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媒介融合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媒介融合概要
1.媒介融合定义类型。根据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普尔教授在充分研究新时期下媒介发展的未来提出了媒介融合这个崭新的概念。媒介融合的本意是指多种多样的媒介出现了功能传播方式逐渐一体化的趋势与特征,关于媒介融合的臆想更多是集中于报刊、电视等传统的传播媒介上。在媒介融合被提出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当时是网络信息技术与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这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媒介传播方式、媒介载体、媒介内容等革新的重要推动力。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负责人安卓纳捝生重新完整的定义了媒介融合:音频的、印刷的、互动性数字、视频的媒体组织之间的操作的、战略的、文化的、实战的联盟与联系。他着重强调了关于媒介融合更多是各个媒介之间的联盟与合作。广义上的媒介融合是包括一切媒介以及相关要素之间的汇聚、结合甚至是融合,同时,媒介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产业发展过程。美国西北大学戈登教授在2003年根据媒介组织行为以及从业人员的的角度来划分出五种媒介融合。(1)所有融合。一般大型媒体企业集团拥有旗下不同类型的媒介,所以可以实现媒介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内容的相互知晓与推销。就比如美国俄亥俄州的新闻电讯集团,美国默多克的新闻帝国、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媒介综合集团,这些集团都是将一各地区内的所有广播电台、报纸、网站、电视台等新闻媒介进行融合。(2)策略融合。策略融合是指在所有权不属于一家集团内的媒介之间关于内容的共享,就比如属于不同的媒介集团的电视台与报纸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相互间共享一些新闻资源与推介一些内容。(3)结构融合。结构融合与新闻的分配方式与采集方式有关,就比如美国的《每日邮报》决定聘请雇用一个新闻团队来做多媒体的新闻产品工作,使得能够将报纸新闻打包加工之后卖给电视台。在这种新闻合作模式中,报纸的记者编辑就可以去电视台做新闻解释与报道。(4)信息采集融合。信息采集融合主要是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新闻从业者需要采取新闻融合的技术手段进行新闻信息的采集。(5)新闻表达融合。新闻表达融合是指编辑与记者需要运用与公众互动的、多媒体的技能与工具来表达新闻事实。
2.媒介融合的特征与动力分析。研究媒介融合的特征与动力是研究如何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利用媒介融合进行企业传播影响力的构建的一个基础与关键。只有在充分知道媒介融合的特点以及媒介融合的原因,才能继续利用媒介融合来构建企业的传播影响力。媒介融合的特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能化与技术化。媒介融合的第一步是技术融合,媒介融合的直接原因与根本诱因是信息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随着新一代的广播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也在处于积极融合的阶段,所以媒介融合体新出带有技术特征。在媒介融合的新时期,基于不同媒介之间的企业文化形态的融合与竞争,表现出了多元文化的全能性与技术性,它不仅仅表新出普遍文化的特征精神,还具备世俗文化、精英文化、娱乐文化、高雅文化的品质精髓,这就是全能文化的态势。第二,全民写作与集约化生产。媒介的融合改变着信息内容的传播方式与产生方式。媒介内容的集约化生产不仅仅呈现于各种传媒组织的沟通与合作,还呈现在媒介内容的全民化生产。这种方式的改变是打破了传统老牌媒介集团对于文化生产与新闻传播的垄断地位,为新闻媒体集团提供着资讯的主要是社会团体、政府机构、企业文化组织等等,承担着信息新闻的公布的主要是新闻通讯员与职业新闻工作者。第三,渠道的融合与内容的融合。媒介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渠道融合与内容的融合,这个在上文的融合类型已经详细阐述了,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促进媒介融合的动力有以下三点。首先是网络技术与数字的推进。数字信息技术带来了媒介的形态与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媒介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技术可能性。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使得这种新闻信息的资源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下被人们阅读获取。其次是人们的需求推动。随着普通大众对于快捷方便高满意度的媒介需求,正是这种没有底的欲望与需求推动着媒介融合的创新与发展。最后国家对于媒介融合的监管政策松动。我国媒介长期受着国家管理体制的监管,呈现着条块分割、无法通过市场的运作来融通媒介资源的弊病,这也是我国媒介资源缓慢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全球放松对于媒介管理的浪潮的兴起,我国也在积极的调整媒介产业的结构与监管的。
二、企业传播影响力的构建
1.通过媒介融合,传播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与血液,是一个企业内在的精神与气魄。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力的作用企业文化可以紧紧地团结企业员工,形成威力无比的企业向心力与归属感,使员工步调一致、万众一心,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如同一个看不见的指挥棒,让员工能动的按照企业需求去做事,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具有鼓舞激励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对员工起着鼓舞与激励的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员工可以享受到工作的愉悦,如果在一个勾心斗角、相互扯皮的企业里工作,员工自然就享受不到快乐与和谐,反而会产生消极逆反的心理。在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的同时,不仅仅应该让本企业的员工感受到,还应该通过媒介融合的趋势下积极传播本企业文化,构建企业的传播影响力。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一个大的弊病就是不重视本企业的文化宣传工作,特别是对于小企业来说,认为这是大企业的营销手段,与本企业无关。企业没有大小之分,都应该重视与发展企业的传播工作。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传播可以让公众了解与认可本企业以及本企业的产品,在公众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良好印象。比如海尔集团不仅仅在电视上投放海尔产品广告,还通过拍摄动画片《海尔兄弟》,生动形象地向大众阐述海尔的企业价值观,通过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深海尔产品在公众心中的印象,从而为海尔带来了丰厚的公关营销收益。企业在进行广告营销的时候不仅要重视企业的产品宣传,还要蕴含着企业的文化价值。
