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费主义带来的好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山区开发;亚自然经济;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086-02
一个地区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其发展的重要标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个地区不发展商品经济,不参与市场竞争,很难想象它是否还存在任何发展的动力?因为不进入市场就不能参与市场利润分割,就不能形成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的资本积累,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由于大山阻隔,交通不便,许多偏远山区的农民基本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自然经济是一种封闭的,惰性的,没有发展动力的经济,仅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也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但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贫穷的命运,还得在山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如新鲜的血液、健康的心脏之于人的价值。
1 偏远山区当前仍处于亚自然经济状态
亚自然经济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一方面带有浓厚的自然经济色彩,另一方面,又渗入了部分市场因素,但总体而言,自然经济的成分相对比较多。
在偏远山区,仍然沿袭着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式。农户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它生产的产品,一部分用于直接的生活消费,如生产的粮食、蔬菜、瓜果等一般是用于自己的家庭消费。另一部分用于第二年再生产的生产性消费,包括预留来年所需的种子和用于牲畜饲料的谷草、秸秆等。偶尔也将一些家畜家禽拿到市场上出售,换取农具、食盐等无法自产的物品,这些拿出去交换的产品是满足自给性需求之外的剩余产品,其品种和数量取决于市场供求和价格,如果某种产品价格高,农民就会有意识地压缩自己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量,想方设法挤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反之,农民就扩大自己的消费量,不再去市场上出售。这样的经济虽然与市场有一定的联系,但从总体上来说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自己的消费,因而是自给、半自给经济。
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偏远山区目前处于商品经济的萌生时期,商品交易的规模小、数量少、不正规。总之,山区人民离市场经济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
2 亚自然经济严重阻碍着山区经济的发展
2.1 封闭式的生活方式易形成“惰性经济”
自然经济所具有的封闭性内部生产和生活方式注定了人们惰性的消费需求。偏远山区的农民习惯了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不再有新的消费渴望和刺激,以及对新的生产要素投入的渴望与激励。他们一直生活在自我封闭的循环圈内,只是把尽可能地增加劳动作为自然经济条件最基本的配置方式手段,重复着贫困的生活。
2.2 缺乏“市场”观念,无法扬长避短发挥山区资源优势
山区的自然条件特征一般表现为:地势垂直分布明显,地形复杂多变,地块零星分散,气候独特,昼夜温差大;山区的山场面积是耕地面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同一块地如果像平原地区一样种植普通农作物可能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但若经营某些特色农作物、禽畜产品,则可能收获经济价值高的上等农产品。然而由于山区人民与外界缺乏交流,在封闭生活圈中,很难产生“买”、“卖”意识,他们认识不到宝贵的资源优势,而是世世代代从事着处于劣势的粮食业的生产。以山峡腹地山区为例,该区土地面积中,林地占21.74%,草山草坡占22.33%,水域河滩占3.23%,这些非耕地合计占土地总面积的47.41%,而耕地只占24.59%。但从农业结构来看,种植业占60.99%,种植业中粮食占73.3%。因此,该区农业产值的绝大部分是由占山地总面积24.59%的耕地创造出来的,而占土地总面积47.41%的林地、草地和水域共创造的产值只占农业产值14.7%。这说明非耕地利用率很差,没能发挥出山区的优势。
2.3 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使农民不能享受分工带来的好处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根本原因。分工制度在经济领域中能引入迂回止步方式,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可能带来收益递增、技术进步和知识信息存量的扩大。分工的好处是动态的,一方面促进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加速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生产中工人的集中减少信息,强化社会分工,进而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在偏远山区,农户往往是自己生产点什么就消费点什么,需要从外部购买的商品支出多半是靠打工的收入支付,自己不利用资源进行专业化的生产,没有什么产品与外界进行交换,被远远的排斥在大市场外面,不能享受市场分工带来的好处。
2.4 因循守旧的意识形态使农户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
自然经济下的小农受自然经济本身所固有的各种内在惰性的影响,在意识形态和个人行为方面成呈现出较强的保守性,主要表现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僵化、谨小慎微等,在生产活动中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他们很难改变以农为主,特别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发展思路。在他们看来以其冒“亏本”的风险,不如保全现有的生活状态。据调查,一个养几百只鸡的农户在“非典”期间遭遇市场阻隔和鸡瘟,结果欠了3000元债务,据说“几年都翻不了身”,其他农户也都不敢“轻易投资”了。
3 偏远山区开发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由于亚自然经济存在致命弱点,生存在这种生活方式下的农民,无法享受参与市场分工带来的好处,很容易陷入世世代代贫困的怪圈。而自1992年国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已有16年的历史,有很多地区已充分体验到了市场经济的高效率,享受到了市场经济带来的高收益。而广大偏远山区的农民,他们却离市场经济还很遥远,这种差异只会使其生产和生活水平与外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克服这种差距的办法有几种:一是提倡山区人民忍受贫穷落后,继续苦难的生活,这显然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以及“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目标;二是尽可能地救济山区,而这种方法只会进一步强化山区的“惰性经济”,只是治标不能治本;三是鼓励山区人民打破传统的生活方式,利用山区的特有优势参与市场分工,融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毋庸置疑,这将是最可行最有效的办法。
