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是人的艺术创造,更是设计师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审美外放与受众文化审美接受的共鸣。在这信息文化高度碰撞交流的时代,艺术设计以人为本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文化内涵与艺术设计更好相融合,使设计更加符合市场大众文化审美需求,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

艺术设计 本质特征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3-0069(2015)09-0135 - 02

世界经济发展瞬息万变,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今天,艺术设计涉及的内容及服务对象有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阔的多样性。同时艺术设计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它的复杂综合性又常常使人难于给其本质特征以完美定义——经济市场、科技伦理、文化宗教等要素都能对其产生影响。而无论是设计者还是受众的审美眼光也随时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改变。面对当下艺术设计领域媚俗化、肤浅化、表象化等风气甚嚣尘上的局面,探究艺术设计本质,以及与该领域各位有识之士辨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之路,是本文探讨的初衷。

何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一般观点认为,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但这种观点没有明确指出文化(包括民族、地域、时代文化)的影响对于艺术设计的决定作用。因而笔者认为,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是人的艺术创造,更是设计师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审美外放与受众文化审美接受的共鸣。它具有人文性、创造性与功能性等主要特征。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文化高度碰撞交流的网络时代,过分关注表象(如材质、色彩及制作工艺)的功能性艺术设计已难以称之为成功的艺术设计;而突出设计产品的人文性以及设计者创造性,是一个设计成功为受众所认可的关键。成功的艺术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客户或市场的需求,更多的时候要设计师敏锐地探求潜在不确定的需求,通过设计启发并且引导受众接受这种需求,形成新的审美心理模式,反过来促进艺术设计的改变,形成互动共鸣。在这一过程中,艺术设计以人为本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的探求,我们明确了以人为本创新的重要。但要做到这样的创新,有很多实现的途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把握设计的文化内涵。艺术设计中文化是土壤,生活是基石,需求是导向。由艺术设计专业的眼光来看,所谓设计是一种超越需求、超越功能、超越个体的社会文化形态。一个成功的艺术设计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很多秘密,借助它,可以表达一个民族某一层面的整体性观念。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己转化为文化的需要。”马克思在研究动物的活动和人的有目的的劳动之间区别时,得出美学的重要结论:‘(人也是按美的规律来制造”。奴隶社会时,已有图腾装饰的统治阶级使用的工具,充分说明其在满足产品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审美的追求。因此,“文化”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就有产生美学的特质。作为美的一种艺术形式,以最初满足使用功能到与审美并重的艺术设计就与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毫无疑问,把艺术设计的当成一种文化形态,从文化心理结构角度谈设计创新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是指设计的产品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当代艺术设计既包含工艺技术手段和个性审美意识,设计产品的接受也折射出不同社会阶段文化消费的诉求。这种文化消费诉求与审美心理模式的构建,在开始向由少数的艺术文化精英引导,广大普通人群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熏陶、模仿、心理积淀后逐渐形成社会整体新的审美价值观,信息化世界大众文化审美的同一性趋势由此而来——“时尚”对于大多数受众也只是“时时跟上”而已。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艺术设计中文化内涵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审美构建的启发性

突出文化内涵能够使艺术设计紧贴市场脉搏。借由强大的信息传媒收集第一手信息,设计师或公司能够准确捕捉受众心态,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域文化、历史发展,适当超前地推测出一些隐于表象的文化消费需求,从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出产品的审美标准,这种源于文化又适当超前的审美构建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引导大众的审美取向。可以说,艺术设计不仅仅基于产品本身,而是设计一个文化概念;消费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商品,而是消费某种理念。如耐克、可口可乐等品牌产品宣称:“我们卖给消费者的不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提到“LV”,我们不是想到的某些产品,而是一种与财富密切相关的高层次品位追求。艺术设计文化内涵的审美启发,正是对于受众心理审美的一次次“催眠”。其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无效,但目的都是左右大众的审美取向,取得符合自身利益的最大影响。