2.继续加强与权威媒体的合作。虽然在新形势下由于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介的权威地位得到了削弱,但是作为媒介传播的主要途径与方式,权威媒介依然拥有无可比拟的新闻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与受听观众人群的数量优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应该重视与传统权威媒介的密切联系与配合,在具有高知名度与深受大众信赖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上进行企业传播影响力的构建。在央视等传统电视平台以及新浪、百度等网络资源平台上都是企业进行良好文化宣传与产品推广重要平台。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主动的与权威媒介机构交换意见建议,经常联络。媒介机构需要有价值的讯息新闻评论,同时企业机构也需要媒介平台进行传播影响力的构建,所以企业与媒介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企业也要丰富需要宣传报道的内容,使得报道内容与权威媒体的风格内容水平相一致相符合。企业传播影响力的构建不仅仅只局限于将企业所发生的事情报道出去,还需要将企业的营销管理文化等有价值有深度的软实力软文化宣传出去。从理论层面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积极彰显企业文化的内涵与活力,使得公众更加了解企业的核心文化。企业的日常活动只是企业的外在表现,而企业的文化与管理才是企业的内在反映,这也是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公众需要的深层次分析与评论,特别是对于企业管理的高层商务人士来说。所以在积极适应多媒介融合的趋势下的号召下,企业要积极转变思维与姿态,提供企业管理文化的思考,加强与权威媒介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属于自己企业的传播影响力。
3.丰富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密切与民众联系。媒介融合的特征就是多种传播方式的相互交替、相互配合,媒介传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文化传播的内容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民众对于新闻讯息的获取与解读越来越麻木与迷茫。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要想提升构建传播影响力,就应该运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这一重要平台等多种平台的宣传,还要想方设法积极与民众取得联系互动。每一种传播媒介就是一种企业宣传的途径,多一种途径就多一种方式。公众获取信息网新闻的手段方法也多样,所以应该紧紧跟着民众的步伐。比如北京西单买煎饼的小铺子就积极利用新浪微博等形式进行自己产品宣传,与民众构建互动方式,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推出几个购买煎饼的攻略,停车的攻略等等,这样不仅有趣味性,还能增加轰动效应。市一中通过媒介融合的方式密切与民众联系的成功案例,极大的构建了企业的传播影响力。所以企业应该立足于多种媒介,加深与民众的互动,构建传播影响力
三、总结
媒介融合是处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境遇上出现的一种趋势,具有全能化与技术化、全民写作与集约化生、渠道的融合与内容的融合等特征。所以媒介融合趋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咨询的复杂丰富与获取的便捷高效这一大特征。在这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企业要提高传播影响力的途径与渠道就是通过媒介融合,传播企业文化,继续加强与权威媒体的合作,丰富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密切与民众联系等方式进行传播影响力的构建。但是如何继续深入研究企业的传播影响力的构建是当今企业家以及媒体工作者仍然需要大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 考 文 献
[1]孟建.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J].新闻传播.2007
[2]曲红,柯闻秀.媒介融合中传媒企业战略选择[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
关键词:媒介变革;驱动力;新特性;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3009003
媒介变革使数字媒介脱颖而出,并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介形态。数字媒介从技术和工具层面不断衍生其自身涵义,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审美范式。研究数字媒介的成因、特点和变革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探索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媒介变革的诱因与动力
媒介变革与任何一种社会变革一样,绝不是凭空出现,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自身发展的诱因、缘由与动力。
(一)媒介变革的原初诱因:人类交流与传播的需要
