.9%)比女生比例(24.1%)高近52个百分点。在49名“不认同”的样本中,男生比例(71.4%)比女生比例(28.6%)高近43个百分点。可见,大众传媒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对男生的影响不如女生明显。

四成以上青少年认为大众传媒的影响是“利弊相当”,女生持此看法的人数多于男生。在回答“当代传媒对青少年影响的看法”这一问题时,有43.6%的青少年认为“利弊相当”,26.2%的青少年认为“利大于弊”,15.7%的青少年无法明确回答,14.5%的青少年认为“弊大于利”。说明青少年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持积极态度。在性别方面,在“利大于弊”和“弊大于利”两个选项的样本中,男、女生比例大致相当;而在“利弊相当”样本中,女生的比例(61.5%)高于男生比例(38.5%)23个百分点。说明女生更倾向于认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利弊相当”。在“不清楚”样本中,女生比例(56.0%)高于男生比例(44.0%)12个百分点。说明无法判断大众传媒影响好坏的青少年中,女生人数仍多于男生人数。

大众传媒的形式范文第4篇

视觉传达是新时期艺术行业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可通过多样化的设计,达到人们欣赏的目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在大众传媒行业中的利用越来越明显,不仅体现在表面的设计,更是体现了内在的涵义,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带动欣赏水平的提升,因此为大众传媒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特别的要求,促使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进步。

新时期的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简单理解即是利用视觉的效果,感悟美的传达,促进美与人的交流,视觉传达设计则包含了多种学科内容,例如美术、设计,在多种学科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现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利用视觉可观察到的文字、图形等传递设计中的含义。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促使视觉传达设计渗入的领域更加广泛,同时密切了其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在信息化社会的作用下,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以及创作来源,加快了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速度,目前视觉传达设计的流程是非常便捷的,其可直接通过计算机软件操作,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设计包含更多信息的视觉作品,向人们传达世界的视觉感悟,视觉传达设计在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朝向商业领域的方向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在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之际,增添了各种各样的元素,保障设计传递更多的现代化信息,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

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

大众传媒中的视觉传达设计,不仅具备一定的公众性,更重要的是其在满足公众审美需求的同时,表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在大众传媒中具备一定特点:

1.与时代共同进步

大众传媒是以动态变化的社会信息为基础的,由此要求其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同样具备与时代共同进步的特点,人们对审美的追求总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站在人们精神需求的角度上考虑,其审美的意识、道德的追求以及对文化价值的欣赏,都是与时代的发展相关联。因此,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需综合考虑时展的因素变化,在时代的进步中,获取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特性。

2.设计的基础创新

大众传媒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基础性,视觉传达设计需在保障基础内容的情况下,做好创新的工作,人们在追求审美时,不仅只是想看到视觉传达设计的效果,而是希望看到视觉传达设计在基础元素上进行创新,既含有最基础的文化内容,又包含人性化的创新,在展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吸取世界各地的设计精华。

视觉传达与欣赏的双向性

视觉传达设计是欣赏的内容,同时欣赏是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因此两者之间呈现双向性的特点,视觉传达设计可在人们欣赏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设计灵感,而且人们对设计的欣赏即是对设计另一种方式的认可,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在向人们展示设计成果,供人们欣赏的同时,也在观察人们对设计审美的反应,以此提高视觉传达设计的新鲜性。

大众传媒中的视觉传达设计

1.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底蕴

文化魅力是大众传媒中视觉传达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大众传媒中的视觉传达设计需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才可保障其在社会中持续的发展,传统时期,人们对审美的意识比较单一,并没有文化的特性,但是新时期的到来,促进大众传媒的发展,同时提升了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底蕴。新时期内,人们对美学的理解促使其在意识上构建了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化底蕴的框架,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更是一种理念的传递,例如:交通标志,其用最简单的视觉标志,传递最明显的交通用语,向人们传递一种行为上的约束和警惕。