二 受众心理的针对性

文化内涵当然需要考虑受众心理。亚洲人与欧美的心理文化构建就相去甚远,即便是同在中国,湖南人与上海人的性格心理也有着不小差异。如果艺术设计不考虑这些因素,就有可能造成相同的设计遭遇不同的受众反映。因而艺术设计的实践必须全面考虑社会阶层不同的文化取向、年龄差异、性别收入、教育程度、性格喜好甚至属象、星座等带来的种种个体差异性——言以蔽之,要考虑受众的心理层次,再进行细致的审美角度分类,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品牌概念的审美引导;通过设计传播有针对性的文化审美意识,使受众从心理上认同、喜爱设计产品;并逐步达到提到某种产品马上想到该产品的设计,此外再无其他的程度。比如一提到点读机,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可爱的小女生,进而想到“步步高点读机”的那个滑稽诙谐的灰太狼,进而闪现出那句广告用语“so easy!”。

三 概念内涵的延展性

成功的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体现,应该赋予作品超出原本功能、概念之9F的审美趣味,即概念内涵的拓展创新。而这往往是设计作品最终长久被受众所认可的关键。身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大众,心理结构、审美趣味、喜好偏爱都时刻处于快速变化中,设计作品一经面世,其内在的概念、信息是相对稳定的。如何能在设计之始就能预见受众心理的变化方向,迎合不同境遇下的消费审美需求,是每个艺术设计师所面临的挑战。但毫无异议的是,对市场消费心理的把握,新的审美价值的传导,以及借由文化内涵的把握,深化、延展作品的概念,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有效方式。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西方钻石珠宝产品在中国的推广:钻石的化学元素组成就是“碳”,其本质与黑色的木炭没有区别,也不属于稀缺资源。但它凭借设计师的设计宣传,不禁风靡西方,在中国也逐步成为婚礼不可或缺的饰品,为什么呢?因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文化内涵的设计植入,使钻石这个美丽石头的概念内涵的无限的拓展,形成了“钻石文化”、“钻石情节”,将钻石与真爱完全等同。有人的地方就有爱情,那有爱的地方就应该有钻石,于是这颗石头与它的近亲木炭,身份地位有了天壤之别,这就是艺术设计包装的成功典型。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有理由说,艺术设计虽是多元的,但其文化内涵在创新中最为重要。意大利设计师吉奥庞蒂曾说过:“本土传统的设计语汇将成为一个国家设计的重要纬度。”当代艺术设计中创新不外乎民族化与国际化两种,它们从本质上说是殊途同归的。但作为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最重要的是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没有文化底蕴,努力将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思想中注重感性、象征的审美特色有机的结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体现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历史积淀,具有了丰富多样的哲学美学、文化艺术、社会心理,这些都为艺术设计者提供了充分的设计元素。那一笔笔腾挪顿挫的线条,那一方方古朴厚重的古印,那一声声悠扬婉转的唱腔,那一幅幅空灵蕴藉的山水画卷,那从唐宋元明清的飘扬而来的大气风流,无不传递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而这些都能以现代形式,更简约、更抽象、更华丽地体现在当今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种艺术形象设计,无论是福娃(图1)的造型还是鸟巢(图2)的灵感源泉,无论是金镶玉的金牌(图3)创新,还是开幕式上山水画卷(图4)的展开,都凝聚着几千年来华夏文明智慧的光芒。而这些不仅被中国人所津津乐道,也给世界人民留下许多深刻完美的瞬间。

2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之间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的文化风貌、民俗人情也各不相同。塞北的辽阔壮观,江南的秀丽婉约,西北的苍凉粗犷,西南的旖旎绮丽,都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因此,在艺术设计创意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与地域文化、宗教、民俗相结合。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可简单地归纳为对地域民族文化、地域物产文化、地域著名人物、风景、建筑等文化的了解,它们对艺术设计均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图5),其造型创意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纸,由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而纸的出现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古代汉族吉祥云纹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被赋予祥瑞的文化内涵。而源于汉代漆器上的红色与银色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在火炬上的运用又使之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的火炬设计,亦便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均匀分割,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3艺术设计中时代文化的体现

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一、合作制及其内涵与外延

在很多发达国家,合作社是农业领域中的最主要力量,它和行业协会一起构成了农业保护政策的实施载体,为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也为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基本支持。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呈现出愈加明显的专业分工合作趋势,原先唯一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已演变为多元发展的趋势,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股份合作制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某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

追根溯源,合作的本义是两个以上的人为了相同的目标,联合起来并采取一致行动,以达到共同的期望,这也是团队精神的本质所在。本文中,合作制则是指以合作为基本特征的产权结构与以此产权结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财务和组织运行机制,其完整含义由合作制的内涵与外延两方面共同构成。

