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险管理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税收领域引入风险管理,是适应税源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提升税收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税务总局2012年7月启动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提出构建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2012年11月,省政府转发江西省地税局《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江西地税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正式启动。经过两年的试点运行,全省地税系统税收风险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有的地税部门、有的地税干部对风险管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风险管理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制约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推进。
一、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的主要误区
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在风险管理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的认为风险管理削弱了一些部门的权利,触动了一些部门和个人的利益,存在抵触情绪;有的认为风险管理是故意找毛病、挑问题,对风险监控部门推送的风险任务不及时应对甚至置之不理或应付了事;有的认为风险管理是风险监控部门一个部门的事,在工作上不愿积极配合;有的认为在纳税人报送的涉税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第三方涉税信息未能充分获取的情况下,还不适宜开展风险管理;有的认为营改增明年就要全部到位,现在推行风险管理为时过早。
二、如何正确认识税收风险管理
税收风险管理是对传统征管体制的一场“颠覆性的革命”,风险管理的推行,必然导致新理念和旧思维的碰撞,必然会存在理解上的不一致和认识上的不统一。如何走出误区,正确理解和认识税收风险管理,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1.正确把握税收风险管理的定位。
第一,税收风险管理是现代税收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国际通行做法,是完善我国税收管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实现税收现代化的有效举措,是构建科学严密税收征管体系的核心工作。第二,税收风险管理是税收征管改革的突破口,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就是要把有限的征管资源优先配置到高风险领域和大企业税收领域,实现税源管理专业化,推动服务管理方式创新和税收管理体制变革。第三,税收风险管理是完成组织收入目标的重要抓手,开展税收风险管理,通过风险分析识别,有助于找准税收漏洞,有效实施风险应对,促进税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在当前经济形式不容乐观、税收收入任务严峻的情况下,推行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提高税源管理水平,对促进地税收入任务的完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今年8月,江西地税对全省国税部门的增值税、消费税入库数据与城市维护建设税入库数据开展了比对分析,将未缴或少缴城建税的风险纳税人推送各地进行风险核查,截止10月22日,全省通过风险管理入库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计1.58亿元。
2.正确理解税收风险管理对提高征管能力的重要意义。
风险管理是理念,也是手段。税收风险管理是加强日管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日管过程中,应用税收风险管理方法,按照税收风险管理流程,加强登记、发票、申报、征收等环节的管理,并结合精简审批、减少环节、下放权力等创新税收服务和管理的要求,发挥税收风险管理的优势,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险监控,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征管质效。税收风险管理还是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大企业税收管理过程中,运用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提升复杂涉税事项的管理层级,发挥各级地税机关的系统优势,实现大企业由基层的分散管理转变为跨层级的统筹管理,促进税收征管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风险管理不是故意找毛病,挑问题,而是通过风险管理发现存在涉税风险的纳税人,最大程度地降低税收流失风险,提高纳税遵从度。同时,对风险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地税机关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加强和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办法,提高管理水平。
3.只有部门协同配合才能有效推进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一项全局性和系统性工程,风险管理必然打破以属地管理为主的传统征管体制,调整税收管理机构和职能,整合人力资源,这就必然涉及部门和个人利益的调整,必然面临矛盾和阻力,这就需要各级地税机关和广大地税干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风险管理是地税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需要内部和外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需要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风险管理贯穿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纳税服务、税政、征管、稽查、税源管理等职能部门都是风险管理的主体,按照各自职责,落实风险管理的有关要求,做好具体业务的衔接;机构、人员和岗责应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进行调整;征管业务流程应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进行设计和优化;征管基础和数据质量应适应风险管理的要求;第三方信息应按照风险管理的需求采集。这些都要求层级、各部门加强配合、协调,建立“统筹协调、纵向联动、横向互动、内外协作”的税收风险运行机制。