媒介的每一次伟大变革,都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的客观需要,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自身的进步。人类文明史既是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又是不断发展、完善、利用传播媒介的历史。“每一种新媒体的诞生,都是因为现有的媒体不能满足人的某种传播需求而产生的。”[1]现代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突破了人类有史以来信息交流和传播中的时空障碍,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同时也拉近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人们的交往、交流变得异常容易和便捷,极大地满足了人类交流和传播的需要。
“以人为中心的、体现人的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的媒介,才是人所真正需要的媒介。”[2]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3]人类借助媒介变革进一步满足自身的需要,也进一步提高了自身掌握媒介的能力。从传播学的视角加以考察,人类能够随心所欲地主宰世界,并非取决于自然的传递信息之感官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创造、使用传播媒介并不断加以革新的能力,而这恰恰也是人类所特别需要的,又是人类所独具的。
(二)媒介变革的驱动力量: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媒介形态总是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地发展、融合和变革。“媒介变革的历史表明, 技术创新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4]媒介的每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无不打上了科技发展进步的烙印。
罗杰・菲得勒指出:“传播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而新媒介方式的出现总会派生出种种新的文化形态和类型。”[5]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媒介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都无一例外是科技驱动的结果。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介迅速地被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数字媒介超越,正是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所致。在信息时代,信息加工处理技术、信息储存传输技术、信息接收呈现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数字媒介的应运而生。
二、数字媒介的主要特征
媒介数字化是信息时代极具变革意义的媒介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应运而生的数字媒介引领着时代朝流,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和心理面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数字媒介的基本特征。
(一)数字媒介的核心形态:智能化
媒介的智能化真正实现了让媒介帮助人类做许多事情的愿望,是“人的延伸”。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形态获得了快速发展,现代媒介的科技含量和复杂程度日益提高,智能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贴近,在社会各行各业和大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微观看,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靠向智能化,比如信息控制下的电子商务与物联网,电视会自动定时开机和关机、自动适配显示比例、自动搜索选台;手机会智能重拨、自动存储号码、过滤短信;电脑会自动安装和更新、升级软件,自动判别屏显、电能、杀毒等模式;网络会自动识记登录和浏览信息、一键清理修复、自动筛选与搜索信息等。从宏观角度考察,“城市的智能化趋势正在对城市空间与媒介形态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6],人们对于建立智能城市的期待,将通过网络城市、手机城市、流城市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随着技术的进步,对媒介功能加以选择、判断、处理,实现自动控制,媒介的智能化发展必将为建设智能社会贡献更大力量。
(二)数字媒介的延伸形态:网络化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数字媒介主导的全球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网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系统支撑平台。“电脑与互联网的普及,会带来一种在技术的视野下看世界的方式。”[7]媒介的网络化让人类轻易跨越了时空界域,带来了极大的时空集聚效应,使人类在世界的任意角落进行同步视听、实时交流成为可能。网络集成了多种媒介的功能,极大地发挥了各类媒介的综合作用。目前,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通信网呈现深度融合和互渗的态势,进一步加速了媒介网络化的进程。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完善,使网络艺术与审美范式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概念,颠覆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空间。媒介的网络化使技术与艺术在新的平台得以高度融合与渗透,使网络世界与日常审美结下不解之缘,媒介网络化在全球化和泛时空视域,在信息的展示、传播、交流和反馈中发挥了极其独特的作用,并不断地促进、延展其功能的审美演化。
(三)数字媒介的表征形态:多媒体化
媒介的多媒体化以信息呈现载体的多样性,信息表现效果的综合性,信息传送过程的交互性而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以计算机为中心,将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加以整合,扩展了人与计算机的功能,并使之高度集成,将文、图、声、像、视频、动画等媒体信息加以有机综合运用,着力于提升人类对于处理、传输、储存、呈现信息的视听表现力。“多媒体技术造就的新型视觉艺术已经消弭了艺术门类间的界限,使艺术的传播、保存发生了质的变化。”[8]多媒体化使信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使表现效果直观形象生动,使表现过程融入交互与互动,给接受者以多重感观刺激和多重审美体验。可以说,多媒体化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交互传播需要和日益提高的视听审美需求。
