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教育论坛

幼儿教育论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教育论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教育论坛

幼儿教育论坛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脑 语境 幼儿教师 目的语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207-01

神经语言学研究表明:使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活动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这种语言能力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它的物质基础之一就是脑中专司言语功能的言语中枢。脑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之一,承载着人的智慧,主宰着人的行为。脑分大脑、脑干和小脑三部分,其中大脑是脑的高级部分,与人的言语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的功能主要是语言、计算和科学研究,侧重抽象思维。右半球的功能主要是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活动,侧重形象思维。人脑的言语中枢主要位于左半球。最早被发现的言语中枢叫做“布洛卡区”,是人脑的言语表达中枢,它为人类听和说的能力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人具有了听和说的可能。

任何一个听力和神经系统发育正常的幼儿,无论是掌握母语还是外语,都是他言语能力获得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无论其智力如何,都有学会说这种语言的能力。但是,外语和母语掌握的过程在神经生理和心理上是有差别的。在学习外语时,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感知和认识能力。比如,发音器官的完善使幼儿具有了外语语音模仿的能力,感知能力的不断发展,决定了幼儿英语教学的直观性、多样性等。所以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尤其注意的是教学方法要多变,同样的教学材料在首次学习时如果采用了体育教学法,那么复习的时候可以变换一种相对安静的美术教学法。实际上,掌握外语的过程就是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过程。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要采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幼儿言语交际的动机,从而形成构思,是促使幼儿开口说英语的必要条件。另外合理选择交际内容,创设特定的语境,并使幼儿保持一种积极的交流态度,会大大提高幼儿学习的效果。而且合适的语境,也有利于幼儿对外语语言的理解。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掌握了一定母语系统的前提下,在目标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其习得理论对幼儿英语教学有着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二语言习得的个性差异表明学习者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取决于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因此,个性因素制约语言策略的选择。教师应该意识到语言学习中的这种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适当及时的帮助和指导。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学习关键期则表明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习得纯正发音。因此,在幼儿时期及时进行英语语言的听说训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供可理解性输入,即教师提供稍高于幼儿目前英语语言水平的语言输入。最后,学习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成败的重要情感因素。从语言学角度讲,动机是指努力实现学习语言这一目标的意愿以及学习语言积极的态度。学习动机越强烈,学习热情就越高涨。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创造轻松愉快、自然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多元化学习动机,从而有效促进其语言学习。

幼儿教育论坛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多元智能 理论探究

幼儿期是人成长和发展的起始阶段,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但是多年来,我国幼儿教学状况并不乐观,老师和家长们都是用传统的狭隘的智力观去衡量和教导孩子,一些幼儿园的教学采用统一的教科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把幼儿教育僵化为“一刀切”的教育,束缚了幼儿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如何在多元智力理论基础上进行幼儿个性化教学,就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多元智力的含义

加德纳认为,人有7种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他把智力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多元智力是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把这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看待,把智力的结构看作是多维的和开放的,把智力看作是有待于环境和教育激活及培养的潜能。

二、多元智力的幼儿个性化教学观点

多元智力提倡个性化教育教学理念,为幼儿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拓宽了幼儿个性化教学的思路。

1.对幼儿差异的认同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智力组合。多元智能主张在尊重了解学生智力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使教育适应学生,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来进行,从而使学生强项得到加强,弱项得到弥补,获得个人最优化的发展空间。

2.提倡幼儿的个性化教育

多元智能提倡对幼儿个性化的教学,指出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开发多种智力并能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力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幼儿的智力特点;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也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学习风格和发展方向,来选择一定教学方法。

3.多元化的评价观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力,因此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孩子排序、贴标签,而是要通过评价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提供建议,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对幼儿的评价方法都要用发展的眼光,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而应该更多的重视创造与思考技能的开发。

4.个性化的课程观

多元智能提倡重点是对幼儿多元智能的确认和培养,时刻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对幼儿实施实用的智能项目训练,将学术智能与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结合,促使学生校内校外表现出色,获得成功。

5.多样化的教学观

多元智力的教学观强调,由于学生智力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智力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的、适宜的教学技术,与学生的优势智力倾向和喜好的学习与发展方向吻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幼儿教育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教学观点认为,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所以依照多元智能的理论要想精确化地制订出一份实施幼儿多元智力发展的方案,是不太现实和理智的。我们只能大致描述幼儿多元智力发展方案的轮廓。对幼儿教育实践而言,应该从教学策略、学习风格、课程设计、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设计来实现幼儿教育的个性化要求。

