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非遗的保护措施

对非遗的保护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非遗的保护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非遗的保护措施

对非遗的保护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遗;保护;继承;群众

群众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实现社会化非遗文化的继承主要措施,本文分析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重要作用,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继承措施,为非遗文化的继承发展提出了新的社会化指导建议。

1.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重要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现在全国各地都流行着申报热、开发热、文化热,纷纷发掘本地优秀的非物质类民间文化遗产,开发非遗资源。非遗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直接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宣传、学习和交流,这样不但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而且大大地增强了人们的保护意识。这种社会发展形式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文化与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合体,以科学发展观来分析看待“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培育和形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拉动内需,进一步推动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而对于非遗的保护和继承来讲,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明显,但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群众的协助作用也十分关键,在群众的影响下能够实现社会化参与,形成合理的长远规划。1

2.群众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2.1教育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首先要展现群众的集体力量,从大众的认知角度出发进行社会化的保护措施。首先,要在教育系统内进行非遗的知识宣传,鼓励高校学生能够从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整理、保存、出版、建立代表作名录及传承人名录等工作,全面推广非遗的社会效应。其次,要在社区内进行相应的群众宣传,通过浅显易懂的宣传方式,使得群众了解非遗的内容和现状,以及重要性。方式可以采用大众较为认可的短期展演、博物馆展示、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普及教育,为大众提供了解和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增强其传承和保护意识。总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以教育为主,充分激发其保护的意识,进而形成社会化的群众合力,最终实现对非遗的全面保护。

2.2加强非遗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必须要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本着节约的原则,把有限的建设资金用在文化保护方面,文化站要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文化事业的工作人员对文化保护工作进行管理。保护好民间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整理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将其发扬光大,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让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成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助推器。例如,天津市南开区的文化站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内集中展示了市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通过实物、资料、照片以及丰富多彩的动态演绎,让老百姓近距离了解到天津市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唤醒老百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沉睡的记忆。

2.3鼓励和支持各行业企业加以保护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鼓励各行业和企业加以支持保护,企业的宣传鼓励作用对于群众有极高的影响力。例如: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如果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自然能够在群众中间形成广泛的影响力,使得民众对非遗内容有了更为广泛的认同,并形成自觉保护的意识。另外,对于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而言其本质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文化保护部门从这些文化节日和地域风俗出发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其有规模和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得企业产品得以宣传;另一方面使得非遗的活动、习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得以延续发展。2

3.群众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措施

3.1实现创新化的继承

创新化的继承应该是有鉴别和选择的继承,如果不分良莠,全部拿来,以一副老面孔示人,必将把非遗的文化内容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相区别。完全的模仿只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现代人抛弃,被市场淘汰,只有遵循常变常新的艺术规律,在继承中创新,形成其自身独特的生命发展轨迹,才能成为后来者继续传承的又一个起点。例如:昆曲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剧种,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在艺术、文学、历史等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昆曲在其起源、形成到定型、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将宫廷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融合于一体,充分表现出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伦理观念。但是现代人欣赏昆曲要有一定的文化领悟力和知识层次,而能够参与到昆曲学习的人就更少了。因此,可以在传统昆曲的曲目上进行分项目的审美转变,使得昆曲这一古老的剧种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广泛传播开来。3

3.2群众化扩大影响力

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匮乏是影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群众化的保护宣传,能够使得文化遗产社会投入在我国的发展拥有更多的、稳定的资金筹措渠道、完善保障体系和建立监督机制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从而解决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缺乏的问题。而要吸引群众化的保护支持则首先要保证中国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切、认知与参与度的大大提升,使得非遗保护成为守护精神家园的、全民的自觉行动。例如: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是文化遗产日的重头戏,通过对蒙古族长调民歌、基诺大鼓舞、羌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表演和审美体会,群众会自然地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之中。总之,群众化的扩大影响力能够使得非遗文化成为向后人传递着传统文明的信息,文化站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继承优秀传统,加强群众的文化自觉性,促进文化创新,努力创造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3.3群众教育继承的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仍然要重视对文化内容的整理和搜集,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移,我们必须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为非物质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必须把因客观环境的变迁而无法再继续发展的、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集下来、搜集起来,这是关乎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能否永续的大问题。其次,要对相应的非遗文化进行传承化的学习,可以根据相应的文化内容加以培训,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文化学习中来。例如:年画,是传统的年节的标志。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其产生的必然条件,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现当代社会的文化性质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这一切导致年画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如果从美术学习的角度出发,组织学员进行专门的“年画”绘画学习,这样就能够使得传统的文化艺术得以保存。

综上所述,群众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要实现创新化的继承,加强群众化发展并扩大影响力,开展群众教育继承的措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公共属性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孙昊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J]. 法学研究, 2010,(05):79-81.