三、当代媒介变革的发展趋势
虽然当代媒介变革迅捷快速,令人目不暇接,但我们仍可通过分析考察,把握其发展变革的大致趋势。
(一)媒介在未来发展中必将进一步数字化
媒介数字化将呈现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通信领域、大众传播领域内的传播技术手段经历以数字制式全面替代传统模拟制式的转变过程,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推进。“数字技术一方面带来了视觉信息制作、存储、传播模式的飞跃性变革,催生了数字摄影、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等新型视觉传媒;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影像的数字虚拟化,促使数字影像应运而生。”[9]数字技术成为当代各类媒介的核心技术,各类大众媒介的数字化步伐日益加快,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介及新技术手段也不断翻新。数字化最本质的特点是开放、兼容、共享,其发展进程会使传播格局和媒介自身进一步持续地发生重大变革。
媒介的进一步数字化会渗透于信息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即可作用于信息的处理、传输、储存、呈现等诸多环节中。如报纸媒介,在信息的处理环节,要利用数字化图文处理技术进行文字输入、图文排版和数字印刷;在信息传输环节,要利用远程校对、远程传输、远程审核;在信息储存环节,需要利用数字化存档、拷贝、复制技术;在信息呈现环节,则要运用图像及视频的数字化显示、播放等,或者将图文信息以报纸数字版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即便是纸质媒介也需要在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中依赖数字化技术手段。在未来社会,数字化必将充斥媒介变革的一切领域。
(二)媒介会在未来发展中加速竞争与融合
媒介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在竞争格局中又呈现出融合化的新趋势。“媒介之间的融合,可以促使各媒介之间相互借鉴彼此的优点和经验,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传播的效果。”[10]“融合”恰似动植物的“杂交”和“嫁接”,有“融合”就会产生出许多新的媒介或媒介新的表现形式。
媒介发展变革的历史本身就是不断融合的历史。我们看到,并不是每一种媒介都是单独发挥它的社会功用,而是随着技术越来越发达,媒介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才会越来越深入和普遍。图文融合、影像声音的融合产生了电影、电视、广告、动画等新的媒介形态和艺术形式,使它们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传媒产品;书刊报纸等纸质媒介与网络、电视、手机等电子媒介相互融合与渗透,形成了报纸网络版、手机报等新形式,充分表现出媒介的多质性特征。
互联网作为数字媒介发展的基础,本身就是媒介强力融合的产物。从传播形式的角度考察,电话是点到点的传播,广播是点到面的传播,而互联网则是点到点、点到面、面到点、面到面等传播形式的综合运用,它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深度的融合。互联网借助 TCP/IP 协议在网络层实现互连,使处于不同地域、不同用途的多台计算机能够相互连接,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将全球资讯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此外还成功地解决了不同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问题,为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通信网“三网融合”提供了可能。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相互融会与携手发展,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紧密结合与不断渗透,给现代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技术方面的障碍在科技发展与媒介变革中已然消弭得无影无踪,各种电子技术之间的区别与界域在相互交融中变得越来越不清晰,媒介变革将进一步加快融合互渗的进程。
(三)媒介会在发展中不断地裂变与派生
媒介在数字化和融合化的过程中,必将产生新的媒介形态,如报纸数字版、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虚拟影像、仿真场景、3D动画等。新媒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媒介都有由新变旧的过程,李勇曾形象地论述了这一过程:“我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介’(New Media)是一个内涵并不稳定的相对概念。实质上,没有任何一种媒介能永恒地占据‘新媒介’的命名。……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新媒介’像乱世时期皇帝的玉玺一样被反复易手。今天,网络媒介、手机媒介、数字电视等电子媒介暂执牛耳。”[11]在不远的将来,不似网络、不似手机而又胜似网络与手机的新的媒介平台和形态将会不断地涌现出来,今天的“新媒介”必然会变成人们习以为常的传播媒介,到时将会被更新的媒介形态所替代或超越。
媒介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裂变与派生的过程,媒介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不断地产生新媒介,不断地变革和更新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数字科技飞速发展,促使媒介在融合中细分、在细分中聚焦,使数字媒介呈现出快速裂变与派生的景象。媒介在相互融合的变革中不断涌现各种新的媒介形态,以适应人们日益增强的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需要。参考文献:
[1] 孟盈.论媒介与社会关系在发展中的交互促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8.
[2] 唐圣平.媒介与人: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媒介? [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3):54.