2.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丰富表现

大众传媒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具备丰富的表现形式,目前设计方式、设计途径的多样性,促使设计成果也具备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元素,既有平面的设计方式,又有立体的设计思路,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增加了视觉传达设计的类型,而且视觉传达设计不仅仅局限于静态,更包括视频、音频以及影像等等,都是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例如:公益宣传视频,在达到公益宣传效果的同时,体现视觉传达设计的审美意识,可通过视觉传达设计丰富的表现,促使人们对大众传媒的理解。

3.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信息化

信息化发展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更是大众传媒新型的表现形式,信息化不仅可促使视觉传达设计以快速、便捷的方式传递,同时拓宽了传递的范围,目前信息化发展中,网络媒体是大众传媒中的有效载体,加快了视觉传达设计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在网络媒体的参与下,不论是在设计创作上,还是理念意识表达上,视觉传达设计呈现可观的市场竞争力,例如:视觉传达设计通过网络媒体可实现无地域限制、无时间限制的设计和展示。

大众传媒的形式范文第5篇

一大学生传媒素养的现状

第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来说仍然主要是一种娱乐方式。多数大学生热衷的只是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娱乐体验。各种网络游戏、港台口水剧及搞笑脱口秀节目都在校园内传播甚广,令大学生乐此不疲。

第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弱。很多大学生在接触各类媒介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浏览信息也十分盲目,消耗了大量时间,缺乏基本的传媒自控素养。

第三,信息的筛选能力不强,对恶性信息没有免疫力。目前大众传媒的环境极为混杂,信息品质良莠不齐,大学生对于信息的分辨、筛选显得手足无措,往往不分类型,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是否接受,缺乏深入了解信息背景的传媒素养。

第四,信息道德法规意识较差。很多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十分薄弱,缺乏基本的媒介素养,利用网络的信息共享功能,大量抄袭下载他人的研究论文冒充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信息道德现状令人堪忧。

第五,社会阅历短浅,欠缺接触传媒的安全规则意识。随着网络传媒的普及,很多大学生容易被网上的各种信息所蒙蔽,导致网络经济欺诈、网络受骗等情况屡屡发生。这种安全意识的匮乏体现了目前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严重失衡。

二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的自身德育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以其传播速度快、涵盖内容多、传递领域广等特点渗透到高校教育体系中。书刊、报纸、广播、影视、网络等传媒形式具有价廉、信息量大、普及性高等自身优势,被高校大学生广泛接受。

大众传媒与大学生的亲密互动性。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隔阂被打破,移动通讯、互联网等交流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传媒与大学生的互动中。

大众传媒的渗透性。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介建设出一个模拟真实的虚幻世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熏陶,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实现德育教育的感染化、渗透化。

大众传媒肩负崇高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效益。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道德责任。媒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承担其在道德观、价值取向引导中的责任与义务,是高校实现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

(二)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大众传媒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广阔平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借助传媒环境,挖掘丰富的资源,主动快速地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崭新的、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大众传媒的应用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工作的手段。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产生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在传统的社会交往教授形式上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文体活动等。大众传媒的发展给大学生社会交往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使其更多地被赋予了符号化内涵。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社交网站等越来越普及,大众传媒已逐渐成为高校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的重要载体。

大众传媒促进了高校德育方式的转变。以往高校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灌输式传授来实现的,基本上隶属于学校教育系统,是一种封闭式德育教育。大众传媒的介入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手段,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德育教育方式的转变。

(三)大众传媒对德育教育的消极影响

大众传媒低俗化干扰大学生视听。为了追逐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传媒更愿意去制造低成本文化快餐,传递品位低俗的文化信息,削弱了大众传媒的德育教育功能。切特罗姆曾指出,“如果一本畅销书或是一部电影迎合着百万人肤浅和缺乏教养的情感,它不是我们寻求的艺术。”

价值导向偏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急剧变化与融合,大学生需要成熟的大众传媒舆论来引导,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道德选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众传媒面对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抉择时,往往放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无德学术观念的滋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大学教育的精髓,也一直是高校德育教育追求的理念和目标。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它所提供的虚拟世界为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空间,但同时带来的还有不良学术观念和行为的滋生。

