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媒体融合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国开始实施“三网融合”对现有媒体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困难,使得全媒体融合仅仅停留在理想阶段,没能在实践中大展身手。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和民众中的传播者,其地位不容忽视。近些年来主导民众生活的广播电视业发展迅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加强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高校目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媒体融合环境下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在广播电视传媒业,媒体融合对它的冲击和改变体现在多方面:第一,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垄断特权被打破,广播电视新闻信源发生了改变。民众被动接受新闻的地位也变成了主动索取并且还可以参与到新闻信息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传播的主体明显不同;第二,广播电视传播的方式由原来的单向直线传播变成了现在的双向循环传播,从以前传播机构对民众的传播变成了现在的多种媒体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第三,改变了传媒技术平台、传媒组织结构以及媒体的信息管理模式,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媒体”型新闻传播人才。随着多种媒体的融合,以及传统媒体向数字化的过度,传媒之间的信息载体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甚至有趋同的现象。因此,具有跨媒体工作能力的新型新闻人才将成为未来广播电视新闻产业的首选。部分新闻工作者将不再仅仅是为了一个媒体部分进行服务,而是同时为多个媒体部门或者是信息的机构进行服务。记者所采集到的娱乐信息和新闻可以同时被多种媒体所使用,成为多个机构进行信息的素材。但是目前,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的新闻人才极度匮乏,只有将更多的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成“全媒体型”人才,才能满足如今传媒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具备复合型媒体素质。传媒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高校对于传媒人才的培养却严重落后。根据传媒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其最需要的就是具备复合型媒体的高素质人才。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移动互联网平台服务与支撑为主要业务的大网络公司,其总经理就说过,对于网络传输行业,招收的员工必须要具备专业技术,但是对于媒体方面人才就需要有创新的意识,需要的新媒体人才更是必须要有创新的勇气,对待客户要能够引导其潜在的需求,随时捕捉客户心理动态,既要求招收的员工懂技术,又能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具备专业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所谓的复合型媒体素质就是要具备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人员的采、写、编等专业技能,能够胜任节目策划、现场直接报道,对于栏目、频道的运营模式和新闻报道语态也能完全掌握的全面性人才。因此在对新媒体人才培养目标上就应该符合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媒介经营、视频传播以及国际双语新闻传播主题等多元化、带有前沿性和拓展性课程。
二、对新型人才进行培养的基本思路
(一)按社会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和定位。从办学目的来讲,社会需求是专业定位和方向设置的主要依据。因而,办学院校为了适应媒体融合对广播电视传播人才的需求,应当自觉地调整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方向与定位。各行业类院校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应借助自身的学科优势,只有找准专业方向定位,才能办出特色。在专业方向定位和学科架构上,我们要树立新观念,开拓新思维,要有“大广播电视”的概念。有自主设置权的高校新闻院系可以根据传媒业界需求和社会需求来设置新专业及其方向。此外,各普通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进行跨院系、跨专业合作,注重文理交叉,实现优势互补。这样做更有利于复合型广播电视传播人才的培育。
(二)将媒体融合加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在媒体融合的新环境下,各专业的教学内容要进行根本上的创新和改进。在传统的教学理论知识中加入媒体体融合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专业形势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体系。
(三)创建实践基地,全面增强学生能力。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领悟理论知识的真谛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工作中将专业知识融会其中,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可以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快乐。传统的实践教学只是表现在校内外实习,但是一般高校的实习时间都是比较集中和短暂,在理论教学中很难将其插入其中,所以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开设必要的实训课程,或者与企业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他们能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已经成为未来众多高校的发展趋势。
(四)强加师资队伍建设。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养需要有完善的教学体系,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来说不可或缺的就是要建立一支专业化、多元化的教师队伍,进而提升教学质量。针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特殊性,高校可以聘请传媒行业专家或者传媒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能够进行授课,通过他们对业界发展趋势的介绍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度;还可以让媒体专家参与到学生的课题或者项目当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高校应该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设实践环节,把教师的研究课题加入到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跟随教师共同进步。此外,学校可以培养教师,让其拥有广播电视新闻领域从业经验,成为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师资团队。
三、结束语
传媒市场的环境变化带来了人才需求的变化,新媒体冲击下的传媒产业给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工作带来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作为培养传媒人才的高校应顺应市场变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传媒人才,推动传媒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目前,我省的都市报和省直的专业报,多数建立了“报网并存”的运作架构,但是,涌现出来有影响力的网站比例还不高,报办网站的表现形式还比较单一,多数报办网站只是作为自己报纸内容的电子版;报办网站能够“断奶”走向自负盈亏的则更少。因此,如何实现“报网融合”的有效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安徽报界普遍关心的热点。
一、“报网融合”的新问题:如何看待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是借助互联网(包括媒体和数字储存等信息技术)技术,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传播特征,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的开放式的交互性传播。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的特性。
作为现代传播方式的网络传播,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因此,作为纸质媒体的报刊,普遍乐意尝试报(刊)办网站,“报网融合”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对于报网融合的预期的投资回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不够理想,这其中存在什么原因呢?