对非遗的保护措施范文第2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在这里投票选出了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海南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简称黎锦技艺)顺利入选。这无疑是给中国国庆节一份最好的礼物。

10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次政府间委员会常规会议批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锦技艺真正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天恰逢中秋佳节。

黎锦申遗成功了!

黎锦申遗成功标志着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成为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味着黎锦从此开始走向世界。这是海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笔者作为申报工作专家组的成员也感到由衷的高兴,一年多来,为申报工作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终于获得了最令人满意的回报!

黎锦申遗成功了!成功之后怎么做?今后应当如何保护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这是我们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第一,应当深刻认识黎锦技艺的历史文化价值。手工纺织是人类的一项古老的技艺,一部人类历史,就伴随着一部纺织史。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各族人民都培育出了、总结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技艺,这里面就包括黎锦技艺。由于黎锦技艺所具备的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联合国评审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居住在中国海南的黎族人民的纺织技术,包括他们的纺、染、织、绣技艺,特别是染、单面织和双面绣技艺,源远流长,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从先秦一直延续至今,当前仍然在黎族人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黎族纺织品以一种独有的,堪称楷模的方式为中国棉纺织传统,同时为世界手工技艺遗产作出重要贡献。”所以,黎锦技艺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理所当然的、当之无愧的。但是,由于近年来工业化的进程,商品经济的冲击,使这些传统的技艺正在遭受着严重的威胁。如果我们不紧急加以保护的话,那么,有许多技艺就会迅速消失,这是值得我们重视、值得我们警惕的。

第二,应当重新评价黎锦技艺的历史文化地位。黎锦技艺申报成功以后,它就不再是仅仅属于黎族的文化遗产,也不是仅仅属于海南的文化遗产,它现在已经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根据联合国的规定,黎锦技艺申遗成功以后,档案将永久保存在联合国,它已经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因此,我们今天保护黎锦技艺成果,就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传承黎锦技艺,就是传承全人类、全世界的文明成果。我们必需在这个高度上来认识黎锦技艺的历史文化地位,来建立黎锦技艺保护的责任感。

第三,应当充分估计黎锦技艺申遗成功的现实意义。对海南来说,黎锦技艺是黎族人民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是黎族130万人民对海南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这项贡献,对海南今后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黎锦技艺申遗成功将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着手点,提升海南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杠杆;将成为让海南走向世界的宽阔通道,让世界了解海南的明亮视窗;将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旗帜,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所以黎锦技艺申遗成功,将会成为海南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品牌,将会为海南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应当高度重视黎锦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保护工作完成了,其实保护和传承黎锦技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今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在递交给联合国的黎锦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表中,中国政府就已经承诺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这些保护措施主要包括:

(1)保护和培养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政府和社区多渠道筹资改善黎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生活状况,提高其社会地位,鼓励家庭保持或恢复母女传承方式,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

(2)建立纺染原料植物生产基地。种植棉花300亩,麻200亩,蓝靛植物200亩,其它染色植物2000株,使该项目的传承得到原始材料的保障。

(3)设立研究黎锦技艺的专门机构和展览场所。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达到对该技艺保护、传承、教育和普及的目的。

(4)制定并颁布相关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部分自治县可先行制定并颁布本地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行条例;用法律手段保护该技艺的传承。

(5)建设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档案及数据库,为该项技艺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服务。通过普查和专题调查,用文字、录音、照相、摄像等多种手段,全面记录该技艺及其传承人的相关信息,同时进行抢救性实物收集,科学分类整理,立档管理,建成多媒体数据库和相关网站。

(6)在遵循黎锦文化传统和保持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生产适应时代和市场需求的产品,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促进黎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7)通过系统的培训和传习,使相关社区成员较全面、熟练地掌握具有当地特点的黎锦技艺,建成第一批该技艺传承村,使该项技艺得以全面恢复。