合作制的内涵是以合作为基本特征的产权结构,作为最基本的合作原则,资本所有者与劳动惠顾者同一性特征决定了以合作为基本特征的产权结构必然是资本与劳动共同拥有产权。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合作制大量存在于农业领域而非工商业等其他领域,因为农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回报能力有限,而农业与生俱来的弱质性更是增大了投资风险,农业产业自然无法吸收过多的资本。

合作制的外延是以合作为基本特征的产权结构所决定的财务和组织运行机制。就财务运行机制而言,由于资本与劳动共同拥有产权,合作制广泛采用了资本报酬有限、合作社盈余按社员与合作社之间的交易额比例返还给社员的利润分配原则,以充分考虑劳动者利益,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就组织运行机制而言,也同样由于资本与劳动共同拥有产权,合作制通常以民主管理为基础,在最大限度上控制合作组织的委托成本,从而总体上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二、合作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和谐的含义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所谓和谐,就是指和睦协调,《广雅》对此解释到:“和,谐也”,此外《说文》将和解释为相应以及“和,乐之本”等等。从现代系统论的角度看,和谐应该是事物的各个方面相互适应,从而达成共同发展的终极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合作的本义不谋而合。和谐社会由物质、政治和精神等方面和层次共同构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由此不难看出,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缺一不可,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只有通过它们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才能够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尽管市场经济通过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必然形成一定的收入层次,这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但如果贫富差距过大就会造成明显的不公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阻碍因素。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是其与政治、精神文明的核心所在。因此,当前的社会转型,在最本质意义上,表现为经济范畴的制度变迁,努力形成经济和谐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容。以下着重探讨合作制在促进经济和谐上如何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二)合作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国际通行的合作社运行原则

迄今为止,世界上各国影响比较深远的三个合作社运行原则分别是古老的罗虚代尔原则、新兴的蒙德拉贡原则和1995年国际合作联盟通过的原则。罗虚代尔原则主要内容有:入社和退社自愿;通过集股以筹集资金;一人一票民主办社;按市价现金交易,商品保质保量;盈余按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多少返还;发展教育等。蒙德拉贡原则和国际合作联盟原则分别在罗虚代尔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变革,蒙德拉贡原则较好地实现了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的结合,以适应追求资源配置效率的市场经济;国际合作联盟通过的原则包括自愿和开放、社员民主管理、社员经济参与、自主和自立等,在突出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同时也使这些原则变得更富有弹性。

2.合作社财务运行与经济和谐

合作社的财务运行包括产权结构、日常交易和利润分配等三项依次处于前后次序的内容。罗虚代尔原则认为:在产权结构方面,可以用集股的办法筹集资金,股数不限、股金不参与分红、股息不高于银行利息,这体现着合作社参与经济生活的效率意识,同时也体现着对劳动者而非资本所有者的政策偏爱;在日常交易方面,按市价现金交易正是符合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说明合作社对外是追求效率进而获取利润的;在利润分配方面,盈余按交易额返还,从而将社员与合作社的关系牢固化,并强化社员融入合作社的正向激励,这充分体现出合作社所有者与惠顾者同一的最基本特征,也体现了合作社在追求效率同时兼顾公平的经济组织特性,进而直接地维护劳动者自身的利益。与罗虚代尔原则相比,蒙德拉贡原则和国际合作联盟通过的原则大同小异,基本保持着上述合作社财务运行的特点。

归根结底,资本报酬有限、合作社盈余按社员与合作社之间的交易额比例返还给社员是合作社利益分配乃至财务运行的两大最主要特征。合作制资本所有者与劳动所有者同一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合作社建立以上的财务运行机制,这使得合作社不仅可以与其他经济主体共存于追求资源配置效率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而且能够有效地平衡合作社内部成员的收益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合作制能够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一定程度的公平可以促进农业内部的经济和谐,从而缩小农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一定程度的效率又可以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经济和谐,从而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因此,合作社财务运行对于形成经济和谐具有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发挥经济和谐的物质基础功能,为最终构建和谐社会铺平道路。