1.教学策略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幼儿的学习策略主要是自主性学习策略、主动性学习策略和互助合作性学习策略。自主性学习策略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策略,主动性学习策略是积极自愿的学习策略,互助合作性学习策略是通过合作探求知识的学习策略。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智力,灵活选择和运用已有的教学策略,实现幼儿教育的多元智能要求,需要教师根据八种智力所提供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学生的不同强势智力,优化教的过程,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教学。

2.个性化教学需要学习风格整合

多元智力理论关注的是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与8种知识或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风格强调人在思维、解决问题时的情感、产品创造和人际互动方式上的差异。特别关注个别化的学习历程,却不特别注意学习内容。显然,学习风格与多元智力需要彼此整合。没有多元智力,学习风格将不能很好地顾及学习内容;没有学习风格,多元智力也不能顾及思考与感受等不同的学习历程,这两种模式正好可以取长补短。学习风格和多元智力的融合可以把人的各自的局限性降低到最小程度,提高人的智力强项,从而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地形成学习风格奠定基础。

3.课程设计要体现个性化教学理念

就目前我国幼儿园情况看,课程目标狭窄,只围绕语言和逻辑组织教学。课程就也就是由专家和行政人员制订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忽视课程实施的情景性。在幼儿园课程评价方面,课程评价与幼儿园的生活相脱离,课程评价往往不能真正反映幼儿的发展。基于这样的问题考虑,课程设计上应该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1)课程内容上要创造更多的幼儿解决问题的情景和机会;

(2)课程设置要利于从多角度地识别儿智力强项;

(3)课程设置要利于以优势智力带动弱势智力的发展;

(4)课程实施上强调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4.评价体系的改造

传统智力评价是一元的认为,人的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是最重要的,常常使用终结性评价来判断学生的优劣,其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鉴别和选拔,很少估计其它智力的发展,必然缺少科学的预见性。基于多元智力的幼儿表现评价是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实际参与、操作、实验、观察等之后,以分组活动或个别思考的形式进行问题解决,根据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表现和结果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所以,要使评价体系能够合乎多元智能理论,需要对传统的评价系统进行改革,以满足个性化教学需要。

四、结束语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的幼儿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为实施幼儿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幼儿的多元智力表现出很大的个人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与弱势智力。通过整合多元智力与课程、学习风格、项目学习和智力评定,能使幼儿个性化教学取得较好的预期目标。在未来,继续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一步探究多元智力与课程、学习风格、项目学习和智力评定的整合问题,为幼儿个性化教学提供具体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卫倩平.审视与超越:教师权威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回归[J].教育探索,2009,(12).

[2]边霞.试论个性化的幼儿艺术教育[J].早期教育,2004,(7).

幼儿教育论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剪纸;生活教育;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9-0-02

在幼儿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激发其想象力、培养动手实操的能力、提升审美素养对于完整人格的塑造,可能远远要比依托于书本传授知识要来的重要,最好的老师一定不是在学校而是在生活中,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实际上带给了幼儿教育很多启示,但是在现阶段功利化的大环境之下,幼儿教育很多的理念都与生活教育理论大相径庭,老师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可能恰恰忽略了幼儿培养阶段最应该注重的品质,那么让我们以幼儿美术剪纸为契机,真正探索现阶段幼儿教育的缺失和生活教育理论的真谛[1]

一、美术剪纸符合幼儿心理与生理发展的需求

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正是处于小肌肉群发育的阶段,这时正是需要一种适量性、经常性的锻炼来使其可以更好的发育,剪刀的使用恰恰符合这一时期的需求,剪刀的使用需要双手及五指间紧密的配合,以及小臂的用力,手腕的转动,这样的锻炼可以使幼儿的肌肉群达到最佳发育的效果。美术剪纸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幼儿手部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在美术剪纸活动中,也使幼儿的听觉,视觉得到了调动,幼儿小手的触摸角等多种感官都会参与其中,促进幼儿的大脑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幼儿头脑更加聪明伶俐。

二、美术剪纸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

想象力对于幼儿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都意义重大,想象力的缺乏会使得幼儿在以后的发展之中遇到瓶颈,使其与其他同学之间形成差距,因此在这样的启蒙阶段,想象空间的开拓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的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当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而剪纸是一项培养幼儿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幼儿小小的脑子里有很多奇思妙想,他们脑海里的世界和我们成人的是不相同的,而在剪纸的过程当中,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把舞台交给孩子,让孩子能够想到什么就剪什么,如此一来,在幼儿的作品之中,就能够看到不一样的蓝天白云、飞鸟虫鱼,老师在身边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让孩子明白自己脑海中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是能够得到认可的。

