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文化差异 中西方电影名 翻译

英文电影名翻译属于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的差异对中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从中英思维差异、审美差异、文化内涵联想,宗教文化等多个层面分析文化差异对中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影响。

1.英汉思维差异方面的影响

英汉思维方式及思维形象有很大的差异性,主要是因为地理生存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及人自身的生理状况有很大的差异。汉语语言倾向于人文文化,尤其强调综合和概括思维的方式;在语言文化方面常常表现为暗示、慎言等。英语语言文化则偏重科学文化,讲求细微、曲折和周到。这些思维差异表现在电影名翻译方面就是汉语言中较多地使用概括性词汇,例如《天下无贼》、《保持通话》等。而英语电影题目中往往追求精简和新颖,经常以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地名命名等,例如pearl harbor、speed等。

2.审美价值的差异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两地区的观众存在一定的审美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以无为本,认为一切美感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美学的概念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们在生活中就能提炼美感。西方国家是以有为本的,认为审美是要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翻译工作者首先要正确把握源语语言文化内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考虑目的语观众的审美需求,在目的语语言文化中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传递目的语的电影艺术受众,给他们带来美的感受。在文字排列方面,汉语在审美上讲求修饰和神韵,讲求文字搭配。Death before honor《铁血军魂》这些片名中使用了中国人熟悉的文化征象,军魂一词深蕴了中国浓郁的文化氛围及译者的文化情感,这样的影片名更能被中国观众接受。

3.文化内涵联想方面的影响

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同一事物在汉语中看来是美好的事物,而在英语中可能有相反的看法。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方面的影响。例如:《卧虎藏龙》,如果在英语中被翻译成grouching tiger或hidden Dragon,西方国家的观众就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完全不理解影片的真正内容。因为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Dragon”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内涵和联想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不仅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且是权力、尊严的象征。然而在西方,龙并没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西方把龙视作一种邪恶可怕的怪兽,是血腥和暴力的化身,所以用“Hidden Dragon”译“藏龙”实在不妥。用“Roaring Lion”译就比较好,因为英文中的雄狮是力量、权力、威严的象征。

4.宗教文化方面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人大多有,宗教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交际和思维方式,而中国却有很多人对宗教不甚了解。最典型的实例就是美国著名影片seven。该影片反映的是一种西方宗教文化,与宗教背景密切相关。对于中国人来讲“seven”不过是一个普通数字而已,很难联系到西方人们头脑中的宗教文化意象。在西方,“seven”从宗教意义上理解就是一种宿命的暗示。汉语影片译为《七宗罪》,充分考虑了宗教寓意,更容易让中国观众了解影片的内容,被中国观众接受。

5.考虑典故、习语对应的影响

电影片名的语言表达通常都是简短、精炼的。虽然只有几个词语,但是内容都是高度概括的。典故习语中大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信息,这就需要在翻译的同时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对等。例如: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顺应西方受众的文化需要,翻译成“The Butterfly Lovers”自然比直接音译要好。但是,别具一格的译名“New Romeo and Juliet”更能引起西方人思想上的共鸣,更能让观众对影片主题一目了然,进而激发观众观看的欲望。

6.结语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译者在忠实原片内容和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造。译者还必须充分了解源语与目的语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各个方面的差异性,特别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充分考虑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宗教文化及典故、习语等方面的文化对应,灵活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实现两种语言文化信息的完美转换。

参考文献:

[1]华先发.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体育价值观是全球体育事业演进的动力源,基于自组织协同学理论对中西方体育价值观进行了审视。系统自组织协同学理论赋予中西方体育的个体与整体、人格化与竞技化、养生化与健身化、单一化与多元化等多维度体育价值观全新的发展基调。

伴随全球体育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与现代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西方体育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不断跃迁,中西方体育的差异性逐步缩小。体育价值观作为社会文化的 “橱窗”在中西方体育的胚胎中孕育和生长着,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并影响着世人对体育的理解。体育价值观依附于体育活动,同时又以一种意识形态来影响体育运动,制约着中西方体育的发展。如何使中西方体育价值观和谐发展,加快全球体育事业发展步伐,探索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 “和合”发展是当前体育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l 协同学自组织观

协同学理论是在 2O世纪 7O年代后崛起的自组织理论精髓。协同学理论指出,系统各要素问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某种协同与竞争,从而推动系统自组织的不断演进。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但非平衡走向有序的过程是通过自组织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来实现的。