二、“报网融合”有效运作的难点
报刊办网站的难点,细数会有不少原因,但概括起来说,主要是三点:即认识问题;成本问题和机制问题。
1、认识问题
不少报纸,把报办网站作为自己报纸内容的电子版,或报纸的附属传媒,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以及网络传播规律所激发出来的活力,其原因,还是归咎于对报网融合发展趋势的认识不足。
网络传播与纸质媒体传播相比,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读者的阅读需求,而纸质媒体的表达却受到了印刷成本和发行时效的制约。因此,以网站形式出现的网络传播,成为未来读者阅读的主要载体。如果报刊没有从这个发展战略的高度去推进本单位的报网融合的运作,对报网融合的愿望不迫切,自然就会延缓报网融合的推进进程。
那些报网融合做得好的媒体,其共性在于:对报网融合的趋势有着很强的战略认识。例如,2005年秋季,世界商业财经领军媒体《华尔街日报》演绎“2005之变”,实现报网融合,把报网融合视为“传统媒体转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正是因为有这样高度的战略认识,他们发起报网融合改革的宣传声势浩大,电视、报纸、网络齐上阵。顺利推进了报网融合的成功运作。连《华尔街日报》网站的收费栏目(频道),也获得了74.4万订户。同时,《华尔街日报》把有些类别新闻的相关背景报道,转移到了自己的网站,该报上除了重点报道,把其他报道的相关的背景资料、全文报道、外加指引标示,指向自己网站上的链接内容,从而节省了办报成本。报纸因此顺利改版成“瘦身”版型的报纸,(报纸版型高度保持不变,但宽度由15.5英寸变窄为12.5英寸)。在整个的报网融合的运作过程中,没有出现读者量下滑的负面效应,据《华尔街日报》自己声称:此举每年能为自己的股东――道琼斯公司节约1800万美元。由此可见,报网融合的认识高度,是推进媒体报网融合的重要前提。
2、成本问题
在报网融合的初期,培育网站的影响力,是要消耗人力资源和宣传推介成本的,网站如果没有成功地扩大影响力,其网址就会淹没在成千上万相类似的网址里,那么,就会造成投资风险,出现所谓的“烧钱”现象,这是不少报刊不敢加大对报办网站投入、强力推进报网融合进程的原因。
3、机制不顺的问题
在报网融合的过程中,不少报刊基于报办网站运作投资成本难以回收的顾虑,不敢把过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完善网站有效营运方面,因此,对于完善网站营运机制的研究思考也就不多;多数报办网站运作都是套用报纸运作的管理方式,由于网路传播有自身的规律和传播环境,因此,完全套用报纸运作的管理方式,会影响到报办网站自身的活力,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借鉴报纸管理的某些经验,在创新中逐步完善适应网站自身运作的管理体系,这其中包括发现和培养人才的激励机制。
上述三个难点,最主要的,还是认识问题和机制不顺的问题,成本问题可以在搞活网站的进程中得到化解。
三、“报网融合”有效运作的思考
解决针对上述的有碍“报网融合”有效运作的最主要的两大难点,笔者认为有如下两个办法:
1、把对“报网融合”的战略认识,转化为价值观和可操作的发展规划
对“报网融合”的大趋势有了高度认识之后,接下来,是要把这种认识转化为执行过程的价值观和发展规划。“报网融合”的目的,首先是媒体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服务,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因此,要以这样的价值观来衡量报办网站的价值,并且设计出体现这种价值观的网站绩效考核模式。说得直接一点,在报办网站的初期,或更长一段时间内,不适宜以 “广告收益”等经济价值来衡量、考核网站的绩效;应该以网站的点击率和有效整合信息,创建优秀栏目(信息平台)的两项指标,来考核网站的绩效,因为,这两项指标对提高媒体的整体影响力都具有价值。这样做,有利于网站朝着既定规划的目标去发展,从而避免对网站拔苗助长,偏离发展轨道。
“报网融合”的网站,在初创时期不以创收多少作为网站的绩效考核指标,但是,这不是无限期地等待下去,放弃了对网站盈利模式的追求,而是要设计、制定一个分期分步实现目标的发展规划(包括运行机制的设计),从而使网站能够积极主动地实施规划,明确报、网的分工与配合的职责;如果“报网融合”的运作没有规划,遇事等待请示汇报的批复,那么,如此被动的运作机制,是难以实现“报网融合”的有效运作的。
2、尊重信息的价值属性,实现报网的有效互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商品。信息需要经过汇总、分析、有目的的整合、有效服务读者的阅读,甚至是吸引和影响读者的参与,才能产生信息的价值,零散的信息只能是新闻性的,无法体现真正的商业价值。网站编辑要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过滤出有效的价值点进行有效整合,可以是编辑对某个新闻事件报道的相关文章的集锦和相关链接;也可以是对文、图、影、声等多媒体的集纳;也包括新闻策划,以及围绕读者的需求和诉求,建立人才招聘网、购物导购网等派生新的分支信息平台、网站等。总之,信息的价值就在于为公众或分众(如厂商、消费者)等提供有帮助的信息产品,从而实现网站的生存价值(影响力)。信息,因为有价值才会产生需求和交换。信息的生产和产生的价值,可能是直接的,也有可能是间接的。
美国《纽约时报》公司就曾经历了这样的教训。1999年,该报办网站遇到挫折,公司因此认识到:不能用办纸质媒体的思维来办网站,于是,他们对网站的组织结构、财务和信息产品进行改革,将网站的运作机制与纸质媒体的机制区别开来,在报、网分工、合作的前提下,实行网站的独立核算、独立经营。两年之后,扭亏为盈,该报网站现已成为全美最佳报纸网站之一。
在“报网融合”运作中,还有个关键是机制,要使网站成为对公众有帮助的,体现信息整合价值的网站,就要建立适合于培育出具有这种能力的网站经营者和员工队伍的运作机制,一旦机制和工作环境有助于形成这样的人才队伍,就有了核心竞争力,而且,这种核心竞争力,别人是不可复制的;同时,一旦形成了这种核心竞争力,报、网将步入双双都可以吸引公众、吸引广告客户、吸引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实现“报网融合”有效运作的目的。
此外,要允许网站采编人员在业务上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例如,由于网络传播,以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的开放式的交互性传播,在这个虚拟的公共领地,常常会出现引起公众关注的新闻事件,引起网民参与评判,或跟贴类似新闻,提供相关新信息,或宣泄情绪,或出现谣言,这种网上发生的“浪涌现象”,需要的是正确的疏导。成为“导航员”,媒体才不会被边缘化。而传统的新闻传播学主张的是“沙漏式”传播模式,即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或以控制栏目版面大小的方式,淡化某些新闻。
但是,网上发生的舆情“浪涌现象”,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已经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的技术环境,让受众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可以在网上信息;可以与新闻传播者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双向交流。传统新闻媒体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因此,只有建立有别于纸质媒体的采编运行机制,才能在探索、创新工作方式的实践中,赢得影响力,不被受众冷落和边缘化。
3、报办网站不宜停留在“报纸电子版”的单一角色
报办网站目前较为普遍存在“报纸电子版”的现象,是报办网站的初期阶段,今后,随着网络传播实践的深入;随着公众和分众对网站满足有效阅读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要求;以及随着媒体、学术界对开放式、交互性网络传播规律的研究和认识的深化,将促进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报办网站,渐渐脱离“报纸电子版”的单一角色,转变为承担起双重或多重角色,包括派生出为分众提供专一、有效信息服务的新网站,如人才网,购物网、购房网等新的信息平台,从而吸引公众、广告客户和投资者,实现网站的盈利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①雷跃捷:《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②张海鹰、腾谦:《网络传播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摘 要:在媒介整合时代下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大致沿袭三条路径:即分别作为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和教育理念来加以建设现有的新闻教育体系 。但是由于对媒介融合实质存在认知误区,三种路径在现实发展中都存着问题。作为专业课程上唯技术至上的课程取向,在专业方向上对通识 课程设置认知模糊,在专业理念上对新闻教育目标缺乏大局意识,都导致现实改革处于瓶颈状态。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教育实质上是传播者和受 传者的传播理念融合,是知识性课程与技术性课程的融合,是对专业人才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1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的冲击