4.“营改增”不影响风险管理的开展。“营改增”使地税部门的管辖税种,相应的管户也减少,但不影响对其他应管辖税种和纳税人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重点是重点税源企业、支柱产业、税收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以及风险较高的行业等。江西地税陆续将房地产、建安、驾校、小额贷款公司,以及股权转让等纳入风险管理的重点,成效明显,仅2014年1~10月,全省地税系统风险管理税款入库45.9亿元。从近期的风险监控情况看,广告、设计、货运等“营改增”行业有很多的风险点需要我们去关注,“营改增”带来的地税部门管理手段弱化,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客观存在,部分企业应随增值税、消费税附征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没有缴纳,该预缴的所得税没有按规定预缴,这些都需要地税部门通过风险管理采取措施加强行业征管,避免税收流失。
关键词:人力资源;风险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概述
人力资源面对的对象是与企业全体职工有关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竞争,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对企业在这场竞争中的成败至关重要。而这些最终可能导致员工因为薪酬制度与福利制度的不合理而选择离职,造成公司人员的流失,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如何将风险降至最低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对人力资源管理中风险的认识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比如招聘风险、考聘风险、薪金管理风险、人员管理风险等。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敏感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在高速发展和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企业,例如电力企业。电力企业通常是处于不断地变革之中的,包括设施、技术等方面的革新。在电力企业中,技术、生产等方面的风险收到了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却缺少关注。多年以来,积累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中,有些是可以预知的,而另一部分是无法预知的。下面就对企业普遍存在的风险进行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分析。
1.人员招聘风险
在进行员工招聘的时候是需要花费成本的。招聘广告、租用招聘摊位包括招聘人员的工资等都是招聘成本的组成部分。如果招聘失败,就会给公司造成损失。如果应聘者编造虚假信息,负责招聘的人员没有核实情况导致被聘用的人员不符合要求或工作能力欠缺会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另外,如果在招聘过程中因为疏忽而触犯了法律法规,会给公司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2.培训中的风险
如今,影响企业长足发展的除了自然资源、资本、技术等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人力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着企业人才之间的竞争。培训也是一种投资行为,需要耗费人力和财力。如果培训效果不好或者精心培训后人员流失都会给企业造成损失,这就是培训风险。
3.薪酬管理风险
一般企业制定的薪资标准是参考了同行业标准的,其中也包含了企业对该岗位的预期。而双方在约定薪酬时只是基于一个初步的判断,劳动过程还没有真正发生。而劳动者在后期的工作中是否能够达到管理者的预期是不确定的。因此对双方来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另外,可能会因为薪酬制度的不合理或者发放薪酬的不及时导致人才的流失。
4.劳资管理风险
当劳资出现冲突的时候,企业内部将面临一个巨大风险。在我国,劳资冲突案例所占比例快速递增。国家《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的实施也表明了对劳资问题的重视程度。
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措施
1.人员招聘的风险管理
招聘工作是吸纳人才的第一步,做好招聘工作可以对后期可能存在的风险起到防范的作用。从事招聘的人员应该慎重选择招聘渠道,规范招聘程序,认真核查应聘者提供的学历,工作经历等资料的真实性,多方考察应聘者的工作能力。尽量增加招聘的成功率,减少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2.培训中的风险管理
培训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投资。企业在选取培训对象的时候要非常慎重,要选择有发展空间的,对公司忠诚度高的职工进行培训,这样可以防止参加培训的人员流失给公司造成损失。另外,要注意对培训的内容进行选择,对培训过程进行控制,提高培训的效率。
3.薪资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薪资制度。为了使企业的薪酬具有竞争力,企业应该定期对竞争对手和同行业的薪资水平进行调查,以他们为参考再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薪资。对内,企业要对各个岗位进行分析比较,对人员进行业绩考核,显示薪酬制度的公平性。这样,可以防止员工跳槽或者因为觉得薪酬制度有失公平而流失。
4.劳资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企业存在劳资纠纷问题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减少纠纷的发生有利于企业的稳定。首先,在管理过程中企业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并对员工进行跟踪管理,避免对员工进行解雇时发生纠纷。其次,在录用员工时,了解员工病史,严把进厂员工的健康关,避免员工在后期患病时发生医疗费用的争议。另外,工伤事故也是经常发生的。尤其像电力企业等实际操作过程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更是避免不了的。企业应该按照规定给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同时要对员工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避免意外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挂历风险,对这些风险进行认识和分析,然后对风险进行管理,最后规避风险是每一个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只有正确的驾驭风险才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洁娟.我国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8(18).