竞争将导致协同,协同是指系统中诸多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的、合作 的或 同步的联合作用 ,是系统整体性 、相关性的内在表现。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嬗变,正是由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由无协同向高度协同的转变所致。序参量的形成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协同与竞争的结果,在协同与竞争的相互作用下,系统运动中的某些模式得到加强,把更多的子系统吸引到自己的影响下来,从而不断壮大,另一些模式则失去了原有支持者,逐渐走向衰败,最后一个或少数几个模式就会战胜其它模式.取得支配地位,成为序参量,役使子系统协同发展.推进系统的不断演化。

体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体育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体看法,是体育的基本价值反映在信念、信仰、理想等方面的总和。中西方体育价值观在协同与竞争的相互作用下,系统运动中的某些模式量的出现得到加强.把更多的子系统吸引到 自己的影响下来,从而不断壮大,另一些模式则失去了原有支持者逐渐走向衰败,最后取得支配地位成为序参量的少数几个模式就会支配其他模式,役使子系统的协同发展,推进系统的不断演化。协同学为我们探索体育价值观的演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2 协同学对现代 中西方体育价值观自组织融合的解读

2.1 “个体”与 “整体”价值取向

在确定性的科学观视野里,整体特性可以还原为个体特性,认识了个体特性,再把其累加起来即可以了解整体的特性,这样的思想同样也触及到了体育 “个体”与 “整体”价值取向的问题。以个人为社会本位的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分离的,鼓吹 “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这集中体现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个体型特征。这种追求个体先行发展的体育价值取向割裂了全球体育价值观的整体性。

哈肯主张,“以超 出系统的部 分特性来 理解 与掌握系统”,认为 “系统存在整体性,宏观系统能够表现出微观系统所没有的系统量,描述整体的行为必须用与微观量完全不同的新概念”,个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并不是单纯的组成整体,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部分叠加所无法具备的宏观主导参量.它在全部微观量贡献基础上形成且具有部分叠加所无法具备的主导参量。这种系统观无疑为我们审视 “个体”与“整体”的体育价值取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也凸现了笔者强调的寻求整体共性与单一特性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2.2 “竞争”与 “仁和”价值取向

“竞争”与 “仁和”是现代中西方体育价值观中相随相伴的一对概念。古代中国注重情感和尊崇道德观念,这在体育运动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体观。这些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自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如孔子的 “尚仁”,墨子的 “兼爱”,其积极意义在于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平和社会气氛。中国人的个体竞争过早受到压抑,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历代相传,反映在体育上即是崇尚体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体育的实用价值,直到今天仍可以在体育观念中找到它的踪迹。中国民族体育文化是以儒家 “天人合一”、“身心一元”道家 “各安天命、无为而治”,佛教 “克己复礼”为哲学基础,它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产物。古代采取的是修身养性与嬉戏娱乐的运动观,其代表产物是气功、导引养生术和嬉戏娱乐。礼仪观和嬉戏观是对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影响最深刻的两种思想,把体育运动纳入到道德培养、教化民心的轨道上,要求体育只能在 “礼”与 “仁和”的节制下发展。

哈肯赋予了 “仁和”与 “竞争”体育价值观全新的思想内涵。协同学中的 “协同”概念,从广义上讲,既包括仁和、协作,同样也包括竞争的因素。“竞争”与 “仁和”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体育这一结构系统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因素。协同学指出,序参量的形成是协同与竞争的共同结果,中西方体育价值在 “仁和”与 “竞争”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下,出现各种各样 的子系统的各 自运动模式和集体运行模式,每一个集体运行模式的出现,都是参与这一集体的组成部分之间协同的结果,而多个整体模式的出现,则是因为子系统之间存在差异与竞争。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体育价值观中的 “仁和”与 “竞争”正是微观子系统间的竞争与协同、集体模式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序参量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成为推动系统演化的动因。系统的发展离不开协同的作用,否则将会变成一团散沙,但同样也离不开竞争,否则系统内的协同将缺乏最初的驱动力。系统通过协作达成有序,而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媒介,显然就是通过促使运动员之间形成竞争,并利用竞争来相互沟通与交流,在自发的基础上产生协同,完成 “竞争对手 竞争 (仁和) 更高层次的竞争……”的循环链条,无论是对运动员、教练员而言,这显然比单纯的强调 “仁和”或 “竞争”更加具有可持续发展力 。

2.3 “人格化”与 “人体化”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体育观是以人格为主的价值取向,而西方体育也强调 “身体”与 “精神”的统一,但他们更注重对人体的塑造与培养 ,把人体培养放到第一位。和中国相比,他们更强调人体的 “力”与 “美”。他们心 目中的理想人物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内在人格,而是血统好、发育好 、比例匀称、身手娇健 、擅长各种运动的人体。古希腊对人体的崇拜和重视对它的文化、教育、艺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导致了人体艺术和雕塑艺术的兴起。这种注重人体本身价值的文化风气,直接影响到古希腊人的体育价值观。