(8)出版大型图书《黎锦技艺》。该书内容包括该技艺历史、工艺流程、代表性传承人、黎锦图案民族学释义等 ,是一部关于该技艺的百科全书。

(9)举行黎锦技艺保护与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将邀请包括联合国专家在内的100名专家参加会议。

对非遗的保护措施范文第3篇

早上7点半左右,我们团队在学校门口拍照留念之后,宣告我们的社会实践正式开始了。接着我们便胡老师的带领下,分两批同学奔赴我们的目的地——HN。

我和W同学属于第二批出发去海宁的。今天早上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带着策划书到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保护办公室,希望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这次的活动办的更好,进行的更加顺利。在非遗办,我们见到陈顺水副主任,进行了短暂的沟通,他看过了下我们的策划,对我们这次的活动十分的支持,同时还对我们这次活动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我们踏踏实实做事,虚心要传承老艺人学习。最后他还在我们的策划书上写下了,“欢迎大学生参与非遗保护实践”。

从省文化厅出来,我和W便直奔火车东站,乘上去去海宁的火车,去同我们的同伴们会合。经过短暂的旅途,我们便到达了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同伴夏于兰在火车站等候我们并接引我们到宾馆,团队就是要相互帮忙的。在宾馆稍作休息后,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社会实践的第一个环节——向海宁当地的文化局和海宁地区的非遗办了解当地关于皮影戏保护的相关问题。今天下午的座谈会气氛十分轻松融洽,海宁当地的非遗办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耐心的向我们介绍皮影戏在海宁的发展历史,以及当地政府保护皮影戏的措施。通过他们的介绍,使我对皮影戏的认识有了初步印象,不再仅仅停留在书本中,对接下来我们去学习了解皮影戏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通过这次的谈话,我们不仅更加了解海宁皮影戏,还了解到当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出台了许多的相关保护措施。如:《海宁关于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见》,对民间皮影剧团的扶持、八个一工作方案,通过音像资料传播发展皮影戏、送皮影下乡等。

对非遗的保护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苍南县;区域;非遗;传承保护;思考

苍南县位于浙江最南端,总面积1261.0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辖10镇、2个民族乡,2011年总人口130万。除汉族外,还聚居着畲、回等33个少数民族,境内有温州话、闽南话、蛮话、金乡话、畲话等五种差异较大的方言。苍南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宋、元以来人文荟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近年来,苍南非遗保护工作在非遗普查、申报保护、活动开展、队伍建设、规划编制、政策实施及保护方式等方面作了有效探索和认真思考:

一、非遗普查:层层挖掘,倾力整编出成绩

2008年2月,成立了县非物质文化普查工作办公室,组织全县800多名普查人员深入乡村街道进行地毯式的采访、记录、摄影、摄像、登记等普查工作,不漏一事一物一线索。在短短5个月时间内,全县共普查线索77435条,完成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人生礼仪、民族语言、生产商贸习俗、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国家统一规定的17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3848项,并完成《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乡镇卷36卷计40本和《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苍南卷的编印,通过了上级考核并获好评。苍南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苍南县文化馆、苍南县宜山镇综合文化站分别获得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集体,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刘妙居等10位同志获先进个人。

二、申报保护:逐级申报,重视保护建体系

通过认真普查,我们摸清了家底,逐步整理上报,经过多次积极申报,苍南县已列入四级非遗保护名录遗产项目共10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3项、市级63项。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65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3人、市级22人、县级29人。现有省、市传承基地各一处,省生产性保护基地一处,省级宣传展示基地一处,民间非遗展示馆两个。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

申报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为了使遗产得到有效传承保护,我们的做法是:加强政策保障,出台多项保护措施和政策。2010年6月,苍南县人民政府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苍政发〔2010〕121号),同时,还制订了《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档布袋戏保护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使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单档布袋戏项目的保护传承得以加强,逐步健全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

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展示、保护传承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义乌文博会、温州民间手工艺博览会、温州市非遗普查成果展、景宁畲歌节、温州拦街福、温州市单档布袋戏巡演等上级部门各项传承活动,积极举办县级文化艺术节、浙闽边贸文化节、文化遗产日、非遗进校园等传承活动。开展温州杨府候王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民俗学术交流活动。通过拍摄《山海之恋》等非遗故事专题片、开设《文化苍南》专栏、整理出版《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等宣传方式营造保护氛围。