大众传媒的“无屏障性”给高校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校园传媒信息呈现出一种“时空无屏障”“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和使用空前自由。一些腐朽观念、消极思想都在利用大众媒体悄然渗透。

三有效开展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大众传媒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德育工作刻板、老套的模式在灵活多变的传媒前沿抢占教育阵地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媒体多元化的冲击,德育教育的主流地位正被日渐削减。高校德育工作应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经验。对于大众传媒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要加以利用,对负面影响要采取相应的有力度的措施加以抵制和改进,增强德育教育的实质效果。

(一)加强对大学生传媒素质的培养

媒体的信息包围和狂轰乱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浸其中的大多数人对其不良影响和边缘化引导不以为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却又大多持无所谓态度,在德育教育方面严重缺失。媒体的错误引导需要及时转舵,德育工作者的因势利导更是责无旁贷。当前,高校传媒素养教育除了专业院校外在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所见甚少。我们亟待提倡德育教育,加强传媒素养的专业教育,增强大学生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使之成为德育应对大众传媒负面影响的主要力量。

引导大学生明确媒介素养目标。对我国的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之前主要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在媒介的接触上也是以实用性的内容和方式居多,进入大学以后一旦面对完全放开的信息环境和完全自主的媒介接触权,极容易陷入信息泥潭而不能自拔。制定明确的媒介素养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清醒的媒介行为意识,对德育教育的导向有着重要作用。

掌握传媒接触的技巧。在接触媒介时最难于把握的是媒介表面活动背后隐藏的东西,波兹曼认为,“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在大众传媒活动中,无论哪种形式和内容的信息,都带有大众所没有注意的隐含性信息,发现这些隐喻特征是接触传媒的最高技巧。

(二)构筑传媒新平台,拓展德育教育新空间

德育教育要善于利用传媒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开发德育建设平台,扩充德育工作渠道,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改造良好的高校信息环境,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们不能忽略校园媒体的作用,德育工作有责任让学生重归本位,将枯燥空洞的说教充分利用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再现,强化德育效果。比如大力发展校园电视与校园网络,引导校园舆论和塑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比如复旦校园的学生网,内容丰富多样,满足了大学生中各类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是一个大的学生社区性质的平台;复旦日月光华网站成立至今,流量和使用率一直居于国内各大高校前列,成为关注和引导广大高校学生物质和精神生活、对外展示校园文化面貌的阵地,对于加强舆论引导、开展德育教育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撑。

(三)借助传媒文化建设,营造高校德育文明

媒体属于大的全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范畴体系构成因素之一,要利用媒体呈现德育内容,把高层次、解决实际思想问题的媒体内容引进德育课堂,发挥学校育人功能,改进德育工作现状。

审视大学生所关注的媒体热点事件,会发现他们大多数人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无论是国际国内大事均有涉及,他们对当前正在进行和即将发生的热点感兴趣并持续关注。据新民晚报统计,1/4学生关注报刊广播中的新闻与娱乐内容,这说明德育工作完全可以利用媒体新闻内容进行正向宣传,抓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感兴趣的焦点和有利时机进行宣传。大学生的关注焦点是完全可以加以正确引导和指引的,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是德育工作的原则和目标之一。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教育会更吸引学生,高校德育授课形式多媒体化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引进的媒体内容应该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目标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自觉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培育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在高校道德教育实践中有着它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很多消极因素阻碍着传媒德育功能的发挥,这种矛盾将在高校未来德育教育过程中长期存在。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把德育教育的个体行为转化为集体的共同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形成核心价值体系,让大众传媒更多地履行对高校德育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聂庆璞.媒介嬗变中的文明演进[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自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王岳川.媒介哲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6]龙雪津.尊重学生需要改善高校德育工作[M].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7]田建国.高校德育环境与对象、内容和理念[M].山东农业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