1.1 关于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赖恩布鲁克斯(brians brooks)06年6月在人大讲座时,曾介绍说:媒体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以及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98%的工作将和今天要做的极大不同。”
1.2 媒介融合呼唤新闻教育的改革
过去的十年,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中西方的传媒界实践中也已经相当普遍。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会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为传媒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新闻教育也必须正视这一挑战作出相应变革。媒介整合影响了整个新闻业制作流程,对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竞争提出了新的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促使了以前占据独立市场份额的各个媒介开始从独立经营中转向多种媒介的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的联运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从而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其次在整合传播的过程,技术因素的力量越来越得到突显。新媒体不仅作为一种媒介载体,更是成为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发展中技术的更新换代,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1.3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现状
中国的不少高校正逐步开始顺应媒介融合的时代环境,进行新闻教育的相关改革和调整,既体现在教育观念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概况来说,现阶段的新闻教育改革呈现出三个层次。
1.3.1 把媒介融合做为一种专业课程体系来建设。通过开设具有实验意义的数字传播课程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如《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等,在课程体系上将新增加的课程作为原有课程的补充。
1.3.2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专业方向来建设。不单独开设具体的数字传播课程,而将新媒体概念渗透于各个专业的课程中,尝试“大传播”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并重点借助“网络传播实验室”、“新兴媒体实验室”等教研一体化实验室,让学生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密苏里大学呼应业界的需求,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于2005年9月开设了一个新的“媒体融合”的专业,在“交叉”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新闻人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推出的“融合新闻学”(convergence journalism)专业,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在中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的专业建设也悄然起步。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获批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方向),并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2008年4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介融合系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互为姊妹学院,共同举办“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双方的师生互访,互相承认学分。
1.3.3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即整个学院以媒体融合为基础,将媒体融合嵌入到新闻理论演变中,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践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技术特点进行调整,探讨多元化互动新媒体教育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调整学院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尝试在本科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同时可根据兴趣、发展潜力选择专业课程包。同时,在此前提下,也积极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加强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融合。在实践层面,人民大学尝试将学生的实习真正融入到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中,搭建真正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
纵观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核心点其实体现在了对专业技术的重视。然而单纯对技术的重视并不足以应对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受众心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层面的转变。所以,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才能够使新闻教育从根本上适应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认知误区
2.1 对媒介融合对新闻实践影响的认识误区——停留在了对新闻制作者与制作方式上,忽视了受传者的影响
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播行业的改变不仅是体现在业务流程、行业规则、媒介形态上,它改变的不仅仅是制作者,更重要的是受传者对媒体选择和利用的方式。单一的从制作者层面理解媒介融合,尝试着通过培训全能记者的方式来适应媒介形态的变化,并不足以应变纷复繁杂的现实状况。更重要的是从受传者的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的影响。媒介融合对受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新闻的获取和理解方式上。
2.1.1 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公众日益摆脱被动接受新闻或信息的状态。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回应、参与媒体报道,甚至创建个人的媒体。
而且在年轻人中,拥有这种新媒介技能的人群在增加。专业媒体的记者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而且学会从这种方式中获取自身工作的养分。如从网上论坛,在线视频中寻找报道的灵感和故事。