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及开发利用。努力推进灵溪民间艺术馆、碗窑博物馆、县级非遗馆、县素质教育非遗展示基地及夹苎漆器、夹缬、戏曲盔头、畲族文化专题非遗展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县民族中学点色剪纸教学传承基地,推进各类传承基地建设。建立道教文化等生态保护区,实行文化生态区域整体性保护。开展夹苎漆器、夹缬、戏曲盔头等项目生产性保护,开展古城文化亲子双休游等文化旅游活动,逐步实现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借助这些措施与手段来加强保护传承工作,形成立体多维的保护传承体系。

三、活动开展:因地制宜,活动实效树品牌

利用各种媒体和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系统的宣传展示,营造非遗保护的社会基础与氛围。结合苍南文化遗产资源的情况,因地制宜先后举办了 “天工瓷韵”碗窑古村落瓷文化旅游节”、“蒲韵流芳”第三届蒲城民俗文化节等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利用节庆人气,通过这些活动乘势借力,增强社会和群众的广泛参与意识,充分挖掘和发挥苍南历史文化遗产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资源优势,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结合,打造非遗经典旅游景区,探讨苍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途径和模式,锻造文化品牌,使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遗产日”,成为全面推进我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融入海西的重要推广展示平台。

经过几届文化遗产日的成功举办,苍南已逐步形成文化遗产活动品牌,各乡镇争先要求联合举办相关活动,以期带动当地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今年矾山镇就以矾矿申遗为契机,主动要求联办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活动。

四、队伍建设: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筑保障

对非遗的保护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湟源排灯;遗产传承;保护研究

排灯传承与保护现状分析

一、政策保护与地方落实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非遗文化逐渐偏离社会主流,客观容易导致政府单位重视程度低等情况发生。其次,遗产传承与保护政策缺乏长远规划,问责监督机制不健全,资金使用度不透明,也迫使地方政府急需将遗产保护纳入科学、合理、有效的轨道。最后,由于基层文化单位设施薄弱、资金不充足、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或尚无能力承担重大规划的实施,致使地方文化单位无法彻底履行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义务。

二、传承人与受传者面临的问题

“我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共认定40名,这些传承人,80岁以上的2名,70岁到79岁有10名,60岁到69岁有11名,60岁以下17名。传承人中耄耋之年者占30%,现已去世2人。这些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30岁,最大的87岁。”[1]目前,我省传承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年龄问题。与此同时,我省传承人收入普遍不高,生活补助较低,有的甚至连生活尚无能力解决,致使传承工作面临困难。除此之外,湟源排灯通常以“师带徒”、“口传心授”方式进行培养,由于其技术难度高,工艺流程复杂,也致使大多受传者半途而废。

三、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创新的问题

目前湟源排灯虽已实现在创新中发展,但如将技术盲目应用,不加以限制规范,则可能出现传统技艺的消亡。这不仅不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也有违国家保护的初衷。同样,新技术虽能带来丰厚的市场效益,但也有可能致使排灯制作陷入程式化、低俗化困境,因此处理好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非遗认知与市场发展前景的问题

湟源县通过多年来举办展览活动,将排灯知名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排灯毕竟作为一种地方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文化脱离社会主流,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它的认知程度。目前的排灯工艺品几乎以个人或作坊加工的模式进行制造,这也成为限制排灯发展规模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排灯还涉及销量低、销路少、功能小等诸多问题,这也严重制约了排灯的市场发展前景。

五、实践与学术研究不一致的问题

经过传承人和当地文化部门的多年努力,湟源排灯在造型及样式方面出现了创新和发展。这些富有创造性的工艺是否被详细记录,或传承人在研制过程中,这些富有新意的想法从何而来,与其他哪些领域的人们进行了合作?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都启示都应被遗产保护者记录并加以研究,为排灯在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样,由于我国对于非遗理论研究的起步较晚,客观致使排灯保护过程中,较易忽视对期所处地理环境等问题的理论研究,从而导致实践与学术不一致现象的发生。