这样充分发挥自主性与能动性,不断激发想象力的教育,才是真正地从生活角度出发,让孩子贴近和融入生活,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奥秘,增长见识,这远远要比教幼儿在书本之中了解世界要来的可贵[2]。这样一来,幼儿对于世界的认识,就不单单来自于书本和老师,而是在适当的环境和动手完成的新鲜事物当中潜移默化形成的。

三、美术剪纸能够不断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

创造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无论在哪个阶段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作为始终生活在温室之中像花苞一般的幼儿,刚刚离开父母的怀抱,对于外界事物的创造能力远远不足,在这一阶段就需要老师为其创设一个可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平台。美术剪纸在其中就扮演者十分可行的角色,让幼儿可以在各色的彩纸之中充分进行创新创造,可以自由自在的把自己的构想变为现实。而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为最大限度地增强幼儿的视觉感受,老师应当最大限度的为幼儿提供视觉冲击,激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创造能力的提升[3]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孩子们的想法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得来的,剪纸可以帮助他们把构思转化为实践,无论他们的作品是否美观,但他们在其中获得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事物的见解和创造能力。

有时候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不是刻意的教授和开发,而是带有偶发性,经常是在生活之中不经意地带出来的,产生于动手操作之中,但恰恰孩子们对于这样的教育的兴趣,要远胜于在书本当中获得来的常规教育,教师要注重在实际教学情境之中抓住时机,在创新创造的领域当中给幼儿以引导,对孩子们的创新视角起到适当的启蒙作用[4]。

四、美术剪纸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实际操作能力

技能的发展与训练能力两者之间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可以使大脑中的创造思维活跃起来。美术剪纸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发展操作能力与积极思维能力大幅提升。在美术剪纸教学活动中,幼儿可以自己创造性的剪折出六瓣花、八瓣花、布娃娃、小猫、小狗以及各种花边等图案。美术剪纸活动需要通过幼儿手脑并用,将画、剪、折、帖进行有机结合的一项操作活动。这样在幼儿剪的技能得到发展的同时,画画与折纸等多方面的技能也得到了发展与进步。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幼儿手部的动作也同时得到了发展,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五、美术剪纸持续开拓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艺术鉴赏能力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审美情趣,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再多的知识都解救不了,在幼儿兴趣爱好和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艺术审美能力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具备了这项能力,有利于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成为一个明辨是非、善于辨别的人[5]。

我们可以将美术剪纸这一项活动看得更加随意一些,老师可以将各式各样的剪纸或是剪纸贴画展示给小朋友们,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辨别从而判断出最好看的一份,在剪纸的形式当中来领悟剪纸的丰富内涵,通过教学来充分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进而能够从中收获快乐、培养兴趣。而且将优秀的剪纸作品进行展览,更加能够激发幼儿的动手兴趣,剪纸教学形成一双无形的推手,也成为了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一方沃土。

受到幼儿个体认知能力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老师需要给幼儿创设良好的艺术审美环境,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引导,给与幼儿恰到好处的关照和呵护,让孩子们在动手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丰富和充盈自己,收获完美的生活体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将美术剪纸的艺术真正融入到幼儿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改变枯燥的教学现状、丰富幼儿教学活动,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当中真正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他们发散开的思维加上老师的积极引导,对于人格的塑造意义重大。而且剪纸作为一种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让幼儿沉浸在文化的熏陶之中,感受生活和美好,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6]。

“生活即教育”这一理论,非常明确的为我们指明了幼儿教育的发展教育的道路,认清现代教育之中所存在的弊端。在今后的教育生活当中,应秉承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充盈的理念,让教育真正的“去功利化”,不断贯彻落实这一思想,促进幼儿教育的不断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青.剪纸艺术在美术教学中传承与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 190.

[2]任筱菲.剪纸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探讨[J].大众文艺,2019(19):226-227.

[3]高晓莉.浅谈手工剪纸对幼儿动手能力培养[N].白银日报,2019-07-01(003).

[4]单瑜晴.剪紙,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知行合一[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2): 105.

[5]蔡桂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成才之路,2020(12):105-106.