协同学的序参量原理和支配原理指出,系统的有序性并不是外部强加给它的,而是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自由竞争导致序参量的出现,从而对系统内的子系统具有约束力量,统合子系统共同发展才逐渐形成的。“人格化”(道德约束)是内在的、自然的而不是某些人或集体给予的,而 “人体化 ”(竞技 自由)则建立在自由的竞争之上。人格、道德、伦理的约束力一旦形成 ,子系统就会自发对此臣服,而不需要外在力量刻意维持。通过这样的途径,“人格化”教育与 “人体化”训练有机地统合在一起,而奠基 于自由 (道德、伦理)之上的约束 (加强科学训练),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其功效。协同学的支配原理还包含着时间要素的哲学意义,它意味着不同运动模式占有时间的多少。那些依靠外在强制力量取得的约束性,只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或许能够发挥作用,但从时间的角度看来,它们最终会被抛弃,而依靠自由竞争形成的伦理道德的约束性,将会具有更长时间的支配地位,更具备长时效应。从中西体育文化的长远发展看来,我们坚持中方的 “人格化”熏陶与西方的 “人体化”自由竞技互动发展,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2.4 “养生化”与 “健身化”价值取向

在以儒家为主导文化的古代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而,中国体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过身体锻炼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形而下的身体有形活动来促成形而上的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其作用主要不在人体。中国传统体育以 “养生”为主,尤其重 “养”。而西方体育以 “健身”为主,尤其重 “健”。西方体育强调运动和肌肉健美,体格健壮,注重对人体外形的称颂,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中国传统体育强调整体效果和直观感受,强调意念作用和内部修炼,对动作的把握靠直观顿悟,动作简单但内涵深刻,讲究动作的神韵,不仅要形似,更重要的是要神似。

“养生化”与 “健身化”在哈肯的协同学理论视野里是中西体育发展的两难抉择,但是这两个趋向却在互动中实现了交流和融合,从 “竞争”逐渐走 向 “协同”。中西方体育价值观两大子系统在不断地进行互动交流,西方体育文化正在不断吸收融合东方体育文化的精粹部分,具有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如气功、武术、中国象棋等开始移植于西方文化的土壤中,打破 了西方竞技体育一统天下的格局。与此同时,西方一些知识分子和青年致力于东方体育文化精神的研究,以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之道中寻求解脱。在非线性机制下,“养生”与 “健身”的竞争与协同并存,通过内部交流产生的内在驱动力 ,使中西体育价值观逐渐发生交流融合,从对立走向协同,形成了更加高级的有序结构。

2.5 “单一化”与 “多元化 ”价值取 向

中国社会曾出现过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局面,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独尊儒术就成了一统帝国的思想特色,价值取向的单一性成为了中华一统的象征。这也就导致了中国体育价值观的单一性。长期以来,我国以健身类项 目为主,忽视了竞技运动的开展;片面强调增强体质,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以来就无法体现体育价值观的多元化 ,不能充分发挥体育运动者的个性,不利于提高运动者的兴趣与能力,不利于培养体育意识和终生体育思想。欧洲历史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文化来源的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无论是古代的罗马帝国、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拿破仑帝国和第三帝国都不过是些松散的集合体。他们的体育价值观也在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呈现出多样的色彩。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竞争,中西两端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导致体育价值观的不断交流与互动。体育价值观应是多元化的局面.哈肯认为,多元竞争导致了序参量的出现.多元化 是形成部分叠加 的主导因素 ,多元思维的竞争与协同是宏观主导参量出现的内在诱因,多元体育价值观的竞争与协同推动整个系统自组织演进。系统自组织阐明并非单一的体育价值观在起主导作用,而是全球价值观的一种整合与互补。哈肯对于单一与多元的理解,无疑为我们审视中西方传统体育价值取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也凸现了寻求体育价值观多元共性而非单一特性的重要性所在。

3 结论

(1)体育价值观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碰撞、迁移、融合的主导因素,全球体育价值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系统自组织视野中寻求中西体育价值观发展的途径,敢于 “正确运用理性寻求真理”来对此做出探求、尝试与体验,能够促使现代全球体育事业的快速与健康发展。

(2)伴随时代的进步与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西方体育文化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 “开放的有序”、“涨落的有序”“远离平衡态的有序”推动整个系统 自组织的演进,这是一个有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3)中西方体育价值观存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在新的历史时期,体育价值观将影响到全球体育的发展。协同学理论给予了西方体育价值观在实现途径和制约机制等现实操作层面全新的启示,集中反映在个体与整体、人格化与人体化、养生化与健身化、仁和与竞争、一元化与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等多纬度之上。

参考文献

[1] 孙庆祝,王振涛,邵桂华.竞争与协同:学生体育素质演进的自组织观[J].体育与科学,2004(1).