2.1.2 改变了受众理解信息的方式。在传统新闻业为主导的新闻时代,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和信赖是基于对理论、数据的臣服,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选择和体验新闻更多是出于情感判断。传统新闻学去强调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用社会学解决理念传播、影响力问题,但今天它的效能却在极大减损。现在95%以上的社会判断、社会信任建立在情感判断基础之上,要让人们在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向心力和认同感,动之以情,这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学会的一种传播手段。
2.2 对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认知误区——唯技术至上的专业取向
早期在新闻学框架中的新闻教育注重采写编评的技能课程。在新闻学向传播学过渡的过程中,特别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注重新媒体的技能培养又成了新的学科取向,提出培养“全能型人才”、“跨媒体记者”的新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体现在了对技术的重视上,尝试打破早期的专业类别划分,让学生打包学习不同的专业方向的知识。实际上全媒体记者的核心并不是单纯的专业质技能的掌握,媒介融合教学目的也不是要求报道者同时掌握所有媒体形式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求报道者能够在团队中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将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进行互动,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技巧,以适应当前的媒体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唯技术至上论”会导致新闻信息的重复传播,深度信息的缺乏,减损有效传播的的效率。
2.3 对融合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认知误区——对融合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认知模糊
2.3.1 融合新闻课程设置上停留在了对多个不同媒介的专业技术知识的融合。
中国目前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实质是力图将网络、报纸、广播电视三种不同媒介形态的技术课程进行打包设计,要求学生必须选修自已主修专业外的第二专业的课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将本科课程设计为新闻学选修包、传播学视觉传播选修包、传播学新媒体课程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专业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规定专业选修课必须选修够16个学分,其中在本专业选修的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其余学分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个课程包,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外的3个课程包。在这种课程体系中,网络是作为独立的课程包来讲授。 这样,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首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课程体系重复带来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过多的专业技术课程会减弱课程中非新闻专业领域的课程比重,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就得不到全面的系统的提高。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并 “重视多能,忽视一专”,而是要实现“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2.3.2 融合新闻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并没有真正体现。媒介融合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如何在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上,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知识的融汇,是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美国密苏里大学作为首个开设融合新闻专业的大学,以它成功的教育实践诠释了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威廉姆斯认为,既然将新闻确立为专业,它就既不能不强调通识、整体的文化教育,也不能偏废实践经验所能赋予的训练,新的教育方式是将专业课程和一定数量的经过精心选择的学术课程的结合。以此为理念,密苏里学院非常重视新闻学与其他科系之间的合作。尝试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跨学科专业的整合。
中国新闻教育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却出现了简单的“拉朗配”的局面,即简单地把两种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融合。如有些学院要求学生选修经济类、文化类、法律类、信息类课程,提出培养所谓的军事记者,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等复合人才,实质上这种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相较于相应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来说,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只处于粗浅的认知阶段,四年的选修课程由于缺少系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上课时间,和与传统新闻学知识的有效融合,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复合型人才”。
3 误区的重新认识和反省
3.1 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对全媒体记者的认识解读
3.1.1 脱离唯技术至上的全媒体技者培养观念,确立培养具备技术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理想的新闻创新人才。全媒体技术这一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正是体现了新闻创新人才的三方面素质的要求。一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全媒体新闻采集和制作技术,在综合利用各类不同媒介特质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形态的差异化传递。如在报道一个突发新闻事件中,先用手机媒体做短信报道,然后是网络媒体滚动播报,再跟上图片报道、视频报道,最后为报纸、刊物提供详细的深度报道。通过多媒体方式对信息进行整合传播以实现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二是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具有职业道德和素养,遵守新闻伦理和新闻法律,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才能。体现在全媒体时代就是脱离简单地对信息的重复性加工,防止信息的爆炸式传递,而是能够根据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和媒体介质的不同特色,对信息进行多样性的富有深度的开掘。三是体现在新闻的职业理想上。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方式如何变革,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文内涵永远是至上的,新闻教育理念应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目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新闻教育走向了误区,即人文理想、新闻专业理念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把新闻教育置于市场逻辑中,漠视生命教育,使新闻教育走向世俗化,功利化的歧途。 因此,全媒体记者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内涵即是要培养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维护社会公益和价值体系的社会人才。