幼儿教育论坛范文第4篇

好奇、好文、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成人不以为然、习以为惯的东西在他们眼中都显得神秘,都会去摸摸、玩玩、问问。如看见蚂蚁排在一队,他们会俯身观望很久,想去找小蚂蚁的家在哪里;会不由自主地把小乌龟四脚朝天放着,就是想看看它如何翻身的;同时,此阶段幼儿所提出来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的:人为什么可以在电视里面出现?我是怎么来的?海马为什么是爸爸生的宝宝等等。为此教师可利用这一天性创设问题探究环境,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如通过“认识镜子”创设问题探究环境:为什么能在镜子中出现自己的影像,为什么哈哈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出现的影像都有所不同。幼儿经过操作实践,以渐渐不满足于静态观察,他们会拿着镜子去反射阳光,放在水中在看镜子的折射,用镜子相互利用阳光照射同伴等。通过幼儿自身探索使问题得以深化,尽管科学的解释他们听不懂,但是经过教师的问题创设使他们的探索愿望得到强化。赫胥黎说:“假如由于提出了一些愚蠢的问题而没有遭到指责和阻止,一个幼儿在智力上的求知欲就会是无限的;他也肯定会慢慢而又温固地积累知识,并采用提问这种方法来发展思考能力。”因而千万不能因为幼儿的行为、提问过于幼稚而加以嘲笑,这样会严重创伤幼儿萌发的探究欲望。

2创设科学探究环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在科学教育环境中,有的教师总会忍不住实现告诉幼儿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不是因为眼睛在耳朵前面,而是因为光速比声音传播快;蝴蝶其实是毛毛虫蜕变的……与其直接告诉幼儿,还不如创设科学的探究环境,让幼儿以兴促趣,以自己主动探索去发现难以理解的抽象事态。例如在科学的探究环境中,创设“物体沉浮活动”中,让幼儿事先通过各种方法让物体下沉,质量轻的可以用手按,如泡沫、塑料,质量合适的可以装水、装石头,质量重的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下沉。通过自己的验证,让幼儿获得成功的经验,此刻就可以提出:“瓶子可以浮在水面上,石头会沉下去,为什么船这么重却不会沉呢?”这样的科学探究情境,进一步技法了幼儿探究兴趣,他们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就必须通过更深入的亲自试验,以无数次的实践经验最终发现:重的东西做成盒子状,就能浮在水面上,还发现了盒子状的东西托起的东西也就多,就像大轮船一样。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关心与指导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并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探究经验与科学常识。

3创设材料探究环境,发展幼儿探究能力

不同材料的组合具有不同效果,幼儿热衷于对材料的探究,会立即付之行动,进行大胆探索。这时教师要保护幼儿探究热情,引导其能力进行组织材料的创设,使幼儿逐渐深入材料环境之中,让其探索的欲望发展为探究能力。例如在大班幼儿中开展“十字绣”材料创设环境,事先准备组织材料:针、纸、线、图案、网布等,在创设之前可让幼儿观看已经绣好的十字绣,让他们对绣出的成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了解多种绣法,随后让幼儿自主动手,尝试绣出自己的作品。由于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模拟探究能力,让他们首先依样画葫芦地绣出成品的图案,随后再让幼儿大胆尝试一些新奇的图案绣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主导,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面对困难能力。又如在进行“鸟的世界”探索主题中,事前提供鸟的图片、标本、资料介绍等材料,让幼儿对鸟有直观认识后,他们自主探究到新问题:“为什么鸟得嘴巴有长有短,有大有小?,“为什么有些鸟会站着睡觉?“为什么鸟生下的蛋有大有小?“为什么鸟可在水中捉鱼?“为什么鹦鹉会学说话,其他鸟不会?”等等。这些问题,是幼儿在对材料上进一步的认识上,通过讨论进一步了解嗦提出,让幼儿成为了问题提出者和探索者。

4创设生活探究环境,保持幼儿探究热情

幼儿的探究能力不可能在几次探究活动中就能完成,因而教师要创设自主探究教育环境,让幼儿保持探究热情。例如在大班幼儿中开展“摩擦起电”探究活动,幼儿多数并不熟悉这一自然现象,教师可设置“魔术”情境,让幼儿用塑料棒、木棒、铁尺、玻璃棍、纸条棒等不同材料让小纸屑“跳舞”,使幼儿通过自主的探究,了解这一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活动结束后,还可让幼儿自寻寻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还有那些东西也可以通过摩擦起电。又如开展“镜子的秘密”中,让学生事先在家长的帮助下认识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面镜的特征,并玩一玩、试一试,在通过拿出哈哈镜让学生自行探究是如何原理制成,当发现是用凸面镜和凹面镜原理支撑后,教师为保持幼儿探究热情,进一步让幼儿去生活中寻找还存在那些镜子,各自有何用途?在这个自主探究的环境中,马上就有幼儿回答“我爷爷的眼镜是老花镜,是属于凸面镜的原理制成的,上次我拿着玩,发现可以放大字体”,也有幼儿说“我家的车子车头前端两侧的镜子是凸面镜,可以看见后面很远的车子”,更有幼儿说”老师的眼镜是凹透镜制成的,我们带着脑袋要昏,看不清楚东西,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探究环境创设,不仅让幼儿了解到有关镜子的信息,还能随之问题进行扩展,养成主动观察探索的好习惯。