[2] 孙鸿.中西方体育价值观比较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06.

[3] Jantsch,E The self-Orginizing unverse1[M].OxfordPergam on Press,1980

[4] 周军,左新荣.论体育的社会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8):94—96.

[5] 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L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l,184,l85.

[6] 向家俊.中西文化差异与体育价值观[J].体育文化导刊 ,2002(2):32—33.

[7] 杨国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3前体育观念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1988(4):24—26.

[8] 宋亨国,李瑜.中西体育文化比较,兼论“入世”与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2)41—43.

[9]苗东升.系统科学辩证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0]李可兴.中西方体育价值取向比较[J].体育学刊,200(2):37—39.

[11]胡皓,楼慧心.自组织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12]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3]宋小荣.论全球化时代中西体育价值观价值冲突的形成及意蕴[J].体育与科学,2005(2):46—48.

[14]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6:202,205.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差异

1.家庭与个人的关系。在中国,家庭文化有明显的时代性。家庭受时代的影响,每个家庭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庭,就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在封建的宗法制度下的家庭,是由家长管制一切,而作为家长的,只能是男人。巴金先生的名著《家》就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的家庭。这个家庭的一切,都是由其家长――高老太爷决定,在那个时代,女人连继承权都没有。在宗族至面,女子出嫁等于永远被开除出宗族。西方文化持有的是性别平等的观点,认为男女的差异不是先天注定的性别差异;是由于男性和女性之间社会要求的差异,才造成了他们之间的不平等,在家庭里,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相互尊重各自的价值观,男女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发展权和选择权。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重视血缘关系,家族观念,喜欢宗族群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多数中国人仍然保留着这一习惯,特别体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时候,宗族范围内聚餐。在特定的节日里,加强交流与沟通,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中,家庭永远是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家族利益)。相比于中国人,西方人对血缘关系、宗族关系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在西方文化中,个人利益往往比家庭利益重要。对于西方人,人不仅仅是知识的主体,自然的主宰者,更是社会和家庭的主人,在个人和家庭的关系中,个人的利益和意愿是主要因素,家庭的利益和意愿是次要因素。

2.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男人在家庭占主导地位,而女人和孩子属于被支配地位。中国的孩子从小依赖家长,要接受父母的教育与教训,要服从父母的安排。成人后,要孝顺父母,承担家庭的责任。在美国的家庭文化中强调男女、个体的平等,强调自由、平等、民主、友爱等等。在单个家庭中表现为父母、子女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而在社会生活中则表现为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一个家庭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享有主人的权利和地位。

3.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我国老百姓中有一句俗话叫“远亲不如近邻”,它说明邻里之间互帮互济,礼尚往来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现在,人们的居住环境改变了,邻里之间的交往接触比过去少了,但是邻里之间仍然保持互相体谅、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主动承担公共责任,营造宽松友善的邻里关系。大多数西方家庭是通过一些聚会认识自己的邻居,但是如果主人不邀请你的话,你是不能随便进入聚会的。这与中国人的处理邻里关系有着巨大的差异。在中国特别是宗族之间的探亲访友,是非常正常的一种人际关系交往,甚至不用预约。而在西方,探访是需要预约的,在一些国家,甚至你必须严格按照预约的时间进行探访,不能早到,也不能迟到。

