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地质灾害
1.1.1 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壳活动灾害;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地面变形灾害;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水库灾害;土地退化灾害;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等。
1.1.2 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大致原因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局部极端气象异常;地球进入地壳活动频繁期,造成地质变化剧烈;另外,人类对自然界资源的不正确开采与使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造成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1.1.3 地质灾害的特点
从近几年的灾害发生情况来看,我国的地质灾害有三大特点: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人们往往感觉不到灾害发生的先兆,而后地质灾害突然发生,使人们措手不及,大量地毁坏建筑物、农田、工厂、公路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这些特点都使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难上加难,同时说明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1.1.4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初期的慢慢摸索,到现在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依然可以做到:及时周密地部署,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灾后抗战,领导深入灾区进行指导,尽量减轻灾害影响;健全应急支撑体系,应急反应迅速,出台很多相应的灾害防治条例,稳步快速进行防治工作;预警能力提高,预案启动坚决,减少损失,降低人员伤亡率;开展隐患防治工作,我国已经认识到灾害防治工作重在“防”上,重点突出资金安排,技术给予支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等。
1.2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概念同地理环境一词,指由岩石、水和大气物质组成的体系。狭义的概念仅指岩石圈及其风化产物。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产物。亿万年来,岩石圈与水圈、岩石圈与大气圈,以及大气圈与水圈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建立了地球物质的相对平衡体系。在地球演化的后期出现了生命。人类所处的地质环境是在最近一次造山运动与最近一次冰期后形成的。地质环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地质环境与其周围的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之间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地质环境也遭受地球表面各个圈层中各种作用的影响,所以,地质环境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而且这种变化也影响着地球表面各个圈层的发展。地质环境变化的方式一般表现为缓变或渐变,渐变发展为突变或灾变,然后进入下一个渐变阶段,因此地质环境变化常表现为一定的周期性, 一定地域在一定时间段完成一个渐变到突变过程,从而破坏地质环境,产生地质灾害,这就是地质灾害的地带性、突发性与准周期性。
2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2.1 调查区划体系
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是为了建设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基本目的是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评价其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工程提供依据,为省级和国家层面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2.2 监测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技术和行政2个方面,是防灾减灾成效突出的重要手段。一个运行良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在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捕捉前兆信息,针对不同对象及时发出防灾减灾警示信息,为地质灾害避险决策或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2.3 搬迁治理工程体系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结果,对确认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过地质勘查评价,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在条件具备时,治理工程可以和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结合考虑,以实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
2.4 应急处置体系
坚持以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需求为导向,立足于现有科学技术资源集成整合,逐步建成适应公共管理需要的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机构、信息网络系统平台、技术装备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科学、高效、有序地做好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服务。
2.5 科学技术研究支撑体系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对重大地质灾害成生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和成因模式进行研判,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监测预警、防控方法和防灾减灾技术标准等研究,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
3.1 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
从区域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服务规划的战略性出发,环境地质研究的目标应该是追求地质环境安全和地质灾害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工作任务是开展不同尺度的调查评价,包括重大工程区、人类聚集区和搬迁避让集中安置区的地质环境要素及其变化,评价其地质环境质量、容量和考虑地震、气象(候)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地质灾害风险,划分区域功能,甚至包括提出地震多发区和高烈度影响区预留避震空地或缓冲带的基本要求。
3.2 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地质环境安全性主要是指地质环境区域内与工程或人居环境安全相关的地质成分、地质结构、工程性质、外部形态、区域内外动力作用特点和突发超常干扰因素作用的敏感程度(可变性或抗灾变的能力)以及形成灾害的可能性或风险性等。超常外来因素既会破坏工程对象,也会改变原来的区域环境态势,要调查研究其作用范围、强度、持续时间和危害对象的脆弱性或易损性。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是避免乃至消除工程对象的远程地质灾害风险,指导防洪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包含有足够的防灾减灾对策的重要依据,是实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也是相关法规落到实处的保证。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目前我国有许多方法可以进行地质灾害评价,在传统的成因机理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外,破坏损失评价、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价、防治工程效益评价等方法也是进行地质灾害评价的主要方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应用前景良好,其发展方向也走向评价定量化、综合化,管理空间化。作为风险管理和减灾管理基础的风险评价,其成果可广泛的在国土资源规划,工程选址,地质灾害方面以及制定救灾应急措施和保护环境上进行运用。
二、地质灾害风险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目前对灾害风险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大部分权威性辞典的定义为“面临的伤害和损失的可能性”;“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侵袭导致的人身伤亡、财产破坏与利润损失”。1984年,联全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其定义为:由于某特定的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人口所可能导致的损失。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的普遍意义和地质灾害减灾需要,将地质灾害风险定义为:地质灾害活动及其对人类造成破坏损失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机会与破坏损失