幼儿教育论坛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幼儿园 英语教育

随着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不少幼儿园实施了双语教学,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首先这是好现象,英语就应从娃娃抓起,早一点对幼儿进行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让其有英语发音的体验,可以给其将来正式学习第二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幼儿英语教育的现状浅析

目前的幼儿园英语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态势,但不少地方的幼儿园的英语教育缺乏理论指导,进入了教育误区。

1,师资力量的薄弱。

在生源紧张的今天。许多连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也匆忙“上马”,开始招收英语兴趣班,大有趋之若骛之势。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师没有受过英语教育专业训练,有些虽然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却从来没有学过幼教理论。

2,认识的偏差。

在一些人的眼里,幼儿英语只是学学英语字母和一些单词,以及少量的日常用语,只是丰富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园的课程更全面,吸引家长的眼球而已;有些教师在教单词时,不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不加限制地扩充教学内容,将一些对于成人来说尚感到困难的发音、相近的词放到一块教,这样教只会增加幼儿的记忆负担。

3,教学方法值得商榷。

有的幼儿园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使用小学甚至中学的教学法,如授课制、翻译法等中小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运用“物体一中文一英语”的三段式教学,如:先出示苹果,问幼儿:“这是什么?”“苹果。”“苹果的英文名字是什么?”然后告诉幼儿单词“apple”。这种教学法加重了孩子负担,使之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并造成快速的遗忘。

4,达成目标不明确。

不少幼儿园英语教学目标不明。随意性很大。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有联系的课程体系,只重视了知识,忽略了幼儿对多元文化的感受。同时,教学时间根本得不到保证,一周两到三节英语课,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且不说难以训练幼儿的语音语调,就连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恐怕也难以保证。

二、不畏浮云遮望眼――建构主义理论对幼儿英语教育优化的浅思

1,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滥觞于18世纪的建构主义理论经过皮亚杰等人的努力,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提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2,建构主义理论为幼儿英语教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建构主义为幼儿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能。皮亚杰的建构论表明,“幼儿是在与外界客观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良好的环境是幼儿认知产生的源泉和发展语言的基础。语言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练习而获得。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以此理论为指导,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英语,以幼儿的主动建构为重点,改变英语教育呈现方式。这样,教师不但注意观察幼儿的个体探究能力,而且更注重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幼儿与教师一起在观察周围世界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快乐,体验着小组合作、协商。与同伴共同交流、分享的快乐。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育策略浅探

1,运用多媒体,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多媒体能帮助教师克服时空的限制,提供给幼儿更多的信息刺激,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也能弥补师资力量窘迫的境况。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水平。如:在学0n和under的用法时。教师设计了“小动物捉迷藏”这一课件,直观、形象、可爱的小动物游戏,使幼儿很快区分了0n和under的意思和用法。另外,利用电视录像选择适合幼儿的材料内容放给幼儿看,录像的可控性、可重复性对幼儿反复学习、巩固有极大的帮助。

2,组织游戏,为幼儿提供良好的互动环境。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学习英语。应经常采用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动口,师生、生生互动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如“钟表、钟表几点了”的游戏。通过让幼儿扮演时针来掌握句子“It’s…”,使他们掌握英文数字1―12。请12名幼儿分演12个钟点,围站成一圈,请一名幼儿扮演时针。游戏开始,教师说“钟表、钟表几点了?”“时针”要用英语讲“It’sone…”。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玩的愿望,又可以使幼儿在集体的环境中。在相互协作的情况下不知不觉、高高兴兴地自然习得英语。

3,走进实践,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应用英语情境。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很多幼儿会说许多英语,既流畅又标准,但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便“哑”了,而且在生活中还不会应用。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积极为幼儿创设情境,这种情境要生活化。使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能够理解每一句英语的含义。例如:教师创设打电话、拜访朋友的情境,使用与当前情景直接相关的英语,并辅以大量的动作和表情。尽量符合英语文化特点,使幼儿不借助汉语的中介直接理解教师的英语含义。以这种方式学习英语,幼儿既能理解又能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