[2]刘铁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与防控文献综述[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01).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
现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企业正处在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每个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都会遇到风险,只有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才能在及早预防,以达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由人力资源形成的人力资本所凝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现代企业赢得竞争的根本所在。人力资源管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我们往往重视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各个具体内容的操作,而忽视了其中的风险管理问题。其实,每个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都可能遇到风险,如招聘风险、员工配置风险、制度风险、劳资关系风险等等,这些潜在的风险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对人才的依赖更大,所以更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本文仅重点分析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风险。
二、员工招聘风险
员工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是员工配置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常见的招聘风险包括聘用中法律禁止性规范的适用风险、聘用外部员工带来的资信风险、引进外部高级人才和接收毕业生的流失风险等。
要想有效地降低招聘风险,我们必须首先弄清风险在哪里。就应聘者主观造成的招聘风险而言,由于应聘对象能力不够而造成的招聘风险相对较小。因为只要智力正常,踏实肯干,能力是可以逐步培养的。但因为品行、性格等原因,虽有能力但不能踏实稳定地工作的人,则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招聘风险。这正是多数企业招聘员工时把品行、性格等因素放在第一位的原因所在。当然,员工跳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所在企业不能提供很好的发展空间或合理的薪酬,但这一点如果属实,则不是员工个人的责任,也就不会对制度健全合理的企业的招聘构成风险了。
三、人员配置风险
在许多企业,由于企业快速成长,扩张太快,往往造成人才相对短缺,因此在人员配置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用人不当、随意提拔、因人设岗等现象,而大部分员工习惯于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的定性思维,这样做的后果可想而知。其实用人就是强调对人才的合理使用,做到“人事相宜”,使其在公司的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创造利润。
三、制度规范风险
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企业制度化建设和进行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许多企业有制度却形同虚设,制度化建设只是停留在口头阶段。制度规范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制度本身所隐含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制度本身没有成为一个体系,各个制度没有明确的效力规定;新旧制度相互重叠、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导致无法执行;令出多门,部门之间画地为牢、各自为政,使制度本身缺乏严肃性与可行性。
二是没有明确“立法”、“执法”主体。制度到底由谁来制定、由谁来监督执行没有界定清楚,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各个部门在制定本部门的制度时,不是站在企业和其他部门的角度而是站在本部门的角度去制定制度,同样的事情不同部门所制定的制度相差甚远。
三是培训不到位。企业虽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设成了一套完善制度,但是却不对员工进行培训,有的只是发文了事,等出现了问题才想起要搬出制度,把制度当作了救火工具,其效果可想而知。
四、绩效考核风险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最核心的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但是,在许多企业,虽然引入了绩效管理,但是由于方式方法不当,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真正运作起来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流于形式。在考核时唯指标是从,重考核,轻工作改进,造成公司整体运营效率下降,非但没有起到激励员工、提升绩效的作用,甚至引起员工的不满,造成优秀人才流失,破坏了组织的稳定,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五、薪酬管理风险
企业薪酬一般是由工资、奖金、提成、福利以及股票期权等组成的。正确、合理的薪酬应该遵循“对外体现竞争性,对内体现公平性”的原则。因为薪酬不仅是员工的生活来源和价值反映,而且也是企业吸引人才、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薪酬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力的发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同时仅盲目地提高员工的有形收入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激励作用,除了收入之外,员工在企业的成就感、被关心认同感、集体荣誉感、企业氛围等也是使他们工作顺心、积极向上的支柱。