3.合作社组织运行与政治、文化和谐

就合作社的组织运行而言,罗虚代尔原则强调一人一票的举手机制,民主办社。每个社员通过社员大会发表建议,行使决策权,并通过社员大会对管理机关行使监督权。国际合作联盟合作原则也确定了社员民主管理的原则,民主包括权利和责任:参与组织、方针、大事的决策,发扬民主精神;合作社的代表及管理人员对社员及社员大会负责;基层社一人一票,其他层次的社也要实现民主管理。国际合作联盟原则只规定了基层社实现一人一票的管理原则,其他层次可实行现代公司的委托等形式,与罗虚代尔原则相比,它突出强调了合作组织的运作效率,这只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但合作与民主的精神仍然得到了弘扬。

总之,合作社与生俱来的合作特质决定了其在组织运行上应该以民主为基本准则,以民主管理为基础,在最大限度上控制合作组织的委托成本,从而总体上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民主思想通过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和持续运行将深入人心,并且会在经济活动之外得到一定的自然延伸,提高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从而在推动农村社区的政治、文化和谐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最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合作社运行有助于实现利益均衡、构建和谐社会

由上可知,合作社的财务运行有助于经济和谐,组织运行有助于政治、文化和谐。在合作社的运行过程中,财务运行为组织运行提供物质基础,同时组织运行为财务运行提供组织保证,进一步完善合作社的财务运行机制,从而形成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与之相对应,政治、文化和谐能够进一步形成经济和谐,两者相互作用,并最后归结到经济和谐这一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容上来。

从利益均衡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均衡,这也完全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利益均衡分为市场和再分配两个方面,即在追求效率的市场和追求公平的再分配双向作用下,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以达到利益均衡。然而,合作制对于利益均衡的独特作用在于它能够在市场这一个方面兼顾效率与公平,这比经过市场运行后进行利益再分配要相对可行、更为有效。因为合作制的资本所有者与劳动惠顾者同一,促进了合作社不同成员在表达和追求自身利益上的均衡(即不失衡),而实现了利益均衡就能够直接形成经济和谐,并从经济基础上为最终构建全面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证。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作为合作制的主要表现形式,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随着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应用新的技术设备,获得有利的供销条件,同类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自愿组织起来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为主体,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按照合作原则联合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它可分为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其中专业协会起步较早,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其组织结构松散,自身实力也有限;专业合作社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我国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产业阶段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整体上提高交易效率,从而增加合作组织的收益;并将所获得的收益较为公平地分配到内部成员中,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现有的合作制。事实上,根植于广大农民之中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最合适的载体,它既能保持农户家庭的独立经营,又可以按照合作制的规则,克服单家独户在经营中的局限性,使入社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有效解决“公司+农户”模式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市场合约关系而没有有效制度保障的问题。

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理念与技术进步;编辑出版现代化;概念界定;基本特征;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94-02

编辑出版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知识、文化传统、思想意识和社会信息的积累与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新的社会意识的建立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普及,编辑出版理念与编辑出版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由传统编辑出版业向现代编辑出版业变革为主要内容的编辑出版现代化自然而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个编辑出版工作者都应站在时代的前列,对编辑出版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基本特征和实现路径有清醒的认识,提高编辑出版的品位和品质,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现代化”既是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也是对社会生活、文化品位和科学技术崭新状态与丰硕成果的描述,更是先进生产力主导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趋势。编辑出版现代化从表面上看是告别落后的“铅与火”,迎来现代的“光与电”,但与其实质内涵相关联的概念界定依然有待于商榷。一个时期以来,在编辑出版理论研究领域,对编辑出版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一些差异,特别是对“什么是编辑出版现代化”和“如何实现编辑出版现代化”的看法不尽相同。通过对大量相关学术理论成果的学习和研究,笔者认为:编辑出版现代化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在编辑出版领域的集中体现。具体的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编辑出版主体将世界上最先进的编辑出版理论应用到各类出版物的编辑、出版、管理工作中,作用于编辑出版客体,并促使编辑出版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编辑出版理念、思维方式和编辑出版手段。二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等高新科技为操作平台,以WORD、WPS、Office、Openoffice等文字处理软件及网络媒体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程序为工具,对文章和书稿进行快捷、高效的审理、编辑与管理,不断提高编辑出版技术水平。三是编辑出版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化的发展过程,编辑出版主体要及时更新编辑出版理念与技术,在与时俱进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事物的特征决定着事物的属性,对于编辑出版现代化这一全面系统、影响深远的变革过程,洞悉其基本特征是促进编辑出版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从总体的角度看,编辑出版现代化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本质上的进步性。编辑出版现代化是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来的。首先是编辑出版主体思想观念的解放,传统的编辑出版思想观念、工作模式被逐渐摒弃,先进的编辑出版理念及经营管理方式得以确立。其次是原有的编著合一的编辑出版机构被分工明确的、专业的现代报刊社和出版社代替,计算机编排、激光打印、电子出版等现代技术淘汰了手工作坊式的雕版印和铅排机印,编辑出版的效率与质量成倍地提高。