程度。
地质灾害风险具有一般自然灾害风险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下述二个方面。
一是风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地质灾害是地质动力活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地球活动不断进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所以地质灾害将不断发生。从这一意义上说,地质灾害乃是一种必然现象或普遍现象。
二是风险的不确定性或随机性。地质灾害虽然是一种必然现象,但由于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具体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仍是随机的,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何种强度(或规模)的灾害活动,将导致多少人死亡或造成多大损失,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地质灾害风险特征是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或出发点。基于地质灾害风险的复杂性,对地质灾害风险认识与评价是一个不断深化、完善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方法的创新过程。
三、地质灾害风险构成与基本要素
地质灾害风险程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条件:一是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岩土性质与结构、活动性构造等)、地貌条件(地貌类型、切割程度等)、气象条件(降水量、暴雨强度等)、人为地质动力活动(工程建设、采矿、耕植、放牧等)。通常情况下,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越充分,地质灾害活动越强烈,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灾害风险越高。二是人类社会经济易损性,即承灾区生命财产和各项经济活动对地质灾害的抵御能力与可恢复能力,主要包括人口密度及人居环境、财产价值密度与财产类型、资源丰度与环境脆弱性等。通常情况下,承灾区(地质灾害影响区)的人口密度与工程、财产密度越高,人居环境和工程、财产对地质灾害的抗御能力以及灾后重建的可恢复性越差,生态环境越脆弱,遭受地质灾害的破坏越严重,所造成的损失越大,地质灾害的风险越高。上述两方面条件分别称为危险性和易损性,它们共同决定了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基于此,地质灾害的风险要素亦由危险性和易损性这两个要素系列组成。危险性要素系列包括地质条件要素、地貌条件要素、气象条件要素、人为地质动力活动要素以及地质灾害密度、规模、发生概率(或发展速率)等要素。易损性要素系列包括人口易损性要素、工程设施与社会财产易损性要素、经济活动与社会易损性要素、资源与环境易损性要素。
四、地质灾害的主要评价方法、内容及目的
1、成因机理分析评价。以定性地评价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活动规模为目的的成因机理分析评价,主要内容是分析历史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活动状况和活动规律,造成地质灾害的确定因素,以及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根据地质灾害活动建立模型或者模式。
2、统计分析评价。统计分析评价的目的是对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范围、规模、或发生时间采用模型法或规律外延法进行评价。其内容包括是造成历史地质灾害原因、灾害的活动状况以及活动有何规律,对地质灾害的活动规模、频次、密度进行统计,以及分析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地质灾害活动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或周期性规律。
3、危险性评价。危险性评价是对以往的地质灾害活动和将来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进行评价,以及对地质灾害发生时将产生的危险的程度的给予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包括大小、密度、频次在内的以往地质灾害活动的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二)对可能影响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植被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地质灾害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4、破坏损失评价。破坏损失评价其目地在于对灾害的历史破坏进行评价,并对损失程度以及期望损失程度进行分析。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之后,综合地质灾害活动概率、破坏范围、危害强度和受灾体损失等内容进行评价。
(二)对由地质灾害带来的的人口、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破坏损失程度进行评价。
5、风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价包括了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全部内容,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条件下反生的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风险性评价的目的是对发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地质灾害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6、防治工程效益评价。不同于以上各种评价方法,防治工程效益评价是评价已选定的防治措施的效果,同时对措施进行经济评价和评价其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优化分析多种防治预案并存的项目,提高防治方案的经济合理程度,使得措施在技术上可行,达到最优化效益。而防治工程效益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效果是否符合经济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实施过程以及其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分析
1、实施过程分析
一是根据评价区具体条件和风险评价的目的,建立关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评价系统,制定风险分区的原则和和评价应用方法,建立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
二是对基础数据进行全面调查,并结合风险评价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种基础图件进行编制,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表。
三是将危险性构成、易损性构成及防治能力三者结合,进行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期望损失加以分析。
四是对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口伤亡、经济损失以及资源环境的破坏综合进行风险评价。
五是对评价区风险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在兼顾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提出能减少灾害的建议和对策。
2、发展趋势
作为当前国际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是对地质灾害活动与人类社会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对地质灾害的破坏效应定量化评价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评价上向定量化,综合化、管理空间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是由过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转变为预测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二是从单独个体分析走向个体与区域研究相结合分析。三是由以往的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四是将单项要素分析发展为综合要素评价。五是风险评价与减灾管理相结合取代以往单纯的风险评价理论,风险评价与防治不再独立存在,使得风险评价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减灾管理而服务。
六、结束语