六、劳资关系管理风险
劳资纠纷一直是企业中经常发生的令人头痛的敏感问题,特别是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以来,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类劳动关系纠纷,形形,关系复杂,企业决不可掉以轻心。作为劳动关系的一方,企业往往因为觉得自己处于强势地位而忽视了劳动关系管理中暗藏的风险,从而踏入劳资纠纷的漩涡。对基于劳动合同而产生的劳动关系的风险管理,则要求企业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等各个环节中进行规范和管理,防范劳动关系管理中的风险发生。
七、员工培训风险
关键词:环境风险 风险管理 环境收益 环境成本
年来频发的环境污染事件、严重的雾霾天气,使得环境保护成为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随着环保法律法规的完善及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无偿使用资源,并将其造成的环境影响推给社会的现象将不复存在。企业必须要对其生产经营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负责,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是其塑造形象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在微观领域的具体体现。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支出,环境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企业究竟应如何合理承担环境责任呢?本文试图对企业环境责任引发的环境风险进行度量,以期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一、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一)环境责任。欧盟委员会指出环境责任是指企业为促进社会环境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恩德勒则认为环境责任是“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让环境承受较少的废弃物”。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卢代富则认为,企业环境责任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所肩负的责任。企业环境责任源于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环境责任分为强制性环境责任和自主性环境责任两类。
(二)环境收益。实践证明,环境责任与企业价值存在相关关系,承担环境责任有利于企业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与支持,提升企业的价值。笔者认为承担环境责任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提升企业形象和商标价值,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财务绩效;(2)增加公众认可度,提高顾客重复购买率和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收入;(3)节约企业内部成本;(4)获得政府环保补贴;(5)改善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高企业绩效,如改善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关系以降低资本成本,通过提高员工忠诚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关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等。
(三)环境成本。笔者根据成本的性质,把成本概念用于环境领域,并与企业的环境管理活动相结合界定出环境成本的概念。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而发生或承担的各种费用支出,以及因此而承担的各种损失。环境成本可以分为直接环境成本和间接环境成本。(1)直接环境成本,这些支出能归属到某一个特定的环境责任项目,有着明显的直接成本的性质,例如环境污染预防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及环境损失等。(2)间接环境责任成本,是指由于企业自身最优环境责任履行水平低于政府强制性环境责任水平而造成的环境收益的损失。每一个企业都会存在一个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的最优的环境责任履行水平,以达到环境收益最大化。但是,当存在法律强制性环境责任时,这种强制性环境责任水平很可能会超过企业自身最优环境责任水平,这也会增加成本支出,降低环境收益,我们认为这种损失也是一种间接环境成本。
(四)环境风险。风险无处不在,但不同学者对风险的认知和界定存在差异。本文基于企业环境责任的角度,把环境风险解释为环境收益小于环境成本所造成损失的大小,即如果企业环境收益小于环境成本,那么就会产生环境风险并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环境风险的大小。环境风险对企业价值造成损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只有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爆发,从而导致企业价值大幅度下降,甚至破产。因而,深化对企业环境风险的认识,在对其合理度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环境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强制性环境责任、自主性环境责任与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的存在与最优环境责任履行水平及强制性环境责任履行水平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企业的最优环境责任水平。