4.家庭教育。(1)教育方向不同。美国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个人的独立性、自信心。在美国父母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富于探索等个人的品格。现代中国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除了有父母照顾外,还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帮忙照看。孩子从小就在大人的全方位照顾中、保护中长大,养成了凡事都要依靠长辈的习惯。新闻中经常报道,某某学校出现学生带着家长、保姆上学;某某高校高材生不会系鞋带、不会洗衣服、不会与人沟通,生活无法自理。在美国家庭,父母尽量让孩子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跟中国的家庭教育观念完全不同,认为从事体力劳动的都是“吃苦受累”的人所做的事情。而多数美国家庭在孩子们劳动后犒劳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从小知道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要自己动手去劳动、去挣钱。孩子们通过实践,知道了家里的钱都是爸妈劳动挣来的,懂得了付出才有回报。美国家庭要孩子们参加劳动,那不是“吃苦”教育,而是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独立精神。(2)教育重心不同。在美国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比较宽松。孩子大多比较活泼,在父母面前可以畅所欲言的发表白己的见解。所讲有独到之处,父母还会给予孩子赞赏。大多数孩子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里随意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而在中国的家庭,父母从小教导孩子要听父母、老师的话,长辈说话孩子们不能随意插话,而且父母在谈论某件事情时.已预先告诉孩子是对或是错的。因此孩子只能被动听从父母、长辈的安排,等级观念从小就渗入到孩子们的心灵中。(3)教育方式不同。美国孩子遇事积极、乐观、好奇心强,敢尝试、能吃苦、肯动脑筋.而中国的孩子则存在遇事等待观望,下定不了决心,对事物缺乏兴趣,不肯动脑筋。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美国人对孩子的鼓励多于保护。父母经常鼓励孩子做各种尝试,在做中学,做中练,不怕失败,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兴趣,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但这种冒险不是盲目的。而作为中国的家长对孩子则是过分的保护.造成孩子对父母的高度依赖,使孩子怀疑或失去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正确评价。遇到问题要等父母来解决。家长怕孩子受伤、受欺,很多事情或活动家长认为危险、脏等就让不让孩子玩。其次,美国人对孩子的引导多于灌输。“我觉得……会好些?我的建议是……,你愿意听听我的看法吗?”等等这是美国家长对孩子说话的方式。“你还小,听妈妈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行” “不可以”等等。这是中国家长常对孩子们说的话。引导会启发孩子的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再做出自己的判断,结果可能对也可能错.这就是成长的过程.灌输对孩子来讲只需要被动接受,单纯的告诉孩子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只会束缚孩子的探索求知的能力。

二、差异产生的原因

(1)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结构的基础是家庭,西方社会结构的基础是个人。这就决定了传统的中国人而言,是以家庭为取向的,家庭先于、高于、重于个人;西方文化“个人”,主张个人的存在,而强调个人的权利与独立的精神。中国人注重家庭生活,通过组建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在中国一个和谐的家庭,当家庭成员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回家后通过家人的沟通和安慰,化解心中的烦恼,对维护家庭和谐、社会安定团结产生积极的作用。西方社会重团体生活轻家庭生活。部分西方人通过宗教生活,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2)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有国才有家”,形成集体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是以国家、社会和家庭利益为重,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个人利益换取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西方价值观念的核心,他们提倡个人的价值,提倡个人的权利、尊严、自由和个性化的发展。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个人主义价值观已经渗透到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的各个方面之中。

三、正确处理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差异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频繁的交流,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日渐频繁。不同社会的不同文化所形成的差异必然会给各国之间的交往产生一些误解。家庭文化是文化交流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应该怀着积极的态度,本着的原则,正确的处理好不同家庭文化碰撞中的误解。(1)增强了解。中西方家庭文化肯定会存在着一些差异,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站在自己的立场、用我们传统的眼光和特定的思维方式去看待西方家庭文化的差异,无异于“掉进了井底”,成为了“井底之蛙”。我们应该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认识西方家庭文化,消除误解。(2)。是正确处理文化差异的关键。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其他国家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摆正心态,本着的原则,在交往中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借鉴其他国家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我们国家的文化。

参考文献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范文第4篇

目前,英语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学习效果不佳、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1],其中突出的原因就是忽视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课堂教学单从符号系统入手,孤立讲授语言自身的规律,缺少目的语与母语间的文化对比教学。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没有真正明确外语教学的目标,对外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把握不深,作为对比工具的母语文化也未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目前英语教学的困境。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例,阐述文化对比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一、实施文化对比教学法的意义

依据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英语教学应侧重于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从文化交流的层面,着力培养学生英语与母语符号系统的对接及文化交流能力。英语教学在培养一种外语运用能力,文化对接与交流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知道,文化的差异并非仅是单词和习语内涵的差异,更重要的是目的语和母语国家间“由于社会制度和历史发展的不同在社会生活、教育制度等方面思想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行为的差异”[2]。综合的文化对比教学法,可以充分体现语言和文化的内在联系,并从本质上实现两种语言更广泛的交流。

从跨文化交流意识和文化对比角度来看,我们所从事的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对外来文化的传授,而是要实现外来文化与母语文化的成功对接和融合。但从现行的多数英语教材看,无论是国内编写的权威教材,还是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都以传输英美文化为主要内容,只满足了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的需求,却未能满足我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全部需求[3]。多数教材仅侧重于西方英美文化的传递,而缺少有关中国文化的有效信息,也没有设计相应板块让学生进行中西文化的专项比较。