综上,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有利于对环境进行保护和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导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不合理性,因此,对资源环境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或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是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应该不断的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毓川,赵逊,张之一等.世纪之交的地球科学 ———重大地学领域进展[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2]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 ,11 (1) :38 - 41.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风险管理;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157-01
一、引言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在整个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整个防治流程比较复杂,防治技术人员要做好前提的检测和项目评估工作,根据地质防治工程的管理要求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项目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与其他施工项目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风险系数相对较高,在整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为了确保建筑企业人生财产安全,技术人员要加大风险管理力度,从细节问题抓起,对不同的风险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探究,才能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灾害防治,将风险问题与政策环境及技术水平有效结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类别
1、政策与环境风险
(1)风险管理的构成因素
政策与环境风险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不同化的风险问题,政策风险管理受国家规章制度的制约,主要是指由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案出现更改作废等现象从而产生的一系列风险问题。环境风险管理受地形、自然灾害的影响,主要是由不同性质变化带来的风险问题。
(2)风险管理控制
政策风险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控制,在整个控制过程中需要制定缓冲期限。因此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核对信息,加强风险问题的管理与控制。而环境风险问题具有不可预测性,随时可以出现不同的问题。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加大信息数据的搜集渠道,全面了解完成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的信息因素,并展开探究分析工作,各部分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总而言之,面对政策与环境风险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科学的预测和管理,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从而将风险问题降到最低。
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1)风险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中风险问题的产生于建筑企业单位的管理手段有着直接关系,经调查发现,除了实施单位外,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等相关部门的管理策略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管理中受施工条件的影响,导致前期设计的勘察报告与地质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影响了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不然会停止生产,严重的情况下整个立项重新开始。技术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技术方面的失误也会延长工期,当管理措施不合理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在选用新型材料时没有进行安全质量性能检测,就投诉使用,导致了不同细节问题的产生。组织管理部门管理不够到位,没有正确引导每一位施工技g人员,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工期进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进行管理,以此减少不良问题的出现,如果流水施工组织失误,没有及时调配更新机械设备都会影响施工进度。在整个施工流程操作中,意外事故随时可以产生,比如说地质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会导致企业单位破产,多种因素的出现,影响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进度风险管理控制
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来说进度风险管理控制问题是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大部分工程项目很难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工程任务。因此,在实际工作管理流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方案编制,并留有足够的缓冲时间,从而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在编制进度计划表时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其中主要包括活动时间估算、项目进度规划等内容。活动排序与时间估算对整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当出现影响因素时,技术人员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进行维护,及时与项目相关方取得提前联系。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测分析,如果与实际要求的进度存在一定的偏离,则需要加大管理手段。
3.财务风险管理问题
财务风险问题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资金短缺、超支等问题,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维护处理,就会带来更大的风险问题。从工程项目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大部分项目都会导致财务风险问题产生,因此,需要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编制成本报表进行费用估算和控制。其中,资源计划主要是指具有潜在价值的资源进行计划编制利用,而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来项目来说根据自身的特征进行资源的利用和配置。费用估算要对项目中的资金成本紧张规划调整,掌握开支偏离计划的具体原因。
4.技术风险问题的管理控制
技术风险要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施工基础上选用新点材料和技术进行管理控制,由于同类工程项目较为稀缺,因此参考经验也比较少,由此产生不可预测的风险问题。再加上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也会导致大量的风险问题产生,技术风险问题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对工程项目的应用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施工管理上要引起高度重视,明确风险管理控制的基本操作流程,做好风险问题分析,在对风险进行量化的前提下,采用针对性方法进行风险问题调控。分析时应注意将不同的影响因素与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充分掌握项目风险存在的因素。编制科学有效的风险应对方案:技术人员在全面掌握项目所存在的技术风险问题后,加大创新管理力度,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的措施,同时做好质量监督工作,有利于促进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要进行方案评估措施管理控制,要听取专家和现场人员的的重要意见,从而确定最佳监控与管理办法,注重项目利益的全面发展,进行方法审批核查,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来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实际项目施工风险问题管理上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工作,从用户的基本需求出发,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水平,为我国“防灾减灾”奠定了基础条件,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确保其真正发挥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生龙.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中不足点及改进[J]. 财经界(学术版),2016,(13):53-54.