(一)最优环境责任水平。对于企业来说,笔者认为可以把环境责任看成是一种商品,企业消费这种商品能带来环境收益Y,同时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价格即直接环境成本C,并且其收益和成本都是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水平x(0C,也就是ax>1/2mx2,可以推导出xC(1),因此2a>m,此时显然Y(1)>C(1)是Y>C的充分条件。
在不存在强制性环境责任的情况下,企业根据环境收益π(x)=Y(x)-C(x)的最大化来选择最优环境责任水平,最优点为dπ/dx=a-mx=0,x0=a/m,如图1所示,在这一点上企业实现了环境收益MN,由于2a>m,因此x0>1/2。也就是说当不存在强制环境责任要求的时候,所有的企业都会选择高于1/2的环境责任水平,并且实现了最大的环境效益。
(二)强制性环境责任和社会风险。以上分析我们没有考虑政府强制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法律法规的实施,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法规不断完善,这些法规等强制性因素会对企业环保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企业的环境收益。假设政府部门强制要求所有企业的环境责任履行水平都要达到x1(x1>x0),此时对于那些环境责任水平低于x1的企业而言,由于这种环境责任水平低于社会最低要求,因此环境收益也会随之下降,此时环境收益曲线Y变为图中向下的虚线MA,这时企业环境收益要远远小于环境成本,根据前面的定义,此时会产生间接环境成本。如果不存在强制环境责任,企业可以获得环境收益MN,但此刻却会产生负的环境收益AE,因此强制性环境责任造成的间接环境成本为MN-(-AE)=MN+AE。企业保持较高的强制环境责任水平会造成环境风险产生并不断积累,根据我们的定义,环境风险=环境收益-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直接环境成本-间接环境成本=-AE-(MN+AE)= -(MN+2AE)。因而可以看出,强制性环境责任水平越高,公司的环境风险也越大。
但是,强制性环境责任并不一定会造成环境风险产生。如图2所示,xm为收益与成本曲线的交点,此时收益等于成本,如果强制性环境责任水平x22BD时,会存在环境风险,而当MNx2时,企业就会发生环境风险,并且随着强制水平的提高,环境风险不断积累,当环境风险达到企业无法控制时将会破产。
(三)自主性环境责任与环境收益。假定有两家企业1、2,企业1的环境收益Y1=a1x,环境成本C1(x)=1/2m1x2;企业2的环境收益Y2=a2x,环境成本C2(x)= 1/2m2x2。假定企业2偏好于较高的环境责任水平,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以获得更多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使得Y2>Y1,C2a1,m2x1,如图3所示,此时企业2的环境收益要大于企业1,企业自主性环境责任水平越高,其获得的环境收益越大。
三、结论及建议
履行环保责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然而履行环保责任也是存在风险的,如何有效地评价和控制环境风险就成为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前提。笔者认为企业都存在一个由环境收益最大化所决定的最优环境责任水平。但是现实中由于政府部门强制性环境责任的存在,往往会导致企业最优环境责任水平低于强制性水平,从而导致环境成本的增加,使得环境收益小于环境成本,引起环境风险并不断积累。但是超越强制性的自主性环境责任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环境收益,有利于避免环境风险的发生。为了降低企业环境风险,实施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监管部门:适度的监管。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完善法律、规章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奖惩制度等,来对企业环保责任加以引导和监管。尽管强制性环境保护责任法律、规章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企业环境责任缺失问题,但是如果强制性水平要求过高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根据我们的分析,过高的环境责任水平要求可能会导致环境风险发生。因而实施适度的监管标准将有利于降低环境风险,引导企业持续发展。
(二)企业:培育环境责任意识。对于法律规定的强制性环境责任,为了避免环境风险的发生,企业应积极主动地承担环境责任。而对于自主性环境责任,企业应培育环境责任意识,提高承担环境责任的自觉性。将环境责任意识融入企业文化、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积极承担环境责任,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改善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获得利益相关者的各种资源和支持,从而降低和规避其环境风险。环境收益越高,环境成本越低,企业就越愿意履行,如何有效地增加企业环境收益及降低环境成本是企业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此外,企业还应积极披露环境责任信息,改善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获得更多利益相关者的理解和支持。
(三)利益相关者:监督评价作用。企业利益相关者要以社会舆论为导向,呼吁企业自觉履行自主性环境责任。充分发挥媒体、网络、消费者协会、环保组织等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全面监督体系,促使企业履行环境责任。X
参考文献:
1.肖序,周志方.企业环境风险管理与环境负债评估框架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3).