3.1.2 全媒体记者的核心素质是叙事能力,即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功底,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与现实,不仅能够通过掌握多种媒介技术把信息进行差异化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突显出信息的力量和价值。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前主任、新闻学教授贝蒂?迈斯格在演讲中说,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傻瓜,已经变成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然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新闻传播院系在教学和科研中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分追求,将会削弱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性的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不管媒体形式如何变化,如何让一个故事讲得生动始终是新闻学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已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凯瑞说过:新闻就是一种描写的艺术,或者是描述的艺术。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南加州大学的融合课程改革中,新闻写作课程始终是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因为讲述一个好的新闻故事的能力实质是其他媒介技能的平台和基础。
3.2 融合新闻课程体系的设置——融合课程实质上媒介技术课程和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深层整合
3.2.1 技术课程融合的实质是不同媒介专业的学科间融合,实现跨学科的整合教育。
媒介整合时代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是要把广播电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报道特色、写作范式、技术理论、视觉需求、专业术语进行课程间的协调整合,建立真正成熟兼容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
美国南加州大学媒介融合的课程在多次改革后逐步建立了这一体系,即把媒介融合中的网络新技术课程融入到整个传统新闻学教学中,不再像中国目前的新闻课程改革那样,把网络、广电、纸质媒体分别授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课程体系的重复导致的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从新闻实践的角度考量更适合融合新闻要求记者和编辑结合新闻题材特点选择最佳的媒介方式进行报道的特点。
表1:南加大新闻系媒介融合课程模式
3.2.2 融合新闻教育不仅要实现在专业课程上不同媒介技术课程的融合,更要在通识课程上实现多种学科间的融合。
媒介融合催生了融合新闻学的发展,技术层面引发的制作流程的改变,促进了在新闻教育中对技术课程的重视。但是在美国密苏里学院开设的融合新闻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单纯的技术性知识的掌握并不足以培养出胜任各种状况的优秀新闻人才。虽然媒体技术的力量谁都无法回避。但是也应该看到,内容永远主宰了高质量的新闻与新闻教育,传输系统永远是第二位的,虽然新技术挑战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应该坚持教授学生那百分之八十不变的内容,掌握百分之二十的操作技术比掌握百分之八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
在此理念下,美国新闻教育从早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开设课程的重点从专业技术课程转向了人文与科学知识。各学校都努力将反映传媒技术性层面内容的课程减少,增加传媒事业社会层面、伦理层面、文化层面内容的课程。如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对新闻、广告专业学生人文课程的学习做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必须修65学分的人文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经济学、戏剧艺术、宗教、讲演等;宾西法尼亚大学传播系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应该有良好的人文学科基础,我们训练他们能够探求文化、技术、伦理、文艺以及政治事务,并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利和责任。”
目前在中国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变革和现实危机面前,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成了新闻高校改革的一大举措。目前复旦和清华都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媒介精英人才。如下表2、表3可看到,虽然两者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各有特点,但通识课程中对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是其共同特点。通识教育使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博雅教育中,使其成长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通才”。
表2 复旦新闻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表3 清华新闻学专业通识类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是当代传媒业的一种新趋势,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与合作,早已突破了现行政策的壁垒。与此相适应,融合新闻教育成为现代新闻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方向。如何在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学科整合进行重新认识和规划,对新闻教育改革来说至着重要。这种学科间整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包括不同媒体形态技术课程的整合,尝试将新媒体融入到各个传统媒介的教学体系中。二是在新闻学院内部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和传统新闻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着眼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打破学院间的藩篱,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真正实现学科间的联合办学,着力于培养社会性工作人才。只有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才能够真正实现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东南传播,2008(6).