[2] 王大斌. 浅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质量管理[J]. 中国集体经济,2016,(13):53-55.
[3] 朱忠荣,李新哲,杜颖.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造价管理探讨[J]. 建筑经济,2013,(09):58-60.
关键词:高寒山区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工作的全面展开,西部公路交通改建项目越来越多。公路项目的建设,必然会对周围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西部高原地区公路改建项目,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如海拔达数千米、多年冻土比较发育,工程地质条件普遍较差。公路工程改造扩建活动将极大地改变地质环境,并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因此,公路改建工程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影响进行重点评价,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特点
地质灾害评估不同于一般的地质灾害调查,其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1)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一般是在项目选址阶段进行,可理解为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时,即应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为后续的工程地质勘察和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2)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为建设项目服务,预测结果将直接对建设项目产生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做出评估结论,并对结论负责是评估工作鲜明的特点。
(3)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对象的重点,一是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造成危害的可能性,二是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4)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是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相对与区域地质灾害调查来说,地质灾害评估与工程建设本身的关系更为密切,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
(5)地质灾害评估具有风险性评价的特征。由于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往往是先于工程勘察展开,一般享有的资料较少,同时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因此从该角度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际就是一种风险评估。
(6)评估工作更加重视区域地质环境的研究,并从区域环境条件中分析地质灾害体的演化过程和主要控制及诱发因素。
(7)重视已有工程积累的经验。己有的同类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诱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状况会给在建工程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有效的信息,为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预测的风险性。
(8)重视典型地质灾害点的研究。典型地质灾害点的研究对于新建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特别是在没有同类型建设项目对比的前提下,更要重视典型地质灾害点的结构、规模、变形迹象与发展趋势的研究,为预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9)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对从事评估工作的地质工作者具有很高的要求,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地质灾害评估的结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具备一定工程知识和经验的地质人员在地学方面的造诣和丰富的勘察经验可使得出的结论更为可靠。提高从业者的技能和经验是保证评估结果可靠而有效途径。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国土资源部仅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本原则,而具体的评价方法措施并无具体规定,可见这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研究课题。地质灾害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方法)的方法目前大多数评估单位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采用的是灾损率(Zs)法和风险区划法:
(1)灾损率(Zs)法
该方法是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采用地质灾害的灾损率(Zs)的大小来表示。
灾损率(Zs)的求取方法:首先将现状评估、预测评估所确定的各灾害点危险性等级赋予0.3、0.2、0.1的系数(相对应危险性等级大、中、小),用此系数乘以实地量测和预计灾损长度,即得灾害点的灾损长度。由于实际危害程度不同的灾害点其防治措施的难易程度、工程规模也有差异,因此,在计算灾损率时需考虑防治措施等因素而将灾损率乘以一定的系数。之后以一定的间距对评估区进行分割,统计每个分割区间的灾损长度之和即得每个单元的灾损率。每个单元根据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计算其灾损率,对于具体某一单元灾损率具体分析过高或过低以及它的合理性。