课堂讲授没有对比和文化接近度,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很难实现对西方文化的深入把握,也很难对所学的语言产生较强的关注度;从人才培养目标看,也无法实现英语与母语文化的对接和融合,更不能实现英语教学对跨文化交流意识和素质的培养。应该说,文化讲解融入语言教学,可以将抽象的语言学习形象化,进而激发语言学习者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为科学体现英语教学的目标,把课堂教学讲活、讲出效果,我们可使用文化对比教学法。既要发掘英语教材所蕴含的西方英美文化,又要想办法增加中国文化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文化现象的比较。如此,既可借助英语所承载文化的相近度实现英语学习的高效率,也可以在英语学习中传授汉语文化,实现语言本身的融合与交流,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意识和热情。

二、文化对比教学法的运用

文化对比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就是要依托语言工具的传授,改变目前偏重英美文化、忽视中国文化的课堂教学困境,抓住文化的对接和融合点,实施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交流与对接。

1.依托教材文本找准文化对比点,形成语言背后的文化相近度

文化对比教学法的运用,首先要科学依托教学文本材料,善于发掘语言所蕴含的中西文化的对接点,形成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接近度。语言所蕴含文化的接近度,是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兴趣的关键,也是提升语言教学效果的关键。比如文本My Daughter,My Friend[4]所讲述的一对母女在有关交友、爱好、穿着打扮等方面的代沟问题,就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文化对接点之一,也是中西方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为将语言学习的过程形象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深入思考的热情,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引导他们利用互联网、报纸、杂志等途径,广泛收集有关对比点的中西文化背景下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信息。

为体现学习的重点,我们要求学生的信息收集要全面,并将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代沟问题进行初步对比和思考,进而用英语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结论和看法。父母与子女的代沟是他们较为感兴趣的话题,而且也愿意主动进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对比与思考,无形中诱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英语学习的角度看,由于我们要求学生必须用英语表述思考的结果,所以,学生会优先收集英文方面的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他们会主动学到很多文本以外的鲜活、地道、富含时代特征的英语词汇,并能及时完成一些英语词汇与中文词汇第一时间的对接。比如nuclear family(核心家庭),extended family(延伸家庭),to cut the(umbilical)cord(砍断脐带,喻“开始独立”),not to be tied to one’s mother’s apron string(不要系在母亲的围裙带上,喻“开始独立”),to leave the nest(离巢,喻“走上独立生活之路”),to stand on one’s own two feet(自主自立)等。

新鲜英语词汇自然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再加上两种语言在文化对比中的接近度,很容易实现学生对所涉两种语言词汇的兴趣。由于文化接近度的存在,学生从汉语文化的角度更容易把握英语的学习,自然有助于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2.依据语言对比点及文化相近度,深入讨论语言文化差异点

语言学习效果的巩固,文化对比引导不可忽视,接下来,就要围绕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文化相近度,进行深入比较和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基于第一阶段的初步比较,进一步鼓励学生以各种方式(如讨论、问答、角色扮演等)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对比分析中西文化背景下父母与子女关系处理的差异性。教师可以选择两个学习小组作为问题回答者,分别回答其余小组同学有关中西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小组成员无法回答,则由提问小组的同学给出答案。

回答问题的小组通常情况下,需要充分准备相关的材料;而提问问题的小组也要有备而来,不能随意提问自己都不知道的问题。在提问环节中,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问题就会被学生提出来,如:

Have you ever had difficulty talking to your parents?About what kind of things?

If your mother forbids you to do something, how do you win her permission?

If there is a“generation gap”between you and your parents,how do you try to bridge it?

In China,it’s common for parents to hit the child if it’s for the child’s goodness.So how do you think“I hit you because I love you”in China?

Is corporal punishment an effective way in teaching younger generation?

American adults respect the children’s opinion as well as privacy,does it mean there is no generation gap between them?

American parents let their children stand on their own two feet,does it mean they do not love their children?

在问题的回答和讨论中,学生会逐步明确,中西方父母在对待子女成长问题上的差异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就会更容易关注到下面两位异国女性的对话:

A:I think it’s terrible that in your country children leave their parents when they're so young.Something that shocks me even more is that many parents want their children to leave home.I can’t understand why children and parents don't like each other in your country.(在你们国家,子女年纪轻轻就离开父母。在我看来,这真是糟透了。更使我吃惊的是,许多父母竟要子女离开家庭。我不明白为何在你们国家,子女与父母互不相爱。)

B:In your country parents don’t allow their children to become independent.Parents keep their children protected until the children get married.How are young people in your country supposed to learn about life that way?(在你们国家,父母不让子女独立,在子女结婚之前,父母一直守护着他们,这样子女怎能学会生活呢?)