从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历史性的变化。太行山区是我国山区开发的排头兵,因其成果显著,1986年国务院把开发太行山的做法誉为“太行山道路”,太行山区的开发成为全国山区开发的一面旗帜。我们且来看太行山区从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历程。
在太行山,这一变化是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来实现的。过去农民只是在占山区面积比重很小的耕地上生产粮食,把占地比重极大的坡地荒废掉。现在,太行山人在小流域治理的广大隔坡梯田上种植了柿子、板栗、苹果、山楂等,还发展了一定规模的牛业、养兔业、毛皮兽养殖业等;农业内部的产品结构调整引发了整个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农村生产率提高后,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出路,他们选择了具备资源优势,对资金、技术要求低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采掘业、电力工业,在有旅游资源的地方还发展了旅游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带来了流通领域的变革。太行山区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大规模的农产品以及相应的商品性生产资料的涌现,呼唤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流通组织和流通渠道,以及为流通服务的信息、运输、储存、加工等产前和产后行业,社会分工在太行山区悄悄的深化。最初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只是分散和无组织的,但是随着生产领域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各种蔬菜、苹果、板栗、养牛、兔的生产基地的建立,流通也相应地走向专业化、组织化和规模化,他们能够提供现代专业技术、现代专业生产资料,产品收购、运输、储存、销售、加工以及信息、资金服务;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户往往在一些交通比较方便的山口镇集聚起来,使这些镇成为山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的基地以及连通山外与山内经济的交流点。这些山口镇随着服务量的增加而迅速扩大,繁荣起来,推动了山区经济开发。太行山区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山区开发的历程就是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变化的过程。
4 偏远山区构建市场经济的切入点
4.1 通过宣传教育,强化山区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
应通过向山区农民宣传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商品生产的事迹,增强他们的致富信心和进取精神;同时应增加教育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民的素质,便于其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以及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时间、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另外向外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开阔眼界,也能使他们学到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增强市场经济意识。
4.2 围绕农业产业化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
(1)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土地(特别是山地)流转制度,坚持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其能有偿转让、互换、入股、租赁,并使之法制化,推动土地流转,便于实现规模经营。(2)完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政府要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在税收方面,应实行低税率,在一定时期内,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在金融方面,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的作用,保证农业获得金融支持。(3)制定培育中介组织的政策,帮助农户走向市场。(4)促进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以便为农产品的生产提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5)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以示范区向周围辐射,并提供成功的经验。
4.3 增加基础设施投入
被大山分割包围的山区,如果不能解决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本问题,仍然摆脱不了贫困。应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便利的交通、信息、以及有保证的水利和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山区的自然经济和闭锁的环境,开阔人们的视野,促进人流、物流、服务及资金的畅通。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消费文化 潜意识
一、后现代广告的衍生
(一)关于后现代主义
20世纪中叶,欧美产生并蔓延了一场关于艺术、社会文化、哲学的社会思潮,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60年代兴起的波普运动是一场涉及到建筑、工业、服饰等多个领域的思想艺术运动,目的在于推广更加大众化、更加具有流行性的文化,其本质是针对现代主义一味功能性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有如下特征:首先,它消解了象征等级,模糊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隔。其次,它是对主体的去中心化,历史感和连续性不复存在。再次,颠覆了系统、有条理的宏大叙事,转向强调拼贴、差异、破碎和模糊。最后,使日常生活美学化,生活和艺术、符号表象与真实的区别渐渐消失。
(二)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纵观后现代社会,消费主义与消费似乎成为了它的主题,物欲横流好像并不夸张。后现代社会中的消费不再是满足生理需要的功能性消费,而变成了满足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的符号化消费。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我穿的不是衣服,是耐克;我吃的不是午餐,而是麦当劳,就好像那句搞笑的话一样: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研究消费不再是经济学的专属,因为消费早已经不是使用价值的简单实现了,现在更多地是研究消费的文化层面,符号和品牌形象成为了人们新的交换砝码。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后工业社会,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信息社会,消费文化逐渐取代了大众文化占了上风,而后现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又不断推动着消费文化的成熟和发展。电视是消费社会的催化剂,电视本身就作为一种商品,而其展示的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更是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慢慢地所有的东西都被商品化了。象征性符号的竞争带来了消费的狂热,个体差异性的建构带来了购物的欲望,像迪士尼乐园这样越来越多的虚拟世界不断地着人们,这种被诱导的欲望取代了强制,使消费主义一发不可收拾,也随之变成了社会整合的武器。