排灯传承与保护中的解决措施

一、政策保护与地方落实问题的解决

排灯保护过程中,应采取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的进行保护。首先,地方文化单位应根据排灯目前生存状态和传承特征,制定阶段性保护计划,同时应为排灯保护建立效果反馈机制,以便及时掌握保护近况。其次,制定地方性法规,依法保护排灯文化遗产,树立人们遗产保护意识。建立地方文化部门对话机制,实现官方间定期交流。及时开展对排灯濒危技艺的抢救,加强对排灯样式的收集整理。开展对文化保护人士的定期培训,保障规划的长远实施。最后,地方单位应平衡排灯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寻求非遗传承保护与经济建设的最佳契合点,使这项文化遗产更贴近群众生活。同时也应积极向省外学习,掌握先进的遗产保护措施与方法,为实现排灯的顺利传承提供保证。

二、传承人与受传者面临问题的解决

首先,“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最根本是要提高传承人的责任心与保护意识。”[2]传承人对排灯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等方式,为其提供传习场所,也为招收学员提供平台。同样,传承人也可到我省各大高校开展教学,使广大学生投入到排灯的传承与保护中去。其次,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企业和社会资助等方式,成立排灯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提高艺人生活水平,为其提供良好创作环境。对受传者也应给予基本生活补助或按月发放工资,营造良好学习条件。再次,完善排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对传承人技术成果的保护。最后,建立排灯传承人的确立机制与退出机制、后继传承人的遴选和认证机制。建立排灯遗产专家协会,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对排灯进行管理。

三、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

“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将民间传统文化忠实的记录下来、保存下来,或者为其提供一个生存空间。而创新是指通过开发和利用的模式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和包装,产生新的存在形态,并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3]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求我们建立完备的技艺档案库,对传统技艺进行详细记录整理。其次,以分类的形式对排灯实现保护与发展并存。一方面坚持传统技艺和工艺流程,制作传统排灯;另一方面又不断迎合市场需求,生产新型排灯;不仅可将传统技艺、造型、体裁加以保留,同时也符合广大消费者对排灯工艺品的需求。

四、非遗认知与市场发展前景问题的解决

首先,通过媒体强化人们的遗产保护意识,形成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倡议群众参与拯救活动,通过找寻旧时影像资料或实物,完善排灯资料库,增强社会认知度。通过对青少年开展遗产普及教育,使学生认识保护排灯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传统节日里,可将排灯进行展出,并发行带有排灯图案的纪念章、邮票、银行卡等,或在公交车内悬挂小型排灯装饰品,引导省内群众了解排灯,以达到宣传目的。其次,关于排灯市场前景,地方企事业单位应以长远眼光树立“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理念,分步合理地开发排灯资源,杜绝以牺牲排灯文化资源的方式换取短期经济效益。同时,要积极拓展排灯功能,提升排灯工艺品档次,拓展排灯产业链,将排灯文化元素创造性的融入木雕、家具制作等相关文化产品中。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当地民间作坊、文化产业公司参与制作,实现规模化生产。

五、实践与学术研究不一致问题的解决

首先,开展对排灯艺人、工艺、制作流程等信息的详细备案,将记录内容以电子光盘等形式进行保存。文化工作者应及时掌握湟源排灯的新动态。其次,选取省内著名文化工作者和艺人,组成排灯遗产专家协会,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最后,大力培养年轻人才,开展遗产课程培训,强化地方人才建设。并通过加强省内外交流合作,为排灯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实现排灯理论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排灯文化遗产的产、学、研、用相结合。

结束语:

排灯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关乎湟源县文化与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我省非遗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围绕排灯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几个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排灯文化遗产是具有个性的。湟源排灯作为一项多元民族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促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应掌握其个性,从而使保护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其次,排灯内容的丰富性与保护措施相对单一性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虽然我国近几年逐渐加大对非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但目前的保护仍是以探索的方式进行开展,无法将与保护相关的问题得到系统性解决。最后,有关于排灯的传承保护与产业开发之间的关系,需坚持“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以保护为主”[4]的原则进行开展。只有通过互相借鉴、积极沟通、综合比较等方式,才能为湟源排灯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辛秉文.青海省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调查[J].青海文化,2012(2):43~46.

[2]张海英.浅谈平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青海文化,2012(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