综合评估分区的原则是综合考虑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情况,划分的区段不跨越差异大的两种地貌单元,定量分区的级别应与野外调查以及综合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每个区段综合评估灾损率值为区段内各个单元灾损率值的平均值,即:区段综合评估灾损率平均值=区段内剖分单元灾损率值总和令区段内剖分单元数。这样可按灾损率(25)的大小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大、中等、小三级。
(2)风险区划法
该方法是建立在张业成等所介绍的“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区划”方法基础之上,首先分析地质灾害危险性构成,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结构模型,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历史灾害危险性和潜在灾害危险性。历史灾害危险性是指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要素有:灾害活动强度或规模、灾害活动频次、灾害分布密度、灾害危害强度。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评估是指未来时期将在什么地方可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地质灾害,其灾害活动的强度、规模以及危害的范围、危害强度的一种分析、预测。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的最重要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植被条件、人为活动条件等。之后划分评估范围和单元,分析单元划分子区,以每一子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每个子区影响地质灾害潜在活动强度的各种控制条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计算模型。计算中每项指标评分标准采用张业成等人的研究成果,各类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的权重使用的是张业成先生等采用专家问卷调查的方法并对调查结果采用层次分析后获得的,依据充分,结果可信。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灾损率法将现状评估、预测评估所确定的各灾害点危险性等级赋予一定的系数,在计算灾损率时需考虑防治措施等因素而再乘一定的系数,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不过计算过程中单元划分和分区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同评估人员由于经验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可对比性较差;冈;险区划法虽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定量评估方法,但其中指标评分标准及各种灾种的权重取值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对某个具体的区域来说适用性有限,因此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改进。
参考文献:
2010年入汛以来,高强度的降雨过程持续大面积影响国内,特别是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刚结束严重旱情,又遭遇强降雨。在极端天气影响下,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6月28日,贵州关岭县发生山体滑坡,最终形成碎屑流和泥石流,两个村民组37户99人被埋;8月8日,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致千余人遇难;8月11日,甘肃陇南市境内突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8月14日,四川汶川、绵竹、都江堰、青川等多地爆发山洪泥石流;8月18日,云南怒江贡山发生泥石流灾害……
这是一份还在延续的地质灾害名单。汛期未过,地质灾害的“高危期”也未结束。
与此同时,四川、浙江、广西、山西、湖南等一些省份还出现地面塌陷事故。或大或小的地面坑洞,突然出现在山脚、田间、矿区、高速公路、城市街道,甚至医院大楼周围,引发人们的恐慌。其中,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在4月份相继出现26个大的坑洞,最大直径约60米。
根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1~7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6009起,直接经济损失33.44亿元,这一数字是往年的数倍。
我们的地壳为何变得如此“脆弱”?
地表破坏
尽管地质灾害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但专家考察舟曲、汶川、皖南等灾区地表发现,由于处在地震多发地带,这些地方很多岩层已经变得很松散,再加上连年来森林、矿产、工程等人为破坏因素,地表已经支离破碎。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殷跃平谈及汶川地震对舟曲的影响时说,“舟曲的山体并没有明显破碎,但实际上已有内伤。而在山体的稳定性评价方面,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同时缺乏区域地壳稳定性的概念。”
“在地形陡峻的山区,受构造活动和地震的影响,使得岩体和土石松动,加上山地的侵蚀作用,形成了丰富、松散的固体物质。一旦降雨达到激发泥石流的条件,就会导致泥石流的形成。”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山地所)研究员崔鹏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事地质灾害研究多年,像今年这样频繁的极端天气现象甚为少见。