(三)消费文化与后现代广告
在现代广告中,功能性诉求是第一位的,就像罗瑟瑞夫斯的USP理论所讲,广告要有明确的诉求点,告诉人们该商品或服务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并且这种好处是独一无二的。因此现代广告更多地强调广告主体的实用性,人们更关心自己可以“用”这种产品来做什么。
后现代广告衍生于消费文化的来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广告主很难想出自己的产品有什么独一无二的功能了,这便使广告逐渐脱离了产品本身,而开始彰显产品的文化层面的意义。关于广告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的论争,在现代广告中或许“说什么”和“怎么说”还同等重要,但在消费社会的符号竞争中,或许广告真正变成了艺术,“怎么说”可能要比“说什么”重要得多了。在我们进入了鲍德里亚所描述的符号、时尚、仿真、超现实、内爆的后现代人的生活后,人们的消费行为也随之从量的消费、质的消费过渡到感性消费阶段,因此后现代广告在后现代文化的滋养下应运而生。
二、对后现代广告的争议和反思
所有商业广告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商品的销售,最传统的广告是通过商品和服务的告知来实现营销的目的,广告中所要做的就是告知人们关于商品和服务的一切信息,因此又被称为“信息型广告”。20世纪初开始,现代广告从告知走向了劝服,有一种主张就是“原因追究法”,提出广告不仅应该告知受众信息,还应该告诉人们购买它的理由,给受众一个与产品和服务相关联的明确的利益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品同质化程度的加剧,营销观念由产品转向了消费者,出现了以消费者的感受和心理为出发点,强调与消费者产生心灵共鸣,主要传达一种气质、一种态度、一种个性的诱导性的后现代广告。
这种极强的诱导性引发了社会学家以及消费者的争议和指责,后现代广告也因此被称为“攻心术”,社会学家认为虽然广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一味地张扬物欲容易对人的消费观念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对符号的追捧可能带来的过度消费等一系列负外部性问题招致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批评。消费者也开始担心,这种诉求人的潜意识方面的广告很可能会在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购买了可能根本不需要的商品与服务,广告逐渐有被妖魔化的倾向。
因此便引发了对后现代广告的反思,这种感性化的、隐性化的广告到底能否有利于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整体的进步呢?对于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应该要辩证的看待。后现代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广告模式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为广告的发展也带来了新风,作为一种创意模式和表达方式为广告的成长又增添了新的可能,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但这种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也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因此广告告知功能更高层次的回归便显得十分必要。沟通功能观是为了解决广告的伦理冲突而进行的调适性的转变,后现代广告应该更加强调社会功能,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倡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与社会环境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化妆品 翻译 女性主义
随着全球化愈演愈烈,企业想要长期发展,其产品的流通就要越来越广,除了商品本身的质量、包装优良、价格公道外,还必须提高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产品要被国外消费者接受,首先从语言方面,其次是图像角度,使消费者产生印象,进而产生了解产品和最终购买产品的可能。化妆品(包括护肤品、彩妆、香水等)作为日化用品在寻常百姓家不可缺少,尤其是女性的梳妆台前总有几瓶用来打扮自己的化妆品。而在购买这些化妆品前,她们可能首先会听取柜员的推荐或阅读在公共场所收到的宣传册,甚至看电视里或网上的广告,再决定是否购买产品。一个外来化妆品的成功销售,语言在里面起了极大的作用,翻译成本国语的宣传册是一个重要承载体,而翻译的成功与否又在于是否符合受众的心理接受力,是否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而多数消费者是女性,即在此时受消极女性主义的驱使,购买的过程也就不难实现了。本文从化妆品宣传册的翻译入手,探讨其中女性主义的体现程度,以期说明化妆品宣传册的翻译达到了语言的交际性,但是也削弱了女性主义意识。
一、化妆品宣传册的作用
产品宣传册是企业推广产品的一种媒介,上面印有主打产品、附属产品,以及想要对产品进一步了解的方式,如电话、地址、网址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宣传册的形式不仅仅停留于纸质的,还产生了电子版本的宣传册。宣传册多为明星和产品的照片,以及加注产品功效的简单文字。外来化妆品宣传册的翻译首先基于翻译的基本原则,其次针对消费者接受力将译语修正,由此,通过宣传册,懂异国语和不懂异国语的消费者都能体会到产品的特性,带来益处,从而相信购买使用此产品就会收到自己想象的美感效果。
二、女性主义
西方女性主义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与挣扎,已成为当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潮流,妇女议题研究多元而复杂。因此,女性主义包含许多不同的见解与流派。一般探讨西方女性主义思想,除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分析性别的不平等,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女性主义多追溯到十八世纪末英国女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著作《为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1792)。这本书是开创女性主义理论上的一座里程碑,它要求女性应同享当时欧美男人所争取的自由平等,如人权与参政权,强调女人也是天生爱好自由且有理性的人,若给予同等机会,就能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女性主义的定义分类各有不同,如激进派、派等。
本文主要采用Laura Mulvey的观点,男性凝视,这是她在书中提出并讨论的观点,她认为自己的心理分析理论是适于无意识父权控制下的一种政治手段,而这种手段促使了当时电影模式的形成,女性成为了被观看者。她认为女性既成为了男性的欲望,又是男性恐惧的代表。观众观看电影有两种特点:(一)有观看癖,剧中人物都不是观众自己,带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去看人物的喜怒哀乐;(二)受众沉醉于对这种观看癖的自恋情绪中,Mulvey在这里引用了拉康的镜像阶段,也就是受众在电影中找到了自我,并且沉醉于这种公之于众的大众认同感中。因此,看电影是逃避生活的困苦,在电影中得到归属感也是对父权社会的妥协。不仅仅是电影中如此体现,存在于大众文化中的化妆品宣传册这个传播媒介也是如此。
三、宣传册译本案例分析
与商标翻译相似的是,宣传册形式上传递的是商品信息,实质上传递的是一种文化信息,它配合图片、文字,是产品形象的代表、质量的承诺。本文选取了三个跨国销售的化妆品宣传册译本,每个译本均符合宣传册的特征,且每个译本的翻译均无翻译错误。
(一)美国美宝莲・纽约生产的无境防水纤长睫毛膏