1媒介融合的改变特点
1.1无限的新闻信源
当代媒体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新闻信源呈现出无限增长模式,这也是快节奏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媒介融合使多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趋势,不仅改变了新闻传播系统的发展方式,还解放了新闻传播的单一渠道模式,一种范围广阔的一体化市场正在逐渐成熟,其中以门户网站为主的新媒体,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传统媒体逐渐被新媒体、自媒体、私媒体取代。全媒体具有多种综合表现模式,其独特的信息传输特点,为新闻媒体发展带来个更多可能性,也使新闻信源呈现出无限化发展的趋势。
1.2合作型新闻采编
媒介融合为新闻采编工作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合作型新闻采编模式也是新时代媒体生存环境经过媒介融合后发生的具体改变。新的新闻采集模式与传统模式有很大不同,媒介融合的传播背景下,对传统的分工式采集方式进行了优化,不仅在新闻采集中兼顾了分工形式,而且也使团队合作式新闻采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实。媒介融合使新闻信息得以共享,通过不同媒体的通力合作,使合作型新闻采集团队应运而生,这就是合作型的新闻采编变化。根据电视新闻进行分析,电视主要通过视频传播信息,在新闻融合中有很大优势,而媒介融合在此基础上扩大了传播范围,将音频、文字、图像完美结合,加强了信息的共享性,也是手段最多样化的媒体平台。
1.3新闻表达多元化
媒介融合使新闻表达更加多元化,这也是新闻传播改变的具体特征之一。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中,无限的新闻信源,合作型新闻采编,这些改变使得新闻表现更加多元化。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中发生了许多改变,在设置媒体议程的时,传统一家独大的媒体议程方式将发生改变,在相同新闻的报道中,不同媒体会得出独特的新闻报道内容,表达特征十分多元化。不同媒体会在同一事件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可以得到不同的侧重点、视角、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新闻特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下,新闻表达的特点直接影响媒体核心竞争力。例如在报道地质灾害新闻时,媒介融合的传播方式会根据门户网站需求进行报道,可以提供搜索、目录等服务,并且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实时调整传播方式。
2电视新闻创新措施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电视新闻必须挖掘出自身优势,主动出击,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性。媒介融合虽然使新闻传播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其实质并没有脱离新闻的本质,电视媒体应当提高信息,加强职业记者与职业编辑的工作效果,通过专业的媒体传播让观众得以接受。
2.1直播常态化
数字信息时代,新闻时效性是媒体竞争的关键要素,只有第一时间提供正确的新闻,才能使观众更加愿意接受。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现场直播,以现场作为电视新闻的基础,充分发挥出现场的真实感。将传统的电视新闻前线封闭性报道转变为直播状态,通过实时的新闻事件让观众更加有代入感,观众切实的感受到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并且对事件的发展有所了解,这样就可以提高观众的互动与参与,使现场直播的魅力完全得以体现。现场直播中,新闻记者是第一时间接触新闻事件的人员,也是决定新闻材料切入方向的关键人物。记者独特的视角,不仅可以体现出媒体特征,也能展示记者与媒体的实力。虽然现在许多新闻媒体都在广泛收集群众素材,但是往往这种第一手资料较为粗糙,视角十分主观,缺少新闻敏感性,这点恰恰是专业新闻从业者的绝对优势。以数字网络技术的支持,直播成本逐渐减少,操作也更加简单,这些条件为实现直播常态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2提高整合能力
媒介融合使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这就为媒体提出了问题,如何处理大量信息,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媒体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信息整合是媒体处理信息的关键能力,媒体每天都需要进行大量新闻的加工、筛选、组合,形成独特的观点框架,通过编辑部完成知识管理职能。
2.3强化互动
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相比,最大的弱势在于参与性与互动性上面。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必须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观念,改变媒体作为主体的方式,而是将群众作为主体,根据群众不同的需求,认真研究收视心理与规律。数字时代实现了观众与媒体的实时交流,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使电视新闻获得了更多的反馈,呈现出几何增长。特别是现在电视新闻与合作网站的联合播报方式,使得电视可以与互联网进行联动,通过新闻采编人员与观众的联动,为节目营造出活泼、亲密的氛围。
3结论
媒介融合为电视新闻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大的机遇。解决媒介融合变化带来的问题,使电视新闻获得新的突破。积极促进媒介融合,使电视新闻栏目更加人性与自由,采纳各种优秀的融合方案。通过媒介融合使电视新闻实现高效的整合与传输,通过有效的管理提高新闻操作效果,实现电视新闻栏目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弋.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直播的商业盈利模式[J].电视研究,2010(6):26-27.