2.内容上的复杂性。张积玉教授在《编辑出版现代化综论》一文中指出:“现代编辑出版从内容上已经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学等多层面。”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编辑出版现代化内容日趋复杂,不仅体现在出版物品质的扶良逐劣,编辑出版市场竞争的错综复杂,而且出版物的内容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远远超出了既往的范围,编辑出版各方面因素的内部联系更趋整体性和系统性。

3.状态上的地域性。尽管“现代化”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进程,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可能同步并进,编辑出版现代化也是如此。由于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不平衡,编辑出版落后地区要学习先进、赶超编辑出版先进地区,所以从铅排机印时代到广泛应用计算机进行编辑出版乃至网络上电子出版的编辑出版现代化进程会出现地域上的差异,在不同的地域编辑出版现代化的体现也不尽相同。

4.过程上的长期。编辑出版现代化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长期不断的行进过程。例如,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中国编辑出版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走过了一百多年的艰难行程。编辑出版主体由具有民主科学思想或初步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转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者,编辑出版技术由石印与铅排机印进入了电子与网络时代,编辑出版经营管理由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出版企业衍变为社会主义的现代企业。这种进程生生不息,永远不会停止。

5.发展上的加速性。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是一个加速过程,编辑出版现代化的进程也是如此。据相关资料数据:由雕版印刷发展到铅排机印经过了上千年,从铅排机印到电子排版印刷用了将近二百年,而近三十多年来,以计算机与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桌上出版系统主宰了当今的编辑出版王国,现代出版业发展神奇的速度与诱人效率已非日新月异所能形容。

编辑出版是一项社会经济活动,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应从编辑出版主体、编辑出版技术、编辑出版管理和编辑出版形式等四个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1.编辑出版主体的现代化。编辑出版主体作为编辑出版活动的实践者,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关键。在编辑出版活动中,如果编辑出版主体缺乏现代编辑出版思想意识、人格素质和知识结构,即使有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制度,也难以奉献出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产品,自然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编辑出版主体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主体意识和主体人格素质的现代化两个方面。编辑出版主体意识的现代化就是要具有与时代相适应的编辑出版思想观念和科学知识,有强烈的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保持高度的同步性,主动跟随社会、文化的发展更新观念和知识。编辑出版主体人格素质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以现代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处理问题,善于发现和选择有价值的选题,能够对文稿进行创造性的编辑加工。

2.编辑出版技术的现代化。编辑出版技术的现代化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编辑出版相结合的产物,是编辑出版现代化的最突出表现,是提高编辑出版产品质量的根本性保障。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编辑出版技术的现代化包括以下几种表现:①选题策划手段的现代化。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预出版选题各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全面的搜集、分析和整理,通过模型分析获得不同选题方向的可行性,以概率统计探寻市场需求空间和发行前景。②编辑加工技术的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将作者、编者、出版者、印刷者、发行者、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用电脑写稿,通过网络投稿;编辑在计算机屏幕上审稿,用各种应用软件进行文字、图片的加工处理、编辑排版和后期校对,不仅提高了编辑出版的效率,而且能够使图书版面更加美观、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和人性化。③印刷装订技术的现代化。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印刷物的虚拟化预览,以排版、校验、印刷、装订一体化和自动化缩短编辑出版周期,既降低了装帧工作量,更提高了装帧质量和艺术品位。