译本宣传册上四分之三的部分是著名影星章子怡的脸部近景和她身穿泳衣的全身照,四分之一的部分是实际产品照片和上方为数不多的几行中文和英文。由此产品的翻译后的名称我们可以看出产品要宣传的卖点是防水和纤长,所以在近景图片中我们清晰地看到章子怡用了此产品后的睫毛纤长;泳衣全身照又可以看出她游泳后睫毛仍不脱妆。翻译后的文字如下:
防水防汗,不晕染,无惧闷热天气,
挑战美睫长度极限,
持久一整天!
[全新]
UNSTOPPABLE
SUPER WATERPROOF
无境防水纤长睫毛膏
译文中36个中文每一个字挑选谨慎且恰到好处,首先说出此产品可以解决的女性在使用睫毛膏时易出现的问题,然后强调其他特点。对此产品的名称翻译也达到了翻译中奈达提出的等效原则:“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映程度基本相同。”根据官网报道和宣传文章得知,该产品推出后反映良好,许多女性购买者看到其宣传册慕名前来购买,回去试用后亦反响良好,产品曾一度脱销,踞当季产品销量榜首。而消费者反映其最大的好处是这款睫毛膏的效果达到了她们心目中的标准或追求,睫毛拉长且不怕夏天会污渍斑斑。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因为看到章子怡这样一个众人追捧的明星做了产品的代言人,图片处理得当,加上其语言表达深入人心,所以在购买使用后会满足于自己也像章子怡一样忽闪大眼,引人瞩目的愿望。心理和物理上的满足,女性就产生了对假象现状的满足归属感。
(二)韩国兰芝生产的净白清透系列
该宣传册是为了宣传兰芝2010年夏初推出的一系列产品,产品代言人是韩国影视天后宋慧乔,崇拜她皮肤娇嫩的人远比崇拜其演技的人多,所以产品首先在此处吸引了它的消费群体。画中宋慧乔的妆容清新典雅,没有一点浓妆冗余,皮肤清透,看不到一点瑕疵,而她的面前正是两瓶此系列的明星产品,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产品瓶身有英文名称,但是真正吸引消费者还是下面的译文:
至真白皙 由内透射
STAR WHITE
兰芝净白清透系列
Star White即是此系列的英文总称,译者并未采用音译或直译的方法,而是采用了意译法,清晰明了地体现出此系列的特点。Star的意义是星星,而White仅是作为名词翻译是指白色或洁白,星星的光可以穿过云层让我们看到它的闪耀,洁白的星星之光应是更加耀眼注目。再看第一行八个字,每个字的翻译都体现出产品的优越性,也是女性使用者期望达到的效果,足以让女性消费者联想到自己在使用后是怎样明亮照人,更何况是被男性看到使用此产品有效呢?视觉和语言达到了一致,深刻地植入在消费者心中,会让消费者思考进而有可能去购买。而据各与化妆品有关的网站论坛显示,无论是对产品满意度的投票还是购买后使用心得的评价,大多数女性消费者表现出的是一种惊讶其效果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恰恰表现产品已达到女性心中期望值,看到自己皮肤也可以变得如明星代言人那样白皙可人。
(三)法国娇韵诗生产的恒润&修饰唇油
从宣传册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双圆润的嘴唇,看不出一点细纹,颜色健康饱满,拍摄角度看上去就像这嘴唇想要亲吻拿着宣传册的消费者们,嘴唇旁是产品使用的主要原料小红莓,小红莓上带着葱葱的绿叶,光滑的宣传册表面像是挂着的水滴看上去很快就要掉下来。图片的下方便是几行译文:
Clarins的植物保养世界
双唇就爱小红莓
此两款产品内皆富含天然小红莓果油,其丰富的维他命E及脂肪酸能立即修护滋润双唇,让双唇水嫩饱满又健康。
简单易懂的译文将产品的最大特点表现出来,而且配合图片让产品效果极佳,人们说话离不开的嘴唇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被交往对象关注,据调查,男女交往中,女性双唇是男性的关注点之一,如果女性的嘴唇水灵健康,男性凝视这一点就会立即体现出来,关注到嘴唇就会进而关注到女性的面部容貌甚至更多地关注女方的其他方面。看到纯“植物保养”又会让女性消费者认为产品的可靠性及其质量的纯度,“滋润”、“饱满”、“健康”又是消费者内心最基本的需求。诱人的图片和生动的译文充斥着眼球,消费者怎会不对此产品心动呢?
四、结语
回顾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微观理论门类颇多,Mulvey在她的书中提出了“男性凝视”这一概念,但是她反对“男性凝视”带来的两种特性,提倡女性应该主动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视觉。又如女性主义中符号理论所述,人的心灵、自我和社会都是通过符号交流和话语制造出来的,女性往往在社会教化的过程中接受了社会对男尊女卑的定义,于是遇事常常会自责,取悦和讨好男性以避免惩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两性之间的巨大差别。三个产品的销售佳绩恰恰反映出女性主义消极表现,女性渴望被男性取悦,渴望被凝视,这样她们既可以逃避现实中繁琐的事情,被消费主义主导,又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是她们忘记了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力。重审案例中的译文,在无误无错的前提下,译文达到了语言的交际性这一特点。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其1981年《翻译入门》中提出了“交际翻译”的理论,其重视的是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所以三个译文的翻译结果是成功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译文期望收到的广而告之的效果收到后,可以削弱女性主义意识。多数情况下化妆品宣传册翻译或者说企业的销售理念,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不可否认的是销售业绩层层攀升,但随着宣传册使用度越来越高,以产品销售理念为前提,实现译文语言交际性目标,导致女性主义意识弱化这一问题在大众文化中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这是我们需要共同继续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金堤.等效翻译探索(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2]黄国文,王宗炎.语篇与语言的功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Laura Mulvey.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Screen,autumn,1975:6.
[5]Nida,E.A.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1964.
关键词:知识互补性; 协调效率;互补性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3;F2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10-0033-06
博伊索特(2005)指出,自古至今,人类的生产似乎表现出逐渐用“信息密集型”投入代替“物质密集型”投入的趋势。波特(2002)将经济增长划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越发达的国家越处于后面的发展阶段。目前的知识经济的特征也体现了逐渐用知识投入代替物质投入的动向。德鲁克(2006)指出,工业社会已于二战后不久进入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资源不再是土地、劳动和资本,而是知识。在中国,随着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价格的上涨和人民币升值,企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也更加需要考虑进行知识创造和创新,用知识投入代替其他资源投入以降低成本。