2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3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4 editor and publisher.dec.24.1910,20.
5 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新闻大学,2009(1).
思想政治课教学多媒体课件板书融合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多媒体被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主要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活动的。那么,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板书是否仍具有存在的价值?绝大多数教师对此持肯定的看法,认为两者需要兼顾。但事实上,我们在深入中学听课时发现,不少政治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往往忽略板书,常常出现“零板书”现象。由此可见,厘清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的关系,使二者有效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一、多媒体课件和板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各有优势
1.多媒体课件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优势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教材观的转变,政治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开发、利用和呈现更多的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兼备,便于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教学材料,让学生获得的信息比政治教师单纯口授更加形象直观。这样,思想政治课抽象的概念、观点和原理以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播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总量中,仅有11%的信息来自听觉,而通过视觉渠道获得的信息占到80%以上。多媒体一方面拓宽了教学信息传递的渠道,给予学生更多的感官刺激,增强了教学信息的表现力和渗透力。另一方面,政治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引入和呈现时政材料、热点新闻、典型案例等相关教学资源,节省了课堂时间,扩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为学生能力的养成、情感的升华奠定了基础。
(3)有利于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多媒体可以凭借丰富的视听效果创设更为生动、直观、具体的情境,把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让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容易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引起情感共鸣,带来心灵触动,有利于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真正实现“三维”目标。比如,在《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第八课的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教学中,有教师在“拓展提升”环节通过在悲壮的背景音乐《征服天堂》中播放视频《祖国河山在哭泣……》,让学生深切地感悟到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性,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情感。
2.板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长处
(1)理清思路,把握教学节奏
板书是与教师的讲解、提问、演示以及学生的思考、讨论、活动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在师生的活动中不断形成的。通过板书,一方面,集中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的思路不断得到梳理,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合拍、共振,有效引导学生的活动;另一方面,适时的板书避免了知识传授的高密度,留给了学生回味、思考、消化和吸收的时间,有助于教师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课堂节奏。
(2)梳理知识,揭示逻辑关系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能够清晰地呈现出一节课的知识结构和要点,明确突出教学重难点,这样使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构成面、形成体,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此同时,板书能够揭示教学内容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更加明确教材内容以及教师讲解分析的内在逻辑,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促进知识间的融汇贯通。
3.艺术整体,积极影响学生
独具匠心的板书不仅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有效手段,也是由文字、符号、线条等组成的艺术整体,既能产生美感,陶冶学生情操和进行民族文化熏陶,也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如教师的教材分析处理能力、文字概括书写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书写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等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二、多媒体课件和板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与板书作为辅助教学的两种手段各有优势,一方的优势往往是另一方的不足。所以,二者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具体体现在:
1.从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是流动与静态的融合
多媒体课件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推进,页面不断翻转,内容不断更替,弱化了各页面教学内容间的逻辑关系,不利于学生思维的保存和对知识的掌握;而教学板书相对来讲是静态呈现的,可以一直保留在黑板上,直到一节课结束。流动的信息,总需要相对静态的内容予以凝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梳理和整合,及时巩固学生的记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中一些抽象的、难理解的或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的内容,以及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而板书恰好充当了这一角色。
2.从呈现的内容特点来看,是细节与主线的融合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所呈现的更多的是细节内容,如概念的分解、案例材料、问题情境以及师生分析、交流的结果等,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是块状的、局部的。尽管有教师在一节课结束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但学生对知识整体的把握不可能一下子完成。而板书则像一条主线一样,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将各部分内容归类并串连起来,适时地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逐步感受知识建构的过程,逐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教学的重难点。
3.从学生知识的获取来看,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
多媒体课件能够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和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一些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呈现的内容,如历史画面、不易亲历的场景等,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和充实,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和信服教师所传授的理论。在政治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体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这些认识也许是不甚正确、或缺乏逻辑性的,但在教师深刻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不断理清思路、澄清认识,进而形成正确的观点,而这些正确的观点往往就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板书的内容。这样,学生也就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有利于学生实现“知―信―行”的转化。