关键词:银行风险市场纪律存款保险
当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时,存款人为了自身的存款安全,会从商业银行的存款账户上取走存款。反之,如果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较小,则存款人愿意把钱存入该银行。因此,存款人的风险意识可以从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与商业银行风险的相关关系来判断。当然,这种判断的前提条件是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有关的信息能够被存款人观察到,即相关的信息是公开的。目前,国内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较为规范,与上市银行风险有关的信息容易被存款人观察到,可以作为检验存款人是否具有风险意识的一个试验窗口。
本文以沪深两市的五家上市银行为例,对企业和个人这两类典型的存款人是否具有风险意识进行实证检验,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个人和企业是否已经具备了风险意识?个人和企业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敏感程度有何差异?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区分低风险敏感度和高风险敏感度的存款人,从而使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纪律的功能发挥各得其所?
模型的设计
(一)风险指标的选择
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上市银行的风险与存款余额的相关关系,以此来判断存款人的风险意识。有两类风险指标可供选择,一类是不良贷款比率、资本充足率等会计指标。但是,鉴于研究的样本较少,时间跨度较短,选用较多的会计指标会使模型的估计变得困难。另一类是市场指标,如商业银行资产价值的波动率。市场指标一般是根据商业银行股价等市场信息按照一定的理论模型间接测算得到。利用市场指标的前提是市场价格信号是有效的,上市银行的股票价格能够反映与银行风险有关的信息,体现银行的真实价值。于渤、高印朝(2005)对自1999年以来上市银行的股价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后认为,上市银行的会计信息对股价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这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的股价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选用商业银行的资产价值波动率作为反映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
(二)线性模型
考察商业银行存款余额与商业银行风险的相关关系时,还需要同时考虑其他的相关因素,如:居民的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存款利率等。按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居民储蓄存款会越多。通常,国际上用GDP(或人均GDP)来表示一个国家的居民收入水平(胡学锋,2001)。同时,物价价格水平上涨会使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从而使储蓄存款的增幅下降。此外,就是存款利率。存款利率的提高会使商业银行吸收更多的存款。综合以上因素,本文建立如下的线性模型:
Dt=β0+β1SIGMAt+β2GDPNt+β3GDPNt-1+β4INTEt+β5DEFLATORt+εt
t=1,2,Ln(1)
在上式中,SIGMAt为t时段商业银行的资产价值的波动率,代表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Dt为第t时段末商业银行不同类型客户的存款余额,GDPNt为t时段的名义GDP(当年价格),GDPNt-1为滞后一期的名义GDP,INTEt代表t时段内名义存款利率。DEFLATORt为第t时段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值,用它来代表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εt~N(0,σ2)代表模型的误差项。
在公式(1)等式右侧的解释变量中,GDPN、DEFLATOR和INTE等变量的数据能够从统计年鉴和上市银行定期的财务报告中获得,关键的工作是如何根据市场股价的信息来计算商业银行的资产波动率,在实证检验存款人风险意识之前,下文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三)商业银行资产波动率的测算
本文采用股票市场的价格信号来间接测算商业银行资产价值的波动率SIGMA,这也是目前学术研究中比较普遍的方法。具体步骤是,首先,将银行的股权看成是以银行的资产价值V为标的物、以银行的负债B为执行价格的看涨期权建立方程:
VE=VN(d1)-Be-rTN(d2)(2)
公式(2)为经典的欧式看涨期权的定价公式,其中:d1=[In(V/B)+(r+0.5σ2)T]/σ,d2=d1-σ,T为所选定期财务报告的时间间隔;σ为商业银行资产价值的波动率,即SIGMA;VE为期初商业银行股票的总市值,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观察到。根据伊藤引理,股票价格的波动率和资产价值的波动率又可以建立关系式:
σE=N(d1)Vσ/VE(3)
σE为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的标准差。于是,通过求解由公式(2)和公式(3)组成的方程组,就可以估计出商业银行的资产价值波动率。