企业内知识的创造和创新问题多数局限于传统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论述。斯密(1974)论述了专业化和分工的三个好处:一是可以节省转换工作的时间;二是增加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三是促进机器或工具的发明。Arrow(1962)的“干中学”学习模型考察了工作实践中知识的积累对生产率的影响,验证了斯密关于分工的理论。Babbage(1977)对斯密的分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专业化和分工可以节省学习时间,因而能加速知识积累。杨小凯(1991)甚至用他创立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理论证明了分工是如何促进知识的积累。很显然,斯密所说的分工的第一个好处是毋庸置疑的,第二个好处作为分工的副产品也是自然而然的。但是,斯密所说的第三个好处、Babbage所发展的好处却并非分工自然而然的、工人无意识的结果,杨小凯的证明也没有给出知识生成的内在机制。因为这两个好处的获得需要工人的积极性和有意识的努力以及工人对工序间和流程间知识的了解,而如果工人仅仅是听命于管理者的劳动机器,企业又采用细密而严格的分工(如一个工人的工作可能永远就是拧一个螺丝),这两个好处便难以获得。
在Hayek(1937,1945)看来,远比劳动分工更重要的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所造成的知识分立问题。为了使分立的知识交互作用,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协调费用(交易费用的一种),基于此,Becker(1992)强调一般知识的获取、积累、扩散对于降低分工协调费用和扩展劳动分工范围的极端重要性。一般知识的积累及其在参与分工的专业化劳动者之间的分享,可以降低协调分工的费用,从而促进分工的拓展和财富的增长。但是怎么协调这些分立的知识却未得到明确的阐述。
为了解释日益出现的收益递增现象,汪丁丁(1997)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了知识互补性的概念,即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正是由于知识的互补性,所以,如果具有互补性的知识没有交互作用,即企业遵循严格的分工和专业化策略,那么互补性经济的好处将永远无法实现。为了发挥企业内互补性知识的作用,企业需要使互补性的知识产生交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德鲁克(1998)将后资本主义社会称为知识社会,将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称为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强调知识工作者之间的合作,而丰田公司则将其公司的每一名员工都视为一个思想者(Thinker),将其生产体系称为思维生产体系(Thinking Production System),强调这个体系中思想者们的交流与合作,由此足见知识互补性早已受到重视。
由于知识互补性更主要体现在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技术要求高、知识投入比重大的企业,所以本文主要讨论这些类型的企业。本文针对企业中存在的互补性知识,构建了一个收益模型,由于创新最终反映在企业收益上,所以互补性知识利用情况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可看作其对创新的影响。然后讨论各种因素对企业收益(间接反映创新)的影响,进而提出企业利用互补性知识进行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赢得竞争优势的策略。
一、模型构建与一般描述
考虑一个企业利用两种劳动lx和ly分别生产中间产品x和y,劳动的工资率均为?棕,用中间产品x、y生产最终产品z,z用x、y的积来表示,即z=xy,且设lx+ly=1。中间产品x、y分别采取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生产函数,即x=lax(nly)k,y=lby(nlx)k,①其中a+k>1,b+k>1表示生产函数因互补性而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不考虑由干中学积累的非互补性知识,只考虑积累的互补性知识nlx和nly,其中n表示互补性知识的积累程度。k∈[0,1)表示互补性经济的好处实现程度,其中k=0表示没有实现互补性经济的好处,k>0表示实现了互补性经济的好处,其越大表明其实现互补性经济好处的程度越大。(1-c)表示为实现互补性经济而协调互补性知识的协调效率,则c就表示为实现互补性经济好处的协调费用系数,实现互补性经济好处的协调费用即为ck,即欲实现的互补性经济的好处越多,所需的协调费用也越多。a和b代表专业化经济程度。同时,为了方便,不考虑企业发生的其他费用。据此,企业的决策问题为最大化其收益∏,即:
(15)式表明?追在n上递增,则n越大,不等式(14)越易成立;(16)式表明?追在c上递减,则c越小,不等式(14)越易成立;(17)式需要进一步分析,等式右边第一项表示的边际增加带来的企业发挥互补性经济好处时收益∏max的边际增加,如果?鄣(n2kQ)/?鄣k>c,则?追在k上递增,k越大,不等式(14)越易成立;如果?鄣(n2kQ)/?鄣k
命题2:互补性知识的积累程度越大,采取发挥互补性经济好处的策略的收益越易超过不采取这种策略的收益,则企业应倾向于采取这种创新策略;为发挥互补性经济好处的协调效率系数(1-c)越大,采取发挥互补性经济好处的策略的收益越易超过不采取这种策略的收益,则企业应倾向于采取这种创新策略;如果互补性经济程度为企业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由此所产生的边际协调费用,则企业应倾向于采取发挥互补性经济好处的创新策略,反之则反是。
三、对模型的讨论
(一)互补性知识积累程度
对企业而言,参数是不可控制的,因为互补性知识积累程度反映的是企业各岗位关系的技术经济特征,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参数的大小决定企业发挥互补性经济好处的可能空间,所以要对互补性知识积累程度进行考察,只有当企业内各岗位间有足够的互补性知识时,才考虑采取发挥互补性经济好处的创新策略。当然,足够大的参数n只是采取发挥互补性经济好处的创新策略的可能前提,企业具体是否采取这种创新策略,还要对采取这种策略带来的好处与产生的协调费用进行权衡比较来确定。
(二)互补性知识的协调效率
企业在决定是否采取发挥互补性经济好处的创新策略时遇到一对两难冲突,即采取这种创新策略带来的好处与产生的协调费用的冲突:不采取该创新策略就不会产生这种类型的协调费用,但也无法获得互补性经济的好处;采取该创新策略可以获得互补性经济的好处,但要产生一定的协调费用。参数可以协调这一对两难冲突,c越小,即协调效率越高,协调这一对两难冲突的空间越大,越可能获得互补性经济的好处。参数c反映的是企业的组织制度特征,它的大小依赖于企业的制度,包括企业文化、惯例等非正式制度,也包括正式的规章制度,因此,其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因素。为获得互补性经济的好处,企业就要设法降低c,即提高互补性知识的协调效率。
(三)互补性经济程度
参数k是企业的组织行为特征,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制度决定行为,所以,互补性经济程度既是企业的选择,同时又受协调效率的影响。由企业制度所决定的c越小,企业就越可以选择较大的k;反之,c越大,企业可选择的k就越小;当c大到足以使?追
(四)互补性知识的种类及企业的相应策略
现实中有三种创新策略可供选择:一是集权策略,即由企业高层收集分散在企业每个员工头脑中的互补性知识,分类、处理、加工之后自上而下命令;二是人际互补策略,即将企业内员工组织在一起,让他们相互交流,从而给每个员工创造利用互补性知识进行创新的环境和机会;三是个人内在的互补策略,即让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实际操作,从而掌握关于不同岗位的互补性知识。根据Hayek(1945)的研究,集权策略使得员工失去创造的积极性,效率低下,所以后两种策略可以实际采用。具体采取何种策略,视知识种类而定。
波兰尼(2000)将人类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可以在人际间交流传递,而默会知识不易传递,只能靠每个人从实践操作中去掌握。据此,我们将互补性知识分为互补性的显性知识和互补性的默会知识,企业为获得互补性经济的好处就应根据知识的特征采取相应的互补策略。具体而言,对于互补性的显性知识,企业可以采取人际间的互补策略,如不同岗位员工间的讨论、交流,也可以采取个人内在的互补策略,如员工一人多能、轮岗等。而对于互补性的默会知识,由于其不可言传性,讨论、交流的方式无法让对方理解,所以只能采取个人内在的互补策略。