【关键词】媒介融合;二维码;实体化;纸媒
未来纸媒的命运如何?人们的总体看法是悲观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些纸媒在媒介融合的理论和实践运作上的失败。很长时间,面对新兴数字媒介对传统纸媒的读者分流、市场分割、渠道挤压以及影响力侵蚀,人们普遍寄希望于将新兴媒介与传统纸媒进行多元化、多层次地嫁接、捆绑和组合,但结果也正如这些盲目的行为本身,带来的是纸媒媒介融合从理论到实践的迷惘——构造了一种非融合的搭配、一种为融合而融合的绑定、一种“形散神也散”的媒介结构、一种小舢板欲捆绑成大航母的幻灭。
最近华西都市报推出以二维码技术为支撑的“魔码阅读器”,在纸媒版面上推广运用,似乎正打破媒介融合失效的传统宿命,带来一场媒介融合的实质性变革。虽然此前国内纸媒有过类似探索,但由于基础技术条件不成熟,特别是受众推广力度有限、运作机制缺乏嵌入,导致这类实验无疾而终。目前,华西都市报在3G网络蓬勃发展、wifi网络无处不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大背景下,发力推出这一新技术的纸媒运用,带来了媒介融合新的想象空间。
一、媒介融合的实体样本
2011年11月2日,华西都市报在全国都市类报纸中首次推出华西魔码(二维码)阅读模式。这是华西都市报自行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应用,魔码一经推出即受热捧,不到两周时间,已有超过3万iPhone、iPad及iPodTouch用户、安卓用户下载客户端,并进行用户体验。华西都市报推出的华西魔码受到热烈关注,让人们对这项曾经“看起来很美”却缺乏落地的技术有了更多的期待。究其实质,它与“1+1”的个体介质之间的组合不同,是在更深层次上的“一体化”、“实体化”“应用化”的介质融合。
1.介质的“一体化融合”
所谓“一体化”融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同媒介的搭配关系,而是具有介质有机融入的特点。从华西魔码(二维码)的技术植入情况来看,通过二维码技术,在纵横两个方向整合储存声音、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并将这种编码信息以图码形式直接植入报纸版面,用户即可通过手机快速识别魔码,实现上网连通,实现视频、音频信息阅读功能。通过这一技术,当人们阅读纸媒时,拿着手机打开“魔码”客户端,对着报纸版面上的黑白小方块定格扫描后,即可看到最新最全的相关新闻视频。
魔码与报纸版面的融合,在载体上实现一体化的联通。这一微小的变化,却与传统的媒介融合有着完合不同的理念差异。2005年,我国引入了媒介融合研究,但对媒介融合的认识尚较模糊。关于媒介融合的概念,蔡雯教授借用了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的定义,即媒介融合是一种“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她认为Andrew Nachison的媒介融合“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还有人指出,融合仅仅指的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应该在技术和内容上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主要强调的是技术王国与内容王国的联合发展。事实上,其后纸媒在自己的融合之路上,基本上就是沿袭这样的理念推进的,如报纸办网站、报纸办手机报,都是将纸媒自身的内容到新兴数字媒介载体上,美其名为“媒介融合”,但由于介质无法实现真正的“一体化”融合,至今也未能产生良好的效益。
2.介质的“实体化功能”
目前的二维码在报纸版面上的运用,是在把“媒介融合”从概念构架转向“实体化”操作的方向推进。
通过二维码技术,实现纸媒与新兴媒介的“一体化”融合,但这并不是融合的终点。因为,“一体化”只表明做到了介质的有机统一,并不表明实体操作上取得成功,这里所指的实体化功能,指的是传统纸媒通过二维码技术的植入,具有了把虚拟的概念具像化,把彼此分离的介质变成一个全新的载体的功能。从实践上看,华西都市报的华西魔码(二维码)的运用正体现出“平面媒体新媒体化”这一新特征。一是新闻的视频化同步播报,2011年12月21日华西都市报成都版刊登《厨师爆料:餐馆使用地沟油》,报道成都宽窄巷子一家中餐馆的厨师自曝餐馆使用地沟油的事件。在新闻的旁边,读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随即可看到一段有人正在用铁勺将地沟中的油舀进盆中的视频,文字与视频的结合,让这则纸媒新闻呈现出全新的多媒体的表现形态,这类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纸媒只能依赖文字的表达方式。二是纸媒对服务信息的视频化传播。一些商家的服务信息可借助二维码改变以前的文字呈现方式,转化为立体传播和可视化的传播形态,这在以前的纸媒新闻表达中是不可想象的。
3.介质的“应用化特点”
毫无疑问,与以往的媒介融合的案例相比,通过二维码技术的加入,在改变传统媒体介质表现特点的情况下,达到了媒介融合的应用化功能,即能够通过与新技术的融合让纸媒转向更具应用性的方向。可以想见,传统纸媒不再苦恼于如何将文字新闻转化为视频和音频传播,而读者也不再需要在读报之后,为了看到相关视频而需要重回电脑前去上网收看,他们直接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便可即时观看那些栩栩如生的视频信息。这种新的应用特点,为传统纸媒赋予了新的传播特征和功能,并延伸了这一功能。
二、“实体化”媒介融合带来的纸媒变革
纸媒的变革,会不会因二维码而站到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也许很难预测,但真正的变革往往都是从最微小的地方开始。二维码只是一种新传播技术的植入和运用,但却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的创造,它改变了传统纸媒的介质特征,融入了诸多时尚元素,促进了“纸媒新媒体化”的转变,纸媒也因此而具有一种数字传媒的“现代气质”。