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两地上市的5家银行为例,选择两类代表性的存款人:企业和个人进行研究,所对应的存款账户为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时间跨度为2001年到2005年,为了增加回归分析的数据,本文以半年为时间段计算商业银行的资产波动率,以浦东发展银行2005年1-6月份的资产波动率的计算为例对市场数据来源做如下说明。
期初负债总额数据B来源于浦东发展银行2005年半年报;期初的股权总市值VE=股权总数×200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股票的波动率σE=2005年1-6月份股价的日波动率*,其中n为2005年上市银行股票的交易天数,σE代表由2005年前半年股价的日波动率推算的全年股价波动率,股东权益市值和股价波动率的结果见表1。
另一个需要确定的重要参数是无风险利率。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采用短期的国债利率度量无风险收益率。近年来国内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市场日趋成熟,目前交易的有十多个品种。这种回购交易违约风险小、流动性好,比较适合作为无风险利率,其中尤以七天的国债回购交易比较活跃,而到了2005年市场成交金额达到61598.90亿元,国债回购交易利率的月度数据可从人民银行网站上直接获得。因此,选用国债回购交易品种R007的2005年1-6月份每月的加权平均作为无风险利率,2005年1-6月的加权平均利率为r=1.457%。
将上述参数VE、σE、B、r、T(T=0.5)的值代入由公式(2)、(3)组成的方程组中,即可解出商业银行的2005年上半年的资产波动率。重复上述步骤,便可以得到从2001年至2005年的上市银行的资产价格波动率,见表2。
(二)模型估计
显然,若存款人具有风险意识,能够通过自身的存款行为规避银行风险的话,则期末的存款余额应该与商业银行在报告期内的资产价值波动率密切相关。换句话说,表示银行风险的指标SIGMA能被选入模型(1)右侧的解释变量。利用这5家上市银行中两类客户的存款数据,本文对模型(1)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见表3。
(三)模型的结果分析
从表3的模型检验结果来看,商业银行资产价值的波动率和代表居民收入水平的名义GDP都对存款余额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表明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意识。
通常多数企业具备专门人才,能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在上述回归模型中,会发现企业对风险的敏感程度远大于个人对风险的敏感程度,两者回归系数之比分别约为3.5。这表明,企业比个人更有能力监督商业银行的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名义存款利率和表示物价水平的控制变量DEFLATORt并没有被选入模型中。这两个变量决定着存款的实际利率。目前,我国的存款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并且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存款利率对存款余额的解释力度并不强。
结论与启示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以沪深两市的五家上市银行为例对两类主要的存款客户是否具有风险意识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无论企业和个人都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意识;企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敏感程度要远大于个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敏感程度。说明在信息公开的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毫无疑问,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效果是达到限额赔付的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纪律的有机结合。存款保险制度旨在商业银行破产时保护风险敏感程度低的存款客户的利益,借以维护存款者信心,而市场纪律可以发挥风险敏感度高的存款客户对商业银行的监督作用,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一个自然的问题是如何来区分风险敏感度高和风险敏感度低的客户?本文只是比较了个人和企业的风险敏感程度,更精细的研究可以根据存款额度来划分存款客户类别,然后分析每类存款客户对风险的敏感程度。若能找到一个存款额度使之能最大限度地区分低风险敏感度和高风险敏感度的客户的话,从充分发挥市场纪律的角度看,这个存款额度应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存款保险赔付限额。限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还无法做到这一点。
本文只对5家上市银行存款人的风险意识进行了检验,样本数量太少和时间跨度较短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遍性。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是:上市银行具有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这使得存款人能够分析商业银行的风险,而对大多数没有上市的商业银行而言,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解决银行和存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发挥市场纪律的前提,更是建立和推行限额赔付的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