Nonaka和Nishiguchi(2001)研究认为,日本企业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得益于通过轮岗制度使得默会知识在企业内成功传播进而降低合作的协调费用。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确实支持本文的论点,但是Nonaka和Nishiguchi的解释却有失偏颇。因为按照波兰尼的定义,默会知识就是不可表达、不可言传的知识,更大程度上是靠个人的感觉去体验,靠个人亲身实践去掌握。Spear和Bowen(1999)指出,在丰田,所有规则的传授都是通过苏格拉底式的反复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的,从而将丰田造就成了人人都是科学家的一个组织。所以说,日本企业(特别是丰田)成功的原因之一不是默会知识在企业内成功传播,而是巧妙运用了人际间的互补性和个人内在的互补性两种互补策略。而这两种策略是对传统的分工与专业化的部分偏离。在消费多样化、供应准时化、生产敏捷化、知识投入代替物质投入的今天,企业内的组织方式会越来越向不完全专业化的分工倾斜,以充分利用互补性知识进行创新。
四、案例分析
用具体的企业案例②能更形象地说明利用互补性知识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在世界企业发展史上,最典型的极端专业化分工的方式是以美国的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大量生产方式,而与大量生产方式完全迥异的不完全的专业化分工的典型方式是以日本的丰田公司为代表的丰田生产方式(美国学者称之为精益生产方式),下面我们就以这两种生产方式为例来说明互补性知识在企业创新方面的作用。
沃麦克等通过对全球多国汽车公司的考察后指出,汽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产品,其工程设计,不论在总部的工程中心或在协作单位内进行,都需要经过数量可观而专业技能极不相同的人员共同努力。因此,在组织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误,即所有的零件似乎都不错,但最后的结果却不可思议地不好。”这一方面说明了利用团队发挥互补性经济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不注重知识互补性将带来不好的结果。对于这个问题,沃麦克写道,“大量生产方式在众多的工程师中做了极为具体而详尽的分工,试图以此来解决这个复杂问题。……有的工程师毕生工作就是设计汽车的门锁,但是他并不谙熟门锁是怎么制造的,因为那是制造工程师的任务。设计工程师只需知道门锁应如何才能锁住,而且如果制造无误应该不出问题。”但是,由于设计工程师不具备门锁制造的互补性知识,他们的设计可能不便于制造,致使制造过程频繁地出问题,“最后的结果却不可思议地不好”。他们组织了团队试图克服这个问题,可是,“团队的每个成员仍对他所从事的专业的上级负责。而且……职务的提升还是通过技术部门遵循着狭窄的晋升步伐。”由于这种激励制度导致的协调效率低下,协调费用高,结果是各专业人员的知识仍处于分离状态,知识的互补性并未得到利用,问题仍未解决。而丰田公司则不然,“他们早就认定产品工程内本来就应包含工艺和工业工程。因此,在他们所组织的团队里包容了各个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在职务晋升方面也是提拔那些在团队内工作出色的成员,而不是只在产品、工艺或工业工程某个单一的领域内有才干却不关心在团队内发挥作用的人。”同样的组织方式,但这种职务晋升的激励制度降低了互补性知识的协调费用,激发了各专业人员之间互补性知识的利用,最终的结果就明显优于福特等美国汽车公司的组织方式。同时,在这种团队里,“工人需要学会多种技能――实际上要学会做工作团队中的所有工种以便大家轮换干,……工人还需要具有许多其它技能:简单的机床修理、清扫工位和材料申请等。”这样,每个工人在做一种工作时,他在其它工种上获得的知识就成了他当前工种所需的互补性知识,因此,能够避免很多问题,甚至在“问题变得更严重之前就能想出解决办法来”。
丰田的产品开发过程同样体现了对互补性知识的利用。由“主查”组织一个团队,团队成员“来自公司各职能部门――市场评估、产品计划、造型、先期结构设计、细节设计(车身、发动机、变速器、电气)、生产工程设计和工厂管理部门。”这些成员保留与各自职能部门的联系,但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他们都明确地处于主查的控制之下”,对主查负责。这种组织制度,也极大地降低了互补性知识的协调费用,保障了互补性知识得以利用,从而发挥互补性经济。
从模具制造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注重利用互补性知识的好处。“大量生产方式的磨具制造方法向来是简单的:等待产品设计师提供冲压件的准确规格尺寸,然后向模具生产部门提出订货,用昂贵的计算机控制的模具加工机床进行加工。由于加工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涉及多台机床,整个过程中模具堆放着等待下一台机床空出来。从产品设计师提出一套新模具订货的第一天起直到使用这套模具冲压出轿车的覆盖件止,总的开发时间大约需要两年。”而采取最佳的丰田生产方式的厂则“在开始车身设计时就同时开始模具制造”,之所以这种厂能这样做,就是因为“模具设计师和车身设计师当面接触,而且可能在过去的产品开发团队里就曾经合作过”。以前在团队中的合作就已经积累了互补性知识,而模具开发中的当面接触则促进了互补性知识的顺利交流,因此他们可以相对容易地利用相互之间的互补性知识(主要是显性知识),这就使得总的开发时间缩短为一年,“刚好是大量生产方式模具制造所需时间之半”。
在本田,所有刚从大学毕业的工程师都要头三个月在公司的组装线上干活。他们随后轮流到营销部门再干三个月。在随后一年里,他们在工程设计部门―动力系统、车身、底盘和加工机械―轮换工作,这就为他们日后的具体设计工作积累了各种互补性默会知识,工作将更出色。另外,“本田公司甚至要把它的最高级工程师们每年用一个月时间分配到公司其它职能部门――销售部门、工厂经营部门、供应协调部等去工作”③,这也是使工程师们不断更新、积累互补性默会知识的举措。
在汽车这种复杂产品的生产上,之所以丰田生产方式能胜过大量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前者通过降低协调费用而充分利用了分散在所有员工头脑中的互补性知识,并利用互补性知识进行知识创造和创新,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升了产品质量。
五、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基于知识互补性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收益模型,证明了专业化经济与劳动资源投入的关系,互补性知识的积累程度、互补性知识的交易效率、互补性经济程度之间的关系,互补性知识的种类及相应的企业组织策略,为企业充分利用知识互补性进行创新进而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指明了方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
1. 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投入与其专业化经济的好处正相关,企业在配置劳动资源选择中间产品的生产时,应充分考虑生产的专业化创新优势,当某劳动在某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的专业化经济优势越大,越应将该劳动更多地用于该产品的生产,以发挥其生产上的专业化创新优势。
2. 互补性知识的积累程度越大,采取发挥互补性经济好处的创新策略的收益越易超过不采取这种策略的收益,则企业应倾向于采取这种创新策略。
3. 发挥互补性经济的交易效率系数越高,采取发挥互补性经济的创新策略的收益越易超过不采取这种策略的收益,则企业应倾向于采取这种创新策略。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互补性经济,企业应制定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的制度。
4. 如果互补性经济程度为企业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由此所产生的边际交易费用,则企业应倾向于采取发挥互补性经济的创新策略;反之,如果互补性经济程度为企业带来的边际收益小于由此所产生的边际交易费用,则企业应倾向于采取分工和专业化的创新策略。