3.编辑出版管理的现代化。编辑出版管理的现代化首先是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在这一新的管理体制下,编辑出版的目的不仅在于保存积累文化,更重要的是在尽可能广阔的范围内传播文化,生产可用于交换的精神文化商品。其次是管理机制的现代化,在编辑出版机构内部,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调动编辑出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高度责任感。在编辑出版外部市场形成竞争机制,以编辑出版企业间的公平、有序竞争促进编辑出版活动的高质量与高效益。第三是管理法制的现代化,国家和政府制定和完善《出版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国家层面、以法律的形式保护编辑出版业的合法权益,引导编辑出版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4.编辑出版产品的现代化。编辑出版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其根本目的是生产满足具有现代意识的读者精神需求的出版产品。随着社会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读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高科技化,能否使编辑出版产品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便成为编辑出版现代化的重要检验标准。第一,在内容上要以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科学知识为己任,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在表现形式上采取多元化战略,在充分市场调查的前提下,不拘一格地生产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第三,在出版载体上,打破纸质型载体独大的旧格局,加快电子出版物、音像出版物的编辑出版,为读者方便、快捷的阅读和快速了解、检索资料信息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四、结语

编辑出版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动态的、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复杂而长期的变革过程。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永无止尽,编辑出版现代化也自然需要不断完善。广大编辑出版工作者要树立起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止于至善的思想观念,打破旧有思维习惯,增强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寻找时展和文化传播的最佳契合点,在编辑出版现代化内涵和外延的积极探索中提高编辑出版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建新,赵宏榜.从对编辑活动的认识谈编辑出版现代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9).

[2]马俊.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新闻世界,2013,(06).

[3]黄崇亚.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传播与版权,2014,(04).

[4]赵薇薇.对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分析与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4,(11).

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湿地文化 含义 体系 基本特征

湿地为人类及其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它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1](P1)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它的认识、利用,因而湿地文化的出现与发展也就不可避免。

一、湿地文化含义

目前学界对湿地文化的研究很少,我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湿地文化”(题名)的论文,发现此类文章只有16篇(2011年1月22日21∶00检索),且其中有多篇是具体某地湿地文化的介绍而非学术论文。让人吃惊的是,在寥寥几篇的研究性论文中并没有提出湿地文化的定义,而这是湿地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

关于湿地的定义较多,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2](P12)一般将湿地划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五种类型。

自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第一次提出文化定义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达两百多种。但文化的概念,基本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3](P3)而狭义文化则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3](P5)因而湿地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之一也应从两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以湿地为中心内容的一切文明的总和,其中的精神文明可称为狭义的湿地文化。

二、湿地文化体系

湿地文化体系因侧重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以湿地类型为依据,湿地文化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文化、河流湿地文化、湖泊湿地文化、沼泽湿地文化、人工湿地文化五种类型。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则要复杂一些,因为论者关于文化结构的看法不一。这其中既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又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还有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说,湿地文化体系也可作如是划分。但四层次说相对于其他两说,毕竟要细致一些,因而我主张将湿地文化的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构成部分。它反映人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包括人类经营湿地时创制的各种器具,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湿地产品的总和。湿地物质文化构成整个湿地文化的基础,是湿地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经营湿地的实践中形成的,以湿地物质文化为基础,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与湿地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湿地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湿地行为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湿地经营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民俗、风俗、礼俗、习惯等。湿地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湿地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热情、民族性格等内容。

湿地文化的形成是渐进的动态的过程。湿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类本能的物质需求是湿地物质文化产生的根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增加,湿地利用走向无序状态,国家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必将制定强制性的制度,由此衍生出湿地制度文化。制度文化限制了人们无限增长的物质需求。由于人类对湿地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湿地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的危机,人们意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并产生自觉的保护行为,上升为湿地行为文化。人们的行为随着制度的规范、自我意识的觉醒,逐渐演变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信念、伦理和社会公德,并最终发展成为湿地精神文化。

三、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态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

1.湿地文化的生态性

湿地文化的生态性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之一。湿地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并且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它所提供的粮食、鱼类、木材、纤维、燃料、水、药材等产品,以及净化

水源、改善水质、减少洪水和暴风雨破坏,提供重要的鱼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等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4]也使其成为人类最适宜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

2.湿地文化的人文性

湿地文化的人文性是指以湿地为载体所表现的人文精神。此时的湿地,已不单指一般物质的概念,而是融入人类精神的一个文化符号。湿地的人文精神在古代的诗歌、散文、绘画中,在现代的文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上乘的表述。

3.湿地文化的民族性

湿地文化的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在认识和利用湿地过程表现出不同湿地背景和不同文化品位。诸多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环境,其宗教、风俗、习惯、情趣,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表达上显出个别性和差异性,这是十分正常的。正是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造成了森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湿地文化的地域性