“今年的雨水太大了,想不到。”一位地质研究专家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感慨说,即便不考虑地震的因素,这样的暴雨也会引发严重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数据,截至7月底,2010年入汛以来出现了18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91.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7个百分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一位专家告诉记者,降水本来具有一定规律性,但近几年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比较高,与全球气候异常不无关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灾害研究室主任吴树仁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也将“集中在某个地区的暴雨成灾现象特别多”列为近来地质灾害频发最主要的原因。
吴树仁还提到大规模工程建设和城镇化建设问题――这使得原本比较“脆弱”的地方也都有工程和居民进驻,导致灾情造成的伤亡情况比较严重。“有些工程不可能完全避开‘脆弱’地段。”吴树仁说,“如果在前期(灾害评估)工作中查出来,本来可以做一些防治措施。但有的并没来得及做这项工作。”
此外,工程建设破坏、地下水超量开采、矿产能源开采等人为因素,也被认为是相当一部分地面塌陷的主因。同时,南方部分地区的岩溶效应,也导致了地下空洞的出现,无法支撑地表时就形成塌陷。而一些地区先旱后涝的天气条件,以及黄土地区的湿陷性特征等也加速了地面塌陷的过程。
活跃期效应
地质灾害本是地壳正常活动的一种表现,但导致灾害频发的特殊因素不容忽视,除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影响外,地球目前也正处在地壳运动一个新的活跃期。
“直到去年还有很多人不太承认这一点。”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教研室曾佐勋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现在看来很多专家,包括权威部门都比较认同活跃期的说法了。”
而极端天气“常态化”正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巴基斯坦正遭遇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水已淹没20%国土面积,约2000万人受灾。而俄罗斯罕见热干旱天气也已持续两个月,并引发严重的森林大火。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也都在经受极端天气的考验。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说,近期世界各地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一份报告相吻合,该报告称“由于全球变暖,未来将有更多更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
其间不乏悲观论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近日说,地球迟早要毁灭,人类继续生存的唯一机会是移居外太空。“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里,人类面临的危机次数可能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对此,吴树仁认为,地球有自身的演化规律,极端气候也是有周期性的,地壳活动也存在活跃期和平静期的交替。“进入新世纪以来,地球又处在一个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就是一个标志,但还没到毁灭的地步。”
“汶川地震后,地质灾害频发是肯定的,需要10~20年才能回到一个正常的状态。”前述地质研究专家对记者说,“很多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也加剧了地震带来的衍生灾害。如果明年有大的降水,还是会有这样的地质灾害。”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处处长张作辰近日表示,对泥石流的预警尚无法做到全部覆盖和准确预测。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也提到,“今年中国地质灾害约1/3是在监控点以外,多属新发生的。”
据悉,国土资源部将对“5•12”地震的影响带进行全面排查。
考虑到极端天气和地壳活跃期的特殊因素,针对“脆弱”地壳的研究、预警、减灾、治理,以及城镇化进程和工程项目评估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细化工作,同时也需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
多渠道减灾
“我们国家在灾害预测方面,其实有很多先进的方法和设备,只是没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曾佐勋说,山地所研究员章书成的一项科研成果“泥石流次声波报警装置”,已经成功进行了几十次预测,“但现在没有得到推广,也很难去申请项目。”
除了次声波的方法,山地所还有地声泥石流报警、固定断面监测等多种手段。“从综合角度,我国在泥石流减灾技术上处于全球先进水平。”崔鹏说,“但针对新出现的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泥石流基础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根据新出现特征总结规律,提出相应的减灾技术和方法。”
鉴于泥石流在中国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灾害,并且山区里相当多的乡级、县级,甚至地市级城镇,都坐落在泥石流的扇形地上,在继续加大投入,开展更细致的调查之外,还需要走群众与专家结合的路线,大力开展群测群防,发动“人民战争”。
汶川地震灾区是一直以来的重点监测区域。针对这次降雨,四川省每个县都指定一个单位做地质灾害应急与突发,结合起来做预警,此次汶川清平乡就取得了很好的应急预警效果。
据悉,目前全国有24万处隐患点纳入群测群防体系,群测群防监测员达到10万人。
“地质灾害发生特征是点多面广,不可能每个都去布控,所以总是有漏掉的地方。”吴树仁指出,“要加大普及型报警装置的配备,通过群测群防的方式进行监测预警。另外,要积极通过风险管理实现主动减灾。”
不过,实现风险管理涉及很大工作量,需动用很多人力,对每一个山体边坡进行摸底和归类,哪些适合居住,哪些适合做工程,哪里适合种植农作物,使其与土地规划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