由于企业中的各种知识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互补性以及由消费者消费多样化所要求的生产灵敏性,企业需要塑造有利于提高协调效率的企业文化,制定有利于提高协调效率的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知识创造和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赢得持久竞争优势。知识的充分利用、互补性知识的协调和新知识的创造,依赖于“思想者”(或“知识工作者”)们的自主决策和在企业内的自由流动,就像允许一切人在一切方向上自由流动和自由创新的社会是最具有创新活力的社会一样,允许企业的一切“思想者”在企业内的一切方向上自由流动和自由创新的企业也是最具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企业。
由于协调效率的提高对于互补性经济的发挥至关重要,而对于如何提高企业内部的协调效率,本文未作深入探讨,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互补性知识的生成机制和协调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关于用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生产函数表示互补性,参见贝克尔(1995)。另外,Alchian和Demsetz(1972)关于生产的论述实际上也是互补性的例子。
②案例取自沃麦克、琼斯等(2000)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的“国际汽车计划(IMVP)”的调研基础上所写的著作,本部分引号内为引用的原文。
③沃麦克等把这种举措解释为公司“为了保证工程师们能保持其敏感性性”,而我们认为这是让工程师们不断地积累互补性的知识。
参考文献:
[1]Arrow K.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 29, 155-173.
[2]Babbage.C., On The Economy of Machinery and Manufactures[M]. New York: M.Kelly, 1977.
[3]Becker G, Murphy K.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s, and Knowledg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 4,1137-1160.
[4]Hayek F A. Economics and Knowledge [J]. Economica, 1937,4, 33-55.
[5]Hayek F A.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5,35,519-530.
[6]Nonaka and Nishiguchi. Knowledge Emerg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7]Spear.S. and Bowen K. Decoding the DNA of 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77,96-106.
[8]Yang, X. and Borland, J. 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99: 460-482.
[9]【英】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的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10]【美】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1]【英】博伊索特.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M].张群群,陈北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2]【美】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M].张星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13]【美】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4]【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关键词]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企业 市场策略
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减弱民族中心主义倾向,中国消费者“崇洋消费”逐渐淡化,表现出偏爱国产货的倾向。有研究人员把中国消费者划分为“国货崇尚派”、“国货接受派”和“崇洋派”3个细分市场。其中“国货崇尚派”占总体消费者比例为23%,他们是具有高度民族中心主义倾向的群体,其民族性倾向量表分值高达90.18,远高于迄今世界上CETSCALE值最高(85.07)的韩国。国产产品在他们的心目中具有积极正面的形象,认同国产品牌。而“国货接受派”占总体消费者比例为45%,表现出比美国消费者(CETSCALE=61.08)还高的民族性倾向,说明其民族性很突出。
一、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研究动态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术界就把民族化倾向与消费行为连接起来,提出了“美国消费者购买外国制造的产品是否正确与适宜”的问题。Shimp和Sharma在1987年首次把这一现象科学化,提出“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概念。这一概念的含义是:消费者对购买外国货是否妥当或是否道德所持的信念。当消费者面临国产货与外来货选择时,会产生对国产品的自然认同和偏爱,而对外国产品有一种心理抗拒;民族中心主义消费者认为,购买进口货是错误的和不爱国的,这伤害了本国经济,导致失业。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反映了消费者对待外国货的心理特质,据此他们建立了测量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程度的量表CETSCALE(英文全称为Consumer EthnocentrismTendencyScale),可用来测量消费者民族中心倾向的程度。1991年,Netemeyer等人将两表在德、法、日、美四个国家进行了跨文化跨地域试验。
王海忠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构造了改良型的适用于中国大陆的CETSCALE量表,研究发现大陆消费者的民族中心主义倾向指数为61.22,低于韩国水平(85.07),高于美国水平(50.24)。中国消费者的CETSCALE量表分值与国产产品信念、态度、产品占有、购买意向和购买行为呈正相关,与外国产品的上述变量呈负相关。在相关因子方面:大陆消费者的CETSCALE与集体主义、价格意识、家庭观念呈正相关,与文化开放性、个人主义、时尚观念、领导意识等不相关,与年龄正相关,与收入和教育水平负相关,但与性别不相关。
王海忠还研究了中国大陆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民族中心主义,他选择大陆具有典型代表的4个地区:上海、北京、广州、重庆。通过实证比较研究发现,4城市中,上海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表现最弱(52.07),这和上海一直以来的极大城市包容性相符。尽管在CETSCALE的分值上,北京并没有表现出高于其他三地区,但是在国货购买指数上,北京的实证结果却远远高于上海,结合两个指数可以看出,虽然政治中心的消费者对外国货并未表现出极大的抗拒心理,但却表现出更能接受国产货,而重庆的CETSCALE指数还略低于广州的指数,这源于重庆这种内陆城市民族与文化相对单一,对外来事物容易产生抗拒。
二、企业基于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市场策略