我国版图辽阔,湿地类型多样。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各有不同湿地类型分布,从而显示出不同地域湿地文化的特征。湿地文化的地域性,包括所在地民族特质,更多地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5.湿地文化的独特性

湿地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的许多生物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如湿地中的丹顶鹤,从生物学角度看它是一种鸟类,从美学角度看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独特的,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崔保山,杨志峰.湿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间文化活动 五种基本类型 五种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72-01

一、现阶段民间文化活动的几种基本类型

现阶段的民间文化活动,带有从20世纪跨越到21世纪交融的渐变特点,尤其是时代感较强的民间文化活动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其时代社会环境、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心理素质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民间文化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传统文化活动的周期律动;有的则是外表文化与当地文化有机融合;还有的是用传统形式而赋予新的内容。归结起来说,现阶段民间文化活动有如下基本类型:

(一)纯娱乐型。民间文化活动中纯娱乐型的形式很多,但其最根本的就是活动主体参予某种形式,借助这种活动形式来达到娱乐的目的,不含主体赋予的其他内容。那么,如果在娱乐活动中,夹杂着其他内容,这种活动就不是纯娱乐型的了。纯娱乐型的民间文化活动应该包括一切不带评奖,不带比赛性质的活动项目,如演唱会、踏青、以及作为客体欣赏各类文艺演出、电视、电影的观赏等活动。

(二)亚娱乐型。纯娱乐型活动如果加上赌博的内容(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附加色彩),就不是纯娱乐了。如果不是赢钱、赢物资的话,也带有一些心理赌博的性质,像打麻将、扑克、台球、象棋、套圈等,类似的活动就属于亚娱乐型。尤其是民间文化活动,其活动主体赋予它什么色彩,它的性质就会立刻产生变化。

(三)亚封建迷信型。这类的民间文化活动在民间的表现最为具体,也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是一种广泛性活动,尤其是在农村,它的行为结构外显为人情化、合理化或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浓厚的感彩。这种类型的活动在农村往往大有市场,也极富传统性和地域性。就是说,这类活动以文化内涵为载体,以人际感情为基础,以封建迷信为内容在民间出现,禁而不止。

(四)纯封建迷信型。民间文化活动包含着腐朽落后的封建迷信活动,这是由于其活动主体多层次的原因。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在现阶段比比皆是,甚至一些被人们所早已唾弃的东西又死灰复燃并迅速蔓延开来,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影响了人们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象农村中的巫医神汉,驱邪闹鬼,抽贴打挂等,都属于这一类活动。

(五)当代时尚型。广义上说民间文化活动还包涵着当代时尚型,诸如:网络游戏、电子激光游戏、动漫游戏及功能更加完备的3G手机,可以进行多种娱乐性游戏。还有迪吧等各类时尚消遣娱乐场所,这些活动以年轻人居多。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追求时尚的人将会更扩大化,有些较传统的娱乐形式可能越来越淡化了。

二、现阶段民间文化活动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化活动历史悠久,几乎有了人类,就有了民间文化活动,沿袭至今,其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归纳起来,它有传统性、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兼容性等基本特征。

(一)传统性。传统性表现在其活动形式和内容几乎已经固定下来并很少变化,如春节时的秧歌,花灯;端午节的吃粽子,龙舟比赛;八月节的赏月;七月十五的祭典活动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之所以很少变化,是由于这些传统活动早已在人们中间形成了被人们所接受、所承认的固定模式,如果有变化,也只能是活动规模与活动质量上的变化。

(二)民族性。各民族因风俗习惯不同,便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民间文化活动,如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歌圩,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侗族的三月三等等。

(三)地域性。“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94页)。这种稳定的共同体是以地域性为形成标志的。如东北地区的民间文化活动与西南地区的就大相径庭,即使东北地区的三个省份内的民间文化活动也有较大差别。因为这种地域性的民间文化活动也有较大差别,是以当地人们的文化层次、生活环境、地理位置不同来作为差别的。

(四)时代性。这就是我们所指的一个时期的时代特点,它必然要影响到民间文化活动,使传统与现代融合。如大秧歌中时有迪斯科舞蹈出现,并有电声设备伴奏。如果不融合时代性即现代性,必然有一部分民间文化活动会被逐步淘汰,起码得不到青年人的认可而失去原有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