通过对话讨论和文化比较,学生大致就能从文化的层面上理解这两句话所代表的文化背景。通过此环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会被“逼出来”,知识和信息量也会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文化对比的讨论和交流,可将收集到的知识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3.挖掘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引导学生形成跨文化思维意识

在学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后,紧接着应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产生文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其实这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是密不可分的,有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在第二阶段中问题的提问和回答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而这种差异会启发所有的同学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多元的思考,从而使答案更加客观。就父母与子女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父母都是疼爱子女的,都希望子女能茁壮成长,不同的是处理方式。

当然,在对比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有选择地加以吸取利用,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对母语文化的妄自菲薄。另外,教师要教育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对比,认识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主动充当好中西文化交流者的角色。这一阶段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能使思维发散的课堂氛围和张扬个性的空间,而且,可促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得以升华,更深层次地正确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同时客观深入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感受能力。

文化对比教学法可促使学生围绕文化对比点积极查找整理相关资料,并能在课堂上以各种形式将找到的信息重新呈现给大家,以此来对比目的语与母语文化的差异。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查词典、上网等方式展开文化背景知识的搜索,有助于其学到更多地道、鲜活的英语词汇,以文化的蕴含提升语言学习的形象化和动态性。而且,围绕文化相近度展开的讨论和分析,既可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听力、英语表达能力,又能在教师的带动下客观、深刻地掌握和了解中西文化及其产生差异的根源。同时,文化对比教学法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文化性、贴近生活等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综上,我们应该明白,文化对比教学法就是要摆脱以往教学中只传授英美语言知识、忽视中国文化对接与输出的困境,而转向以文化对比为教学特色,侧重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对中西文化的比较、鉴赏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文化对比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对课程的参与性作为课程评估的重要参数,同时,补上缺失的中国文化因素,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当然,文化对比教学法的正确运用和推广,更需要教师树立全面的中西文化观,注意目的语和母语文化的平衡,特别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得体地借助英语表达输出母语文化,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光.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管理存在问题分析.教学与管理,2009(24).

[2] 孙菲菲.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中西文化对比的引进.海外英语,2010(3).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禁忌语;文化差异;比较;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禁忌(taboo),有人将其音译为“塔布”,也被称作忌讳,意思是人们对自己某些言行的强行约束以至禁绝。这一词源于太平洋加群岛的tongan(汤加语),意为“神圣的”或“不可碰触的”。1771年英国航海家james cook到汤加参观时,首先发现了当地的这种禁忌习俗,并将其引入到英语中。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很多国家的文化当中。由禁忌所形成的语言特殊形态——言语禁忌,是多种禁忌现象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使用语言传达各种思想时极力避免的某些词语或话语,就是言语禁忌;被禁止或忌讳说或写的话就是禁忌语。

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既然禁忌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禁忌和禁忌语存在。中西方社会生活中由于存在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等社会制度和价值系统取向,言语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禁忌的差异就成为人们交际与交流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乃至一个大障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的差异,对于消除交流障碍,能够入乡随俗,达到顺利地跨文化交际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中英禁忌语的差异

中西方两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价值观等,因此使得两者在禁忌语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英汉禁忌语中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neanman 指出“the subject of earliest taboo words was undoubtedly religious"。但因为中西方各自信仰的宗教不同,禁忌语也就有所差异。

西方国家的人们信奉基督天主教,上帝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神。上帝的名称jehoa(耶和华)便是最大的禁忌语。英语当中很多宗教词语,像god(上帝),heaven(天堂),christ(基督),hell(地狱),jesus(耶稣)等很少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只有在较严肃的讲话当中使用。人们若平时使用这些词语,会遭到别人的责备或回避。在日常英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用类似gosh来代替god的词语以避免使用上述禁忌词语。

相比较,中国信封的神不止一个,宗教信仰范围比西方国家广泛的多,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同时存在。同时中国受传统孔子儒家影响深远,因此中国对于宗教信仰方面的禁忌语就显得很复杂。孔孟中庸之道教育人们在交流中不可口出狂言,要言语适度。信奉道教和佛教的人都忌“妄语”。另外,某些地方把某些动物看作人们的保护神,对其极其尊重,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在这些动物身上,希望来年能够实现愿望并得到他们的保佑。这些动物的名字就尤其受到人们的禁忌,例如在东北某些地区,人们十分尊崇老虎,因此对虎名很避讳,称老虎为“山神爷”。在很多人的家里,经常可以看到买的灶神、财神等贴在门上,保佑一家人来年幸福安康,但一般会说“请”神,不会说“买”字。

2、姓名与称谓方面

“称谓是人类社会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焦色的称呼”。中西方在姓名与称谓的习俗与禁忌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