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大范围质量调查,就冰箱、电脑和手机三类产品而言,冰箱业国产品牌(海尔、小天鹅等)在众多指标上得分超过外国品牌,排名前十位中国产品牌占七个,其市场占有率也远远超过外国品牌,可见,国产货在冰箱行业中与外国品牌质量相当,市场占有率超过外国货。台式电脑业外国品牌(戴尔、康柏等)在众多指标得分高于国产品牌,但国产台式电脑的占有率领先于外资品牌,因此在电脑业中中外品牌市场地位相近,但国产电脑质量落后于外国电脑。手机业外国品牌(诺基亚、三星等)在众多指标上的得分领先于国产品牌,且外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由此得出国产手机在市场地位和产品形象上都落后于外国品牌。三个产品类别反映了中外产品质量差距的三个水平,覆盖中外产品质量差距的总体情况。伴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消费文化的入侵,如何准确及时地把握我国消费者对待国产货的心理成为制定企业战略的核心问题。
1.重视消费者民族情结,加强企业管理,规范企业形象
在国内,由于还没有健全完备的法律法制规范企业的健康成长,某些国产货屡屡给消费者带来购买挫折,消费者日渐滋生对产品的淡漠心理,形成对民族企业的负面心理,消费者民族中心倾向遭创伤,渐渐形成国产货淡漠心理。国产品牌不可替代的本土优势是消费者民族性情结,可以肯定的说,消费者的民族性倾向是民族企业成长的根基和土壤。因此,应加强对民族企业的管理。民族企业需要联合起来维护消费者权益,杜绝欺骗消费者、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维护整个民族企业形象,保持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传播“中国制造”的形象。
2.提升产品质量,推行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营销组合
在前文提到,中国的消费者可以细分为3个市场,其中“国货崇尚派”是具有高度民族中心主义倾向的群体,认同国产品牌,他们年龄偏大,收入低。针对这部分消费群体,我们的国产品牌营销组合应是品质可靠基础上的低定价策略,推崇勤俭节俭的中华传统美德,突现产品的功能价值,用感性诉求隐含告知购买国产品牌对就业和民族产业的益处。
国产品牌应争取的另一重要目标市场是“国货接受派”。从“成本认知”分值看,他们并不认为使用国产品牌有什么功能或形象方面的损失或不合算,对国产品牌的评价是正面的;而从“能力认知”分值看,这一群体具有通过购买国产品牌维护民族产业的责任感。民族企业为这一群体提供的营销组合就不应单单局限在功能价值上,而是同等重视功能和形象价值,以理性诉求方式展示产品品质。
3.民族企业应在宣传定位上突出民族特质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是存在于一个民族内在的相对固定的社会心理特质,民族企业可以运用这种潜在特质来促进国人对国货的购买,开展国货营销,通过对民族产业贡献的价值观来诉求,将偏爱国货的心理激化起来。比如长虹的“以产业报国、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的传播;乐凯胶片的“胶片业的唯一国货”;非常可乐的“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等等。在传播载体选择上可以选用杰出的华人作为形象代言人,主要是要体现品牌的民族特质。
4.民族企业应多多体现公益价值和社会责任感
民族企业在关注如何治理改进产品质量、抢占市场的同时,还应加强公共关系和事件营销策略,如通过吸收失业工人(如下岗女工等),建立再就业基金等形式的公益性活动体现民族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民族企业在营销策略中要注重强调个人作用
在王海忠的研究中发现,大陆消费者的调节变量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能力认知,当消费者越意识到自己所起的作用时,消费者就会越倾向购买国产货。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所做出的贡献,强调“人人参与”,使每个人意识到他要能力通过购买国产货来维护本国产业,改善同胞福利。中国历来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中“位卑未敢忘忧国”意识本就很重,只要稍加广告暗示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对欠缺营销信息的消费者,营销要点是“告知”,展示外国产品给民族企业威胁的严重性。对于成熟消费者,营销要点是“劝服”,消费者“善举”。
6.营销传播要使人们确信购买国产货具有“收益”
通过表现国货的质量提升和国际市场地位提高来扭转买国货会遭受质量差、服务差的这种认知。 “收益”一方面是指国产货在工艺、款式、物有所值等属性上的优势,消费者从中获得物质满足,这类“收益”应采用理性诉求。另一方面,购买国产货是对受威胁同胞的“善举”行为,会产生社会理应,赢得社会尊重,这是心理满足,可采用感性诉求。
三、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借鉴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提醒政府,在WTO原则下,当市场已经全球化、贸易政策普遍转向开放之时,政府对于民族经济的保护并非束手无策,而要从原来以关税或者非关税贸易壁垒限制外国产品进口的政策转而激活消费者的民族中心意识,培育消费者偏爱的国产品牌。
1.政府要担当培养国产货消费观念的主角
培育消费者对国货的偏爱,仅单个企业提倡国货营销远远不够。全球化时代下,政府政策导向既要符合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潮流,又必须引导公众建立对民族经济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政府机构及公务员在消费国产货行动上要起带头作用,政府大规模采购、办公用品、公务员个人消费等都要首先购买国货,要为偏爱国产货起示范作用。政府还要利用各种有效渠道加强热爱国产货的价值观教育,使消费者科学地认识到,外国货可能给民族产业和个人经济福利带来威胁以及购买国货的好处。
2.政府要监督民族企业的行为,大力推广本国产品的形象
“中国造”的整体形象的树立,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督。除了行业自律外,政府在建立和维护民族经济的整体形象要发挥政策、法律、监督的作用,使本国行业有一个良好的形象,以此强化本国消费者的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加强公众对民族经济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政府也负有在国际市场上推广“中国造”形象的责任。由此,由政府出面进行总体运作,必将有助于“中国造”的整体形象的提升,从而增加费者的民族中心主义倾向。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薪一族面面观[N].北京周报.2001.12.13
[2]王海忠:基于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的市场细分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3]ShimpA.T.,S. Sharma. ConsumerEthnocentrism: ConstructionandValidationoftheCETSCALE. JournalofMarketingResesrch,24 ( Augest ) :280~89
[4] Netemeyer, DurvasulaandLichtenstein, 1991,“A Cross National Assessment of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ETSCAL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p.320~327
[5]王海忠: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中国本土化研究[J].营销管理,2003年第4期
[6]王海忠:基于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的市场细分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7]中国质量协会等,中国用户满意度手册(200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8]王海忠,消费行为中的民族中心与民族淡漠倾向[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第9卷,第107~112页
[9]省略/Article_Show.asp?ArticleID=86陆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