4.从教学过程的展开来看,是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在课前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上使用时不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信息传输具有单向性;而板书则是在教师的引导、分析与学生的思考、活动、体验中不断形成的,不仅可以呈现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内容,而且能够把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鲜活的思维成果留存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对学生的思维成果进行提炼、整合,适时调整板书结构,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设计的弹性,以更好地满足灵动多变的课堂教学需要。
三、多媒体课件与板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要与板书相互融合,形成合力,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不仅需要在观念上对二者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而且还需要充分考虑二者在设计、呈现、谁为主导等方面的问题。
1.正确的价值定位
多媒体课件与板书,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各有优劣,但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都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的。二者若有效融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更好的服务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在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板书要提纲挈领,条理清晰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板书设计要字斟句酌,更加简洁条理。要简明扼要地准确概括教学内容,揭示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体现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及结构体系,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板书的作用,又减少了板书时间,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保持课堂教学的紧凑性和连贯性。当然,板书设计若是新颖别致,实现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将会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3.课件要简洁精要,主次分明
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但也不能把自己要说的话,想让学生识记、理解的内容以及教材上的相关段落不加选择地都呈现在课件上。否则,学生会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课件,但不易抓住重点和核心内容,而且容易忽视教师的讲解,同时也减少了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感悟的时间,降低了学生的参与度,忽略了师生间的思维互动和情感交流。因此,课件内容要分清主次,详略得当,概括凝练,把核心关键的部分显示出来,非关键的部分适当隐去。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度不高的动画、音响效果等要略去,以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二者要适时呈现,协调同步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板书的呈现要与教师的讲解、提问以及学生的思考、活动、回答等紧密结合,协调同步。否则,难以保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条不紊。比如,板书提前呈现,把结论过早地展现给学生,学生会感到突兀,同时也剥夺了学生思考、体悟的机会,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相反,如果板书没有及时跟上多媒体课件的呈现,则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注意和巩固得不到及时的强化。另外,多媒体课件每页内容的呈现要分层,根据教学的需要逐渐呈现,而不是一下子呈现出整页内容。
5.二者何为主导,灵活掌握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主张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的有效融合,但谁为主导,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尽管思想政治课强调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但大多数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概念、观点、原理还是比较抽象的,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生动的案例材料来论证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体悟。所以,一般情况下,要以多媒体课件为主。但有些教学内容离学生生活比较近,所需的情境材料靠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就可以满足,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以板书为主。比如,《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中的“(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一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借助贴近生活的案例材料,利用板书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参考文献
[1] 韩震.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刘国胜.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探讨媒介融合的事实,我们不难发现,媒介自出现之日起,就不断交融、聚合,相互激励、竞争,共同发展、进步。媒介从上古时期的非语言媒介发展到语言媒介,从实物媒介发展到符号媒介,从纸质媒介发展到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后者超越前者,但又包容前者;前者孕育出后者,但又独立于后者。两者一直构成发展又并存的关系。媒介教育也在其中担任和谐共荣的角色。
“融合”一词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媒体间的整合”正是这一时期媒介融合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整合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传统媒体在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时的竞争压力。
在充分利用自身既有的信息平台和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传统媒体介入、整合新兴媒体是其必然的选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进入大众视野的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媒体特质开始得以不断彰显,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敏锐的大众传媒的弄潮者就已经感觉到了互联网技术对于媒介的潜在价值,越来越多的传媒公司开始进人互联网行业,实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许多报纸都开始开设网络版,或者干脆直接建立自己的网站,电视台也开始把部分视频节目上网,广播的在线节目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庞大的受众市场也激发了与媒介相关的企业强烈的赢利欲望。所有这些,都推动了媒体整合浪潮的形成。“媒介融合”这一全新的词汇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被大众传媒的从业者频频提及。