在西方英语国家,由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大力提倡平等自由,“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因此西方人大多喜欢别人直呼其名。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可以不考虑等级、职位、年龄、地位、辈分等方面的因素,以姓名相称,以示平等和亲切。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小孩称呼一位老者tom,jack,或allan等。有时子女对父母或者老师也是直呼其名,他们不会认为这是不敬,反而认为是平等和友好的表示,会欣然接受。

相反,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姓名称谓的禁忌就有着独特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外国人看来可司空见惯的事,中国人则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对于人们的称谓有明确的规定。而且人们对于名字的种种禁忌还带有迷信以及政治色彩,对于帝王、圣人、师长等做出避讳的规定。如宋太祖的祖父名赵敬,于是宋代仁的书中就把所有该用“敬”字的地方改用“严”或“恭”。另外中国还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在中国如果一个孩子直呼父辈的名字,肯定会受到责备甚至是皮肉之苦。晚辈是绝对不能对长辈直呼其名或与长辈使用相同的名字,会被认为是粗鲁、不敬、叛逆的表现。

3、个人隐私与话题方面

隐私这一词以及对隐私的保护首先产生于西方国家,在英语中是privacy,是指人们不愿意公开告知的个人私事、情况或生活状况。中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于隐私的观念和态度大相径庭。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也十分注重个人的隐私,对隐私很尊重。英语中有句谚语; 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表明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于个人的隐私,别人不能过问或提及,更不能干涉。这些个人的事情一般包括private business(个人事务),private affairs(私事), private concerns(个人所关注的事)等。比如,被问及诸如年龄、婚姻状况、薪水、体重、宗教信仰等个人信息的话题,就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刺探别人的私生活,被认为是侵犯了别人的城堡,如:

how old are you?

what’s your age?

how much do you make?

what’s your income?

what’s your religion?

在中国,隐私几乎不存在,因而也就不理解西方人对隐私的看法,也就不能像西方人那样有诸多隐私上的忌讳。许多涉及个人情况的话题,比如年龄、收入、家庭状况、婚姻状况等。经常会听到别人问到“今年多大了”,“有没有结婚”,“今年收入如何”类似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千百年来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农村,分布密集。中国是以群体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国家,人与人之间接触机会较多,自然而然对他人的事情也就比较关心,互相帮助,互敬互爱。“四海之内皆兄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反映了这种群体观念。有时,个人的事情就是集体的事情,诸如“在哪里工作”或者“结婚了吗”的问题,潜台词就是“如果工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我可以帮助你”,“如果还没有,我可以帮你介绍一个对象”。对于中国人而言,这不仅是一种聊天的方式,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示。西方人通常独居一院,对他人的事情不太关心。如果西方人被问到上述类似问题,就是一种隐私被侵犯的表现了。他们以个体主义文化为基础,一个人更多地是被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对待赞扬和恭维方面,中西方人的反应也是截然不同的。西方人如果受到赞扬,通常会说 “thank you”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中国人则反应很不一样。笔者曾见过一个例子:一位美国人赞美一位中国人的作家母亲厨艺高超,中国母亲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做的不好,讲究着吃吧”。作家翻译的是“no,no,i'm not good at cooking,but perhaps you could make do with it.”。这位美国朋友非常不熟悉中国文化,感到困惑。直到后来作家解释给他,他才可以理解。在中国,人们听到赞美,不能马上欣然接受,而要表现地很谦虚地态度,否则就被认为自负和骄傲。

4、数字方面

中国的数字禁忌有四、五等。“四”与“死”谐音,中国人认为非常不吉利,会给他们带来灾难。所以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选车牌号,电话号码,门牌号时不愿意选择带“4”的。“五”在古代有禁忌,古人称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尤其不吉利。

在英语国家中,人们非常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在“最后的晚餐”中,犹大是第13个人,耶稣也是于13日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因此西方人的房间号、门牌号、房间号等都没有13号,出门的人忌讳13日启程,考试的人忌讳座号为13号,请客的时候也不会请13个人。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中西方在语言禁忌这一方面还是有着很大差异的,诚然这是由于两者间不同的文化基础造成的。换言之,禁忌语的差异很好地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两者禁忌语的差异对于了解文化差异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应对这一现象多加注意,彼此尊重和包容对方的文化,,才可以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缩小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 陈原. 语言与社会生活[m]. 北京: 三联书店, 1980.

[2] wardhaugh 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 basil blackwell, inc, 1989.

[3] 邢福义. 文化语言学[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4] neanman, g. pragmatics, the third edi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3.

[5] 刘纯豹. 英语委婉语辞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