1.阅读模式变革
阅读是人类观览并领会文字内容的一种行为,是认知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阅读方式往往有所不同,这在根本上是由不同时代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对于今天的纸媒来讲,人们一直以来的忧虑并未消除,2044年最后一个读者走人的预言,让人们依然处于对传统纸媒出路的执著探索中。
但改变是必然的,一种媒介取代另一种媒介并不必然是代替,更可能是介质融合后的升级和转型。正如二维码带来的纸媒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物理的技术融合,但是应该高度重视的是它对阅读产生的影响——即对使用它的读者的阅读行为带来的变革是什么。“现代阅读”似乎正表现出移动阅读和视频阅读的特征,尤其是现代新闻阅读,已变得更便携、碎片、个性和直观。由于纸媒所具有的广泛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所影响的人群和读者的规模巨大数量众多,因此,一场悄然的新闻阅读变革完全有可能通过二维码带来的全新体验而改变。这种全新的体验表现在通过平面阅读也可以进入到视频与音频阅读,将文字阅读带入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这对于传统纸媒的新闻传播和接收方式,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融合 人 多媒体特性 进化理论
有关媒介融合的探讨和研究俨然成为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热点之一。无论是涉及媒介融合概念、形成动因、层次结构及其未来走势等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还是诸如报网融合、融合新闻、传媒转型、人才培养等针对产业实践的研究,都力图使这个曾被视为“新闻学上的假设”①的新兴理论变得愈加血肉丰满。
然而有一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当前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似乎总是围绕着技术层面、运作层面、实践层面和社会层面,而忽略了对作为技术与社会存在的核心――人的考量。换句话说,之前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多是走实用至上路线;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从作为个体的人的微观角度进行思考。
在笔者看来,媒介融合不仅是技术、产业等物理层面上的汇流,由于人的存在,它还表现为一个活跃的、指向明确的、带着生命气息的演进过程。由此,本文提出“媒介融合是对人的多媒体特性的积极回应”这一命题,试图从麦克卢汉和保罗・莱文森两位传播学者的相关理论出发,对其予以阐释。
媒介是人的延伸:人的多媒体特性在理论上存在的可能性
“媒介作为人的延伸”②,这是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著名论断。在他看来,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比如,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同时作用于人的神经中枢。这种延伸的机制能够改变人在使用媒介时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如果对此作逆向思考:由于人的视听觉主要依赖于眼睛、耳朵、嘴巴、神经中枢等器官,因此,印刷媒介、广播、电视等也就相当于延伸了人的眼睛、耳朵、嘴巴、神经中枢;反过来,在视听觉的意义上,上述人体各器官便具有了和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相似的特性,比如,我们就可以说,耳朵在听觉意义上具备广播媒介的特性。
当然,如果从广义的媒介出发,即“媒介是指使双方(人或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③,那么,眼睛、嘴巴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媒介。例如人要以图像的方式获取外界信息,必然离不开眼睛。由于本文探讨的是媒介融合,媒介理应限定为狭义的大众传播媒介,因此,笔者仅将人的身体器官视作具有某种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
这样,人的“多媒体特性”便具有了理论上探讨的可能:眼睛在视觉、图像层面上具有印刷媒介和影视媒介的特性,耳朵和嘴巴在听觉、声音层面上具有广播、电话(手机)媒介的特性,中枢神经系统在记忆、运算等层面上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媒介的特性,甚至可以说整个人体在自由移动的层面上具有手机(便携式网络设备)媒介的特性,由此,作为个体的人便融合了多种媒介特性于一身――此即人的“多媒体特性”。
此外,传播学上的“人内传播”概念亦能为人的多媒体特性提供理论支撑,它是指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④在这个定义中,“接受信息”和“信息处理”已经暗含了媒介的存在,因为对信息的接受势必要依赖于媒介,而对信息的处理则落脚于终端概念。这就意味着,人体自身需要有特定的媒介来完成获取信息的任务,同时需要有特定的媒介对信息进行处理。显然,承接上文可知,眼睛、耳朵、嘴巴等器官成为人最常用也最重要的信息获取与交流的工具,是人内传播中“接受信息”的媒介;中枢神经系统则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负责“信息处理”。如果将此置于今天媒介融合的语境之下,不难发现,其实人体自身就是以一种媒介融合的形式存在的。