作为媒介融合的早期形态,不同媒体的整合已经发生并正在进行,即便如此,我们同样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仅仅依靠媒体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的压力所引致的融合并非媒介融合的本质,归根结底,媒介融合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技术的力量。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不仅使得媒介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更重要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并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媒介融合浪潮。
要对“数字技术”作出清晰的概念界定是很困难的,但是数字技术的本质特征却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兼容、共享、开放”,具体而言,不论是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等内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以“0”和“1”的数字形式进行处理,并通过不同的传输平台传播,而受众亦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不同的终端来接收。终端可以是收音机、电视机,也可以是计算机、手机、PDA等。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媒介内容的存储和共享提供了可能,并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上泾渭分明的媒体之间的界限。在数字技术时代,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的传媒内容都将以同样一种数字格式来存储,从而最终都成为数字传媒。它表现为,传统的单一属性(如平面媒体、音频媒体、视频媒体等)的媒介终端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进化;以往只有单一服务的网络(如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可以不同程度地承担其他网络的职责;一直局限于特定业务的媒介组织也开始在政策的允许范围内尝试着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
以广播为例,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广播开始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由单向传输转为交互传播,由区域业务转为全国乃至全球业务。
数字技术的出现,所打破的不仅仅是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从大的平台来看,把语音、数据和图像信号编码成“1”、“0”符号进行传输,成为电信、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的共同语言。所有业务在数字网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1比特流,而无任何区别,允许语音、数据、声频和视频各种内容,无论其特性如何,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来传输、交换、选路处理和提供。这实际上打破了以往泾渭分明的电信、广电、信息三大领域,也就使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三网融合”成为可能。
社会的媒介化肇始自19世纪30年代大众媒介的出现,但媒介化的突飞猛进则自电视普及之后开始。电视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性,并大大增强了媒介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即便如此,在新的媒介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出现之前,媒介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依然是有限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2.0技术的出现,媒介融合才实现了相较于数字技术时代的全新跨越。
相比于Web1.0而言,Web2.0以个人应用为核心线索,互联网的使用者可以自己提供网络内容并进行复杂的交互沟通,构造个性化的网络空间,其应用以博客最为典型。博客的兴起,使得媒介受众的“碎片化”开始发端,传统的权威的电视节目或者报纸专栏,不再是人们唯一的新闻来源。在美国,以博客为平台的个人电视台已经初具雏形,在未来,更多的博客将与媒介紧密结合在一起。
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无限扩张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信息来指导现实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李普曼关于“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预言。但仅仅通过媒介营造的虚拟空间来构造媒介化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媒介化社会从其本质上讲,意味着人的媒介化,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在媒介深刻影响下的“媒介人”,对于生活在媒介化社会中的人来说,不仅对于世界的全部想象都由媒介来构建,其思维方式、个体意识也烙上了媒介化的烙印。
媒介化社会构建对现代教育改革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无论教育者、教育对象,还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都面临巨大的改变。媒介消解教育者的权威,媒介决定知识的存在状态,媒介解放教育对象的被动性,媒介进一步决定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的英语与计算机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这正是媒介社会的必然选择。但这只是媒介的基础内容。如何进一步了解媒介特征、如何有效使用媒介、如何使用媒介促进高效率的学习,正在成为教育的主导课程。
中国社科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建议,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媒体教育来提高青少年认识和利用媒体的能力。具体来讲。媒体教
育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 了解媒体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体;2 学习判断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3 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4 了解如何建设性地利用媒体来发展自我。
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理事、媒体教育学家约翰・庞甘特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大目标。这十大目标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以下是这十大目标的具体内容:1 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而又具有批判性和分辨力的听众、读者和观众;2 向学生介绍各种媒介的历史发展情况;3 讨论并辨析媒体的主要用途;4 辨析各种不同媒体运用的技巧和语言;5 辨析与媒体产品生产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组织等因素;6 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媒体的操纵能力;7 使学生能够对媒体讯息进行评述、解疑、分析和评估;8 使学生理解媒体对社会的影响;9 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对媒体讯息加以选择;10 如有可能,使学生有能力通过媒体产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在媒体无处不在的时代,用LenMas-terman的一句话概括,便是“批判性的自主”――学生一遇到信息,便有能力自主地质疑和分析。
我国的媒介教育,首先是科学媒介传播观念的教育,包括媒介信息观、媒介组织观和媒介生态观的培养。其次是正确的受众观的培养,包括理解受众概念、了解分析受众行为、思考不同媒介接触与日常生活的影响及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最后是培养负有责任的传播行为,包括传播行为的树立、媒介信息制作方法的获得、学习媒介信息传播途径及方法、学习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传播行为。
从教育学角度思考媒介教育课程,包括媒介教育学科内涵、课程实质、学习目标、课程及相关课程大纲、媒介教育的教学、教学模式和保障措施等。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目前诸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大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丰富和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