媒介进化理论:媒介融合是对人的多媒体特征的一种回应
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在其博士论文《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理论》中提出了三个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前技术世界、技术世界、小生境。⑤在莱文森看来,当技术参与到当前环境中来时,我们便处在一个技术世界,反之就是前技术世界。因此,前技术世界实际上就是没有技术性制约的环境,亦即自然世界或真实世界。
莱文森在论文中说“在媒介进化过程中,媒介回应的环境必然是前技术的环境,或是人们喜欢或渴望再现的真实世界的传播模式”,而“当一种媒介对前技术世界做出了满意的回应,或者接近于前技术世界的某些基本要素时,该媒介便找到了它的人类小生境”⑥。由此,“一切媒介的进化趋势都是复制真实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⑦。
对此,莱文森以广播与默片、黑白照与彩照、静照和抓拍等为例加以解释。比如,在他看来,在前技术世界里,有听觉而无视觉的传播模式较之于有视觉而无听觉的传播模式,更符合人的生理需求,广播媒介由于接近于前一种传播模式,因此得以生存,而默片则不得不淡出历史舞台。
笔者以为,莱文森在分析媒介生存与进化的原理时,是以特定的单个媒介为例阐述的,比如照片、广播、电影、电视等,并认为每一种媒介得以生存和进化的原因是符合其所对应的前技术传播要素;而媒介融合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媒介走向聚合,并伴随着新媒介的产生,这一动态的演变在笔者看来,就是试图去找寻到它所对应的前技术世界的“小生境”,并以一种具体的媒介形态完成对这一“小生境”的响应。
那么,媒介融合对应的人类“小生境”,即前技术传播模式究竟是怎样的呢?回想一下常态中的人际交流形态,几乎不是单独依靠某一个器官,如眼睛或耳朵,来完成信息传递与接受,而总是眼睛、耳朵、嘴巴、大脑,甚至肢体动作、空间位置等同时发生作用,相互协调。
很显然,媒介之所以走向融合,就是希望在传播模式上更倾向于后一种情形,从而更贴近人的自然生理特点――这便是媒介融合所对应的前技术世界人类“小生境”,而最终回应这一“小生境”的具体媒介形态,即是融合媒体,如手机、便携式计算机等。结合本文第一部分的探讨,笔者将媒介融合对应的“小生境”看做是人的多媒体特性(人的多媒体形式的传播特性),从而认为媒介融合是对人的多媒体特征的一种呼应。
同时,媒介融合也符合媒介的进化趋势是“复制真实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一法则。以手机这一媒介融合终端形态为例,它集文字(短消息、网络信息)、图像(彩信、MP4和移动电视)、声音(音乐、通话)于一体,复制的是真实世界中融语言信息、视听觉于一体的人际交流模式;同时,手机接通互联网后,就具有了类似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复制的是在信息交流中个体的记忆、计算、反馈等内容;而手机本来就能够实现自由移动,加上GPS功能,这对应的是真实世界里人际交流可随意发生位移的特征;另外,手机在设计上日趋轻薄化、便携化和人性化,以实现与人体的完全融合,试图抹去它在复制人类“小生境”时所遗留下的技术性痕迹。
“技术的人化”:媒介的融合及其进化应以人为核心
一方面,媒介进化理论通过“小生境”概念,将媒介与人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认为媒介只有对人类的自然传播模式作出积极回应,才能得以存活和发展,莱文森称之为媒介的“人性化趋势”⑧。这说明媒介的进化会受到人的因素的制约,从而朝向符合人的特性的方向。但另一方面,媒介的日趋完美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其中的人性化和技术性是并存的关系,甚至往往出现技术先行、技术引导、技术中心的现象,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媒介融合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深,这是当前学界专注于技术、产业层面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既然媒介融合在媒介进化的层面上是对人的多媒体特性的回应,就应该在人和人性方面受到更多的关注。
笔者愿意称其为“技术的人化”。一方面,通过对媒介硬件(如体积、重量、材质和人体工学)的改进,使媒介融合的终端日趋轻薄化、便捷化;另一方面,通过对媒介软件(如工业设计、操作界面、程序设计和智能化)的创新,提高媒介融合终端的审美性、智能性。这样可以使媒介融合持续地积极地对它的人类“小生境”作回应,不断趋向人性化,真正实现技术服务于人类需求。
注 释:
①2006年6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Brian Brooks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所作的关于媒介融合的讲座上称,“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加]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6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28页。
④百度“人内传播”:
⑤⑥⑦⑧保罗・莱文森[美]著,何道宽译:《莱文森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8页,第35页,第35页,第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